首页

吉林省2022年上学期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吉林省2022年上学期白城市通榆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红楼梦》是反映明清之际女性诗歌教育的绝佳典范。从红楼女子的诗教,我们可以窥探出中国古代诗教在女性身上绽放出的零星光芒。女性美德的培养是中国古代女子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明清时期女子教育观念处于矛盾之中,虽有一些开明之士从“由礼而通诗”的角度肯定女子研习诗文,但只有文化素养较高的家庭认为教女子识文断字有助于“见礼明透”。红楼女子的诗歌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并体现出对固有女性德性诗歌教育的反击。红楼女子身份不同,地位悬殊,但唯有在诗词面前,她们有了乐趣,有了美好,有了平等,有了尊严。红楼女子能接受到包括“诗教”在内的良好教育。元春入宫前自幼系贾母教养,贾府三春也都有专门的塾师,黛玉在进贾府前也有贾雨村做过她的私塾老师,宝钗读书识字较之其兄竟高过十倍。同时,贾府的读书环境和读书氛围为她们提供了良好的诗教环境。此外,家庭戏曲演出的熏陶,也为她们接受诗歌教育提供了方便,尤其是《牡丹亭》《西厢记》等优秀戏曲中的曲词诗句,更能够感染人,形成艺术共鸣。这些均可见当时富贵人家女子的启蒙教育情况。21/21\n在大观园中,诗教更是无处不在。诗歌是她们的生活方式,也是有趣的学习模式。大观园中五次结诗社;每逢节日庆祝更是要命题限韵写诗,评出魁首。这种结社做诗、联诗赛诗活动,是宝玉和女孩子们经常拿来闲遣时光的游戏。即使是最普通的女孩子香菱也习诗,在黛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导下,几日后便能谈出些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学习切磋,实际上就是诗歌创作中面向现实、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教育过程,对女子诗教成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红楼女子因足不出户,其诗词创作往往多是对景物情状的摹写与感慨,如黛玉的《桃花行》《秋窗风雨夕》和宝钗的《咏海棠》《忆菊》。这些诗作往往表现出女子细腻的内心和高水平的审美鉴赏力。在诗歌风格上,除宝钗的“含蓄浑厚”“温雅沉着”外,整体偏阴柔,如黛玉的《葬花吟》。在作诗手法上常引用或化用唐人诗句,如黛玉的“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化用了白居易的“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薛宝钗在《牙牌令》其四中的“水荇牵风翠带长”引自杜甫的《曲江对雨》。陈东原在《中国妇女生活史》中指出:“清代学术之盛,为此前所未有,妇女也得沾余泽。”此时期女子教育的内容涉及广泛,以诗词教育最甚。其原因是女子比较感性,诗词的艺术魅力与女性自身的心理特性相契合。据统计,专门收录清代妇女诗集的作品就有多部,可看出清代女子诗词创作之盛。红楼是明清女子诗教一隅。纵观明清之际,虽然正统礼教观念始终压抑着女子的才情与热情,但是思想进步的大家们,为女子读书而辩护,并亲自任闺塾师,使得越来越多的女子享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出现了大量以诗才彰显的女子,如有着“林下风者”之誉的黄媛介、江南才女吴藻等,她们著作存世的背后,无疑是女子诗歌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选自刘娜《<红楼梦>中的女子“诗教”》,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21/21\nA.有专门的塾师或专人教养是红楼女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最重要的方式。B.红楼女子的诗教既有贾府读书环境的影响,也有在生活中学习切磋的因素。C.红楼女子的诗歌教育依然沿用了固有女性德性诗歌教育的内容和方式。D.红楼女子的诗作多是对景物情状的摹写与感慨,在诗风上都显阴柔。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香菱在黛玉的教导下几日后便能谈出些体会”,这个例子说明学习交流对女子诗教成长具有促进作用。B.文章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从内容、风格和作诗手法等角度阐述了红楼女子的诗歌创作情况。C.清代女性诗人频出,妇女诗集大量出现,这是这个时期女子诗歌教育发展的重要证据。D.大观园中,诗教无处不在,文章以红楼女子的诗教典范为例,指向明清时期女子教育观念的矛盾。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楼女子主要以家庭成员之间的学习切磋和借鉴前人诗作的方式来提升创作水平。B.清代女子诗词创作之盛,与女性的心理特性相关,也是女子诗教发展的必然结果。C.红楼女子摆脱了正统礼教观念的束缚,因而彰显诗才,表现出高水平的审美鉴赏力。D.明清之际,更多女子享有受教育的权力,得益于思想进步的大家们所做的努力。(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21/21\n材料一:钟嵘很明显赞美“初发芙蓉”的美。唐代更有了发展。唐初四杰,还继承了六朝之华丽,但已有了一些新鲜空气。经陈子昂到李太白,就进入了一个精神上更高的境界。李太白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清真”也就是清水出芙蓉的境界。杜甫也有“直取性情真”的诗句。司空图《诗品》虽也主张雄浑的美,但仍倾向于“清水出芙蓉”的美:“生气远出”,“妙造自然”。宋代苏东坡用奔流的泉水来比喻诗文。他要求诗文的境界要“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即不是停留在工艺美术的境界,而要上升到表现思想情感的境界。平淡并不是枯淡,中国向来把“玉”作为美的理想。玉的美,即“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可以说,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这是含蓄的光彩,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清代刘熙载的《艺概》也认为这两种美应“相济有功”,即形式的美与思想情感的表现结合,要有诗人自己的性格在内。这条线索,一直到现在还是如此。(摘编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材料二:常言道:诗无达诂。两千多年来,历代注家对《诗经》各篇主旨及文义的阐释多有不同。骆玉明表示:“所谓‘诗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本身无法直译,一旦用白话文翻译出来就不可避免地损伤原文优美的意境,而读者常常先入为主地去用白话文来理解,这也未免暴殄天物。”作家蒋勋也反对看白话注释的古诗,并认为《诗经》里的一些篇章是完全不用翻译的。蒋勋说,如《氓》的白话译文:“流浪小伙笑嘻嘻,抱着布匹来换丝,不是真心来换丝,找我商量婚姻事。”与原文“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一比,味道全无。所以,蒋勋说诗是没有办法翻译的。21/21\n骆玉明认为,《诗经》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元典”。他说,“元典”就是一个民族在它的文化特征形成时期出现的具有标志性的经典,可能这些元典本身非常简单,但后人在学习、阐释、研究这些书时会不断加入一些内容,实际上就是把本民族的核心价值灌注在一些经典当中,这就成为塑造一个民族的文化面貌、塑造一个民族精神和灵魂的东西。本民族的经典著作,久而久之,就成为了一种信仰,人们彼此依从的不证自明的信仰。比如《世说新语》中记载,人们在清谈时,一方如拿经典著作里的话来论证的话,对方就会不再辩驳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说诗经“思无邪”,也就是说它的情感表现都是正当的,没有偏邪的东西。《诗经》是庄重的、从容的、优雅的、本真的,堪称“中国人的精神和美学家底”。(摘编自夏学杰《中国人的精神和美学家底》)材料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作为体现中华民族集体审美意识精华的中华美学精神,其形成、发展和完善的最主要途径,也就是文艺审美活动即文艺作品的创作、欣赏和传播。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神血脉,也是中华美学精神最为坚实的构成,是中国文学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21/21\n纵观中外文学史,不论各国作家创作出怎样的文学作品,他们的写作都与本国的文学传统血肉相连,其作品都渗透着本民族的美学精神。正如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脚下赖以生存的土地一样,作家的文学写作,也很难离开传统美学精神的观照。所以,能够达到高原、高峰的中国文学,应该写出我们伟大民族和平而不保守、中庸而不平庸、深沉而不失热情的性格,充分体现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复兴而奋勇抗争、自强不息的精神,用深沉壮阔的笔触缔造一个内涵丰厚的东方审美王国。毋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学与中国文化传统尤其是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导致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出现了某些问题和误区。匡正这方面的偏差,正当其时,也刻不容缓。有人认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西式写作”得到了进一步认可与强化。但事实上,以莫言、陈忠实、贾平凹、王安忆、苏童等为代表的当代作家,不仅受到了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更从中华传统美学思想体系中获得了诸多滋养,从而创造了以中国经验为根本的文学硕果。莫言是公认的对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有所借鉴的作家,但他自己曾多次提到,他的文学创作其实深受自己母亲和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影响,这也构成了他的小说世界的民族骨骼与血肉。没有后者,他的小说可能变得艰涩陌生,难以卒读。比如莫言的《檀香刑》讲述了清末山东半岛发生的一起民间反殖民主义的惨烈斗争,小说中的三个主要人物——赵甲、钱丁、孙丙分别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刑罚文化、官场文化、民间文化的隐性内涵。这三个隐性文化层面反映和折射着民族性格中的某些内在元素。由此而言,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事实,不但不会阻止,反而更加促进新世纪中国作家们做出集体反省,重新反思“当代文学的民族性”“当代文学与文学传统及美学精神的关系”“当代文学如何走向世界”这样的命题。对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关涉到民族精神、民族风格、民族气派在文艺领域的具体体现,应当成为当代文艺创作的重要遵循。当然,我们不仅需要用文学语言表现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而且需要在艺术形式与表现手法上对传统文学革故鼎新,建立新的文学秩序,绘制新的文学版图。在叙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写手段及结构组成上,应该有新的创造,从而在世界文学的洪流中创造属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新的辉煌。21/21\n(摘编自周思明《当代文学与中华美学精神》)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工艺美术境界的雕饰美相比,“清水出芙蓉”的自然美还注重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因而成为中国古代文人的共同追求。B.鉴于历代注家对《诗经》各篇的主旨和文义见仁见智,可能误导读者,因此有的学者对用白话文翻译《诗经》持有异议。C.随着民族核心价值注入,原本全都非常简单的元典成为塑造民族文化面貌、民族精神和灵魂的经典,进而成为一种信仰。D.中华美学精神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有赖于文艺审美活动,当代文艺创作应当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的时代重任。5.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3分)A.将绚烂与平淡的完美融合作为艺术美、人格美的审美标准,高度契合了我们自古以来对玉的有光彩且又含蓄的审美认定。B.材料一列举了文学史上诸多大家的美学观点,粗略而有代表性地展现了中华美学对艺术形式与思想情感有机融合的追求。C.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传统美学精神继承而走了弯路,现在需要修正偏差回归正途。D.21/21\n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应摒弃西方文学思潮影响,注重表现民族精神、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创造体现中国经验的文学硕果。6.材料三在阐述中国美学精神对本民族作家作品的巨大影响作用时,却以公认深受西方文学思潮影响的莫言为例来加以论证,试结合选文简要说明这样写的合理性。(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最后的运动会[日本]岛田洋七我在佐贺的第八次运动会临近了。对打算“初中毕业后一定要和母亲一起生活”的我来说,这是在佐贺的最后一次运动会。上初中以后,我每年必定写信给母亲,跟她说:“今年一定要来看我的运动会。”今年我也不抱什么希望地写了信,想不到母亲回信说:“今年会去看,我很期待。”我看到信时,还以为哪里搞错了。好几次做过这样的梦,我怀疑这是梦,还捏捏脸颊看是不是做梦。是真的呢。母亲给外婆的信上也说要来佐贺。想到母亲真的要来看运动会,我就忍不住想绕整个佐贺跑一圈。21/21\n第二天早上,我慎重地把信放进书包,然后上学去。第一节是社会课,我当然又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打开有花纹的信笺。“德永,那是什么?”“我妈妈的来信。”“哦?”老师很感兴趣地看着我的信。“什么?要来看运动会……”“啊,老师,不要再看啦。”我假装不高兴地收起信不让老师看。我不厌其烦地每节课都拿出信来看看。就像展示蜡笔和钉鞋一样,我向大家炫耀着。我总是想听大家说:“太好了!德永。”初中运动会的重要项目是长跑比赛。男子组的路线是出校门,沿着护城河绕一圈,经过城内,再回到学校,全长七公里,十分吃力的赛程。可是这在每天辛苦练习棒球的我们眼中,不算什么。实际上我连续两年都拿了冠军,但因为今年觉得非拿冠军不可,稍微感到一点压力。21/21\n越接近运动会,我越担心那天会不会感冒,会不会拉肚子。脑子里老是浮现这些无谓的妄想,这在我很少有。结果,我既没有感冒,也没有拉肚子。但是遇到更糟糕的状况——我等了又等,预定运动会前一天该到的母亲一直没来!“她说会早早做完工作搭火车来,一定是晚了,没赶上火车,明天早上就会来,别担心,去睡吧!”外婆催我上床,可是我一点也睡不着。迷迷糊糊中看到母亲来了,醒来发觉是梦,非常失望。我又迷迷糊糊地梦见运动会都结束了,母亲还是没来,醒来发觉是梦以后,反倒摸着胸口松一口气。就这样反反复复,似睡非睡,折腾到天亮。外婆去上工时,我站在河堤上等母亲来。火车早上从广岛出发,应该不会那么早抵达,可我就是无法安心地躺在床上。到了上学时间,我满心不安,但还是不死心。母亲清清楚楚地在信上写着“会去看”,我相信她一定会来。到了下午,比赛进行到长跑项目。我站在起跑线后,还在观众群中搜寻母亲,可是到处也不见母亲的踪影。长跑比赛开始了。我按照自己的步调轻松起跑,骑摩托车做先导的是棒球队的田中老师。21/21\n我跑了一二十分钟后,呼吸开始有点急促,同时拉开和后面那群人的距离。这个比赛在当地很有名,即使自家子女没有参赛,还是有很多人沿途观看。“那孩子跑得好快。”“真的好快。”我听到这些声音。我和第二名离得很远,每分每秒地只想着向前跑。如果不这样,我就会想还没有来的母亲,可能影响我的速度。我的心跳加速。长跑路线也经过外婆家前面。马上就到我们家了。“怦、怦、怦、怦”,我的心脏都快震破了。我想快点通过家门前,母亲一定在那里!不,我不想到达那里,我不想失望!两种心情在我心中交杂。马上就到我们家了。眼看就要到家门前时,我低头不敢看。我盯着脚尖默默地跑。“昭广,加油!”21/21\n突然,耳边响起了母亲的声音。我不曾听过那么大的声音。我抬起头,家门前拼命呼喊挥手的人,确实是母亲。“昭广,加油!”外婆也在旁边笑着挥手。我又低下头。越接近家门前,我越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终究做不出电视剧里那种含笑挥手致意的动作。“喂!德永,看着你母亲!不要低头,抬头挺胸地跑!”田中老师从摩托车上对我喊。我抬起头,直视前方。“昭广,昭广,加油!”母亲拼命地挥手。我向母亲大喊:“妈,我很快!我读书不行,可是跑得很快!”母亲哽咽着回答:“你的腿像妈妈,脑子像爸爸!”21/21\n经过家门后不久,我听到像是抑制不住的呜咽,仔细一看,是田中老师在哭。他一边骑着摩托车做前导,一边憋着气呜呜哭着。“德永,太好了!你母亲来了。”田中老师那汗水淋漓的黝黑脸颊上满是泪水。我把挂在脖子上的毛巾递给老师。我看着田中老师擦掉泪水,发现自己的脸颊也是湿热的。“你擦吧。”田中老师泪中带笑地把毛巾还给我。“老师,你擦。”“不用,你擦。”“老师,你擦。”“不用,你擦。”几度推辞后,田中老师说:“现在是哭的时候吗?再快一点!加油!”说完,把毛巾扔给我。我胡乱地擦掉眼泪,又全神贯注地向前冲。向前冲,向前冲。我比谁都快,因为有母亲帮我加油。21/21\n第一个抵达终点的我,超过第二名二百米,据说这是学校有史以来最快的纪录。(节选自《佐贺的超级阿嬷》)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却能扣人心弦,主要原因在于作者细致地展现了“我”从兴奋到担心,继而激动振奋的心理历程。B.田中老师尽管不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却在制造故事悬念、丰富故事情节、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C.小说在语言运用上很有特色,大量运用短句甚至独句成段,既清晰展示了“我”的心理变化,又便于话题之间的自由转换。D.小说写到“我”取得创纪录优异成绩时戛然而止,有着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让人深思父母的激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8.“我”为什么特别渴望母亲能来看这次运动会?(6分)9.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3题。别的因在襁褓时,与其祖母康里氏在三皇后宫庭。戊申,父抄思卒,母张氏迎别的因以归。21/21\n张尝从容训之曰人有三成人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禽兽而已别的因受教唯谨甲寅,世祖以宗王镇黑水,命别的因袭抄思职,为副万户,镇守随、颍等处。丙辰冬十有二月,世祖复谕征镇军士悉听别的因号令。别的因身长七尺余,肩丰多力,善刀舞,尤精骑射,士卒咸畏服之。世祖即位,委任尤专。冬十一月,谒见世祖于行在所,世祖赐金符,以别的因为寿颍二州屯田府达鲁花赤。时二州地多荒芜,有虎食民妻,其夫来告,别的因默然良久,曰:“此易治耳。”乃立槛设机,缚羔羊槛中以诱虎。夜半,虎果至,机发,虎堕槛中,因取射之,虎遂死。自是虎害顿息。至元十三年,授明威将军、信阳府达鲁花赤,佩金符。时信阳亦多虎,别的因至未久,一日,以马裼置鞍上出猎,命左右燔山,虎出走,别的因以裼掷虎,虎搏裼,据地而吼,别的因旋马视虎射之,虎立死。十六年,进宣威将军、常德路副达鲁花赤。会同知李明秀作乱,别的因请以单骑往招之,直抵贼垒,贼轻之,不设备。别的因谕以朝廷恩德,使为自新计,明秀素畏服,遂与俱来。别的因闻于朝,明秀伏诛,贼遂平。三十一年,进怀远大将军,迁池州路达鲁花赤。之官,道经颍上。有野豕时出害民禾稼,民莫能制。闻别的因至,迎拜境上,告以其故。别的因曰:“毋虑也。”遂至荆山,以狼牙箭射之,豕走数里。至大二年,卒,年81岁。(《元史·别的因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尝从容训之曰/人有三成人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禽兽而已/别的因受教唯谨/B.张尝从容训之/曰人有三成人/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禽兽而已/别的因受教/唯谨/C.张尝从容训之/曰人有三成/人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禽兽而已/别的因受教/唯谨/D.张尝从容训之曰/人有三成人/知畏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禽兽而已/别的因受教唯谨/21/21\n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襁褓,背负婴儿用的宽带和包裹婴儿的被子。古代也可用来比喻年纪幼小。B.戊申,干支纪年法。十天干十二地支合为干支,在中国古代只用于纪年纪月。C.金符,古代帝王授予臣属的信物,包括铜虎符、金鱼符、金符牌等。D.路,宋元时代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府。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别的因力大技精。他身高七尺多,肩膀宽阔,善于舞刀,尤其精于骑马射箭。B.别的因深受世祖信任。世祖曾下令征镇军士全都听从他的号令,即位后更是赐给他金符。C.别的因关爱百姓。寿颍二州有虎食人,他设置机关捕虎,有时甚至烧山诱虎,亲自射杀。D.别的因忠贞无畏。李明秀作乱时,他自请劝降,深入贼垒,说服李明秀与其一道来降。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别的因谕以朝廷恩德,使为自新计,明秀素畏服,遂与俱来。(2)之官,道经颍上。有野豕时出害民禾稼,民莫能制。(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武陵春21/21\n宋·毛滂正月十四日夜孙使君席上观雪,继而月复明。风过冰檐环佩响,宿雾在华茵。剩落瑶花杉月明,嫌怕有纤尘。凤口衔灯金炫转,人醉觉寒轻。但得清光解照人,不负五更春。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随孙使君在元宵前夜观雪,词中既写景又写人,景美情重,景着人意,浓淡相宜。B.词上阙首句从听觉角度来写风吹落檐冰发出的声响,能让读者体会到冰柱光滑的质感。C.“剩落”一句以瑶花喻雪花,并选取月光透过杉树的特写镜头,构成了一幅月夜美景图。D.“凤口衔灯金炫转”句与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都描写灯笼,手法相同,各有其趣。15.后人认为,这首词的人物心理描写饶有蕴味,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念奴娇赤壁怀古》感叹人生空幻,并借凭吊明月寄托内心深沉感的句子是,。(2)《永遇乐京口北顾亭怀古》表达英雄业绩流风遗韵意境荡然无存的句子是,。21/21\n(3)《逍遥游》具体描绘大鹏迁徙南冥时的壮观场面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地名,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是跃动的音符,是历史的,它凝聚着城市的记忆,寄托着对未来的期许。();它既有风花雪月,又有人间烟火,是城市的活化石,是城市先民集体意识的根脉魂。纵观我国地名,大致可分为四类,有对古老原始地名的,有对自然景观和地理位置的记录,有对人文历史的缅怀,还有对美好情感与祝福的寄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情感、思想与道德、智慧与价值,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而地名正是其中一个的层面。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沉淀沿袭凝聚独具特色B.积淀沿袭凝结独树一帜C.积淀沿用凝聚独具特色D.沉淀沿用凝结独树一帜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地名既年轻,又古老;既蕴蓄着时代风情,又延展着历史文化21/21\nB.地名虽古老,却年轻;既承载着历史文化,又蕴蓄着时代风情C.地名虽年轻,却古老;它蕴蓄着时代风情,又带有深深的历史印记D.地名既古老,又年轻;既延展着历史文化,又蕴蓄着时代风情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它不仅有风花雪月,还有人间烟火,是城市先民集体意识的根脉魂,是城市的活化石。B.它既有风花雪月,又有人间烟火,是城市的根脉魂,是城市先民集体意识的活化石。C.它既有风花雪月,又有人间烟火,是城市先民集体意识的活化石,是城市的根脉魂。D.它不仅有风花雪月,还有人间烟火,是城市先民集体意识的活化石,是城市的根脉魂。20.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6分)羸骏白居易骅骝失其主,羸饿无人牧。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蹋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岁幕田野空,寒草不满腹。岂无市骏者,尽是凡人目。21/21\n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村中何扰扰,有吏征刍粟。输彼军厩中,化作驽骀肉。注:骅骝:赤红色的骏马。驽骀:劣马。前八句运用衬托手法刻画了“羸骏”形象,试作简要分析。21.请解释诗歌中划横线词语的含义。(5分)感遇陈子昂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黄沙漠南起。白日隐西隅。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1/21\n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登顶珠穆朗玛峰,采用传统测量方法,首次精确测定珠峰海拔高程为8848.13米。2022年5月22日,中国采用传统大地测量与卫星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经过严密计算,确定珠峰高程为8844.43米。2022年5月27日,中国珠峰测量登山队采用最新科技方法进行第三次测量。据推算,珠峰实际是以每年4.4毫米的速度在“长高”。世界之巅今年有多高?世界瞩目的数字即将公布。一座山峰,一种人生,一个时代……都有着各自的高度。同时,人们对于这一高度的认识和把握也在不断变化。如何定义或重新定义这一高度,需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永不止步的追求等。请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1/2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37:00 页数:21
价格:¥3 大小:27.7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