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思源实验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思源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记录结果中,正确的是()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B.小明的身高约为168cmC.教室的宽度约为60cmD.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cm2.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A.太阳B.地球C.月球D.飞船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4.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其中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在高架路两旁建隔音墙B.房间墙壁上使用吸音材料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D.在道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在大明湖中看到千佛山的倒影B.在护城河边看到水底的石头C.司机从反光镜看到汽车后面的景物D.民俗游戏中的皮影戏6.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现象,其成像的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的直线传播7.小张驾驶电瓶车以27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42km.则()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速度一样大\n8.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像是()A.正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9.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和丁B.甲和丙C.甲和乙D.乙和丁10.一束光与镜面成3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A.60°B.30°C.120°D.90°11.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A.变大,6mB.变大,5mC.不变,8mD.不变,6m12.如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A.反射角等于60°B.折射角大于反射角C.折射角等于反射角D.以上说法不对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请将每小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相应的横线上13.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__________cm,金属片的长度是__________.14.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__________m.当该同学走近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5.小明同学分不清影和像,你能利用所学知识帮他将下列例子划分出来吗?属于影的是__________,属于像的是__________.\n(1)晴天,旗杆在地面上的“影子”;(2)河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3)灯光下,人的手形在墙上的图案;(4)古代,人们用铜镜梳妆打扮.16.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60°,若使入射光线向镜面靠近1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应当是__________.17.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点燃蜡烛依次放在a、b、c、d四处,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__处得到的实像离凸透镜最远,放在__________得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__________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三、作图题18.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19.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中.画出它的折射光线.四、实验题20.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四个同学提出了以下四个实验现象:甲:将一个正在响的响铃放在玻璃钟罩内,然后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水花;丙:在鼓面放一些小纸屑,击鼓时纸屑随着鼓一起跳动;丁: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上述现象中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其中甲同学的现象说明了声音__________;丁同学的现象说明了声音有不同的__________.21.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饭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n(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填“实”或“虚”)(4)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所成像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2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表格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____入射角.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30°30°240°40°350°50°(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__________内,此时在纸板B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___方向射出.五、计算与简答题(18分)23.科学家为了探测某处海洋的深度,在船上用仪器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仪器收到海底传回的回波信号.①假设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1500m/s,则该处海洋海水深度约为多少?②请回答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来测量地球到月亮的距离,为什么?24.“十一全运会”期间,小军和父母到济南奥体中心观看赛事.(1)小军随父母打车的时候看到如图1所示的标志牌,请帮小军想一想,这两个数据的含义是什么?(2)在去奥体中心的途中,小军感觉出租车开得过快,驾驶员可能超速行驶了.请同学们利用小军乘车的发票(如图2所示)计算说明他们乘坐的出租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n\n2022-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思源实验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下列记录结果中,正确的是()A.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B.小明的身高约为168cmC.教室的宽度约为60cmD.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cm【考点】长度的估测.【专题】参照思想;估算法;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根据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和长度单位的认识,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解答】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7.5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8cm左右.故B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步幅在60cm左右,教室的宽度大约是中学生步幅的10倍,在600cm=6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一般纸张的厚度在75μm左右,试卷纸的厚度略大一些,在100μm=0.01c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对物体长度、质量、重力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楼梯阶梯数、物理课本长和宽、教室内空气质量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2.随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国已实现三次载人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A.太阳B.地球C.月球D.飞船【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看选取的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就是运动的;位置如果没有发生改变,就是静止的.【解答】解:A、以太阳为参照物,航天员和太阳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航天员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A错误;B、以地球为参照物,航天员离地球越来越远,位置发生了变化,与题意不符,B错误;C、以月球为参照物,航天员和月球之间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与题意不符,C错误;D、以飞船为参照物,因为航天员固定在舱内,与飞船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航天员是静止的,D正确.故选D.【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n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响度;音色.【专题】应用题.【分析】(1)由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所以音色是辨别声音的最主要的特征.(2)振幅的大小影响声音响度的大小.(3)次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在20Hz以下的声音,人耳是听不到的.(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解答】解:A、我们能“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响度的大小,故B错误;C、次声波是我们的耳朵所听不到的声音,故C错误;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有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等知识点.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4.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其中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在高架路两旁建隔音墙B.房间墙壁上使用吸音材料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D.在道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应用题.【分析】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而题目要求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声源就是振动发声的物体.【解答】解:A、在高架路两旁建隔音墙,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不符合题意;B、房间墙壁上使用吸音材料,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不符合题意.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具,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本项符合题意.D、道路两旁植树造林,这是在传播途径中隔离和吸收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是考查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解决此类实际问题,要结合防治噪声的方法进行分析处理.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在大明湖中看到千佛山的倒影B.在护城河边看到水底的石头C.司机从反光镜看到汽车后面的景物D.民俗游戏中的皮影戏【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比较思想;归纳法;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n(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在大明湖中看到千佛山的倒影是指山在镜子中成像,都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不符合题意;B、在护城河边看到水底的石头,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看起来比实际的位置要浅,符合题意;C、司机从反光镜看到汽车后面的景物,属于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D、皮影游戏这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通过几个实际生活的例子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活场景反应的物理情境,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6.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现象,其成像的原因是()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色散D.光的直线传播【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解: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在同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穿过小孔后会在小孔后面的屏上成倒立的实像,小孔成像有力地证明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7.小张驾驶电瓶车以27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10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42km.则()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速度一样大【考点】运动快慢的比较.【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计算出小李的速度后,全部统一单位,就能比较速度的大小关系.(2)速度有两个单位,其换算关系为1m/s=3.6km/h.【解答】解:小张速度为27km/h小王速度为10m/s=36km/h小李骑自行车速度为v===25.2km/h\n显然小王的速度是最大的.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速度两个单位间的换算.8.某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像是()A.正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透镜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判断.【解答】解:观察图示可知u>2f,f<v<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应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的规律,题目比较简单.9.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甲和丁B.甲和丙C.甲和乙D.乙和丁【考点】匀速直线运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首先要明确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根据图象特点进行判断.匀速直线运动是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解答】解:甲、该图象表示时间改变但速度不变,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符合题意;乙、该图象表示时间改变但路程不变,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符合题意;丙、该图象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速度与时间成正比,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状态.不符合题意;丁、该图象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物体的速度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对于图象问题,首先要弄清楚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物理含义,然后根据图象确定物体的运动状态.10.一束光与镜面成3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A.60°B.30°C.120°D.90°【考点】光的反射定律.\n【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在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解答】解: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60°,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120°.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同时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且要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进行有关的计算.11.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A.变大,6mB.变大,5mC.不变,8mD.不变,6m【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参照思想;实验分析法;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和像的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来解答此题.【解答】解:(1)人站在穿衣镜前4m处,镜子里的像距镜面也是4m,若人向镜子靠近1米,此时人到镜面的距离是4m﹣1m=3m,物像等距,此时像到镜面的距离也是3m,人与镜中的像距离为3m+3m=6m.(2)镜中的像始终与物体等大,因此不管靠近镜面还是远离镜面,镜中的像不变.故选D.【点评】(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2)视觉感觉像的大小在变化,事实上并没有变.12.如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A.反射角等于60°B.折射角大于反射角C.折射角等于反射角D.以上说法不对【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专题】计算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光的色散.【分析】(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解答】解:A、图中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60°,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因此入射角是90°﹣60°=30°;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30°.故A错误;\nB、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B错误;C、由AB可知,折射角小于反射角,故C错误;D、由以上分析可知,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该类型题的关键是牢记反射定律内容和折射定律内容.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请将每小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题中相应的横线上13.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0.1cm,金属片的长度是2.30cm.【考点】刻度尺的使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在读数前,首先要确定刻度尺的零刻度和分度值,然后再读出金属片的长度.【解答】解:由图可知,在(6~7)cm之间由10个格,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0.1cm;从图中可看出,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6.00cm的刻线,金属片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8.30cm,所以金属片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之差L=8.30cm﹣6.00cm=2.30cm.故答案为:0.1;2.30cm.【点评】若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线,被测物体的长度应为两端对应的刻度值之差,在进行精确测量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4.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4m.当该同学走近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且物距与像距相等即可解答此题.【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由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当这位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那么他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m,则镜中的像与本人相距2m+2m=4m.当人靠近平面镜,像也靠近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故答案为:4;不变.【点评】当他靠近平面镜时,像也靠近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15.小明同学分不清影和像,你能利用所学知识帮他将下列例子划分出来吗?属于影的是(1)、(3),属于像的是(2)、(4).\n(1)晴天,旗杆在地面上的“影子”;(2)河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3)灯光下,人的手形在墙上的图案;(4)古代,人们用铜镜梳妆打扮.【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2)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解答】解:(1)晴天,旗杆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2)河边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3)灯光下,人的手形在墙上的图案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4)古代,人们用铜镜梳妆打扮,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故答案为:(1)、(3);(2)、(4).【点评】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学会应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这才是本题的关键.16.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60°,若使入射光线向镜面靠近10°,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应当是80°.【考点】光的反射定律.【专题】应用题.【分析】(1)根据告诉的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60°,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可以确定入射角的大小;(2)根据入射光线向镜面靠近10°,可以确定入射角增大了10°,由此可以确定现在的入射角的大小.(3)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可以确定反射角的大小,进而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解答】解:(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等于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和,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于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60°,所以入射角等于30°.(2)入射光线向镜面靠近10°,则入射角增大了10°,即现在的入射角为4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现在的反射角也等于40°.(3)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等于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和,所以此时的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80°.故答案为:80°.【点评】在光的反射过程中,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法线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夹角的角平分线,告诉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就可以确定入射角和反射角.反过来,告诉了入射角或者反射角的大小也可以确定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之间夹角.17.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点燃蜡烛依次放在a、b、c、d四处,其中蜡烛放在b处得到的实像离凸透镜最远,放在a得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c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专题】实验题.\n【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2f>v>f,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由图可知:a点在二倍焦距以外,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2f,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2f>v>f.b点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f<u<2f,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v>2f.c点在一倍焦距之内,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f,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综上分析可知,蜡烛放在b处得到的实像离凸透镜最远,放在a得得到的实像最小,放在c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故答案为:b;a;c.【点评】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涉及四个方面:①物距与焦距的关系;②成像的性质;③像距与焦距的关系;④具体的应用.在这四个方面的信息中,只要告诉其中的一个信息就可以确定另外的三个.此题就是告诉了物距与焦距的关系,让确定成像的性质.三、作图题18.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解答】解: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反射角,度数等于入射角为90°﹣30°=60°,如图所示:【点评】作反射光线时,先确定反射点,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内法线的另一侧画出反射光线,注意完成题目的要求.19.如图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从水中射向空气中.画出它的折射光线.【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专题】作图题;光的折射、光的色散.\n【分析】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答】解:首先过入射点O画出法线,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如图所示:【点评】此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线的画法.首先要熟练掌握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关键是搞清折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四、实验题20.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四个同学提出了以下四个实验现象:甲:将一个正在响的响铃放在玻璃钟罩内,然后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激起水花;丙:在鼓面放一些小纸屑,击鼓时纸屑随着鼓一起跳动;丁: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上述现象中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乙和丙;其中甲同学的现象说明了声音传播需要介质;丁同学的现象说明了声音有不同的音调.【考点】声音的产生.【专题】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在传播时,需要介质,即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乙、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丙、在鼓面放一些小纸屑,击鼓时纸屑随着鼓一起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丁、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里通过改变不同孔的位置达到改变笛子内空中柱的长短,即改变空气柱振动的快慢,以达到改变音调的目的;即说明发声体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故答案为:乙;丙;传播需要介质;音调.【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声音的特征等知识进行解答.21.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饭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n(3)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填“实”或“虚”)(4)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所成像不变(填“变大”、“变小”“不变”).【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实像能用光屏承接到,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到.(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解答】解:(1)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在物体一侧能看到物体的像,同时还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2)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3)平面镜成虚像,所以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上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4)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是不变的.故答案为:(1)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大小;(3)不能;虚;(4)不变.【点评】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各器材选择和操作的目的,例如为什么选择薄透明玻璃板、为什么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为什么要竖直放置、刻度尺的作用等.2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1)使光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表格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30°30°240°40°350°50°(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在纸板B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E方向射出.\n【考点】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看反射角与入射角间的关系,然后得出结论.(2)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为验证这个结论,可以将纸板沿法线方向向前或向后折.(3)知道光路是可逆的,若沿反射光线的方向入射,则反射光线沿入射光线的方向射出.【解答】解:(1)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在实验过程中,将纸板向前或向后折,是为了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在纸板B上将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当光贴着纸板B沿F0射到O点,光将沿OE方向射出.故答案为:(1)等于;(2)同一平面;不能;(3)OE.【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即可正确解题;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五、计算与简答题(18分)23.科学家为了探测某处海洋的深度,在船上用仪器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仪器收到海底传回的回波信号.①假设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1500m/s,则该处海洋海水深度约为多少?②请回答能不能用这种方法来测量地球到月亮的距离,为什么?【考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声现象;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水的深度.(2)超声波属于声波,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月球表面是没有空气的.【解答】解:(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4s=2s;由v=得该处海水的深度:s=vt=1500m/s×2s=3000m;(2)月亮周围没有空气,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超声波不能到达月亮,更不能利用声波的反射测出月亮到地球的距离.答:(1)该处海洋海水的深度为3000m;(2)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到月亮的距离,因为真空不能传声.\n【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本题关键:一是求出超声波单趟(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二是知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4.“十一全运会”期间,小军和父母到济南奥体中心观看赛事.(1)小军随父母打车的时候看到如图1所示的标志牌,请帮小军想一想,这两个数据的含义是什么?(2)在去奥体中心的途中,小军感觉出租车开得过快,驾驶员可能超速行驶了.请同学们利用小军乘车的发票(如图2所示)计算说明他们乘坐的出租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应用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如图所示的标志牌表示:左牌表示此处距离济南的奥体中心S=20km;右牌为限速标志,表示汽车在此路段行驶速度v≤60km/h(按最大80km/h).(2)根据发票数据,结合速度的计算公式v=出租车的速度,然后可知是否超速.【解答】解:(1)20km表示标志牌到济南的奥体中心路程为20km;60表示限速为60km/h,(2)由发票可知,所用时间t=10:15﹣10:00=15min=h,出租车的速度v===80km/h,而标志牌上限速为60km/h,因此他们乘坐的出租车违反了交通法规.答:(1)20km表示标志牌到济南的奥体中心路程为20km;60表示限速为60km/h,(2)他们乘坐的出租车违反了交通法规.【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会看图、会读图,明确标志牌的含义,注重了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物理
发布时间:2022-08-25 12:43:21 页数:17
价格:¥3 大小:269.8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