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文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4

2/34

剩余3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文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50题每小题1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B.石油的裂解C.煤的气化D.石油的分馏 2.下列物质中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糖类的是(  )A.棉花B.木材C.豆油D.小麦 3.人体内所必需的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是(  )A.KB.CaC.NaD.Fe 4.普及化学知识有助于人们树立健康的观念.下列观念正确的是(  )A.天然物质都是绿色无毒的物质B.只饮用纯净水有益人体健康C.微量元素只能通过保健品摄入D.植物油和动物脂肪要搭配食用 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鲜榨橙汁遇到碘水会变蓝B.馒头越嚼越甜C.油脂经水解可变成葡萄糖D.土豆中的淀粉经水解可变成酒 6.碳元素可以存在于自然界的多种物质中,这些物质肯定不包括(  )A.石油B.石灰石C.天然气D.石英 7.下列物质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是(  )A.甲醇B.食盐C.柠檬酸D.苯甲酸钠 8.下列过程一定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淀粉水解B.酒精挥发C.水结成冰D.碘的升华 9.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易溶于水,有甜味,属于碳水化合物B.能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C.能发生水解反应D.它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之一是果糖 10.下列现象不属于蛋白质变性的是(  )34\nA.蛋白溶液中加入食盐变浑浊B.用稀的福尔马林浸泡种子C.打针时用酒精消毒D.用波尔多液(由CuSO4溶液、生石灰和水制成)防止作物虫害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牛油是纯净物,它不属于高分子B.牛油是一种高级脂肪酸C.牛油可以水解D.牛油比花生油要好,可以代替花生油使用 12.某人体质较弱,经常因血糖低而头晕,为了防止发生危险,你应建议她随身携带富含哪种营养素的食品(  )A.糖类B.蛋白质C.油脂D.矿物质 13.误食重金属盐而引起的中毒,急救方法是(  )A.服用大量生理盐水B.服用大量冷开水C.服用大量的豆浆或牛奶D.服用大量小苏打溶液 14.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变成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酸性B.碱性C.氧化性D.还原性 15.可检查淀粉部分发生水解的试剂是(  )A.碘水B.碘化钾溶液C.硝酸银溶液D.银氨溶液、碘水 16.对于下列常见化学问题的认识错误的是(  )A.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C.碳酸钙是文物陶瓷的主要成分D.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织物 17.在下列物质:①K2SO4,②HCHO,③MgSO4,④NH4Cl,⑤KOH,⑥Hg(NO3)2中,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A.②④⑥B.①③⑤C.②③⑥D.②⑤⑥ 18.将某病人的尿液加入新制的Cu(OH)2浊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  )A.醋酸B.酒精C.食盐D.葡萄糖 34\n19.微量元素是指每种质量不到体重的万分之一,质量总和不到人体质量的千分之一的近二十种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元素不是微量元素的是(  )A.IB.HC.ZnD.Fe 20.下列关于水在人体中的作用错误的是(  )A.提供能量B.做营养物质水解的反应物C.做溶剂D.调节体温 21.下列关于油脂的有关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油脂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有着重要的影响C.油脂属于酯类物质D.食用油放在玻璃瓶中比放在塑料瓶中保存更科学 22.如表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配料精盐、碘酸钾、抗结剂碘含量35±15mg•kg﹣1储存方法密封、避光、防潮食用方法烹饪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C.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D.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20~50mg•kg﹣1 23.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水解为高级脂肪酸与丙三醇B.淀粉水解为葡萄糖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D.纤维素可以在人体内水解成葡萄糖 2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A.元素B.单质C.分子D.氧化物 25.坏血病患者应该多吃的食物是(  )A.水果和蔬菜B.鱼肉和猪肉C.鸡蛋和鸭蛋D.糙米和肝脏 26.我国北方地区雾霾天气频发,PM2.5是形成雾霾的罪魁祸首.PM2.5主要是指(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可吸入颗粒物 27.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K2CO3和K2O都属于盐B.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34\nC.KOH和Na2CO3都属于碱D.H2SO4和HNO3都属于酸 2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B.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C.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2+=Zn2++CuD.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OH﹣+H+=H2O 29.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金属Na着火,立即用水扑灭B.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C.皮肤上不慎沾上浓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属于有机物B.在物质变化类型上,煤的干馏过程属于物理变化C.煤中含有大量的苯等芳香烃,煤是芳香烃的主要来源D.煤的气化和液化属于煤的综合利用 31.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成年人每天需要800mg的钙,下列补钙的途径不正确的是(  )A.经常晒太阳B.经常饮用钙离子含量高的硬水C.经常饮用牛奶、豆奶D.适量补充维生素D 32.下列各种维生素或微量元素与其缺乏症之间不对应的是(  )A.缺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B.缺铁易患白血病C.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D.缺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 33.下列不能用于分离混合物的实验操作装置图是(  )A.B.C.D. 34.鉴别织物成分是真蚕丝还是“人造丝”,在如下①﹣④的各方法中正确的是(  )①滴加浓硝酸②滴加浓硫酸③滴加酒精④灼烧.A.①和③B.③和④C.①和④D.①和② 35.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34\nA.石油B.煤油C.甘油D.花生油 36.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产品都可以用于聚合反应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37.为减少新鲜蔬菜中的维生素C的流失,下列有关烹调蔬菜的方法不妥当的是(  )A.蔬菜最好洗干净后再切B.炒蔬菜的时间不能太长,炒熟即可C.新鲜蔬菜应放在冰箱中储存D.把蔬菜放在高压锅中焖煮 38.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淀粉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B.纤维素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C.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蛋白质氨基酸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 39.保护环境是每一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②城市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 40.下列物质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的是(  )A.葡萄糖B.油脂C.乙醇D.纤维素 41.有人分析一些小而可溶的有机分子的样品,发现它们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这些样品很可能是(  )A.脂肪酸B.氨基酸C.葡萄糖D.淀粉 4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K+、NO3﹣、Na+、CO32﹣B.Na+、Cl﹣、H+、HCO3﹣C.Mg2+、Al3+、Cl﹣、OH﹣D.Ca2+、CO32﹣、K+、OH﹣ 43.化学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节日期间,在人群密集处燃放烟花爆竹B.寻找一种高效催化剂将水直接变成汽油34\n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D.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44.生活中应注重食谱营养搭配的均衡性,下列午餐食谱中最有利于学生身体发育的是(  )A.馒头、榨菜、黄瓜、香蕉B.面条、醋溜土豆丝、素炒白菜C.米饭、糖醋排骨、粉蒸肉、清蒸鲈鱼D.米饭、红烧鲫鱼、西红柿蛋汤、蒜蓉生菜、苹果 45.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共同特点是(  )A.均是高分子化合物B.常温下,遇碘水均会显蓝色C.均只含有C、H、O三种元素D.均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46.下列说法比较合理的是(  )A.果汁喝起来味美香甜,痛快解渴,因为它的营养成分要比水果含量高B.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主要是根据食物的口感和味觉来识别的C.经常从事长跑训练的运动员,应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因为这样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维持正常的血红蛋白水平,预防缺铁性贫血D.早晨起床后没有胃口,食欲不振,因此早餐可以少吃一些或不吃 47.下列实验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A.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鸡蛋清中加入浓硝酸C.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D.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混合加热 48.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B.油脂C.蛋白质D.纤维素 49.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B.鱼、肉、虾等食品用福尔马林防腐保鲜C.油脂可以提供能量,我们炒菜要多放油D.缺铁会产生贫血,常在酱油中补铁 50.关于维生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是生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B.水溶性维生素不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容易缺乏C.按溶解性的不同,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D.脂溶性维生素不易排泄,容易在体内积存,主要积存在肝脏 34\n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不得分.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可用食物调整碱性的添加剂B.棉、麻完全燃烧可以生成CO2和H2OC.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汽油、柴油、煤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52.下列关于常见化学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干冰能用作冷冻剂B.氯化钠可用作净水剂C.味精可用作食品调味剂D.小苏打是一种膨松剂,可用于制作馒头和面包 53.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大米经蒸煮和发酵可酿造白酒B.油脂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C.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豆制品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 54.关于食物的酸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溶于水后的溶液中pH小于7,则为成酸性食物B.由碳、氮、硫、磷等元素组成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习惯称为成酸性食物C.蔬菜、水果多含钾、钠、钙、镁等盐类,习惯称为酸性食物D.口感呈酸性的食物不一定是酸性食物 55.油脂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摄入过量脂肪,可能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下列食品中富含油脂的是(  )A.苹果B.坚果C.白菜D.花生 5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水解可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糖类都是溶于水、有甜味的物质C.有机物大多数都能燃烧D.所有糖都能水解 57.可以用于鉴别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的方法是(  )A.分别加入碘水,观察颜色反应B.分别加热,观察是否生成沉淀C.加入淀粉酶观察是否水解D.分别加入KI溶液,观察颜色反应 58.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34\nA.我们平时应多饮用很纯净的水,防止有毒物质进入体内B.所有天然水都不能饮用C.人体内含有约体重的水,故人每天不用喝水也可D.人类可利用的水只占自然界的水极少量,我们应节约用水 59.氢气还原氧化铜:CuO+H2=Cu+H2O,在该反应中(  )A.CuO作还原剂B.CuO作氧化剂C.铜元素化合价降低D.铜元素化合价升高 60.对食物的酸、碱性判断正确的是(  )A.大多蔬菜是酸性食物B.猪肉、牛肉是酸性食物C.大多水果是碱性食物D.大米、面粉是碱性食物  2022-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50题每小题1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的干馏B.石油的裂解C.煤的气化D.石油的分馏【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生成煤焦油、煤气、焦炭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裂解是指只通过热能将一种样品(主要指高分子化合物)转变成另外几种物质(主要指低分子化合物)的化学过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煤的气化过程中有新物质一氧化碳和氢气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石油的分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中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糖类的是(  )A.棉花B.木材C.豆油D.小麦【考点】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蔗糖、麦芽糖简介;淀粉的性质和用途.【专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分析】淀粉和纤维素是多糖,油脂不是糖类.34\n【解答】解:A.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多糖,故A错误;B.木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多糖,故B错误;C.豆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不属于糖类,故C正确;D.小麦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多糖,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糖类的定义,难度不大,学生应熟悉常见的营养物质,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即可解答. 3.人体内所必需的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而导致骨质疏松的是(  )A.KB.CaC.NaD.Fe【考点】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专题】化学计算.【分析】A、根据钾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判断;B、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判断;C、根据钠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判断;D、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判断.【解答】解:A、钾存在于细胞内液中,能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故A错误;B、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B正确;C、存在于细胞外液中,钠能维持人体内的水分和维持体液恒定的pH,故C错误;D、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D错误;故选B.【点评】“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对营养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考查也就成了热点之一,特别是它们的分类、存在形式、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4.普及化学知识有助于人们树立健康的观念.下列观念正确的是(  )A.天然物质都是绿色无毒的物质B.只饮用纯净水有益人体健康C.微量元素只能通过保健品摄入D.植物油和动物脂肪要搭配食用【考点】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分析】A.有些天然物质的有毒的;B.根据人体所需营养元素的种类判断;C.食物中含有微量元素;D.食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应该保持一定比例.【解答】解:A.有些天然物质的有毒的,故A错误;B.纯净水中除氢、氧外,几乎不含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故B错误;C.食物中含有微量元素,不一定通过保健品摄入,故C错误;D.食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应该保持一定比例,植物油和动物脂肪要搭配食用,故D正确.故选D.34\n【点评】本题考查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营养素等,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 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鲜榨橙汁遇到碘水会变蓝B.馒头越嚼越甜C.油脂经水解可变成葡萄糖D.土豆中的淀粉经水解可变成酒【考点】淀粉的性质和用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专题】化学计算.【分析】A.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B.唾液中含有淀粉酶;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D.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解答】解:A.鲜榨橙汁不含淀粉,遇到碘水不会变蓝,故A错误;B.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故馒头越嚼越甜,故B正确;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故C错误;D.土豆中的淀粉经水解生成葡萄糖,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淀粉的检验、水解,油脂的水解等,难度不大,注意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故馒头越嚼越甜. 6.碳元素可以存在于自然界的多种物质中,这些物质肯定不包括(  )A.石油B.石灰石C.天然气D.石英【考点】碳族元素简介.【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根据石油主要含有C、H元素;B、根据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CaC03;C、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D、根据石英砂的主要成分为SiO2.【解答】解:A、石油主要含有C、H元素,故A错误;B、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CaC03,含有碳元素,故B错误;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CH4,含有碳元素,故C错误;D、石英的主要成分为SiO2,不含有碳元素,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组成,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即可完成. 7.下列物质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是(  )A.甲醇B.食盐C.柠檬酸D.苯甲酸钠【考点】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专题】化学计算.【分析】苯甲酸钠、食盐、柠檬酸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甲醇是有毒物质,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解答】解:A.甲醇是有毒物质,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故A正确;34\nB.食盐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故B错误;C.柠檬酸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故C错误;D.苯甲酸钠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难度不大,注意瘦肉精、苏丹红和甲醇都是有毒物质,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 8.下列过程一定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  )A.淀粉水解B.酒精挥发C.水结成冰D.碘的升华【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淀粉水解是淀粉在稀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和水反应生成葡萄糖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故为化学变化,故A正确;B、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物理状态的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故不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水结冰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物理状态的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故不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D、升华是物质由固体直接转化为气态的现象,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9.下列关于葡萄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易溶于水,有甜味,属于碳水化合物B.能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C.能发生水解反应D.它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之一是果糖【考点】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专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分析】A.葡萄糖易溶于水,有甜味;B.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和羟基;C.葡萄糖是单糖;D.同分异构体是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的化合物.【解答】解:A.葡萄糖易溶于水,有甜味,属于碳水化合物,故A正确;B.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和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故B正确;C.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故C错误;D.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注意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和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和银镜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10.下列现象不属于蛋白质变性的是(  )34\nA.蛋白溶液中加入食盐变浑浊B.用稀的福尔马林浸泡种子C.打针时用酒精消毒D.用波尔多液(由CuSO4溶液、生石灰和水制成)防止作物虫害【考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分析】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方法有加强酸、强碱、尿素、乙醇、丙酮、甲醛等有机溶剂化学物质、重金属盐等;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热(高温)、紫外线及X射线照射、超声波、剧烈振荡或搅拌等.【解答】解:A.鸡蛋白溶液中加入食盐变浑浊是盐析,不是变性,故A正确;B.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是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故B错误;C.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故C错误;D.波尔多液含有硫酸铜,硫酸铜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变性,难度不大,了解蛋白质变性的常用方法,注意蛋白质变性是不可逆的. 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牛油是纯净物,它不属于高分子B.牛油是一种高级脂肪酸C.牛油可以水解D.牛油比花生油要好,可以代替花生油使用【考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分析】A.纯净物只含一种物质;B.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C.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以水解;D.花生油富含碳碳双键.【解答】解:A.牛油属于油脂类,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类化合物,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牛油属于油脂类,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类化合物,故B错误;C.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故C正确;D.花生油富含碳碳双键,比牛油健康,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牛油为例考查了油脂的一些性质,难度不大,注意植物油为油,为液体;动物油为脂,为固体. 12.某人体质较弱,经常因血糖低而头晕,为了防止发生危险,你应建议她随身携带富含哪种营养素的食品(  )A.糖类B.蛋白质C.油脂D.矿物质【考点】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化反应.【专题】化学计算.34\n【分析】根据糖类的生理功能、缺乏症以及淀粉的代谢过程判断.乏力、头晕,甚至休克等症状是体内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不足所致,生物学上可知,体内主要供能物质为糖类.【解答】解: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缺乏时会出现乏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症状,低血糖病人需要尽快补充血液中的葡萄糖,所以最宜先补充糖类.A.糖类能水解生成葡萄糖,故A正确;B.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复受损组织的原料,少量蛋白质在体内还能氧化分解放出能量,供给生命活动需要,且需要消化变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故B错误;C.油脂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故C错误;D.矿物质属于无机盐,不能放出能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糖类在人体中的作用,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13.误食重金属盐而引起的中毒,急救方法是(  )A.服用大量生理盐水B.服用大量冷开水C.服用大量的豆浆或牛奶D.服用大量小苏打溶液【考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专题】压轴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化学计算.【分析】重金属可使蛋白质变性而中毒,误食重金属盐,可马上服用大量的豆浆或牛奶,可起到缓冲的作用.【解答】解:误食重金属盐,可马上服用大量的豆浆或牛奶,可与蛋白质作用而缓冲对人体的危害,但服用生理盐水、冷开水以及小苏打溶液等都不能与重金属盐反应,不能降低重金属盐对人体的危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把握相关生活常识. 14.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变成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酸性B.碱性C.氧化性D.还原性【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Fe2+离子转变成Fe3+离子,铁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但是Fe3+离子转变成Fe2+离子,铁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解答】解:根据题目说法,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即可以将三价铁转化为亚铁离子,所以维生素C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较简单. 15.可检查淀粉部分发生水解的试剂是(  )A.碘水B.碘化钾溶液C.硝酸银溶液D.银氨溶液、碘水【考点】淀粉的性质和用途.34\n【专题】有机反应.【分析】淀粉在酶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可证明有无葡萄糖存在,根据淀粉水解的条件和产物验证的方法进行解答.【解答】解:淀粉在酶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或银氨溶液可证明有无葡萄糖存在,证明淀粉在酶作用下只部分发生了水解的实验有两种方法:一是: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加Na0H溶液中和稀硫酸,使混合液呈碱性,然后加入银氨溶液,有单质银生成可检验产物葡萄糖,证明淀粉已水解,由水解后的溶液加碘水变蓝,则说明水解不完全,故需实验试剂为碘水、银氨溶液;二是: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加Na0H溶液中和稀硫酸,使混合液呈碱性,然后加入氢氧化铜悬浊液,最后再加热,有砖红色沉淀证明淀粉已水解,由水解后的溶液加碘水变蓝,则说明水解不完全,故需实验试剂为银氨溶液、碘水;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淀粉的水解,检验淀粉和水解产物葡萄糖的存在是解答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16.对于下列常见化学问题的认识错误的是(  )A.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C.碳酸钙是文物陶瓷的主要成分D.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织物【考点】氯气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碳族元素简介.【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应用.【分析】A.氯气通入水中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具有氧化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B.干冰汽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C.根据陶瓷的成分分析判断;D.二氧化硫能够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具有漂白性.【解答】解:A.氯气通入水中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具有氧化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故A正确;B.干冰汽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具有制冷作用,能用于人工降雨,故B正确;C.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所以D符合题意,故C错误;D.二氧化硫能够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具有漂白性,可以用来漂白织物,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熟悉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陶瓷的成分、注意二氧化硫漂白原理,题目难度不大. 17.在下列物质:①K2SO4,②HCHO,③MgSO4,④NH4Cl,⑤KOH,⑥Hg(NO3)2中,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是(  )A.②④⑥B.①③⑤C.②③⑥D.②⑤⑥【考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分析】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变性;34\n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方法有加强酸、强碱、尿素、乙醇、丙酮、甲醛等有机溶剂化学物质、重金属盐等;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热(高温)、紫外线及X射线照射、超声波、剧烈振荡或搅拌等.【解答】解:①K2SO4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①错误;②HCHO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②正确;③MgSO4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③错误;④NH4Cl不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④错误;⑤KOH是强碱,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⑤正确;⑥Hg(NO3)2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故⑥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变性,难度不大,了解蛋白质变性的常用方法,注意蛋白质变性是不可逆的. 18.将某病人的尿液加入新制的Cu(OH)2浊液中,微热时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该尿液中含有(  )A.醋酸B.酒精C.食盐D.葡萄糖【考点】食物中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的检验.【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A、食醋与氢氧化铜反应,沉淀溶解;B、酒精和氢氧化铜不反应;C、食盐与氢氧化铜不反应;D、葡萄糖中含有醛基,醛基具有还原性,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有红色沉淀生成.【解答】解:A、食醋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醋酸铜和水,使沉淀溶解,没有红色沉淀出现,故A错误;B、酒精和氢氧化铜不反应,没有红色沉淀生成,故B错误;C、食盐和氢氧化铜不反应,没有红色沉淀生成,故C错误;D、葡萄糖中含有醛基,醛基具有还原性,能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葡萄糖的检验,新制氢氧化铜可以检验醛基的存在,值得注意的是,久置的氢氧化铜、新制氢氧化铜的性质还是有些差别. 19.微量元素是指每种质量不到体重的万分之一,质量总和不到人体质量的千分之一的近二十种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元素不是微量元素的是(  )A.IB.HC.ZnD.Fe【考点】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分析】把人体中存在量极少,低于人体体重0.01%,称为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生理功能,并且必须通过食物摄取的微量元素称为必需微量元素.【解答】解: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8种,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钴、铁.人体必需功能的元素,共7种包括氟、铅、镉、汞、砷、铝、锡.故H不是微量元素,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人体中微量元素的作用和认识,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34\n 20.下列关于水在人体中的作用错误的是(  )A.提供能量B.做营养物质水解的反应物C.做溶剂D.调节体温【考点】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化反应.【分析】水在人体的作用是:传送养分,促进液体循环,帮助消化,排泄废物,保持呼吸功能,润滑关节和调节体温.【解答】解:A.水不能被氧化,不能提供能量,故A错误;B.水能帮助消化,做营养物质水解的反应物,故B正确;C.水能排泄废物,在体内作一些物质的溶剂,故C正确;D.水能调节体温,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水在人体的作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生物知识的结合. 21.下列关于油脂的有关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油脂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有着重要的影响C.油脂属于酯类物质D.食用油放在玻璃瓶中比放在塑料瓶中保存更科学【考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A.油脂含有碳碳双键;B.油脂饱和程度大,熔点高;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D.由于油脂能缓慢地腐蚀塑料,而不能腐蚀玻璃.【解答】解:A.油脂含有碳碳双键,性质较活泼,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B.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有着重要的影响,饱和程度大,熔点高,故B正确;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故C正确;D.由于油脂能缓慢地腐蚀塑料,而不能腐蚀玻璃,所以,食用油放在玻璃瓶中比放在塑料瓶中保存更科学,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油脂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油脂的饱和程度越大,油脂的熔点越高,油脂的饱和程度越小,油脂的熔点越低. 22.如表是食用碘盐包装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配料精盐、碘酸钾、抗结剂碘含量35±15mg•kg﹣1储存方法密封、避光、防潮食用方法烹饪时,待食品熟后加入碘盐A.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B.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34\nC.可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D.该碘盐中碘酸钾含量为20~50mg•kg﹣1【考点】碘与人体健康.【分析】A.高温时碘酸钾易分解;B.碘酸钾和氯化钠不反应;C.淀粉试液能检验碘单质;D.根据碘和碘酸钾的关系式计算碘酸钾的质量.【解答】解:A.根据说明知,高温时碘酸钾易分解,否则会导致碘的损失,故A正确;B.如果碘酸钾和氯化钠反应,则食盐中就不存在碘酸钾,实际上碘酸钾和氯化钠不反应,故B错误;C.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所以淀粉试液能检验碘单质,食盐中含有碘酸钾而不是碘单质,淀粉试液和碘不反应,所以不能用淀粉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故C错误;D.根据KIO3~I知,mg=33.7mg<碘酸钾的质量<mg=84.25mg,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碘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注意碘遇淀粉试液变蓝色是碘的特性,可以据此现象确定碘的存在,难度不大. 23.有关天然产物水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水解为高级脂肪酸与丙三醇B.淀粉水解为葡萄糖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D.纤维素可以在人体内水解成葡萄糖【考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淀粉的性质和用途;纤维素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分析】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B.淀粉水解为葡萄糖;C.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D.人体内无纤维素酶.【解答】解: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故A正确;B.淀粉水解为葡萄糖,故B正确;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故C正确;D.人体内无纤维素酶,纤维素不在人体内水解,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 2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A.元素B.单质C.分子D.氧化物【考点】元素.【专题】物质的组成专题.【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但物质组成中涉及到的补钙、补铁等说法,都是关注物质的组成元素.34\n【解答】解:“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些商品中所强调的碘、铁、钙、硒、氟,都是说明这些物质的存在了这些元素,而不管以什么形式存在,或者便于说明如何存在,所以就用宏观的元素种类来说明.因此理解为元素.故选A.【点评】一般商品标注都是说明物质的组成元素的,而不是强调分子还是原子甚至离子的具体存在形式,明确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健. 25.坏血病患者应该多吃的食物是(  )A.水果和蔬菜B.鱼肉和猪肉C.鸡蛋和鸭蛋D.糙米和肝脏【考点】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化反应.【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维生素的种类很多.【解答】解:坏血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在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尤其是橘子和辣椒,维生素C的含量非常丰富;因此患有坏血病的人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鱼肉、猪肉中含较多的蛋白质及部分脂肪,蛋类中也含丰富的蛋白质,糙米和肝脏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A.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维生素C的食物蔬菜、水果,学生应注意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积累与化学有关的常识性知识,较简单. 26.我国北方地区雾霾天气频发,PM2.5是形成雾霾的罪魁祸首.PM2.5主要是指(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二氧化硫D.可吸入颗粒物【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化学计算.【分析】根据题意,PM2.5是形成雾霾的罪魁祸首,PM2.5颗粒物(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碳为气体,不是形成雾霾的罪魁祸首,是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故A错误;B.一氧化碳为气体,不是形成雾霾的罪魁祸首,是大气污染物,故B错误;C.二氧化硫为气体,不是形成雾霾的罪魁祸首,是酸雨的罪魁祸首,故C错误;D.PM2.5是指直径数值小于或等于2.5的悬浮颗粒物,其直径大约是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的2万倍,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掌握空气的污染物的特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7.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  )A.K2CO3和K2O都属于盐B.Na2O和Na2SiO3都属于氧化物C.KOH和Na2CO3都属于碱D.H2SO4和HNO3都属于酸【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分析】A、盐是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B、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34\nC、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D、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解答】解:A、K2CO3属于盐,K2O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Na2O属于氧化物,Na2SiO3属于盐,故B错误;C、KOH属于碱,Na2CO3属于盐,故C错误;D、H2SO4和HNO3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关键,难度中等. 2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Ba2++SO42﹣=BaSO4↓B.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C.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2+=Zn2++CuD.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OH﹣+H+=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氢,硫酸、氯化氢和氯化钡都是强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需要拆开,硫酸钡为难溶物,需要保留化学式;B.Fe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物错误;C.锌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Cu;D.氢氧化钠为可溶性的强碱,盐酸为强酸,二者反应生成可溶性的强电解质氯化钠和弱电解质水.【解答】解:A.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根据离子方程式书写原则,该反应改写成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故A正确;B.Fe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反应为Fe+2H+═H2↑+Fe2+,故B错误;C.锌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离子方程式为:Zn+Cu2+=Zn2++Cu,故C正确;D.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氯化氢、氢氧化钠、氯化钠都是易溶物、强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中需要拆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别,题目难度不大,试题侧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熟练掌握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明确物质的性质及溶解性、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是解答关键. 29.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金属Na着火,立即用水扑灭B.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C.皮肤上不慎沾上浓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考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可燃性的氢气;B.实验结束,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而不应用嘴吹;34\nC.盐酸有腐蚀性;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加到水中.【解答】解:A.钠与水发生反应生成可燃性的氢气,因此金属钠着火,不能用水灭,应用沙子盖灭,故A错误;B.实验结束,若用嘴吹灭酒精灯,易引起酒精灯内酒精蒸气着火,故B错误;C.盐酸有腐蚀性,应用大量水冲洗,故C错误;D.稀释浓酸时,应将浓酸沿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不能将水注入浓酸中,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难度不大,必须严格按照实验进行规范操作.同时掌握对意外事故处理的技能.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属于有机物B.在物质变化类型上,煤的干馏过程属于物理变化C.煤中含有大量的苯等芳香烃,煤是芳香烃的主要来源D.煤的气化和液化属于煤的综合利用【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分析】A.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B.化学变化是指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C.煤中不含芳香烃;D.煤的综合利用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加工等途径,回收和利用煤中的各种有益组分,以获得多种产品.【解答】解:A.煤是单质,属于无机物,故A错误;B.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煤中不含芳香烃,故C错误;D.利用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这些加工手段可以从煤中获得多种有机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煤的干馏和综合利用,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 31.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成年人每天需要800mg的钙,下列补钙的途径不正确的是(  )A.经常晒太阳B.经常饮用钙离子含量高的硬水C.经常饮用牛奶、豆奶D.适量补充维生素D【考点】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计算.【分析】人体补钙的途径很多,经常晒太阳有利于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经常饮用钙离子含量高的硬水,不能补钙,且喝时间长了容易得肾结石.【解答】解:A.经常晒太阳有利于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故A正确;B.经常饮用钙离子含量高的硬水,不能补钙,且喝时间长了容易得肾结石,故B错误;34\nC.牛奶、豆奶中含有钙,经常饮用牛奶、豆奶有利于补钙,故C正确;D.适量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有利于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但大量补充对身体无意,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对微量元素的吸收,题目难度不大,经常晒太阳有利于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32.下列各种维生素或微量元素与其缺乏症之间不对应的是(  )A.缺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B.缺铁易患白血病C.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D.缺维生素D易患佝偻病【考点】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及其摄入途径;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缺乏易患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B.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C.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D.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解答】解:A.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缺乏易患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故A错误;B.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故B正确;C.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故C错误;D.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缺乏易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等,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人体必需的维生素的主要来源及其摄入途径,侧重于常识性内容的考查,难度不大,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33.下列不能用于分离混合物的实验操作装置图是(  )A.B.C.D.【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综合实验题.【分析】根据图示可知用于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为分液、蒸馏、过滤,D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解答】解:A.为分液操作,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故A不选;B.为蒸馏操作,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故B不选;C.为过滤操作,用于分离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故C不选;D.为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不用于分离混合物,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操作的装置图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以及所使用仪器即可解答该题. 34\n34.鉴别织物成分是真蚕丝还是“人造丝”,在如下①﹣④的各方法中正确的是(  )①滴加浓硝酸②滴加浓硫酸③滴加酒精④灼烧.A.①和③B.③和④C.①和④D.①和②【考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专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分析】利用蚕丝与人造丝的成分不同,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不同进行解答.【解答】解:①滴加浓硝酸,蚕丝是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显黄色,而人造丝是一种丝质的人造纤维,含碳氢氧元素,加浓硝酸不变黄,故①能鉴别;②滴加浓硫酸,真蚕丝和“人造丝”,都会被氧化变黑,故②不能鉴别;③滴加酒精,真蚕丝和“人造丝”,都不会溶解,没有明显现象,故③不能鉴别;④灼烧,真蚕丝和“人造丝”,真蚕丝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丝没有,故④能鉴别;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真蚕丝、人造丝的鉴别,解题的关键是对两者性质不同的知识掌握,题目较简单. 35.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A.石油B.煤油C.甘油D.花生油【考点】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专题】物质的组成专题.【分析】根据油脂特指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分为油和脂肪,并利用物质的组成来解答.【解答】解:A、石油于烃的混合物,故A错误;B、煤油属于烃的混合物,故B错误;C、甘油是丙三醇,属于醇类,故C错误;D、花生油属于油脂,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较简单,学生只要熟悉生活中常见营养物质及其组成即可解答,并注意及时归纳易混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36.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B.石油产品都可以用于聚合反应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清洁能源.【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分析】A、从石油分馏产物的成分来判断;B、从产品是否一定含有不饱和键来判断;C、从是否有较大污染来判断;D、从煤的综合利用原理来判断;【解答】解:A、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故A错误;B、只有含有双建或三键的物质才可以用于聚合反应,石油分馏产品为烷烃,不能发生聚合反应,故B错误;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充分,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为清洁的化石燃料,故C正确;34\nD、水煤气是通过煤高温下与水反应得到的气体燃料,水煤气不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石燃料的使用,涉及到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等知识,难度不大,注意积累基础知识. 37.为减少新鲜蔬菜中的维生素C的流失,下列有关烹调蔬菜的方法不妥当的是(  )A.蔬菜最好洗干净后再切B.炒蔬菜的时间不能太长,炒熟即可C.新鲜蔬菜应放在冰箱中储存D.把蔬菜放在高压锅中焖煮【考点】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分析】维生素C是相当脆弱的维生素,加热烹调处理、摆在店头让太阳直照、浸水等,都会让蔬菜的维生素C大幅度减少.维生素C呈酸性,加热或在溶液中易氧化分解,在碱性条件下更易被氧化.【解答】解:A.切后再洗会使维生素C溶于水而流失,所以先洗衣后切可减少流失,是正确做法,故A错误;B.加热烹调处理会让维生素C大幅度减少,所以加热蔬菜时间越短越好,炒熟即可,是正确的做法,故B错误;C.低温能减少维生素C的流失,故C错误;D.加热烹调处理会让维生素C大幅度减少,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维生素C的性质,难度不大,维生素C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水果和蔬菜中含量丰富. 38.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淀粉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B.纤维素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C.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蛋白质氨基酸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考点】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化反应.【专题】化学计算.【分析】A.淀粉能为人体提供能量;B.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C.油脂能为人体提供能量;D.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能合成蛋白质.【解答】解:A.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被氧化能释放出能量,故A正确;34\nB.纤维素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它在人体内主要是加强胃肠蠕动,有通便功能,故B错误;C.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甘油和高级脂肪酸能被氧化释放能量,故C正确;D.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能合成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的蛋白质,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本营养物质在体内的化学反应,难度不大,注意纤维素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它在人体内主要是加强胃肠蠕动,有通便功能. 39.保护环境是每一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②城市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大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化学计算.【分析】①根据水污染的来源判断;②根据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回收利用,既环保,又节约资源判断;③根据树木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同时生产一次性筷子需要消耗能源判;④根据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判断;⑤根据水污染的来源判断.⑥根据氟里昂能破坏臭氧层判断;【解答】解:①使用含磷洗衣粉会使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污染,所以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故①正确;②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回收再利用,既保护环境,又节约资源,故②正确;③树木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减缓温室效应,同时生产一次性筷子需要消耗能源,所以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是错误的,故③错误;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故④正确;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残留的农药、化肥随水流入江河,能造成水污染,故⑤错误;⑥氟里昂能产生氯原子,它是臭氧分解的催化剂,购买不含“氟里昂”的绿色环保冰箱,这样做能保护臭氧层,故⑥正确;故选:C.【点评】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种重大问题之一,已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身体健康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该部分知识是历年中考热点之一,学习时要注意污染的来源、危害、防治措施、变害为利的新工艺和新方法等知识,并且要密切联系实际,关注相关生活情景和热点新闻. 40.下列物质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的是(  )A.葡萄糖B.油脂C.乙醇D.纤维素【考点】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专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分析】银氨溶液反应有弱氧化性,能氧化醛基,据此解题.【解答】解:A.葡萄糖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反应生成银镜,故A正确;B.油脂与银氨溶液不反应,故B错误;C.乙醇与银氨溶液不反应,故C错误;34\nD.纤维素与银氨溶液不反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银氨溶液的氧化性. 41.有人分析一些小而可溶的有机分子的样品,发现它们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这些样品很可能是(  )A.脂肪酸B.氨基酸C.葡萄糖D.淀粉【考点】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专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分析】脂肪酸、葡萄糖、淀粉的组成元素为C、H、O,而氨基酸的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等元素.【解答】解:A.脂肪酸由烃基和羧基组成,烃基含有碳和氢元素,羧基含有碳氢氧元素,故A错误;B.氨基酸含有氨基和羧基,氨基中含有氮元素和氢元素,羧基含有碳氢氧元素,故B正确;C.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含有碳氢氧元素,故C错误;D.淀粉的分子式为(C6H10O5)n,含有碳氢氧元素,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部分有机物的元素组成,熟悉常见有机物的结构是解答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42.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K+、NO3﹣、Na+、CO32﹣B.Na+、Cl﹣、H+、HCO3﹣C.Mg2+、Al3+、Cl﹣、OH﹣D.Ca2+、CO32﹣、K+、OH﹣【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根据四种离子相互不会反应进行判断;B.根据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C.Mg2+、Al3+与OH﹣生成沉淀,不能共存;D.根据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生成沉淀进行分析.【解答】解:A.K+、NO3﹣、Na+、CO32﹣四种离子相互交换成分不会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共存,故A正确;B.HCO3﹣与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HCO3﹣+H+=H2O+CO2↑,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Mg2+、Al3+、与Cl﹣、能共存,但Mg2+、Al3+、与OH﹣生成沉淀,不能共存,如Mg2++2OH﹣=Mg(OH)2↓生成沉淀,发生了复分解反应,不能共存,故C错误;D.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Ca2++CO32﹣=CaCO3↓,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应生成沉淀、气体、水等,题目较简单. 43.化学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节日期间,在人群密集处燃放烟花爆竹B.寻找一种高效催化剂将水直接变成汽油34\n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D.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专题】化学计算.【分析】A、鞭炮爆炸易伤人;B、汽油的主要成分为烃,水不可能变为烃;C、盖锅盖可以较好地隔绝空气;D、液化气与明火易发生爆炸.【解答】解:A、鞭炮爆炸易伤人,不能在人群密集处燃放烟花爆竹,故A错误;B、汽油的主要成分为烃,水不可能变为烃,故B错误;C、盖锅盖可以较好地隔绝空气,起到灭火的目的,故C正确;D、液化气与明火易发生爆炸,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44.生活中应注重食谱营养搭配的均衡性,下列午餐食谱中最有利于学生身体发育的是(  )A.馒头、榨菜、黄瓜、香蕉B.面条、醋溜土豆丝、素炒白菜C.米饭、糖醋排骨、粉蒸肉、清蒸鲈鱼D.米饭、红烧鲫鱼、西红柿蛋汤、蒜蓉生菜、苹果【考点】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专题】化学计算.【分析】根据人体所需五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人体需要的五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微量元素.A.馒头主要成分为糖类,榨菜、黄瓜、香蕉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少蛋白质、油脂,故A错误;B.面条富含糖类,醋溜土豆丝、素烧白菜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油脂,缺少蛋白质,故B错误;C.米饭富含糖类,糖醋排骨、粉蒸肉、清蒸鲈鱼富含蛋白质、油脂,缺少蔬菜,故C错误;D.米饭富含糖类,红烧鲫鱼、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油脂,西红柿、生菜、苹果中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同时告诫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营养物质的均衡搭配,要合理膳食,题目难度不大. 45.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共同特点是(  )A.均是高分子化合物B.常温下,遇碘水均会显蓝色C.均只含有C、H、O三种元素D.均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34\n【考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蔗糖、麦芽糖简介;淀粉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A.糖类中的单糖、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遇碘水显蓝色的是淀粉;C.蛋白质除了含有C、H、O外,还含有N、S、P等元素;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解答】解:A.糖类中的单糖、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B.只有淀粉遇到碘才变蓝,故B错误;C.蛋白质除了含有C、H、O外,还含有N、S、P等元素,故C错误;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重要的营养物质,均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活中常见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熟悉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46.下列说法比较合理的是(  )A.果汁喝起来味美香甜,痛快解渴,因为它的营养成分要比水果含量高B.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主要是根据食物的口感和味觉来识别的C.经常从事长跑训练的运动员,应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因为这样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维持正常的血红蛋白水平,预防缺铁性贫血D.早晨起床后没有胃口,食欲不振,因此早餐可以少吃一些或不吃【考点】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专题】化学计算.【分析】A.果汁喝起来味美香甜是因为加入了甜味剂;B.食物的酸碱性并非指味觉上的酸碱性,也不是指化学上所指的溶液的酸碱性,而是指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分类;C.血红蛋白中含有铁;D.早餐对人体上午活动所需能量意义重大,应吃好吃饱.【解答】解:A.由于水果在榨汁过程中,营养成分会流失,故果汁不比水果营养价值高,故A错误;B.食物的酸碱性是按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分类的,而不是根据口感和味觉,故B错误;C.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可预防缺铁性贫血,故C正确;D.早餐对人体上午活动所需能量意义重大,应吃好吃饱,不吃容易生病,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营养均衡、食物的酸碱性、微量元素的作用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食物的酸碱性是按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分类的,而不是根据口感和味觉. 47.下列实验中,没有颜色变化的是(  )A.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鸡蛋清中加入浓硝酸C.淀粉溶液中加入碘酒D.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混合加热【考点】淀粉的性质和用途;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特点.34\n【专题】糖类与蛋白质专题.【分析】A.淀粉与稀硫酸不反应;B.含有苯环的蛋白质遇浓硝酸变为黄色;C.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D.葡萄糖含有醛基.【解答】解:A.淀粉与稀硫酸不反应,没有颜色变化,故A正确;B.鸡蛋清是蛋白质,蛋白质遇浓硝酸变为黄色,故B错误;C.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故C错误;D.葡萄糖含有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浊液混合加热生成红色沉淀,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淀粉、蛋白质、葡萄糖的特征反应,难度不大,注意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不是碘离子. 48.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B.油脂C.蛋白质D.纤维素【考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分析】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解答】解:A.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油脂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正确;C.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 D.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高分子化合物,明确物质的成分及相对分子质量即可解答,较简单. 49.化学与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淀粉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元素B.鱼、肉、虾等食品用福尔马林防腐保鲜C.油脂可以提供能量,我们炒菜要多放油D.缺铁会产生贫血,常在酱油中补铁【考点】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专题】化学计算.【分析】A.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B.福尔马林的主要成分是甲醛;C.人体应均衡摄入各种营养素;D.缺铁会产生缺铁性贫血.【解答】解:A.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食盐中添加碘酸钾,不含碘单质,故A错误;B.甲醛有毒,不能用于食品加工,故B错误;C.甲醛,摄入油脂过多,会造成肥胖,故C错误;D.缺铁会产生缺铁性贫血,常在酱油中加铁,故D正确.故选D.34\n【点评】本题考查食品添加剂和微量元素,难度较小,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 50.关于维生素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维生素是生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B.水溶性维生素不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容易缺乏C.按溶解性的不同,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类D.脂溶性维生素不易排泄,容易在体内积存,主要积存在肝脏【考点】维生素在人体中的作用.【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A.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B.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C.根据溶解性的不同分类;D.脂溶性维生素不易排泄,容易在体内积存.【解答】解:A.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极小,但对人体的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故A正确;B.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容易被人体吸收,故B错误;C.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将分为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2、B6、B12、C,故C正确;D.脂溶性维生素不易排泄,容易在体内积存,主要积存在肝脏,因此,动物肝脏往往是脂溶性维生素的良好食物来源,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维生素的种类和作用,难度不大,注意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容易被人体吸收,多余的则随尿排出体外,一般不易在体内积存,所以容易缺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不得分.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可用食物调整碱性的添加剂B.棉、麻完全燃烧可以生成CO2和H2OC.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汽油、柴油、煤油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考点】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组成、性质和作用;石油的分馏产品和用途;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纤维素的性质和用途.【分析】A、氢氧化钠属于强碱,不是食品添加剂;B、棉麻是植物纤维,只含有C、H、O元素;C、脂肪的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D、汽油、柴油、煤油来源于石油的分馏,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解答】解:A、氢氧化钠属于强碱,对人体有害,不是食品添加剂,故A错误;B、棉麻是植物纤维,只含有C、H、O元素,完全燃烧可以生成CO2和H2O,故B正确;C、脂肪的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为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故C正确;D、汽油、柴油、煤油来源于石油的分馏,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BCD.34\n【点评】本题考查了食品添加剂、糖类和油脂的性质、石油分馏产品的组成等知识,题目较简单,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 52.下列关于常见化学物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干冰能用作冷冻剂B.氯化钠可用作净水剂C.味精可用作食品调味剂D.小苏打是一种膨松剂,可用于制作馒头和面包【考点】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钠的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能作冷冻剂;B.氯化钠没有吸附性,所以不能作净水剂;C.味精含有谷氨酸钠,属于食品调味剂;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解答】解:A.干冰是二氧化碳固体,气化时带走热量导致周围环境温度降低,所以能作冷冻剂,故A正确;B.氯化钠是强酸强碱盐,不水解生成胶体,所以不能作净水剂,故B错误;C.味精的成分有氯化钠和谷氨酸钠,属于食品调味剂,故C正确;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呈碱性,能中和酸,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能作膨松剂,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是用途,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 53.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大米经蒸煮和发酵可酿造白酒B.油脂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C.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D.豆制品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考点】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专题】有机反应.【分析】A.大米中主要含有淀粉,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B.油脂的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C.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解答】解:A.大米中主要含有淀粉,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解生成乙醇,故A正确;B.油脂的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得不到葡萄糖,故B错误;C.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C错误;D.豆制品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蛋白质,故D正确;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熟悉淀粉、脂肪、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即可解答本题. 34\n54.关于食物的酸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物溶于水后的溶液中pH小于7,则为成酸性食物B.由碳、氮、硫、磷等元素组成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习惯称为成酸性食物C.蔬菜、水果多含钾、钠、钙、镁等盐类,习惯称为酸性食物D.口感呈酸性的食物不一定是酸性食物【考点】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化反应.【专题】有机化学基础.【分析】A、食物的酸碱性由食物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决定;B、由碳、氮、硫、磷等元素组成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硫酸、盐酸、磷酸和乳酸等物质;C、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的代谢产物常呈碱性;D、食物的酸碱性由食物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决定,与食物口感没有必然联系.【解答】解:A、食物的酸碱性由食物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决定,柠檬溶于水呈酸性,但属于碱性食物,故A错误;B、由碳、氮、硫、磷等元素组成的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人体内代谢后产生硫酸、盐酸、磷酸和乳酸等物质,习惯称为成酸性食物,故B正确;C、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的代谢产物常呈碱性,如,蔬菜、水果、乳类、大豆和菌类等,故C错误;D、食物的酸碱性由食物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决定,与食物口感没有必然联系,柠檬、西红柿口感呈酸性,但属于碱性食物,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了食物的酸碱性,判断食物的酸碱性,并非根据人们的味觉、也不是根据食物溶于水中的化学性,而是根据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生成的最终代谢物的酸碱性而定. 55.油脂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摄入过量脂肪,可能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下列食品中富含油脂的是(  )A.苹果B.坚果C.白菜D.花生【考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专题】化学应用.【分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分为油和脂,油是指植物油,脂是指动物的脂肪.【解答】解:A.苹果富含的糖类、酸类、芳香醇类和果胶,并含维生素B、C及钙、磷、钾、铁等营养成分,故A错误;B.坚果富含油脂,故B正确;C.白菜除了含维生素C、钙、磷、铁以外,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脂肪、糖和维生素B,故C错误;D.花生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富含油脂,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食品所含的营养成分以及油脂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5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水解可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B.糖类都是溶于水、有甜味的物质34\nC.有机物大多数都能燃烧D.所有糖都能水解【考点】油脂的性质、组成与结构.【分析】A.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不同;B.部分糖类能溶于水、有甜味;C.有机物大多数都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D.单糖不能水解.【解答】解: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故A错误;B.部分糖类能溶于水、有甜味,如蔗糖、葡萄糖等,纤维素不溶于水也没有甜味,故B错误;C.大多数有机物含有碳氢等元素,一般都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故C正确;D.葡萄糖、果糖等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糖类和油脂的组成、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常见的糖类物质的性质. 57.可以用于鉴别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的方法是(  )A.分别加入碘水,观察颜色反应B.分别加热,观察是否生成沉淀C.加入淀粉酶观察是否水解D.分别加入KI溶液,观察颜色反应【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分析】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蛋白质可发生颜色反应、变性等,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而蛋白质不能,则分别加入碘水,观察颜色反应可鉴别,故A选;B.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均为胶体分散系,加热均生成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B不选;C.加入淀粉酶,淀粉会水解,但是无明显的现象,所以不能鉴别,故C不选;D.分别加入KI溶液,都不反应,不能鉴别,故D不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鉴别,把握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及反应与现象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淀粉、蛋白质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58.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们平时应多饮用很纯净的水,防止有毒物质进入体内B.所有天然水都不能饮用C.人体内含有约体重的水,故人每天不用喝水也可D.人类可利用的水只占自然界的水极少量,我们应节约用水【考点】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专题】化学应用.34\n【分析】A.人的生理活动需要大量的水;B.部分天然水可以直接饮用;C.人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水;D.自然界极少量的水人类可利用.【解答】解:A.人的生理活动需要大量的水,不是防止有毒物质进入体内,故A错误;B.达到饮用标准的天然水可以直接饮用,故B错误;C.人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水,需要每天喝水,故C错误;D.自然界极少量的水人类可利用,我们应节约用水,故D正确.故选AB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 59.氢气还原氧化铜:CuO+H2=Cu+H2O,在该反应中(  )A.CuO作还原剂B.CuO作氧化剂C.铜元素化合价降低D.铜元素化合价升高【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CuO+H2Cu+H2O中,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H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uO为氧化剂,故A错误;B.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uO为氧化剂,故B正确;C.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0,故C正确;D.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0,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60.对食物的酸、碱性判断正确的是(  )A.大多蔬菜是酸性食物B.猪肉、牛肉是酸性食物C.大多水果是碱性食物D.大米、面粉是碱性食物【考点】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化反应.【分析】酸性食物:含硫、磷、氯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常呈酸性,如肉、蛋鱼等动物食品及豆类和谷类等.碱性食物:含钾、钠、钙、镁等矿物质较多的食物,在体内的最终的代谢产物常呈碱性,如,蔬菜、水果、乳类、大豆和菌类等.【解答】解:A.蔬菜在体内的最终的代谢产物常呈碱性,属于碱性食物,故A错误;B.猪肉、牛肉富含蛋白质,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常含氮,属于酸性食物,故B错误;C.水果在体内的最终的代谢产物常呈碱性,属于碱性食物,故C正确;D.大米、面粉属于由谷物加工成的食品,在体内的最终代谢产物常呈酸性,属于酸性食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食物的酸碱性,难度不大,判断食物的酸碱性,并非根据人们的味觉、也不是根据食物溶于水中的化学性,而是根据食物进入人体后所生成的最终代谢物的酸碱性而定.34\n 3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1:15:13 页数:34
价格:¥3 大小:90.99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