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2022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 理(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6

2/26

剩余2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2分)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A.把燃煤的活力发电厂的烟囱造高,减少酸雨的污染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为汽车安装尾气转化装置,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D.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2.(2分)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Cl2可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C.镁铝合金可用作制造飞机的材料D.高纯硅用来制造光导纤维3.(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但不溶于水的是()A.CO2B.SiO2C.SO2D.Fe2O34.(2分)某一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家中进行实验,按照图A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B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了.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KNO3不是电解质B.KNO3溶液是电解质C.在KNO3溶液中,水电离出了大量的离子在水溶液中KNO3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nD.5.(2分)下列物质存放方法错误的是()A.铝片长期放置在不密封的纸盒里B.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烧杯中C.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D.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用碳单质还原氧化镁制取金属镁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7.(2分)下列物质,能因强氧化性而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①干燥的C12②Na2O2③NaClO④活性炭⑤HClO⑥SO2.A.除①以外B.除③以外C.①②③⑤D.全部可以8.(2分)可以证明次氯酸是弱酸的事实是()A.可与碱反应B.有漂白性C.见光能分解D.次氯酸钙溶液可与碳酸反应生成次氯酸9.(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投入铝片后()①中产生气泡,②中不产生气泡\nA.B.①和②中都不产生气泡C.①和②中都产生气泡,①中是H2,②中是O2D.①和②中都产生气泡,且都是H210.(2分)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稀溶液中,一定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NaClB.Al2(SO4)3C.MgCl2D.CuSO411.(2分)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4gM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B.1mol•L﹣1的氨水中含有NH3•H2O的分子数为NAC.11.2LNH3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D.标准状况下NA个SO3分子所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12.(2分)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Fe3+的实验方法是()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血红色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血红色C.滴加NaOH溶液,马上有灰绿色沉淀生成D.只需滴加KSCN溶液13.(2分)适量的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A.氯水B.碘水C.NO2D.SO214.(2分)要使氯化铝溶液中的Al3+完全转化成Al(OH)3沉淀,应选用的最佳试剂是()A.NaOH溶液B.稀盐酸C.氨水D.AgNO315.(2分)将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Fe3+生成的是()A.硫酸B.氯水C.硫酸锌D.氯化铜\n16.(2分)在溴化钾和碘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把溶液蒸干后并将剩余物灼烧,最后残余的物质是()A.氯化钾B.氯化钾和碘C.氯化钾和溴D.氯化钾和溴化钾17.(2分)下列气体:①Cl2②SO2③NO2④NH3⑤H2S⑥H2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只有④B.④⑤C.②④⑤⑥D.全部18.(2分)在下列物质①NaHCO3②Al(OH)3③Al④Al2O3⑤(NH4)2CO3中,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均可反应的是()A.只有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全部19.(2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B.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含亚铁离子的补血药丸采用糖衣包裹D.充有H2的“喜羊羊”娃娃遇明火发生爆炸20.(2分)吸入人体內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內的活性氧,由此推断Na2SeO3的作用是()A.作还原剂B.作氧化剂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D.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21.(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将铜屑加入含Fe3+溶液中:Fe3++Cu═Fe2++Cu2+B.NaOH溶液与氧化铝反应:Al2O3+2OH﹣═2AlO2﹣+H2OC.NaHCO3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HCO3﹣+OH﹣═CO2↑+H2OD.向Fe(OH)2中加入足量稀硝酸:Fe(OH)2+2H+═Fe2++2H2O22.(2分)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Na+、OH﹣、Ba2+、NO3﹣Ba2+、Cl﹣、H+、SO42﹣\nA.B.C.H+、CO32﹣、Cl﹣、Na+D.H+、K+、CH3COO﹣、NO3﹣23.(2分)下列除去杂质(试样中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时,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ABCD试样KNO3(NaCl)CO2(CO)Fe(Al)SiO2(CaCO3)除杂试剂AgNO3溶液O2NaOH溶液硫酸A.AB.BC.CD.D24.(2分)将铁和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2.72g加入50mL1.6mol•L﹣1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滴入KSCN溶液后不显红色.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在所得溶液中Fe2+的浓度约为()A.0.2mol•L﹣1B.0.4mol•L﹣1C.0.8mol•L﹣1D.1.6mol•L﹣125.(2分)将mg的铜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nL(标准状况)一氧化氮,被还原的硝酸为()①;②;③;④42mmol.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二、填空题:(本题共包括4个大题,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卷上)26.(6分)(1)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2)标准状况下,21.6gA单质与1.20molCl2完全反应,生成0.8molAClx,则x=_________,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27.(10分)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aCl2、KCl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②往此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过滤,将沉淀物置于足量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试判断:(1)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_____,肯定没有_________,可能有_________.(2)写出实验③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3)对可能有的物质进行确认,把③的滤液做进一步鉴别操作,写出你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包括具体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_________.28.(10分)现有金属单质A、B、C、D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E、F、G、H、I,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n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C_________;F_________;H_________;乙_________.(2)写出反应③和⑥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29.(8分)在化学课上,围绕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放出大量的热,同时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回答:(1)生成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_(填化学式).(2)“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并用双线桥法在化学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上述实验表明,浓硫酸具有_________(填序号).①酸性②吸水性③脱水性④强氧化性.30.(10分)氨气的制取及性质探究(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2)如何检验烧瓶中的氨气是否已经集满?(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3)用如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_________;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4)假设该喷泉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且喷泉结束后溶液充满了整个烧瓶(溶质没有扩散到烧瓶以外),则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mol•L﹣1.\n三、计算题:(6分,本题共包括1个大题,把计算过程写在答题卷上)31.(6分)取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共27.4g,加入足量盐酸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6.72L.(1)求混合物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多少?(2)若将上述固体混合物充分加热,最后残留固体质量是多少?\n2022-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2分)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A.把燃煤的活力发电厂的烟囱造高,减少酸雨的污染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为汽车安装尾气转化装置,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D.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热点问题.分析:A.加高工厂的烟囱,使烟尘和废气远离地表,不能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可以改善生态环境;C.机动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污染物,为汽车安装尾气转化装置,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利于“蓝天工程”建设;D.根据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解答:解:A.加高工厂的烟囱,使烟尘和废气远离地表,但是烟尘和废气仍然在大气中,不能减少酸雨的污染,且污染面积扩大,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故A错误;B.绿化工程是植树造林对空气有净化作用,防治扬尘污染,有利于“蓝天工程”的建设,故B正确;C.机动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污染物,为汽车安装尾气转化装置,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有利于“蓝天工程”的建设,故C正确;D.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有利于“蓝天工程”的建设,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蓝天工程”,明确减少大气污染的方法,掌握常识、理解原因是关键,有助于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平时应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题目难度不大.2.(2分)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Cl2可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C.镁铝合金可用作制造飞机的材料D.高纯硅用来制造光导纤维\n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氯气的化学性质;硅和二氧化硅;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B、氯气和石灰乳氢氧化钙反应是工业制备漂白粉的制备方法;C、镁铝合金质量轻硬度大;要制造飞机,就是在飞机机身体积不变的情况下,飞机的机身越轻越有利于飞机的飞行;D、高纯硅制备太阳能电池板,光导纤维是二氧化硅;解答:解: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和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碱性不强,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A正确;B、氯气和石灰乳氢氧化钙反应是工业制备漂白粉,Cl2可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故B正确;C、镁铝合金质量轻硬度大,镁铝合金可用作制造飞机的材料,故C正确;D、高纯硅制备太阳能电池板,光导纤维是二氧化硅,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分析判断,掌握基础,理解性质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3.(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但不溶于水的是()A.CO2B.SiO2C.SO2D.Fe2O3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酸性氧化物是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而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数是酸性氧化物,然后根据水溶性来进行判断.解答:解:A、CO2是酸性氧化物,而且溶于水,故A不选;B、SiO2是酸性氧化物,而且不溶于水,故B选;C、SO2是酸性氧化物,而且溶于水,故C不选;D、Fe2O3是碱性氧化物,不是酸性氧化物,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酸性氧化物的概念和辨别,根据酸性氧化物的概念来判断,难度不大.4.(2分)某一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家中进行实验,按照图A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B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了.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KNO3不是电解质\nA.B.KNO3溶液是电解质C.在KNO3溶液中,水电离出了大量的离子D.在水溶液中KNO3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考点: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在水溶液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据此解答;B.电解质是化合物,属于纯净物;C.水是弱电解质,电离程度微弱;D.硝酸钾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解答:解:A.硝酸钾固体在溶液水或熔化状态下都能导电,是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B.电解质必须为化合物,而硝酸钾溶液属于混合物,一定不是电解质,故B错误;C.水为极弱电解质,不可能电离出大量的离子,故C错误;D.硝酸钾溶于水时,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通过实验,考查了电解质的判断和电解质导电的条件,注意电解质必须在一定条件下电离出自由离子才能导电,解题关键把握电解质的概念.5.(2分)下列物质存放方法错误的是()A.铝片长期放置在不密封的纸盒里B.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烧杯中C.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D.金属钠存放于煤油中考点:化学试剂的存放.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铝易与氧气反应在金属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分析;B、根据漂白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次氯酸分析;C、根据FeSO4易被氧化分析;D、根据金属钠与水、氧气都能反应,与煤油不反应,且密度小于煤油分析.解答:解:A、铝易与氧气反应在金属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防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起到保护膜的作用,故A正确;B、漂白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次氯酸而失效,不能期放置在烧杯中,应密封保存,故B错误;C、FeSO4易被氧化而变质,溶液中加入少量少量铁粉的目的是防止FeSO4\n氧化,故C正确;D、金属钠与水、氧气都能反应,与煤油不反应,且密度小于煤油,可密封存放在煤油中,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试剂的存放,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性质决定物质的保存方法.6.(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大量的氯气泄漏时,用肥皂水浸湿软布蒙面,并迅速离开现场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用碳单质还原氧化镁制取金属镁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考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氯气的化学性质;钠的化学性质.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氯气有毒,属于酸性气体,能和碱性物质反应;B.钠和水、氧气反应,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氧气;C.碳与氧化镁不反应;D.氢氧化钠有腐蚀性.解答:解:A.氯气有毒,属于酸性气体,能和弱碱性的肥皂水反应,故A正确;B.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氢气是易燃物,钠燃料后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促进钠的燃烧,所以钠着火燃烧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应该用沙子灭火,故B错误;C.碳与氧化镁不反应,制取金属镁应用电解氯化镁法,故C错误;D.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布擦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中的安全及事故处理和金属冶炼知识,题目难度不大,试题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7.(2分)下列物质,能因强氧化性而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①干燥的C12②Na2O2③NaClO④活性炭⑤HClO⑥SO2.A.除①以外B.除③以外C.①②③⑤D.全部可以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具有漂白性、具有吸附性、氧化性以及发生其它反应类型,如二氧化硫等.解答:解:①干燥的C12遇到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而使品红溶液褪色,故正确;②过氧化钠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运用了过氧化钠的强氧化性,故正确;③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故正确;\n④活性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运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错误;⑤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故正确;⑥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利用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而褪色,属于化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学化学常见的重要氧化剂,难度不大,除了氯水、臭氧、过氧化钠外,氧气、浓硫酸、硝酸、高锰酸钾、氯化铁等也是重要氧化剂,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8.(2分)可以证明次氯酸是弱酸的事实是()A.可与碱反应B.有漂白性C.见光能分解D.次氯酸钙溶液可与碳酸反应生成次氯酸考点:比较弱酸的相对强弱的实验.专题:卤族元素.分析:A、强酸、弱酸都可以与碱反应;B、次氯酸有漂白性,是因为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C、见光能分解说明次氯酸不稳定,与酸性强弱无关;D、碳酸是弱酸,结合强酸制备弱酸原理判断.解答:解:A、盐酸、硫酸属于强酸,碳酸属于弱酸,都能与碱反应,如与氢氧化钠反应,故A错误;B、次氯酸有漂白性,是因为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故B错误;C、见光能分解说明次氯酸不稳定,与酸性强弱无关,如硝酸属于强酸,见光易分解,故C错误;D、次氯酸钙溶液可与碳酸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的酸性比碳酸弱,碳酸是弱酸,属于次氯酸属于弱酸,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弱酸的概念、弱酸性与性质关系等,难度不大,注意弱酸的实质是酸不能完全电离.9.(2分)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投入铝片后()A.①中产生气泡,②中不产生气泡①和②中都不产生气泡\nB.C.①和②中都产生气泡,①中是H2,②中是O2D.①和②中都产生气泡,且都是H2考点:铝的化学性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Al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反应分别为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解答:解:A、因②中发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则②中产生气泡,故A错误;B、因①中发生2Al+6HCl=2AlCl3+3H2↑,②中发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则①和②中都产生气泡,故B错误;C、因①中发生2Al+6HCl=2AlCl3+3H2↑,②中发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则都有气泡,且生成的都是H2,故C错误;D、因①中发生2Al+6HCl=2AlCl3+3H2↑,②中发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则都有气泡,且生成的都是H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Al的化学性质,明确Al与酸、碱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10.(2分)将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稀溶液中,一定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NaClB.Al2(SO4)3C.MgCl2D.CuSO4考点:钠的化学性质.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金属钠分别投入盐的水溶液中,钠首先和水发生:2Na+2H2O=2NaOH+H2↑,能生成白色沉淀,应为难溶于水的氢氧化物,以此解答.解答:解:金属钠分别投入盐的水溶液中,钠首先和水发生:2Na+2H2O=2NaOH+H2↑,A.NaOH和NaCl不反应,没有沉淀生成,故A错误;B.如NaOH过量,则可生成NaAlO2,没有沉淀生成,故B错误;C.发生2NaOH+MgCl2=Mg(OH)↓2+2NaCl,生成白色沉淀,故C正确;D.NaOH和CuSO4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钠的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于钠的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钠的水的反应,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1.(2分)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2.4gM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B.1mol•L﹣1的氨水中含有NH3•H2O的分子数为NA11.2LNH3所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nC.D.标准状况下NA个SO3分子所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Mg与盐酸反应生成MgCl2,确定电子转移电子数;B.未指明溶液的体积;C.未指明标准状况;D.标准状况下SO3是固体,而不是气体.解答:解:A.Mg与盐酸反应生成MgCl2,Mg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2,则2.4gMg物质的量为=0.1mol,故失去电子数为0.2NA,故A正确;B.未指明溶液的体积,无法求溶质物质的量,故B错误;C.未指明标准状况,不能由气体体积求得NH3物质的量,故C错误;D.标准状况下是SO3固体,而不是气体,不能求得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基本概念.12.(2分)证明某溶液只含有Fe2+而不含Fe3+的实验方法是()A.先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后显血红色B.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后显血红色C.滴加NaOH溶液,马上有灰绿色沉淀生成D.只需滴加KSCN溶液考点:二价Fe离子和三价Fe离子的检验.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根据Fe3+的特征反应,加入硫氰酸钾溶液判断溶液不含Fe3+;然后加入氧化剂,如果含有Fe2+,Fe2+被氧化剂氧化成Fe3+溶液变成红色,以此证明Fe2+的存在.解答:解:A.先滴加氯水,氯气将Fe2+氧化成Fe3+,即使原溶液不含Fe3+,滴加KSCN溶液后也显红色,无法证明原溶液是否含有Fe3+,故A错误;B.KSCN与Fe3+作用使溶液显红色,与Fe2+作用无此现象,先滴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不含有Fe3+,再滴加氯水后显红色,说明滴加氯水后溶液中有Fe3+,证明原溶液含有Fe2+,故B正确;C.滴加NaOH溶液,利用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灰绿,最后显红褐色,灰绿色是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混合物颜色,影响铁离子检验,故C错误;D.只滴加KSCN溶液,根据溶液是否显红色,能检验出溶液中是否含有Fe3+,无法验证Fe2+存在,故D错;故选:B.点评:\n本题考查了三价铁离子、二价铁离子的检验和性质应用,明确二价铁离子与三价铁离子的性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加氧化剂、KSCN溶液的顺序不能颠倒,如果颠倒,无法确定溶原液将中是否含有Fe3+.13.(2分)适量的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A.氯水B.碘水C.NO2D.SO2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具有氧化性的物质,能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或存在碘单质,则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氯水中的氯气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A不选;B.碘水中有碘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B不选;C.二氧化氮和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中的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硝酸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C不选;D.SO2与KI不反应,不生成碘单质也不存在碘单质,则不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以物质检验的形式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碘的特性,侧重物质氧化性的考查,明确发生的反应判断生成碘单质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4.(2分)要使氯化铝溶液中的Al3+完全转化成Al(OH)3沉淀,应选用的最佳试剂是()A.NaOH溶液B.稀盐酸C.氨水D.AgNO3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根据题意,Al3+转化为不溶于水的物质是Al(OH)3,Al(OH)3具有两性,既能和强酸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要使明矾溶液中的Al3+完全沉淀,选取试剂时就不能选强碱,只能是弱碱.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是强碱溶液,沉淀Al3+时生成的氢氧化铝能溶解在过量的强碱溶液中,所以Al3+不能全部沉淀出来,故A不符合;B.盐酸不与氯化铝反应,故B不符合;C.氨水与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氨水是弱碱溶液,不能溶解Al(OH)3,可以全部沉淀Al3+,故C符合;D.氯化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D不符合;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铝化合物的性质等,难度不大,重点考查氢氧化铝的实验室制备,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15.(2分)将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Fe3+生成的是()A.硫酸B.氯水C.硫酸锌D.氯化铜\n考点:铁的化学性质;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生成亚铁离子,加入氧化性的物质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以此来解答.解答:解: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生成亚铁离子,A.再加硫酸,不发生反应,不会有三价铁生成,故A不选;B.再加氯水,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故B选;C.加硫酸锌,不发生反应,故C不选;D.再加氯化铜,不发生反应,故D不选;故选B.点评:本题以铁的化学性质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氧化性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6.(2分)在溴化钾和碘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把溶液蒸干后并将剩余物灼烧,最后残余的物质是()A.氯化钾B.氯化钾和碘C.氯化钾和溴D.氯化钾和溴化钾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向含有KBr、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生成KCl和Br2、I2,加热时Br2易挥发,I2易升华,以此可解答该题.解答:解:向含有KBr、K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l2充分反应,发生Cl2+2KI=2KCl+I2,Cl2+2KBr=2KCl+Br2,加热时Br2易挥发,I2易升华,最后剩余的固体为KCl,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卤素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以及发生置换反应的特点,结合溴、碘的物理性质解答该题.17.(2分)下列气体:①Cl2②SO2③NO2④NH3⑤H2S⑥H2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只有④B.④⑤C.②④⑤⑥D.全部考点:气体的净化和干燥.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浓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所以浓硫酸不能干燥具有碱性、还原性的气体.解答:解:①氯气与浓硫酸不反应,可以用浓硫酸、五氧化二磷或无水氯化钙干燥,故①正确;②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可以用浓硫酸、五氧化二磷或无水氯化钙干燥,故②正确;③NO2为酸性气体,不能用碱石灰干燥,可用浓硫酸干燥,故③正确;④氨气为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可用碱石灰干燥,故④错误;⑤硫化氢为酸性且有还原性的气体,能被浓硫酸氧化,不能用浓硫酸干燥,可用二氧化二磷或无水氯化钙干燥,故⑤错误;\n⑥氢气为中性气体,可用浓硫酸、五氧化二磷、无水氯化钙或碱石灰干燥,故⑥正确;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为④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气体除杂问题,水蒸汽的吸收比较复杂,中性气体可用浓硫酸、五氧化二磷、无水氯化钙或碱石灰干燥;酸性气体可用浓硫酸或五氧化二磷或无水氯化钙干燥,碱性气体NH3碱石灰干燥;能被浓硫酸氧化,能被碱石灰吸收的还原性气体一般用五氧化二磷或无水氯化钙干燥,题目难度不大.18.(2分)在下列物质①NaHCO3②Al(OH)3③Al④Al2O3⑤(NH4)2CO3中,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均可反应的是()A.只有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全部考点:两性氧化物和两性氢氧化物.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根据Al、Al2O3、Al(OH)3、弱酸的酸式盐、弱酸对应的铵盐、蛋白质、氨基酸等既能跟NaOH溶液反应,又能跟盐酸反应来解答.解答:解:①NaHCO3溶液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与碱反应生成碳酸钠,故①正确;②Al(OH)3属于两性氢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故②正确;③Al能跟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氢气,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故③正确④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与水,能跟NaO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故④正确;⑤(NH4)2CO3溶液属于弱酸的铵盐溶液,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⑤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明确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注意归纳中学常见的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侧重归纳整合能力的考查,难度不大.19.(2分)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B.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含亚铁离子的补血药丸采用糖衣包裹D.充有H2的“喜羊羊”娃娃遇明火发生爆炸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发生的反应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之不是,以此来解答.\n解答:解:A.发生碳酸钙与酸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选;B.出现铜绿,发生Cu、氧气、水、二氧化碳的反应,Cu、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含亚铁离子的补血药丸采用糖衣包裹,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D.充有H2的“喜羊羊”娃娃遇明火发生爆炸生成水,H、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判断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20.(2分)吸入人体內的氧有2%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被称为“生命杀手”,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內的活性氧,由此推断Na2SeO3的作用是()A.作还原剂B.作氧化剂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D.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将氧化剂还原成还原产物.解答:解:“活性氧”氧化性极强,服用含硒元素(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人体內的活性氧,表明Na2SeO3能将“活性氧”还原,“活性氧”为氧化剂,Na2SeO3为还原剂.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将氧化剂还原成还原产物,同时自身被氧化变成氧化产物.21.(2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将铜屑加入含Fe3+溶液中:Fe3++Cu═Fe2++Cu2+B.NaOH溶液与氧化铝反应:Al2O3+2OH﹣═2AlO2﹣+H2OC.NaHCO3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HCO3﹣+OH﹣═CO2↑+H2OD.向Fe(OH)2中加入足量稀硝酸:Fe(OH)2+2H+═Fe2++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电子、电荷不守恒;B.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nC.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硝酸铁、NO和水.解答:解:A.将铜屑加入含Fe3+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2Fe3++Cu═2Fe2++Cu2+,故A错误;B.NaOH溶液与氧化铝反应的离子反应为Al2O3+2OH﹣═2AlO2﹣+H2O,故B正确;C.NaHCO3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反应为HCO3﹣+OH﹣═CO32﹣+H2O,故C错误;D.向Fe(OH)2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的离子反应为NO3﹣+3Fe(OH)2+10H+═3Fe3++NO↑+8H2O,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题目难度不大.22.(2分)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OH﹣、Ba2+、NO3﹣B.Ba2+、Cl﹣、H+、SO42﹣C.H+、CO32﹣、Cl﹣、Na+D.H+、K+、CH3COO﹣、NO3﹣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Na+、OH﹣、Ba2+、NO3﹣离子之间不满足离子反应发生条件;B.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难溶物硫酸钡;C.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或二氧化碳气体;D.氢离子与醋酸根离子反应生成弱电解质醋酸.解答:解:A.Na+、OH﹣、Ba2+、NO3﹣之间不发生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故A正确;B.Ba2+、SO42﹣之间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H+、CO32﹣之间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H+、CH3COO﹣之间发生反应生成醋酸,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3.(2分)下列除去杂质(试样中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时,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ABCD试样KNO3(NaCl)CO2(CO)Fe(Al)SiO2(CaCO3)除杂试剂AgNO3溶液O2NaOH溶液硫酸A.AB.BC.CD.D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实验评价题.\n分析:A.加入硝酸银,混有硝酸钠杂质;B.不能确定氧气的量,且不易燃烧;C.铝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生成硫酸钙,难以除去杂质.解答:解:A.应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加入加入硝酸银,混有硝酸钠杂质,不能得到纯净物,故A错误;B.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用点燃的方法难以燃烧,且难以得到纯净物,故B错误;C.铝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反应后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故C正确;D.生成硫酸钙,难以除去杂质,应用盐酸除杂,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的异同,注意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且操作要简单.24.(2分)将铁和三氧化二铁的混合物2.72g加入50mL1.6mol•L﹣1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滴入KSCN溶液后不显红色.若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则在所得溶液中Fe2+的浓度约为()A.0.2mol•L﹣1B.0.4mol•L﹣1C.0.8mol•L﹣1D.1.6mol•L﹣1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专题:守恒法.分析:Fe、Fe2O3的混合物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且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说明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根据氯离子守恒可知2n(FeCl2)=n(HCl),再根据c=计算.解答:Fe、Fe2O3的混合物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且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血红色出现,说明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根据氯离子守恒可知2n(FeCl2)=n(HCl)=0.05L×1.6mol/L=0.08mol,所以n(FeCl2)=0.04mol,故溶液中n(Fe2+)=n(FeCl2)=0.04mol,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mol/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难度中等,判断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是关键,注意根据守恒法进行计算.25.(2分)将mg的铜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nL(标准状况)一氧化氮,被还原的硝酸为()①;②;③;④42mmol.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铜和稀硝酸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u+8H++2NO3﹣(稀)=3Cu2++2NO↑+4H2\nO,根据铜、一氧化氮和被还原硝酸之间的关系式进行解答.解答:解:铜和稀硝酸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u+8H++2NO3﹣(稀)=3Cu2++2NO↑+4H2O,根据铜和被还原硝酸之间的关系式知,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硝酸根离子被还原生成一氧化氮,根据氮原子守恒得被还原硝酸的质量=×63g/mol=×63g/mol=,通过以上分析知,①③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根据铜、一氧化氮和硝酸之间的关系式来解答,难度不大.二、填空题:(本题共包括4个大题,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卷上)26.(6分)(1)核内中子数为N的R2+,质量数为A,则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N+2.(2)标准状况下,21.6gA单质与1.20molCl2完全反应,生成0.8molAClx,则x=3,A的摩尔质量为27g/mol.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对应微粒R2+来说,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2)通过1.20mol氯气所含有的Cl物质的量=0.8molAClx所含有的Cl物质的量.解答:解:(1)对应微粒R2+来说,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带电荷数,所以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质量数﹣中子数+所带电荷数=A﹣N+2;故答案为:A﹣N+2;(2)根据1.20mol氯气所含有的Cl物质的量=0.8molAClx所含有的Cl物质的量,有1.2mol×2=0.8molx得x=3,21.6gA单质的物质的量等于AClx的物质的量,有=0.8mol,得M=27g/mol.故答案为:3;27g/mol.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27.(10分)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Na2CO3、Na2SO4、CuSO4、CaCl2、KCl等混合而成,为检验它们,做了如下实验: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②往此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过滤,将沉淀物置于足量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试判断:(1)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Na2CO3,肯定没有Na2SO4、CuSO4、CaCl2,可能有KCl.(2)写出实验③中的离子方程式:BaCO3+2H+=Ba2++CO2↑+H2O.(3)对可能有的物质进行确认,把③的滤液做进一步鉴别操作,写出你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包括具体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用洁净的铂丝蘸取③的滤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则有KCl,反之则无.\n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几组未知物的检验.专题:推断题.分析: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判断一定无CuSO4,CaCl2和Na2CO3、CaCl2和Na2SO4二者不能同时含有;②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可能含有Na2SO4、Na2CO3,则一定不能含有CaCl2;③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说明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钡,不是硫酸钡沉淀,证明一定含有Na2CO3,一定不含Na2SO4;判断是否含有KCl,可以检验其中是否含有钾离子,不能通过检验氯离子来确定是否含有氯化钾,钾离子的检验可以用焰色反应进行确定.解答:解:①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中,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判断一定无CuSO4,CaCl2和Na2CO3、CaCl2和Na2SO4二者不能同时含有;②往此溶液中滴加硝酸钡,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可能含有Na2SO4、Na2CO3,则一定不能含有CaCl2;③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说明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钡,不是硫酸钡沉淀,证明一定含有Na2CO3,一定不含Na2SO4;(1)由上述分析可知,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Na2CO3,肯定没有Na2SO4、CuSO4、CaCl2,可能有KCl;故答案为:Na2CO3;Na2SO4、CuSO4、CaCl2;KCl;(2)实验③中碳酸钡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CO3+2H+=Ba2++CO2↑+H2O;故答案为:BaCO3+2H+=Ba2++CO2↑+H2O;(3)判断是否含有KCl,可以通过焰色反应进行确定,用洁净的铂丝蘸取③的滤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则有KCl,反之则无;故答案为:用洁净的铂丝蘸取③的滤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若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则有KCl,反之则无.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组成的推断,主要利用物质的特征性质、离子共存等进行判断,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总运用,难度中等,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28.(10分)现有金属单质A、B、C、D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E、F、G、H、I,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n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Na;CFe;FFeCl2;HFe(OH)3;乙Cl2.(2)写出反应③和⑥的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2Fe3++Cu=2Fe2++Cu2+.考点:无机物的推断;常见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推断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金属A焰色反应为黄色,故A为金属Na,乙是黄绿色气体,乙为Cl2,红褐色沉淀为Fe(OH)3;由反应①Na→气体甲+D,为Na与水的反应,生成甲为H2,I为NaOH,由NaOH+金属B→H2可知,B为金属Al,由甲+乙→丙,故丙为HCl,HCl溶于水的物质E,故E为盐酸;G+NaOH→Fe(OH)3,G含有Fe3+,由E(盐酸)FG可知,盐酸与金属C反应,生成的产物F还能继续与氯气反应,则金属B为变价金属,应为Fe,所以F为FeCl2,G为FeCl3,结合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解答:解:金属A焰色反应为黄色,故A为金属Na,乙是黄绿色气体,乙为Cl2,红褐色沉淀为Fe(OH)3;由反应①Na→气体甲+D,为Na与水的反应,生成甲为H2,I为NaOH,由NaOH+金属B→H2可知,B为金属Al,由甲+乙→丙,故丙为HCl,HCl溶于水的物质E,故E为盐酸;G+NaOH→Fe(OH)3,G含有Fe3+,由E(盐酸)FG可知,盐酸与金属C反应,生成的产物F还能继续与氯气反应,则金属B为变价金属,应为Fe,所以F为FeCl2,G为FeCl3,(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Na,C为Fe,F为FeCl2,H为Fe(OH)3,乙为Cl2,故答案为:Na;Fe;FeCl2;Fe(OH)3;Cl2;(2)③H为Al,C为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⑥为氯化铁与铜的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2Fe3++Cu=2Fe2++Cu2+.点评:\n本题以无机框图题的形式考查Na、Al、Fe、Cl等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化学用语的书写、离子检验等,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考查,难度中等,注意把握物质之间转化的特点,尤其是物质反应的典型现象,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29.(8分)在化学课上,围绕浓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适量浓硫酸,迅速搅拌,放出大量的热,同时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请回答:(1)生成的黑色物质是C(填化学式).(2)“体积膨胀,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2H2SO4(浓)+C=CO2↑+2SO2↑+2H2O;并用双线桥法在化学方程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3)上述实验表明,浓硫酸具有③④(填序号).①酸性②吸水性③脱水性④强氧化性.考点:浓硫酸的性质.专题:氧族元素.分析:(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蔗糖中的H、O以2:1水的形式脱去,最终将蔗糖转化为C;(2)浓硫酸和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该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S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4价;(3)根据实验现象确定浓硫酸的性质.解答:解:(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蔗糖中的H、O以2:1水的形式脱去,最终将蔗糖转化为C,所以最终得到的黑色固体是C,故答案为:C;(2)浓硫酸和C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该反应中C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4价、S元素化合价由+6价变为+4价,反应方程式为2H2SO4(浓)+C=CO2↑+2SO2↑+2H2O,转移电子方向和数目为,故答案为:2H2SO4(浓)+C=CO2↑+2SO2↑+2H2O;;(3)由上述分析可知,(1)中体现浓硫酸的脱水性、(2)中浓硫酸体现强氧化性,故选③④.点评:本题考查浓硫酸的性质,浓硫酸具有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及强氧化性,注意吸水性和脱水性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30.(10分)氨气的制取及性质探究(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CaCl2+2NH3↑+2H2O.\n(2)如何检验烧瓶中的氨气是否已经集满?(操作、现象、结论)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烧瓶口,如果试纸变蓝,则氨气已满.(3)用如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该实验的原理是氨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4)假设该喷泉实验在标准状况下进行,且喷泉结束后溶液充满了整个烧瓶(溶质没有扩散到烧瓶以外),则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045mol•L﹣1.考点:氨的制取和性质.专题:实验题.分析:(1)根据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原理,利用盐和碱的复分解反应确定方程式;(2)氨气为碱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H3•H2O,电离子出OH﹣离子,溶液呈碱性,可以利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3)利用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压强差而形成喷泉进行解答;(4)氨气溶于水,溶液体积等于氨气体积,设氨气的体积为22.4L,则溶液的体积为22.4L,根据n=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c=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解答:解:(1)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氨气为碱性气体,与水反应生成NH3•H2O,电离子出OH﹣离子,溶液呈碱性,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烧瓶口,如果试纸变蓝,则氨气已满,故答案为: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烧瓶口,如果试纸变蓝,则氨气已满;(3)氨气极易溶于水,如果打开止水夹,氨气溶于水后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而形成喷泉,故答案为: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氨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减小;(4)氨气溶于水,溶液体积等于氨气体积,设氨气的体积为22.4L,则溶液的体积为22.4L,标况下22.4L氨气的物质的量==1mol,故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0.045mol/L,故答案为:0.045.点评:\n本题考查了氨气的制备和性质、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反应原理,明确形成喷泉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是解答的关键.三、计算题:(6分,本题共包括1个大题,把计算过程写在答题卷上)31.(6分)取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共27.4g,加入足量盐酸后,得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6.72L.(1)求混合物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分别是多少?(2)若将上述固体混合物充分加热,最后残留固体质量是多少?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1)根据n=计算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碳元素守恒、混合物的总质量列方程计算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2)若将上述固体混合物充分加热,最后残留固体为Na2CO3,根据钠元素守恒计算最终Na2CO3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其质量.解答:解:(1)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3mol,设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解得x=0.2,y=0.1,答:NaHC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1mol;(2)若将上述固体混合物充分加热,最后残留固体为Na2CO3,根据钠元素守恒,最终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1mol+=0.15mol,故最终残留固体质量为0.15mol×106g/mol=15.9g,答:最终残留固体质量为15.9g.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难度不大,明确发生的反应即可解答,注意利用守恒思想进行解答.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59:51 页数:26
价格:¥3 大小:280.1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