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二十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鲁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9

2/39

剩余3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二十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既隐含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A.伐薪烧炭南山中B.陆虞侯火烧草料场C.白玉为床金做马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 3.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B.豆油C.牛奶D.白糖 4.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B.氯化钠C.氧气D.金 5.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成分有碘﹣131和铯﹣137等.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6.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K2CO3属于(  )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氧化物 7.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常伴随能量变化C.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D.水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不变\n 8.“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民生视角下的生态观,要求全国落实“水十条”.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严格监管农药和化肥的使用B.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C.对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水体严格保护D.农田灌溉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9.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3NO2+H2O═2HNO3+NOB.2KMnO4K2MnO4+MnO2+O2↑C.C+H2OCO+H2D.CO+CuCO+H2 10.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氧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A.AB.BC.CD.D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nA.称量固体的质量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C.点燃酒精灯D.量取液体 12.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示中有3种分子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C.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13.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序号事实解释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CO2\n分子很小C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D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组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分子之间有间隔A.AB.BC.CD.D 14.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2NH4+:二个铵根离子B.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C.Mg2+:一个镁离子带二个单位的正电荷D.O: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 15.5月7日天津宏迪工程检测发展有限公司在进行探伤作业期间,丢失了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一枚,铱﹣192除可用于工业中的无损探伤外,还可用于治疗癌症.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关于铱元素的信息,下列关于铱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铱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nC.原子核外有77个电子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77 16.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净水器能杀菌消毒B.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D.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17.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B.C.D. 18.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2B.OC.CuD.CO2 19.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耐高温,常用于制造业、航天领域.Si3N4中硅元素(Si)的化合价为(  )A.+2B.+3C.+4D.﹣4 20.氧气是我们学习过的一种重要物质,以下对氧气的认识错误的是(  )A.氧气既能燃烧又能支持燃烧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nD.氧气和臭氧(O3)都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21.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按要求书写相关化学符号.(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生理盐水的溶质      .(3)写出常见的一种氧化物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5)氧化镁中镁的化合价为+2价      .(6)三个钙离子      . 22.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等.过度使用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如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      (填字母序号,下同);A.雾霾天气B.温室效应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D.降雨(2)2022年冬季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灰霾天气,据检测首要污染物为PM2.5.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或减少PM2.5措施错误的是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超过2.5µm的颗粒物B.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C.PM2.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D.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3)构建知识网络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面分别是物质组成和构成的知识网络图,请你填写图中空白.\n 23.A、B、C三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3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已知甲、乙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g,充分溶解后所得现象如图所示,试回答:(1)你认为      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2)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30℃时,C烧杯中的物质全部溶解,此时三个烧杯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从大到小排列)      .(3)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①      ;②      . 24.今年,广州“镉大米”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考.小明同学查阅了镉的相关信息:①镉元素位于第五周期ⅡB族.②镉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320.9℃,沸点765℃,密度8.64g/cm3,有韧性和延展性;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并失去金属光泽;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③镉对人体十分有害,摄入过量镉污染的食品和水,会引起肺和肾脏疾病.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下列对镉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镉属于金属元素B.一个镉原子中有48个质子C.镉原子示意图中X=18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2)归纳镉单质的化学性质      ;(3)试写出氧化镉的化学式      ,此时氧化镉中镉的化合价为      .(4)镉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个微粒性质相似      .\n 25.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C、D均为气体单质,C可供人和动物呼吸,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生成).(1)写出反应①、③的化学符号表达式:①      ③      (2)写出A、B、C的化学式A      B      C      .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性质差异很大,主要是由于它们的      不同.(3)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是有联系的.一杯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和1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      (填“相等”或“不相等”).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26.实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活动与探究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里用B装置制取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有      ,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的连接顺序为      →      .\n(2)某同学利用上述B装置,用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一种无色气体,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检验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要求写出操作过程、使用试剂和实验现象)      、      、      .【活动与探究二】小明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罝如图2所示.(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      (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反应前、后”之一)整个反应装罝(包括锥形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2)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如图3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②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      .③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巳经向右偏了.小明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填序号).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活动与探究三】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五装置一装置二(1)实验五中,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表:硬质玻璃管的容积反应前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n30mL20mL12mL      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27.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结论总结实验一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三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n28.“病毒灵”是治疗药,非预防药.这种药物本身是处方药,即便是生了病,也要谨遵医嘱按量服用.其说明书中部分内容如图.(1)病毒灵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      .(2)病毒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病毒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29.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某品种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6%的KNO3.某同学练习配制该营养液80g,需KNO3      g,水      g.图是他配制的实验操作示意图.①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      (选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②要使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你有几种办法?试通过计算说明.(要有解题过程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n2022-2022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二十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诗词、名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诗句或名著事件的描述中既隐含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A.伐薪烧炭南山中B.陆虞侯火烧草料场C.白玉为床金做马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伐薪烧炭南山中,伐薪是指砍柴属于物理变化,烧炭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B、陆虞后火烧草料场只有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白玉为床,金作马只有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n【解答】解: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可能是浓盐酸,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在猜想假设、收集证据、设计实验、得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设计实验的环节.A、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猜想假设,故选项错误.B、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收集证据,故选项错误.C、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故选项正确.D、有同学提出打开瓶塞观察,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不是作出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面粉B.豆油C.牛奶D.白糖【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解:A、面粉不易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A错误;B、豆油不易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B错误;C、牛奶不易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C错误;D、白糖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够形成溶液,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4.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二氧化碳B.氯化钠C.氧气D.金\n【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金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金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日本福岛核泄漏的成分有碘﹣131和铯﹣137等.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所以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A、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项正确.B、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而不是中子数不同,故选项错误.C、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不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选项错误.\nD、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碘元素与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不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的概念的理解和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题的能力. 6.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K2CO3属于(  )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氧化物【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元素与化合物;物质的分类.【分析】由题意,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是K2CO3,结合单质、化合物、混合物、氧化物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K2CO3是由钾、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B、K2CO3是由钾、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C、K2CO3是由K2CO3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D、K2CO3是由钾、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单质、化合物、混合物、氧化物的判别,了解碳酸钾的组成、抓住各概念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形成化学观念是化学学习的任务之一.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常伴随能量变化C.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D.水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不变【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构成物质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n【解答】解: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正确;B、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过程通常伴随能量变化,如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会放热,硝酸铵固体溶于水会吸热等,正确;C、化学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正确;D、水的三态变化中,分子的能量、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微观构成粒子的基本性质和有关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8.“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民生视角下的生态观,要求全国落实“水十条”.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严格监管农药和化肥的使用B.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C.对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水体严格保护D.农田灌溉使用喷灌、滴灌技术【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题意,全国落实“水十条”,旨在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严格监管农药和化肥的使用,能减少水体污染,故选项错误.B、富含氮、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污染,故选项正确.C、对水源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水体严格保护,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选项错误.D、农田灌溉使用喷灌、滴灌技术,能节约用水,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落实“水十条”旨在切实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保障国家水安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3NO2+H2O═2HNO3+NO\nB.2KMnO4K2MnO4+MnO2+O2↑C.C+H2OCO+H2D.CO+CuCO+H2【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3NO2+H2O═2HNO3+NO,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C+H2OCO+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D、CO+CuCO+H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排水法收集氧气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何时收集满\nA.AB.BC.CD.D【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中的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环境;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量筒中的水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到氧气的体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炸裂集气瓶;D、收集氢气实验,集气瓶中的水的主要作用是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出.【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中的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环境,故A正确;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量筒中的水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到氧气的体积,故B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炸裂集气瓶,故C错误;D、收集氢气实验,集气瓶中的水的主要作用是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出,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水在各种实验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的质量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nC.点燃酒精灯D.量取液体【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2.已知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原子间的短线代表原子的结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A.图示中有3种分子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C.该图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察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的种类,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根据原子的种类及数目的变化分析该图示是否符合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A、图示中的四种分子构成不同,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共有4种分子,故A不正确;B、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可以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分,故B正确;C、从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C不正确;D、图示中生成物有两种,且是两种化合物,而置换反应要求反应物生成物必须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据变化示意图及分子由原子构成、反应类型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和反应类型,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13.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序号事实解释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CO\n2分子很小C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D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组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分子之间有间隔A.AB.BC.C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是因为CO2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C、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nD、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组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4.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2NH4+:二个铵根离子B.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C.Mg2+:一个镁离子带二个单位的正电荷D.O: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C、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D、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解答】解:A、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2NH4+中的“2”表示铵根离子的个数为2,故选项说法正确.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2O中的“2”表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选项说法正确.D、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O中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n15.5月7日天津宏迪工程检测发展有限公司在进行探伤作业期间,丢失了用于探伤的放射源铱﹣192一枚,铱﹣192除可用于工业中的无损探伤外,还可用于治疗癌症.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关于铱元素的信息,下列关于铱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铱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C.原子核外有77个电子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77【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铱元素的汉字名称“铱”的偏旁“金”可知,为金属元素,故A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下方的数字192.2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B说法正确;C.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77可知,其原子序数为77,则原子核外有77个电子,故C说法正确;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铱元素中子数≈192﹣77=115,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信息的理解与在解题中应用的能力. 16.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净水器能杀菌消毒B.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n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D.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简易净水器中各物质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该净水器中的物质不能起到杀菌的作用,错误;B、净化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物,错误;C、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正确;D、净水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矿物质,不能将硬水软化,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简易净水器的净化作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其中各物质的用途进行. 17.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B.C.D.【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根据已有的入得酸碱性与pH的关系、元素的化合价的求算、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物质溶于水时的能量变化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肥皂水呈碱性,pH大于7,食盐水呈中性,pH等于7,醋酸呈酸性,pH大于7,pH是逐渐减小,错误;B、在硫化氢中,硫元素显﹣2价,在硫单质中,硫元素显0价,在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显+4价,在硫酸中,硫元素显+6价,化合价逐渐升高,正确;C、H、C、NaMg的原子序数依次为1、6、11、12,逐渐增大,正确;\nD、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的有关性质以及元素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8.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2B.OC.CuD.CO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N2属于化学式,不能表示氮元素,也不能表示一个氮原子,只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O属于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氧气这一纯净物,故选项不符合错误.C、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D、CO2该符号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 19.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耐高温,常用于制造业、航天领域.Si3N4中硅元素(Si)的化合价为(  )A.+2B.+3C.+4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n【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氮化硅(Si3N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氮元素显﹣3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3)×4=0,则x=+4价.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0.氧气是我们学习过的一种重要物质,以下对氧气的认识错误的是(  )A.氧气既能燃烧又能支持燃烧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D.氧气和臭氧(O3)都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单质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不具有可燃性,故A说法错误;B、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它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B说法正确;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C说法正确;D、氧气和臭氧(O3)都是由一种元素氧元素形成纯净物,都属于单质,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以及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0分)\n21.化学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按要求书写相关化学符号.(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N2 .(2)生理盐水的溶质 NaCl .(3)写出常见的一种氧化物 H2O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Al2O3 .(5)氧化镁中镁的化合价为+2价 O .(6)三个钙离子 3Ca2+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空气与水.【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填:N2;(2)生理盐水就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溶质是氯化钠,故填:NaCl;(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如水、二氧化碳等,故填:H2O(答案合理即可);(4)地壳中含量位于前五位的元素依次为氧、硅、铝、铁、钙,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二者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铝,故填:Al2O3;(5)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镁中镁的化合价为+2价,可表示为:O;故填:O;(6)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钙离子可表示为:3Ca2+.故填:3Ca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22.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n(1)化石燃料包括煤、 石油 和天然气等.过度使用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如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 ABCD (填字母序号,下同);A.雾霾天气B.温室效应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D.降雨(2)2022年冬季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灰霾天气,据检测首要污染物为PM2.5.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或减少PM2.5措施错误的是 A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超过2.5µm的颗粒物B.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C.PM2.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D.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3)构建知识网络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面分别是物质组成和构成的知识网络图,请你填写图中空白.【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与生活.【分析】(1)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根据煤燃烧的产物回答本题;(2)考虑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5微米的颗粒物;(3)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原子的构成考虑.【解答】解:(1)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将煤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还能产生大量的灰尘,生成的二氧化碳能形成温室效应,生成的二氧化硫能形成酸雨,产生的大量灰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故答案为:石油;ABCD;(2)因为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5微米的颗粒物,故A说法错误;而“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PM2.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说法正确,故选A.(3)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所以空中填原子;原子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填:原子;电子;质子;【点评】本题考查化石燃料,空气污染,物质的微粒构成等知识,基础性强,要牢固掌握.\n 23.A、B、C三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3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已知甲、乙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g,充分溶解后所得现象如图所示,试回答:(1)你认为 B 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2)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30℃时,C烧杯中的物质全部溶解,此时三个烧杯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从大到小排列) B=C>A .(3)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① 升温 ;② 加水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据图1的可得到答案;(2)根据A、B、C中溶质质量的多少来判定此时三个烧杯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3)据甲的溶解度曲线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解答】解:(1)据图1的可知,A、C两个烧杯充分溶解后,溶质部分未溶解,B中全部溶解,故B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2)由已知知,A、B、C三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30℃时,C烧杯中的物质全部溶解,A中的物质部分溶解,B中的物质全部溶解,所以三个烧杯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3)据甲的溶解度曲线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升高温度和增加溶剂水.故答案为:(1)B;(2)B=C>A;(3)①升温;②加水.【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n24.今年,广州“镉大米”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考.小明同学查阅了镉的相关信息:①镉元素位于第五周期ⅡB族.②镉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320.9℃,沸点765℃,密度8.64g/cm3,有韧性和延展性;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并失去金属光泽;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③镉对人体十分有害,摄入过量镉污染的食品和水,会引起肺和肾脏疾病.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下列对镉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D A.镉属于金属元素B.一个镉原子中有48个质子C.镉原子示意图中X=18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2)归纳镉单质的化学性质 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有毒 ;(3)试写出氧化镉的化学式 CdO ,此时氧化镉中镉的化合价为 +2 .(4)镉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哪个微粒性质相似 A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分析;(3)根据镉原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4)利用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A.由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镉属于金属元素.故A正确\nB.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可知,一个镉原子中有48个质子.故B正确;C.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镉原子示意图中X=18.故C正确;D.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单位不是g,故D不正确;故填:D;(2)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有毒等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填: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有毒;(3)根据镉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显+2价,故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dO,故填:CdO;+2;(4)根据镉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A易失去两个电子;B只有一个电子层,电子数为2个,已经达到了稳定结构;C易得到2个电子,故填:A.【点评】本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了解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掌握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5.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C、D均为气体单质,C可供人和动物呼吸,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生成).(1)写出反应①、③的化学符号表达式:① 2H2O22H2O+O2↑ ③ 2H2+O22H2O (2)写出A、B、C的化学式A H2O2 B H2O C O2 .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性质差异很大,主要是由于它们的 分子构成 不同.(3)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是有联系的.一杯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和1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 相等 (填“相等”或“不相等”).【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n【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C、D均为气体单质,C可供人和动物呼吸,所以C是氧气,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A会生成B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水,水会生成氧气和D,所以D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1)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C、D均为气体单质,C可供人和动物呼吸,所以C是氧气,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A会生成B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溶液,B是水,水会生成氧气和D,所以D是氢气,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反应①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反应③是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2)通过推导可知A是H2O2,B是H2O,C是O2,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性质差异很大,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3)通过分析可知,两者都是水分子构成的,所以一杯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和1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质量比相等.故答案为:(1)2H2O22H2O+O2↑,2H2+O22H2O;(2)H2O2,H2O,O2,分子构成;(3)相等.【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26.实验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活动与探究一】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n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里用B装置制取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有 C或E ,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的连接顺序为 B → E .(2)某同学利用上述B装置,用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一种无色气体,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检验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要求写出操作过程、使用试剂和实验现象) 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 石灰水变浑浊 、 证明是二氧化碳 .【活动与探究二】小明同学欲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以“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为研究对象,设计的实验装罝如图2所示.(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 反应前、后 (填“只有反应前”“只有反应后”“反应前、后”之一)整个反应装罝(包括锥形瓶、气球和药品)的质量.(2)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如图3方式放好仪器,使天平平衡,记录称量数据.②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 有大量气泡冒出 .③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巳经向右偏了.小明又重新称量,记录了数据.他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C (填序号).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变少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C.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活动与探究三】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五\n装置一装置二(1)实验五中,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空气流通的更好,氧气能够充分的反应 ;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表:硬质玻璃管的容积反应前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30mL20mL12mL 8mL 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气体(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 偏小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气体的干燥(除水);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实验方案评价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罝的质量;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有大量气泡冒出,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巳经向右偏了,原因是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装置一比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空气流通的更好,氧气能够充分的反应;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8mL;\n【解答】解:【活动与探究一】(1)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答案为:C或E;B;E;(2)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活动与探究二】(1)根据实验目的,小明应该测量的数据是反应前、后整个反应装罝的质量;故答案为:反应前、后;(2)将碳酸钙粉末全部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锥形瓶中液体里出现的现象之一是有大量气泡冒出,当反应结束时,气球已经完全鼓起,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巳经向右偏了,原因是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故答案为:有大量气泡冒出;C;【活动与探究三】故答案为:空气流通的更好,氧气能够充分的反应;8mL;偏小;【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质量守恒定律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7.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结论总结实验一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 反应慢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 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向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2H2O22H2O+O2↑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对比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实验三”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人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MnO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条件下能分解产生大量氧气,这是课本实验,容易解答;(2)设计化学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从题中可知“实验一”和“实验二”起对照作用,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可证明双氧水能分解产生氧气,而二氧化锰不能分解产生氧气;(3)属于实验反思部分,结合催化剂的特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即可作出解答.【解答】解:(1)实验一:双氧水在没有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也能分解产生氧气,只是放出氧气速度慢;实验二: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能产生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说明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能产生气体;实验三:由实验结论可确定实验操作为:向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现象是: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反应的方程式是:2H2O22H2O+O2↑.\n(2)“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对照;(3)两次称量的目的是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有无变化,要验证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只要简单设计实验说明MnO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即可.所以,接下来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人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MnO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答为:(1)实验一反应慢实验二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产生氧气.实验三向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2H2O22H2O+O2↑(2)对比;(3)第一方面: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第二方面: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人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MnO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化学性质没变.【点评】本实验探究题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反思等多方面对实验做了综合考查,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特别是(3)设计实验方案说明二氧化锰仍然能催化双氧水分解难度很大,学生需要在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正确读懂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3分)28.“病毒灵”是治疗药,非预防药.这种药物本身是处方药,即便是生了病,也要谨遵医嘱按量服用.其说明书中部分内容如图.(1)病毒灵由 5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 3:7 .(2)病毒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07.5 .(3)病毒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33.7% (精确到0.1%).\n【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病毒灵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病毒灵是由碳、氢、氯、氮、氧五种元素组成的;1个病毒灵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和14个氢原子,则其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6:14=3:7.(2)病毒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6+1×14+35.5+14×5+16=207.5.(3)病毒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33.7%.故答案为:(1)5;3:7;(2)207.5;(3)33.7%.【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9.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某品种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6%的KNO3.某同学练习配制该营养液80g,需KNO3 4.8 g,水 75.2 g.图是他配制的实验操作示意图.①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 100mL (选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④①③⑤② .②要使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你有几种办法?试通过计算说明.(要有解题过程和必要的文字说明)\n【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实验操作型;溶液的关系;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利用公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计算配制该溶液所需要固体溶质的质量,再由“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求得溶剂质量,由于溶剂为液体需使用量筒量取,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算出其体积:①根据量筒的选择依据以及配制溶液的方法来分析;②可以利用蒸发水和加溶质的方法使之浓度变大.【解答】解:配制8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硝酸钾溶液需硝酸钾的质量=80g×6%=4.8g;需要水的质量=80g﹣4.8g=75.2g;故填:4.8;75.2;①需要水的体积为75.2g÷1g/mL=75.2mL,所以选择100mL的量筒来量取;用固体溶质配制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签存放,所以本题答案为:④①③⑤②.故填:100mL;:④①③⑤②;②采用蒸发水的方法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x,则x=40g采用加入溶质的方法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设需要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y,则y=5.45g答:可蒸发掉40g水或加入5.45g硝酸钾.【点评】本题考查了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要合理选择所用的实验仪器和实验步骤,并且注意实验过程中正确实验操作的问题.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19:26 页数:39
价格:¥3 大小:479.7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