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练习试题第1_5单元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练习试卷(1-5单元)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3分)1.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融化B.海水晒盐C.铁锅生锈D.酒精挥发 2.下列过程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轮胎爆炸B.清洗蔬菜C.榨甘蔗汁D.蜡烛燃烧 3.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瓷碗破碎C.木柴燃烧D.酒精挥发 4.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核外电子B.原子C.分子D.离子 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NaClB.CaOC.NaOHD.H2SO4 6.市场上有“加碘食盐”、“富哂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碘、哂、钙”指的是(  )A.原子B.分子C.单质D.元素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铁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8.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0.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中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的是(  )A.蒸馏B.活性炭吸附C.加入肥皂水D.过滤 11.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20\nA.CuB.OC.H2D.C60 12.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下列关于甘氨酸(C2H5O2N)叙述错误的是(  )A.甘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B.一个甘氨酸分子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1个氧分子、1个氮原子构成C.甘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5D.甘氨酸中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5:32:14 13.葡萄糖是重要的糖类物质,其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一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水分子构成C.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6:1:8D.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14.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一组是(  )A.NH3NOHNO3B.N2O5N2O4NO2C.HNO3NO2NH3D.NONO2N2O3 15.“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C.讲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 16.小明同学从S+O2SO2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⑤ 17.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18.2022年9月12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拉克斯﹣﹣狄蓓吉临床医学研究奖,以表彰她发现的一种药物﹣﹣青蒿素,它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化学式是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20\nA.“青蒿素”是混合物B.“青蒿素”含42个原子C.“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90:11:40 19.2022年4月15日,央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生产的药用胶囊里重金属铬(Cr)超标,即震惊全国的“毒胶囊”事件.已知铬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B.铬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2C.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铬原子呈电中性 20.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102.216.20.9反应后质量/ga4.48.11.8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B.a=15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D.Z为化合物 2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35207反应后质量/g1058待测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0分)22.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化学用语表示:3个钾原子      ,2个氮分子      ;(2)如图是铝的结构示意图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图,则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3)物质①牛奶;②食醋;③蔗糖;④矿泉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20\n 23.用化学用语填空:(1)银      ;(2)4个二氧化硫分子      ;(3)2个铝离子      ;(4)高锰酸钾      ;(5)+5价的氮元素      ;(6)硫酸铵      (7)氧化铁中铁显+3价      . 24.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1)属于阳离子的是(填序号,下同)      ;(2)属于原子的是      ;(3)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      ;(4)写出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一种用途      . 25.M元素的一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已知:(1)M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则x=      (2)M元素与下列选项中      (填序号)元素不能形成化合物. 26.2022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美国拉斯克奖.(1)青蒿素分子由      种元素构成.(2)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      个原子.(3)青蒿素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0\n 27.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①硬水可用      来区分,生活中可用      来降低水的硬度.②硬水在加热或久置时,会产生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生活中可用适量稀盐酸除去热水瓶壁上的水垢,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已知Mg(OH)2与稀HCl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CaCO3与稀HCl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28.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浓度”指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温度/℃二氧化锰用量/g氧气体积/ml反应所需时间/s①512200.212511②3012200.21252③301240/125148④301290/12582(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      有关;(2)通过对比实验      和      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      . 29.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收集装置选用      ;如需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填编号)(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编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如用E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  20\n2022-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练习试卷(1-5单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3分)1.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融化B.海水晒盐C.铁锅生锈D.酒精挥发【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而和物理变化没产生新的物质,所以在判断一种变化过程是何种变化时,只有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即有无新物质生成来进行细心地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冰块融化是指水由固态变为了液态的水,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故A属于物理变化;B、海水晒盐是指通过蒸发的方法,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而使溶解在海水中的氯化钠析出的过程,该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故B属于物理变化;C、铁锅生锈是指铁和氧气及水反应生成了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即该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故C属于化学变化;D、酒精挥发只是酒精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故D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对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中新物质来说,关键是个“新”字.并且,这里的“新”是相对的,而不是指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物质才算是新物质,只要是相对于变化前的物质是新的(即和变化前的物质不是同种物质),就认为是有新物质生成. 2.下列过程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轮胎爆炸B.清洗蔬菜C.榨甘蔗汁D.蜡烛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轮胎爆炸的过程中只是轮胎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清洗蔬菜的过程中只是将泥沙等蔬菜表面的杂质与蔬菜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榨甘蔗汁的过程中只是从甘蔗中分离出甘蔗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3.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瓷碗破碎C.木柴燃烧D.酒精挥发【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20\n【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冰雪融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瓷碗破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木柴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酒精挥发只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4.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核外电子B.原子C.分子D.离子【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核外电子是构成原子的一种粒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属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等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直接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D、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有些物质是由离子直接构成的,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NaClB.CaOC.NaOHD.H2SO4【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NaCl是由钠、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Ca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C、NaOH是由钠、氧、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D、H2SO4是由氢、硫、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氧化物的判断,抓住氧化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n6.市场上有“加碘食盐”、“富哂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碘、哂、钙”指的是(  )A.原子B.分子C.单质D.元素【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加碘食盐”、“富哂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中的“碘、哂、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解答】解:“加碘食盐”、“富哂酱油”、“高钙牛奶”等商品中的“碘、哂、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哂、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三氧化二铁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三氧化二铁,故选项说法错误.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8.造成非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是(  )A.分子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微粒会不断运动,从而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二手烟”.20\n【解答】解:由于烟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如CO、尼古丁、焦油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构成这些有害物质的微粒会不断运动,从而造成他人被动吸烟,也就是常说的“二手烟”.因此在公共场所应禁止吸烟.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隙无关,故B错误;C、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这是造成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D、吸食“二手烟”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构成没有关系,故D错误.故选C.【点评】准确理解分子的性质,会应用微粒的基本性质解释某些生活中的现象.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水的组成;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分子是运动的特性进行分析;B、根据分子的定义进行分析;C、根据原子的定义进行分析;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解答】解:A、由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性质可知,“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A正确;B、由分子的定义可知,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B正确;C、由原子的定义可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C正确;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D错误.故选D.【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分子和原子的特点、区别和联系,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10.自然界的水因含有许多杂质而需要净化,下列操作中不能使水得到净化的是(  )A.蒸馏B.活性炭吸附C.加入肥皂水D.过滤【考点】水的净化.【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净化水操作的原理及在净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蒸馏,使水通过蒸发、冷凝处理,处理后的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所得水称为蒸馏水,能使水得到净化.B、活性炭吸附沉淀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的是水中的异味、不溶性固体杂质以及可溶性的杂质,能使水得到净化.C、加入肥皂水,根据产生泡沫的多少,可以检验是硬水还是软水,但不能使水得到净化.D、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所得的水尽管还含有可溶性杂质,但能使水得到净化.故选C.20\n【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常见净化水的方法,明确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uB.OC.H2D.C60【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说明是元素符号,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说明该物质是用元素符号直接表示的,有金属、稀有气体、非金属固体单质.【解答】解:A、Cu表示铜元素、一个铜原子、铜这种物质,故A正确;B、O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不能表示物质,需在右下角放上数字2,故B错;C、H2不能表示氢元素和氢原子,故C错;D、C60不能表示碳元素和碳原子,故D错.故选A.【点评】要知道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有:金属、稀有气体、非金属固体单质. 12.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石.下列关于甘氨酸(C2H5O2N)叙述错误的是(  )A.甘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B.一个甘氨酸分子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1个氧分子、1个氮原子构成C.甘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5D.甘氨酸中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5:32:14【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甘氨酸(C2H5O2N)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甘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2%,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甘氨酸(C2H5O2N)的化学式可知,一个甘氨酸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甘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5+16×2+14=75,故选项说法正确.D、甘氨酸中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5):(16×2):(14×1)=24:5:32:14,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葡萄糖是重要的糖类物质,其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有关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一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水分子构成C.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6:1:820\nD.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判断葡萄糖的组成元素以及氧化的产物、分子的构成,元素质量比等.【解答】解:A、由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可知,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由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可知,一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一种物质的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另一种物质的分子,故B错误;C、葡萄糖中碳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6):(1×12):(16×6)=6:1:8;故C正确;D、由于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通过计算出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元素质量比、原子个数比和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可以巩固相关的知识.难度较小. 14.下列含氮化合物中,氮元素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一组是(  )A.NH3NOHNO3B.N2O5N2O4NO2C.HNO3NO2NH3D.NONO2N2O3【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NH3、NO、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2、+5,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N2O5、N2O4、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4、+4,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HNO3、NO2、NH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5、+4、﹣3,故选项符合题意.D、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NO、NO2、N2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4、+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 15.“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C.讲卫生,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20\n【分析】根据题意:“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能减少电能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B、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C、一次性餐具制作过程消耗能源和资源,多作用一次性餐具,能增大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能减少电能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C.【点评】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16.小明同学从S+O2SO2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⑤【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从化学方程式获得的信息主要有: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各物质间量的关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从S+O2SO2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硫和氧气,反应条件是点燃,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是分子个数是2,反应后是1,反应前后分子发生改变;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32:(16×2)=1:1.A、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错误.B、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正确.C、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错误.D、①②③获得信息正确,故该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7.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20\n【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均不变,由生成物可以初步确定该物质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和与该物质的质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化合物原子的个数比=,可以计算出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解答】解:4.4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2g,1.8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1.8g×=0.2g,生成物4.4g二氧化碳和1.8g水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1.2g+0.2g=1.4g,1.4g<3g,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g﹣1.4g=1.6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A、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化合物原子的个数比=,则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稍大,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18.2022年9月12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拉克斯﹣﹣狄蓓吉临床医学研究奖,以表彰她发现的一种药物﹣﹣青蒿素,它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化学式是C15H22O5.下列有关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是混合物B.“青蒿素”含42个原子C.“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38%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90:11:40【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根据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考虑;B、根据分子的原子构成考虑;C、根据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考虑;D、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考虑.【解答】解:A、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能写出化学式来,说明该物质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B、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42个原子,故B错误;C、“青蒿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63.8%,故C错误;D、“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5:1×22:16×5=90:11:40,故D正确.故选:D.20\n【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分子的原子构成,熟悉元素质量及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19.2022年4月15日,央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生产的药用胶囊里重金属铬(Cr)超标,即震惊全国的“毒胶囊”事件.已知铬原子核内有24个质子,铬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2.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4B.铬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2C.铬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D.铬原子呈电中性【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析】A、根据核外电子数与质子数的关系考虑;B、根据原子序数与质子数的关系考虑;C、根据原子核的构成考虑;D、根据整个原子的电性考虑.【解答】解:A、铬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质子数为24,故A说法正确;B、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等于24,故B说法错误;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C说法正确;D、由于原子核所带的电量等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量,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了解对于原子来说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掌握原子核的构成,整个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20.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102.216.20.9反应后质量/ga4.48.11.8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Z是反应物,Y、W是生成物B.a=15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D.Z为化合物【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分析】在一密闭容器中,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可求X的待测值;则由物质的增加或减少,可推测反应物与生成物等信息.【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格中的数字可知:10+2.2+16.2+0.9=a+4.4+8.1+1.8,故a=15克,根据反应物反应后质量减少,生成物质量增加则可推测反应物为Z;生成物为X、Y、W;A、由以上推测可知,反应物为Z;生成物为X、Y、W,故A错误;B、a=15,故B正确;C、反应中Y、W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4.4﹣2.2):(1.8﹣0.9)=22:9,故C正确;D、从以上推测可以看出,该反应为Z物质分解为XYW三种物质,故Z为化合物说法正确,故D正确.20\n故选A.【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掌握单质与化合物的判别方法. 2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35207反应后质量/g1058待测通过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得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12g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可分析先甲、乙、丙三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丁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进而可以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A、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7g,故甲是生成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7g;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同理可以确定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丙的质量为12g;由质量守恒定律,丁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丁的质量为12g﹣7g=5g,故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为7g+5g=12g;故选项说法正确.B、乙的质量不变,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C、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丙,生成物是甲和丁,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C选项的分析,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 二、非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0分)22.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化学用语表示:3个钾原子 3K ,2个氮分子 2N2 ;(2)如图是铝的结构示意图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图,则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13 ,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6.98 ;(3)物质①牛奶;②食醋;③蔗糖;④矿泉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③ (填序号).【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20\n【分析】(1)根据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2)由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图和结构示意图,可知:铝原子的核电荷数和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3)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进行回答;【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钾原子,就可表示为3K,故答案为:3K.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氮分子是双原子分子,可表示为:N2,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所提供的铝元素信息,可知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3)牛奶中含有蛋白质、微量元素、水等多种物质,故不是纯净物;食醋中含有醋酸和水等多种物质,故不是纯净物;蔗糖中只有蔗糖这一种物质,故属于纯净物;矿泉水中除了含有水以外还含有多种矿物质,故不属于纯净物;故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③;故答案为:(1)3K;2N2;(2)13;26.98;(3)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3.用化学用语填空:(1)银 Ag ;(2)4个二氧化硫分子 4SO2 ;(3)2个铝离子 2Al3+ ;(4)高锰酸钾 KMnO4 ;(5)+5价的氮元素  ;(6)硫酸铵 (NH4)2SO4 (7)氧化铁中铁显+3价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式以及化学用语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银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为Ag,故填:Ag;(2)4个二氧化硫分子就是在二氧化硫的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4,故填:4SO2,故填:4SO2;(3)2个铝离子就是在铝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2,故填:2Al3+;(4)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故填:KMnO4;(5)+5价的氮元素就是在氮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加上+5,故填:;(6)硫酸铵的化学式为(NH4)2SO4,故填:(NH4)2SO4;(7)氧化铁中铁显+3价就是在氧化铁的化学式中铁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加上+3,故填:.【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4.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20\n(1)属于阳离子的是(填序号,下同) B ;(2)属于原子的是 C ;(3)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 BCD ;(4)写出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一种用途 用作调味品等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核外电子排布情况进行分析判断.(4)写出各粒子所代表的元素,再写出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写出的一种用途即可.【解答】解:(1)A、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B、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D、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2)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3)B、C、D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4)A粒子表示的是氯离子,B粒子表示的是钠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等.故答案为:(1)B;(2)C;(3)BCD;(4)用作调味品等.【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25.M元素的一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为,已知:(1)M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则x= 8 (2)M元素与下列选项中 ① (填序号)元素不能形成化合物.【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20\n【分析】(1)根据M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可以确定M元素是氧元素.(2)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则一般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8,则一般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去电子.【解答】解:(1)M元素的单质是空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则M元素是氧元素,氧元素的核内质子数8,故x=8.(2)①表示的是原子,且最外层电子数=8,在化学反应中不易得失去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与其它元素不能形成化合物.故答案为:(1)8;(2)①.【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6.2022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获美国拉斯克奖.(1)青蒿素分子由 3 种元素构成.(2)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 42 个原子.(3)青蒿素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90:11:40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压轴实验题.【分析】(1)根据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可判断元素组成;(2)根据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可计算分子中的原子个数;(3)根据元素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解答】解:(1)由青蒿素的化学式:C15H22O5可知,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2)根据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分子中原子的个数,可知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15+22+5=42;(3)青蒿素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答案为:(1)3;(2)42;(3)90:11:4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式进行计算的能力,根据化学式结合选项内容计算出结果. 27.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①硬水可用 肥皂水 来区分,生活中可用 加热煮沸 来降低水的硬度.②硬水在加热或久置时,会产生水垢[主要成分是Mg(OH)2和CaCO3],生活中可用适量稀盐酸除去热水瓶壁上的水垢,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 Mg(OH)2+2HCl═MgCl2+2H2O (已知Mg(OH)2与稀HCl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CaCO3与稀HCl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考点】硬水与软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利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热煮沸可以降低说的硬度;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①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大量浮渣,是硬水;20\n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填:肥皂水;加热煮沸.②碳酸钙、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Mg(OH)2+2HCl═MgCl2+2H2O.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Mg(OH)2+2HCl═MgCl2+2H2O.【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28.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快慢的一些因素的相关数据(常温通常指20℃;“浓度”指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序号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温度/℃二氧化锰用量/g氧气体积/ml反应所需时间/s①512200.212511②3012200.21252③301240/125148④301290/12582(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 过氧化氢的浓度 有关;(2)通过对比实验 ③ 和 ④ 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 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温度越低反应速度越慢 .(3)由上述实验可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 20℃时5%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比较表格中的①②数据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可以看出过氧化氢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比较表格中的③④数据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可以看出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根据实验室操作简便且制取气体易收集的原则分析选择即可.【解答】解:(1)从表中分析可知:①②是过氧化氢浓度不同而其他的反应时各种量均相同,可知这一过程是考查反应物的浓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2)③④则是温度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明显是对温度影响化学反应速度的探究;从结果看温度高时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既反应的速度较快,温度低时反应的速度慢;(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要求反应简便易操作,所以采用不加热而加催化剂的方法进行较合适,从易于收集的角度反应的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所以最合适的条件是20℃时5%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故答案为:(1)过氧化氢的浓度;(2)③;④;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温度越低反应速度越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尽可能的把题中的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找出,然后再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判断,最后得出答案. 29.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n(1)请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长颈漏斗 ;② 试管 .(2)实验室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C ,收集装置选用 E ;如需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B .(填编号)(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用 D (填编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4)如用E装置收集O2,检验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满了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在常温下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果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就需要加热.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满了.【解答】解:(1)长颈漏斗和试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故答案为:长颈漏斗;试管(2)在常温下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制少量二氧化碳时,可以用C装置;随时控制生产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B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答案为:C;E;B(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D;2KMnO4K2MnO4+MnO2+O2↑(4)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满了.故答案为: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满了.【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仪器的名称,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2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07:02 页数:20
价格:¥3 大小:114.69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