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预测试题二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6

2/16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预测试卷(二)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观粒子是(  )A.OB.2OC.O2D.CO2 2.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镁+氧气氧化镁B.乙烯+氧气二氧化碳+水C.氧化汞汞+氧气D.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 3.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组装好仪器后,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B.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药品所在部位固定加热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收集满气体后,将集气瓶移出水面迅速盖上玻璃片 4.某些水果散发的香味来自乙酸乙酯.纯净的乙酸乙酯是一种油状液体,且能浮在水面上.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实验室利用该反应制备乙酸乙酯.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易挥发B.乙酸乙酯难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C.浓硫酸可能是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的催化剂D.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乙酸+乙醇乙酸乙酯+水 5.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C2H5OH)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气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B.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蒸发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16\nD.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6.某元素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R2O3,其中R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56B.60C.28D.16 7.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200mL,量筒的容量为250mL.实验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Ⅰ.打开止水夹a和b,向集气瓶中缓慢鼓入一定量空气,稍后,测得进入到量筒中的水的体积为V1mL;Ⅱ.用强光手电照射,引燃红磷;Ⅲ.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测得量筒中的水的体积为V2mL;Ⅳ.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Ⅰ中,鼓入空气的体积可以是小于200mL的任意体积B.步骤Ⅱ中,红磷燃烧时可以不关闭止水夹a和bC.步骤Ⅲ中,若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V2数值偏高D.步骤Ⅳ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等于×100%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ABCD实验方案16\n目的证明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CO2含量多证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A.AB.BC.CD.D  二、填空题(共22分)9.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在生产生活中做出了重大贡献.(1)一氧化二氮(N2O)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①一氧化二氮属于      (填“单质”或“化合物”).②下列信息中,描述了一氧化二氮化学性质的是      (填字母序号).A.无色有甜味的气体B.在高温下能分解生成氮气和氧气C.熔点﹣90.8℃,沸点﹣88.5℃(2)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可植入人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在研制、生产和植入过程中,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      (填字母序号)A.医生外科手术的缝合技法B.心脏起搏器的电子线路设计C.心脏起搏器内部元件的组成材料D.心脏起搏器工作时的化学反应原理. 10.观察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2)图中X的值为      ;其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原子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3)12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构成此物质的阴离子的符号为      . 11.硫粉在空气中能燃烧,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铁粉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实验室进行此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沙子的目的是      .A、B均是上述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常温常压下,A为气体,B为固体,且A和B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符合上述条件的A、B物质分别为      (写出两种可能的组合即可). 12.柴油机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物,某种尾气处理技术利用氮气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降低污染物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6\n(1)一个A分子是由      个原子构成的;B的化学式为      .(2)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3)反应①涉及的含氮元素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填字母序号).(4)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为      .(5)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填字母序号).A.元素种类B.分子种类C.原子种类(6)E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E能与水反应而B不能,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 13.甲乙小组按图1所示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产物,获得了不同的实验现象.甲组: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乙组: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烧杯底部附着有黑色固体【提出问题】同学们查阅教材实验,得知无色液滴是水,但黑色固体是什么呢?【猜想】同学们猜想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碳,其依据是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甲组取少量该黑色固体于a中,通入空气,点燃酒精灯加热.黑色固体燃烧,      ,b中溶液变浑浊.乙组取少量该黑色固体于a中,通入      ,点燃酒精灯加热.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b中溶液变浑浊.【实验验证】利用图2所示装置,甲、乙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验证.【分析与结论】(1)实验结束时,停止通入气体,后续实验操作顺序应是      (填字母序号).A.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B.将试管b移走(2)b中的实验现象说明黑色固体燃烧生成了      ,由此可推断猜想正确,理由是      .【反思】(1)进一步实验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位置越低,产生黑色固体越多.查阅资料可知:蜡烛+氧气(足量)→二氧化碳+水;蜡烛+氧气(少量)→一氧化碳+水;…由此推测乙组实验产生黑色固体的原因是      .(2)甲、乙小组最终证明了蜡烛中一定含有      (填字母序号).A.碳、氢和氧三种元素B.碳和氧两种元素C.碳和氢两种元素.16\n 三、计算题(本题共4分)14.将10克KClO3和MnO2的混合物放在试管里加热,反应了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得反应后的固体物质,结果MnO2的质量分数由反应前的25%变为反应后的30%,计算该反应中KClO3的分解质量分数是多少(分解率)?【变形】由KClO3与MnO2组成混合物.MnO2的质量分数为20%,加热一段时间后,MnO2质量分数为25%,求参加反应的KClO3占原有KClO3的质量分数.  16\n2022-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预测试卷(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观粒子是(  )A.OB.2OC.O2D.CO2【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其构成微粒保持.【解答】解: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观察选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有关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镁+氧气氧化镁B.乙烯+氧气二氧化碳+水C.氧化汞汞+氧气D.二氧化碳+碳一氧化碳【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本题考查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化合是多变一,分解是一变多.【解答】解:A、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两种,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故正确.C、该反应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错误.D、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较简单,注意从物质的类别和多少来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重点是掌握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变化特征. 3.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组装好仪器后,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B.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药品所在部位固定加热C.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收集满气体后,将集气瓶移出水面迅速盖上玻璃片【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实验室用加热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每个步骤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16\nA、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时,一定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再装药品解答;B、根据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解答;C、根据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收集解答;D、根据在水下盖好玻璃片,再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解答.【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错误,如果气密性不好,更换仪器,会浪费药品,故错误;B、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集中的部位加热,防止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故正确;C、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否则可能会收集的气体不纯,故错误;D、在水下盖好玻璃片,再取出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以防收集的不纯,故错误.答案:B【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固体的加热方法、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方法.4.某些水果散发的香味来自乙酸乙酯.纯净的乙酸乙酯是一种油状液体,且能浮在水面上.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实验室利用该反应制备乙酸乙酯.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易挥发B.乙酸乙酯难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C.浓硫酸可能是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的催化剂D.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乙酸+乙醇乙酸乙酯+水【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A、根据水果散发的香味来自乙酸乙酯进行分析;B、根据纯净的乙酸乙酯是一种油状液体,且能浮在水面上进行分析;C、根据浓硫酸在该反应中的作用进行分析;D、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进行分析.【解答】解:A、水果散发的香味来自乙酸乙酯,所以乙酸乙酯易挥发,故A正确;B、纯净的乙酸乙酯是一种油状液体,且能浮在水面上,所以乙酸乙酯难溶于水,密度小于水,故B正确;C、浓硫酸在乙酸乙酯的制取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故C正确;D、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文字表达式为:乙酸+乙醇乙酸乙酯+水,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乙酸乙酯的制取,难度不大,注意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原理和浓硫酸的作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C2H5OH)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气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6\n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B.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C.蒸发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D.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A、根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进行解答;B、根据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C、根据蒸发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进行解答;D、根据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进行解答.【解答】解:A、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所以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B、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正确;C、蒸发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故C错误;D、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所以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的概念、特性等,难度较小.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6.某元素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R2O3,其中R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56B.60C.28D.16【考点】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题意,某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3,其中R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某元素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R2O3,其中R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该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3÷30%=160,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16×3)÷2=56.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200mL,量筒的容量为250mL.实验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16\nⅠ.打开止水夹a和b,向集气瓶中缓慢鼓入一定量空气,稍后,测得进入到量筒中的水的体积为V1mL;Ⅱ.用强光手电照射,引燃红磷;Ⅲ.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测得量筒中的水的体积为V2mL;Ⅳ.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Ⅰ中,鼓入空气的体积可以是小于200mL的任意体积B.步骤Ⅱ中,红磷燃烧时可以不关闭止水夹a和bC.步骤Ⅲ中,若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V2数值偏高D.步骤Ⅳ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等于×100%【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通过排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可以判断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解答】解:A、步骤Ⅰ中,鼓入空气的体积至少应该使红磷露出水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步骤Ⅱ中,红磷燃烧时应该关闭止水夹a和b,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步骤Ⅲ中,若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b,会使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从而导致测得的V2数值偏高,该选项说法正确;D、步骤Ⅳ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该选项计算不正确.故选:C.【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8.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是(  )ABCD16\n实验方案目的证明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CO2含量多证明氨分子在不断运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A.AB.BC.C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空气组成的测定;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解答;B、根据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氨气分子,氨气分子溶于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进行解答;C、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进行解答;D、根据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进行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情况可以证明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CO2含量多,故A正确;B、浓氨水和酚酞试液的烧杯放入倒扣的大烧杯中时,会看到酚酞试液变红的现象,从而能够说明氨气的分子从氨水的烧杯进入到盛有酚酞试液的烧杯,能够探究分子运动的现象,故B正确;C、向左推动活塞,若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或向右拉动活塞,若长颈漏斗中有气泡冒出,都说明装置气密性好,故C正确;D、硫燃烧虽然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所以使测量结果不准确,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 二、填空题(共22分)9.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在生产生活中做出了重大贡献.(1)一氧化二氮(N2O)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①一氧化二氮属于 化合物 (填“单质”或“化合物”).②下列信息中,描述了一氧化二氮化学性质的是 B (填字母序号).A.无色有甜味的气体16\nB.在高温下能分解生成氮气和氧气C.熔点﹣90.8℃,沸点﹣88.5℃(2)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可植入人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在研制、生产和植入过程中,属于化学研究对象的是 CD (填字母序号)A.医生外科手术的缝合技法B.心脏起搏器的电子线路设计C.心脏起搏器内部元件的组成材料D.心脏起搏器工作时的化学反应原理.【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的研究领域;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1)①根据单质、化合物的定义进行分析;②根据化学性质的定义进行分析;(2)根据化学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解:(1)①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氧化二氮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②化学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故选:B;(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故选:CD.故答案为:(1)①化合物;②B;(2)C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中的一些定义,难度不大,需要在平时加强记忆. 10.观察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2)图中X的值为 10 ;其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原子的元素是 Ne (填元素符号).(3)12号元素与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Cl2 ,构成此物质的阴离子的符号为 Cl﹣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2)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3)12号元素与17号元素分别是镁元素和氯元素,写出其化合物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2)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X=2+8=10;氖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为稀有气体元素.16\n(3)12号元素与17号元素分别是镁元素和氯元素,镁元素和氯元素分别显+2价、﹣1价,其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构成此物质的阴离子是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l﹣.答案:(1)10;Ne;(2)MgCl2;Cl﹣.【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硫粉在空气中能燃烧,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铁粉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实验室进行此实验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沙子的目的是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A、B均是上述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常温常压下,A为气体,B为固体,且A和B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符合上述条件的A、B物质分别为 氧气、四氧化三铁 (写出两种可能的组合即可).【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注意事项等分析回答;根据题中信息结合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回答.【解答】解: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其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故填: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常温常压下,A为气体,B为固体,且A和B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结合上面的反应可知,A可以为氧气,B为四氧化三铁;A可以为二氧化硫,B为硫;A可以是二氧化硫,B为四氧化三铁等.故填:氧气、四氧化三铁.【点评】本题涉及到的两个实验,是课本中的基本的实验,难度不大,是中考中常考的实验,应加强学习. 12.柴油机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物,某种尾气处理技术利用氮气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降低污染物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一个A分子是由 4 个原子构成的;B的化学式为 NO .(2)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BDE (填字母序号).(3)反应①涉及的含氮元素物质中,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 (填字母序号).(4)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为 氨气+二氧化氮氮气+水 .(5)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B (填字母序号).A.元素种类B.分子种类C.原子种类(6)E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E能与水反应而B不能,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 E和B两种物质的分子的构成不同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反应的实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1)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分子的构成、写出化学式;16\n(2)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找出属于氧化物的物质;(3)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写出化学式,判断元素的化合价;(4)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5)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元素等的变化;(6)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解答】解:(1)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一个A分子是由4个原子构成的;B的化学式为NO.(2)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B、D、E的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其中一种原子只氧原子,属于氧化物.(3)由微粒的构成可知,反应①涉及的含氮元素物质有A是NH3、B是NO、是N2中化合价分别是:﹣3、+2、0,氮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A.(4)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为:氨气+二氧化氮氮气+水.(5)由微粒的变化可知,上述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种类;(6)E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E能与水反应而B不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E和B两种物质的分子的构成不同.故答为:(1)4,NO;(2)BDE;(3)A;(4)氨气+二氧化氮氮气+水.(5)B;(6)E和B两种物质的分子的构成不同.【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甲乙小组按图1所示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产物,获得了不同的实验现象.甲组: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乙组: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烧杯底部附着有黑色固体【提出问题】同学们查阅教材实验,得知无色液滴是水,但黑色固体是什么呢?【猜想】同学们猜想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碳,其依据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甲组取少量该黑色固体于a中,通入空气,点燃酒精灯加热.黑色固体燃烧, 发出红光 ,b中溶液变浑浊.乙组取少量该黑色固体于a中,通入 氧气(或O2) ,点燃酒精灯加热.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b中溶液变浑浊.【实验验证】利用图2所示装置,甲、乙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验证.【分析与结论】(1)实验结束时,停止通入气体,后续实验操作顺序应是 B、A (填字母序号).A.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B.将试管b移走16\n(2)b中的实验现象说明黑色固体燃烧生成了 二氧化碳(或CO2) ,由此可推断猜想正确,理由是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二氧化碳的碳元素一定来自黑色固体 .【反思】(1)进一步实验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位置越低,产生黑色固体越多.查阅资料可知:蜡烛+氧气(足量)→二氧化碳+水;蜡烛+氧气(少量)→一氧化碳+水;…由此推测乙组实验产生黑色固体的原因是 烧杯位置降低使氧气的量减少,氧气的量少到一定程度时蜡烛和氧气反应产生黑色固体碳 .(2)甲、乙小组最终证明了蜡烛中一定含有 C. (填字母序号).A.碳、氢和氧三种元素B.碳和氧两种元素C.碳和氢两种元素.【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蜡烛燃烧实验;碳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解答;【实验验证]根据碳为黑色固体,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解答;【分析与结论】(1)根据实验操作注意事项解答;(2)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答;【反思】(1)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解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答】解:【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猜想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碳;【实验验证】碳为黑色固体,通入空气,点燃酒精灯加热,黑色固体燃烧,发出红光,b中溶液变浑浊.取少量该黑色固体于a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加热,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b中溶液变浑浊.【分析与结论】(1)实验结束时,停止通入气体,后续实验操作顺序应是将试管b移走,再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2)b中溶液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一定来源于黑色固体,故黑色固体为碳;【反思】(1)烧杯位置使氧气的量减少,氧气的量烧到一定程度时,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碳,(2)根据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故答案为:[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实验验证]:发出红光;氧气(或O2);[分析与结论]:(1)B、A;(2)二氧化碳(或CO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二氧化碳的碳元素一定来自黑色固体;[反思](1)烧杯位置降低使氧气的量减少,氧气的量少到一定程度时蜡烛和氧气反应产生黑色固体碳;(2)C.16\n【点评】此题是对蜡烛燃烧实验的考查,要求学生能根据实验现象推出结论,也能根据实验结论设计实验步骤,并明确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三、计算题(本题共4分)14.将10克KClO3和MnO2的混合物放在试管里加热,反应了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得反应后的固体物质,结果MnO2的质量分数由反应前的25%变为反应后的30%,计算该反应中KClO3的分解质量分数是多少(分解率)?【变形】由KClO3与MnO2组成混合物.MnO2的质量分数为20%,加热一段时间后,MnO2质量分数为25%,求参加反应的KClO3占原有KClO3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由于反应中二氧化锰为反应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可通过假设二氧化锰的质量而得到反应前混合物的质量、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得出反应放出氧气的质量;由反应放出氧气质量计算分解了的氯酸钾的质量,该质量与原混合物中氯酸钾质量比即KClO3分解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0gKClO3和MnO2的混合物中MnO2的质量分数为25%,所以MnO2的质量为2.5g,KClO3的质量是7.5g.设KClO3分解放出O2质量为x,则反应后余下质量为10﹣x,这包括MnO2,生成的KCl及未分解的KClO3,其中MnO2占30%,则×100%=30%,解得x=1.67g设生成1.67克O2分解KClO3质量为y.2KClO32KCl+3O2↑24596y1.67g解得:y=4.3g,所以KClO3分解率=×100%=57%答:反应中KClO3的分解质量分数为75%.【变形】设开始KClO3和MnO2总质量为100g,反应前MnO2的质量为100×20%=20g.参加反应的MnO2做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100g×20%=25%xx=80g减少的质量是生成O2的质量.2KClO32KCl+3O2↑24596x20g解得x=51g16\nKClO3的质量分数=×100%=51%答案:反应中KClO3的分解质量分数为75%.参加反应的KClO3占原有KClO3的质量分数为51%.【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的有关计算,应注意利用总质量守恒计算物质的质量,注意计算格式的规范性. 1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07:02 页数:16
价格:¥3 大小:297.0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