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黄石市开发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湖北省黄石市开发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干冰升华C.蜡烛燃烧D.菠萝榨汁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B.可口的饮料C.新鲜的牛奶D.蒸馏水 3.一些不法商贩把工业用盐冒充食用盐出售,危机食品安全.工业用盐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  )A.+2B.+3C.+4D.+5 4.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质子数为(  )A.49B.115C.66D.164 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用镊子夹取固体D.用滴管取用液体放入试管中 19\n6.空气污染成为日益严峻的问题,202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没有列入监测范围的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氮C.一氧化碳D.PM2.5 7.下列试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发出大量的热 8.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通常显+3价C.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②③都表示阴离子 9.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若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速率慢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放出的氧气不纯 10.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分别观察气体的颜色B.分别罩上干而冷的烧杯C.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D.分别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11.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D.钠的原子序数为11 12.乐山是我国著名的绿茶产地,“竹叶青”等众多品牌的绿茶香飘四海.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可以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等.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19\nA.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B.每个茶氨酸分子含有26个原子C.茶氨酸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7:14D.茶氨酸中含有N2分子 13.如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的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和分子数均不会发生变化 14.2022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已受到普遍关注.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A.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 15.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结论D.红磷燃烧后,打开止水夹,水会倒流 1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19\n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 17.关于分子的知识,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用手捏海绵能让它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两块铅块用力挤压在一起,松开手后,下面的铅块不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破镜难以重圆,说明分子间距离过大,分子间几乎无作用力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36分)18.请选用下列物质对应的序号字母填空:化学源于生活,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以下物质中选择正确序号填空:A.氧气B.液氮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E.酒精F.二氧化硫(1)实验室用作燃料的是      ;(2)可制成多种电光源的是      .(3)属于植物光合作用原料是      .(4)可用作超导材料的是      .(5)用于炼钢、气焊的是      .(6)计入污染空气指数的是      . 19.(1)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①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②3个硫酸根离子      ;③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①电解水时,将      转化为化学能;②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是      ;③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 20.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良,如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1)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2)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需服该口服液几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19\n 21.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问题.(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②      .(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3)A装置与C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有      ;(4)实验室可用锌粒和稀硫酸溶液接触来反应制取纯净的氢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可以是      (填一组即可),如果用G装置收集氢气,则发生装置的导气管应连接G装置的      (填“a”或“b”)端. 22.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双氧水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以做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于是他到附近的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清洗干净、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2)[猜想]水泥块能做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3)[实验验证]填写以下实验报告的空白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      木条不燃烧常温下双氧水不易分解实验二在装有在装有双氧水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燃烧      (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故水泥块能做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5)[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中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      、      ;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分析]如果水泥块的质量不变,则水泥块可做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19\n(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够,还需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 23.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抚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A物质的名称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写序号);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缘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药品是      ,该过程主要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水.  2022-2022学年湖北省黄石市开发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以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干冰升华C.蜡烛燃烧D.菠萝榨汁【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菠萝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B.可口的饮料C.新鲜的牛奶D.蒸馏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19\n【解答】解:A、洁净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可口的饮料中含有水、碳酸、添加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C、新鲜的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D、蒸馏水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3.一些不法商贩把工业用盐冒充食用盐出售,危机食品安全.工业用盐NaNO2中N元素的化合价是(  )A.+2B.+3C.+4D.+5【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NaNO2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4.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质子数为(  )A.49B.115C.66D.164【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故其核内质子数为49.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19\n倾倒液体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用镊子夹取固体D.用滴管取用液体放入试管中【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固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瓶口没有紧挨,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向试管中装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胶头滴管时,取液后的胶头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置,以防止腐蚀胶头,图中胶头滴管平放,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空气污染成为日益严峻的问题,2022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列项目没有列入监测范围的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氮C.一氧化碳D.PM2.5【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对空气能造成污染的物质有100多种,但主要的污染物有可吸入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等,必须在空气质量日报中体现出来,让人们及时了解空气质量.19\n【解答】解:A、过量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但没有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的范畴,故A符合题意;B、二氧化氮是氮氧化物之一,也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要监测,故B不可选;C、一氧化碳,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要报告,故C不可选;D、PM2.5是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要报告,故D不可选.故选:A.【点评】本题较简单,要熟悉空气的污染物和空气质量日报的知识. 7.下列试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发出大量的热【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8.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通常显+3价C.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②③都表示阴离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判断.B、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19\nC、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解答】解: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②和④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3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④表示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则④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通常显+3价,故选项说法正确.C、①表示的粒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②③均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等是解题的关键. 9.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若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速率慢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放出的氧气不纯【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催化剂的特点考虑本题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只能改变反应速度.【解答】解:A、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不加入二氧化锰也能放出氧气;故A不正确.B、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不加二氧化锰,没有催化剂,反应速度会很慢,所以放出氧气的速度就很慢;故B正确.C、催化剂对生成物的质量没有影响,放出氧气的质量不变;故C不正确.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对双氧水制氧气放出氧气的速率会变慢,二氧化锰是固体,对生成氧气的纯度无影响.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记住催化剂的“一改变,二不变”的特性,即“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前后,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鉴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分别观察气体的颜色B.分别罩上干而冷的烧杯C.分别伸入燃着的木条D.分别罩上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区别氧气、空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达到一次鉴别出三瓶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都是没有颜色的气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B、分别罩上干而冷的烧杯,均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19\nC、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是空气;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正确.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无法鉴别氧气和空气,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 11.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D.钠的原子序数为11【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右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所以核外有11个电子,其中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说法错误;C、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右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故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乐山是我国著名的绿茶产地,“竹叶青”等众多品牌的绿茶香飘四海.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可以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等.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B.每个茶氨酸分子含有26个原子C.茶氨酸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7:14D.茶氨酸中含有N2分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茶氨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每个茶氨酸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分子结构进行分析判断.19\nD、根据茶氨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茶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每个茶氨酸分子是由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的,每个茶氨酸分子含有26个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1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7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2个氮原子,碳、氢原子个数比为7:14=1:2,故选项说法正确.D、茶氨酸是由茶氨酸分子构成的,不含N2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如图表示氢气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C.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的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和分子数均不会发生变化【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图示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分子的构成等.【解答】解:A、由图是可知,在化学变化中氢分子和氧分子变化成了水分子,分子发生了变化.故A说法不正确;B、由氢分子的构成可知,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故B说法正确;C、由水分子的构成可知,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说法不正确;D、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和种类均不会发生,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不一定发生改变.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此类试题属于图示题,解答时一定要弄清各原子或各分子所表示的意义,并能把微观粒子与宏观物质很好的联系起来,才能根据微观粒子来推测物质的种类与反应类型. 14.2022年我国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为“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已受到普遍关注.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19\n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A.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分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转变用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的需要,措施很多.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等都可以节约用水.【解答】解:保护和合理使用水资源的措施很多.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等都可以.故①③④组合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使用.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能节约用水. 15.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结论D.红磷燃烧后,打开止水夹,水会倒流【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专题】空气与水;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影响实验现象的几个方面主要是红磷的量不足、装置严密性等,该实验的原理就是通过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瓶内压强变小,水进入;所以药品的选用保证燃烧后生成物是固体才可以.【解答】解:A、红磷量不足会导致瓶内氧气不能全部消耗.B、装置需要严密,要不外界空气进入影响效果.C、换成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导致瓶中压强不变,水进入不到集气瓶里面.D、红磷燃烧后瓶内压强小,水会进入集气瓶中.故选C【点评】该题的关键就是对实验成功的几个方面分析好.C选项主要是考虑碳可以燃烧把氧气消耗掉,但是又生成新的气体使瓶内压强没有变化,水进入到瓶内,所以考虑问题要全面. 1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化合物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B.单质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元素19\n【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空气由不同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进行解答;B、根据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进行解答;C、根据化学变化的概念和特征进行解答;D、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氢、氦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但属于非金属元素.【解答】解:A、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例如空气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说法错误;B、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就属于混合物,故B说法正确;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故C说法正确;D、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原子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氢、氦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但属于非金属元素,故D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学会通过举实例的方法来证实结论的错误,即通过举出反例的方法来验证观点是否正确. 17.关于分子的知识,不正确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用手捏海绵能让它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两块铅块用力挤压在一起,松开手后,下面的铅块不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破镜难以重圆,说明分子间距离过大,分子间几乎无作用力【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之间有一定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解答】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该选项说法正确;B、用手捏海绵能让它体积变小,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两块铅块用力挤压在一起,松开手后,下面的铅块不落,说明分子间有引力,该选项说法正确;D、破镜难以重圆,说明分子间距离过大,分子间几乎无作用力,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但是受距离的影响很大,要注意理解.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36分)18.请选用下列物质对应的序号字母填空:化学源于生活,它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以下物质中选择正确序号填空:A.氧气B.液氮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E.酒精F.二氧化硫(1)实验室用作燃料的是 E ;(2)可制成多种电光源的是 D .(3)属于植物光合作用原料是 C .(4)可用作超导材料的是 B .(5)用于炼钢、气焊的是 A .19\n(6)计入污染空气指数的是 F .【考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课本知识同类信息;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酒精具有可燃性,在实验室用作燃料,故填:E;(2)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电光源,故填:D.(3)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原料,故填:C.(4)液氮可用作超导材料,故填:B.(5)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于炼钢、气焊,故填:A.(6)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计入污染空气指数,故填:F.【点评】掌握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1)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①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2O3 ;②3个硫酸根离子 3SO42﹣ ;③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H2O .(2)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实验装置.通电一段时间后,在两个试管中分别收集到气体a和气体b.请回答:①电解水时,将 电能 转化为化学能;②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是 2H2O2H2↑+O2↑ ;③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电解水实验;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空气与水.【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①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填:2O3;②3个硫酸根离子就是在硫酸根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3,故填:3SO42﹣;③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故填:H2O.(2)①电解水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填:电能;②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是2H2O2H2↑+O2↑,故填:2H2O2H2↑+O2↑;19\n③b生成的是氧气,实验室检验气体b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故填: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20.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良,如图为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1)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0.05% ;(2)若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需服该口服液几支,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标签图示型.【分析】(1)根据题意,每支口服液中含锌5.0mg,每支口服液的质量为10.0g,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则可计算出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需要锌的质量;由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据此计算每天还需服该口服液的数量.【解答】解:(1)根据题意,每支口服液中含锌5.0mg=0.005g,每支口服液的质量为10.0g,每支口服液中锌的质量分数为100%=0.05%.(2)儿童1kg体重每日需要0.5mg锌,则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需要锌的质量为0.5mg×20=10mg;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则每天从该口服液中摄入所需锌的质量为10mg×=5mg;而每支口服液中含锌5.0mg/支,故体重为20kg的儿童每天还需服该口服液1支.故答案为:(1)0.05%;(2)1支.【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以某种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一部分为情景素材,考查了同学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1.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问题.(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② 集气瓶 .19\n(2)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AD ,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2KClO32KCl+3O2↑ ;(3)A装置与C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有 便于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4)实验室可用锌粒和稀硫酸溶液接触来反应制取纯净的氢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可以是 CF (填一组即可),如果用G装置收集氢气,则发生装置的导气管应连接G装置的 a (填“a”或“b”)端.【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操作型;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干燥,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3)根据注射器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行分析;(4)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纯净,氢气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干燥,所以制取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A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3)注射器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所以A装置与C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有:便于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4)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应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可以是:CF,排水法收集的气体纯净,氢气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所以如果用G装置收集氢气,则发生装置的导气管应连接G装置的a端.故答案为:(1)试管,集气瓶;(2)AD,2KClO32KCl+3O2↑;(3)便于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4)CF,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2.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双氧水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以做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于是他到附近的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清洗干净、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2)[猜想]水泥块能做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3)[实验验证]填写以下实验报告的空白处19\n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过氧化氢的试管中 木条不燃烧常温下双氧水不易分解实验二在装有在装有双氧水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燃烧 水泥块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双氧水分解的速率,故水泥块能做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5)[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是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水泥块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中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 烘干 、 称量 ;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分析]如果水泥块的质量不变,则水泥块可做双氧水分解的催化剂.(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够,还需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 水泥块的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实验及控制变量思想;科学探究.【分析】【实验验证】试验一: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实验二:根据木条复燃的现象分析.【讨论与反思】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分析需要验证的因素,【实验步骤】根据洗涤后的固体中含有水分进行分析,要知道求固体质量的方法,【分析】根据催化剂满足的条件分析.【解答】解:【实验验证】实验一:根据实验现象是木条不复燃,说明了是用木条在检验是否生成了氧气,对比实验二的操作,可以得出实验一的操作;实验二:根据实验现象:木条复燃,说明了氧气的存在,更说明加入水泥块后过氧化氢中有有氧气产生,故答案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过氧化氢的试管中实验二水泥块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讨论与反思】研究是否是催化剂不但要从能够改变反应速率方面分析.还要从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方面进行分析,故答案为:水泥块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实验步骤】水泥块是从溶液中取出的,要得到水泥块的质量,就需要将水泥中的水分除去,然后用天平称量质量才会比较反应前后质量变了没有,故答案为:烘干,称量;【分析】研究催化剂,除了研究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还要研究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不变,故答案为:水泥块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故答案为:【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过氧化氢的试管中实验二水泥块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讨论与反思】水泥块的质量是否发生改变.【实验步骤】烘干,称量;【分析】水泥块的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19\n【点评】在研究催化剂时,要从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的质量、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研究. 23.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抚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1)A物质的名称是 明矾 ,操作①的名称是 过滤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ac (填写序号);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缘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2)操作②主要是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应选用的药品是 活性炭 ,该过程主要是 物理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硬 水.【考点】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硬水与软水;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生产实践型;性质决定用途;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净水时加入明矾,明矾形成的胶体能吸附小颗粒不溶性固体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过滤时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进行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当加入肥皂水后,会出现许多浮渣解答.【解答】解:(1)净水时加入明矾,明矾形成的胶体能吸附小颗粒不溶性固体形成大颗粒,易于沉降,过滤时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经过操作①得到了固体和液体,故操作①时过滤,经过过滤液体仍然浑浊,则可能是滤纸破了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吸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当加入肥皂水后,会出现许多浮渣,因此液体D是硬水.故答案为:(1)明矾,过滤,ac.(2)活性炭;物理;(3)硬.【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的净化方法、过滤操作、硬水软化以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06:51 页数:19
价格:¥3 大小:198.61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