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第八单元巩固练习试题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2022届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第八单元巩固练习试题答案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一、选择题1.B【解析】2022年美国宣布暂停履行《中导条约》义务,可能导致国际军控体系走向崩溃,但这不是材料设问方向,故A项错误;当年(1987年)美苏签订《中导条约》是国际裁军的重大进展,故B项正确;苏联推行战略收缩是指从东欧收缩,故C项错误;美苏两国对抗直到苏联解体才最终宣告结束,故D项错误。2.A【解析】 1947年3月,美国首次公开发表反苏、反共的国情咨文,即杜鲁门主义,故选A项;马歇尔计划是扶持西欧的措施,排除B项;1949年北约成立,排除C项;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排除D项。3.B【解析】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展和革新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故B项正确。4.D【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要敢于试验“证券、股市”这些代表“市场经济”的事物,这是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的内容,故选D项;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在防止激进(“左”),提防保守(右)的问题,排除A项;B、C两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均排除。5.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曼德拉为世界特别是南非人民敬仰的主要原因是他反对种族歧视,带领南非人民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实现了种族平等,故B项正确;反对殖民统治、遭受政治迫害和主动辞去职务都不是曼德拉被称为“英雄”的主要原因,A、C、D三项错误。6.D【解析】 7.B【解析】 材料信息显示,1962年,美、苏在古巴发生了一场紧张对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故B项正确。8.D【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最高法院拥有司法解释权,它的判决在美国具有权威性,所以说它关于种族隔离的判决动摇了种族歧视的法律基础,故D项正确;仅从法院的一次判决不能得出美国种族歧视的社会现状已被改变,也不能说明美国的反种族歧视肇始于教育领域,A、B两项错误;材料没有显示美国政府对种族歧视制度的态度,C项错误。9.B4/4\n【解析】 材料信息显示,在政府减少了对社会保障的负担比例的情况下,瑞典的养老金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养老人数在增加,因而可知瑞典的人口结构出现老龄化趋势,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仅显示养老金在增加,因而不能推知瑞典社会福利待遇逐渐降低,A项错误;在政府减少了对社会保障的负担比例的情况下,瑞典养老金的增加,说明领取养老金的老人增多而正在创造财富的人数量减少,这必然会使国家的税收收入降低,而不是增加,C项错误;老龄人口增多不一定表明民众更为关注养老待遇,D项错误。10.D【解析】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从材料中“为后来的领导人篡改改革的方向创造了条件”可知,当政者是戈尔巴乔夫之前的勃列日涅夫,故选D项;把农业作为其改革的重点是赫鲁晓夫改革,与材料中“为后来的领导人篡改改革的方向创造了条件”不符,排除A项;实施经济“加速发展战略”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排除B项;推行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排除C项。11.D【解析】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这一模式的特征是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同时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故选D项;法国推行大规模的国有化改革,排除A项;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的特征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排除B项;克林顿政府把平衡预算、消灭赤字、偿还国债作为干预经济的重要目标,排除C项。12.D【解析】 通过所学知识可知,两次世界大战及美苏冷战让人们认识到了和平的重要性,“东欧剧变”反映了人们的民主趋势,故选D项。13.B【解析】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跟罗斯福新政类似、认为与苏联解体有关系,是由于认识角度的不同得出不同的结论,故选B项;材料中不能体现他们阶级立场不一致,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史学家的专著更接近历史真实,排除C项;全球史观是若干史观的一种,也是一种主观认识,排除D项。14.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亚洲国家抓住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发展外向型经济,引进外资,紧密地与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因此在金融危机来临时受到的冲击最大,故B正确。15.D【解析】根据材料“广告称宁江机床厂既可以供应机床,又可以按用户需求加工零件,还可以承接短期培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宁江机床厂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销售,体现了对传统经济的突破,故答案为D项。A项国企改革开始于1984年,排除;B项消除地缘限制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所述与所有制结构变化无关,排除C项。16.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因为苏联模式的弊端,因此三者改革的共同点是解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问题,故D项正确。4/4\n17.D【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制度,建立“福利国家”,在促进社会稳定的同时,也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科尔的话说明由于政府财政负担沉重,决定对福利制度进行调整。18.D【解析】互联网是信息传递的平台,互联网的出现加速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信息时代,D项正确。19.C【解析】指令性、计划性是苏联计划经济的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进行指导,减少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延缓经济危机的到来,与苏联计划经济的指令性不同,C项正确。自由性与材料“经济计划”不符,排除。20.C【解析】将拖拉机和技术人员转到集体农庄,调动了集体农庄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集体农庄的机械化生产水平,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赫鲁晓夫的改革并未打破苏联模式。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不存在市场经济。当时美苏争霸的优势在美国。A、B、D三项错误。21.C【解析】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对峙格局形成,1991年两极格局瓦解,故选C项。22.C【解析】 美国独立战争中颁布的是《独立宣言》,故A项错误;阿尔及利亚属于非洲国家,而非美洲国家,故B项错误;1999年,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的是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故D项错误;C项表述符合史实,故正确。23.A【解析】材料认为冷战是“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即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由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导致冷战局面形成,故A项正确。24.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取表格信息并得出结论的能力。首先注意时间是1987年,当时第三次科技革命向纵深发展,新技术发明层出不穷,信息产业兴起。然后看数据,无论是英国、法国还是日本,纵向数据的增长明显。很容易得出结论B第三产业的兴起。A材料没有提及“福利国家”,故排除。C是20世纪90年代的变化,故排除。D材料无法体现,故排除。25.A【解析】据材料,1949年美国“组织美、英、法、日等国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在经济上遏制社会主义国家;1983年美国“成立‘技术转让情报委员会’,其唯一职责就是对苏联获取技术行动进行跟踪,了解苏联的经济需求”可知美国对苏联的经济对抗进一步升级,说明美国在经济科技领域极力与苏联竞争,反映了冷战的扩大,故选A项;据材料“巴黎统筹委员会”和“技术转让情报委员会”都是美国针对苏联国家采取的措施,非为针对西欧,排除B项;两个“委员会”重点关注战略物资和科技,是冷战4/4\n的表现,排除C项;据材料“‘巴黎统筹委员会’,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技术转让情报委员会”主要负责技术跟踪,说明此时期美国对苏联的经济敌对,并非禁运全部货物,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26. (1)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了非洲人民的觉醒;非洲人民的力量在二战中增强,二战后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沉重打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亚洲民族独立运动对非洲的影响;亚非会议的影响。(2)实现了非洲的独立与自由,为非洲国家的振兴奠定了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使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瓦解;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7.(1)模式: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成果: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进入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修补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整为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从建立比较完备的福利制度调整为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修正民族国家:欧洲一体化程度日益加强。28.(1)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以及追求财富的欲望,使中产阶级的压力日益加重。条件:政治方面,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完善,个人隐私权可以从法律上得到保护;经济方面,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中产阶级的财富不断增加,生活无忧;思想方面,自由主义思想兴起,追求个人幸福成为普遍的价值观。(2)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化政策。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出现了专门的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办公职员等群体,从而推动新中产阶级的崛起;“福利国家”政策的推行,也进一步提升了中产阶级的经济能力。影响:消费主义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社会需求,促进生产力发展;但过度的消费与闲暇,又削弱了这一群体创造财富的动力。(3)原因:挫伤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惩勤助懒);福利开支大,使政府不堪重负;经济增长速度降低;贫困人数增加;引起社会不满。29.(1)变化:从与苏联合作共同反法西斯到遏制苏联、称霸世界。原因:美国自身实力在战争中得到壮大;国家制度和社会意识的矛盾;杜鲁门对苏联认识的改变;“遏制”政策理论的推动;二战后苏联力量的强大对美国造成了威胁。(2)形势:两极格局受到冲击,出现多个力量中心;美国对华政策实现调整,中美关系缓和;苏联进行战略收缩。影响:推动中美、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有利于建立相对公平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30.(1)原因:美苏冷战;西欧衰落;欧洲安全的需要(对苏联的恐惧)。做法:建立世界银行;实施杜鲁门主义;推行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角色:主导者(决策者)。原因:美国实力下降;美欧利益冲突;欧洲实力增强,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速。(3)观点:承认欧洲强大;强调与欧洲的伙伴关系;继续发挥北约的作用。特征:合作是主流;但存在一定的竞争。4/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