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津市静海区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三校联考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静海区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三校联考试卷高三历史试卷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正确选项)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1.《国语》载:“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同志”的基础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C.结盟国D.联姻国2.“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可见,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A.推动社会结构转型 B.以维持秩序为目的C.强化了周王的权威D.本质上是爵位之争3.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B.官僚政治的弊端C.中央集权的削弱D.行政效率的低下4.(2022·嘉兴测试)史料记载:“687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人名)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刘祎之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主要是因为他违反了(  )A.诏令须经起草和审议的程序B.诏令须由枢密院负责的规定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5.《旧唐书》载,(杨绾)上疏条奏贡举之弊曰:“今之取人,令投牒自陈,非经国之体也。望请依古制,县令察举孝廉,审知其乡间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加以经业,才堪策试者,以孝廉为名,荐之于州。……自县至省,不得令举人辄自陈牒。”材料反映杨绾(  )A.主张恢复察举的古制B.反对科举取士的制度C.要求完善科举的流程D.注重科举的品德考察6.《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顾,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曰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B.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7.“永乐时,内阁初设,阁臣与部臣为平交,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材料表明(  )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B.内阁地位上升,职权逐步强化C.明朝中后期皇权渐趋衰弱D.内阁职能强化,行政效率提高8.下图是中国古代一城市在某一时期的行政及商业功能分布图(局部),这一时期是(  )9\nA.西汉B.南宋C.唐朝D.元朝9.(2022·延边一模)宋初,内地人民用铜钱向边民购买马匹,但边民将铜钱铸造成兵器侵扰内地。为此,政府禁止以铜钱买马,改用以布帛、茶叶等换马的物物交换方式。这一变化(  )A.导致宋代边境贸易严重退化B.促进了宋与边疆的贸易往来C.缓和了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D.说明政府贸易政策因事制宜10.下表显示了战国至东汉铁犁铧文物分布状况,此表可以证明(  )(单位:件)中原西北东北江南岭南战国11729———西汉238541347—东汉467954113829A.农业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B.汉代的铁犁技术普及全国C.汉代农业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D.汉代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11.侯建新在《封建主义概念辨析》一文中说:“封建的就不是专制的,封建是对专制权力的一种分散。”据此,与“封建”含义相近的是(  )A.宗法制B.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D.君主专制12.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县名,后改名为丹徒)之县,以为奉邑,以女妻之,富于在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A.分封制全面崩溃B.宗法制荡然无存C.郡县制初现雏形D.实行郡国并行制13.《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七三称:(元代)行省“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据此可知,元行省(  )A.军国重事,无不领之B.辖区广阔但权力不大C.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D.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9\n14.清朝前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甚至严重“异化”。最能体现“异化”的表现是(  )A.军机大臣参与决策B.推行密折制度C.内阁负责行政事物D.增加行省数量15.关于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所享有的权利,正确的描述是(  )①明朝内阁有专门的衙署,可以指挥六部等行政机构 ②明朝内阁大学士可以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 ③清朝军机大臣负责承旨拟写,相当于皇帝的秘书 ④清朝军机大臣可以参与制定军国大计等机要政务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5.据上海的《东方杂志》调查,1909年全国发生起义113起,1910年285起。清政府在农村推行禁种鸦片、人口普查、革除陋习等运动也引起了极大的骚乱。材料表明(  )A.清政府的统治根基趋于瓦解B.民众广泛支持民主革命C.清政府的改革违背历史潮流D.农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16.(2022·德州模拟)“但这一战争并没有促使中国人惊醒……他们拒不承认中国在军事上的劣势和在政治上的衰退,这样他们便让自己继续沉睡了二十年。”这段话中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17.“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下列各项不是从上述五四传单中获得的信息是(  )A.表达了当时爱国青年的强烈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性质C.把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D.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会的和约上签字18.(2022·衡阳联考)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由于没有解决好这些问题,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这里的“不足”应指(  )A.缺乏建立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的思想B.右倾思想一直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C.没有创建革命军队和掌握革命领导权D.“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19.下表反映出()1911年淸政府财政收入预算表(单位:万两)项目度支部预算资政院复核项目度支部预算资政睬复核田赋4810.134966.99正杂各税2616,39.2616.38盐茶课税4631.144762.19捐榆各款565.23565.23关税4213.934213.93杂收入3524.48.3669.86厘捐4318.794417.65公债356.00256.00官业4660.194722.8总计岁入29696.2730191.03(注:数据来自《资政院会奏议决试办宣统三年岁入岁出总预算案请旨裁夺折》)A.资政院掌握最高财政审核权B.晚淸各项财政收支较为均衡C.农民各种赋税负担大为减轻D.国家财税管理体制走向近代化20.虽然出台后未能得以切实的施行,但被誉为“由法律体系代替个人专断行政”的首创,被学人钤之为中国“现代化在政治领域的一块界碑”。符合材料所述的是()A.《临时约法》B.《钦定宪法大纲》C.《定国是诏》D.《资政新篇》21.《剑桥中国史》说:“如果中并在1922和19239\n年选择单独作战而不与国民党合作,它可能干得更糟:如果它较早地为最后的决裂做好准备,它也许会干得更好。”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1922年中共决定与国民党合作B.与国民党合作有利于革命高潮的到来C.中共犯的右倾错误导致最后的决裂D.中共较早准备决裂便能完成革命任务22.有学者指出,民国初年破旧而又未能立新,社会陷入严重失范状态,只有实行具有一定现代导向的过渡性强权统,才能渐进地从封建专制过渡到现代民主。革命过后的社会民众心理“呼唤一个能迅速结束动乱、稳定政局的人物”。以上材料说明()A.威权人物上台有历史的必然性B.孙中山可依法继承立宪下的皇权C.辛亥革命引发急剧的社会动荡D.改良比革命更有利于社会稳定23.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从各省调兵25万增援东南沿海,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B.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C.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D.清朝战和不定指挥失当24.1929年2月中共中央致湖北省委的信:“不要城市就是否认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就是否认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结果共产党只有变成小资产阶级农民党。在斗争的布置上有用乡村包围城市的企图,这种倾向是极危险的。”这说明()A.中共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B.中共中央坚持走苏俄道路C.中共当时存在性质转变的危险D.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领导岗位25.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了一则宣言:“……(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其主要目的是()A.顽固坚持其反共主张B.根本上消除国共矛盾C.改善国共两党的关系D.组织全民族力量抗战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题;其中26题16分,27题16分,28题18分,共50分)26.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发展变化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9\n材料一 至于周衰,人心未离而诸侯先畔(叛),天子拥空名于上,而列国擅威命于下,因循痿痹(恶性循环),以至于移祚(改朝换代),谓非封建之弊乎?——(明)张燧《千百年眼》材料二 吴王濞招天下之亡命之徒铸钱,淮南王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逃亡者,江都王非亦招揽四方豪杰。……赵王彭祖,让商人独买商品以专其利,收入多于国家租税,而贵族与商人,声千互通,相为消长,这些情况皆足以动摇政局。——据钱穆《秦汉史》整理材料三 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郡、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1)材料一中“封建”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封建”所存在的弊端。(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汉王国对中央构成哪些方面的威胁?汉代地方行政体制变革实践的效果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行省制度的实施所产生的影响。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4分)2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6分)2022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0周年,2022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们有必要理性地反思这两次中日战争,发掘它的现代意义以及对我们的启示,以避免新的历史悲剧出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光绪年间,官吏“唯知耗民财,殚民力……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元气”大比拼。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如指掌。甲午战争之际,基督教信徒内村鉴三(1861~1930),曾把当时的“日、支两国关系”解释为“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的关系,于是,这场战争便不但不是什么9\n“侵略”与“被侵略”,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实际上,日本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明治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阙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材料二 甲午战争使日本军国主义者尝到了侵略战争的甜头,刺激了它向外扩张的贪欲,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强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为最后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王晓秋《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1)材料一中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4分)材料中以内村鉴三为代表的日本人对侵略中国的态度是什么?(2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甜头”具体是什么?(6分)列举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向外扩张的史实。(4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发展农业,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扩大耕地面积,二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那就要靠精耕细作。中国农业二者都有,但主要是后者。欧洲与中国封建社会不同,表现在每户耕地面的大,但耕作粗放,单产较低。然而,农业生产率,即每个人占有的粮食数并不少于中国,这是由于耕地面积大的缘故。——宁可《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道路》根据材料一,概括中欧封建社会农业发展道路的不同之处。(4分)材料二:9\n当每户家庭的农田都能达到一定面积时,总产量也会相应的提高,从而养活更多的人口。在农田所允许的最大限度内,提高劳动产出。但是人口的持续增长,最终减少了每个农民家庭可耕种的土地。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农田的面积越来越小,直到掉到生存线之下。为了生存,中国北方农民不得不为闲置的劳动力找到新的出路。家庭手工业如棉纺织业能够提供而外收入。季节性的到城市打工提供了另一种收入。——(美)魏斐德《中华帝制的衰落》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与此前相比,18、19世纪农民对手工业、商业地位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指出导致这些变化的原因(4分)以并分析这些变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材料三:大约到了1800年,就当时的科技水平而言,人口开始超过资源。农业依然是经济的最重要部门,土地的单位产量依然很高。但人均产量开始急剧下降。结果就日益入不敷出,能够满足全社会人民的基本需求和期望的机会和可能性也越来越少。——(美)石约翰《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如何改变或扭转这种状况。(4分)9\n静海区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三校联考试卷高三历史试卷答案选择题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AABADCBBD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CDBAADADB题号2122232425答案BAABD26.(1)封建: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2分)弊端:地方权力过大,中央难以控制。(2分)(2)威胁:经济上,诸侯王铸造钱币,实施商品专卖,严重扰乱国家的经济秩序,影响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2分)政治上,诸侯王发展个人势力,借以对抗中央,严重威胁中央集权。(2分)问题:分封制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郡县制是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2分)(3)影响: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趋势: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逐渐趋于多层次;(2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渐加强。(2分)可根据学生答案酌情给分27.(1)原因:官吏腐败,清朝政府失去民心、军心;日本蓄谋已久长期准备。态度:义战(解放中国)(侵略有理,侵略有功)。(2)“甜头”:《马关条约》签订(或答条约内容)。(2分)史实:参加八国联军侵华(2分);在东北发动日俄战争,吞并朝鲜(2分);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2分);出兵山东(2分);侵占东三省(2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2分);挑起太平洋战争(2分)。(答出4条,得8分)可根据学生答案酌情给分28.答案:(1)中国封建社会走的是精耕细作道路;(2分)欧洲走的比较粗放的道路(2分)9\n(2)变化:大量农民从事家庭手工业或进入城市从事手工业和商业。(2分)原因:人口的持续增长,导致人均耕地面积过少,单纯依靠农业生产难以过活。(2分)农村出现大量富裕劳动力(2分)影响:使得城乡间的人口流动和物质交换增多,促进了明清时期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人口过剩增加了社会治理的不稳定因素。(4分)(3)提高科技水平、合理控制人口增长率、发展工商业、走工业化道路等等。(4分)可根据学生答案酌情给分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8:02:38 页数:9
价格:¥3 大小:141.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