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2
2
/12
剩余1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山东师大附中2022级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1至8页,第II卷(非选择题)8至10页,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周礼》记载:“以九职任万民……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从材料我们可以得到的确切信息是A.当时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B.周朝时政府重视商业发展C.当时社会普遍经商,农商并重D.强调农商以加强中央集权2.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A.宋朝商业环境相对宽松B.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C.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D.国内外市场的扩大3.“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以下可以印证《全球通史》中这一观点的史实是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B.“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C.“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D.“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4.在陕西姜寨遗址中考古发掘出了大批的文物古迹,但没有出土A.公共墓地B.石器工具C.精美陶器D.青铜礼器5.有史书记载:“水以轮济,假一毂(gu)汲引之利,为万顷生成之惠……神机日夜运,甘泽高下普”,此农具的发明A.体现了农业基本模式B.推动了水田农业的发展C.改变了农村产业结构D.形成了完备的灌溉体系6.《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上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B.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D.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7.2022年7月9日在南京展出的雍正年间烧造的“青花瓷奶杯”,该奶杯口窄腹宽,还多了个把手;是根据西方顾客的要求专门订制的,因为中国瓷器里从来没有这种器形。尽管造型很西方,但杯壁上却透出浓浓的“中国风”,上面的主题纹饰是中国传统图案—《雏燕凌云图》和《童子春牧图》,寓意“科举顺利、及第有望”。材料信息-12-\nA.说明清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B.适应了当时瓷器对外销售的需要C.反映了当时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D.表明青花瓷是外销的最主要瓷器8.下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由此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A.巩固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B.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C.体现农耕文明的外向特征D.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转移9.《国语·齐语》载:“美金(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指铁)以铸锄、斤,试诸壤土”材料说明春秋时期A.齐国以铁器做农具B.齐国手工业发达C.铁器最早用作农具D.农业的精耕细作10.下图为新疆出土的汉代织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局部)。该织锦结构复杂,工艺精湛。经考证,专家认为这是当时拉弓射箭时使用的护臂。据《史记·天官书》载:“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从这件文物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有①汉代人为军国大事祈求祥瑞的心态②汉代的官营纺织业技艺精巧③汉代丝绸之路商业繁荣④汉代流行的字体是楷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1.美国商人亨特曾写道:最壮观的景象莫过于英国商船队驶入广州港的情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清帝国的十三行和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了18、19世纪中西关系的神经中枢”。这表明A.广州十三行和东印度公司商业竞争激烈B.清政府被迫逐步改变闭关锁国经济政策C.东西方两个区域市场的存在促进了世界市场发展D.广州十三行是当时中西方最重要的贸易机构之一-12-\n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记载:外国商业扩大到中国内地,促进了中国商人阶级的发展,他们不久就接管了西方商品的销售。还记载:早在1869年英国一位官员说道:“由于在语言上占优势、拥有市场、开支较低,中国人几乎垄断了商业经营。”这主要说明近代中国A.外商和华商形成竞争共生关系B.中国商人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C.民族资产阶级掌握了经济命脉D.西方在华商品都靠中国人经营13.下表是根据《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一书中“20世纪某一时期主要国家在华投资总额(单位:亿美元)变化”编制的。表中数据反映出A.英国对华投贸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国家B.经济危机爆发刺激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C.“一战”后,列强在华实力对比有所变化D.列强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4.下表是1920—1936年在中国投资的工业资本中中国资本与外国资本的产值及比重(货币单位:亿元)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A.这一时期外国资本始终占主导地位B.这一时期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这一时期中国资本增长率超过外国D.中国资本增长的前提是社会和平稳定15.宣传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右图宣传画应创作于A.北伐战争时期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16.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B.要实现合作化,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17.据李景汉《北平郊外乡村生活》记载:1930年对北京地区所作的调查发现,京郊一个村子里,已婚117名妇女中缠足者仍有31人,占27%,男子中带发辫者尚占十分之一,并仍以“没辫子不好看”和“带惯了”等理由拒绝剪辫。这一现象主要表明-12-\nA.人们的审美观念受传统习惯影响B.人们的审美观念呈现出多样化C.当时北京地区社会风气较为自由D.辛亥革命在农村地区的影响有限18.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致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C.新旧风俗相互交织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涉及各个方面19.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20.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在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A.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C.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D.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12-\n21.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文中所说的现象应当发生于A.1898~1900B.1901~1911C.1912~1927D.1928~193722.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l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23.英国的“圈地运动”始于12世纪,是指地主强行圈占公有地,剥夺公薄持有农土地,或强买自由持有农土地办牧场和农场。对“圈地运动”理解正确的是①“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之一②摧毁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建立起资本主义大农业③造就了广大的国际市场④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造就了两大新的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A.①②③B.①③④C.③④D.①②24.“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A.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B.使欧洲从此居于世界中心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D.直观反映了大国兴衰历程25.有人说人类有史以来经历了两次革命。第一次是瓦特改良蒸汽机的问世增加了人类的臂力,第二次是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伸展了人类的脑力,使人类拥有了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下列有关这两次科技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科学与技术越来越紧密地结合为一体②电子计算机能够取代人脑③动力时代和信息时代缩短了世界的距离④都推动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和发展A.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26.在罗斯福新政问题上,就不乏有这样的“修正主义者。”……他们认为,大萧条原本只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波谷;美国很多经济周期中的波谷……比如1894年及1921年的经济萧条,都可以通过市场的调节能力自我修复,大萧条之所以十多年阴魂不散,恰恰是因为政府在帮倒忙。你认为材料中“修正主义者”极力反对的人可能是①亚当斯密②罗斯福③胡佛④凯恩斯A.②④B.①③C.②③D.①②27.1960年日本内阁通过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l0年之内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增长一倍。据日本的《关于国民生活的舆论调查统计》,“倍增计划”实现后,回答自己的生活是“中流”的人达到90%。这说明日本A.建立了完善的福利制度B.开始采用宏观干预的经济政策C.实施了计划经济D.通过“倍增计划”造就了庞大的中产阶级-12-\n2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四分之一世纪是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世界工业和世界贸易在这些年以5.6%和7.3%的前所未有的增长率增长,与19世纪晚期相比促成这一时期经济繁荣的主要原因是A.福利国家制度确立和扩展B.重视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C.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力推动D.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实施29.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罗斯福新政A.推行“以工代赈”B.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C.整顿财政金融体系D.实施农业减耕减产政策30.胡佛担任总统期间,设立周转基金用于资助农场主组建销售合作组织,确定最低销售价格:会见市长和州长,督促他们加速公共工程项目建设;成立国家信贷公司、紧急就业委员会,以期通过自愿联合来解决问题。由以上资料可以得出下列哪一结论A.罗斯福新政某些政策实质是胡佛政府时期政策的某种延续、深入和强化B.胡佛的政策说明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行不通的C.胡佛事实上已放弃自由放任政策D.胡佛对危机缺乏正确认识,实施以行政命令取代市场调节的偏激政策31.1929年后,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还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说明了A.经济危机的蔓延B.市场调节的失灵C.工业经济的弊端D.世界市场的无序32.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和巴西在19世纪经济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差异,是由两个国家并入全球经济的不同方式造成的。下列各项与此研究视角相同的是A.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B.工业革命后,物质享受至上成为许多人的生活目标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D,斯大林模式是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经济建设的选择33.有史家对世界近代现代史进行阶段划分,如14~16世纪是“发现”的时代,是近代社会的准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是“剧变”的时代,是文明的新探索与创新。那么,20世纪上半期的阶段特征恰当的是A.“理性”的时代B.“工业”的时代C.“探索”的时代D.“冷战”的时代-12-\n34.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契机,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和粮食进口国。1985年,美国里根政府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世界市场注入大量石油,导致世油价下跌了129%,苏联损失惨重。这表明A.苏联忽视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代价沉重B.石油成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财政基础C.石油危机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D.粮食问题严重动摇了苏联社会经济基础35.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写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企业和贸易的存在。”该政策的实施A.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B.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C.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D.使这一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目标36.1920年11月,苏俄人民委员会发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这一经济活动A.利用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B.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C.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为罗斯福新政全面干预经济提供了借鉴37.下表为1913年—1928年苏联农业生产对比表对表格中数据变化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1928年谷物收获量低于1913年收获量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需求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D.集体农庄的建立发挥了社会主义优越性38.读“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下列对1958、1963、1973、1978年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的分析,正确的是1953—1983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A.1958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B.1963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赫鲁晓夫改革的提前结束C.1973年苏联GDP增长率高于世界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进行-12-\nD.1978年苏联GDP增长率低于世界是因为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39.宋代张载等人提出“宗法若立,则人人各知来处,朝廷大有所益”,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以及办“义仓”“义学“‘义冢”等等。这一风气逐步盛行的原因是A.重建上古宗法制度B.社会矛盾日趋激化C.强化对户籍的管控D.儒学深入社会生活40.孟子说:“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董仲舒认为:“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二人都认为治国者应当A.以古鉴今B.尊崇天道C.施行“仁政”D.因时改革-12-\n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1题16分,第42题22分,第43题22分,共60分)41.(16分)市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日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潘楼东街巷》材料二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材料三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23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6分)(2)材料二反映出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种新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实现材料三的观点的。(6分)42.(22分)有同学在研究近代中西经济交流时找到了以下史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6—18世纪,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金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丝绸,茶叶、香料等).……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12-\n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机械设备等也漂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市出现生产凋敞,经济萧条的状况。(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不同时期中国与欧洲在贸易中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12分)材料二(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出口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影响?(10分)43.(22分)“一带一路”是中国迎合国际经济大势,联系国情提出的重要战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统一性和多样性是世界现代史的基本特征。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世界统一性的主要表现。战后世界经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多样性,它的具体表现就是“两种体系、三种国家”的出现。“两种体系”是指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三种国家”是指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吏·现代史编》(下卷)材料二2022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12-\n)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提到,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加强各方面的合作。——摘编自《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2022年3月)材料三丝绸之路不是一哄而上的什么运动,也不是只对中国有什么好处,它对全世界、对各个国家部是有好处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将促进这条经济带上的国家和地区相互进一步的扩大自由化、扩大市场化、扩大法制化。丝路不是在建一个什么路,而是一整个市场的对接,涉及到关税门槛的降低,限制和管制的减少,它意味着在法制和经济制度层面的一些改革。——何茂春《丝绸之路战略意义堪比入世》(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世界经济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具体内容是什么?(10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国际国内背景是什么?(6分)(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现实意义。(6分)历史参考答案:1.B2.C3.C4.D5.B6.B7.C8.D9.A10.A11.D12.A13.C14.C15.B16.D17.A18.B19.C20.A21.C22.D23.D24.D25.B26.A27.D28.C29.B30.A31.D32.D33.C34.A35.A36.A37.C38.C39.D40.C41.(16分)(1)宋代:市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有饮食、服装等服务设施;(6分,每点2分)(2)新现象:西方工业品充斥东南沿海市场,中国传统手工业品滞销;(2分)变化:中国经济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分)-12-\n(3)过程:邓小平南方谈话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世纪初,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分)42.(22分)(1)地位:16——18世纪:中国在贸易中占优势,欧洲则处于贸易逆差。(2分)原因: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经济水平领先欧洲;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对现世生活的追求;经济水平低于亚洲。(4分)地位: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大量输出农产品,输入工业品;西方控制中国的原料出口,在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2分)原因:欧洲——工业革命的进行;对外殖民扩张,进行商品输出;发动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中国——小农经济逐步解体;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受西方工业文明冲击。(4分分)(2)特点:出口以农产品、手工制成品为主;以原料出口为主,半制品、制成品很少;出口货物比例不协调;具有半殖民地特征。(4分)影响:使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加速小农经济的解体;日益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一方面破坏了中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6分)43.(1)统一性: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接受;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4分)多样性: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对立(答成经互会与马歇尔计划的对峙亦可得分);不同类型的国家选择互有区别的经济发展模式(答成苏联仍然保留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下的市场经济模式亦可得分)。(6分)(2)背景:国际方面,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沿线各国经济互补性较强,合作潜力和空间巨大。国内方面,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显著提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符合是中国崛起的必然要求。(6分)(3)意义:有利于增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实现资源的优势互补,促进相关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完善自由化、市场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利于深化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的空间与规模;有利于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地位;有利于增进沿线国家和人民的传统友谊,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利于消除分歧,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6分,答出3点言之成理即可)-12-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山东省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理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2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文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8:00:37
页数:12
价格:¥3
大小:789.9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