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广东省2022学年广州市荔湾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广东省2022学年广州市荔湾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7
2
/17
剩余15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西周时,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连接点是()A.禅让制B.神权统治C.嫡长子继承制D.等级制度2.(2分)《剑桥中国史》载:“对帝国而言并不是新东西,也不是起源于秦。但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要,它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重立列国的思想。”材料评说的制度应是()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3.(2分)《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A.皇权至上,皇帝独尊B.秦首创皇帝制度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D.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4.(2分)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秦之所忧者在孤立,而汉之所忧者在诸侯。”为了解决“汉之所忧”,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A.频繁更换丞相B.任用亲信和近臣C.建立刺史制度D.颁布“推恩令”5.(2分)古代王朝为维护统治,往往设置机构或人员加强监察。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十三部,每部设官员一名让他“乘传周流”(“传”指公家驿站的马车;“周流”意为到处巡视)这一官员是()A.御史大夫B.监御史C.刺史D.锦衣卫6.(2分)《资治通签》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此材料直接说明唐代三省六部制()A.利于丞相筹划全国政务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17/17C.减少了皇帝决策的失误D.使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7.(2分)有学者在介绍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这是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另外一个独立的实权部门是枢密院,其地位与中书省相当。”材料说到的制度所在的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8.(2分)如图反映的时期,我国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9.(2分)康有为在《拟免跪拜诏》中说:“汉制,皇帝为丞相起(立);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群臣)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这一演变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礼仪规范不断完善B.等级制度趋于森严C.专制政治走向极端D.丞相权力逐渐削弱10.(2分)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11.(2分)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变化反映了()A.司法机构逐渐独立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专制皇权趋于顶峰D.地方政府职能转变12.(2分)伯里克利在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该制度是指古代雅典的()A.中央集权制B.君主立宪制C.直接民主制D.君主专制17/1713.(2分)在罗马共和国初期,平民和贵族展开长期的斗争,推动了一部被后世誉为“欧洲一切公法和私法的渊源”的成文法颁布。这部成文法是()A.公民法B.《十二铜表法》C.万民法D.《民法大全》14.(2分)有史学家认为:如果把这一事件看作是一次制度变迁,即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那就可以看出,制度变迁不一定要用革命的手段,非革命的手段一样可行。“这一事件”是()A.十月革命B.“光荣革命”C.工业革命D.二月革命15.(2分)“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这体现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A.专制主义色彩B.军国主义色彩C.民族主义色彩D.民主主义色彩16.(2分)美国的警察由每个州独立管理。警服制式、颜色和配枪不一样。比如:加利福尼亚州,黑色制服,大檐帽,配枪博莱塔;德克萨斯州,军绿色制服,牛仔帽,配枪柯尔特。这一现象体现了美国宪法的()A.三权分立原则B.联邦制原则C.中央集权制原则D.人民主权原则17.(2分)《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即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殷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B.建立了民主共和制C.确立了分权制衡的权力结构D.确立了责任制内阁18.(2分)关税的税则税率是一个国家用以限制和鼓励某些进出口商品,以保护本国工商业利益的手段。近代列强开始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19.(2分)如图为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舰队的隶属关系表。材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之一是()17/17A.军队指挥体系落后B.洋务派任人唯亲C.军队贪污腐败盛行D.舰队数量的过多20.(2分)山东巡抚孙宝琦致清廷责任内阁电:“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上述电文主要针对()A.太平天国运动蓬勃兴起B.义和团运动迅猛发展C.中国同盟会发动系列起义D.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独立21.(2分)“1926年9月被人嗤之以鼻的国民党人攻下了长沙、岳州、武昌和汉口。1927年春他们拿下了南京和上海。”这则新闻报道反映的中国政局变化是()A.日本侵华受到有效遏制B.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C.国民党反袁斗争取得胜利D.北洋军阀的统治受到沉重打击22.(2分)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不断发展。对下图“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变化原因的理解准确的是()17/17A.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B.“工农武装割据”的开展C.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23.(2分)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据此,中国抗战应始于()A.九一八事变B.一二﹒九运动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24.(2分)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此处所言战事()A.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C.切断了日本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25.(2分)二战期间,日本入侵缅甸,驻缅英军节节败退,1942年2月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与日军浴血奋战,成功解救出被围英军。这说明()A.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已经超越英国B.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力量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由守转攻D.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26.(2分)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一重大战役形势图。这一战役应是()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17/1727.(2分)《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是指()A.进行二月革命B.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C.发动十月革命D.巩固苏维埃政权28.(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这段话出自()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美上海联合公报】29.(2分)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开幕式上致辞:“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致辞中“代表们”参加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C.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0.(2分)《共同纲领》规定:“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体现的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和平共处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1.(2分)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周恩来封面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这里的“中国人来了”依据的重大历史事件应该是()A.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尼克松访问中国17/17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日正式建交32.(2分)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人印象发生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A.中美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B.中美关系开始缓和并逐步正常化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D.中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33.(2分)著名外交家乔冠华曾总结说,中国外交是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反两霸”,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后“全方位”。这体现了中国外交()A.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B.以联合国为中心C.以非集团化为特点D.以意识形态为指导34.(2分)2022年11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两岸领导人的历史性会面与直接交流沟通,对于地区和平与稳定,引领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促成此次“习马会”的政治基础是()A.一国两制原则B.和平统一原则C.和平共处原则D.一个中国原则35.(2分)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施瓦布说:“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材料中“根本性变化”是指,当今世界()A.发达国家已日趋衰落B.东西方差距逐渐消失C.发展中国家主导世界D.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宗曰:“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定,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摘自《贞观政要•论政体》17/17材料二: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对于国务员认为失职或违法时……可决弹劾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总统)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得宣告大赦、特赦、减刑,但大赦须经参议院之同意。﹣﹣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的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三省六部制是如何实践唐太宗的观点的。(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中立法权是如何限制行政权的?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临时约法》的进步性。37.(10分)近代以来,中共外交经历了百年的屈辱历史,到新中国成立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道路。这一过程充满艰辛,相继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尊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非常大。第一项规定确立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的税率。第二项规定使“这些说不同的语言并有着奇怪习俗的夷人”获得了管理自己的权利。第三项规定则保证了以后其他国家在中国得到任何权益,英国都可以同样享有。﹣﹣﹣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整理材料二:太平洋战争的结束开创了东亚的一个新时代。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在其近代历史上,中国的国际威望从来没有像此刻那样崇高。﹣﹣﹣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1)、指出材料一中三项规定的内容?概括这些规定的危害?(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的原因?38.(10分)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17/17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美国的历程》(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3)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型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17/172022-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实现了家国同构,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解答】A.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瓦解,排除;B.三公九卿制是秦朝中央的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C.根据材料所述,公元前221年清朝建立,断然摒弃了必然引起间接统治的分封制,全国推行中央垂直管理的郡县制,正确;D.郡国并行制是西汉初期的政治制度,排除。故选:C。3.【解答】秦朝统一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核心是皇权独尊和至高无上。材料正是其表现,故A正确;BCD项都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4.【解答】材料中的“汉之所忧者在诸侯”是指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地方王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针对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的做法是颁布“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分割诸侯的力量。故D正确。材料反映的问题在地方,AB项措施没有作用,排除。刺史制度对地方官加强监察,但并不是针对地方诸侯采取的措施,排除C。故选:D。5.【解答】依据材料“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十三部,每部设官员一名让他乘传周流”,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每区设立刺史一名,监察地方,故C项正确。A项是秦汉时期中央监察制度,排除。17/17B项是秦朝地方监察制度,排除。D项是明朝监察制度,排除。故选:C。6.【解答】材料“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主要意思是门下省对“诏敕”中的“查失”进行“驳正”,以减少失误。故C正确。三省六部制分散了相权,故排除A。三省六部制在某种程度上讲降低了行政效率,故排除B。D是清朝军机处设立的影响,故排除。故选:C。7.【解答】ABC与题干无关,排除。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二府即宰相、枢密院;三司即度支、户部、盐铁,掌管财政,符合题意。故选:D。8.【解答】从题意中的地图看出,地方实行行省制,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是宣政院,联系所学,这是元朝时期的行省制度,故D项正确。故选:D。9.【解答】A.礼仪规范的完善是表面现象。B.等级制度森严是特征,不是本质。C.材料反映的是皇帝面对宰相时期的行为,体现了皇权的强大,项权的削弱,本质上反映出专制制度走向极端。D.丞相权力逐渐削弱,是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故选:C。10.【解答】元代行省的设置打破原先依据山川形变划分地方行政区划的原则,目的在于通过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划,打破原有可能依据有利地理区划而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局面,从而强化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秩序,所以D项符合题意;A项是其作用而非目的,BC两项说法均与行省设置意图无关,故ABC项排除。故选:D。11.【解答】依据材料可知,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说明从宋朝开始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即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17/17AD两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C项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排除。故选:B。12.【解答】依据题干“伯里克利”、“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可知,反映的是雅典民主政治中主权在民的特点,因此题干中的制度是直接民主制,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13.【解答】结合所学知识,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4.【解答】根据材料可知,通过这个事件后“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制”,并说明导致制度变迁“非革命的手段一样可行”,联系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它是光荣革命,故B正确;AD项都是暴力革命的形式,C项并没有使英国制度变迁,故ACD排除。故选:B。15.【解答】根据德意志宪法规定,皇帝拥有巨大权力,君主专制是实,立宪是虚,体现了这部宪法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因此A项正确,D项错误;BC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故选:A。16.【解答】依据所学可知,根据1787年宪法,美国确立三权分立的联邦体制,在这一制度下,联邦政府享有政治、经济、外交等大权,同时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权。题干材料正反映了这一特点。故选:B。17.【解答】A.君主立宪制是英国的政治制度,排除。B.民主共和制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防止专制,宪法规定,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国会的批准,联邦法院司法独立,正确。D.是英国民主政治的内容,排除。故选:C。17/1718.【解答】通过材料“开始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可知这是《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条款,故A正确;《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北京条约》中没有涉及关税的内容,排除B、C、D。故选:A。19.【解答】从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中、日舰队的隶属关系表可知,清政府军队指挥体系落后,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20.【解答】A.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涉及到山东地区。B.义和团运动不会涉及到很多省份,没有体现出共和的特点。C.同盟会发动的一系列起义太过于广泛材料明显是针对武昌起义以后的形势。D.1911年武昌起义成功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有十几个省区脱离清廷宣布独立,与材料中“实渴望共和政体车”“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相符。故选:D。21.【解答】A.材料反映的是大革命时期,不是日本侵华时期。B.国民党发动第五次围剿是在1933年。C.反袁斗争取得胜利是在1916年。D.从材料时间可以看出,这是北伐时期,当时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故选:D。22.【解答】A.材料是从1927年4月份到1928年,当时大革命已经失败。B.材料反映的时间正是中国共产党开始工农武装割据的时代。当时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所以会吸收大量农民加入共产党。C.创建人民军队是指南昌起义,当时并没有发动农民。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是1937年。故选:B。23.【解答】根据所学,14年抗战,1945年9月抗战胜利结束,开始的时间应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故A正确;其它选项错误。故选:A。24.【解答】A.从材料明显可以看出是日本对上海的侵略,这应该是指淞沪会战,没有八路军和共产党参与。17/17B.淞沪会战这种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C.切断日本与南洋的海上交通,不是淞沪会战的作用。D.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应该是在武汉会战以后。故选:B。25.【解答】A.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看不出中国国际地位超越英国。B.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能够体现出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重大贡献,是国际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C.材料看不出,转守为攻。D.国外作战而不是强调在中国境内的抗战。故选:B。26.【解答】从地图中可以看出是以徐州为中心,地图中有碾庄,故判断是淮海战役。故C正确。排除D。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均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依据地图“中人民解放军歼敌地区”可排除AB。故选:C。27.【解答】题干体现的是列宁“在四月份”“号召立即进行二次革命”,据此可以知道这是指列宁发表《四月提纲》,在里面提出要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发动十月革命,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C。28.【解答】从材料中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还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段话应该是出自共同纲领。故选:B。29.【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决定了国名、国都、代国歌、国旗;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国家领导人;决定在天安广场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为新中国的成立进行了必要的准备工作;据此依据材料“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可知C正确。ABD均明显不合题干主旨,排除。故选:C。17/1730.【解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材料反映的方针主要针对旧的国民政府外交内容,应该是另起炉灶的表现,故B正确;一边倒主要是指倒社会主义阵营和苏联,故与材料不符,故A排除;和平共处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原则,不是外交政策和方针,故C排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针对列强在华的侵略特权,与材料不符,故D排除。故选:B。31.【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据此依据材料“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是周恩来封面左上角写着‘中国人来了’”可知C正确。A出现在1979年,排除。BD出现在1972年,排除。故选:C。32.【解答】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对中国实行敌视政策,两国关系紧张,所以出现了“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的调查结果。而70年代随着两国关系改善,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等,出现了“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的状况,故B正确;A是在1971年,排除;C是1979年,排除;D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故选:B。33.【解答】“中国外交是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反两霸”,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后“全方位”体现了中国外交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故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34.【解答】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习马会”是两岸领导人的历史性会面与直接交流沟通,对于地区和平与稳定,引领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政治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故选:D。17/1735.【解答】“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表明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故D正确;AC材料未体现,排除;B太过绝对,排除。故选: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6.【解答】(1)观点:根据“皆委百司商量,率相筹划,于事稳定,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得出集体决策有利于提高行政科学性实践:结合所学,回答唐朝三六部制的内容和行政事务的运作方式印可(2)限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可决弹劾之;对于国务员认为失职或违法时……可决弹劾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总统)制定官制官规,但须提交参议院议决;任免文武职员,但任命国务员及外交大使须得参议院之同意;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得宣告大赦、特赦、减刑,但大赦须经参议院之同意。”得出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职员、大赦、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等须经参议院同意。进步性:结合所学,回答《临时约法》的进步意义即可,可从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法、反封建专制意义、促进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等角度总结。故答案为:(1)观点:集体决策有利于提高行政科学性。实践:唐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政事堂为三省长官集体议事场所。(2)限制:参议院可弹劾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职员、大赦、宣战媾和及缔结条约等须经参议院同意。进步性: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是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37.【解答】(1)材料一实际上反映的是鸦片战争的危害,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列强在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是中国国家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217/17)材料二,主要的观点是太平洋战争结束以后的东亚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这主要是由于抗日战争,中国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故答案为:(1)内容: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危害:国家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2)观点: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东亚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原因: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38.【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2)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不流血、妥协。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3)结合所学知识,建立联邦政府,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原则和相应的民主原则。故答案为:(1)表现: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2)完美之处:不流血、妥协。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3)建立联邦政府,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原则和相应的民主原则。17/17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九校2022年中考化学一模试题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2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2届高三数学9月调研试题(附答案)
广东省2022学年清远市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广东省2022学年江门市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广东省2022学年惠州市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广东省2022学年度广州市荔湾区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一政治试题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1-2022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1-2022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55:22
页数:17
价格:¥3
大小:178.4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