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省2022年上学期长沙县第九中学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湖南省2022年上学期长沙县第九中学高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总分:100分时长:90分钟)考号:班级:姓名: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以下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是()A.有教无类B.诲人不倦C.仁者爱人D.述而不作,信而好古2.《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于这一思想的评述,不正确(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一项是()A.其轻利倾向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C.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节操D.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念3.“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A.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B.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C.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D.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4.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9/9\n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5.春秋战国时期,不仅诸子“游走讲学”成为一种盛况,而且“士人游宦于列国”也司空见惯,如孔子先后到过周、齐、卫、宋、蔡、楚等地,苏秦、张仪等来往于各国之间。据此可知,当时()A.百家争鸣进入了顶峰B.文化统一成为了共识C.区域文化的融合加强D.儒学的主流地位提高6.以下是某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道、儒、墨、法四家的评价。下列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①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②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③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④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A.①道家②儒家③墨家④法家B.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墨家C.①墨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儒家D.①法家②墨家③儒家④道家7.西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8.据《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记载,鲁邦大旱,哀公谓孔子:“子不为我图之?”孔子答曰:“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继承和发展了孔子这一观点的是()A.孟子B.荀子C.董仲舒D.朱熹9.汉代君主尊儒习经后,制诏诰令中征引儒经之风渐盛。据粗略统计,《汉书》诸帝纪中保存西汉诏书约180篇,这些诏书共征引经文35次;《后汉书》诸帝纪保存东汉诏书约120篇,征引经文约50次。这说明汉代()9/9\nA.儒学可以制衡专制皇权B.东汉时期儒学地位高于西汉C.儒家经典为人民所接受D.儒家思想与君主政治相结合10.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规定太学的学习科目设“五经”,学生可任选一经学习,以自学为主,老师定期讲经,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做官。太学的兴办()A.有利于实现西汉王朝的思想统一B.促进了汉代地方教育事业的发展C.建立了以考试为主的官僚选拔制度D.缓和了统治阶级集团内部的矛盾11.董仲舒主张,“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下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这一主张传承了()A.孔子的民本思想B.荀子的治国思想C.孟子的义利主张D.墨子的兼爱思想12.《汉书》《后汉书》等记载了两汉时期许多奉公守法的官吏事迹,他们在理讼中一方面坚持执法严明,秉公而断;另一方面又崇尚仁政,仁恕断狱。这说明了汉代()A.实际以法家为统治思想B.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经确立C.司法制度不够健全完善D.儒法结合思想渗透入司法13.隋文帝曾多次下诏提倡儒家的礼仪道德,上台伊始,依照儒家典籍的规范,复汉魏之旧。然而《隋书》中却这样记载:“佛,日也;道,月也;儒,五星也。”这表明当时()A.复兴儒学成为士大夫首要任务B.三教合一的趋势明显C.儒学的发展面临困境D.统治者大力推行三教并行政策14.“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9/9\n15.“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丰富和更新了儒学思想体系B.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与信仰C.压抑了知识阶层的个性发展D.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16.某思想家曾作诗《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该思想家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17.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老庄境界的最大不同是()A.强调获得精神方面的自足B.宣扬追求自然的幸福C.强调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D.宣扬追求自由的生活18.王守仁认为士大夫凭借修养治理天下,农民凭借农具来养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他的观点()A.体现近代民主思想的萌生B.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C.彻底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D.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19.黄宗羲被蔡元培称为中国的卢梭,他的《明夷待访录》被认为是中国的《人权宣言》,这一提法的依据是()A.否定传统文化,促进民主发展B.倡导开明政治,效仿西方制度C.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启蒙作用D.提出主权在民,主张平等自由20.朱熹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其学说的出现,使理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并被后世封建统治者扶为“显学”。理学成为“显学”主要是因为其()A.适应君主专制加强需要B.受到朱熹完善达致成熟C.吸收佛道思想更为系统D.强调格物实现内心修养9/9\n21.下表是隋唐至明清时期“节(夫死不改嫁)烈(以死守节)妇女”的数量变化情况。下表数据可以用来解释()时间隋唐宋元明清节烈妇女61人274人742人35892人12323人A.宋以后妇女思想开放B.理学对人们思想的影响C.明清社会矛盾日益加深D.明清社会风气每况愈下22.下表为不同文献对李贽的评价。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李贽()记述出处“自古以来,小人之无忌惮,而敢于判圣人者,奠甚于李贽。”頋炎武《日知录》(李贽著作)“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李贽)“好为惊世骇俗之论,务反宋儒道学之说。”沈瓚《近事从残》A.缺乏良好道德素养B.深受当时学者推崇C.批评社会吏治腐败D.具有离经叛道思想23.顾炎武认为“理具于吾心,而验于事物”。面临着以什么取代心学的抉择,他选取了经学,提出了“古之所谓理学,经学也”,“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的主张。这反映出顾炎武A.目的在于否定君主专制制度B.致力倡导经世致用思想C.其主张导致理学日益走向僵化D.猛烈抨击传统儒家思想9/9\n24.有学者认为:“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由此可知()A.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B.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C.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D.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25.有学者认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朝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是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新的经济形态”微弱是由于商品经济水平落后B.“先天不足”是指思想家的思想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C.“时代性的缺陷”是指没有提出象征时代发展趋势的思想学说D.“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说明早期启蒙思想并不具备启蒙作用二、材料题(共4大题,50分)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材料二: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材料三: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春秋繁露》材料四: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朱熹又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他认为,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2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列举其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的思想主张?(4分)9/9\n(1)材料三体现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他提出该思想的目的是什么?(4分)(2)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朱熹的思想主张,并指出朱熹提出这一主张的目的。(3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南宋的太学和州县学多有名无实,朝廷只好转而支持民间或私人创办书院,以补官学之不足。自北宋初就闻名天下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在南宋中期相继复兴。之后,各地争相效法,纷纷建立书院,廷聘名师硕儒,聚徒讲学。二十几年后,蔚然成风,呈鼎盛之势。南宋书院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江南之地,以江西、湖南、浙江、福建为最多。特别是朱熹、陆九渊等一批理学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弟子都在江南地区讲学,遂使这些地区成为书院最发达之地。——摘编自王炳照《中国古代书院》材料二:清代新建的书院达781所,其中民办占9.65%,官办占78.74%,其它占11.61%。从道光年间到清末,传教士在中国创办90余所教会书院,分布在30多个城市。洋务运动后,书院“假西学为中学之助,即以中学穷西学之源”“西学自当以中学为本而提纲掣领”。在晚清重臣张之洞设立的经心、尊经、广雅等书院中,传统经史之学占主要地位,也逐渐传播西学。甲午战后,书院仍然固守传统教育模式,以经史之学为主,以培养科举人才为取向,落后于时代需要。1901年,清廷再次发布上谕,改书院为书堂。至此,书院开始退出历史舞台,被学堂及新式学校所替代。——摘编自韩凌燕《传统书院在近代的变革》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宋书院的性质,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兴盛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书院与南宋书院相比呈现出的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书院变革的历史影响。(6分)9/9\n28.(14分)道德观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不同的时代,思想家们对其有不同的认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孔子极为倡导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摘编自杨荣国《中国古代思想史》材料二:王阳明认为“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反对宋儒把知与行看作两事,认为“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阳明学的学术大旨以注重自我,不受传统之藩篱为特色。——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材料三: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顾炎武《日知录》(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应具备的品德。这样的道德观集中体现了孔子哪一思想主张?(4分)(2)据材料二,概括王阳明的思想主张和阳明学说的特色。(4分)(3)据材料三,概括顾炎武倡导的道德观。(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道德观的认识。(2分)9/9\n29.(11分)政治、经济、思想在社会转型时期会发生剧烈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七国乃是以春秋时代许多战争及商业资本发展而产生的集权国家,已不是旧来的封建侯领。这个集权国家的政权在官僚士大夫之手而不在封建贵族之手。……春秋末年,普遍的做法是任命地方官来管理各个地区。许倬云先生将这种国家称之为“新型国家”,以区别于封建制国家中的诸侯国。——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材料二:在韩非子看来,用宽松而舒缓的礼乐象征来垂戒,靠未必善良的人性自觉来拯救,都是缘木求鱼的迂阔思路。他的思想有两个基点:一个是人性之恶,一个是时代变了,治理方法不能不变。——葛兆光《中国思想史》材料三: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结果不是使徽州产生资本主义,而是成为一个顽固坚持传统宗法等级制度的堡垒,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型国家”与封建制国家中的诸侯国在政治上的不同。(4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说明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并指出儒法两家是主张如何来重建秩序的。(3分)(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明清时期商人未能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的原因是什么。(4分)9/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40:52 页数:9
价格:¥3 大小:23.7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