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9
2
/9
剩余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个小题,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据材料可以推断出:A、周王赏赐诸侯土地和人民B、分封制确保了周王对全国的有效统治C、西周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D、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2、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殷商继承了夏代的礼制,但有所损益;周继承了殷商的礼制,也有所损益。这反映了孔子:A、主张政治改革B、非常推崇夏商周三代C、对夏商周三代研究精通D、主张复古倒退3、先秦许多名臣出身微贱,如“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魏晋时期愈加强调官吏的出身。这反映了秦汉至魏晋时期:A、宗法思想逐渐退出政坛B、儒学被用于规范君臣关系C、阶层固化影响官僚政治D、天下大同替换为社会不公4、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子说:“礼义生而制法度。法者,治之端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以上言论表明:A、全面解释传统儒家礼治思想B、继承发展传统儒家礼治思想C、已经形成君主专制的思想D、背离传统儒家礼治思想5、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所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在“死亡与鬼神观”上“墨家利用,儒家闪烁,道家则淡然”。下列属于道家的是: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B、“施行不可以不谨,见有鬼神视之”C、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D、“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6、比较往往是探究历史事物的一种方式。春秋初期,楚国君主首先称王。随后,吴、越等国国君也相继称王。上述现象本质上反映了:A、专制制度动摇B、中央集权的发展C、分封制的动摇D、周王的地位动摇7、秦代只设置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四级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强化。B、君主专制的强化-9-\nC、地方实权的扩大D、中央消除了地方的威胁8、《汉书•董仲舒传》说:“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这表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是:A、董仲舒极力推动的结果B、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儒生孝廉有利政治清明D、汉武帝与大臣们都推崇儒学9、《唐六典》卷三规定:“工商皆为家专其业以求利者……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而北宋苏辙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这种变化表明:A、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弛B、工商业者对政治形势的影响力增强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有所提高D、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发生改变10、据《通典》载:“太后(武则天)颇涉文中,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取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寝以成风。”这一措施的主要影响是:A、打击了传统门阀贵族B、提高了儒学独尊地位C、选拔了经世致用的人才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11、《宋书》记载:“(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由少数民族内迁带来的北方人民南迁B、宋政府重视发展农业生产C、睦邻民族政策带来的较长和平局面D、租佃关系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12、钱穆《国史大纲》记载:“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B、封建土地私有制C、均田制D、家庭联产承包制13、西汉某御史指出国家盐铁官营“大夫各运筹策,建国用,笼天下盐铁诸利,以排富商大贾,……损有余,补不足,以齐黎民,是以兵革东西征伐,赋敛不征而足用。”据此分析,下列关于盐铁官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政府可获取经济和政治的双重利益B、基本解除了百姓赋税负担C、以垄断经营限制了富商大贾的利润D、是汉武帝“大一统”在经济上的反映-9-\n14、宋、元以来,人们不断把民间的种种传说加到八仙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来越丰富、离奇和神采飞扬,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总汇与顶级代表。而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出现了许多以八仙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使八仙故事受到群众喜爱、流传不衰。这种现象表明:A、古代文化世俗化趋势加强B、民间故事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求C、民间文学提升了道教的政治地位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取向15、宋仁宗说:“措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朕出。若自朕出,有一不然,难以遽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行之而天下不以为便,则台谏公言其失,改之则易。”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决策失误以维护统治B、提高言官地位以加强集权C、通过权力制衡以巩固皇权D、通过行政分工以提高效率16、唐中期历史学家杜佑在《通典•选举》中写道:“进士者时共贵之,主司褒贬,实在诗赋……故士林鲜国体之论,其弊一也……所用非所习者也,故当官少称职之吏。”这表明作者认为唐朝进士科的弊端在于:A、重视学识,轻视德行B、重视诗赋,无法选才C、注重门第,多不称职D、脱离现实,学不致用17、2022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的“家风是什么”节目反应强烈。传统中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与“忠孝”、“耕读”关联,不恰当的是:A、“忠”——世袭制B、“孝”——宗法制C、“耕”——农本观D、“读”——科举制18、古代米商做生意时,除了要将斗装满外,还要再多舀一些,让斗里的米冒着尖儿,这被称为“无尖不成商”。后来慢慢变成了“无奸不成商”。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环境的艰难使经营者重视经商技巧B、重义轻利的观念被社会各阶层全面认可C、重农抑商政策致使商人的地位相对低下D、封建经济日益繁荣使商业竞争更趋激烈19、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往繁荣者,听依三千户法置”。材料中有关规定变化出现的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9-\nC、政府调整了经济政策D、政府放松了对民间经济活动的控制20、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谴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女性地位低下B、婚姻讲究门第C、择婿方式独特D、大臣拉帮结派21、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22、“夫民,神之主也。”(《左传•桓公六年》)“吉凶由人。”(《左传•僖公十六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左转•襄公三十一年》)这些材料表明春秋时期:A、神权观念日趋淡薄B、荀子人定胜天思想流行C、人的自我意识觉醒D、王权统治力量削弱23、有学者认为:不能为了强调伦理型文化的优越,而去美化宗族的“温馨”、“和谐”。这是因为宗法制度:①实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②目的: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③特点:建立的是大宗支配小宗的运行机制④影响: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观念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4、《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为本欤。”由此,可见孔子仁的学说的逻辑起点是:A、人性本善B、血缘远近C、宗法等级D、君臣尊卑25、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中国古代某一文学作品这样评价:“观其骨鲠所树,肌肤所附,虽取镕经意,亦自铸伟词。”后人评述这部作品,开辟并奠定了“有名姓的艺术家的历史”。这说的是:A、孔子编定的儒家经典《春秋》B、孔子收集整理的《诗经》C、屈原创作的楚辞作品D、以浪漫主义见长的李白诗歌26、西汉武帝时,大将军霍光废昌邑王而丞相杨敝事前不预知,光谓:“此内朝事,无关外朝也。”(钱穆:《国史大纲》)这表明当时的丞相:A、已完全失去位尊权重的地位B、对政事的决策权大大削弱C、已失去了皇帝对他的信任D、开始接受外朝官对其的监督27、玄宗开元年间成书的《唐六典》卷三规定:“工商皆为家专其业以求利者……工商制家不得预于士。”其主要目的是:-9-\nA、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B、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C、加强商人户籍管理D、保护小农经济的稳定28、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里B、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C、宰相权力由中心逐渐被边缘化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29、南宋的叶适认为:宋代天下之县“不可为者十居八九”,天下之州“不可为者十居六七”;孝宗时王质言:宋代州郡“其间上下熬煎、支吾不前者居其大半”。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宋代:A、土地兼并下国家税收减少B、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的结果C、民族冲突中地方军费开支大D、地方官员腐败现象十分严重30、董仲舒“中废为中大夫”,后又因推算阴阳灾变,“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最后“去位归居……以修学著书为事。”(《汉书•董仲舒传》)董仲舒的命运表明在汉武帝时期: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十分突出B、皇权与儒学之间尚存在隔阂C、儒学地位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崇高D、君主专制集权统治空前加强31、“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唐摭言•散序进士》)这主要是因为:A、只有进士才能为官B、进士考试难、录取率低C、进士在官场的同僚多D、社会普遍认同进士的能力32、开通“海上丝绸之路”与开辟新航路两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都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格局B、都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都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D、都推动了殖民扩张的加速33、自汉朝“独尊儒术”后,孟子本应在孔子之后,享尽尊崇。但是孟子却一直得不到统治者的重视。汉武帝、唐太宗等几代盛世王朝的帝王都曾祭拜圣人孔子,孟子则如空气般被忽略掉了。这主要是因为孟子的思想:A、代表人民的利益和立场B、不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C、批判和否定君主专制D、提出了“仁政”学说34、汉武帝时《出界律》规定:诸侯王只能在自己的封地活动,绝对不能私出国(诸侯国)界。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思想控制C、防止诸侯割据D、加强中央集权35、《左转》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秋七月,初税亩。”具体方法是“公田之法,十足其一;今又履其余亩,复十取一”。这实质上表明当时:-9-\nA、周天子加强对土地的控制B、诸侯权力增强C、税收制度得到国家确认D、土地私有权得到认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6、依礼尽孝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孝”是人类亲情最纯洁、最高尚的情感交流。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说文解字·老部》善事父母为孝。——《尔雅·释刨》材料二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材料三《云梦睡虎地秦简》中记载:如父母告儿子不孝,官府就“亟执勿失”。秦末赵高和李斯合谋假诏杀害扶苏和蒙恬,理由是“扶苏为子不孝”(《史记·李斯列传》)。汉朝以”孝”治天下。汉武帝时“初令郡国举孝廉一人”(《汉书·武帝纪》),以后成为制度。在基层乡官则设立“孝悌”管道德教化。——聂猷轩著:《孔子学说新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孝”的本始含义。(2分)(2)据材料二,儒家对于“孝”的作用进行了怎样的论述?(4分)(3)据材料三,概括封建国家为推行“孝”道采取的举措。(4分)37、农耕社会崇尚安宁与均等,对于处理邻里关系十分重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周礼·地官司徒第二》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五家为保。在邑居者为坊,在田野者为村。——刘煦《旧唐书·食货志》材料二唐人韦夏卿“抚孤侄,恩愈已子,早有时称。”——《旧唐书》卷165《韦夏卿传》陈子昂的父亲陈元敬,“世高赀,岁饥,出粟万石赈乡里。”——《新唐书》卷107《陈子昂传》唐开元年间,宣州刺史裴耀卿提出处置各地的外来逃亡人户的办法:“请任其亲戚乡里相就。每十户已上,共作一坊。每户给五亩充宅,并为造屋一两口屋宇,开巷陌,立闾伍,种桑枣,筑园蔬,使缓急相助,亲邻不失。”——《唐会要》卷85《逃户》-9-\n材料三“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即同邑落,邻居接续,而被强盗及杀人者,皆须递告,即救助之……虽不承告,声响相闻,……力势不能赴救者,速告随近官司”,“邻里被盗窃,承告而不救者,从杖一百上减;闻而不救助者,从杖九十上减;官事承告不即救助者,从徒一年上减。”——《唐律疏义》卷二八《捕亡》材料四生未同里共乡邻,不是交游是所亲。礼尚往来躬自厚,情关休戚我先恩。莫因小忿伤和气,遂结成仇起斗心。报复相戕还自累,始知和睦是安身。——石成金《传家宝》请回答:(1)据材料一,说明邻里关系是怎样一种关系?(2分)(2)据材料二,概括唐代亲邻之间经济互助的主要表现。材料三明确规定了邻里之间应有怎样的义务?(4分)(3)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乡邻关系的思想来源与基本准则。(4分)38、阅读下列材料: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莞(即管)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账(审核汇报关于各地方政务的报表);门下省主乘舆八宝了(皇帝的印玺),朝会位版(朝会时百官班次);流外较考(流外官的考核),诸司附奏挟名(署名、挂名)而已:台、省、寺、监,官无定员了,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另有皇帝的命令)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书令、待中、尚书令,不与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左右谏议无言责,而起居郎、起居舍人不执记事之笔;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补阙、拾遗改为司谏、正言,而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诤。至于仆射、尚书、丞、郎、郎中、员夕卜,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7《官制总序》请回答:(1)与“门下并列于外”的中书和置于“禁中”的中书各指什么机构?其职能如何?(4分)(2)材料所见北宋前期职官制度有哪些主要特点?(6分)-9-\n-9-\n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个小题,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5:CACBC;6——10:CABCA;11——15:ACBAC;16——20:DACAB;21——25:ACABC;26——30:BDBBC;31——35:BCBD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36、答案(1)孝顺父母。(2分)(2)孝是道德的根本,伦理教化的起点;是贯穿人生的重要道德基础。(4分)(3)以“孝”作为治国的策略;从政治、法律上维护“孝”道;以“孝”作为任用官吏的标准;设乡官专管宣传与教化。(4分)37、答案(1)是一种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2分)(2)养老、抚孤、济贫、散财(让财)。乡邻之间有防盗救助,维护治安的法律义务。(4分)(3)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传统道德。远亲不如近邻、礼尚往来、以和为贵、以让为德、和睦安身、冤家宜解不宜结、包容之心、相恕之情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4分)38、答案(1)与门下“并列于外’’的中书指中书省,北宋前期是掌管文书的普通机构;置于“禁中”的中书,即“中书门下”或“政事堂”,北宋前期是事实上的宰相的机构。(4分)(2)特点一,形式上继承唐制,实际上有很大差别,三省制徒有虚名。特点二,官称与职责分离,各部门的官员不在本部理事,仅带有本官衔,加上“差遣”到其他部门任职。特点三,分散、削弱相权。中书与枢密分掌文武,分割宰相兵权;三司掌财政,分割宰相财权。(6分)-9-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2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2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2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2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期中试题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2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2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理
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22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文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38:29
页数:9
价格:¥3
大小:55.2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