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贵州省2022学年黔东南州从江民中上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民中上高一(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8小题,共56.0分)1.史书记载,结束了汉末以来三国分裂局面的西晋武帝司马炎共有26个儿子,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要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道:“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的人选。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的根据源于(  )A.世袭制的父死子继原则B.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C.君主制的集权独裁原则D.禅让制的尚贤原则【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一是读懂材料,材料的意思是说西晋武帝司马炎虽有心更换太子,但最终没有换成。二是根据所学相关知识,分析西晋武帝司马炎为什么没更换痴愚的太子,主要是因为自西周以来的约定俗成的嫡长子继承原则,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西周的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即宗教法规,是一种权利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贵族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世袭制、分封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确认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双边关系基本原则;1955年,中国在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这反映出当时中国政府(  )A.与发展中国家结盟B.努力拓展外交空间C.消除了意识形态因素影响D.突破了西方国家封锁禁运【答案】B【解析】由材料“1954年,中印、中缅联合声明确认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双边关系基本原则;1955年,中国在亚非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这反映出当时中国政府努力拓展外交空间。当时我国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所以A错误;C表述不当,D不符合当时实际。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万隆会议①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②内容: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③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④意义: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形成了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团结、友谊、合作 )。3.“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敕制,及玺书册命,皆按典故起草进画。既下,则署而行之。”材料叙述的是唐代哪一机构职官的职责(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枢密院【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联系所学,材料反映的是唐代中书省的职责,主要负责起草制定诏令等,因此A正确;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隋唐三省六部制,主要根据材料的理解,再联系三省六部制的职能特点进行判断。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属于高考热点之一。在唐朝,通过设三省,将宰相一分为三,实现了对相权的限制,加强了皇权,不过通过相权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使中央官僚机构更加完善。4.《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D.增辟通商口岸【答案】B【解析】《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该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根据条约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马关条约》是继《北京条约》以来侵略者强加给中国最刻毒的不平等条约,它使日本得到巨大的利益,也适应了帝国主义各国向中国输出资本愿望。该条约的签署标志着甲午战争的结束。5.1919年5月的一天,上海某理发馆贴出告示:国事如此,无心理容请君不必光顾,该理发店贴此告示的直接原因是(  )A.《辛丑条约》的签订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B.袁世凯复辟帝制,激起民愤C.中国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爆发D.九一八事变,中日矛盾激化【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词“1919年5月的一天”、“上海某理发馆贴出告示:国事如此,无心理容请君不必光顾”可知,这是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故C项符合题意;A项时间是1901年;B项时间是1916年;D项时间是1931年。7/8\n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五四运动,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时间关键词“1919年5月的一天”。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基础题,难度不大。1.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答案】C【解析】从北宋初期到北宋中期,御史的监察权增强。监察机构和监察官员也是皇帝专制统治的工具,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材料中御史弹劾丞相,并非争夺相位,也并非挑战丞相的权威,而是行使监察权。故A项错误。丞相位高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是从汉武帝开始的,故B项错误。监察官员与丞相的相互制约,体现的是皇权的加强。故C项正确。监察权与相权不属于同一个体系,无法比较。故D项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考查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宰相从先秦到秦汉都是三公之首,但隋唐的制度改革将相权一分为三,被三省瓜分,宋朝将相权分的更细,尚书右丞、参知政事等等都算是宰相,所以上述现象并非是宰相权重传统开始改变而是进一步被弱化之后的结果。更深一层的是相权的削弱,反映的是皇权的加强,北宋受唐末和五代十国动乱的影响,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尤其是皇权,为防止重臣擅权,北宋的官员设置比较冗烂,使其不能大权独揽,最终都要靠皇帝裁决。皇权的加强就使相权被进一步挤压,而充当皇权马前卒的则正是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官,北宋建国之初,宰相多受皇帝信任,至中期之后,皇帝与宰相之间多有不和,通过御史弹劾,意见不同的宰相被排斥,专制权力得以加强。2.对“南京大屠杀”,日本有学者认为这是日本法西斯犯下的罪行,日本应当反省、道歉。但也有右翼人士加以否定,反对道歉。对此,中国应当采取的态度是(  )①不忘过去,面向未来②忽略历史,友好第一③注重友好,敦促反省④警示法西斯灾难,遏制右翼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B【解析】面对日本近代在中国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有人认为这是犯下的罪行,应该道歉,但也有人反对道歉,中国人对此的态度应该是,我们不要忘记过去,不要忘记历史,两国关系应该在历史的基础上面对未来,忽略历史是错误的,注重友好关系,敦促日本进行反省是正确的,要紧是法西斯灾难,遏制右翼势力也是我们的态度。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日本侵略中国,要求学生结合日本近代侵华的罪行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我们对待日本侵华罪行的基本态度,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的能力。3.“美国在26届联大上顽固地反对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注:指美国坚持主张分裂中国的‘双重代表权案’)。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基辛格博士1971年7月访华,宣布尼克松总统将于1972年访问中国这一行动有力地促进了恢复中国联合国代表权斗争的胜利。”这说明基辛格博士访华活动(  )A.客观上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B.促进了中美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C.与美国政府的战略需求相背离D.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答案】A【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基辛格访华肯定会促进中美关系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基辛格访华,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当时中国不是伙伴关系。C.当时的基辛格访华与美国的战略要求是相符合的。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应该是尼克松访华。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表现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4.21世纪初,我国加强了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成为我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历史成果是(  )A.发展与东南亚联盟友好关系B.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经济活动C.成立多方互赢的上海合作组织D.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答案】C【解析】由题目可知,我国加强的是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故A项错误;B项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俄罗斯和中亚,故B项错误;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成立多方互赢的上海合作组织,加强了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故C正确。故选:C。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合作,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集中体现“上海精神”,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区域性经济合作是指某一个区域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实现专业化分工和进行产品交换而采取共同的经济政策,实行某种形式的经济联合或组成区域性经济团体。区域性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生活越来越国际化的产物和表现。它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发展的历史趋势,有其深刻的现实基础和客观必然性。5.“在那美丽的西湖边/有一棵红杉树/越过重洋/来自彼岸/滋润着友谊雨露/红杉树/你带来了美国人民的深情/你扎根在中国的沃土。”这是1981年红遍全国的歌曲《红杉树》的歌词,促成此歌曲诞生的外交活动是(  )A.1954年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B.1972年尼克松访华C.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D.2022年奥巴马访华【答案】B7/8\n【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关键词“越过重洋”“带来美国人民的深情”“1981年”可知这应该是尼克松总统访华。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中美关系的改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材料的关键词”美国人民“。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1、从美国方面看:①建国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③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 ④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 ⑤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2、从中国方面看: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1.击败阿古柏后,左宗棠曾说:“关陇新平,不及时归还国家旧所设地,而割弃使为别国,此坐自遗患。”清政府依据其建议,采取的政策是(  )A.派兵收复新疆B.设置新疆行省C.在哈密建立抗俄基地D.签订了《改订条约》【答案】B【解析】A.击败阿古柏就收复了新疆,材料反映的是收复新疆以后采取的措施。B.清朝在收复新疆以后,在新疆设置了行省,加强了对新疆的管理。C.在哈密建立抗俄基地应该还是收复新疆的表现,材料是要加强对新疆地方的管理。D.签订了《改订条约》指外交活动,不是为新疆的具体措施。故选:B。本题主要考查左宗棠收复新疆,要求学生结合左宗棠收复新疆以后清政府对地方的管理措施特征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清朝时期收复新疆和对新疆管理的措施特征,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2.下图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答案】C【解析】A是在原始社会后期,排除。B在夏朝已经出现,排除。宗法制主要是为了维护各级王位的继承秩序的,排除D。依据图片“封神农氏后代义叔”等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分封制,故C正确。故选:C。本题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得出结论,难度偏低。3.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B.黄海海战C.反割台斗争D.南京保卫战【答案】C【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应该是抗击日本的侵略,所以不是三元里。B.黄海大战主要是在海上进行的,不涉及到,盟约书,而保卫国土的问题。C.从材料可以看出,应该是民间行为,而且涉及到领土,也就是陆地作战还是抗日的,所以应该是,甲午战争以后,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D.南京保卫战应该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是近代中国后期,而不是前期的表现。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的过程和影响来分析。甲午战争以后,马关条约规定割让台湾岛给日本人,但是台湾当地人民进行了英勇的反割台斗争,得到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当地人民的一致支持,但最后由于清政府的卖国政策和日本侵略者的力量强大,失败了。4.1796年,英国议会下院有120名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弟;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议员的,两者合在一起超过下议院总人数的70%.以上材料反映当时的英国(  )A.封建贵族仍把持着政治权力B.君主专制的势力强大C.工业革命的进展缓慢D.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影响力相当有限【答案】D【解析】从题干中“议会下院有120名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弟”“两者合在一起超过下议院总人数的70%”的信息可以看出,贵族在政治上仍占有特殊地位,把持政权,也说明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影响力相当有限,故D项正确;A项错在“封建贵族”;BC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没有体现,故ABC三项排除。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本题实际考查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背景,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得工业资产阶级的实力增强,可是在政治上却处于无权地位。5.“想当总统的人,可能对议员封官许愿,拉选票;议员以票相许争取当选总统给予一官半职。尤其是争取连任时,这种相互勾结更可能导致恶性循环。”美国为防止此现象(  )A.由人民直接选举总统B.由议员直接选举总统C.由人民间接选举总统D.由议员间接选举总统7/8\n【答案】C【解析】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可知,总统和议员都有人民选举产生,故排除BD。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故C项正确,A项错误。故选:C。本题考查美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美国为防止此现象。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1.“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的……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该观点认为冷战的起源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雅尔塔体系的形成D.经互会的成立【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战后的国际体系即雅尔塔体系,故该观点认为冷战的起源是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英文:YaltaSystem),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举行的雅尔塔会议。其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争夺霸权的冷战,但不排除局部地区由两个超级大国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战争(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1989年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的苏联解体,标志着雅尔塔体系最终瓦解。雅尔塔体系前期是美国企图称霸世界的工具,70年代以后成为第三世界伸张正义的工具。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两极格局基础上的,美苏凭借其军事、经济势力在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在二战后其军事经济实力膨胀,根据自身的战略需要,意欲领导整个世界;而苏联的军事力量也由于战争得到壮大,也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于是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家利益的冲突两大国由战时的盟友变为战后的对手,其对峙经历了“冷战”和“争霸”两个阶段。2.雅典国家机构权限相互交叉,公职人员的权限也部分交叉。因此,恩格斯说:“在雅典没有总揽执行权力的最高官员”。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雅典没有最高行政首脑B.雅典没有最高权力机构C.雅典用此办法实现权力制衡D.雅典民主政治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愿望【答案】C【解析】题干中雅典国家的机构和人员权限都有交叉部分,目的是为了限制专权,实现了权力的制衡,故C正确;AB项表述错误,排除;雅典民主维护的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故D项错误。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制基础上的差额选举、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治运作方式。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是广大公民直接参与,原则上公民都有权利决定和管理国家大事,通过选举担任各级政府官职。这种先进的古代政治制度,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性的进步性。3.2022年1月19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举行的参议员竞选中,共和党候选人斯科特•布朗获得了52%的选票,赢得了该州参议员的席位。布朗之所以能够在民主党大本营马萨诸塞州聚集人气,是因为他成功地掌握了选民的心理,利用了选民对高失业率和强推医改的不满。上述现象表明(  )①美国政党客观上反映了一定的民意,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渠道②美国政党以民意为重,代表和维护了广大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实质上,两党制是资产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相互监督和制衡的机制保障④选举只是权力和金钱的游戏,实质上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解析】共和党和民主党是美国的两大政党,轮流执政,布朗利用选民对高失业率和强推医改的不满获得参议员的席位,说明美国政客在选举主张和具体政策上能客观地反映一定的民意,①正确,④错误;但无论哪个政党执政,代表的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不可能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正确,②错误。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共和政体,要求学生结合美国共和政体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美国共和政党制度的特征,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4.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最重要的表现是(  )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B.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C.无产阶级掌握政府的权力D.工人群众拥有革命武装【答案】B【解析】A.“推翻了极端专制的政权”即沙皇专制统治,只能说明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排除。B.根据所学教材知识,二月革命后,俄国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它与革命中建立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同时存在。由此可知,二月革命完成了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却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的局面,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正确。C.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错误。D.不能说明二月革命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围,排除。故选:B。本题考查了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十月革命的背景、经过等。本题以二月革命为切入点,考查十月革命,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5.1949年10月,原德国的四个公民议论在原德国土地上出现两个德国主要原因时有四种说法,最合理的是(  )A.甲说: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B.乙说:雅尔塔体系的影响C.丙说:美国冷战政策造成的D.丁说:受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答案】C7/8\n【解析】一战在1918年早已经结束,故排除A。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对在原德国土地上出现两个德国没有直接影响,排除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个德国的出现是美苏两国分区占领的结果,是美苏两极格局演变的产物,故C正确。D只是表面现象,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美苏两极格局的影响。关键信息是:最合理的是。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1.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就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这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出现的历史原因主要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充分暴露B.社会生产力停滞不前C.资本主义的掠夺性引发世界大战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就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出现的历史原因主要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充分暴露,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解题的关键是“社会主义就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本题难度中档,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2.“十九世纪西欧大陆宪法普遍表现为强大的王权与软弱的议会并存、中央集权的倾向明显、公民的政治权利受到相当的限制以及保护私有财产的坚定性。”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宪法是(  )A.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C.1861年俄国《二一九法令》D.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十九世纪西欧大陆”即可排除CD。材料“十九世纪西欧大陆宪法普遍表现为强大的王权与软弱的议会并存、中央集权的倾向明显、公民的政治权利受到相当的限制以及保护私有财产的坚定性”体现该宪法具有二元制的特点,故A正确,排除B。故选:A。本题考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有:十九世纪西欧大陆宪法普遍表现为强大的王权与软弱的议会并存、中央集权的倾向明显。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3.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之一。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至今仍是众说纷纭。以下观点,最有可能为我国现在史学界认同的是(  )A.金日成主谋并发动的B.斯大林指使金日成发动的C.美帝国主义的走狗李承晚发动的D.国际形势和朝鲜半岛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鲜战争与美国关系密切;其军队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二战后美国控制韩国(即南朝鲜),据此可知D正确。AB明显不合题意,故排除。朝鲜战争是美国联合南朝鲜发动的,故排除C。故选:D。本题考查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鲜战争是美国在美苏冷战期间美国霸权主义的体现,美国是朝鲜战争发生的主要因素。据此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正确结论。4.在古代雅典统计整个城邦的人口时,官方文件的表述是:“雅典人及其妻子和孩子”。这种现象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妻子和孩子不属于城邦B.女子和孩子没有公民权C.城邦的小国寡民特征D.城邦政治的民主化特点【答案】B【解析】A、妻子和孩子属于城邦,只是没有公民权,排除;B、由材料“雅典人及其妻子和孩子”,结合课本知识,可知雅典女子及孩子没有公民权,正确;C、材料未涉及小国寡民的特征,排除;D、该项的描述宽泛,不是本题的原因,排除;故选:B。本题以雅典城邦统计人口为考查背景,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课本知识点的识记。解答本题掌握雅典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有公民权,这与材料中的“雅典人及其妻子和孩子”的意思是一致的,因为材料中妻子与孩子是在雅典人后面的。5.美国学者R.R.帕尔默在其著作《世界现代史》中说“如果列宁没有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并且传播到俄国去的话,那么马克思的思想就可能变成欧洲的普通思想”。列宁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的最主要贡献是(  )A.领导创建了布尔什维克党B.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党纲C.提出并实践了“一国胜利论”D.主张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列宁使“马克思主义获得新生”的最主要贡献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国情相结合,提出并实践了“一国胜利论”,故C项正确。AB两项不是最主要的贡献,应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列宁的贡献。需要掌握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实践。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结合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实践解答即可。本题以美国学者R.R7/8\n.帕尔默在其著作《世界现代史》中的言论为背景材料考查对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实践的把握,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伯利克里时期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雅典人相信抽签是天意所归,赋予它以一定的神圣意义,因此也更显得公平。这表明雅典(  )A.政治环境阻碍人文思潮产生B.旧有贵族退出政治舞台C.过于直接的民主导致权利的误用和滥用D.提供了相对广泛的参政机会【答案】D【解析】雅典宽松的民主政治环境,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产生,而不是阻碍,A错误;“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不能说明旧有贵族退出政治舞台,B错误;材料说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积极意义,没有涉及代权利的滥用和误用,排除C;“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相对广泛的参政机会,故D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主要考点:①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条件;②古希腊民主政治特征;③古希腊民主改革;④古希腊民主政治局限;⑤古希腊民主政治意义。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2.有学者认为:希腊诸邦,虽则有他们共同的文化,却从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反映了希腊(  )A.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B.小国寡民的城邦特征C.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D.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没有他们共同的政治组织”,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反映的古希腊独立自主的城邦的特征,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都是古希腊城邦的特点,但与题意不符。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城邦,解答此题需要学生掌握古希腊城邦的特点。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古希腊城邦的特征的了解,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托克维尔指出,“谁要是只研究和考察法国,谁就永远也无法理解法国大革命。”这一材料所体现的历史研究方法是(  )A.关注不同国家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B.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C.侧重社会变化对历史发展的影响D.把握历史前进 的方向【答案】A【解析】材料中强调理解法国大革命不能只局限于研究和考察法国,言外之意还要通过看法国大革命对其他国家的影响来研究看待大革命的意义,故A正确;B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解题的关键是“谁要是只研究和考察法国,谁就永远也无法理解法国大革命”。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史学研究方法,是人类认识历史的“桥梁”。由于历史内容极为丰富,并具有多层次性的特点,史学方法也就不能单一化,而应该丰富多样。史学家在具体运用历史研究方法时,亦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运用。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4.0分)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法令由一统”“君主言出法随,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唐六典•卷八》门下省侍中条:“凡下之通于上,其制有六:一曰奏抄,二曰奏弹,三曰露布,四曰议……”并在注释中解释“议”云:“谓朝之疑事,下公卿议,理有异同,奏而裁之。”集议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种重大的关涉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诸方面的问题,均可通过一定的程序,成为集议的主题。--《探讨隋唐时期司法政策》材料三 明朝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明武宗下诏南巡,遭到朝廷百官的集体反对,最终以一百四十六位官员受杖刑,十五人毙命为结果,明武宗最终成行。廷杖作为一种法外之刑,在明朝时期屡屡作为皇帝针对犯颜直谏或忤旨过犯的朝臣而下令在朝廷之上对其实施的一种刑罚,并且规模逐渐愈演愈烈。--曹毅《中国古代君权制约的理论与实践》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门下省的职责。比较材料一、二,分析唐代“集议”机制形成的积极意义。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明两代对“集议”态度的不同说明了什么?【答案】【小题1】第(1)题据材料一“法令由一统”和“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得出秦朝皇权至上的特点。第(2)题第一问职责,根据材料二中“谓朝之疑事,下公卿议,理有异同,奏而裁之”得出是封驳、审议。第二问意义,根据材料二中“各种重大的关涉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等诸方面的问题,均可通过一定的程序,成为集议的主题”得出有利于为皇帝的裁决提供依据,与材料一中皇权专制相比,“集议”制度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第(3)题材料二中的“集议”制度得到推行,材料三中“集议”受到皇帝的排斥,说明专制皇权不断强化,同时根据材料三中的“廷杖”的实行,说明统治阶级日益走向保守、专制。故答案为:(1)特点:皇权至高无上。(2)职责:封驳、审议。意义:在讨论军政要务时,为皇帝裁决提供依据;可以集思广益,能有效减少中央决策的失误。(3)说明:中央机构的调整,专制皇权的强化;封建统治阶级失去了上升时期的开放心态、进取精神,日益保守。【小题2】【小题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演变。主要涉及秦朝的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及明清的专制主义强化。要认识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强化的发展趋势,而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则反映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衰落,与同时期西方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相比,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已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影响: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巩固。7/8\n②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③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消极影响:①君主专制,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容易出现暴政;②官吏惟上是从,助长官场因循守旧之风;③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盛行;④造成个人自然权利的流失,近代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缺乏社会基础,妨碍社会进步等。1.识读下列材料:①香港回归交接仪式②澳门回归交接仪式③台湾民众反对“台独”请回答:以上三幅图片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我国为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这一方法首先是为解决哪一地区问题而提出的?在实践中又首先运用于哪一问题的解决?我国政府在对台湾和港、澳的政策中有何异同?目前妨碍台湾与祖国统一的政治因素有哪些?【答案】【小题1】(1)三幅图片反映的是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当前,解决祖国统一的基本方法是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但首先成功的运用是在香港问题上。(2)台湾和港澳的政策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都可以用一国两制的方针来解决,不同的地方是台湾统一以后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目前阻碍台湾与祖国统一但政治因素主要是台独势力和国际反华势力。故答案为:(1)趋势: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方法:“一国两制”的基本构想;问题:台湾;香港。(2)同:都实行“一国两制”。异:台湾与祖国统一后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阻碍因素:“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小题2】【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要求学生结合一国两制的实践表现来分析。(2)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要求学生结合祖国统一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和实践表现,学生要有较强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罗马向海外扩张过程中,在所征服地区建立行省来统治当地人民……各个行省都派驻总督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搜钱刮财,提供了便利条件。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居住在罗马的外邦人受不到法律保护,故称市民法。……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逐渐形成了万民法。万民法实际上是罗马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材料二忽必烈即位初期……委派重臣以中书省官“行某处省事”名义,到地方行使中书省职权……随着大规模征服战争的结束,行省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逐步过渡为地方最高政府,但仍长期保留着派出机构的性质。--樊树志《国史概要》材料三元朝的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基本仿照汉法,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分裂为前提……地方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成吉思汗时代的法令,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法典,在实践中,蒙古部落的习惯法还占据着统治地位。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编成《至元新格》,这是元朝的第一部法典。元仁宗时,编成《风宪宏纲》。元世祖时,明令把全国人分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罗马和元朝都实行了行省制度,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在行省设置的背景上,两者有何相似之处?在行省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上,两者又有何不同?材料二中在元朝的历史上,“行省”的角色发生了怎样的演变?指出行省制度确立的影响。材料一中罗马万民法兴起的原因是什么?并从两个角度举例说明罗马法对后世的重大影响。根据材料一、三回答,在法律自身的演变形式上,罗马和元朝有何相似之处?指出在法律实施中,万民法与元朝法律的不同之处?【答案】【小题1】(1)本题要求学生结合二者的背景予以考虑,其不同从二者的职权范围角度分析,罗马帝国行省掌握大权,而元朝行省受到中央的制约;二者的作用根据课本表述即可。(2)根据材料“十二铜表法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编成《至元新格》,这是元朝的第一部(成文)法典”中可以知道二者的相似之处;从二者的发展历史上角度看都经历了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过程,区别结合不同背景角度分析,万民法适合其统治范围扩大的需要,元朝是其民族政策的需要。(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缓解社会矛盾,维护了帝国的统治;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罗马法是西方近代法律的渊源;行省制为中国后世所沿用。故答案为:(1)征服战争,版图扩张;罗马:行省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元朝:行省拥有军政大权,但受中央节制。(2)由临时派出处理军政事务的机构,逐步过渡为地方最高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对后世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产生深远影响。(3)版图扩张,经济贸易活动频繁、法律纠纷或矛盾增多。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武器:如法国人权宣言的发表;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基础,如在法律文本方面,1787年宪法、《权利法案》等文献的颁布;其它如律师制度、陪审制度、司法原则等。(4)由习惯法到成文法。万民法:保护罗马境内的一切自由民;元朝的法律,在不同民族间有所区别。【小题2】【小题3】【小题4】【解析】本题考查东西方政治制度。主要考点:①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②西方民主政治发展;③不同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④不同政治制度的影响。7/8\n罗马行省,指古代罗马在意大利以外的征服地派遣总督治理的行政区域。罗马在发展成为地中海霸国的过程中,采取不同于以前对意大利被征服者的统治方法,在海外征服地相继建立了行省制度。“行省”一词初指元老院为拥有军事指挥权的罗马行政官员划定的行使职权的领域,有的在意大利境内,也有的在其境外。7/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35:18 页数:8
价格:¥3 大小:300.5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