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2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是成熟于十七世纪的江南私家园林和明清的皇家园林。前者清隽婉约,后者精巧富丽,虽气象大不一样,却都是想让园子的主人置身于道家“清静无为”自然境界中,因而格局上大都错落有致,没有规整对称的布局。黑格尔曾经说中国的园林艺术是一种绘画,虽然夸张了一点,却是真知灼见。山水画的画意在中国的造园家那里的确有着绝对的权威。把造园的艺术作为一个门类抬得最高的是李渔,他认为“变城市为山林,招飞来峰使居平地,自是神仙妙术,假手于人以示奇者也,不得以小技目之。”在他看来,“磊石成山,另是一种学问,别是一番智巧。李渔强调了造园是一种独特的技艺,画家不一定能用手摆出他自己的画意。但他断然没有怀疑过画家的眼睛,也没有再就造园艺术的特殊性讨论下去。不过,当这个问题传到欧洲人那里,意见就不是那么统一了。有关中国园林的知识在十八世纪中叶通过各种方式传到了欧洲。英国建筑师钱伯斯爵士在《中国建筑、家具、服装和器物的设计》一书中用了四分之一的篇幅介绍中国的园林。他反对古典的规则式造园,也反对当时英国颇为风行的布朗式的自然风致园。布朗的造园善于使用成片的树林和湖泊、水流,极度的追求纯净优雅的自然风韵。但钱伯斯却认为,规则式的造园太雕琢,过于不自然,其创作态度是荒唐的;而布朗的自然风致园则是在不加选择和品鉴的抄袭自然,既枯燥又粗俗。他认为,花园里的景色应该同一般的自然景色有所区别,如果以酷肖自然作为评判完美的一种尺度,那么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还不如真人蜡像。最好是明智的调和艺术与自然,取双方的长处,这才是比较完美的一种花园。而中国的花园在钱伯斯看来正是值得西方人去模仿的典范。钱伯斯的观点在英国引起了很大的争论,造园家们也形成了两派:其一是布朗派;其二是如画派。“布朗派”的人强调造园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比如:风景画中的前景对画家来说必不可少,在大自然中却总是不尽人意,从高处俯瞰险峻的山峦往往是大自然中最理想的风景,但绘画难以表现,而且自然风景比绘画的视野更为开阔。“如画派”的理论主张自然的艺术理想化,事实上就是把大画家洛兰等人的风景画意作为园林的范本来主张。他们赞赏画家们的风景画构思,认为园艺家要努力将其画中的意象再现于庭园之中,尤其是为了形成对比,哪怕是粗野和丑陋无比之物,都不妨吸收到庭院风景中来。显然,“如画派”的自然是经过绘画处理过的自然。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应该模仿绘画成为“布朗派”和“如画派”争论的焦点。(节选自周博《追求“自然”与“画意”的中西园林》)材料二:北宋之前的园林是权贵阶层财富与势力的象征,规模宏大、富丽堂皇。而北宋的文人园林走出了另一派风格,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小园小山,便可达到老庄思想中天人合一、逍遥游于物外的境界,成就了中国独特的园林美学。比如司马光的独乐园,“园卑小,不可与他园班。”然而这样的小园,却颇为世人所欣慕,以此为题的诗文也风行于世。所谓构园必题名,司马光的园子名为“独乐”,体现了他的价值取向:“明月时至,清风自来,行无所牵,止无所框,耳目肺肠,悉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不知天壤之间复有何乐可以代此也。”宋代文人对于中国园林的影响是深远的。“亭中待月迎凤,轩外花影移墙”,造园如作诗文。“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这是画理,亦是造园之理。诗情画意的园林在宋代真正得到了发展。建筑学家曹汛在《中国造园芑术》一书中指出,中国历史上先后有三批人将诗情画意写入亭园:一批是山水田园派诗人、散文家,他们以诗文描绘自然之美,也以此主导园林建造;第二批是画士,他们崇尚具象之美,对园林进行精细的布局和摆设;最后一批人是职业造园匠师,在园林艺术形成后,将之作为一种专门的学问深耕细作。[摘编自闻白《宋代文人园林的神韵》,《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6月]材料三:明清时期,私家园林受到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多具诗情画意。在意境创作方面,更近含蓄,用截取大山一角的写意代替全景山水,便是见证,形成了南、北、岭南不同风格的园林派系。私家园林往往通过一湾溪水,曲折蜿蜒,穿小桥、度柳荫,是尽头却又了无尽头的手法,创造出自然生动活泼的美好意境。明清私家园林对树木花卉的处理与设计,讲究表现自然。松柏高耸入云,柳枝婀娜垂岸,桃花数里盛开,乃至于树枝弯曲自如,花朵迎面扑香,其形与神,其意与境都表现自然,富有永久生命力。(摘编自杭东《明清园林的诗意之美》)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以李渔的相关言论,说明山水画的画意在中国造园艺术中的权威地位,同时也印证了黑格尔的有关说法。B.材料一列举“布朗派”与“如画派”的造园艺术理论,以说明英国造园家们对园林的审美追求的不同看法。C.材料三聚焦明清园林,这些私家园林重视意境,讲究表现自然,也透露出建造者寄情于景、纵情山水、长生不老的意愿。D两则材料从不同的历史阶段来谈中国园林文化和建设情况,材料二主要谈来代园林,而材料三则主要是明清园林。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钱伯斯认为中国花园值得西方人模仿,这说明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高于西方。B.“布朗派”认为,造园与绘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不应将自然风景搬进园林中。C.宋代园林是我国古代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整个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总结。D.园林建造和绘画、诗歌创作有相通之处。诗情画意的园林在宋代真正得到了发展。3.下列园林中,符合宋代文人园林神韵的一项是()(3分)A.承德避暑山庄,园内湖水层次分明,洲岛错落,碧波荡漾,荷花满池。B.沧浪亭傍水造亭,因感于“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故而名之。C.东林寺园林依山而建,寺内植禅林,森树烟凝,石径苔生,清泉环阶。D.金陵寝园林有群山环绕,树木隐映,红墙绿瓦,宫殿巍峨,青冢白栏。4,引证法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手法,材料二第一段中两处引用司马光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5.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材料二和三,分析林黛玉选择“潇湘馆”的原因。(6分)(1)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第17回关于‘潇湘馆’的描写)(2)宝玉便问她:“你住那一处好?”她正心里盘算这事,忽见宝玉问她,便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宝玉听了拍手笑道:“正和我的主意一样,我也要叫你住这里呢。我就住怡红院,咱们两个又近,又都清幽。”(第23回关于“潇湘馆’的描写)(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错死了的画家(节选)[意大利]迪诺·布扎蒂很久以来,四十六岁的著名画家鲁乔·普莱东扎尼隐居在维梅尔卡特乡下的别墅里。一天早晨他打开报纸,一见第三版右下方一个横贯四栏的标题,不禁惊采了:《意大利艺术界的损失——画家普莱东扎尼逝世》标题之下黑体字的按语:维梅尔卡特二月二十一日夜间消息:画家鲁乔·普菜东扎尼短期患病后,因医治无效,于两天前逝世。据死者生前意愿,去世消息在他大殓后才发布。再下面是一篇充满赞扬之词的悼文,约占一栏,由美术批评家焦万尼·斯特方尼暑名。还有去世者的一帧约二十年前拍的照片。普莱东扎尼目瞪口呆,以为自己眼花了,又把悼文浏览了一遍。尽管看得快,还是在捧场的形容词之间到处辨出一些恶毒的语句。“马梯尔德!马梯尔德!”普莱东扎尼喊道。“什么事”他妻子从隔壁房间答应。“快来!快来!”他求她说。“等一等,我正在熨衣服。”“我叫你过来呀!”听到他的声调如此惊慌,马梯尔德放下熨斗,跑了过来。“你看,你看,”画家把报纸递给她,哭也似的说。她接过报纸一看,脸色变得苍白,然后以妇女所特有的莫名其妙的逻辑突然放声恸哭。“唉呀,我的鲁乔,我可怜的鲁乔,我亲爱的!”她抽泣着断断续续地说。这情景使丈夫恼火了。“马蒂德,你疯了吗?”马梯尔德立即止住哭,瞧瞧丈夫,神色坦然了。接着像刚才感到自己成了寡妇而轻率地哭泣一样。她想到了事件诙谐的一面,又突然纵声大笑起来。“够了!够了!”他怒气冲冲地咒骂着。“你不明白吗?太可怕了,太可怕了!现在报社社长居然开这种玩笑,他可得付出巨大的代价!”普莱东扎尼赶到城里,直奔报社。社长殷勤地接待他。“亲爱的大师,请坐。不,不。那张小沙发更舒服些。抽烟吗?……这种打火机老打不着,真糟糕……烟灰缸在这儿……请您讲吧: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普莱东扎尼惊诧不已。“是……是……今天的报纸……第三页……有我的讣告……”“您的讣告?”社长从办公桌上拿起一份折起的报纸,打开一看,顿时明白了,稍稍有点窘,但马上恢复常态,轻轻咳了几声。“哦,哦,哦,出了个小毛病,是吗?和事实有点出入……”普莱东扎尼按捺不住了。“出入?”他吼叫着。“你们把我杀了,把我杀死了!”“是啊,是啊,”社长冷静地说。“也许……我们这么说吧……这则消息的内容超出了我们的意图……从另一方面说,我希望您能正确地评价我的报纸对您的艺术所作的赞扬……”“什么赞扬!你们把我毁了,全毁了。”“唉,我不否认有些不确切之处……”“你们说我死了,而我活着……您却仅仅说成是不确切!简直可以把人逼疯。我正式要求你们在报上同一地方登一篇更正声明。我保留要求你们赔偿损失的权利!”“损失?不过我亲爱的先生,”他从称呼“大师”降格为普通“先生”,这是个不祥之兆,“您马上要鸿运高照了还不知道?”“鸿运高照?”“是啊,鸿运高照。一位画家死后,他的作品的价格就会立即上涨。我们并非有意地,是啊,并非有意地帮了您一个无与伦比的大忙。”“那么我……我就该装死啰?……就该销声匿迹?”“那当然,如果您愿意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天啊,您总不会放过这机会吧?……您考虑一下:办个像样的遗作展览会,好好地鼓吹一番……我们这一方面要尽力为您宣传……也许能做成几百万的生意,也可能是几千万,我亲爱的大师。”“那我呢?我得远离尘世?”“请告诉我:您也许有个兄弟吧?”“有啊。他在南非。”“好极了。他的面孔像您吗?”“挺像。不过他留胡子。”“太妙了!您也把胡子留起来。您就冒充您的兄弟!一切都会十分顺利……您听我说:最好听其自然……以后您会明白的……更正声明之类……我就不知道最终对谁有好处……”对这件事他无法不答应。他回到乡下别墅,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听凭胡子生长。他的妻子服丧,朋友们都来看望她,服丧对她很适宜。接着顾客纷纷登门:有商人、收藏家、有生意头脑的人。那些以前难以卖到四、五万的油画,现在卖二十万是轻而易举。于是普莱东扎尼在他的密室中不断地创作,一幅又一幅画,当然他作画的日期提前了。遗作在城里展出了,获得极大的成功。除去一切开销,净赚五百五十万。一个月以后,他的胡子已经长得足够浓密了,就冒险外出,自称普莱东扎尼的兄弟,从南非归来。他戴上一副眼镜,模仿外乡人的口音。人们纷纷说:他们兄弟俩真像啊。在一次散步时,他出于好奇,一直走到公墓。在他家族的祭堂里,一位石匠正在一块巨大的大理石板上刻他的姓名以及生卒年月。他跟石匠说他是死者的弟弟。他用钥匙打开铜门的锁,走到地下墓室。亲属的棺材一只叠一只。真多啊!有一具是崭新的,漂亮极了。他看到棺木的铜牌上写着“鲁乔·普莱东扎尼”。棺木的声音说明里面是空的。还好。(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报纸用了一个横贯四栏的标题,是为了突出画家去世的消息从而引起读者的关注。B.批评家所写的悼文虽然充满赞美之词却隐含着恶毒之意,这让普莱东扎尼惊呆了。C.妻子看到报纸的消息后先恸哭后纵声大笑,可见她是一个理性而又缺乏逻辑的人。D.社长面对画家的质问,回应得很从容,可见他早已明白画家的来意并做好了准备。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标题“错死了的画家”是小说的行文线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错死”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一位画家死后,他的作品的价格就会立即上涨”反映了当时社会艺术鉴赏的病态心理,批判意味明显。C.小说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来刻画人物,语言细腻、典雅而富有表现力,人物间的对话令人印象深刻。D.画家对社长的策划与安排“他无法不答应”,可见画家不惜以“死”换取更多的钱,人性的贪婪展露无遗。8.小说结尾“还好”二字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9.“异化”是卡夫卡《变形记》中的重要内容,迪诺·布扎蒂被称为“意大利的卡夫卡”,请谈谈本文与《变形记》里的“异化”有哪些不同。(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苏辙,字子由,年十九,与兄轼同登进士科,又同策制举。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至策入辙自谓必见黜考官司马光第以三等范镇难之蔡襄曰:“吾三司使也,司会之言,吾愧之而不敢怨。”惟考官胡宿以为不逊,请黜之。仁宗曰:“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宰相不得已,置之下等,授商州军事推官。时父洵被命修《礼书》,兄轼签书凤翔判官。辙乞养亲京师。三年,轼还,辙为大名推官。逾年,丁父忧。服除,神宗立已二年,辙上书言事,召对延和殿。时王安石以执政与陈升之领三司条例,命辙为之属。吕惠卿附安石,辙与论多相牾。安石出《青苗书》使辙熟议,曰:“有不便,以告勿疑。”辙曰:“以钱贷民,使出息二分,本以救民,非为利也。然出纳之际,吏缘为奸,虽有法不能禁,钱入民手,虽良民不免妄用;及其纳钱,虽富民不免逾限。如此,则恐鞭箠必用,州县之事不胜烦矣。唐刘晏掌国计,未尝有所假贷。有尤之者,晏曰:‘使民侥幸得钱,非国之福;使吏倚法督责,非民之便。吾虽未尝假贷,而四方丰凶贵贱,知之未尝逾时。有贱必籴,有贵必粜,以此四方无甚贵、甚贱之病,安用贷为?”晏之所言,则常平法耳。今此法见在而患不修,公诚能有意于民,举而行之,则晏之功可立俟也。”安石曰:“君言诚有理,当徐思之。”自此逾月不言青苗。会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奏乞度僧牒数千为本钱,于陕西漕司私行青苗法,春散秋敛,与安石意合,于是青苗法遂行。安石因遣八使之四方,访求遗利。中外知其必迎合生事,皆莫敢言。辙往见陈升之曰:“昔嘉祐末,遣使宽恤诸路,各务生事,还奏多不可行,为天下笑。今何以异此?”又以书抵安石,力陈其不可。安石怒,将加以罪,升之止之,以为河南推官。会张方平知陈州,辟为教授。(节选自《宋史·苏辙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至/策入/辙自谓必见黜/考官司马光第以三等/范镇难之/B.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至/策人/辙自谓必见黜考官/司马光第以三等/范镇难之/C.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至/策入/辙自谓必见黜考官/司马光第以三等/范镇难之/D.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至/策入/辙自谓必见黜/考官司马光第以三等/范镇难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丁父忧,指遭逢父亲丧事,文中父亲苏洵过世,苏辙辞官归家,为其守孝。B.常平法,古代官府调节米价之法,谷贱时增价而卖出,谷贵时减价而买入。C.青苗法,王安石新政措施之一,本为抑制兼并,于青黄不接之时救济百姓。D.教授,古时所设之学官,掌管学校课试等事,文中指苏辙于陈州所任官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辙仕途坎坷,先是因关心国事在制举考试中直言不讳被置之下等,后因与王安石政论不合而被治罪。B.苏辙为人孝顺,因兄长任地方判官无法照顾父亲,苏辙请求在京赡养老父,直至兄长还京才出任官职。C.苏辙言辞耿直,关于新法改革,苏辙认为王安石所拟之青苗法多有不便,不如唐代刘晏所言之常平法。D.苏辙忧心国事,王安石一意孤行推行青苗法,苏辙忧心其于国不利,不顾个人前途命运上书加以劝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服除,神宗立已二年,辙上书言事,召对延和殿。(4分)(2)安石日:“君言诚有理,当徐思之。”自此逾月不言青苗。(4分)14.苏辙认为推行青苗法将有何弊端?请简要回答。(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15~16题。西江月·阻风山峰下①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②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③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注】①山峰:指黄陵山,黄陵山在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边。②波神:水神。③风回:顺风。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尚未起时,水光秋色,交相辉映,船中之人只觉心旷神怡,其乐无穷。B.不言出行受阻,反说波神留我,以幽默语调写行程遇风受阻,实乃妙笔C.词中以霓裳之音喻指波浪之声,与《琵琶行》中所言“霓裳”作用不同。D.既然风浪涌起,不如及时行乐,词人登楼远跳,于岳阳楼上赏湖山好景。16.词的五、六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春秋时期,荀子有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观点被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转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周易·乾卦》有“云从龙”之言,杜牧于《阿房宫赋》中将其化用形容长桥似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表明自己虽衣衫单薄,却平静泛舟于苍溟之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大地是色彩,也是声音。这声音很奇怪——你不能听,你一听它就没了,你不听它又来了。泥土在开裂,庄稼在抽穗,流水在浇灌,这些都是声音,像呢喃,像交头接耳,鬼鬼祟祟又_____________,它们是枕边的耳语。()无数的、细碎的摩擦汇聚起来了,波谷在流淌,从天的这一头一直滚到天的那一头,是____________。声音真的不算大,但是,架不住它的厚实与不绝,它成巨响的尾音,______________。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坦坦荡荡集聚迤逦不绝B.坦荡如砥集聚不绝如缕C.坦荡如砥啸聚迤逦不绝D.坦坦荡荡啸聚不绝如缕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麦浪和水稻的汹涌则是另一种音调,无数的、细碎的摩擦,叶对叶,芒对芒,杆对杆。B.另一种音调则是麦浪和水稻的汹涌,叶对叶,芒对芒,秆对秆,无数的、细碎的摩擦。C.麦浪和水稻的汹涌则是另一种音调,叶对叶,芒对芒,秆对秆,无数的、细碎的摩擦。D.另一种音调则叶对叶,芒对芒,秆对秆,无数的、细碎的摩擦,是麦浪和水稻的汹涌。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荔枝明明穿着一层“铠甲”,怎么和草莓一样,放两天就坏呢?科学研究表明,①______________。因为它与果肉之间缺乏有效的水分疏导组织,不仅不能保护果肉,还会因其间的很多空隙,让果肉的水分迅速散失。另外,②__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果实内的糖类物质会被逐渐消耗。荔枝的呼吸强度可以达到苹果或梨的4倍,从树上摘下来的那一刻起,荔枝的呼吸作用还会不断加强。其结果是,③______________,维生素C也会迅速下降,同时还会产生一些气味不佳的醇醛类物质。荔枝在采摘两三日之后香味尽失,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它们“大喘气”的结果。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它们的结果是在很大程度上“大喘气”。B.在很大程度上是它们“大喘气”的结果。C.原因是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大喘气”的结果。D.在很大程度上原因是它们“大喘气”的结果。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北京冬奥会圆满落幕,竞技场上运动员们展现出不同的风采。小金:“我战胜了我自己。”曾经书写中国男子单人滑历史的天才少年,在世锦赛失利以后,不畏质疑、责备,在艰难时光中浴火重生。大武:“只要你赢了,中国队就赢了。”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大武在体力不支时,帮队友卡住位置,鼓励队友向前!小苏:“与偶像同时站上领奖台,太特殊了。”小苏致敬偶像的方式就是追赶并超越自己的偶像,获得男子单板滑雪冠军。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2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参考答案】C【解析】“长生不老”错,于文无据。原文中“富有永久生命力”陈述的是园林及其形神意境。2.【参考答案】D【解析】A项,不能因为钱伯斯的反对和提倡,就推断“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成就高于西方”。B项,从文中来看,“布朗派”并不反对园林中的自然风景,他们只反对园林中再现风景画的画意,而主张简单地将自然风景搬进园林中。C项,无中生有,材料二不曾对宋代园林作“是我国古代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是整个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总结”的论断。3.【参考答案】B【解析】A项为皇家园林,C项为寺庙园林,D项为陵寝园林。且B项以题名方式体现出文人的情怀和价值取向。4.【参考答案】①服务于论点。分别为论证宋人“园林之小”、园林题名体现价值取向提供依据,同时也论证了“北宋文人园林具有独特的园林美学”这一观点。(2分)②丰富文章内容,增强了文学气息,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2分)5.【参考答案】①对自然要素的钟爱。萧湘馆中“千百竿翠竹”“大株梨花兼着芭蕉”等展现了园林植物本身的姿态、季相变化,表现自然,富有生命力,配合其他要素,相映成趣。②在审美情趣上的契合。潇湘馆中“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体现高度情景交融的境界,建筑具体景观,构成了各种风景画面来表达意境。(材料三,“诗情画意”“创造美好意境”)③对价值取向的认同。林黛玉觉得“潇湘馆”题名有特色,环境更幽静。(材料二的第一段“价值取向”)④造园如诗文,布局含蓄,妙合自然。“潇湘馆”游廊、房舍、花木、流水的组合布局有“曲径通幽处”、几步一景的“是尽头却又了无尽头”之美。(每点2分,答对3点给满分。)6.【参考答案】A【解析】B项,让普莱东扎尼惊呆了的并不是悼文中隐含的恶毒之意,而是自己去世的消息以及祭奠自己悼文都已写成刊登出来了。C项“理性”错,在文中可读出她是个“感性”的人。D项从社长的反应“稍稍有点窘,但马上恢复常态”来看社长并非早已做好了准备。7.【参考答案】C【解析】本文语言“典雅”的说法不准确,本文的语言通俗流畅而富有表现力。8.【参考答案】①“还好”可以理解成还好棺材里是空的,自己并没有真的死掉。②“还好”也可以理解成画家感叹还好听了社长的安排,假死还挣了大量的钱财。③“还好”是对自己作假没被发现的侥幸心理的感慨,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也直指批判人性堕落虚伪的主题。(每点2分,答对两点给满分,其他言之有理的表述可酌情给分)9.【参考答案】①形式不同(或“异化”情节不同):《变形记》的“异化”是主人公人变成了虫,而本文中主人公在外在形式上并没有发生变化,主要是内心思想发生“异化”。(2分)②表现手法不同:《变形记》里的“异化”是通过作者大胆的想象、设定荒诞的情节来呈现的;而本文则是用更为冷静的现实主义描写娓娓道来。(2分)③人物“异化”后的表现不同:《变形记》里格里高尔“异化”成虫,却保留了人的思想和内心的善良、责任;而本文中的“异化”更多的是表现在人物心理精神上的变化,主人公普莱东扎尼在巨额金钱的诱惑下迷失了自己,有着人形却没了人性中的真善美。(2分)(每点2分,共6分,如有其他理解,可酌情给分。)10.【参考答案】D【解析】仁宗春秋高,辙虑或倦于勤,因极言得失,而于禁廷之事,尤为切至。策入,辙自谓必见黜。考官司马光第以三等,范镇难之。11.【参考答案】B【解析】常平法,古代官府调节米价之法,谷贱时增价而买入,谷贵时减价而卖出。12.【参考答案】A【解析】苏辙并未因与王安石政论不合而被治罪。原文为“安石怒,将加以罪,升之止之,以为河南推官”。13.【参考答案】(1)守孝期满后,神宗即位已经两年,苏辙上书谈论政事,在延和殿被召见并回答了皇上的相关询问。(“服除”“立”“对”各1分,句意1分)(2)王安石说:“您说的确实有道理,我再慢慢想一想。”从那时起,超过一个月王安石没再提及青苗法。(“诚”“徐”“逾”各1分,句意1分)14.【参考答案】①出纳时,不能禁止官吏行奸诈之事;②百姓会妄用钱财,且可能逾期归还;③州县会因此处罚百姓,不胜其烦。(1点1分,答对3点计满分。)15.【参考答案】D【解析】尾句乃词人设想,明日准能在岳阳楼上赏湖山好景。16.【参考答案】意为如果明日风向回转,天气变好,那么今夜露宿于此又有什么关系呢?(3分)表达了词人对明日登船前行的期待以及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露宿”时的旷达胸襟。(3分)【诗词译文】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行船被风浪所阻,微风吹起鳞鳞波浪,泛起波光。明日风向转为顺风更加好,那么今夜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水中的宫殿像是在演奏霓裳羽衣曲,当到达岳阳时,准定在岳阳楼上观赏湖光山色。17.【参考答案】(1)载舟覆舟所宜深慎(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3)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18.【参考答案D【解析】坦坦荡荡:形容人的心地正直,心胸开阔。“坦坦荡荡”和“鬼鬼祟祟”结构一致。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比喻人非常直率,不加犹豫。现多用来形容大面积的地方很平坦。集聚:集合,聚合。啸聚:互相招呼着聚集在一起,强调声势。迤逦不绝:曲折连续的样子。形容视觉形态。不绝如缕:也说不绝若线。只有一根细线连系着,似断非断。比喻事情极其危急。也形容声音微弱悠长。19.【参考答案】A【解析】“麦浪和水稻的汹涌则是另一种音调”,用大地的自然现象充当主语,“音调”作宾语,“则是”呼应“是”,和前文句子结构保持一致,衔接紧密;“无数的、细碎的摩擦”与“音调”产生关系密切,故紧随其后,接着才作“叶对叶,芒对芒,秆对秆”的形态描绘。20.【参考答案】①将“大地的声音”人格化,赋予事物以人的动作情态,显得亲切可爱;(1分)②生动表现出大地之音的丰富(有时呢喃自语,有时相互交谈),体现大地生机盎然的特点;(2分)③极富主观感受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深厚的乡土情怀,表现了对大地的热爱和赞美之情。(2分)21.【参考答案】B【解析】原句句式杂糅。A项逻辑混乱,因果倒置;C项句式杂糅,“原因是……”和“是……的结果”杂糅;语序不当,“在很大程度上”修饰的是造成“香味尽失”的原因,不是修饰“大喘气”;D项句式杂糅。22.【参考答案】①问题正出在荔枝的外壳上②植物的果实也需要呼吸③荔枝果肉中的糖类物质被迅速消耗[每写出一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字数不合要求,酌情扣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第一空答到了“问题”(或“原因”)与“荔枝的外壳”两个点,计2分;第二空答到了“植物的果实”与“呼吸”两个点,计2分;第三空答到了“糖类物质”与“消耗”两个点,计2分。]23.【解析】本题模拟2015年新课标Ⅱ卷作文题,结合冬奥会这一热点时事,采用“权衡选择”的命题思维,考查考生综合比较的思维与充分论证的能力。考生应侧重分析材料,寻找支撑的论据,适度拓展议论,表现人生感悟。情境解读。运动员在冬奥会上的不同风采,是基础情境或背景情境。小金、大武、小苏是主体情境:小金不畏质疑责备,浴火重生,战胜自我;大武不考虑自己,协助队友,有集体荣誉感;小苏尊重偶像,尊重对手,尊重的最好方式是承认对方的优秀,并追赶超越。指令明确。“你认为”意味着考生的立场和观点能逻辑自洽就行;“谁更具”要求在三人中选择“对象”,立场要鲜明,也要将三人作比较,以陈述选择“谁”的理由,“更”字是审题、表达的关键;“风采”在这里指三人在运动会及获奖时展现的风度、气质、精神、品格等,可结合体育精神与时代风貌。文言文参考译文:苏辙,字子由,十九岁时,和哥哥苏轼一同考中进士科,又一同参加制举的策论考试。宋仁宗年岁已高,苏辙想他或许会对勤于政事感到疲倦,于是极力论说为政的得失,而对宫禁朝廷的事,论述得尤为激切。策论文章送达皇帝后,苏辙自认为一定会被黜免。考官司马光将他置于第三等,(注制举考试的合格者分为五等,因一、二等为虚设,所以三等为最高。)范镇感到为难。蔡襄说:“我是三司使,我这个财政长官不敢说这样的话,我感到惭愧而不敢有怨。”考官胡宿认为对皇上不恭,请求黜落他。仁宗说:“我本来是想用直言求取人才,却因直言而抛弃他,天下人会怎么说我呢?”宰相不得已,把他列入下等,任商州军事推官。当时他的父亲苏洵奉命修《礼书》,哥哥苏轼出任凤翔判官。苏辙上奏请求留在京城侍养父亲。过了三年,苏轼卸任回到京城,苏辙才担任大名推官。一年之后,父亲去世。守孝期满后,神宗即位已经两年,苏辙上书谈论政事,在延和殿被召见并回答了皇上的相关询问。当时,王安石因执政与陈升之一同主管三司条例司,皇上让苏辙做王安石的下属。吕惠卿依附王安石,苏辙与之议论,意见多有不合。王安石拿出《青苗书》让苏辙仔细说说意见,说:“此法如有不便于百姓的,请告知我不要犹疑。”苏辙说:“将银钱借贷给百姓,让百姓出二分的利息,这样做本是为了救助百姓,不是为牟利。但是在银钱收支之时,官吏容易因此而行奸诈之事,即便有相关法令也不能禁止,银钱到了百姓手中,即便是良民也不免会乱用,等到让他们还贷之时,即便是富庶的百姓也难免会逾期归还。这样,那么恐怕必须借助刑罚,州县管理将不胜其烦。唐代刘晏掌管国家经济,不曾有借贷之事。有人责备他,刘晏说:‘让百姓侥幸得到银钱,不是国家的福分;让官吏倚仗法律督察责罚,不能让百姓便利。我虽然没有借贷与百姓,但四方年成丰收与否、米价高低贵贱,我都了如指掌不曾逾越期限。米价低廉一定会买进粮食,米价高涨一定会卖出粮食,所以天下没有米价太高或太低的问题,哪里需要将银钱借贷给百姓?’刘晏所说,就是常平之法。现在这种方法还在却不使用,您如果确实想要救助百姓,那么可以将此法加以推行,那么刘晏那样的功绩可以马上呈现了。”王安石说:“您说的确实有道理,我再慢慢想一想。”从那时起,超过一个月王安石没再提及青苗法。恰逢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上奏请求发给几千份度僧牒作为本钱,在陕西漕司私自实行青苗法,春天发放秋天收还,和王安石意见相合,于是青苗法实行。王安石趁机派八位官员到四方各地,寻求尚未收取的财利。朝廷内外知道这些人一定会迎合王安石改革,都不敢说。苏辙前往拜见陈升之说:“昔日嘉祐末年,皇上派遣使者宽大体恤各个省,各自致力于改革之事,回宫奏疏多不能推行,被天下人笑话。现在所为与当年有何不同?”苏辙又写书信送给王安石,竭力陈说这件事不可行。王安石大怒,想要施加罪名给他,陈升之劝阻,任苏辙为河南推官。恰逢张方平管理陈州,征辟苏辙担任教授一职。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25 21:07:05 页数:11
价格:¥5 大小:37.7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