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2022高二语文新教材下学期暑假作业1 信息类文本阅读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剩余2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1信息类文本阅读典题温故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戏曲现代化”是百年来中国戏剧发展的重要命题。历经“求变图存”“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一系列探索,中国戏剧(曲)获得了从古典走向新生的现代性底色。进入新时期尤其是新千年以来,反映当下生活、回应现实热点的现代戏越来越成为创作焦点,与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共同构成了当代戏曲舞台的繁荣样貌。在此进程中,戏曲的现代性求索从未止步。那么,究竟何谓戏曲的现代性?它不单是一个时间概念或时段界定,还是融入现代文化与环境特点,在当下所呈现出的精神价值、审美认知等。除直面现实的题材外,历史的、外来的故事都可以具备当下感、呈现现代性。比如,在现代审美观照下创排的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成败萧何》等之所以成为舞台经典,就在于历史中的人性跨越时空仍具现实意义。因此,戏曲的现代性体现在主动观照现代文明成果、现代审美意识、现代价值观念的创作进程中,并不只是表现在现代生活的题材拓展方面,也非为现代戏专属。从现实题材到现代艺术,戏曲现代化仍有漫长而艰辛的路要走。题材本身不自备现代意识,但戏曲现代戏的创作者自身应有现代观念:一方面,要理性对待当下创作中博题材、押主题、砸大钱等诸多问题,冷静、科学、遵循艺术规律进行创作创新,不能将艺术作品等同于宣传品;另一方面,还需要充分鉴别、发掘、提炼、反思,在从素材到作品、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过程中,大胆取舍、合理进行艺术再加工,不断丰盈那些体现当代价值观、符合当下审美的元素,运用本门类的技术技巧、前沿理念等,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戏曲现代戏如何更具现代性,同样绕不开戏曲本体与现代元素的关系问题。除观念、角度、题旨外,音乐、表演、布景等整体舞台呈现都与当下观众的审美直接关联,亦是现代性探索中不可忽略的部分。“源于生活”让现代戏更容易与观众亲近,但“高于生活”的艺术化追求,也决定了其在唱念、表演等方面的拓展尚需守住戏曲本体。我们可以广泛吸收现代元素,形成生活化的新表演程式,但\n也应该是在对某一剧种形态探得来龙、知晓去脉的基础上,以虚实互动、新老交融的具体实践为前提,否则,盲目进行现代性开掘,只会带来更多的误读。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之中,任何一个创作者都不是旁观者。未来或将有更多书写时代巨变、反映百姓生活的现代戏作品涌现,相信随着追求现代浊的种种努力,现代戏创作能向更深更广迈进,真正做到为人民书写、为时代而歌。(摘编自《戏曲现代戏:在现代性求索中走向深广》)材料二:传统戏曲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属于文化形态,主要存在于民间。这种民间戏曲具有质朴的、非艺术化的倾向,表达的是一种文化的参与和共融,而非纯艺术的审美咀嚼;另一种则属于艺术形态,是士大夫文人在民间戏曲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表现手段,使其更趋向雅致,具有较高的审美性和审美价值,形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戏曲艺术。我们常常所说的戏曲现代化,更多的是戏曲外部形式的现代化。但在戏曲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戏曲现代题材和思想内容的表现上,而忽视了戏曲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戏曲艺术的现代化决不仅仅表现为戏曲题材是否属于现代的生活,戏曲的思想内容是否曲折生动感人。换言之,一方面,现代生活题材当然是现代戏曲艺术应该表现的内容之一,甚至是重要的内容之一,但通过古代生活题材同样也可以反映当代人的思想意识和精神生活。而另一方面,戏曲艺术的本体在于其形式的表达,即戏曲艺术之所以成为戏曲艺术,在于它独特的戏曲表达形式。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就在于其可以反复欣赏的独特的形式美,是形式与内容两者和谐、有机的统一。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戏曲在现代的形式意义尤其显著。时下戏曲艺术的现代性追求在“形式美”上做了一些尝试和努力,但力度显见不足,也缺乏系统性,其更多着眼于强调反映现代生活和现代意识,甚至把内容也局限在主旋律的范畴之内,而应该重视的形式、艺术的继承传统和现代化革新却步履艰难,这正是戏曲艺术现代化的主要困境所在。无疑,关注和回归民间是摆脱这种困境、实现现代转型的根本。戏曲是一种大众艺术、大众文化,它的根、它的脉、它的代谢机制都在民间,戏曲艺术的每次发展、繁荣,民间大众都发挥了积极、能动的作用,是改革、创新的主体,是\n戏曲发展的推动力,是戏曲一次次转型和新旧代谢的资源库,每一次革新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然而,反观当代有一种越来越不尊重和漠视民间的趋势,这不仅让戏曲艺术表现形式的革新失去可资借鉴的力量,同时也破坏了具有悠久历史的戏曲文化生态链,让戏曲与广大民众愈来愈隔膜,这正是我们戏曲现代化过程中最大的一个缺失,也是学界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摘编自《中国戏曲的现代转型与本质回归》)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代戏、传统戏、新编历史剧成为当代戏曲舞台繁荣的三大支撑,是因为戏曲的现代性探索从未止步。B.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戏曲艺术不仅表现出一种文化的参与和共融,又具有较高的审美性和审美价值。C.戏曲现代化既包括戏曲题材和思想内容的现代化,也包括戏曲艺术样式的现代化,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D.戏曲艺术独特的形式美虽是戏曲艺术的审美价值之所在,但同时也是戏曲艺术现代化的主要困境之所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编古代文学经典,也可以借演绎西方戏剧名著来呈现戏曲的现代性。B.将现代戏与戏曲的现代性画等号,认为那些表现现代生活的题材天然具备现代性,显然是不正确的。C.“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不仅形成了戏曲艺术生活化的新表演程式,而且决定了戏曲的艺术化追求。D.戏曲文化生态链历史悠久,而人民大众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戏曲创新发展的主体和推动力。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戏曲的现代性”内涵的一项是(3分)()A.“五四”时期,戏剧演出的内容对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故事出现前所未有的淡漠,转而表现努力建设新制度、新政府、新国家的内容。B.1927年,欧阳予倩与周信芳、高百岁合演《潘金莲》,旧戏新排,在人物心理\n分析和人物个性解放等方面,都达到了现代审美的高度。C.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上海的“连台本”戏曲演出,武侠、神怪、奇案之类,长演不衰,是因观众对这些剧目的舞台“机关布景”的展示着迷。D.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在排演时装新戏《一缕麻》之后,悟出戏剧表现的生活内容会带来生活中的人的服饰、身姿、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变化。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5.戏曲现代戏如何更具现代性?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6分)经典集训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数字乡村治理注重发挥数字技术的效用,是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重要“引擎”。但技术并不是万能的,技术在为数字乡村发展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缺点。因此,在推进数字乡村治理时,要注重与乡村发展相结合,将保持乡村性作为数字乡村的治理特色。自乡村性进入西方乡村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以来,学者们逐渐认识到乡村性既不是现实的地理空间,也不是虚拟的抽象存在,而是乡村社会、空间关系相互建构融合的体系。乡村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折射出乡村价值的留存与再造,这是乡村区别于城市的核心本质。数字乡村治理与保持乡村性可以达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一方面,数字乡村治理是在系统把握我国现代化发展目标及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的农业农村现\n代化发展战略,是为了更好地保持和发展乡村性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数字乡村治理弥补了传统乡村振兴模式的诸多治理缺陷,是最具有实现乡村性要素价值优势、更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乡村振兴模式。然而,在推进数字乡村治理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破坏乡村性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高质量乡村振兴的绩效提升。第一,数字乡村治理破坏历史文化积淀。传统乡土社会有着许多文化遗产、家风家训、民间工艺、历史文化等,这些文化大都静态地存放于农村祠堂、文化礼堂、乡村文化站。即使有些乡村地区通过借助电子化设备和技术化手段将其进行活态展示,但由于没有很好地挖掘和阐述文化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因而实践中大都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实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育功能。第二,数字乡村治理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在乡村振兴时代,数字乡村治理通过发挥现代技术优势价值,为乡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出现了众多破坏乡村生态环境的问题。这源于人们对技术价值观的认知偏差,只注重短期的科技治理效益,而忽视了长远的数字乡村整体性发展规划。例如,数字乡村治理注重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化肥培育技术等来提升农业产量,但由于农药等污染品的大量应用,使得乡村面临前所未有的自然生态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甚至给人们带来了农产品安全性风险。第三,数字乡村治理破坏资源要素禀赋。长期以来,为了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资金、土地、人才等核心发展要素单向地流入城市,直接导致了许多农村不断走向表退,集中表现为农村“空心化”。而许多村庄套用城市改造的逻辑推行所谓的“数字乡村振兴”,给乡村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一方面,势必忽视乡村的本地文化传承,使得乡村独特的地域资源被打破。另一方面,一味追求乡村现代产业的发展,反而造成了更多的资源浪费。第四,数字乡村治理破坏乡村道德情感。传统的中国乡村社会是一个注重亲情、道德、伦理的社会。而基于工业化、城镇化大背景下的当代数字乡村建设,使这种底蕴深厚的传统乡村文化道德逐渐被快餐式的城市文化所取代。在乡村地区,微博、微信、QQ等现代媒介平台的应用极大地减少了村民群众之间互动交流,给人们带来了情感上的孤独、生存上的无助和生活上的不便,使得构建在中国传统社会基础上的道德规范和伦理秩序、礼俗习惯等乡村文化价值观不断式微,甚至在所谓的“限制人性思想解放”的口号中走向消亡。\n(摘编自沈费伟、陈晓玲《数字乡村的治理特色:乡村性的视角》)材料二:近年来,伴随着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技术要素被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激发出治理的创新能量。在一些发展水平较高的乡村,治理数字化带来的便捷已渗入百姓生活:村民通过手机,就能办理医保等常用业务,了解监督各类村庄事务,申请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乡村治理的效率与效能大大提升。然而,乡村治理数字化的推行过程中,一些困难与挑战客观存在。当然,乡村治理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其对基层治理的赋能作用与深刻影响不容忽视。重要的是,如何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陷阱。其一,要培养和提高乡村干部与群众的数字素养,引导村民逐步接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数字化。除了开展相应培训,还要想办法激发人的内生动力,变“要我用”为“我要用”。建议参考目前应用较广的积分制乡村治理方式,将治理数字化平台的使用与积分挂钩。当村民完成平台登录、业务办理、在线议事等项目后,后台自动记录相应积分。若达到一定积分,可换取相应生活用品与服务,以达到激励效果。其二,要选拔培训一批村级信息员,解决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的长期运营管护问题。具体要培育多少信息员,是专职还是兼职,需要根据当地数字化平台的运营维护需要和使用情况,以及基层干部承担能力等,统筹考虑、精细布局,避免出现人浮于事或过重加码两个极端。其三,要合理建设各类数字化治理平台,注重整合使用,不盲目建设、不搞“盆景”。要以资源集约高效利用为导向,依据地方财力量力而行,在科学衡量投入与产出比例的基础上进行平台建设。针对区域内同一项工作内容,避免出现省市县乡等各级平台的重复建设,规避资源浪费和潜在贪腐问题。我们还应认识到,技术不是万能的,其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尤其在农村的熟人社会,技术的触达代替不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互动交流。登门问候带来的温暖,聚会议事讨论的深度,都不是仅仅依靠数字化媒介能够实现的。总之,技术永远是手段,人才是目的。服务切合群众所需,实事换来村民笑脸,才是衡量工作做得好的标准。\n(摘编自侯馨远《推行乡村治理数字化要避免形式主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字技术对数字乡村发展具有积极效应,同时也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缺点,由此可见技术不是万能的。B.数字乡村治理有其基础性,是乡村振兴的一种模式,但实施过程中给乡村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破坏性。C.存放于乡村之地的静态文化,即使被电子化设备和技术化手段进行活态展示,实践中也大都流于形式。D.现代技术的数字化农业尽管带来了规模化、产业化的效益,但从乡村农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并不可取。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乡村治理数字化的推行过程中,一些困难与挑战客观存在,导致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的现象的出现。B.目前应用较广的积分制乡村治理方式,能达到激励效果,有助于培养和提高乡村干部与群众的数字素养。C.区域内同一项工作内容,若出现省市县乡等各级平台的重复建设,就不能避免资源浪费和贪腐问题。D.技术不是万能的,农村社会中人与人面对面交流所带来的温暖与深度,不能依靠数字化媒介来实现。3.下列数字乡村治理的案例中,不能支持“技术不是万能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A.陕西某乡村发展剪纸产业,用电脑制作替代手工剪纸,手工剪纸技艺濒临失传。B.新疆转基因抗虫棉推广,有效控制了棉铃虫,也导致其他次要害虫种群数量增加。C.四川自贡市某县开设农产品网络直销平台,但因村民文化程度偏低,网络直销受阻。D.部分来自农村的打工族以电话问候、网络拜年替代回家探亲,让家里老人产生失落之感。4.两则材料关于数字乡村治理问题的论述角度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n(4分)5.根据材料一,谈谈你对“乡村性”的理解。(6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灾害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灾害共生过程中总结形成并代代相传的集体智慧、传统知识及经验总结。它的形成是一个有一定继承性的、长期的过程,因此要认识灾害文化,有必要追溯其发展历史和发展过程。作为一种有“文化”的特殊的动物,人类将其人为营造的物质及社会文化空间叠加于自然空间之上,从而把其所寄居的地球改造为人类之家。作为人类之家的地球空间同时具有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三种属性,三种属性在地域上和结构上相互重叠、相互联系。不同于客观的自然空间,社会文化空间中的一切都被赋予了人的主观目的或主观感受,它们制约着人的行为和意识。自然灾害和灾害文化均为被人类赋予特定文化含义的社会现象,都隶属于人类构建的社会文化空间范畴。自然灾害与自然界能量、物质流通过程中某种自然力的瞬时强烈释放或时空规律的短时间失常有直接关系,然而,一种自然现象一旦被称为自然灾害,它就已不再是纯自然的了。“灾害”二字不论从其文字起源还是现代含义来看,均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负面服务价值的判定。人们从自身的利害出发,对客观的自然环境进行主观区分,把可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与资源破坏的自然现象称为自\n然灾害;相反,把可为人类带来利益的部分视为自然资源。对人类而言,灾害和资源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可控制是资源,不可控制是灾害。灾害是人类之家的一部分,人类在享用地球所提供自然资源谋求发展的同时,也要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灾难乃至毁灭性的打击。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文明就是在灾害与生存、挑战与应战的过程中创生、延续、繁荣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同灾害斗争的历史。灾害文化是人类对灾害的共同社会记忆。一种灾害文化一旦形成,便被纳入到人类社会文化环境的体系之中,灾害文化在其中的主要功能是影响人类社会对灾害的认知与承受灾害的能力、约束和协调人类社会的灾害应对行为,使人类社会能够在自然灾害面前处于相对安全状态。从时间的视角看,灾害文化在时域上的特点与灾害是不同的。自然灾害在时间上一般表现为随机发生的短时性事件,灾害事件虽是重复发生的,但前后事件之间一般不具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而人类在与自然灾害共生过程中总结形成并代代相传下来的灾害文化都要经历发展、继承与扬弃的历史过程,具有累积性、时效性和历史继承性的特点,在任何一个时期的主流灾害文化中,既包括从历史灾害文化中继承的成分,也包括对构建未来灾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分。以历史继承性为视角的灾害文化研究,建立在对灾害文化历史认识的基础之上,对现代灾害文化进行历史建构,识别现代灾害文化中的历史灾害文化成分,辨识那些对现代灾害文化具有关键意义的历史灾害事件及灾害文化特征,追溯形成这些历史灾害文化特征所经历的灾害及其社会学习和创新过程。在文化融合日趋强烈的现代社会,应该充分重视灾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问题,任何新文化的引入和输出都需要尽可能地与已有文化传统充分融合,盲目照搬外来文化可能造成水土不服乃至文化冲突。总之,历史继承性是灾害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理解灾害文化地域性的重要途径。从灾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出发,挖掘和凝练具有地方特色的灾害文化,可兼顾当地居民的地方认同,并服务于当代防灾减灾事业。(摘编自方修琦《灾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史学集刊》2021年第2期)材料二:当前,自然灾害文化维度上的实证/实例分析与理论探索已涉及到了灾害和防灾减灾实践的许多方面,如图所示。\n自然灾害文化维度当前的总体进展与趋势是:文化因素是影响民众灾害认知和灾害应对的基础背景已得到共识:但是同一文化背景下,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文化因素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目前尚无统一认识。目前,民众认识灾害、响应灾害和灾后恢复方面的相关研究已注意到,文化因素对于人们防灾减灾存在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信仰、规范、习俗等有时是人们面对灾害而脆弱的主要原因甚至是根源,有时却是提高民众灾害应对能力或潜能的重要基础。当下,不同文化背景地域社会中的本土灾害应对策略对于人们防灾减灾的重要价值已得到学界普遍关注,其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本土灾害应对策略是否能够和在多大程度能够于地区间移植,是研究的新方向。地方性知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探讨的相关研究表明,两者结合在发挥社区主观能动性,节约减灾和灾害管理成本、保障减灾实践可持续等方面均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保护意识缺乏、生活方式改变、外来文化冲击等,一些地域社会本土性灾害应对策略的传承正面临威胁。如何有效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本土和传统的灾害应对策略,然后使之与现代技术有机融合,是今后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我国存在着丰富的灾害相关地方性知识,比如各地流传的谚语、民间故事等,应挖掘和梳理这些谚语、民间故事等所蕴含的现代减灾意义与价值。应探索地方性灾害知识、现代科学技术和我国自上而下灾害管理体制三者间的有机契合点,进而促进全社会整体防灾减灾基础能力的广泛提升。(摘编自孙磊、苏桂武《自然灾害中的文化维度研究综述》)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然灾害是在短时间内发生的,没有长期沿续性;而灾害文化却有一定继承性,\n经过长时间才会形成。B.自然空间与社会文化空间有相互重叠现象,但是二者区别明显,前者客观,后者被赋予了人的主观性。C.当前,自然灾害文化维度在灾害应对上的研究已涉及到预防减缓、备灾、应急响应和恢复等不同环节。D.我国一些地域社会的传统性本土灾害应对策略对现代减灾用处不大,它与现代技术融合才能发挥作用。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然界能量、物质流通过程中某种自然力的瞬时强烈释放或时空规律的短时间失常在自然灾害发生中起关键作用。B.人们判断自然现象是灾害还是资源的标准,在于它是否能为人类带来利益,能带来利益的是资源,反之,是灾害。C.我们只要把握了主流灾害文化中对构建未来灾害文化有重要意义的成分,就能做好任一时期的主流灾害文化研究。D.目前的研究发现,相比其他因素而言,文化因素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对于人们防灾减灾的正面影响要大于负面影响。8.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以历史继承性为视角进行灾害文化研究”观点的一项是(3分)()A.灾害文化是人们对待灾害的态度、思想、理念、行为、经验、习俗等总称,它是由灾害衍生的非物质性产物。B.灾害文化往往以通俗性、普及性等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及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包括漫画、传说、纪录片等。C.现代灾害文化有其独特的历史基因,不同地区现代灾害文化的某些差异可能源自于各自灾害文化历史的差异。D.一个具有良好灾害文化构建及传承的地区,能够有条不紊开展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将灾害的危害降到最低。9.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n10.请结合材料,从“灾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角度谈谈灾害文化在我国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从概念的严谨性来看,“非虚构写作”无疑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它似乎涵盖了虚构之外的所有文体。但倘若就目前已发表的一些作品来看,它又呈现出某些独特的文体特征。譬如,它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颇不相同,不追求事件记叙的完整性,不强调话语表达的公共性,也不崇尚主题意旨的宏大性,而是以非常明确的主观介入性的姿态,直接展示创作主体对事件本身的观察、分析和思考。同时,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叙事散文,不仅拥有较长的篇幅,而且在突出其现场纪实性的过程中,多以理性的思考和辨析为主,少有感性的抒情和诗性的怀想。抛开概念的学理性纠缠,依据我的阅读感受和思考,“非虚构写作”的最大魅力,在于当代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介入。这种介入,是积极主动的,是微观化的,是现场直击式的。譬如李辉的《封面中国》,就是以《时代》周刊封面上的中国人物作为聚焦,通过大量的史料梳理,在一系列微观化的细节呈现中,传达作家对这些人物以及历史事件的有效思考。而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梁庄在中国》,则以故乡梁庄作为考察坐标,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记录梁庄的社会变化与存在的问题,也跟踪了梁庄人在全国各地谋生的艰辛与尴尬,并从中展示了作者对中国乡村现代化进程的独特反思。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非虚构”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场式的介入性写作姿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当代作家习惯蛰居书斋的想象性写作,激发了作家观察社会的兴趣,使作家能够带着明确的主观意愿或问题意识,深入\n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通过田野调查的手段,获取第一手资料,也获得最为原始的感知体验。同时,它还体现了作家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以及对某种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像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就是通过对故乡一些自杀个案的追踪采访、记录和反思,指出巨大的医疗负担和尖锐的家庭关系,仍是威胁中国农民生存尊严的重要因素。现在,有不少作家仅仅通过媒介资讯了解社会,只是凭借既往的经验惯性来处理现实问题,由此导致很多作品因为“不接地气”而问题频仍。读这些作品,我们常常觉得很“隔”,用本雅明的话说是“经验的贫乏”。而“非虚构写作”的兴起,表明了作家们置身生活现场,开始积极地介入历史或现实内部,直面复杂的生存逻辑与伦理秩序,既展示自己的精神姿态和思想作为,也为人们了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独特的思考。像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以作家自己“卧底”传销组织的亲身经历,鲜活演绎“传销”这颗社会毒瘤屡除不灭的缘由。而李天田的《相亲记》则通过自己的相亲经历,揭示了各类婚介机构的隐秘内幕,对人们的道德伦理提出了尖锐的质疑。此外,像韩石山的《既贱且辱此一生》、黄永玉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等作品,在追忆自我成长经历的同时,不断追问历史深处的沉重与诡异。当然,这种以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作为主要审美目标的写作,艺术性上有时会偏弱些。那些现实调查类作品尤其明显。毕竟,它们突出的是“实录”之后的分析和思考,彰显的是创作主体的特定感受和理性思索。但是,如果当代作家都能够抽出一些时间,亲身介入社会历史之中,进行一些必要的“非虚构写作”我以为,这会为他们的虚构性写作提供巨大的帮助。(摘编自洪治纲《“非虚构写作”的价值》)材料二:显然,就像文学写作从来就没有绝对真实一样,“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从来就离不开“虚构”。也就是说,“非虚构”绝对不等于“真实”。“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中的“非”在“虚构”的面前,它的含义暧昧又含糊不确定,它的态度“骑墙”且模棱两可,完全没有“不”的完全否定的意义,而处于否定与非否定之间,似是而非。比如:理性、非理性、不理性,可以从这三个词汇中看到虚构、非虚构、不虚构的价值取向。因此,所谓的“非虚构文学”和\n“非虚构写作”,其实是一种微观写作,是个性化甚至个人化的写作,即某些评论家强调的“独立性”。“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写作形式或者模式是可以存在的,它对鼓励作家打破文学创作理论、体裁、题材、创作方法和技巧的限制,创造性地完成作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从文学体裁上来说,“非虚构文学”不是一种文学体裁,只是一种创作形态、类型;从文学创作方法上来讲,恰如“最高的技巧是无技巧”所形容的那样,无技巧不是没有技巧,而是打破传统陈规,吸收一切文学技巧,并灵活地为我所用,“非虚构写作”正是这样的一种写作模式,它吸收和借鉴任何文学体裁的方法和技巧,达到作家所需要的一种自由的、独立性的表达。(摘编自丁晓平《“非虚构”之辨》)1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非虚构写作”具备鲜明的主观介入性的特点,直接呈现创作者的理性思考和辨析,不做感性的抒情。B.“非虚构写作”突出现场纪实,深入当下某些具有表征性的社会现实领域,拒绝主题思想的宏大性。C.要根治作品“不接地气”的病症,作家就不能够仅通过媒介资讯了解社会,只凭既往经验惯性来处理现实问题。D.“非虚构写作”以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为主要审美目标,因此,它必然存在艺术性偏弱的先天不足。1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非虚构写作”的最大魅力在于当代作家积极主动地深度介入现实,《封面中国》《生死十日谈》等即是深度介入现实的典例。B.《中国,少了一味药》《相亲记》都通过叙述自我的亲身经历,来聚焦当下社会现实某个领域的重大问题。C.“非虚构文学”和“非虚构写作”是一种微观写作,并不排斥“虚构”,“非虚构”并非等同于“真实”。D.“非虚构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着意突破传统陈规的制约,吸收借鉴各种文学体裁的方法和技巧。\n1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所述中不属于“非虚构”范畴的一项是(3分)()A.何建明的《山神》叙述当代中国“愚公”黄大发30多年带领村民挖山不止,开凿“天渠”,改变了山村面貌的故事。B.陈启文的《袁隆平的世界》通过人物的人生行旅、育种科研和精神世界的多维观照,塑造了一个立体而丰满的形象。C.李春雷的《木棉花开》以意象思维叙事写人,本真地凸显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这位改革开放前行者的伟岸身影。D.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14.洪治纲和丁晓平两位学者对于“非虚构写作”所持见解有哪些相同点?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4分)1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6分)\n答案与解析典题温故一、【答案】1.B2.C3.D4.(1)材料一首先指出百年来中国戏曲现代性求索从未止步,引出对戏曲现代性内涵的分析,接着分析戏曲如何更具现代性的途径,最后呼吁现代戏剧创作者努力创作出具有现代性的戏曲精品;(2)材料二首先分析传统戏曲的两种形态,引出对戏曲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困境的分析,然后指出摆脱这种困境的方法。5.(1)创作者自身具有现代观念,要遵循艺术规律,对现实题材或具备现代性的历史故事等题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处理好戏曲本体和现代元素的关系,在广泛吸收现代元素的同时要守住戏曲艺术的本体,在对某一剧种进行充分研究和具体实践的前提下,开掘戏曲艺术的现代性;(3)关注和回归民间,抓住民间大众这一戏曲革新的主体和戏曲转型、新旧代谢的资源库,开掘戏曲艺术的现代性。【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是因为……”错误,强加因果,由材料一第一段“反映当下生活、回应现实热点的现代戏越来越成为创作焦点,与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共同构成了当代戏曲舞台的繁荣样貌。在此进程中,戏曲的现代性求索从未止步”可知,二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三大支撑”错误,文中说的是“共同构成了繁荣样貌”。C.“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错误,两则材料均未对两者哪个更重要做出比较。D.“同时也是戏曲艺术现代化的主要困境之所在”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内容可知,当下戏曲艺术的现代化革新步履维艰才是戏曲艺术现代化的主要困境。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C.“决定了戏曲的艺术化追求”错误,文中说的是“‘源于生活’让现代戏更容易与观众亲近,‘高于生活’是戏曲艺术的艺术化追求”,并非“决定了戏曲的艺术化追求”;“不仅……而且”错误,文中“形成了戏曲艺术生活化的新表演程式”和“戏曲的艺术化追求”之间不是递进\n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A.体现了戏曲关注现代题材这一现代性内涵。B.体现了戏曲呈现出当下的精神价值和审美认知这一现代性内涵。C.体现了戏曲在现代化进程中加入了现代元素这一现代性内涵。D.体现了戏曲现代性可能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变化,不属于戏曲现代性的内涵。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先看材料一。由出处《戏曲现代戏:在现代性求索中走向深广》可知,材料一是分析戏曲现代性在现代性。材料一共五段文字,第一段先说戏曲现代化的探索进程,之后指出“在此进程中,戏曲的现代性求索从未止步”;第二段以“那么,究竟何谓戏曲的现代性”这一问句引出对戏曲现代性内涵的分析;第三段“从现实题材到现代艺术,戏曲现代化仍有漫长而艰辛的路要走”和第四段“戏曲现代戏如何更具现代性,同样绕不开戏曲本体与现代元素的关系问题”是分析戏曲更具现代性的途径;第五段“任何一个创作者都不是旁观者。未来或将有更多书写时代巨变、反映百姓生活的现代戏作品涌现,相信随着追求现代浊的种种努力,现代戏创作能向更深更广迈进,真正做到为人民书写、为时代而歌”是向创作者发出呼吁。再看材料二。由出处《中国戏曲的现代转型与本质回归》可知,材料二是分析中国戏曲在当下的转型和回归。材料二共三段文字,第一段先分析传统戏曲的两种形态,如“传统戏曲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属于文化形态……;另一种则属于艺术形态,……”,之后引出戏曲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困境,如“但在戏曲现代化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戏曲现代题材和思想内容的表现上,而忽视了戏曲艺术作为一种艺术样式所具有的本质特征”,第二段对这些困境进行具体分析;第三段“无疑,关注和回归民间是摆脱这种困境、实现现代转型的根本”指出摆脱困境的方法。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一第三段“从现实题材到现代艺术,戏曲现代化仍有漫长而艰辛的路要走。题材本身不自备现代意识,但戏曲现代戏的创作者自身应有现代观念:一方面,要理性对待当下创作中博题材、押主题、砸大钱等诸多问题,冷静、科学、遵循艺术规律进行创作创新,不能将艺术作品等同于宣传品;另一方面,还需要充分鉴别、发掘、提炼、反思,在从素材到作品、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过程中,大胆取舍、合理进行艺术再加工,不断丰盈那些体现当代价值观、符合当下审美的元素,运用本门类的技术技巧、前沿理念等,\n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可知,身为创作者要有现代观念,必须遵循艺术规律,对相关题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由材料一第四段“戏曲现代戏如何更具现代性,同样绕不开戏曲本体与现代元素的关系问题。……‘源于生活’让现代戏更容易与观众亲近,但‘高于生活’的艺术化追求,也决定了其在唱念、表演等方面的拓展尚需守住戏曲本体。我们可以广泛吸收现代元素,形成生活化的新表演程式,但也应该是在对某一剧种形态探得来龙、知晓去脉的基础上,以虚实互动、新老交融的具体实践为前提,否则,盲目进行现代性开掘,只会带来更多的误读”可知,在处理戏曲本体和现代元素的时候要守住戏曲本体,在吸收现代元素和形成生活化表演程式的时候要充分研究和具体实践。由材料二“无疑,关注和回归民间是摆脱这种困境、实现现代转型的根本。戏曲是一种大众艺术、大众文化,它的根、它的脉、它的代谢机制都在民间,戏曲艺术的每次发展、繁荣,民间大众都发挥了积极、能动的作用,是改革、创新的主体,是戏曲发展的推动力,是戏曲一次次转型和新旧代谢的资源库,每一次革新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可知,要关注和回归民间,抓住民间大众这一资源库,以此来开掘戏曲艺术的现代性。经典集训一、【答案】1.D2.B3.C4.材料一着眼于“乡村”本身,谈数字技术对“乡村性”的破坏。材料二着眼于“乡村”管理,谈避免陷入形式主义陷阱的方法。5.乡村性是乡村社会、空间关系相互建构融合的体系它折射出乡村价值的留存与再造其表现形式为历史文化积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独特的资源要素禀赋,深厚的乡村道德情感。【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辨析文本信息的能力。D.“从乡村农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并不可取”错误,原文只是说“技术在为数字乡村发展带来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存在着无法避免的缺点”,有缺点,并不意味着“不可取”。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观点态度的能力。A.“一些困难与挑战客观存在,导致\n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的现象的出现”因果错误,由“一些困难与挑战客观存在……重要的是,如何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陷阱”可知,是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的现象使得村治理数字化的推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与挑战;C.“就不能避免资源浪费和贪腐问题”错误。原文是“规避资源浪费和潜在贪腐问题”,因此,不一定出现贪腐问题;D.“不能依靠数字化媒介来实现”错误,原文为“都不是仅仅依靠数字化媒介能够实现的”。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C.选项为数字乡村治理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问题,不能支持“技术不是万能的”观点。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材料一的标题是“《数字乡村的治理特色:乡村性的视角》”,再根据“在推进数字乡村治理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破坏乡村性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高质量乡村振兴的绩效提升”可知,材料一是以“乡村”为阐述视角,重点分析数字技术对“乡村性”的破坏。材料二的标题是“《推行乡村治理数字化要避免形式主义》”,再根据“当然,乡村治理数字化是大势所趋,其对基层治理的赋能作用与深刻影响不容忽视。重要的是,如何避免陷入形式主义的陷阱”“其一,要培养和提高乡村干部与群众的数字素养,引导村民逐步接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数字化”“其二,要选拔培训一批村级信息员,解决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的长期运营管护问题”等可知,材料二重点着眼于“乡村”管理,侧重论述避免陷入形式主义陷阱。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的能力。由“学者们逐渐认识到乡村性既不是现实的地理空间,也不是虚拟的抽象存在,而是乡村社会、空间关系相互建构融合的体系。乡村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其折射出乡村价值的留存与再造”可知,乡村性是乡村社会、空间关系相互建构融合的体系它折射出乡村价值的留存与再造。由“数字乡村治理破坏历史文化积淀。传统乡土社会有着许多文化遗产、家风家训、民间工艺、历史文化等,这些文化大都静态地存放于农村祠堂、文化礼堂、乡村文化站”可知,其表现形式为历史文化积淀。由“数字乡村治理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但由于农药等污染品的大量应用,使得乡村面临前所未有的自然生态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可知,其表现形式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由“数字乡村治理破坏资源要素禀赋”可知,其表现形式为独特的资源要素禀赋。由“数字乡村治理破坏乡村道德情感”“而基于工业化、城镇化大背景下的当代数字乡村建设,\n使这种底蕴深厚的传统乡村文化道德逐渐被快餐式的城市文化所取代”可知,其表现形式为深厚的乡村道德情感。然后将其整合为一句通顺的句子。二、【答案】6.D7.A8.C9.①文章开篇从灾害文化的定义引出认识灾害文化就要追溯其发展历史和发展过程。②接着分析灾害文化的隶属范畴及其形成过程。③然后,从时间的视角和历史继承性为视角分析了灾害文化在时域上的特点及其研究方法。④最后,总结全文,阐述从历史继承性研究灾害文化的意义。10.①重视舆论宣传。对新冠病毒进行多角度的宣传,让老百姓对这种病毒有一定的了解,不盲目信从谣言,确保社会稳定。②因地制宜抗疫。针对不同的地域,采取不同的防疫措施,确保人民生命安全。③服从统一领导。针对国外抗疫经验,党和政府要作出科学研判,统一指挥,统筹安排,互帮互助,确保抗疫全面胜利。④注重灾后重建。面对新冠疫情的反复出现,要注重疫情过后的重建工作,确保人民生活安定。【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用处不大”“它与现代技术融合才能发挥作用”分析错误。依据原文“不同文化背景地域社会中的本土灾害应对策略对于人们防灾减灾的重要价值已得到学界普遍关注”“由于保护意识缺乏、生活方式改变、外来文化冲击等,一些地域社会本土性灾害应对策略的传承正面临威胁。如何有效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本土和传统的灾害应对策略,然后使之与现代技术有机融合,是今后研究的另一个重点”等内容可知,我国一些地域社会的传统性本土灾害应对策略对现代减灾并不是“用处不大”,而是有着“重要价值”,并且文章没有说“它与现代技术融合才能发挥作用”,而是说“是今后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能带来利益的是资源,反之,是灾害”推断错误。依据原文“人们从自身的利害出发,对客观的自然环境进行主观区分,把可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与资源破坏的自然现象称为自然灾害;相反,把可为人类带来利益的部分视为自然资源。对人类而言,灾害和资源\n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可控制是资源,不可控制是灾害”可知,人们从自身的利害出发,对客观的自然环境进行主观分为自然灾害和自然资源,灾害和资源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可控制是资源,不可控制是灾害。C.“只要……就能……”推断错误。依据原文“而人类在与自然灾害共生过程中总结形成并代代相传下来的灾害文化都要经历发展、继承与扬弃的历史过程,具有累积性、时效性和历史继承性的特点,在任何一个时期的主流灾害文化中,既包括从历史灾害文化中继承的成分,也包括对构建未来灾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分”可知,主流灾害文化中包括从历史灾害文化中继承的成分和对构建未来灾害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分,所以,不能说“只要把握了主流灾害文化中对构建未来灾害文化有重要意义的成分,就能做好任一时期的主流灾害文化研究”,并且“只要……就能……”过于绝对。D.“文化因素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对于人们防灾减灾的正面影响要大于负面影响”推断错误。依据原文“文化因素是影响民众灾害认知和灾害应对的基础背景已得到共识:但是同一文化背景下,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文化因素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目前尚无统一认识”可知,在“文化因素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目前尚无统一认识”的情况下,无法得出“文化因素在同一文化背景下对于人们防灾减灾的正面影响要大于负面影响”。故选A。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选项内容说的是灾害文化的特征,没有涉及“以历史继承性为视角进行灾害文化研究”问题。B.选项说的是灾害文化的呈现方式,没有涉及“以历史继承性为视角进行灾害文化研究”问题。C.依据原文“识别现代灾害文化中的历史灾害文化成分,辨识那些对现代灾害文化具有关键意义的历史灾害事件及灾害文化特征,追溯形成这些历史灾害文化特征所经历的灾害及其社会学习和创新过程。在文化融合日趋强烈的现代社会,应该充分重视灾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问题,任何新文化的引入和输出都需要尽可能地与已有文化传统充分融合,盲目照搬外来文化可能造成水土不服乃至文化冲突”“历史继承性是灾害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理解灾害文化地域性的重要途径。从灾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出发,挖掘和凝练具有地方特色的灾害文化”等内容可知,选项内容涉及“现代灾害文化”“不同地区现代灾害文化”等都符合“以历史继承性为视角进行灾害文化研究”观点。D.选项内容说的是“具有良好灾害文化构建及传承的地区”,属于灾后重建问题,不属于“以历史继承性为视角\n进行灾害文化研究”的问题。故选C。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首先,材料一第一段“灾害文化是人类在与自然灾害共生过程中总结形成并代代相传的集体智慧、传统知识及经验总结。它的形成是一个有一定继承性的、长期的过程,因此要认识灾害文化,有必要追溯其发展历史和发展过程”可知,文章先介绍了灾害文化的定义,由此引出“认识灾害文化,有必要追溯其发展历史和发展过程”这一观点。其次,依据材料一第二、三段“自然灾害和灾害文化均为被人类赋予特定文化含义的社会现象,都隶属于人类构建的社会文化空间范畴”“灾害是人类之家的一部分,人类在享用地球所提供自然资源谋求发展的同时,也要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灾难乃至毁灭性的打击。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文明就是在灾害与生存、挑战与应战的过程中创生、延续、繁荣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同灾害斗争的历史。灾害文化是人类对灾害的共同社会记忆。一种灾害文化一旦形成,便被纳入到人类社会文化环境的体系之中,灾害文化在其中的主要功能是影响人类社会对灾害的认知与承受灾害的能力、约束和协调人类社会的灾害应对行为,使人类社会能够在自然灾害面前处于相对安全状态”等内容可知,文章接着论述了灾害文化的隶属范畴及其形成过程和功能。再次,依据材料一第四、五段“从时间的视角看,灾害文化在时域上的特点与灾害是不同的”“以历史继承性为视角的灾害文化研究,建立在对灾害文化历史认识的基础之上,对现代灾害文化进行历史建构,识别现代灾害文化中的历史灾害文化成分,……应该充分重视灾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问题,任何新文化的引入和输出都需要尽可能地与已有文化传统充分融合,盲目照搬外来文化可能造成水土不服乃至文化冲突”可知,文章分别从时间的视角和历史继承性为视角分析了灾害文化在时域上的特点及其研究方法。最后,依据材料一最后一段“总之,历史继承性是灾害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理解灾害文化地域性的重要途径。从灾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出发,挖掘和凝练具有地方特色的灾害文化,可兼顾当地居民的地方认同,并服务于当代防灾减灾事业”可知,文章最后阐述了从历史继承性研究灾害文化的重要意义。1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首先,依据材料一“一种灾害文化一旦形成,便被纳入到人类社会文化环境的体系之中,灾害文化在其中的主要功能是影响人类社会对灾害的认知与承受灾害的能力、约束和协调人类\n社会的灾害应对行为,使人类社会能够在自然灾害面前处于相对安全状态”以及材料二“自然灾害文化维度当前的总体进展与趋势是:文化因素是影响民众灾害认知和灾害应对的基础背景已得到共识:但是同一文化背景下,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文化因素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目前尚无统一认识。目前,民众认识灾害、响应灾害和灾后恢复方面的相关研究已注意到,文化因素对于人们防灾减灾存在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信仰、规范、习俗等有时是人们面对灾害而脆弱的主要原因甚至是根源,有时却是提高民众灾害应对能力或潜能的重要基础”可知,灾害文化在我国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要重视舆论宣传,只有对新冠病毒进行多角度的宣传,宣传到位了,才能让老百姓对这种病毒有所了解,从而不会盲目的听信谣言,确保社会稳定。其次,依据材料一“从灾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出发,挖掘和凝练具有地方特色的灾害文化,可兼顾当地居民的地方认同”以及材料二“我国存在着丰富的灾害相关地方性知识,比如各地流传的谚语、民间故事等,应挖掘和梳理这些谚语、民间故事等所蕴含的现代减灾意义与价值。应探索地方性灾害知识、现代科学技术和我国自上而下灾害管理体制三者间的有机契合点,进而促进全社会整体防灾减灾基础能力的广泛提升”等内容可知,灾害文化在我国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能够指导我们因地制宜抗疫。针对不同的地域,采取不同的防疫措施,促进全社会整体防灾减灾基础能力的广泛提升,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再次,依据材料一“灾害是人类之家的一部分,人类在享用地球所提供自然资源谋求发展的同时,也要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灾难乃至毁灭性的打击。从一定意义上讲,人类文明就是在灾害与生存、挑战与应战的过程中创生、延续、繁荣和发展起来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同灾害斗争的历史”“在文化融合日趋强烈的现代社会,应该充分重视灾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问题,任何新文化的引入和输出都需要尽可能地与已有文化传统充分融合,盲目照搬外来文化可能造成水土不服乃至文化冲突”以及材料二“由于保护意识缺乏、生活方式改变、外来文化冲击等,一些地域社会本土性灾害应对策略的传承正面临威胁。如何有效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本土和传统的灾害应对策略,然后使之与现代技术有机融合,是今后研究的另一个重点”等内容可知,灾害文化在我国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能够指导我们,在疫情面前,我们要服从统一领导,而对于国外抗疫经验,党和政府要作出科学研判,统一指挥,统筹安排,互帮互助,确保抗疫全面胜利。最后,依据材料一“从灾\n害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出发,挖掘和凝练具有地方特色的灾害文化,可兼顾当地居民的地方认同,并服务于当代防灾减灾事业”以及材料二“目前,民众认识灾害、响应灾害和灾后恢复方面的相关研究已注意到,文化因素对于人们防灾减灾存在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地方性知识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探讨的相关研究表明,两者结合在发挥社区主观能动性,节约减灾和灾害管理成本、保障减灾实践可持续等方面均发挥着关键作用”等内容可知,灾害文化在我国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中能够指导我们注重灾后重建,面对新冠疫情的反复出现,要注重疫情过后的重建工作,确保社会可持续发展,保证人民生活安定。三、【答案】11.C12.A13.D14.都认同(或肯定)“非虚构写作”存在的重要价值(或“积极意义”),“非虚构写作”对当代作家的创作有借鉴意义(或“可以为当代作家创作提供帮助”)。15.①首先指出“非虚构写作”概念严谨性的不足,解说其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和一般叙事散文不同的文体特征;②进而举例论证“非虚构写作”最大魅力在于深度介入历史和现实,并阐明现场式介入性写作姿态的意义;③接着指出当下不少作家作品“不接地气”的弊端,举例论析“非虚构写作”的借鉴价值。【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不做感性的抒情”错误,原文是说“少有感性的抒情和诗性的怀想”。B.“拒绝主题思想的宏大性”错误,原文是说“不崇尚主题意旨的宏大性”,“不崇尚”并不意味着“拒绝”。D.“……因此,它必然存在艺术性偏弱的先天不足”错误,原文是“这种以独特的现场感和真实感作为主要审美目标的写作,艺术性上有时会偏弱些”,选项强加因果,表述也过于武断。故选C。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信息并对其表述逻辑做出评价的能力。A.“《封面中国》《生死十日谈》等即是深度介入现实的典例”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三段首句“‘非虚构写作’的最大魅力,在于当代作家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度介入”“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非虚构’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场式的介入性写作姿态”可知,“深度介入”的对象,不单是现实,还有历史,《生死十日谈》是关注社会历史的。\n故选A。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运用了叙事性“非虚构写作”的手法。B.运用了叙事性“非虚构写作”的手法。C.运用了叙事性“非虚构写作”的手法。D.属于小说,运用的是“虚构”手法。故选D。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一“无论是面对历史还是现实,‘非虚构’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现场式的介入性写作姿态,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改变了……同时,它还体现了作家对社会历史的研究意愿,以及对某种重要问题的深入思考”“这会为他们的虚构性写作提供巨大的帮助”,根据材料二“它对鼓励作家打破文学创作理论、体裁、题材、创作方法和技巧的限制,创造性地完成作品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吸收和借鉴任何文学体裁的方法和技巧,达到作家所需要的一种自由的、独立性的表达”可知,两位学者对于“非虚构写作”所持见解的相同点是都比较认可“非虚构写作”作为文体形式或创作手法等而存在的重要价值或积极意义,这种体式及其内涵的创作理念可以为当代作家提供借鉴,改进并提高创作水平。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由五个自然段组成。第一段是引论,先指出“非虚构写作”概念严谨性的欠缺,然后“它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颇不相同,不追求事件记叙的完整性……同时,它又不同于一般的叙事散文……”指出“非虚构写作”作为文体类型,与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一般叙事散文的区别。第二、三段是本论,“譬如李辉的《封面中国》……而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梁庄在中国》,则以故乡梁庄作为考察坐标……”“像孙惠芬的《生死十日谈》,就是通过……”,举例论证“非虚构写作”最大魅力是创作者积极主动地深入介入历史与现实,并阐明这种现场式介入性写作姿态的意义。第四、五段是结论,“有不少作家仅仅通过媒介资讯了解社会,只是凭借既往的经验惯性来处理现实问题,由此导致很多作品因为‘不接地气’而问题频仍。读这些作品,我们常常觉得很‘隔’……”,分析当下不少作家作品存在的“不接地气”的弊端,“像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而李天田的《相亲记》……此外,像韩石山的《既贱且辱此一生》……”举例论析“非虚构写作”的借鉴价值。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17 13:14:03 页数:25
价格:¥3 大小:94.41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