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检测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1

2/31

剩余2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我国戏曲悠久而辉煌的传统,既体现在大量经典剧目的字里行间,又表现为这些剧目精彩的舞台演绎。与文学经典不同,戏曲经典的当代演绎离不开传承者的表演,而每个人的自然身体都是独特的、有差异性的。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戏曲,有更多机会被赋予现代意义,更易于和当代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让优秀的戏曲文化在当代社会继续保持生命力,最直接的途径是持续上演经典剧目。经典改编,是戏曲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戏曲继承并化用经典早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宋元南戏、元明杂剧和明清传奇都曾大量引用前人的作品,如王实甫《西厢记》取元稹《莺莺传》为题材,白朴《梧桐雨》取白居易《长恨歌》,洪昇《长生殿》又继之;明末清初以来兴起的秦腔、梆子等地方戏,尤其是代昆剧而起、成为最具影响力剧种的京剧,更是大量化用历史演义和民间评书弹词。戏曲史上无数类似的典范,为今人的创作提供具有启发性的例证。近年来,戏曲界在这方面也取得突出成就。莆仙戏《踏伞行》和湖南花鼓戏《蔡坤山耕田》是近年来在戏曲界获得广泛好评的新创剧目。它们深入挖掘民间戏剧传统,是戏曲界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当代成果。优秀戏曲艺术家在成长道路上,无不善于汲取前人的技术积累,并将它们化用于新作之中。当年京剧大师马连良排演《赵氏孤儿》“说破”一场,就巧妙地化用其师贾洪林在《朱砂痣》里的身段,恰巧之极,使之成为这场戏中最精彩的片断。近年来,现代戏创作在这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陈素琴在上党梆子《太行娘亲》里扮演抗战时期晋中山区的一位普通大娘赵氏。她以骨肉至亲的生命为代价,悉心抚养八路军将领后代,体现普通民众对八路军的深厚感情。为演好这位性格跨度很大的人物,陈素琴将上党梆子传统的花旦、正旦、彩旦、老旦甚至老生等众多行当的表演身段,融汇在这个人物中,从而找到最适宜的身法。可以说,能否成功化用传统,以丰富现代戏的舞台表现手段进行艺术创造,是现代戏创作成败的关键。京剧传统戏《南天门》一度家喻户晓。其中老仆人曹福过雪山时脱衣救主的情节及其冻饿时的幻觉,都是戏曲舞台上颇具表现力的经典段落。京剧《红军故事》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现代戏。其中一个故事表现的是军需处长火雁冻饿交加,牺牲在雪山上的情景。扮演火雁的青年演员杜喆,在此处就化用了《南天门》中老仆人过雪山时的表演手法,突显人物的英勇壮烈,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戏曲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戏曲的传承发展一方面依赖于历代经典剧作的精心传承,另一方面还需要在叙事方法、情感表达和技术呈现等方面,对前人的文化积淀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守正创新,才会有当代戏曲文化繁花似锦的景象。(摘编自傅谨《发挥自身优势,丰富创作实\n践——戏曲传统当代转化的启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戏曲传统悠久而又辉煌,主要原因在于大量经典剧目的留存以及对这些剧目精彩的舞台演绎。B.戏曲经典的当代演绎离不开传承者的表演,这就要求传承者要有独特的差异性,要迎合当代观众。C.相对于文学经典而言,戏曲经典作为舞台表演艺术,更有机会被赋予现代意义,也更易于得到认可。D.戏曲的传承发展需要我们精心传承历代经典剧作,唯有如此,才能使当代戏曲文化呈现繁荣景象。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取总分总结构,紧紧围绕“我国戏曲有着悠久的传统,应该加以传承”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B.文章既列举了戏曲史上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成果,也肯定了近年来戏曲传统当代转化方面的成就。C.文章主体部分从化用经典和汲取前人技术经验两个角度探讨了戏曲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可谓思路清晰。D.文章第五段以陈素琴在《太行娘亲》里的成功为例,论证了汲取前人技术积累对于现代戏创作的重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引用前人作品、化用历史演义和民间评书弹词是我国戏曲对传统进行创新的重要途径。B.现代戏创作要注重化用传统,它可以丰富戏曲的舞台表现手段,增强戏曲的艺术感染力。C.京剧《红军故事》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因为其化用的《南天门》中的经典表演手法颇具表现力。D.本文观点和梅兰芳提出的“改变京剧的表演手段但不能改变其本质形态”看法基本一致。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在诸子百家中,儒家最重礼教,各种礼制均有详细记载。其中,尤以丧礼的记述为多。在孔子看来,“人之大端”有三:养生、送死和事鬼神。孟子亦曰:“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把“养生”与“丧死”看作王道治世的两大根基,甚至认为“丧死”之事更为重要:“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离娄下》)\n儒家之所以如此重视“送死”之事,是因为其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儒家首先肯定人类作为世界上最有情智的群体,对于死去亲人的情感远胜于其他动物。认为作为万物之中最“有知”的生物,对逝去的亲人理当表现出悲戚与敬畏之心来,反之,则是危险的。荀子强烈批评“送死不忠厚”之人,谓“送死不忠厚”的做法是“奸人之道”,他之所以仅由“送死不忠厚”就如此“武断”地在道德上给予此类人以判定,是因为其见微知著,从此类人对待逝者的态度就已经推知了其对待其他“生者”也必不忠厚,对待文化传统也必定不敬。我们一般认为仁只是关于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理论。其实,在儒家看来,仁首先要处理生者与死者的关系,如果生者对死去的亲人尚且没有痛惜与敬慎之心,对待周围并无亲情关系的人又怎能有怜惜与关爱之心呢?依孟子的观点,人之性善,皆因其有恻隐之心,而对自己逝去的亲人尚无恻隐之心的人,此善端已不存也,善端不存则与禽兽无异也。这也正是儒家要把“事死”作为孝的终极标准的内在原因。丧礼是形成稳定共同体的文化结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丧礼是家族内部的“头等大事”,当一个家族中有老人去世,所有族人都把给这位长者送终作为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另外,丧葬并非丧礼的终结,祭祖仪式(事鬼神)则是丧礼的延续,祭祖活动也是整个家族的“头等大事”。敬天法祖,是儒家礼仪的核心,感念先祖之德行,正是为了修正自身的德行,同时,他们也深信对祖先的感念必将得到祖先的荫佑。因此,丧葬和祭祖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家族内部的血缘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此外,丧祭之礼是一种具有宗教仪式感的礼制体系,但又不是宗教。中国人这种对于鬼神的处理方式,并不过分追求外在化和实体化,而是通过化礼为俗的方式,把宗教性的信仰与情感内化入日用常行之间。人们不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刻意抽离出来,丧祭仪式可以保证这种信仰不会从情感和记忆中抹去,庄敬的丧祭仪式中产生的深沉而真实的情感,能够促使个体心理结构的建立。这种心理结构的核心是敬畏感、归属感、秩序感、道德感和使命感等心理情感。总之,以传统丧礼为首的礼制所内蕴的这种文化体系始终在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俗等,并成为古代中国超稳定社会结构隐而不显的锚。传统社会共同体其实一直在与时俱进的演化之中,儒家理论继续保持了其教化的作用,儒学的主体部分仍然可以嫁接到现代社会之中。虽然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总体上取代了基于血缘宗亲的共同体建构方式,但是传统社会共同体的道德理念已经深入人们的血脉与骨髓之中,并且从未被其他道德理念真正取代过。因此,在当代,对于传统丧礼文化的内涵还需要重新进行深入认识和反思,并进行现代转换,重建社会共同体的文化语境,以继续为社会的稳定与永续发展发挥作用。(摘编自王绪琴《传统文化视野中的丧葬礼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和孟子都认为,“养生”和“送死”都是“人之大端”,并把它们看作王道治世的两大根基。\nB.在儒家看来,仁是关于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理论,首先表现在处理生者与死者关系的态度上。C.一个人随便对待逝者,他对待生者也必不忠厚,对待文化传统也必定不敬,所以丧葬改革是错误的。D.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俗等一直受到以传统丧礼为首的礼制文化体系的深刻影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多次直接或间接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丧祭之礼的内涵和相应的文化体系是完全一致的。B.文章基于对儒家“丧礼”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传统文化视野中的丧葬礼制在当下的意义的论断。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提出论题,再从“理论依据”“文化结构”和“礼制体系”三个方面予以阐述。D.文章既肯定了传统丧礼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对其内涵重新审视并进行现代转换,体现作者的思辨态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荀子强烈批评“送死不忠厚”之人,认为“送死不忠厚”的做法是“奸人之道”,荀子这一说法有失武断。B.重视“送死”之事,可增强家族内的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使得基于父系血缘的共同体更加和睦团结。C.丧祭之礼是有宗教仪式感的礼制体系,从古至今人们习以为俗,把宗教性的信仰与情感转化到日常生活中。D.今天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反思传统丧礼文化的内涵,使之与时俱进,继续为社会稳定与永续发展发挥作用。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材料一: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使之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总书记指出,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保持长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n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快速工业化和急剧城镇化发展,长江沿岸经济快速增长,但粗放式发展、过度开发等导致了流域生态功能退化,“黄金水道”应有的价值远未得到有效发挥。党的十八大前后,长江流域发展问题受到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从2016年至今,先后在重庆、武汉、南京三次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倡导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各项整改措施相继落地,沿江省市和有关部门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清船清网,禁捕退捕,生物完整性指数不断回升;腾退岸线,治理污染,流域生态功能持续恢复。2020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这部法律将于2021年3月1日正式施行。(摘编自田豆豆等《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0年11月17日)材料二:长江经济带是以长江为依托形成的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沿江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GDP总量均占全国40%以上。依托这条“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起始,途经以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主体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直抵长江上游的成渝经济区。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其中,长三角城市群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群,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上游地段近年来获得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支持,重庆、成都已被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重点打造。(摘编自中国社科院《长江经济带是个什么“带”?》,《澎湃新闻》2021年1月4日)材料三: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其高质量发展要充分考虑流域特点和长江特色,重点体现以水为纽带的人、水、地关系。“人”是指经济社会系统,“水”是指水域生态环境系统,“地”是指陆域生态环境系统。对“人—水—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实证分析,有利于全方位刻画长江经济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图1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图2长江经济带三个流段耦合协调情况\n[注]耦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耦合协调度是度量系统之间协调性的指标。“人—水—地”系统耦合协调度等级分类标准为:低度耦合协调0≤D<0.3,中度耦合协调0.3≤D<0.5,高度耦合协调0.5≤D<0.8,极度耦合协调0.8≤D<1.0(D值为耦合协调度得分)。(摘编自刘波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长江经济带“人—水—地”系统耦合协调效应评价》)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阶段性波动,其中,2011年降到低谷,2017年晋升为中度耦合协调类型。B.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表明,2011年后国家及沿江各省市重视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发展,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逐步显现。C.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三个流段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不同,但耦合协调度都处于中低阶段,可见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矛盾普遍存在。D.从流段看,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指标“阶梯化”特征较为明显,呈中游—上游—下游递增,这与上游拥有区位优势、下游获得政策倾斜有关联。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江经济带城市密集、面积广大,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近半壁江山,拥有良好的发展优势与机遇,但也面临资源环境压力大、区域发展失衡等挑战。B.长江禁捕退捕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有效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出台则是通过立法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C.“人—水—地”系统耦合协调研究根据流域经济的特点,围绕“人”这一核心要素,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整个经济带和三个流段特点等多个方面展开实证分析。D.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在追求流域生态健康、保持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刚性约束下实现的最大兴利效益,是人、水、地相互作用而走向高等级耦合的过程。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建议。(6分)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12分)材料一:(摘编自中国电子银行网)\n材料二:在廊坊市教育数据监测平台上,打开某学校某某学生的个人信息,一张高三成绩明细表详细地列出该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各学科每次周测的成绩。依据成绩统计,一个结论被自动分析得出:“该生的优势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劣势科目是地理、化学。”“我们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的留痕和不可篡改特征,从基础教育阶段,为每一个孩子都建立成长档案,等孩子完成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全部课程,就可利用教育统计系统对孩子的成长过程形成客观综合评价,进行精准画像。”许红伟说,这些评价不仅包括学业水平,还涵盖了德育水平、健康状况、特长、诚信状况、心理发育等。在我国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学生和家长都面临一个困扰:一考定终身,大学对于学生的录取依据多是高考分数。而未来,教育区块链的建设,将使教育评价体系得到重塑,改变过去教育内容评价方式的单一局面。(摘编自河北新闻网《当教育遇上“区块链”》)材料三:当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领域。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规范,加强对区块链安全风险的研究和分析,密切跟踪发展动态,积极探索发展规律。要探索建立适应区块链技术机制的安全保障体系,引导和推动区块链开发者、平台运营者加强行业自律,落实安全责任。要把依法治网落实到区块链管理中,推动区块链安全有序发展。目前区块链尚处于发展初期,政府监管需要包容、审慎,注重效果,措施适当,允许探索、允许试错,不能“一管就死”,扼杀了新生事物的发展。要明确底线思维,出台负面清单。要在引导基金的结构设计、资金运作、投资管理等方面创新突破,增加其承担风险、产业扶持、资源聚集的能力。要充分研究利用发达国家在技术人才、市场、政策等方面的积极因素,扶持优秀企业出海,引入海外优质项目,努力寻求合作共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相关部门及其负责同志要注意区块链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提高运用和管理区块链技术的能力。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既要用,也要管。在运用中学会管理,同时在管理中更好运用,才能使区块链技术在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摘编自《人民网评“解析区块链”之一:如何落实依法治理》)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区块链”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区块链是一种互联网数据库,数据留痕,具有可追溯、开放共识和公开透明等特点。B.传统交易中,第三方机构作为商家和消费者的中介做信用背书,区块链则取消了中介担保。\nC.区块链去中心化、去信任,在多方之间提供了一套记录和合约履行机制,绝对安全可靠。D.区块链的网络中分布着众多节点,节点之间地位对等,不存在中心节点,可以自由连接交换数据。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利用区块链技术形成的教育综合评价报告,将更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校的动态成长过程。B.当前,我国大学录取仅凭高考分数,区块链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会改变教育内容评价方式单一的局面。C.区块链是一种依靠集体维护的分布式数据库,需要我们建立相适应的安全保障体系,加强行业自律。D.无论是出于维护公共安全考虑,还是着眼行业健康发展,都需要高度重视区块链的管理问题。3.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相关部门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做好区块链管理。(6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著名思想家、比较法学创始人之一的孟德斯鸠曾说:“为某一国人民而制定的法律,应该是非常适合于该国的人民的。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竟能适合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话,那只是非常凑巧的事。”这一表述,通俗来说,就是法律制度必须本地化,即必须符合一个国家所倡导的价值,所传承的文化,所遵循的社会、经济、政治等诸要素。2017年3月15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民法总则》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目的写入了第一条,使其顺理成章地成为整个法典第一条的重要内容和整个法典的价值所倚。综观整个民法典草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在草案中都有体现。比如富强,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传统民法以交易为中心,本质上就是服务于交易和财富的创造。民法典草案所包含的物权制度、合同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其实就是力图通过对私人权利的保护,鼓励社会成员积极创造财富、积累财富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民富国强的价值目标。再比如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二字,更是写入了民法典草案总则编的基本原则。诚信原则是民法的核心价值。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法之所以能够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因为市场经济是以诚信为基础的契约经济。民法典草案编纂在总则编中倡导诚信的价值原则,更在物权编、合同编的许多具体条款中建立起诚信利益导向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信价值观的法治环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中华民族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表征出强烈的民族精神。\n民族精神在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两部分也有着浓墨重彩的表现。在婚姻家庭编,民法典草案新增了30日的离婚冷静期。在此期间,任何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设置冷静期,可以有效减少冲动型离婚,让夫妻双方从油盐酱醋、家长里短等琐碎争端中暂时走出来,冷静思考婚姻是否值得继续维系。这样的制度安排,与人民司法长期奉行的“劝和不劝离”的审判路线一致。在继承编,民法典草案增加了一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该规定有效地扩大了代位继承的范围,是法律与时俱进的积极表现。我国继承法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物,法律只规定了“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的情形。但是,我国家庭的规模越来越小,甚至出现了“丁克”“失独”等情况,法定继承人也在减少。现实生活中,没有子女的老人经常会受到侄儿、侄女等非法定继承人在生活上的照顾甚至是扶养。民法典草案设计这样的制度补充,实际上也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在这个意义上,民法典草案体现的中国民法浓厚的时代性、鲜明的民族性,实际上也是立法过程中文化自信的外在表征。这也再次说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决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摘编自《人民网评:民法典草案是时代价值、民族精神的立法表达》)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民法总则》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个民法典的重要内容和价值所倚。B.民法典草案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民富国强的价值目标,制定了物权制度、合同制度、知识产权制度。C.建立诚信利益导向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信价值观的法治环境,表征出强烈的民族精神。D.我国民法要走适合自己特点之道路而不能照搬别国模式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我国独特的国情。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引用孟德斯鸠的话是为了论证“适合一个国家的法律不可能适合另外一个国家”。B.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主要运用举例论证,阐述了民法典草案是时代价值、民族精神的立法表达。C.文章第五段以继承法为例,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说明民法典草案与时俱进的特点,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nD.文章最后一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市场经济是以诚信为基础的契约经济,所以民法典草案把“诚信”列为总则编的基本原则。B.在婚姻家庭编,民法典草案新增了离婚冷静期是为了让夫妻双方有时间冷静思考矛盾是否要用离婚来解决。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劝和不劝离”都是民族精神的表征,也是人民司法长期奉行的审判路线。D.新的民法典草案修改了制定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继承法,是为了应对新出现的“丁克”“失独”等情况。五、知识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保留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建筑。从庄严雄伟的宫殿坛庙到粉墙黛瓦的江南园林,从多姿多彩的民居村落到雪域高原的辉煌寺庙,这些传统建筑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高超的营建技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构成中华民族世代安居乐业的物质环境;中国传统建筑以其形式之美、技艺之美、意蕴之美,为我们的生活赋予了浓重的艺术色彩。早在《诗经》中就以“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来形容栋宇飞檐的华美之姿;又有“作庙翼翼”描绘宗庙建筑的严正巍峨。中国传统建筑大多具有优美柔和的轮廓和丰富多彩的形式。建筑单体一般由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常见的平面形状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等。屋顶的形式更加多样,有平顶、坡顶、尖顶、圆拱顶等;坡顶中又分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十字交叉等种类,还可以结合平面形状把几种样式组合成更加复杂曲折、变化多端的屋顶形式。透过传统建筑丰富多彩的形式,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的传统技艺之美。《周礼·考工记》认为“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千百年来,经过一代代工匠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积累,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建筑营造技艺。\n中国传统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承重结构,根据地域分布分为井干式、抬梁式、穿斗式等。木结构采用柱、梁、檩、枋构成的木构架做支撑,承载屋顶、楼面的重量以及风力和地震力,墙壁只起围蔽、隔断和稳定柱子的作用。因此,建筑的墙和门窗可以自由设置,同时平面形状丰富多变,可以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下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木构架采用榫卯连接,加上木材本身的柔性,使木构架在抗震性能上表现突出,因此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如天津蓟州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历经多次大地震而完好保存至今。建筑作为一种物质环境,其背后离不开人的思维活动和观念意识。建筑之美,既包含有形层面的营建创造,更兼有无形层面的观念意蕴。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体现的是中国人的宇宙观、自然观、价值观和以“和”为美的审美理想。班固《西都赋》曾强调“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放太紫之圆方”。古人通过仰观俯察而取象天地,用阴阳五行等学说解释宇宙的基本法则和相互作用,通过模拟宇宙(天)的秩序,使之与建筑、城市所体现的人间秩序相对应并求得永恒。古人又讲求“不违农时”“参天地、赞化育”,通过顺应四时的变化、尊重自然的规律而与外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陵寝建筑因山就势,极为重视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园林建筑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和“步移景异”的景观变化,这些都是和谐之美的体现。在孔子看来,包括体量和尺度的建筑审美,既应当体现“礼”的社会等级秩序,也应当臻于“乐”即艺术审美的“和”。《孟子·尽心上》更提出“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认为居住环境对人外在形体和内在精神的修养都起到决定性作用。这种对建筑和居住的深刻认识,在历代不断被传承演绎。经过世代传承,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观念意蕴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如今,传统建筑以其丰富而直观的艺术形象,依然向世界传达着中国人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摘编自刘彤彤《中国传统建筑之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传统建筑都包括了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其中屋顶的形式变化多端。B.中国传统建筑自成体系,它的发展体现了中国人以“和”为美的审美理想。C.“参天地、赞化育”“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都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和谐之美。D.中国传统建筑以无形层面的观念意蕴为先,同时兼顾了有形层面的营建创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先介绍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引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论述。B.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之美、技艺之美、意蕴之美。C.文章用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的例子从抗震性能方面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之美。D.文章在论证中国传统建筑的意蕴之美时,多次引用了古人的原文,具体有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nA.透过宫殿、坛庙、寺庙等传统建筑,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思维活动和观念意识。B.我国许多著名古建筑能保存至今,完全是因为木构架榫卯连接方法具有抗震性能。C.西都的建造模拟宇宙的秩序,将建筑、城市所体现的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相对应。D.受国人追求与外部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影响,中国传统建筑追求和谐之美。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在《光明日报》“光明悦读之新书访谈录”栏目第一期,“光明悦读”与葛剑雄就新书《黄河与中华文明》的相关内容做了一次对谈。光明悦读:“黄河与中华文明”是一个人们熟悉的老话题,您数十年来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今年为何以此为题写作一本专著?葛剑雄:其实,在历史地理学界,黄河一直是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历来都有一个说法: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近年来,有些人提出,中华文明的摇篮不止一个,理由是长江中下游、辽河流域等地区的一些新的考古发现。实际上,我的看法并没有改变,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公布的成果,还是肯定了黄河对中华文明形成所起到的作用。讲黄河与中华文明首先要弄清人与河流的关系。那么,关于“黄河与中华文明”,我觉得我可以在原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观点,并且是以通俗讲述的写法完成了这本书。光明悦读:谈到新观点,您在新书中说,“一条大河对早期人类起最大作用的一般是中游、下游。中华文明的摇篮产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绝不是偶然的”,那么,大的河流就必然产生重要的文明吗?葛剑雄:不能简单地认为有了水就有了一切、大河一定能孕育出大的文明。一种文明是其群体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条件当然离不开水,但水的来源不仅仅是大的江河,也可以是地下水、海洋等。但比较之下,大的河流提供的条件更好、更有利。但光有水是不能发展起一个大的文明的,还要有其他条件,比如气候、河流的位置。此外,河流除了供水之外,还要发展农业、牧业等,河流周围有没有合适的土地,河流是否有通航的条件等也很重要。为什么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呢?黄土高原、黄河冲击的平原土壤疏松,而当时的长江流域,植被过于茂密,有很多森林沼泽,以当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没有很好的生产工具来开垦耕地。黄河流域恰恰没有茂密的森林,在当时比较适合人类发展农业。此外,早期的黄土高原是很平坦的,上面有大的塬,原始植被没有被破坏,没有什么水土流失。光明悦读:是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分析还原当时的景象吗?\n葛剑雄:历史地理学要复原当时的情况,回到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当时的地理环境,才能正确地理解历史。通过分析比较大河的各种要素,我们可以肯定,黄河中下游地区不仅在当时的中国,在当时的北半球中间,也是最有利的发展环境。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是连成一大片的,形成了中国统一的地理基础。文明的产生离不开大的地理环境,而黄河是这个地理环境中重要的因素。人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自然环境,就会取得好的发展成果。光明悦读:您刚刚提到近些年有人提出中华文明不止黄河这一个“摇篮”,考古学家刘庆柱在其新书《不断裂的文明史》中,从考古学的角度论证了黄河文明的历史地位。在这个问题上,你们的结论是相似的,考古学和历史地理学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异同?葛剑雄:考古是根据已经发现的证据来判断问题,历史地理学是复原当时的情况。考古发掘找到的证据比较多、研究比较深入的话,肯定会符合当时具体的历史地理条件。但考古不可能实现完全普遍的发掘,古代不是所有东西都保存下来了,考古有这样的局限。历史地理学也有局限,我们主要根据文献,但文明早期没有文献,还有一些历史文献已经不存在了。如果考古学者和历史地理学者都做了充分的研究工作,结果是殊途同归的,比如我对黄河中下游的判断已经被考古学证实了,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等就是在黄河中下游这一带,而像良渚、河姆渡等一些黄河流域以外的遗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没有延续发展。它们可能不是迁移了就是灭绝了,这些原因我们今天还没弄清楚。这次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也说明了,文明先汇聚形成,然后扩散。我认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成果与我们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是一致的。(摘编自《“母亲河”串联起来的地理与历史》,《光明日报》2020年11月28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被问到大河与文明的关系,葛剑雄认为大河并不一定能孕育出大的文明,但可以为一种文明的产生提供有利条件。B.关于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原因,葛剑雄通过与当时长江流域比较,认为地理条件是一个重要原因。C.葛剑雄认为要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地理环境,复原当时黄河流域中下游的情况,可以更正确地理解黄河是中华文明摇篮的原因。D.被问到考古学和历史地理学在论证方法上的异同时,葛剑雄认为二者虽方法不同,但对同一文明的研究结论一定是一致的。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光明悦读”就写作动机发问,旨在让读者了解专著成书的相关情况,能有效地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B.在访谈中,葛剑雄多次提及远古时期黄河流域的地理情况,是为了强调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角度可以肯定黄河对中华文明形成起到重要作用。C.在中华文明的探源工程中,目前各类学者的研究和考察表明,黄河流域的文明早于长江流域,所以只有黄河才是中华文明发祥地。\nD.通过此次访谈,读者可以大致了解《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研究的角度、主要观点和写法,这对推广著作是有意义的。3.根据访谈内容,说明黄河流域产生中华文明的原因。(6分)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检测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我国戏曲悠久而辉煌的传统,既体现在大量经典剧目的字里行间,又表现为这些剧目精彩的舞台演绎。与文学经典不同,戏曲经典的当代演绎离不开传承者的表演,而每个人的自然身体都是独特的、有差异性的。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戏曲,有更多机会被赋予现代意义,更易于和当代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让优秀的戏曲文化在当代社会继续保持生命力,最直接的途径是持续上演经典剧目。经典改编,是戏曲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戏曲继承并化用经典早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宋元南戏、元明杂剧和明清传奇都曾大量引用前人的作品,如王实甫《西厢记》取元稹《莺莺传》为题材,白朴《梧桐雨》取白居易《长恨歌》,洪昇《长生殿》又继之;明末清初以来兴起的秦腔、梆子等地方戏,尤其是代昆剧而起、成为最具影响力剧种的京剧,更是大量化用历史演义和民间评书弹词。戏曲史上无数类似的典范,为今人的创作提供具有启发性的例证。近年来,戏曲界在这方面也取得突出成就。莆仙戏《踏伞行》和湖南花鼓戏《蔡坤山耕田》是近年来在戏曲界获得广泛好评的新创剧目。它们深入挖掘民间戏剧传统,是戏曲界对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当代成果。优秀戏曲艺术家在成长道路上,无不善于汲取前人的技术积累,并将它们化用于新作之中。当年京剧大师马连良排演《赵氏孤儿》“说破”一场,就巧妙地化用其师贾洪林在《朱砂痣》里的身段,恰巧之极,使之成为这场戏中最精彩的片断。近年来,现代戏创作在这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陈素琴在上党梆子《太行娘亲》里扮演抗战时期晋中山区的一位普通大娘赵氏。她以骨肉至亲的生命为代价,悉心抚养八路军将领后代,体现普通民众对八路军的深厚感情。为演好这位性格跨度很大的人物,陈素琴将上党梆子传统的花旦、正旦、彩旦、老旦甚至老生等众多行当的表演身段,融汇在这个人物中,从而找到最适宜的身法。\n可以说,能否成功化用传统,以丰富现代戏的舞台表现手段进行艺术创造,是现代戏创作成败的关键。京剧传统戏《南天门》一度家喻户晓。其中老仆人曹福过雪山时脱衣救主的情节及其冻饿时的幻觉,都是戏曲舞台上颇具表现力的经典段落。京剧《红军故事》是由三个小故事组成的现代戏。其中一个故事表现的是军需处长火雁冻饿交加,牺牲在雪山上的情景。扮演火雁的青年演员杜喆,在此处就化用了《南天门》中老仆人过雪山时的表演手法,突显人物的英勇壮烈,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戏曲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戏曲的传承发展一方面依赖于历代经典剧作的精心传承,另一方面还需要在叙事方法、情感表达和技术呈现等方面,对前人的文化积淀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守正创新,才会有当代戏曲文化繁花似锦的景象。(摘编自傅谨《发挥自身优势,丰富创作实践——戏曲传统当代转化的启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戏曲传统悠久而又辉煌,主要原因在于大量经典剧目的留存以及对这些剧目精彩的舞台演绎。B.戏曲经典的当代演绎离不开传承者的表演,这就要求传承者要有独特的差异性,要迎合当代观众。C.相对于文学经典而言,戏曲经典作为舞台表演艺术,更有机会被赋予现代意义,也更易于得到认可。D.戏曲的传承发展需要我们精心传承历代经典剧作,唯有如此,才能使当代戏曲文化呈现繁荣景象。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采取总分总结构,紧紧围绕“我国戏曲有着悠久的传统,应该加以传承”这一中心论点展开论述。B.文章既列举了戏曲史上对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成果,也肯定了近年来戏曲传统当代转化方面的成就。C.文章主体部分从化用经典和汲取前人技术经验两个角度探讨了戏曲的传承与发展问题,可谓思路清晰。D.文章第五段以陈素琴在《太行娘亲》里的成功为例,论证了汲取前人技术积累对于现代戏创作的重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引用前人作品、化用历史演义和民间评书弹词是我国戏曲对传统进行创新的重要途径。B.现代戏创作要注重化用传统,它可以丰富戏曲的舞台表现手段,增强戏曲的艺术感染力。C.京剧《红军故事》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因为其化用的《南天门》中的经典表演手法颇具表现力。D.本文观点和梅兰芳提出的“改变京剧的表演手段但不能改变其本质形态”看法基本一致。一、1.答案C\n选项错因分析A强加因果原文表述为“既体现在大量经典剧目的字里行间,又表现为这些剧目精彩的舞台演绎”,这些是“我国戏曲传统悠久而又辉煌”的表现,而非原因。B无中生有原文为“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戏曲,有更多机会被赋予现代意义,更易于和当代观众产生情感共鸣”。并未提到“要迎合当代观众”。D以偏概全原文为“戏曲的传承发展一方面依赖于历代经典剧作的精心传承,另一方面还需要在叙事方法、情感表达和技术呈现等方面,对前人的文化积淀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选项“唯有……才……”缩小了范围,以偏概全。2.答案A以偏概全,文章紧紧围绕的中心论点是“戏曲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仅是“传承”,更多的是谈如何“发展”。3.答案A“引用前人作品”曲解文意,原文的表述为:“化用历史演义和民间评书弹词”是我国戏曲对传统进行创新的重要途径。不是简单“引用”,而是“化用经典”。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在诸子百家中,儒家最重礼教,各种礼制均有详细记载。其中,尤以丧礼的记述为多。在孔子看来,“人之大端”有三:养生、送死和事鬼神。孟子亦曰:“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把“养生”与“丧死”看作王道治世的两大根基,甚至认为“丧死”之事更为重要:“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离娄下》)儒家之所以如此重视“送死”之事,是因为其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儒家首先肯定人类作为世界上最有情智的群体,对于死去亲人的情感远胜于其他动物。认为作为万物之中最“有知”的生物,对逝去的亲人理当表现出悲戚与敬畏之心来,反之,则是危险的。荀子强烈批评“送死不忠厚”之人,谓“送死不忠厚”的做法是“奸人之道”,他之所以仅由“送死不忠厚”就如此“武断”地在道德上给予此类人以判定,是因为其见微知著,从此类人对待逝者的态度就已经推知了其对待其他“生者”也必不忠厚,对待文化传统也必定不敬。我们一般认为仁只是关于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理论。其实,在儒家看来,仁首先要处理生者与死者的关系,如果生者对死去的亲人尚且没有痛惜与敬慎之心,对待周围并无亲情关系的人又怎能有怜惜与关爱之心呢?依孟子的观点,人之性善,皆因其有恻隐之心,而对自己逝去的亲人尚无恻隐之心的人,此善端已不存也,善端不存则与禽兽无异也。这也正是儒家要把“事死”作为孝的终极标准的内在原因。\n丧礼是形成稳定共同体的文化结构。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丧礼是家族内部的“头等大事”,当一个家族中有老人去世,所有族人都把给这位长者送终作为当下最重要的事情。另外,丧葬并非丧礼的终结,祭祖仪式(事鬼神)则是丧礼的延续,祭祖活动也是整个家族的“头等大事”。敬天法祖,是儒家礼仪的核心,感念先祖之德行,正是为了修正自身的德行,同时,他们也深信对祖先的感念必将得到祖先的荫佑。因此,丧葬和祭祖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家族内部的血缘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此外,丧祭之礼是一种具有宗教仪式感的礼制体系,但又不是宗教。中国人这种对于鬼神的处理方式,并不过分追求外在化和实体化,而是通过化礼为俗的方式,把宗教性的信仰与情感内化入日用常行之间。人们不需要从日常生活中刻意抽离出来,丧祭仪式可以保证这种信仰不会从情感和记忆中抹去,庄敬的丧祭仪式中产生的深沉而真实的情感,能够促使个体心理结构的建立。这种心理结构的核心是敬畏感、归属感、秩序感、道德感和使命感等心理情感。总之,以传统丧礼为首的礼制所内蕴的这种文化体系始终在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俗等,并成为古代中国超稳定社会结构隐而不显的锚。传统社会共同体其实一直在与时俱进的演化之中,儒家理论继续保持了其教化的作用,儒学的主体部分仍然可以嫁接到现代社会之中。虽然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总体上取代了基于血缘宗亲的共同体建构方式,但是传统社会共同体的道德理念已经深入人们的血脉与骨髓之中,并且从未被其他道德理念真正取代过。因此,在当代,对于传统丧礼文化的内涵还需要重新进行深入认识和反思,并进行现代转换,重建社会共同体的文化语境,以继续为社会的稳定与永续发展发挥作用。(摘编自王绪琴《传统文化视野中的丧葬礼制》)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和孟子都认为,“养生”和“送死”都是“人之大端”,并把它们看作王道治世的两大根基。B.在儒家看来,仁是关于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理论,首先表现在处理生者与死者关系的态度上。C.一个人随便对待逝者,他对待生者也必不忠厚,对待文化传统也必定不敬,所以丧葬改革是错误的。D.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思维方式和行为习俗等一直受到以传统丧礼为首的礼制文化体系的深刻影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多次直接或间接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丧祭之礼的内涵和相应的文化体系是完全一致的。B.文章基于对儒家“丧礼”思想的认同与接受,提出了传统文化视野中的丧葬礼制在当下的意义的论断。\n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提出论题,再从“理论依据”“文化结构”和“礼制体系”三个方面予以阐述。D.文章既肯定了传统丧礼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对其内涵重新审视并进行现代转换,体现作者的思辨态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荀子强烈批评“送死不忠厚”之人,认为“送死不忠厚”的做法是“奸人之道”,荀子这一说法有失武断。B.重视“送死”之事,可增强家族内的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使得基于父系血缘的共同体更加和睦团结。C.丧祭之礼是有宗教仪式感的礼制体系,从古至今人们习以为俗,把宗教性的信仰与情感转化到日常生活中。D.今天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反思传统丧礼文化的内涵,使之与时俱进,继续为社会稳定与永续发展发挥作用。二、1.答案D选项错因分析A以偏概全选项把孔子的观点和孟子的观点混为一谈了,原文为“在孔子看来,‘人之大端’有三:养生、送死和事鬼神。孟子亦曰……把‘养生’与‘丧死’看作王道治世的两大根基”。B张冠李戴“在儒家看来,仁是关于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理论”错误,原文为“我们一般认为仁只是关于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理论”。C强加因果依据原文无法推出“丧葬改革是错误的”这个结论。2.答案A曲解文意。原文中心论点并非说古今丧礼内涵和文化体系一致,况且儒家文化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都在与时俱进,也不可能“完全一致”。3.答案A文章第二段的表述是“他之所以仅由‘送死不忠厚’就如此‘武断’地在道德上给予此类人以判定,是因为其见微知著,从此类人对待逝者的态度就已经推知了其对待其他‘生者’也必不忠厚,对待文化传统也必定不敬”,文中的“武断”是加了双引号的,且作者对此做出评价“见微知著”,可见作者并不认为荀子的观点“有失武断”。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材料一:\n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使之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总书记指出,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保持长江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快速工业化和急剧城镇化发展,长江沿岸经济快速增长,但粗放式发展、过度开发等导致了流域生态功能退化,“黄金水道”应有的价值远未得到有效发挥。党的十八大前后,长江流域发展问题受到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推动,从2016年至今,先后在重庆、武汉、南京三次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倡导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各项整改措施相继落地,沿江省市和有关部门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清船清网,禁捕退捕,生物完整性指数不断回升;腾退岸线,治理污染,流域生态功能持续恢复。2020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这部法律将于2021年3月1日正式施行。(摘编自田豆豆等《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0年11月17日)材料二:长江经济带是以长江为依托形成的经济带,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沿江11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GDP总量均占全国40%以上。依托这条“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起始,途经以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主体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直抵长江上游的成渝经济区。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其中,长三角城市群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群,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上游地段近年来获得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支持,重庆、成都已被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重点打造。(摘编自中国社科院《长江经济带是个什么“带”?》,《澎湃新闻》2021年1月4日)材料三: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其高质量发展要充分考虑流域特点和长江特色,重点体现以水为纽带的人、水、地关系。“人”是指经济社会系统,“水”是指水域生态环境系统,“地”是指陆域生态环境系统。对“人—水—地”系统耦合协调水平进行实证分析,有利于全方位刻画长江经济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n图1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图2长江经济带三个流段耦合协调情况[注]耦合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耦合协调度是度量系统之间协调性的指标。“人—水—地”系统耦合协调度等级分类标准为:低度耦合协调0≤D<0.3,中度耦合协调0.3≤D<0.5,高度耦合协调0.5≤D<0.8,极度耦合协调0.8≤D<1.0(D值为耦合协调度得分)。(摘编自刘波等《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长江经济带“人—水—地”系统耦合协调效应评价》)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存在阶段性波动,其中,2011年降到低谷,2017年晋升为中度耦合协调类型。B.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时序变化表明,2011年后国家及沿江各省市重视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发展,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逐步显现。C.长江经济带横贯东西,三个流段的自然环境和经济水平不同,但耦合协调度都处于中低阶段,可见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矛盾普遍存在。D.从流段看,长江经济带耦合协调度指标“阶梯化”特征较为明显,呈中游—上游—下游递增,这与上游拥有区位优势、下游获得政策倾斜有关联。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长江经济带城市密集、面积广大,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近半壁江山,拥有良好的发展优势与机遇,但也面临资源环境压力大、区域发展失衡等挑战。B.长江禁捕退捕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有效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的出台则是通过立法为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C.“人—水—地”系统耦合协调研究根据流域经济的特点,围绕“人”这一核心要素,从时间和空间维度、整个经济带和三个流段特点等多个方面展开实证分析。\nD.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在追求流域生态健康、保持生态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刚性约束下实现的最大兴利效益,是人、水、地相互作用而走向高等级耦合的过程。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建议。(6分)三、1.答案D“与上游拥有区位优势、下游获得政策倾斜有关联”有误,结合原文“长三角城市群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群,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上游地段近年来获得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支持,重庆、成都已被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重点打造”,应为“与上游获得政策倾斜、下游拥有区位优势有关联”。注意事项比对法的使用要注意,不能只盯着一处文字或某些字词,要有整体筛选、扩大比对范围的意识。可以在关键词语出现的地方再适当地向上或向下扩大一些比对的范围,以保证比对的准确性。2.答案C“围绕‘人’这一核心要素”有误,材料三说的是“重点体现以水为纽带的人、水、地关系”,可见“人—水—地”系统耦合协调研究是围绕“水”这一核心要素展开的。3.答案①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②建立健全流域综合治理体系,提升生态系统质量;③加强区域间协同联动,推动上中下游地区互动协作;④因地制宜,寻求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发展策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人们已经认识到长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材料一中先提出总书记的要求“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使之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主战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主动脉、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主力军”,长江流域发展问题得到总书记的关注,甚至亲自部署,“从2016年至今,先后在重庆、武汉、南京三次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倡导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各地也纷纷让“各项整改措施相继落地,沿江省市和有关部门推进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可见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材料三关注的是长江经济带“人—水—地”系统耦合协调,指出“长江经济带作为流域经济,其高质量发展要充分考虑流域特点和长江特色,重点体现以水为纽带的人、水、地关系”。可见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建立健全流域综合治理体系,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材料二介绍了长江经济带的构成,“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起始,途经以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为主体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直抵长江上游的成渝经济区”,这个经济带非常重要,“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其中有些地方发展很好,“长三角城市群拥有现代化江海港口群和机场群,公铁交通干线密度全国领先,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上游地段近年来获得国家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支持,重庆、成都已被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重点打造”。可见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加强区域间协同联动,推动上中下游地区互动协作;因地制宜,寻求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发展策略。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12分)\n材料一:(摘编自中国电子银行网)材料二:在廊坊市教育数据监测平台上,打开某学校某某学生的个人信息,一张高三成绩明细表详细地列出该生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各学科每次周测的成绩。依据成绩统计,一个结论被自动分析得出:“该生的优势科目是语文、数学、英语,劣势科目是地理、化学。”“我们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的留痕和不可篡改特征,从基础教育阶段,为每一个孩子都建立成长档案,等孩子完成了基础教育阶段的全部课程,就可利用教育统计系统对孩子的成长过程形成客观综合评价,进行精准画像。”许红伟说,这些评价不仅包括学业水平,还涵盖了德育水平、健康状况、特长、诚信状况、心理发育等。在我国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学生和家长都面临一个困扰:一考定终身,大学对于学生的录取依据多是高考分数。而未来,教育区块链的建设,将使教育评价体系得到重塑,改变过去教育内容评价方式的单一局面。(摘编自河北新闻网《当教育遇上“区块链”》)材料三:当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多个领域。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规范,加强对区块链安全风险的研究和分析,密切跟踪发展动态,积极探索发展规律。要探索建立适应区块链技术机制的安全保障体系,引导和推动区块链开发者、平台运营者加强行业自律,落实安全责任。要把依法治网落实到区块链管理中,推动区块链安全有序发展。目前区块链尚处于发展初期,政府监管需要包容、审慎,注重效果,措施适当,允许探索、允许试错,不能“一管就死”,扼杀了新生事物的发展。要明确底线思维,出台负面清单。要在引导基金的结构设计、资金运作、投资管理等方面创新突破,增加其承担风险、产业扶持、资源聚集的能力。要充分研究利用发达国家在技术人才、市场、政策等方面的积极因素,扶持优秀企业出海,引入海外优质项目,努力寻求合作共赢。\n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相关部门及其负责同志要注意区块链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提高运用和管理区块链技术的能力。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既要用,也要管。在运用中学会管理,同时在管理中更好运用,才能使区块链技术在建设网络强国、发展数字经济、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摘编自《人民网评“解析区块链”之一:如何落实依法治理》)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区块链”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区块链是一种互联网数据库,数据留痕,具有可追溯、开放共识和公开透明等特点。B.传统交易中,第三方机构作为商家和消费者的中介做信用背书,区块链则取消了中介担保。C.区块链去中心化、去信任,在多方之间提供了一套记录和合约履行机制,绝对安全可靠。D.区块链的网络中分布着众多节点,节点之间地位对等,不存在中心节点,可以自由连接交换数据。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利用区块链技术形成的教育综合评价报告,将更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校的动态成长过程。B.当前,我国大学录取仅凭高考分数,区块链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会改变教育内容评价方式单一的局面。C.区块链是一种依靠集体维护的分布式数据库,需要我们建立相适应的安全保障体系,加强行业自律。D.无论是出于维护公共安全考虑,还是着眼行业健康发展,都需要高度重视区块链的管理问题。3.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相关部门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做好区块链管理。(6分)四、1.答案C“绝对安全可靠”有误,这一说法过于绝对。2.答案B“我国大学录取仅凭高考分数”错误,“仅凭”过于绝对,材料二说的是“大学对于学生的录取依据多是高考分数”,不是仅凭“分数”。3.答案①观察跟踪其发展,积极探索和研究;②制定管理措施,建立规则体系;③依法治网,防范安全风险;④加强扶持,创造条件,提供平台,注重引导。解析材料三中,根据“要加强对区块链技术的引导和规范,加强对区块链安全风险的研究和分析,密切跟踪发展动态,积极探索发展规律”可以概括出第①点;根据“要探索建立适应区块链技术机制的安全保障体系,引导和推动区块链开发者、平台运营者加强行业自律,落实安全责任”概括出第②点;根据“要把依法治网落实到区块链管理中,推动区块链安全有序发展”可以概括出第③点;根据“需要包容、审慎,注重效果,措施适当,允许探索、允许试错……要明确底线思维,出台负面清单……扶持优秀企业出海,引入海外优质项目”可以概括出第④点。\n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著名思想家、比较法学创始人之一的孟德斯鸠曾说:“为某一国人民而制定的法律,应该是非常适合于该国的人民的。如果一个国家的法律竟能适合于另外一个国家的话,那只是非常凑巧的事。”这一表述,通俗来说,就是法律制度必须本地化,即必须符合一个国家所倡导的价值,所传承的文化,所遵循的社会、经济、政治等诸要素。2017年3月15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民法总则》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目的写入了第一条,使其顺理成章地成为整个法典第一条的重要内容和整个法典的价值所倚。综观整个民法典草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基本内容,在草案中都有体现。比如富强,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也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传统民法以交易为中心,本质上就是服务于交易和财富的创造。民法典草案所包含的物权制度、合同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其实就是力图通过对私人权利的保护,鼓励社会成员积极创造财富、积累财富并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民富国强的价值目标。再比如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诚信”二字,更是写入了民法典草案总则编的基本原则。诚信原则是民法的核心价值。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法之所以能够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因为市场经济是以诚信为基础的契约经济。民法典草案编纂在总则编中倡导诚信的价值原则,更在物权编、合同编的许多具体条款中建立起诚信利益导向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信价值观的法治环境。“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中华民族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表征出强烈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在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两部分也有着浓墨重彩的表现。在婚姻家庭编,民法典草案新增了30日的离婚冷静期。在此期间,任何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设置冷静期,可以有效减少冲动型离婚,让夫妻双方从油盐酱醋、家长里短等琐碎争端中暂时走出来,冷静思考婚姻是否值得继续维系。这样的制度安排,与人民司法长期奉行的“劝和不劝离”的审判路线一致。在继承编,民法典草案增加了一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该规定有效地扩大了代位继承的范围,是法律与时俱进的积极表现。我国继承法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产物,法律只规定了“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的情形。但是,我国家庭的规模越来越小,甚至出现了“丁克”“失独”等情况,法定继承人也在减少。现实生活中,没有子女的老人经常会受到侄儿、侄女等非法定继承人在生活上的照顾甚至是扶养。民法典草案设计这样的制度补充,实际上也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n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在这个意义上,民法典草案体现的中国民法浓厚的时代性、鲜明的民族性,实际上也是立法过程中文化自信的外在表征。这也再次说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决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和做法。(摘编自《人民网评:民法典草案是时代价值、民族精神的立法表达》)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民法总则》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个民法典的重要内容和价值所倚。B.民法典草案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实现民富国强的价值目标,制定了物权制度、合同制度、知识产权制度。C.建立诚信利益导向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营造诚信价值观的法治环境,表征出强烈的民族精神。D.我国民法要走适合自己特点之道路而不能照搬别国模式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我国独特的国情。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引用孟德斯鸠的话是为了论证“适合一个国家的法律不可能适合另外一个国家”。B.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主要运用举例论证,阐述了民法典草案是时代价值、民族精神的立法表达。C.文章第五段以继承法为例,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说明民法典草案与时俱进的特点,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D.文章最后一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阐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适合自己的法治道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市场经济是以诚信为基础的契约经济,所以民法典草案把“诚信”列为总则编的基本原则。B.在婚姻家庭编,民法典草案新增了离婚冷静期是为了让夫妻双方有时间冷静思考矛盾是否要用离婚来解决。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劝和不劝离”都是民族精神的表征,也是人民司法长期奉行的审判路线。D.新的民法典草案修改了制定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继承法,是为了应对新出现的“丁克”“失独”等情况。五、知识拓展\n《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1.答案A“‘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个民法典的重要内容和价值所倚”错误,原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目的写入了第一条,使其顺理成章地成为整个法典第一条的重要内容和整个法典的价值所倚”,说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个民法典的第一条的重要内容,而不是整个民法典的重要内容。2.答案A“为了论证‘适合一个国家的法律不可能适合另外一个国家’”错误,原文第一段“通俗来说,就是法律制度必须本地化”说明引用孟德斯鸠的话是为了论证法律制度必须本土化。3.答案BA项,“因为市场经济是以诚信为基础的契约经济,所以民法典草案把‘诚信’列为总则编的基本原则”错误,原文“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法之所以能够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是因为市场经济是以诚信为基础的契约经济”说明市场经济是以诚信为基础的契约经济,所以民法能够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C项,“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人民司法长期奉行的审判路线”错误,原文只提到“这样的制度安排,与人民司法长期奉行的‘劝和不劝离’的审判路线一致”,而未提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奉行审判路线。D项,“是为了应对新出现的‘丁克’‘失独’等情况”错误,原文“实际上也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说明不仅仅是为了应对“丁克”“失独”等情况。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在辽阔的中国大地上,保留着各式各样的传统建筑。从庄严雄伟的宫殿坛庙到粉墙黛瓦的江南园林,从多姿多彩的民居村落到雪域高原的辉煌寺庙,这些传统建筑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高超的营建技术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构成中华民族世代安居乐业的物质环境;中国传统建筑以其形式之美、技艺之美、意蕴之美,为我们的生活赋予了浓重的艺术色彩。早在《诗经》中就以“如鸟斯革,如翚斯飞”来形容栋宇飞檐的华美之姿;又有“作庙翼翼”描绘宗庙建筑的严正巍峨。中国传统建筑大多具有优美柔和的轮廓和丰富多彩的形式。建筑单体一般由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常见的平面形状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八角形、三角形、不规则形等。屋顶的形式更加多样,有平顶、坡顶、尖顶、圆拱顶等;坡顶中又分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十字交叉等种类,还可以结合平面形状把几种样式组合成更加复杂曲折、变化多端的屋顶形式。\n透过传统建筑丰富多彩的形式,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的传统技艺之美。《周礼·考工记》认为“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千百年来,经过一代代工匠的辛勤劳动和智慧积累,逐渐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建筑营造技艺。中国传统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承重结构,根据地域分布分为井干式、抬梁式、穿斗式等。木结构采用柱、梁、檩、枋构成的木构架做支撑,承载屋顶、楼面的重量以及风力和地震力,墙壁只起围蔽、隔断和稳定柱子的作用。因此,建筑的墙和门窗可以自由设置,同时平面形状丰富多变,可以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下千变万化的功能要求。木构架采用榫卯连接,加上木材本身的柔性,使木构架在抗震性能上表现突出,因此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如天津蓟州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历经多次大地震而完好保存至今。建筑作为一种物质环境,其背后离不开人的思维活动和观念意识。建筑之美,既包含有形层面的营建创造,更兼有无形层面的观念意蕴。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体现的是中国人的宇宙观、自然观、价值观和以“和”为美的审美理想。班固《西都赋》曾强调“其宫室也,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放太紫之圆方”。古人通过仰观俯察而取象天地,用阴阳五行等学说解释宇宙的基本法则和相互作用,通过模拟宇宙(天)的秩序,使之与建筑、城市所体现的人间秩序相对应并求得永恒。古人又讲求“不违农时”“参天地、赞化育”,通过顺应四时的变化、尊重自然的规律而与外部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陵寝建筑因山就势,极为重视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园林建筑讲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追求诗情画意的境界和“步移景异”的景观变化,这些都是和谐之美的体现。在孔子看来,包括体量和尺度的建筑审美,既应当体现“礼”的社会等级秩序,也应当臻于“乐”即艺术审美的“和”。《孟子·尽心上》更提出“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认为居住环境对人外在形体和内在精神的修养都起到决定性作用。这种对建筑和居住的深刻认识,在历代不断被传承演绎。经过世代传承,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观念意蕴早已融入我们的血脉。如今,传统建筑以其丰富而直观的艺术形象,依然向世界传达着中国人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愿望。(摘编自刘彤彤《中国传统建筑之美》)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传统建筑都包括了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其中屋顶的形式变化多端。B.中国传统建筑自成体系,它的发展体现了中国人以“和”为美的审美理想。C.“参天地、赞化育”“虽由人作,宛自天开”都反映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和谐之美。D.中国传统建筑以无形层面的观念意蕴为先,同时兼顾了有形层面的营建创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先介绍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地位,引出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论述。B.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之美、技艺之美、意蕴之美。\nC.文章用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的例子从抗震性能方面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之美。D.文章在论证中国传统建筑的意蕴之美时,多次引用了古人的原文,具体有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透过宫殿、坛庙、寺庙等传统建筑,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思维活动和观念意识。B.我国许多著名古建筑能保存至今,完全是因为木构架榫卯连接方法具有抗震性能。C.西都的建造模拟宇宙的秩序,将建筑、城市所体现的人间秩序与宇宙秩序相对应。D.受国人追求与外部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思想影响,中国传统建筑追求和谐之美。六、1.答案BA项,“都包括了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说法错误,原文是“建筑单体一般由台基、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C项,“参天地、赞化育”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而不是传统建筑的和谐之美。D项,“以无形层面的观念意蕴为先”说法错误,原文“既包含有形层面的营建创造,更兼有无形层面的观念意蕴”是说两者的融合,并无以谁为先之意。2.答案C“文章用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的例子从抗震性能方面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之美”分析有误,依据原文第三段“透过传统建筑丰富多彩的形式,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的传统技艺之美”和第四段“中国传统建筑主要以木结构为承重结构”“木构架采用榫卯连接,加上木材本身的柔性,使木构架在抗震性能上表现突出,因此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如天津蓟州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历经多次大地震而完好保存至今”可知:文章用独乐寺观音阁、应县木塔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传统建筑技艺之美。3.答案B“完全是因为木构架榫卯连接方法具有抗震性能”错,依据原文第四段“木结构采用柱、梁、檩、枋构成的木构架做支撑,承载屋顶、楼面的重量以及风力和地震力”“木构架采用榫卯连接,加上木材本身的柔性,使木构架在抗震性能上表现突出,因此许多著名的古建筑如天津蓟州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历经多次大地震而完好保存至今”可知:我国许多著名古建筑能保存至今,还包括“木材本身的柔性”等条件。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在《光明日报》“光明悦读之新书访谈录”栏目第一期,“光明悦读”与葛剑雄就新书《黄河与中华文明》的相关内容做了一次对谈。光明悦读:“黄河与中华文明”是一个人们熟悉的老话题,您数十年来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今年为何以此为题写作一本专著?葛剑雄:其实,在历史地理学界,黄河一直是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历来都有一个说法: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近年来,有些人提出,中华文明的摇篮不止一个,理由是长江中下游、辽河流域等地区的一些新的考古发现。实际上,我的看法并没有改变,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公布的成果,还是肯定了黄河对中华文明形成所起到的作用。\n讲黄河与中华文明首先要弄清人与河流的关系。那么,关于“黄河与中华文明”,我觉得我可以在原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观点,并且是以通俗讲述的写法完成了这本书。光明悦读:谈到新观点,您在新书中说,“一条大河对早期人类起最大作用的一般是中游、下游。中华文明的摇篮产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绝不是偶然的”,那么,大的河流就必然产生重要的文明吗?葛剑雄:不能简单地认为有了水就有了一切、大河一定能孕育出大的文明。一种文明是其群体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条件当然离不开水,但水的来源不仅仅是大的江河,也可以是地下水、海洋等。但比较之下,大的河流提供的条件更好、更有利。但光有水是不能发展起一个大的文明的,还要有其他条件,比如气候、河流的位置。此外,河流除了供水之外,还要发展农业、牧业等,河流周围有没有合适的土地,河流是否有通航的条件等也很重要。为什么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呢?黄土高原、黄河冲击的平原土壤疏松,而当时的长江流域,植被过于茂密,有很多森林沼泽,以当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没有很好的生产工具来开垦耕地。黄河流域恰恰没有茂密的森林,在当时比较适合人类发展农业。此外,早期的黄土高原是很平坦的,上面有大的塬,原始植被没有被破坏,没有什么水土流失。光明悦读:是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分析还原当时的景象吗?葛剑雄:历史地理学要复原当时的情况,回到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当时的地理环境,才能正确地理解历史。通过分析比较大河的各种要素,我们可以肯定,黄河中下游地区不仅在当时的中国,在当时的北半球中间,也是最有利的发展环境。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是连成一大片的,形成了中国统一的地理基础。文明的产生离不开大的地理环境,而黄河是这个地理环境中重要的因素。人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自然环境,就会取得好的发展成果。光明悦读:您刚刚提到近些年有人提出中华文明不止黄河这一个“摇篮”,考古学家刘庆柱在其新书《不断裂的文明史》中,从考古学的角度论证了黄河文明的历史地位。在这个问题上,你们的结论是相似的,考古学和历史地理学的论证方法有哪些异同?葛剑雄:考古是根据已经发现的证据来判断问题,历史地理学是复原当时的情况。考古发掘找到的证据比较多、研究比较深入的话,肯定会符合当时具体的历史地理条件。但考古不可能实现完全普遍的发掘,古代不是所有东西都保存下来了,考古有这样的局限。历史地理学也有局限,我们主要根据文献,但文明早期没有文献,还有一些历史文献已经不存在了。\n如果考古学者和历史地理学者都做了充分的研究工作,结果是殊途同归的,比如我对黄河中下游的判断已经被考古学证实了,陶寺遗址、二里头遗址等就是在黄河中下游这一带,而像良渚、河姆渡等一些黄河流域以外的遗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没有延续发展。它们可能不是迁移了就是灭绝了,这些原因我们今天还没弄清楚。这次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也说明了,文明先汇聚形成,然后扩散。我认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考古成果与我们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是一致的。(摘编自《“母亲河”串联起来的地理与历史》,《光明日报》2020年11月28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被问到大河与文明的关系,葛剑雄认为大河并不一定能孕育出大的文明,但可以为一种文明的产生提供有利条件。B.关于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发祥地的原因,葛剑雄通过与当时长江流域比较,认为地理条件是一个重要原因。C.葛剑雄认为要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地理环境,复原当时黄河流域中下游的情况,可以更正确地理解黄河是中华文明摇篮的原因。D.被问到考古学和历史地理学在论证方法上的异同时,葛剑雄认为二者虽方法不同,但对同一文明的研究结论一定是一致的。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光明悦读”就写作动机发问,旨在让读者了解专著成书的相关情况,能有效地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B.在访谈中,葛剑雄多次提及远古时期黄河流域的地理情况,是为了强调从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角度可以肯定黄河对中华文明形成起到重要作用。C.在中华文明的探源工程中,目前各类学者的研究和考察表明,黄河流域的文明早于长江流域,所以只有黄河才是中华文明发祥地。D.通过此次访谈,读者可以大致了解《黄河与中华文明》一书研究的角度、主要观点和写法,这对推广著作是有意义的。3.根据访谈内容,说明黄河流域产生中华文明的原因。(6分)七、1.答案D“但对同一文明的研究结论一定是一致的”错误。“一定”过于绝对,原文是“如果考古学者和历史地理学者都做了充分的研究工作,结果是殊途同归的”,可见“做了充分的研究工作”是前提。2.答案C“目前各类学者的研究和考察表明,黄河流域的文明早于长江流域”错误。“黄河流域的文明早于长江流域”是葛剑雄的观点,并不是各类学者研究的结果。“只有黄河才是中华文明发祥地”说法也过于绝对,应是“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3.答案\n①黄河流域不仅有水,而且便于发展农业。黄土高原、黄河冲击的平原土壤疏松,没有茂密的森林,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适合发展农业。②黄河流域大的地理环境便于中华文明的产生。早期的黄土高原是很平坦的,上面有大的塬,原始植被没有被破坏,没有什么水土流失,而且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是连成一大片的,形成了中国统一的地理基础。人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自然环境,便于文明产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根据“一种文明是其群体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物质条件当然离不开水”“黄土高原、黄河冲击的平原土壤疏松”“黄河流域恰恰没有茂密的森林,在当时比较适合人类发展农业”可知,黄河流域不仅有水,而且便于发展农业;黄土高原、黄河冲击的平原土壤疏松,没有茂密的森林,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比较适合发展农业。根据“早期的黄土高原是很平坦的,上面有大的塬,原始植被没有被破坏,没有什么水土流失”“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是连成一大片的,形成了中国统一的地理基础。文明的产生离不开大的地理环境,而黄河是这个地理环境中重要的因素。人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自然环境,就会取得好的发展成果”可知,早期的黄土高原是很平坦的,上面有大的塬,原始植被没有被破坏,没有什么水土流失,而且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是连成一大片的,形成了中国统一的地理基础。人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自然环境,便于文明产生。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06 12:56:07 页数:31
价格:¥5 大小:191.97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