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届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温州中学、金华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 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2022年浙江高考语文模拟卷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惯于趁乱渔利的美国军工复合体,通过其操控的宣传机器,炮(páo)制假新闻渲(xuān)染..俄罗斯威胁论,反复升高恐慌级别,直至锁定战争预期,进而设定冲突爆发的时间窗口。B.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qiào);.文艺绝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能沾满了铜臭(chòu)气,而应该从人民生活中萃取精华。.C.云锦、蜀锦和蜡染、扎(zā)染等古代织造印染技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至今,并在.科技助力下展露新貌;今天的新材料、新理念更让国潮服饰在壬寅(yín)虎年大放异彩。.D.长安有一份充足的自信,不担心外来文明会把自己淹没。就像一个美丽的山峪(yù),绝不.会防范从山外飞来的成群结对的鸟雀蝴蝶,也不会对随风摇曳(yè)的野花异草心生警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甲】“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出自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所作《周公》一文。原文为:“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乙】意思是:一个好的治理者,如给天下制定良好的法令制度,则天下安定,秩序井然。如给某个国家制定良好的法令制度,则国家兴旺,人民幸福。..面对北宋王朝百余年的积贫积弱,怀回天转地之气概,视天下大治为己任的王安石,从“继....道而行”“以道求治”的哲学立场和政治观念出发,借论周公之政淋漓尽致地抒发其立法施治的....观点。其意图显然不仅仅是治必有法,而更在于强调治须“良法”。【丙】何为良法?在王安石.看来,所谓“道”,“万世无弊”,且“万物莫不由之”,因此,承“道”之法方为良法。依良法而治,方可能获得善治之局。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井然B.积贫积弱C.淋漓尽致D.须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44名来自太行山深处的孩子,身穿虎头衣,脚踩虎头鞋,用希腊语演唱了奥林匹克会歌,宛如天籁,唱出了全天下孩子“一起向未来”的梦想。B.“诗画”是浙江打造多年的旅游品牌,已具有一定知名度。浙江山水风光如诗如画,人文荟萃,诗、画艺术流派纷呈,“诗画”既彰显浙江的人文气质,又展现浙江的生态之美。C.在知识普遍数据化的今天,知识昂贵依然是一个普遍现象。大型学术数据库借口保护知识产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8页)\n权为由,对学术资源进行垄断并攫取超额利润的现象,一直困扰着中国知识界。D.中国古代典籍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献,是中华文化传承千年的鲜活见证。时代越是发展,我们越要在古籍中挖掘宝藏,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润养中国人的文化自信。5.民族英雄岳飞,长眠于杭州西湖边。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岳王庙廊柱上的一组是(3分)①铁板琵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②炳史册精忠资社稷收河山报国筑长城③遗烈镇栖霞,酾酒重瞻新庙貌大旗悬落日,撼山愿学古军容④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下面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究员、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月球村协会主席、可持续月球活动全球专家组执行秘书朱塞佩·瑞巴尔迪在中新社“东西问”专栏就中国空间站接受访谈时的部分内容。请阅读后回答问题。(6分)中新社记者:中国空间站在建设之初就向世界敞开大门。17个国家的9个项目成为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首批入选项目。国际合作能为人类探索太空做出什么贡献?朱塞佩·瑞巴尔迪:空间探索是艰难的,国际合作是唯一现实的方式,以可持续的方式向前推进。中国从一开始就向世界开放其空间站,这是非常积极的。包括联合国外空司在内的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参与了这些实验,其中一些是发展中国家,它们的参与对太空探索能力的建设非常重要。杨宇光:中国空间站未来将打造成一个面向国际社会开放的科技合作平台,造福全人类。中国空间站在建造时配备了国际标准接口,用于各国开展各类科学实验。首批入选的9项实验只是开始,后续中国空间站还会开展更多、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⑴请提取中新社记者提问中除“中国空间站”之外的其它两个关键词。(2分)▲▲⑵两位被采访者回答问题的侧重点有何差异,试加以概括。(4分)▲二、现代文阅读(30分。选择题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敖包节历经演变,其宗教色彩不断减弱,世俗性、娱乐性、民族性色彩日渐增强。出于民族认同的目的,孟高勒·达图家族巴音乌拉敖包祭祀仪式音乐,带有明显的鄂温克族标识。仪式核心层次使用家族成员创作的蒙古语祝颂词、蒙古语歌词的《巴音乌拉敖包之歌》作为象征性的音声符号,出发点则是为了让在场的家族成员和前来参加祭祀的蒙古族、达斡尔族都能听懂,是将家族、族群文化主动融入社区文化的表征方式,扩展了巴音乌拉敖包祭祀仪式的内涵与外延,意图把家族敖包祭祀营造成一个包容、团结、开放性的场域。随后展示的原创鄂温克语歌曲《思念母亲》,表达了对已故亲人深切的怀念之情。巴音乌拉敖包附近的牧民普遍认为这座敖包的主要功能是祭祀水神,孟高勒·达图家族成员对此也表示认同,但是家族敖包的祭祀对象包含家族的祖先也是应有之义。《思念母亲》中的意象有芦苇包(乌语文试题卷·第2页(共8页)\n日格柱)、火撑子、哞叫的牛群、母亲挤牛奶与熬奶茶时忙碌的身影。这里有对声音的记忆,对芦苇包里火撑子旁温暖的体感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母亲熬的涩茶的味觉记忆。巴音乌拉敖包祭祀仪式的中介层次是敖包那达慕,这一仪式环节的开放性最高,因为敖包祭祀仪式规模大,奖品与奖金丰厚,吸引了方圆几百公里的各民族搏克手、骑手赶来参加,其中还有专程从六七百公里外赶来的冠军级别搏克手,比赛现场也围满了各民族的观众。仪式中介层次的象征符号是获奖者的奖牌,骏马、羊等奖品和不菲的奖金。祭祀仪式的外围层次是敖包乃日,参加的都是主动捐献财物投入敖包祭祀的家族成员和亲友。乃日中最不可或缺的符号是歌声与美酒。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三首歌曲是《花斑鸟》《鄂温克包》(又译为《我的芦苇包》)和《鄂温克人》。《花斑鸟》是一首鄂温克族传统民歌,内容是思念父母,思念兄弟姐妹,思念亲人和昔日的邻居、朋友,恰好体现了作为个体的鄂温克人,其人际关系的差序化特征。家族成员身份认同的出发点是血缘,直接推动力是亲情,这是连结所有个体的重要纽带。在这种情境下,家族、族群乃至民族认同要高于宗教认同和地域认同。民族认同离不开对民族历史的追溯。《鄂温克人》歌词中,有对民族起源与生存环境、生产方式的回溯,对民族历史上著名英雄人物的推崇,对使鹿、通古斯、索伦鄂温克三个族群的民族认同,还有对开拓进取民族精神的热情赞颂,洋溢着民族自豪感。面对鄂温克族青少年对于本民族语言的认同危机,斯仁巴图教授认识到,没有本民族文字是影响鄂温克族语言传承与传播的一大瓶颈。继1998年鄂温克族学者杜·道尔基先生编著的《鄂汉词典》出版后,斯仁巴图教授也采用拉丁字母的鄂温克语注音符号,编写了鄂温克语入门教材和敖鲁古雅鄂温克语入门教材,他作词的歌曲在“鄂温克音乐网”推出时,就采用这种注音符号书写歌词。家族敖包祭祀体现了与外群体的区分、对内群体的认同。家族敖包的祭祀场域虽有边界,却是相对开放的。在家族敖包祭祀仪式的核心层次播放蒙古语的《巴音乌拉敖包之歌》,而将歌颂亲情的鄂温克语歌曲《思念母亲》放在仪式的中介层次播放,是民族之间交往互动的结果,使得对家乡这片土地的区域文化认同在一定范围内超越了族群与民族认同。(节选自《民间“敖包节”仪式音乐的民族化建构》,有删改)7.下列做法,不属于强化鄂温克族民族认同的举措的一项是(3分)A.《巴音乌拉敖包之歌》用蒙古语创作并演唱。B.敖包节上播放鄂温克语歌曲《思念母亲》。C.《鄂温克人》歌词追溯民族历史,歌颂英雄。D.采用拉丁字母的鄂温克语注音符号书写歌词。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思念母亲》是原创的鄂温克语歌曲,能唤起族人的回忆,特别是对母亲的相关记忆。但因为其未能体现巴音乌拉敖包的主要功能,而遭到了附近牧民的普遍质疑。B.《花斑鸟》是鄂温克族传统民歌,内容是思念亲人和邻居好友,体现了个体的鄂温克人人际关系的差序化特征。特别适合在所有家族成员和亲友聚会的敖包乃日歌唱。C.孟高勒•达图家族以血缘为纽带,以亲情为推动力,以巴音乌拉敖包为载体,通过祭祀活动促语文试题卷·第3页(共8页)\n进家族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促进家族、族群乃至民族认同。D.家族敖包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一方面既有边界,又相对开放,是外在的矛盾;另一方面民族之间交往互动,地域认同与民族认同难分高下,是内在的矛盾。9.巴音乌拉敖包为强化世俗色彩、淡化宗教色彩作了哪些重要安排?(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一孙犁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漂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甲】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一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的地方回来。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她们是冀中区的,大的叫大菱,小的叫二菱,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都发着疟子,昨天跑到这里来找队伍,想在苇塘里休息休息,打打针。鬼子小火轮上的探照灯突然照向她们,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紧接着就扫射过一梭机枪。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大女孩子还是负了伤。他们已经离苇塘很近。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他叫着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两个孩子全没有答言,老头子觉得受了轻视。他说:“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小女孩子说:“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语文试题卷·第4页(共8页)\n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小火轮开的离苇塘远一些,鬼子们又偷偷地爬下来洗澡了。十几个鬼子在水里泅着。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从荷花淀里却撑出一只小船来。【乙】一个干瘦的老头子,只穿一条破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两只手却忙着剥那又肥又大的莲蓬,一个一个投进嘴里去。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样新鲜的东西?来到白洋淀上几天了,鬼子们也还是望着荷花淀瞪眼。他们冲着那小船吆喝,叫他过来。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着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1945年8月于延安(有删改)10.小说为什么要特别指出“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4分)▲11.请从人物形象特点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角度,分析文中甲、乙两处画线句子的差异。(6分)▲12.分析本文结尾的妙处。(4分)▲13.有论者以为,孙犁的小说在现实主义的基调中融入浪漫主义的笔调。试从环境描写、形象刻画、叙事风格三个方面简要分析本文如何体现上述特征。(6分)▲三、古诗文阅读(40分)语文试题卷·第5页(共8页)\n(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14—18题。(20分)(一)臣闻利或生害,害亦生利。国家奄有天下,园囿八荒,而万机百揆之中,最难消息者,唯吐.①蕃与默啜耳。今吐蕃请和,默啜受命,是将大利于中国。若图之不审,则害亦随之;如防害有方,.则利亦随之。②今钦陵所论,唯分裂十姓地界,抽去四镇兵防,此是钦陵切论者。若以为可允,则当分明断决之;若以为不可允,则当设策以羁縻之。终不可直拒绝以阻其意,使兴边患也。臣窃料此事,关陇动静之机,岂可轻举措哉?使彼和望未绝,则其恶意亦不得顿生。请借人事为比:设如人家遭盗,一则攻其内室,一则寇其外落,主人必不先于外寇而忧在内室矣。何则?.以内患近而外患远也。今国之外患者,十姓四镇是也;内患者,甘、凉、瓜、肃是也。关陇之人,久事屯戍,向三十年,力用竭矣。脱甘、凉有不虞,岂堪广调发耶?臣实病之。不知朝廷以为何如。夫善为国者,当先料内以敌外,不贪外以害内。今议事者,舍近患而靡恤,务远患而是贪。臣愚驽,罔识厥策。必以四镇殷重,事不可依,何不言事以答之?如钦陵云,四镇诸部与蕃界接,惧汉密近兰鄯,此为汉患,实在兹辈,斯亦国家之所要者。今宜报钦陵云:国家非吝四镇,本置此以扼蕃国之尾,分蕃国之力,使不得并兵东侵。今若顿委之于蕃,恐蕃力强,易为东扰。必实无东意则宜还汉吐浑诸部及青海故地即俟斤部.落当以与蕃如此足塞钦陵口而和事未全绝。如后小有乖,则曲在彼。兼西边诸国,款附岁久,论.其情义,岂与吐蕃同日而言?今未知其利害,未审其情实,迳有分裂,亦恐伤诸国之意,非制驭.之算。待筹损益,知其利便,续以有报。如此,则亦和未为绝,更使彼蕃悬情上国,是亦诱人之.方。伏愿省择,使无遗算,以惠百姓也。③(【唐】郭震《论去四镇兵疏》)(二)会吐蕃乞和,其大将论钦陵请罢四镇兵,披十姓之地,乃以元振充使,因觇虏情。还,上疏.曰:“吐蕃倦徭戍久矣,咸愿解和;以钦陵欲裂四镇,专制其国,故未归款。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设欲大举,固不能,斯离间之渐也。”帝然其计。后数年,吐蕃君臣相猜携,卒诛钦陵,而其弟赞婆等来降,因诏元振与河源军大使夫蒙令卿率骑往迎。授主客郎中。(节选自《新唐书·郭震传》)【注】①默啜:唐时东突厥可汗。②钦陵:唐朝时期吐蕃将领,政治家、军事家。③四镇:指唐时由安西都护府统辖的龟兹、于阗、疏勒、焉耆四镇。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家奄有天下奄:覆盖,包括.B.一则寇其外落寇:侵犯.C.款附岁久款:缓慢.D.非制驭之算算:策略.语文试题卷·第6页(共8页)\n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是将大利于中国②当其欣于所遇..B.①今若顿委之于蕃②若入前为寿..C.①岂与吐蕃同日而言②夫六国与秦皆诸侯..D.①因觇虏情②因坐法华西亭..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在国家形势开始向好的背景下,更应该审慎行事,警惕因大意而产生祸患。并指出若对吐蕃和东突厥之事处置不当,可能使利害形势发生逆转。B.吐蕃大将钦陵要求朝廷从西域四镇撤出守军,并求取十姓地界。对此,朝廷犹豫不决。郭震认为,四镇具有“分蕃国之力”的战略价值,绝不可以轻易放弃。C.郭震既善于分析双方形势,又善于分析对方心理,他提出的交换条件切中要害,实为缓兵之计,这样既可以让后辈小人乖顺,也可以避免伤害西边诸国之心。D.从两段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唐蕃双方的博弈不仅限于战场对决,还有外交中政治智慧的较量。若外交策略得当,亦可瓦解对方阵营,削弱对方力量,收到奇效。17.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必实无东意则宜还汉吐浑诸部及青海故地即俟斤部落当以与蕃如此足塞钦陵口而和事未全绝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⑴脱甘、凉有不虞,岂堪广调发耶?臣实病之。(4分)▲⑵陛下诚能岁发和亲使,而钦陵常不从,则其下必怨。(4分)▲(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9—20题。(8分)①沁园春·恨【清】郑燮花亦无知,月亦无聊,酒亦无灵。把夭桃斫断,煞他风景;鹦哥煮熟,佐我杯羹。焚砚烧书,②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荥阳郑,有慕歌家世,乞食风情。单寒骨相难更,笑席帽青衫太瘦生。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难道天③公,还箝恨口,不许长吁一两声?癫狂甚,取乌丝百幅,细写凄清。【注】①这首词是作者出仕前,中年落拓扬州时所作。②荥阳郑:引《李娃传》中的常蝇刺史之子郑生奉父命赴长安应试,爱上妓女李娃,弃试,流连花巷,钱尽被逐街头行乞的故事,词人在此借以自喻。③乌丝:全称乌丝栏,一种专供书写用、带黑格的绢素或纸张。19.上阙“夭”字,意为▲;下阙着一“▲”字,极写对黑暗社会的不满。(2分)20.“癫狂甚”,是全词词眼。试结合整首词加以赏析。(6分)▲(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材料一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卫灵公》)语文试题卷·第7页(共8页)\n材料二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材料三①子曰:“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礼记·表记》)【注】①对人们有所惩戒。21.“报”意为▲,它所规范的伦理形态有以下几种:以德报德、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以怨报怨。(2分)22.诸多儒者认为《礼记》中“以怨报怨”的主张并非出自孔子,请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其依据。(4分)▲(四)古诗文默写。(6分)2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⑴,是可忍也,。(《论语》)⑵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五人墓碑记》)⑶不见复关,。既见复关,。(《氓》)⑷四美具,二难并。,。(《滕王阁序》)⑸,蒸藜炊黍饷东菑。,阴阴夏木啭黄鹂。(《积雨辋川庄作》)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有人说,“等”是一种无奈的蹉跎;有人说,“等”是一种孤独的幸福;有人说,“等”是宇宙中不可缺少的时间法则。面对当今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激烈竞争,对于“等”,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写成诗歌。③不少于800字。语文试题卷·第8页(共8页)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23 07:47:30 页数:8
价格:¥5 大小:459.67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