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曙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上海市奉贤区曙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一积累应用(12分)(一)1.按要求填空。(6分)(1)为国以礼,,是故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牡丹亭》)(3)各抱地势,。(杜牧《》)(4)苏洵在《六国论》中描写先人开辟疆土时艰苦条件的句子是:,。2.按要求选择。(6分)(1)《红楼梦》第四十七回林黛玉提到的《王摩诘全集》中的“王摩诘”指的是诗人()(1分)A.王昌龄B.王安石C.王维D.王勃(2)在世人眼中,贾宝玉是个“废物”,以下依据不符合的一项是()(2分)A.贾政希望宝玉能考取功名,光宗耀祖,宝玉却无意于此。B.宝玉读禁书读得津津有味,一沾到科举程文就头痛不已。C.宝玉整天和大观园中的女孩们如胶似漆,是个富贵闲人。D.王夫人让宝玉过来抄《金刚咒》,他立刻拿腔作势地抄。(3)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红楼梦》里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于彼此都联络有亲,使得他们命运与共,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但《红楼梦》作为故事中心展开的家族系统,是荣宁二府所代表的贾家。①这样一来,贾家的身价自然不同寻常。②何况贾家的荣宁二公都是从龙入关的有功之臣,其家世基业,已历百载,族望地位远非史、王、薛三家可比。③这缘于贾政和王夫人的大女儿贾元春,被当今皇帝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并加封为贤德妃。④贾家比之另外的三家,其不同之处在于,它与朝廷有直接的联系。A.③④①②B.④③①②C.②④③①D.①④③②二 阅读(68分)\n(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4分)意象原型及其释义①叙事作品之有意象,犹如地脉之有矿藏,一种蕴藏着丰富文化密码的矿藏。中国叙事作品具有如此特征,是由于它存在着许多形成意象的条件。首先,汉语是一种时态非原生性的、也没有名词数量和主宾词格变化的语言,这使它能够相当灵活地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沟通各科文化要素;其次,中国宇宙观有天人合一,甚至各种层次的“宇宙”互相渗透呼应的特点,这就使得在时空中相当灵便自如的语言,可以携带上许多文化密码;其三,中国诗歌长于意象抒情,所创造的闪光的意象,随时从这种处于文学正宗地位的文体向其他文体渗透;其四,中国有文字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绵延不绝,这就可能给一些重复使用的表象一层一层地积累上新的意义使表象转化为意象,并且层积成丰富的意义层面。以上这些原因的交互作用,就使中国文字某些具有形象可感性的词语,往往汇聚着历史和神话,自然和人的多种信息,触动人们在广阔时空间的联想。这种“象内含意”/“意为象心”,二者有若灵魂和躯壳,结合而成的生命体就是叙事意象。②意象一词,在中国语言发展史上,先秦萌芽,汉代成词,六朝用于文学,唐宋沿用,明清而火行。最初把“意”与“象”组合成词者,是汉代王充《论衡·乱龙篇》:“天子射熊,诸侯射麋,卿大夫射虎豹,士射鹿豕,示服猛也。名布为侯,示射无道诸侯也。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这里记载的是远古时代的射箭礼仪,画布为“侯”就是在布上画动物形象当作箭靶。熊麋虎豹鹿豕,正面画其头于正中箭靶之处。郑玄解释说:“射熊虎豹,不上下相犯,射麋鹿豕,志在君臣相养也。”射箭的行为表象里,隐含着政治文化密码。③把意象一词第一次用于文学理论者,是文论巨著《文心雕龙》:“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使玄解之宰,寻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御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刘勰在这部书里认为,运转文思首先应该使创造性的心灵处在排除杂念而空灵透明的、也就是老库之所谓“虚静”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中把学识、才情、阅历与文字表达能力相汇合。这个汇合点就是意象。④也许正是由于存在与民族思维方式的潜在联系,意象一词虽然没有经过文论家郑重其事的界定和论证,却在唐宋以后依然不绝如缕地被使用着,而且逐渐通用化。唐代司空图《诗品》论“缜密”说:“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其间讲了意象操作的一种形态,这就是在意象细致绵密的运作中,真迹已经描写出来了,却没有露出描写的痕迹,一切显得自自然然,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妥帖程度。⑤明代以后,意象成了比较常用的术语,作为诗学品格的标准。如果一首诗运用了别具蕴味的意象,这首诗的品味就高。李东阳论诗,也手持意象尺码,以此衡量一首诗的品位。他说:“‘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只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麓堂诗话》)这是一连串表\n象的无语法的对接,而以各种表象的相互反照、相互撞击和互阐发,在表象的接缝之间、及其形成整体之际,酝酿着独特的时空观和旅途情调。⑥在清代诗人叶燮看来,经过意象组合起来的情、事、理已经发生实质性变化,经过深刻地诗化了的理、事、情,其中已经融合了诗人的独特体悟、联想、变异和点化。即,意象不等于而大于“意+象”。⑦由上述考察,我们可以对意象的含义进行概述:第一,意象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复合体,既有意义的表象,又是有表象的意义。第二,意象在聚合过程中融合了诗人的神思和才学意趣,为让人反复寻味的生命体。第三,意象综合多端,形成多构,它的生成、操作和精致的组构,对作品的品位、艺术完整性及意境产生较大影响。(选自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有删节)3.第①段加点词“矿藏”在文中指的是。(2分)4.第①段指出中国叙事作品具有丰富意象的条件,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汉语的格、数、时态等特点使得汉语能超越时空限制,能沟通多种文化。B.汉民族各种宇宙观相互渗透,使得超越时空的汉语能携带许多文化密码。C.中国诗歌善于运用意象抒情,因此创制了丰富的意象并向其他文体渗透。D.中国文字的词语汇聚着历史、神话、自然和人的多种信息,触动人的联想。5. 根据第⑤段画线句作出推理,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王五的诗运用了别具蕴味的意象,所以他这首诗的品味就高。②王五的诗没有运用别具蕴味的意象,所以他这首诗的品味不高。③王五这首诗的品味很高,说明他运用了别具蕴味的意象。④王五这首诗的品味不高,说明他没有运用别具蕴味的意象。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6.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7.根据第⑦段观点及《红楼梦》中相关情节,分析下列诗句中“落花”意象的含义。(4分)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节选自《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一)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n放风筝的人(1)这是城市中心一块难得的空旷之地,位置高,又无明显的道路通往,从而被多数人忽略。秋草连绵,即使放风筝的人也没能踩出明显的脚印。现在他来了,坐在一片秋草的毯子上,看人放风筝。干草在他身下散发出好闻的味道,惹他一次次地深呼吸。(2)放风筝的人有三个,看客只有他一人。他轮番看过去,最后专注于一个准老头。那准老头没准正因为他的观看,而有了庄重感或表演欲吧。这当然是他的猜测,但谁说没有道理?你瞧那准老头,脊背笔挺,下巴抬起一个角度,恰恰是四十五度面向青空的姿势。天空深不可测,放风筝的人目光深不可测,缓缓地操纵着手中的线盘,发出“刺啦刺啦”的放线声。(3)他一次次想起深不可测这词。放风筝这事,在以前,他想象那是和孩子的欢叫声联系在一起的,是和磕磕绊绊、又有着说不出的明亮感联系在一起的,是和春天、杏花、周末以及郊游联系在一起的。即便如此,他也回忆不起放风筝的经历,想不起曾陪孩子或别的什么人放过风筝。(4) 哪怕再做联想,他仍然没对风筝生出好感,倒是对放风筝者的困惑又添了一分。再看距离自己最近的那个放风筝的人,投入、忘我,似乎不是在放风筝,而是驾驶着一艘大船在天海中飞驰,连他这个旁观者也被忽略了。(5)也正是这点,勾起了他一窥究竟的欲望。(6)放风筝的人手中的线圈好像永远都放不到头,这很魔幻。风筝的影子遥远,却总也脱离不了牵引,飘飘摇摇,直上云霄。(7)有一阵子,他确信放风筝者是注意并在意他这个旁观者的。这么大一片空阔地,就这几个人。他一直坐在那里,做忠实的看客。他又不是石头,岂能无视?(8)其实,放风筝者在旁观者刚来时就注意到了。这块因为高耸空寂,暂时保持僻静的地方,是他最先发现的。当他发现这块空地,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来这里放风筝,他要在这空地上放风筝。(9)在他放了一个月风筝后,又一个人来了,也是个老头。第二天,这个老头又来了。他在心里生出一点遗憾,但细究又像是隐秘的安慰。直到第三个人来——还是老头,他反倒在心里笑了。谁来早,谁走早。天晴了,天阴了。他们从不打招呼,默默地,各放各的风筝。直到今天下午,第四个老头出现,坐在一边,默默地看他们放风筝。(10)在他暗自称放风筝者为准老头好几个小时之后,准老头的风筝线还是那么连绵不断,那个黑色鹰形的风筝也还在他的视线内。他希望一阵风猛地吹来,叫这个人的风筝跌下来,摔在他跟前,摔得稀巴烂。那样,他们或许能自然地交谈起来,而不必要找个什么借口去和他攀谈。(11)但是,衬着黑鹰的天空蓝得深不可测,和这个准老头一般叵测。\n(12)他又一次在心底发出一声叹息。(13)他回忆起上周的这个时候,他一个人开车去了田野。久不开车,他一时找不回那种人车一体的妥帖感觉。这是很久以来他第一次独自驾车,虽然身在路上,却没有具体目标。这样的状态给他的感觉不是自由,倒像是不知被什么困住的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反倒是什么也没做就累坏了。最后他索性把车停在一条荒凉的小路边,顺着小路往前走。(14)于是,他来到了这片空地上。(15)有一瞬间,他幻想自己是在一个阔大的广场上。他正做报告,千人倾听。他慷慨激昂,话题关于自由。他觉得自己讲得过瘾,听众也该是听得过瘾的吧。你听这掌声——礼节性的、象征性的、不得不鼓的掌声他听得太多了,他感觉这一次的掌声,每一下都是情绪带动手掌,是用力在拍,用心在鼓掌,他能听出他们的情绪。(16)他深深迷醉,等清醒过来,身子依然在这个高台上,哪里有人头攒动的广场。准老头不知何时已经收了线,卷好风筝,正用一个奇怪的表情附身向他,像看一个小孩、看一个晚辈那样打量他。嘴里所说的,却分明是一个准老头对另一个准老头说的话。(17)“退休了吗?”(18)“喜欢放风筝?”(19)“不喜欢也不要紧。”(20)“风筝一脱手,你就爱上放风筝了。”(21)“甭急,甭辩论,交换个电话号码,下次来时约上你,风筝我给你弄好。”(22)他站起来,活动已经半麻木的双腿,手不觉和准老头的手握在了一起。8.第(2)段画线部分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3分)9.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他”(看客)的心理变化。(4分)10.本文多次描绘空地,这种安排体现了作者的巧妙构思,请对此加以赏析。(4分)11.第(15)段写了“他”(看客)幻想自己在做报告,请展开想象,为“他”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发言稿。(4分)(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2—14题。(8分)早行(宋)晁端友\n马上鸡初唱,天涯星未稀。惊风时坠笠,零露暗沾衣。山下疏钟发,林梢独鸟飞。远峰烟霭淡,迤逦见朝晖。12.依据题材,本诗不能归入下列类别的一项是( )。(2分)13.A.游览类 B.状景类 C.送别类 D.旅况类14.13.对这首诗风格评价正确的一项( )(2分)15.A.细腻自然 B.沉郁顿挫 C.含蓄雅致 D.刚劲凝练16.14.此诗将时间移换融入景物变化之中,构思巧妙,请结合诗句对此加以赏析。(4分)(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5-20题。(20分)慕容垂传(北魏)崔鸿①慕容垂字道明,皝第五子,小字阿六敦。母兰淑仪。垂少有器度,长七尺七寸,手垂过膝。皝甚宠之,常曰:“此儿阔达好奇,终能破人家,或能成人家。”②建熙十年以车骑大将军败桓温于枋头,威名大震,太傅上庸王评深忌之,垂遂出奔秦。秦王苻坚闻垂至,大悦,郊迎,执手,礼之甚重。王猛恶垂雄略,劝坚杀之,坚不从。以为冠军将军,封宾都侯,历京兆尹。③苻坚败于淮南,垂军独全,坚以千余骑奔之。世子宝言于垂曰:“国家倾丧,皇纲废弛,当隆中兴之业,建少康之功。宜恭承皇天之意,因而取之。”垂曰:“彼悉心投命,若何害之。”乃以兵属坚。垂至渑池,言于坚曰:“王师不利,北境之民,或因此轻重,请奉诏辑宁朔裔。”坚许之。权翼谏曰:“垂爪牙名将,今之韩信、白起。且世豪东夏,志不为人下,顷以避祸归诚,非慕德而至也。恐冠军之号,不饱其志,列地百里,未满其心。且垂犹鹰也,饥则附人,饱便高扬,遇风尘之会,必有凌霄之志。”坚曰:“卿言是也,但朕已许之。匹夫犹重信,况万乘之主乎。”翼曰:“陛下重小信而轻忽社稷,臣见往不见其还,关东之变,垂其首乎。”后果如其言。④元年正月,朝群僚于清阳宫,改秦建元为燕元年,立太子宝为燕太子。十三年,垂定都中山。建兴元年正月,群僚劝垂正尊号。辛卯,僭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建兴立子宝为皇太子。夏四月,薨于上谷之俎阳,年七十二,谥武成皇帝,庙号世祖。(选自《十六国春秋别传·卷十一》有删改)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n(1)乃以兵属坚()(2)礼之甚重()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1)请奉诏辑宁朔裔()A.聚集B.收敛C.核查D.编辑(2)垂其首乎()A.一定B.还是C.大概D.难道17.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且垂犹鹰也,饥则附人,饱便高扬,遇风尘之会,必有凌霄之志。18.第④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3分)僭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建兴立子宝为皇太子19.简述慕容垂逐步获得建立后燕实力的原因。(4分)20.第③段权翼对苻坚的评价是“重小信而轻忽社稷”,你是否赞同?请简述理由。(4分)(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4题。(11分)示季子懋修书(明)张居正①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②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1]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2]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③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n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④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注】[1]黾勉:勉强。[2]矩矱:比喻规矩法度。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A.因B.且C.然D.则2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张居正为儿子科考失利指出的原因?()。(2分)A.骄傲自满,好高骛远B.学艺不精,匆忙应考C.贪多务得,用力不专D.脱离实际,不知变通23.第③段写张居正自己的求学经历,请分析这一内容在文中的作用。(4分)24.你是否认同张居正对儿子“慕古”的批评?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二、写作(7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人在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但过多注重经验的借鉴是否不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与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1)其言不让(2)良辰美景奈何天(3)钩心斗角阿房宫赋(4)暴霜露斩荆棘(6分)2.(1)C(1分)(2)D(2分)(3)B(3分)\n3.叙事作品中蕴藏着丰富文化密码的意象(2分)4.D(2分)5.D(2分)6.开头分析中国叙事作品具有丰富意象的条件(1分);接着先总写意象在中国语言发展史上的变迁情况,再依次阐释意象一词的来源、第一次用于文论、唐宋通用化、明代作为诗学品格标准、清代含义的深刻化(2分);最后总结意象的三重含义,收束全文(1分)。(4分)7.答案示例:“落花”作为客观物体,随风飘荡、凋零,保持本性的高洁(1分);作为意象融合了林黛玉的神思,联想到自己寄人篱下的身世、悲惨的爱情经历(1分),表达了她在生与死、爱与恨复杂的斗争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焦虑体验和迷茫情感,既有对命运无常的悲叹(1分),也有对自己保持本性的反抗精神(1分),成为让人反复寻味的生命体。“落花”意象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复合体,既有意义的表象,又是有表象的意义(1分)。(4分,给满4分为止)8.示例:先用第二人称“你”,语言亲切,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再变化到第三人称的“放风筝的人”,客观真实,表现“他”(看客)观看准老头放风筝时的好奇(1分)。“天空深不可测,放风筝的人目光深不可测”,就近取物形容,巧妙表现“他”对放风筝之事的困惑(1分);“抬起”“操纵”用动词形象展现放风筝的准老头的优雅、娴熟(1分);“恰恰”“缓缓”“刺啦刺啦”运用叠词、拟声词,增加音韵美,细腻地表达了放风筝的视听感受(1分)。全句形象生动,细腻真实(1分),很有表现力。(3分,给满3分为止)9.①刚退休后的迷茫:第一次驾车外出,没有具体目标,不知道要做什么;现在也是无聊地观看别人放风筝。②观看准老头痴情于放风筝时的困惑(好奇):他对以前没有放过风筝没有遗憾,也认为风筝就是风筝,没有什么好感,怎么准老头却如此投入、忘我,他对此深感困惑,这勾起了他一窥究竟的欲望。③产生交流的期待:他希望一阵风让风筝跌下来,这样他和准老头或许能自然地交谈起来。④与准老头握手时的高兴:他虽然旁观了几个小时,但最后主动伸手与准老头握手交流。(4分,1点1分)10.(4分)答案示例:开头描绘空地空旷、隐蔽、空气清新,引出下文准老头放风筝与“他”看放风筝(2分);推动情节发展,(7)(8)段描绘地空人少,“他”产生与准老头交流的期待,(15)段中空地成为“他”引发幻想的载体(2分);空地象征着自由,表达出退休老人对摆脱世俗束缚、渴望精神自由的追求,升华了文章主题(2分)。(4分,给满4分为止)11.要点:内容:突破欲望、不被世俗限制,不必用谁的笔和思想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与上文他感觉不自由、迷茫呼应,揭示其退休后感到迷茫的原因;主题:彰显真诚交往、勇于突破世俗之见、不为生活所束缚等主题;语言:得体、通畅、有感染力。(内容主题3分,语言1分)C(2分)\n13.A(2分)14.(4分)答案示例:前两联的初唱,星未稀,及风坠笠,露沾衣等自身感受,表现了天未亮时的景象,第二联写寺钟响,独鸟飞,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表现天色渐明,第四联写远山依稀可见,慢慢透出晨曦,则已经时早晨了,诗人通过景物细微的变化,表明时间潜移,将早行写的真切可感,诗句之间借助时间贯穿,构成自然有序的组合,传递出诗人渐行渐远舒朗的心情。(逐联分析,落实景物变换时间转移,2联对1分,3联2分,4联3分,全诗情感1分)15.(2分)(1)归属、隶属(2)礼遇、礼待16.(2分)(1)A(2)C17.(5分)况且慕容垂就像一只鹰,饿的时候就归附他人,一旦饱了就高高飞起,遇到大风(时局的变化),必定有冲上凌霄(称王称霸)的志向。(得分点:且,附,高扬,风尘之会,凌霄之志;回答比喻义或本义皆可,但要相互对应)18.(3分)僭即皇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建兴/立子宝为皇太子。(评分说明:标识三处或以内的,标对一处给1分。标识三处以上的,多标一处扣2分,扣到0分为止。)19.(4分)慕容垂打败桓温名声大震(1分),投奔苻坚,苻坚封他为冠军将军(1分)。苻坚兵败,慕容垂将所属的军队归附苻坚,并获得召集宁朔裔军队的召命(1分)。苻坚没有因为权翼的谏阻收回慕容垂的兵权(1分)。20.(4分)赞同。(1分)苻坚明知慕容垂有王霸之志,但因自己在危难时许诺过让他召集宁朔裔军队,就放任其发展,最终让慕容垂变得强大起来。(2分)这是重小信而轻忽了国家大计。(1分)不赞同。(1分)苻坚信任慕容垂,在他过来投奔时重用他;同样,在苻坚兵败时,慕容垂也没有趁机叛变而将所属的军队归附苻坚,并将自己的兵给他。(2分)慕容垂最终独立壮大取代苻坚,这与“重小信而轻忽社稷”之间没有必然联系。(1分)翻译:慕容垂字道明,是慕容皝第五个儿子,小名叫阿六敦。他的母亲是兰淑仪。慕容垂年少就很有器度,身高七尺七寸,手垂下来能超过膝盖。慕容皝非常宠爱他,常说:“这个孩子志向阔达爱好奇险,最终可能破坏人的家业,也或许能成就人的家业。因此给他改名慕容霸,字道业。建熙十年,慕容垂以车骑大将军的身份带兵在枋头打败桓温,威名大震。当时的太傅上庸王评非常忌惮他,慕容垂于是出奔前秦。秦王苻坚听说慕容垂来了,非常高兴,到郊外迎候他,拉着他的手,礼节非常隆重。王猛厌恶慕容垂的雄略,劝苻坚杀了他,苻坚不同意。让慕容垂担任冠军将军,封宾都侯,担任过京兆尹。苻坚在淮南兵败时,只有慕容垂的军队保全了,所以苻坚带着剩下的千余骑兵马投奔他。慕容垂的世子慕容宝对慕容垂说:“前秦的国家倾丧,皇纲废弛,我们应该趁机弘扬中兴的霸业,建立少康复国那样的功业。我们应该恭敬地秉承上天的意思,趁此机会取而代之。”慕容\n垂说:“人家全心全意来投奔我,怎么能趁此加害他。”于是把自己的军队归属苻坚。慕容垂到达渑池,对苻坚说:“王师战争不利,北境的民众有的可能因此对朝廷不尊重,我请求奉您的诏命召集您在宁朔的旧部。”苻坚同意了他的请求。权翼劝谏苻坚说:“慕容垂是爪牙名将,当今的韩愈、白起,况且他世代在东夏称霸,其志向不在人下,现在他来您这里是暂时为了避祸归诚,并不是真心钦慕您的统治而来。恐怕冠军将军的封号,不能满足他的志向,分封的百里封地,也不能让他满足。而且慕容垂就像老鹰一样,饿了就依附别人,饱了便高高飞起,一旦遇到大的天气变化,必定有冲向凌霄的志向。”苻坚说:“你说得对,但我已经答应他了之。匹夫尚且重诚信,况我是万乘之主呢。”权翼说:“陛下看重小的诚信却忽视社稷的安危,我看到他走但看不到他回来,关东的变故,恐怕就从慕容垂开始吧。”后来果然如他所料。元年正月,慕容垂在清阳宫朝见群僚,改前秦的建元年号为燕元元年,立太子慕容宝为燕太子。燕元十三年,慕容垂定都中山。建兴元年正月,群僚劝慕容垂称帝。辛卯,慕容垂僭越地在南郊纪伟,大赦天下,把年号改为建兴,立儿子慕容宝为皇太子。夏四月,慕容垂在上谷俎阳去世,享年七十二岁,谥号武成皇帝,庙号世祖。21.C(1分)22.D(2分)23.承接上文,针对儿子学业上的问题,以自己科考中第后不务本业、效仿古人导致学业荒废的教训,以及科考失利后查找原因、勤学苦思而学有所成的经验来教育儿子,现身说法,具有说服力。(4分,得分点:结构作用1分,内容上的作用教训1分,经验1分,效果1分)24.(4分,得分点:态度、理由,理由写出1点2分)示例:认同。张居正的批评是基于对儿子失利的原因分析,指出其学识根基不足而盲目“慕古”,反而适得其反。同时,他的批评也是从自己因同样原因而致学业荒废的教训出发。父子两代的教训具有共通性。(不认同。解说“慕古”的正向作用,说明批评不可绝对化,个人经验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性等。)【参考译文】你小时候聪慧异于常人,开始学写文章,便知道写文章的路径,我曾经认为你是千里马,与我相熟的朋友看到你,也开心祝贺对我说:“您的几个儿子当中,这个是最先取得成功的(最先及第)。”然而自从癸酉年你科举中第后,忽然染上了一种狂傲之气,自不量力地想着仿效古人,骄傲自满。丙子年春天,我本不想让你去应试,是你的几个兄长都来劝我,说不应该挫了你的锐气,我只好勉强听取他们的意见,结果你遭受挫败。你学艺不精,对别人有什么可责怪的呢?可是我庆幸地对自己说:“老天大概是要让你厚积薄发吧。”又想到你会记住第二次科考失败的羞耻,肯底下头来遵守规矩。哪里想到一年里,你越写越退步,越激励你你越颓废。是因为你不聪敏吗?本来就没有小时候聪慧,长大很懵懂的人。是你不够努力吗?我听说你终日闭门读书,手不释卷。可是才学造诣平常,这必定是你好高骛远,想广涉猎而使得自己疲倦,这就是南辕北辙啊!像这样还想进步,这不是很困难吗!当年我年少登科,得到了人们附会的好名声,妄称自己就像是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这样的人,于是放弃自己的学业,仿效古人。过了三年,学习古典的还没有取得成功,原来的学业已经荒废。现在回想当年的行为,只不过足以被人耻笑而自取其辱罢了。甲辰年我科举落第,于是估摸自己的能力,再反思以前的教训,从早到晚勤学苦思,\n发奋努力,侥幸学业有所成就。而今你的才能恐怕不会超过我,竟然不谦虚寻求我获得成就的原因,却重蹈我的覆辙,这不是很荒谬吗?现在你既然希望我对你不加管束,我因此也不会过多要求你啊!但是你要好好的思考,不要自暴自弃。如果是才质驽钝,那本是无法勉强的;可是你有能力却不去作为,这又能怪谁呢?自己的做法违背常理,却归咎到命运,很糊涂呀!我的话就说到这,你好好想想吧!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