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罗田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2022学年度高二6月月考地理试卷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2、3;一、选择题2011-2020年中国原油进口量温和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0%多,石油进口多来自沙特、西非、俄罗斯、伊拉克和其它中东国家。中国石油2021年6月18日宣布,塔里木油田又添新发现——10亿吨级超深大油气区,钻井深度达8470米,创造了塔里木盆地大沙漠区最深出油纪录。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塔里木盆地油气开采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油气产量低B.油气品质差C.油气埋藏深D.开采技术落后2.当前我国应对石油供应风险,达不到良好效果的是(     )A.积极拓展石油供应渠道B.加强国内石油的勘探开发C.积极开发水电、核电等能源D.大力限制国外石油进口植被覆盖度指植被(包括叶、茎、棋)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秦岭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会因坡度而产生分异,坡度影响地表径流和水分的分配,进而影响着土壤的特性及分布,同时制约着人类活动的强度和频率。下图示意不同坡度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据图可知,秦岭(     )A.南北坡植被覆盖度与坡度均成正比B.坡度越小区域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差距越大C.坡度大于15°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差异小D.北坡植被覆盖度随坡度的变化均大于南坡4.该地在坡度较小地区植被覆盖度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B.气温C.降水D.人类活动碳排放增多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推动碳减排政策措施落实到区县一级是中国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城镇化的重要举措。下图示意2000~2017年中国县域人均碳排放量及不同地区县域碳排放总量占比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n5.2006~2017年,东部地区县域碳排总量占比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减少B.经济发展放缓C.生态环境修复D.产业结构调整6.影响2015年我国县域人均碳排放量增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B.国家政策C.科技发展D.人口增长云南哈尼红米种植在海拔1400~2000m的哀牢山区,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图为哈尼梯田景观图,梯田中种植水稻,饲养鱼、鸭,形成良性生态系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图中体现当地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是(     )A.广阔平原B.河流C.高层建筑D.梯田8.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正确的是(     )A.推广大型机械,提高红米产量B.不断砍伐森林,扩大红米种植面积C.发展商品谷物农业,实现多种经营D.传承地域文化,适度发展观光农业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的现象。下图示意石漠化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n9.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南方丘陵10.该地区石漠化的持续扩展会(     )A.扩大当地生产空间B.加快全球气候变化C.减轻洪涝灾害威胁D.加剧水资源的短缺“气化长江”是指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将原来以柴油、重油为主要燃料的长江内河船舶,改造为LNG(液化天然气)和柴油双燃料,并逐步被纯LNG动力燃料替代的油改气工程,LNG水上加注站建设是实现“气化长江”的重要保障。下图示意2021年12月建成的长江三峡地区首个LNG加注码头主体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与管道天然气相比,LNG最显著的优点是(     )A.安全可靠B.成本低廉C.来源广泛D.运输灵活12.内河LNG水上加注码头一般应建在河流的(     )①凸岸或凹岸②水流平稳的河岸③河道宽阔的河岸④水深岸陡的河岸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实现“气化长江”的主要目的是(     )A.节能减排,构建绿色航运B.利用新能源,节约运输成本C.提高运量,增强竞争实力D.推广新技术,降低管理费用牵动省区利益的北煤南运大通道,即将动工。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项目,被称为北煤南运大通道,起于内蒙古浩勒报吉,经乌审旗后进入靖边、延安北、韩城北,经山西运城、河南三门峡、湖北襄阳、湖南岳阳后止于江西吉安,全长约1860千米。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n14.华中地区煤炭调入的最佳方案是来源于(     )A.贵州B.东北地区C.新疆D.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15.北煤南运大通道建设的意义主要有(     )①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②缓解城市交通拥堵③减小华中地区的能源缺口④降低运输成本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n班级姓名总分选择题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分数答案二、综合题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兰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50多年前,这里“夏秋水汪汪,冬春白茫茫,风起三尺沙,黄土埋庄稼”,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在黄河古道种植泡桐防护林,基本根治了兰考地区的风沙、水涝和盐碱三大自然灾害。如今,通过持续绿化造林和积极推广“农桐间作”模式,使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兰考县泡桐有“一年一根杆,两年粗如碗,三年能锯板”之说,材质轻柔,结构均匀,不翘不裂不变形,耐蚀耐腐耐高温,是制作家具、模型、乐器的上等材料。左图为兰考县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兰考县泡桐景观图。(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冬春白茫茫”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2)简述泡桐防护林对改善当地自然环境的作用。(3)为促进泡桐相关产业的发展,可以采取哪些措施。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江南是我国桑蚕与丝绸业的起源地,5000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先民就大面积种植桑树,完成了对蚕的驯化,并掌握了缫丝技术,编出织物。自古以来,江南的桑蚕产业经久不衰,\n但1995年以后,随着江苏、浙江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桑蚕业快速衰落,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桑蚕业迅速崛起,现阶段占我国总产量的一半左右(下图)。近年来,广西提出在“东桑西移”的基础上,加快“东丝西移”“东绸西移”的步伐,发展捻丝、织造、服装、印染、绢纺及相关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以期把广西的桑蚕业做成一条强大的产业链。(1)分析1995年以后,江苏、浙江桑蚕业快速衰落的原因。(2)对比江苏、浙江,说明广西壮族自治区桑蚕业迅速崛起的自然原因。(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广西“东丝西移”“东绸西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扎日南木错位于西藏阿里地区错勤县境内,属藏北内陆湖区,流域内冰川广布。湖泊形态不规则,南北两岸较窄,东西两岸开阔,西岸和北岸有河流汇入。下图示意2002年、2005年和2017年扎日南木错面积变化。\n材料二   下左图和下右图分别示意2002—2017年期间流域内气温、降水量变化。(1)说明2002—2017年扎日南木错面积的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2)根据材料二分析2002—2017年扎日南木错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3)结合材料推测未来扎日南木错面积的可能变化并说明理由。\n高二6月月考地理参考答案1.C2.D【解析】1.根据材料“10亿吨级超深大油气区,钻井深度达8470米,创造了塔里木盆地大沙漠区最深出油纪录”可知,塔里木盆地油气埋藏深,开采难度大,C正确,该地储量为10亿吨,可开采的油气多,A错误。材料没有信息反映油气品质,无法判断油气的品质是差是优,B错误。根据材料“创造了塔里木盆地大沙漠区最深出油纪录”可知,以及能开采出油,技术条件达到了开采的需求,D错误。故选C。2.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石油供应风险较大,为应对石油供应风险,可积极拓展石油供应渠道,实现石油进口的多元化,降低石油供应风险,A不符合题意;可加强国内石油的勘探开发,增加国内石油的产量,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B不符合题意;可积极开发水电、核电等能源,降低国内能源对石油的依赖,C不符合题意;如果大力限制国外石油进口,将造成国内能源短缺,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决我国能源短缺的措施:a.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的方针b.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节约c.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d.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e.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f.提高全民的节能意识开发g.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开发可再生能源h.实行对外开放,加强国际能源合作3.C4.D【解析】3.正比一般指正比例,南北植被覆盖度与坡度应该呈现是正相关关系而不是正比关系,A错;结合图可以看出,坡度在2-5范围内南北植被覆盖度差距比<2坡度的植被覆盖度差距大,所以B说法错误;当坡度大于15°时,南北植被覆盖度两条线基本相近,差异较小,所以C正确;北坡植被覆盖度变化小于南坡,D错误。故选C。4.坡度较小的地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较多,所以对植被的破坏较多,植被覆盖度较小,因此D正确;坡度较小的地方一般来为低海拔谷地或者是山前冲积扇地带,水分和肥力、热量条件更好,更有利植被生长,植被覆盖率应该较大,AB错误。降水与海拔和迎风、背风坡关系较大,与坡度大小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植被生长发育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光、热、水、肥、地形等)和人为因素。植被覆盖度人类活动往往在坡度较小的地方,人类活动频繁,砍伐森林和植被,得到场所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导致植被覆盖度会减少。5.D6.B【解析】5.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图中显示该时间段内,东部地区县域碳排放总量占比减少,主要原因是由于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导致的,故D正确;东部地区人口数量依然是吸引人口迁入区,因此A不选;该区域经济依旧发展迅速,目前没有放缓的趋势,故B不选;生态环境的的改善影响较小,故C不选。答案选择D。6.观察图中信息可知,我国县域人均碳排放量2015年增速下降,根据材料信息“推动碳减排政策措施落实到区县一级是中国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可知主要是由于国家政策调整,将经济发达区域的产业进行转移,并对碳排放实施限制和要求,因此碳排放减少,导致县域人均碳排放增速下降,故B正确;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不大,故A不选;科技发展是长期的,不会使某一年的碳排放发生明显变化,故C不选;由于我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县域人口增长放缓,因此不是主要原因,故D不选。答案选择B。【点睛】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有可能造成碳排放,比如普通百姓简单的烧火做饭都能造成碳排放,任何物体被火烧后的废气都会产生碳排放。多数\n科学家和政府承认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控制)碳排放"、"碳中和"这样的术语就成为容易被大多数人所理解、接受、并采取行动的文化基础。7.D8.D【解析】7.“图为哈尼梯田景观图,梯田中种植水稻,饲养鱼、鸭,形成良性生态系统”中的“哈尼梯田景观图”说明图中体现当地地域文化的乡村景观是梯田,D正确;平原地势平坦,A错误;图中看不出河流和高层建筑,B.C错误,故选D。8.梯田不利于大型机械推广,A错误;砍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B错误;梯田中种植水稻,水稻种植业属于自给型农业,C错误;传承地域文化,适度发展观光农业,有经济和杜会效益,D正确。故选D。【点睛】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具有极高的经济、科学、生态和文化价值。哈尼稻作梯田系统充分利用并遵循自然的劳作传统,创造了哈尼族丰富灿烂的梯田文化,哈尼族以梯田稻作为生,衣食住行、人生礼仪、节日祭典,信仰宗教、生产生活、哲学思想等,无不打上梯田文化的烙印,梯田稻作文化成了哈尼族文化的本根,也集中展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内涵。9.C10.D【解析】9.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石漠化现象,最有可能是在云贵高原,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区域,故C正确;华北平原主要是土壤盐碱化,故A不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但是由于黄土覆盖较厚,基岩裸露现象几乎没有,故B不选;东南丘陵面临侵蚀、酸化、肥力衰减、重金属污染、季节性干旱等退化问题,造成红壤生态系统退化和土地生产力下降,形成红漠化,故D不选。答案选择C。10.该区域石漠化如果持续扩展,将导致区域内植被更加稀少,裸露的岩石面积扩大,生产力迅速下降,故A错误;石漠化只会导致区域内气候有所变化,故B不选;由于表层土壤流失,基岩裸露逐渐增多,地表径流增多,将会增加洪涝灾害的威胁,同时地表径流迅速流走,水资源缺乏,故C不选,D正确。答案选择D。【点睛】石漠化,亦称石质荒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人畜饮水困难。石漠化的形成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人为因素是: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过度开垦、乱砍滥伐、乱放牧。11.D12.C13.A【解析】11.LNG(液化天然气)可以利用水运和公路运输,公路运输的灵活性强,D正确;LNG需要专用设备实现天然气的液化,与管道天然气相比,LNG成本有所增加,B错误;LNG来源和安全性与管道天然气基本一致,AC错误。故选D。12.内河LNG水上加注码头一般应建在河道宽阔、水流平稳、水深的河岸,利于加注码头设施的建设,而且利于船舶停靠,还不影响其它船舶的航行,并且要求水流平稳,可以为船舶提供稳定的水上加注,②③正确;凸岸处以堆积作用为主,水深较浅,①错误;岸陡的河岸,可利用土地较少,不利于建设LNG加注码头的主体工程,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气化长江”是利用LNG部分或全部取代柴油、重油作为长江内河船舶的燃料,其主要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构建绿色航运,实现人地协调发展,A正确;天然气属于常规能源,采用双燃料模式会增加管理成本,从而也不会降低运输成本,BD错误。涉及船舶动力改造,不会提高船舶的运量,C错误。故选A。【点睛】“气化长江”是指通过技术改造升级,用LNG替代动力燃料的“油改气”绿色工程,为航行长江的船舶加注绿色能源。LNG比同质量的天然气体积小625倍,具有清洁、低碳、环保、安全等多重优势,LNG加注项目的建成也将对长江航运节能减排、三峡库区环境保护、带动当地移民就业、助推疫后重振有着重要意义。14.D15.B【解析】14.陕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距离华中地区近,\n且有直达的铁路交通线路,故应为煤炭调入的最佳方案,D正确;贵州煤炭资源相对较少,东北地区和新疆地区距离太远,因此ABC方案不佳,ABC错误,故选D。15.北煤南运大通道增加了南北铁路线,能够缓解原有铁路运输压力,缓解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同时也降低了运输成本,但不能缓解城市内部的交通拥堵;北煤南运将北方煤炭运输到华中地区,缓解其能源紧张状况,故②错误,①③④正确,该题选B。【点睛】跨区域调配能源的意义:调出区1、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经济发展;2、推进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3、带动相关产业发展;4、增加就业和收入;5、完善基础设施;6、缓解生态环境压力;调入区1、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缓解东部能源紧缺的问题;3、推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4、带动相关产业发展;5、促进基础设施建设;6、促进协同发展。16.(1)春季气温回升快且多大风,蒸发量大(2分);地势低洼,地下水水位较高,土壤中的盐分随着地下毛细管水上升,水分蒸发后,盐分积聚于土壤表层,造成土地盐碱化(2分)。(2)可以降低风速,起到防风固沙作用(2分);减轻土壤水分蒸发,抑制盐碱化(2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水土流失(2分)。(3)发展泡桐加工业,延长泡桐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科技投入,研发泡桐新产品;加强兰考泡桐品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拓泡桐市场;采用互联网等销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每点2分,任答4点,共8分)【解析】本大题以河南省兰考县的区域地理环境和兰考县泡桐为材料设置试题,主要涉及兰考县“冬春白茫茫”这一自然现象形成原因、泡桐防护林的生态环境作用、泡桐相关产业发展等知识点,考查区域环境特征分析、自然环境整体性特征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突出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核心地理素养。(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河南省兰考县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冬春白茫茫”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当地冬春季节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且多大风天气,蒸发量旺盛;结合夏秋水汪汪,说明当地地势低洼,地下水水位较高,春季水分蒸发时,土壤中的盐分随着地下毛细管水上升,水分蒸发后,盐分集聚于土壤表层,进而造成土地盐碱化,盐分析出,地表土壤呈现出白茫茫的一片。(2)当地旱涝、风沙和盐碱灾害严重。种植泡桐防护林,持续绿化造林,推广“农桐间作”模式,可以起到降低风速,起到防风固沙作用;泡桐生长迅速,枝叶茂密,遮光庇荫,可以减轻土壤水分蒸发,抑制盐碱化;植被可以在雨季增加下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当地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而缓解当地的风沙、水涝和盐碱问题。(3)结合材料可知泡桐有“一年一根杆,两年粗如碗,三年能锯板”之说,泡桐材质轻柔,结构均匀,不翘不裂不变形,耐蚀耐腐耐高温,是制作家具、模型、乐器的上等材料。因此结合其特性可以发展泡桐加工业,延长泡桐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科技投入,结合泡桐特性研发泡桐新产品;一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又要提高价值利润,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供其知名度,积极开拓泡桐市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可以采用互联网等网上销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增加销售量;加大泡桐产业技术工人的培养等。17.(1)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农业比重明显下降,规模化、集约化、装备化相对滞后的桑蚕产业盈利能力低下(2分);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建设用地等,桑树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2分);乡镇企业污染严重,影响桑蚕生长发育(2分)。(2)对比江苏、浙江,广西壮族自治区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无霜期长(2分);桑蚕年结茧次数多(2分);土地资源丰富,宜桑面积广。(3)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2分);打造本土品牌,提升知名度(2分);减少工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2分)。\n【解析】本题以“东丝西移”“东绸西移”为背景,涉及产业发展条件的变化、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发展中的问题相关知识,考查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能力。(1)由材料可知,“1995年以后,随着江苏、浙江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可以推知工商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以个体生产为主的桑蚕产业经济效益降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大量农业用地转变为工业用地、建设用地等,桑树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早期的乡镇企业缺少规范化管理,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影响了桑蚕的生长发育。(2)对比江苏、浙江,从纬度、气候、土地资源等方面入手,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桑蚕业迅速崛起的自然原因。桑蚕的适养温度为20~30℃,与江苏、浙江相比,广西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冬季受寒潮影响小,无霜期长,桑蚕结茧次数多;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地面积广大,农业用地较浙江、江苏多,桑树适合种植区域广。(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广西“东丝西移”“东绸西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实际就是丝绸工业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广西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前期茧丝绸业产业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不足,生产过程中要加大资金、技术等的投入力度,吸引人才,引进管理经验,打造自身品牌,构建市场销售网络,推动广西茧丝绸业产业链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注意发展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1)湖泊水域面积呈整体增大趋势(2分),湖泊西面和北面面积增大尤为突出(2分)。(2)主导因素为气温(1分)。气温升高导致湖泊周围大量冰川融化(2分),冰雪融水汇入西面和北面的河流(2分),最终汇入湖泊,导致湖泊水量增加,面积增加(2分)。(3)未来扎日南木错面积可能会先增加后减少(2分)。理由是扎日南木错的主要水源补给来自高山冰川融水(2分)。随着气温继续升高,冰川持续融化,汇入河流和湖泊的水量持续增加(2分)。随后因冰川体积大量缩减,冰川融水补给减少,加之降水减少,蒸发加剧,最终湖泊面积缩小(2分)。【解析】本题以扎日南木错湖岸线变化及流域内气候资料图为材料,涉及湖水补给、气候变化对湖泊影响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及地理实践能力的学科素养。(1)常年稳定湖水位与湖岸毗邻地带称为湖岸线。结合图例,读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图中湖岸线所包围的范围不断扩大,因此湖泊水域面积呈整体增大趋势。依据图中指向标可判定,图中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中北侧和西侧湖岸线距离较远,说明湖泊西面和北面面积增大且最为明显。(2)根据材料二可判断,2002—2017年期间流域内气温呈上升趋势、降水量呈下降趋势。读图可知,扎日南木错面积增大;湖泊面积应与降水量呈正相关;结合该湖的地理位置可判断,该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气温增加,融冰量增大,补给水源增多,湖泊面积增大,故扎日南木错面积变化的主导因素气温。(3)由前两小题可知,该湖的冰川融水为扎日南木错的主要补给水源。由材料二可知,当地气温呈增加的趋势。随着气温持续升高,冰川融水增加,汇入河流和湖泊的水量持续增加,湖泊面积增大;但从长远来看,气温持续升高后,随着冰川体积大量消融,可供消融的冰川将不断减少,因此湖泊补给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气温升高,蒸发加剧,湖泊面积应缩小。故最终湖泊面积缩小。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2-06-19 19:00:08 页数:11
价格:¥3 大小:5.05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