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语文
>
2022年宁夏中卫市中宁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年宁夏中卫市中宁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中宁县2022届九年级第四次联考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分值:120分一、积累运用(35分)1.默写。月亮清冷的光辉,一直在文人的笔尖流淌,牵动着文人的思绪。陆游的《游山西村》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对农村美好生活的向往;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牵挂;李商隐的《无题》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对爱人的思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④“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⑤“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对洞庭湖美丽月色的描摹。【答案】①.从今若许闲乘月②.拄杖无时夜叩门③.我寄愁心与明月④.随君直到夜郎西⑤.晓镜但愁云鬓改⑥.夜吟应觉月光寒⑦.但愿人长久⑧.千里共婵娟⑨.浮光跃金⑩.静影沉璧【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乘”“叩”“与”“君”“鬓”“婵娟”“跃”“璧”等字的书写。2.阅读《昆虫记》的两则摘抄,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卡。摘抄1:你们一定不会相信,像这样毫无次序又是时时间断的工作会造出一个整齐的网。可是事实确实如此,造好的辐与辐之间的距离都相等,而且形成一个很完整的圆。不同的蜘蛛网的辐的数目也不同,角蛛的网有二十一根辐,条纹蜘蛛有三十二根,而丝光蛛有四十二根。这种数目并不是绝对不变的,但是基本上是不变的,因此你可以根据蛛网上的辐条数目来判定这是哪种蜘蛛的网。摘抄2: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读书任务卡任务1:作者:\n任务2:摘抄1中蜘蛛网的特点是:任务3:结合摘抄2.你认为这部名著“科普文学”的特点是:任务4:昆虫世界要评选“最强大脑”“音乐大师”“劳动模范”“最美佳丽”,请你从《昆虫记》中挑选一种昆虫参加其中一项评比,结合《昆虫记》相关内容,写一份简短的推荐词。【答案】任务1:法布尔任务2:同一种蜘蛛网的辐数基本不变;不同的蜘蛛种类,辐数不同。任务3:一是科普性(知识性)。如“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了解蝉的生活习性。二是文学性(趣味性)。如“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蝉的自在神气,显得生动活泼,充满情趣。任务4:示例一:我推荐红蚂蚁参评“最强大脑”。红蚂蚁具有神奇的记忆力,能凭着对沿途景物的记忆找到回家的路。即使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也照旧能记住回家的路。示例二:我推荐蝉参评“音乐大师”。它腹部的空腔里带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在梧桐树的柔枝上,排成一列,和它的伴侣比肩而坐。无论在饮水或行动时,它们从未停止过歌唱。示例三:我推荐隧蜂参评“劳动模范”。在隧蜂的巢旁的花丛里,随处可见隧蜂愣头愣脑地四处搬运蜂蜜,这热火朝天的劳动也别有一番风味,它们必须争分夺秒地潜入地下。整整一天,隧蜂都躲在地下,忙着准备食物和磨光蜂巢。第二天,新的圆锥形土堆又在地面上出现了。之后,它们又开始搜集食物。几小时后,一切都停顿下来了。就这样,它们白天停工休息,夜间、早上工作,直到全部竣工。示例四:我推荐大孔雀蛾参评“最美佳丽”。大孔雀蛾是一种长得很漂亮的蛾。全身披着红棕色的绒毛,脖子上有一个白色的领结。不仅外表美丽,它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更是令人心醉,不管路程多么遥远,途中有多少艰难险阻,总能克服一切困难找到自己所要找的对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的识记与理解。任务1:此题考查名著文学常识。《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三十年时间写成的科普巨著,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此空应该填“法布尔”。任务2: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摘抄1“不同的蜘蛛网的辐的数目也不同,角蛛的网有二十一根辐,条纹蜘蛛有三十二根,而丝光蛛有四十二根”可以提炼出“不同的蜘蛛种类,辐数不同”;根据摘抄1“这种数目并不是绝对不变的,但是基本上是不变的,因此你可以根据蛛网上的辐条数目来判定这是哪种蜘蛛的网”可以提炼出“同一种蜘蛛网的辐数基本不变”。\n任务3: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特点的把握。《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科普著作,还是一部文学经典,它是专门的学术著作,同时因为其语言文字具有文学性,所以又是文学经典。“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介绍了蝉的习性,能够给人以知识,这体现了本文的科普性;“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采用了拟人手法,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读来情趣盎然,“唱歌”一词表现了蝉的自在和惬意,体现了作品的文学性。任务4: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了解和拟写推荐语的能力。《昆虫记》中记录了诸多昆虫,要结合昆虫的习性回答。示例一:我推荐红蚂蚁参评“最强大脑”。红蚂蚁记忆力非常强,能够借助路边景物的特点找到回家的路,很不容易迷路。示例二:我推荐蝉参评“音乐大师”。蝉在夏天时,在树上叫声响亮,雄的蝉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示例三:我推荐蟋蟀参评“劳动模范”。蟋蟀总是非常慎重地为自己选择一个最佳的家庭住址,它们很愿意挑选那些排水条件优良,并且拥有充足而温暖的阳光照射的地方。那微斜的门口,它们仔细用扫帚打扫干净,收拾得宽敞整洁。示例四:我推荐大孔雀蛾参评“最美佳丽”。大孔雀蛾孔雀蛾是一种长得很漂亮的蛾。它们中最大的来自欧洲,全身披着红棕色的绒毛,脖子上有一个白色的领结,翅膀上洒着灰色和褐色的小点儿。横贯中间的是一条淡淡的锯齿形的线,翅膀周围有一圈灰白色的边,中央有一个大眼睛,有黑得发亮的瞳孔和许多色彩镶成的眼帘,包括黑色、白色、栗色和紫色的弧形线条。3.成语积累。沙坡头的美名我早有耳闻,果不其然,刚一来到这里,眼前的景色便深深地震撼了我——大自然用它的①将四种毫不相干的地貌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②的腾格里沙漠、湍急的黄河水、成片的绿洲和③(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的贺兰山交相辉映,相生相依,如同一幅壮美的画卷徐徐地展现在我眼前,这画卷既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又有江南景色之秀美,不禁让人④(形容沉迷于游乐而忘了回去)。(1)①②处填写成语正确的一项是()A.巧夺天工无穷无尽B.鬼斧神工无边无垠C.巧夺天工无边无垠D.鬼斧神工无穷无尽(2)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填出③④处的成语。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答案】(1)B(2)①.连绵起伏②.流连忘返【解析】【小问1详解】\n①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高超绝妙。鬼斧神工:形容技能的精巧如同神鬼制作出来一般。根据“大自然”可知此处应填“鬼斧神工”;②无穷无尽:没有止境,没有限度。无边无垠:形容范围极为广阔。此处用于形容“腾格里沙漠”,应用“无边无垠”;故选B。【小问2详解】③这里用来形容贺兰山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应填入“连绵不断”。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起伏:高低不平。④这里用于指这画卷既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又有江南景色之秀美,让人沉迷于游乐而忘了回去,应填入“流连忘返”。流连: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返:归,回。4.名胜古迹配上好对联,可以使自然之美与艺术之美交相辉映,使名胜古迹更加壮美、高雅,更能推动旅游文化事业的兴旺发展,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面六个句子,分别写的是济南大明湖、宁夏沙湖、北京颐和园,请你根据内容搭配成三副对联。要求先上联后下联。(只填序号)①珠玉九天元音谐乐律②湖清河晏江山秀③一城山色半城湖④笙簧六籍太室饫谟觞⑤物阜国强故事多⑥四面荷花三面柳济南大明湖:_______宁夏沙湖:_______北京颐和园:_______【答案】①.⑥③②.②⑤③.①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联知识。根据对联字数一致的要求,可知①④为一副,“珠玉九天元音谐乐律”“笙簧六籍太室饫谟觞”写出了声乐的和谐,与颐和园中的“和”含义相映衬,是描写颐和园的,根据“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的要求,可知①为上联,④为下联;由“湖清河晏、物阜国强”可知,②⑤为一副,是描写宁夏沙湖的,根据“仄起平落”的要求,可知②为上联,⑤为下联;由“荷花、湖”可知,③⑥是描写大明湖的,根据“仄起平落”的要求,⑥为上联,③为下联。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回首往事,许多的人和事历历在目。中国共产党的奋斗路、奋进路来之不易,,,,无数的仁人志士、先贤先烈、英雄楷模为之奋斗、奉献,甚至牺牲,他们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缅怀、学习。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设、发展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n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设、发展来之不易,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C.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设、发展来之不易D.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设、发展来之不易,金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答案】B【解析】【详解】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时,认真审读题干,理清文段脉络,联系语境,结合各个选项进行辨析。通过“回首往事,许多的人和事历历在目。中国共产党的奋斗路、奋进路来之不易”的语境可知,后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叙述的,依次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设、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今天的幸福生活”;故选B。6.阅读下面的倡议书,根据要求完成任务。倡议书同学们: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更好地爱护我们的眼睛,增强科学的用眼习惯,我们发出如下倡议:1.少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2.注意用眼卫生,不用手揉眼睛,不用脏纸巾等擦眼睛。3.质写姿势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距笔尖一寸,身体与桌子隔一拳。4.禁止在坐车或行走时看书,禁止躺下看书,禁止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5.不偏食,不挑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和钙质食品,少吃糖果和含糖高的食品。6.每天坚持做好眼保健操,时常集中精神远望,经常眨动眼睛。7.定期做视力检查,根据视力情况适当地休息和调养。校团委2021年11月15日【任务1】倡议书中有一处语病,请修改。【任务2】倡议书中有一句用语不当,请修改。【任务3】请拟写一则宣传语,呼吁同学们爱护眼睛。【答案】【任务1】将“增强科学的用眼习惯”中的“增强”改为“养成”\n【任务2】倡议的容第4条语气生硬,可将句中的"禁止”改为“不要”【任务3】示例一:给眼睛放短假,眼睛不会请长假。示例二:让“视”界充满爱。【解析】【详解】(1)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增强科学的用眼习惯”一句中词语搭配不当,应将“增强科学的用眼习惯”中的“增强”改为“养成”;(2)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禁止在坐车或行走时看书,禁止躺下看书,禁止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地方看书”一句中,“禁止”意思是不准许,有强制的意思。不符合“倡议书”的语境,过于生硬,容易引起读者反感。应该改为“不要”。(3)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解答时,围绕“呼吁同学们爱护眼睛”的主题进行拟写即可,注意适当使用修辞手法。示例一:爱护眼睛,让生命阳光更精彩。示例二:爱护眼睛,拥抱光明。7.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部分年份回归文物统计表时间2011年3月2011年10月2015年4月2019年3月2020年1月回归文物14322200796100材料二:文物回家,标志着中国国力的逐渐强大和整个社会对文化的重视。以什么样的方式归来最相宜,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当年流失的大批中国文物,有许多近年来出现在拍卖市场。购买成为流失文物回流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流失日本长达80余年的苏轼罕见画迹《木石图》即拍出4.6亿港币,2011年在法国某拍卖会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人买下清朝宫廷画《乾隆大阅图》第四卷《行阵》,当时这件作品的成交价2205万欧元刷新了亚洲艺术品在法国的拍卖纪录。1860年被劫走的清皇室的旧藏“虎鎣”,2018年4月11日在英国拍出41万英镑的高价。令人惊喜的是,十多天后,境外买家将文物无条件捐赠给中国。对于不惜一切代价狂掷重金购买流失文物的做法,业内并不赞同。一方面“用中国的钱”回购“中国自己的东西”,不利于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文物;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有人利用同胞的爱国心理,抬高中国艺术品的价格。某艺术评论家就曾指出,欧美艺术资本炒高中国文物并天价卖给中国,像是在进行另一种意义上的“掠夺”,“当文化自卑被欧美艺术资本巧妙利用的时候,就变成了可悲的结局”。(摘自《文汇报》,有改动)\n材料三:国家文物局于1月21日发布了2021年工作要点。在稳步提升文物基础和重点工作管理效能方面,提出将加大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力度。加强国际文物市场监测,推进海外中国文物调查和数据资源整理,重点开展敦煌流失文物数字化回归,科学布设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研究基地,争取追索更多流失文物回归祖国。(摘自《北京商报》,有改动)(1)根据材料一图表中的主要信息,得出一个结论。(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你认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探索文物回归之路?【答案】(1)近年来曾经流失的文物被大量追回。(2)开拓多样化的文物追索路径,如:鼓励有识之士无偿捐赠,可以通过合理经济补偿的购买方式促成流失文物回家,但是坚决反对不惜一切代价狂掷重金购买流失文物的做法。运用数字化手段检测定位流失文物,加快文物回归步伐。可以加强国际合作,开辟国际路径,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多种方式促成文物回家。【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对图表的分析。这类题一般问从该图中得出什么观点或结论。答题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要注意表头和表脚的文字,弄清说明对象和比较角度。答题格式为思考比较数字后得出的结果+调查的目的或调查得出的结果所蕴含的意义。此题表头是“部分年份回归文物统计表”,时间是从“2011年3月-2020年1月”,从回归文物数字的逐年比对可以看出,近年来,文物回归的工作持续进行,越来越多的文物被追回。【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从材料二的第②段“购买成为流失文物回流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境外买家将文物无条件捐赠给中国”,第③段“对于不惜一切代价狂掷重金购买流失文物的做法,业内并不赞同”可以看出,目前有为数不多的无条件捐赠,购买仍然是流失文物回流最为常见的方式,这种狂掷重金购买的方式值得商榷。材料三中“国家文物局于1月21日发布了2021年工作要点。在稳步提升文物基础和重点工作管理效能方面,提出将加大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力度”“加强国际文物市场监测,推进海外中国文物调查和数据资源整理,重点开展敦煌流失文物数字化回归,科学布设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研究基地”谈到要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运用数字化手段检测定位流失文物所在地,加快文物回归步伐。另外,可以开拓思路,联想到理论和实践中其他可以采取的措施,如通过政府间谈判的方式回归,使用抢救征集、外交斡旋、协商谈判、执法合作、司法诉讼等方式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n二、阅读理解(40分)(一)(11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甲]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选自《论语十二章》节选)[乙]列子学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选自《列子学射》)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①学而时习之②不亦说乎③温故而知新④子知子之所以中乎9.请将句子翻译成现代语。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10.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11.乙文中,向关尹子学习的列子主动采用了甲文中的哪些学习方法?(至少两种,用自己的话回答。)【答案】8.(1)按时(2)“说”同“悦”,愉快(3)学过的知识(4)射中\n9.(1)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对自己的学业)有疑惑。(2)所以,圣人不考察事物存亡的现状,而着重考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10.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11.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温故知新(温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学习思考。【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①句意: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时:按时;②句意:不也很愉快吗?悦:同“悦”,愉快;③句意: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故:学过的知识;④句意: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心的原因吗?中:射中。9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句中注意重点词“罔(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疑惑,有害)”要正确理解;②句中注意重点词“故(所以)、查(考察)、所以(……的原因)、然(这样)”要正确理解。【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要注意结构原则,还要注意语序,还可结合句意来断句。结合“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分析可知,“非独射也”中“也”是标志性词语,表句子是判断句,不能断开,故在“也”后断句;“为国与身亦皆如之”中“为”是动词,“国与身”是名词,“为国与身”是动宾词组,充当“亦皆如之”的主语,“亦皆如之”中“亦皆”是状语,“如”是谓语,“之”是宾语,故这是一个成分完整的句子,不能断开。句意是不但是射箭,治理国家以及自我修养,都要像这个样子。据此可断句为: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内容。\n结合乙文“列子学射,中矣,请之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可知,列子学射箭能射中了,还要去向关尹子学习,可见他善于向别人学习;关尹子问他射中的原因,他说不知道,关尹子认为他没有真正学到射箭的本领,于是列子又回去学习了三年,再来向关尹子求教,可见他善于反省自己,同时也会花时间去温习所学的本领,并在此过程中思考自己的所学。由此可对应甲文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传不习乎?”(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学到的东西是否复习了)“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思考)等。据此作答。【点睛】参考译文:【甲】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孔子说:“温习学过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使精神受到损害。”孔子说:“多么贤德啊,颜回!”一碗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爱好学习)的乐趣。“多么贤德啊,颜回!”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乙】列子学习射箭,已经能射中了。才去向关尹子学习射箭,关尹子说:“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回答说:“不知道”。关尹子说:“不知道不能算是学会了”。列子回去再练习。过了3年,列子又来向关尹子求教。关尹子又问:“你知道你能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现在可以了。掌握住之所以能射中的规律,严格要求自己,就能每发必中。不但是射箭,治理国家以及自我修养,都要像这个样子。”所以圣人不关心结果,而注重清楚地了解整个过程。(二)诗歌鉴赏(4分)太原早秋李白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①流。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②楼。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n[注释]①大火: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农历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②故国:家乡。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中“众芳歇”和“大火流”含蓄地交代了诗歌所描绘的季节。B.颔联“早”“秋”二字巧妙点题,从视、听角度写出太原早秋的特点。C.颈联两句梦境与现实相互交织融合,诗歌由前两联的写景转入抒情。D.这是一首五言律诗,结构严整,格调高远,可谓“健举之至,行气如虹”。13.赏析“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一句。【答案】12.B13.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思乡之情比作绵绵不断的汾河水,借其无时无刻不在悠悠地流向家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思乡之情的浓烈、绵长。示例二:运用化虚为实的手法,诗人将抽象的思乡之情化作绵绵不断的汾河水,借其无时无刻不在悠悠地流向家乡,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思乡之情的浓烈、绵长。【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B.颔联意思是:秋霜早早地从北方来到这里,北方的云也把秋色带过了汾河。从视觉角度写出太原早秋的特点。没有听觉。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意思是我对于家乡的思念,就像长长的汾河水一样没有尽头,没有一天心里不充满相思之愁。将思乡之情比作绵绵不断的汾河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思乡之情的浓烈长久;以水喻情,把抽象的思归之情形象化,形象生动,化虛为实,以连绵不断之水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不断的情怀。(三)(11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当代戏剧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傅谨①在全球化时代深度融入世界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是文学艺术工作者的时代责任,戏剧也不例外。然而,讲好中国故事既是“讲”也要“好”,有强烈的文化自觉去“讲”中国的故事,如何努力将中国故事讲“好”,既是我们所应该积极参与的实践,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理论问题。\n②中国是一个有历史绵延的整体,而戏剧从来都把讲好中国故事作为其最重要的职责。我们这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厚的文化积淀,为戏剧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题材,珍惜、重视且充分利用中国历史资源,就是传统戏剧兴盛发达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唐三千,宋八百,说不尽的三列国”,就是戏剧题材丰富性与多样化的形象表述。在中国戏剧史上,尤其是戏曲成熟以来,从未有任何一个时期的戏剧是由于只写时事题材而取得辉煌成就的。所以,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讲好中国故事”的内涵,要满腔热情、理直气壮地讲新时代的故事,也要讲改革开放40年的故事,讲当代中国70年的故事,讲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以来中国融入世界现代化、民主化进程的故事,还要讲5000年来中华民族的故事。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同样适用于当代戏剧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题材选择。③当代戏剧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强调时间轴向的中国,同时还必须强调空间轴向的中国。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理念,在这里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近年来,各地的戏剧新剧目创作出现了题材地方化的明显趋势。如果只能表现昆山的历史文化名人就不会有昆曲,如果只能表现北京的历史文化名人就不会有京剧;如果只能写元大都就不会有关汉卿,如果只能写莆田仙游也不会有郑怀兴。努力发掘并利用地方文化资源的初衷固然无可厚非,但是“中国故事”指的是中华民族的集体叙事,而不是地方化叙事的数学叠加,所以要防止和避免这一具有丰富内涵理念的庸俗化表述,把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要求,简单地套用于强调戏剧题材的地域性限制。中国戏剧史中那些最杰出的作品都是不分区域的各地戏剧家的共同创造,而优秀的戏剧艺术家也为跨地域的人民群众共同喜爱,允许和鼓励戏剧家选择他们熟悉的和有所触动的题材,才能为各地方剧种打开表现其最适宜于表现的题材空间,真正把中国故事“讲好”。④当代戏剧要把中国故事“讲好”,还必须尊重戏剧艺术的规律,其最基本和重要的规律就是,戏剧作为人类特殊的精神创造活动,它和宣传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是不一样的。戏剧固然有其宣教功能,因为它必然包含艺术家的善恶是非判断,但真正优秀的戏剧作品,不是先有了善恶是非判断的结论,然后再用做填空题的方法,概念化地将这个结论转化为戏剧作品。只有让观众在戏剧欣赏过程中自己得出思想政治和伦理道德的感悟,作品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这是艺术的感染力和实现宣教功能的独特方法和重要途径。中华民族从古至今诸多生动感人、承载着中华民族以忠孝节义和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信念的戏剧人物家喻户晓,无论是民族历史进程中确有其人的关公、诸葛亮、包拯、杨家将、林冲,还是蔡伯喈赵五娘、张君瑞崔莺莺、唐明皇杨贵妃、杜丽娘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又或是民间传说中的孟姜女、梁山伯祝英台和传奇化了的西施,都是通过有艺术魅力的故事才产生影响的;这些生动感人的故事和具有独特个性的人物,对观众产生巨大的艺术吸引力,借此引导观众通过戏剧欣赏褒贬善恶,明辨是非。相反,无论是历史文化名人还是英雄模范,先确立了人物是必须歌颂的正面典型这个预设,戏剧创作的过程就可能成为为现成结论提供格式化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点的机械操作,如此就难以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这就是恩格斯提倡戏剧“莎士比亚化”、反对“席勒化”的原因,“主题先行”的创作道路之所以应该摒弃,并不在于其主题是否正确和高尚,而是由于这种创作模式违反了艺术规律。如果一个时代的戏剧家都在用这种方式创作,就很难实现讲好中国故事的目标。\n⑤因此,当代戏剧要讲好中国故事,应该让戏剧家有广泛的题材选择空间,有包容从历史到当下的题材选择自由,且不能目光短浅地要求戏剧新剧目创作只注重本地的历史文化名人,同时还要尊重艺术规律,不能把戏剧当成直接的宣教品。另外,当我们说当代中国戏剧要努力讲好中国故事时,也不能误以为只能创作中国题材的剧目,画地为牢。正像不能要求戏剧家只关注本地题材一样,我们说戏剧家要努力讲好中国故事,并不是说不能或不应该涉足外国题材。这个世界早就已经逐渐一体化,文化艺术也是如此,用世界性的眼光选择题材,戏剧家有无比宽广的创作天地,用当代戏剧讲好中国故事,就有了更坚实的基础。1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5.阅读选文第③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提出观点A分析论述B引用“中国故事”的定义,从正面进行论证得出结论C16.文章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7.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其更适合作为文章哪一段的论据,并说明理由。【链接材料】在中国古代戏剧中,有一些以帝王将相、权豪势要等统治阶级为主要人物的作品里,剧作家完全不按他们的社会地位、权势高低为标准,而以其对国家、人民的态度及功过是非来衡量,不会事先预设人物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点。【答案】14.当代戏剧如何讲好中国故事。15.A戏剧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强调时间轴向的中国,同时还必须强调空间轴向的中国B举例昆曲、京剧、元曲等从反面论证题材地方化的趋势C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就要避免题材的地域性限制16.举例论证。列举关公、诸葛亮等戏剧人物,论述了戏剧是作为人类特殊的精神创造活动的观点,进一步指出要想把中国故事“讲好”,就必须尊重戏剧艺术的规律,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17.第④段。链接材料论述的内容为中国古代的戏剧家的戏剧创作并不会事先预设剧中人物的行为方式及性格特点,符合文章第④段的论述内容,即尊重戏剧艺术的规律,反对人物格式化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点。【解析】【14题详解】\n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论点。要注意文章的题目、开头第一句话及结尾总结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就是作者发表的观点。根据文章第①段句子“‘讲好中国故事’是文学艺术工作者的时代责任,戏剧也不例外”,第③段句子“当代戏剧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强调时间轴向的中国,同时还必须强调空间轴向的中国”,第④段句子“当代戏剧要把中国故事‘讲好’,还必须尊重戏剧艺术的规律,其最基本和重要的规律就是,戏剧作为人类特殊的精神创造活动,它和宣传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是不一样的”,第⑤段句子“因此,当代戏剧要讲好中国故事,应该让戏剧家有广泛的题材选择空间”等句子可知,本文作者要发表的观点就是文章的题目:当代戏剧如何讲好中国故事。【15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段落章的论证思路。解答本题要根据提示找出对应的句子作答。根据第③段第一句“当代戏剧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强调时间轴向的中国,同时还必须强调空间轴向的中国”及本段内容,可知,此句就是文段的论点。根据句子“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理念,在这里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近年来,各地的戏剧新剧目创作出现了题材地方化的明显趋势。如果只能表现昆山的历史文化名人就不会有昆曲,如果只能表现北京的历史文化名人就不会有京剧;如果只能写元大都就不会有关汉卿,如果只能写莆田仙游也不会有郑怀兴”可知,文段提出论点后,举例昆曲、京剧、元曲等从反面论证题材地方化的趋势。再根据句子“但是‘中国故事’指的是中华民族的集体叙事,而不是地方化叙事的数学叠加,所以要防止和避免这一具有丰富内涵理念的庸俗化表述,把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要求,简单地套用于强调戏剧题材的地域性限制”可知,引用“中国故事”的定义,从正面进行论证。再根据句子“中国戏剧史中那些最杰出的作品都是不分区域的各地戏剧家的共同创造,而优秀的戏剧艺术家也为跨地域的人民群众共同喜爱,允许和鼓励戏剧家选择他们熟悉的和有所触动的题材,才能为各地方剧种打开表现其最适宜于表现的题材空间,真正把中国故事‘讲好’”可知得出结论,C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就要避免题材的地域性限制。【16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论证方法。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根据画线句子中的“无论是民族历史进程中确有其人的关公、诸葛亮、包拯、杨家将、林冲,还是蔡伯喈赵五娘、张君瑞崔莺莺、唐明皇杨贵妃、杜丽娘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可知,这是列举举例,举出了关公、诸葛亮等戏剧人物,论证本段的分论点“当代戏剧要把中国故事‘讲好’,还必须尊重戏剧艺术的规律,其最基本和重要的规律就是,戏剧作为人类特殊的精神创造活动,它和宣传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是不一样的”。【1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据的能力。首先分析链接材料的内容,能支持什么观点。根据链接材料内容“在中国古代戏剧中,有一些以帝王将相、权豪势要等统治阶级为主要人物的作品里”可知,材料内容要阐明戏剧中人物所起的作用,与第④段观点“当代戏剧要把中国故事‘讲好’,还必须尊重戏剧艺术的规律,其最基本和重要的规律就是,戏剧作为人类特殊的精神创造活动,它和宣传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是不一样的”的内容一致,故可作为第④段的论据。\n(四)(14分)捡拾秋意范俊强①秋天的大门一打开,从远方而来的风,就抢先步入众人的视野。②秋风的模样和性情,有与时俱进的意味,它把夏天那火急火燎的脾气和焦躁的心态也一改彻底。秋风所到之处,越发清凉、清净,更是如湖水、如碧空一般清澈。③它不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逗留,也不喜欢在那里,因为总是碰壁,找不准自己的路径,摸不着清晰的走向。它更像一个配角,总是拐弯抹角地给毎一个路人跑腿送信,告诉他们秋天来了。④广袤的田野,才是秋风的最爱,才是让它找回自信的舞台,才是它能找到自我乐趣和自身价值的用武之地。一看见青黄相接的田野,它就像回到了自己的领地,结束一路马不停蹄的奔波,亲切地逐一问候水稻、高粱、玉米、芝麻、大豆、花生,连趴在地上睡觉的薯藤,叫不上名儿的花花草草,它也不忘上前招呼一声:我来了,我回来了!这些高高低低的朋友,在平坦而肥沃的土地上,站成一道道风景,默默地酝酿着丰收的喜讯;组成一个个方队,默默地等待着它的来访。⑤金风送爽——不只是气爽,还有丰收的消息。⑥风一来,就把一个个颗粒饱满的喜讯,争先恐后地传出田野,传向村庄,传到农人的眼里、心窝。这喜讯,来得及时,来得精妙,听得小院里鸡鸭鹅此起彼伏地欢闹,听得房顶上的炊烟也扭扭捏捏,随风跳起了优美的舞蹈。⑦当然,秋风并不寂寥,因为秋雨的不期而至。⑧一场场秋雨过后,一阵阵的凉意,升腾,弥漫,氤氲在空气中,在清晨,在夜幕降临的时分。⑨秋雨的味道,在季节的脉络里,甘洌、清晰,在每一个路过它、知悉它、听懂它的行人心目中,印象深刻。⑩一滴一滴,一阵一阵,如一阕阕宋词,或豪放,或婉约,镶嵌在草木中,在辽阔的大地上滋润一场场人世的沉浮得失、悲欢离合。⑪因为秋收,庄稼和果蔬纷纷离开田地,颗粒归仓,登上餐桌。忙碌了一季又一季的田野,也开始卸下装束,敞开心扉,享受着风雨的安抚,品味着秋雨的每一个标符,每个字词,每一个句读,每一个章节。⑫如果霜不来,那么,雨就是秋菊的知音。每一朵菊花,都举着一把小伞,白的,黄的,紫的,粉的………像举着一支支小喇叭,要向雨诉说五彩纷呈的心事。雨,不疾不徐,不离不弃,每一朵都聆听,每一瓣都驻足。菊花眼中的雨,晶莹剔透,毎一滴都沁入心脾,每一滴都深入骨髓,每一滴都净化灵魂。⑬风雨之后,月儿便悄然登场了。一轮月,升升落落,圆圆缺缺,路过春夏,走在秋天,它圆润,沁凉,演绎出一段段唯美的情结与难忘的传说。\n⑭团圆。人团聚,心才圆满。无论咫尺,无论天涯,万物一齐,千篇一律,只有一个心愿------团圆。候鸟迁徙,是团圆;花叶归根,是团圆;游子归乡无论荣归还是穷归,都是团圆。⑮寄居在城市中,我常望着那轮金黄的圆月,它明亮,饱满,犹如心中那满盈盈、沉甸甸的乡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月是瘦成一弯弓还是满成一只盘,都让异乡游子望之生情。月下踽踽独行或凭栏远眺,我的万千思绪时常飞回故乡,一如在一日三餐中,不断怀想母亲做的粗茶淡饭,和曾经一家人一起开心赏月的小院时光。不得不承认,有些东西,因为得不到,オ显得珍贵。有些时光,因为回不去,回味起来才越发美好。(选自《思维与智慧》第11期,有删改)18.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19.文章的题目可否改为“秋风送爽”?20.试分析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21.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22.文章的结尾由“月”写到了“团圆”,作者在此想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23.本文拟在某文学刊物上发表,请结合文章内容,为本文写一段评语。【答案】18.①“与时俱进”的秋风;②广裹的田野和热闹的村庄;③送来凉意的秋雨;④圆润、细凉的秋月。(答出三点即可)19.不可以,文章園绕“秋”写了秋天的景物与事物,并不只是单单围绕“秋风”来描写。题目中的“秋意”表现出作者对秋天的感触、认知及其所表达的情感。20.承上启下。承接上文秋风给秋天带来的变化,引出下文秋风带来的丰收的好消息。2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村庄里的事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听到丰收喜讯时村庄里万物欢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22.作者如今居住在城市中,看到这一轮明月,想到了故乡的月,想到了自己与家人在故乡小院中一同赏月的美好时光,由此引发作者对故乡及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回不去的美好旧时光的怀念之情。23.文章大量使用修辞手法,将秋日的景色描写得生动形象、细致入微,读后使人身临其境。同时将自己的情感巧妙地融入对景物的描写中,寓情于景。故此文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艺木手法运用上都堪称是一篇佳作。【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结合第②段“秋风的模样和性情,有与时俱进的意味,它把夏天那火急火燎的脾气和焦躁的心态也一改彻底。”可知写了“与时俱进”的秋风;\n结合第④段“广袤的田野,才是秋风的最爱”可知写了广袤的田野;结合第⑥段“传向村庄,传到农人的眼里、心窝。这喜讯,来得及时,来得精妙,听得小院里鸡鸭鹅此起彼伏地欢闹,听得房顶上的炊烟也扭扭捏捏,随风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可知写了热闹的村庄;结合第⑦段“当然,秋风并不寂寥,因为秋雨的不期而至”、第⑧段“一场场秋雨过后,一阵阵的凉意,升腾,弥漫,氤氲在空气中,在清晨,在夜幕降临的时分”可知写了送了凉意的秋雨;结合第⑬段“风雨之后,月儿便悄然登场了。一轮月,升升落落,圆圆缺缺,路过春夏,走在秋天,它圆润,沁凉”可知写了圆润、细凉的秋月。【1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标题的理解。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文章写了“与时俱进”的秋风、广裹的田野和热闹的村庄、送来凉意的秋雨、圆润、细凉的秋月等景物,如把题目改为“秋风送爽”,则意味着文章只写了秋风,不能概括出文章的其他内容,显得片面。原题目“捡拾秋意”,“秋意”涵盖了文中所写的秋天的景物,这是作者看到的秋的景物,同时“捡拾”一词是一个动词,言外之意文章所写的秋天的景物是作者主观上有意“捡拾”,体现出作者对秋天的认知、情感等等。【20题详解】考查段落的作用。第⑤段处在文章的中间,在此处是过渡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文章第④段“亲切地逐一问候水稻、高粱、玉米、芝麻、大豆、花生,连趴在地上睡觉的薯藤,叫不上名儿的花花草草,它也不忘上前招呼一声:我来了,我回来了”可知此段写了秋风来临时广袤的田野的变化,与第⑤段“金风送爽”呼应,因此第⑤段“金风送爽”承接上文秋风给秋天带来的变化。由第⑥段“风一来,就把一个个颗粒饱满的喜讯,争先恐后地传出田野,传向村庄,传到农人的眼里、心窝”可知第⑥段写村庄的人们收到了丰收的喜讯的情景,与第⑤段“还有丰收的消息”相呼应,因此第⑤段“还有丰收的消息”引出下文秋风带来的丰收的好消息。【21题详解】考查赏析句子。根据题干要求,需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由“争先恐后”“欢闹”“扭扭捏捏”“跳起了优美的舞蹈”等词可看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村庄里的事物人格化了。由“这喜讯,来得及时,来得精妙,听得小院里鸡鸭鹅此起彼伏地欢闹,听得房顶上的炊烟也扭扭捏捏,随风跳起了优美的舞蹈。”可知这是秋风把丰收的喜讯传到村庄时鸡鸭鹅、炊烟等村庄里万物在欢庆的场景。由此可看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据此结合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作用及赏析语言的表达模式作答即可。\n【22题详解】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结合第⑮段“无论月是瘦成一弯弓还是满成一只盘,都让异乡游子望之生情。月下踽踽独行或凭栏远眺,我的万千思绪时常飞回故乡和曾经一家人一起开心赏月的小院时光。”可知,作者寄居在城市中,常望着那轮金黄的圆月时万千思绪时常飞回故乡,想到和家人一起的时光,由此可看出作者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之情。结合第⑮段“不得不承认,有些东西,因为得不到,オ显得珍贵。有些时光,因为回不去,回味起来才越发美好”可看出作者对回不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23题详解】考查语言的表达。根据题干要求可知,本题要求结合文章内容,为本文写一段评语。写评语,可结合文章的写法、语言表达、结构等方面来分析。例如从语言表达方面来看,第②段“它把夏天那火急火燎的脾气和焦躁的心态也一改彻底。秋风所到之处,越发清凉、清净,更是如湖水、如碧空一般清澈”、第③段“它不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逗留,也不喜欢在那里,因为总是碰壁,找不准自己的路径,摸不着清晰的走向”、第⑥段“风一来,就把一个个颗粒饱满的喜讯,争先恐后地传出田野,传向村庄,传到农人的眼里、心窝。这喜讯,来得及时,来得精妙,听得小院里鸡鸭鹅此起彼伏地欢闹,听得房顶上的炊烟也扭扭捏捏,随风跳起了优美的舞蹈”等语句可看出文章描写秋天时的景物都运用了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细致入微,读者看到如此生动形象的描写,更能在脑海中复现这些景物,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例如从文章的写法方面来看,第⑮段“寄居在城市中,我常望着那轮金黄的圆月,它明亮,饱满,犹如心中那满盈盈、沉甸甸的乡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无论月是瘦成一弯弓还是满成一只盘,都让异乡游子望之生情。月下踽踽独行或凭栏远眺,我的万千思绪时常飞回故乡,一如在一日三餐中,不断怀想母亲做的粗茶淡饭,和曾经一家人一起开心赏月的小院时光。不得不承认,有些东西,因为得不到,オ显得珍贵。有些时光,因为回不去,回味起来才越发美好”可知作者看到秋月引发了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对回不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据此可知本文融情于景。三、作文(45分)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人这一生到底要怎么活,才算不辜负?我很喜欢这句话:“永远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去种草。”人活着,最要紧的不是取悦他人,而是丰富自己。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不断丰盈生命的底色,才不负来这人间一趟。以上两段话,引发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和故事,抒发真情和实感,也可以阐述道理,论证观点。\n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②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600字;④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例文不取悦于人,活出自我人活着,最要紧的不是取悦他人,而是丰富自己,活出自我。首先,要丰富自己大脑。一个人如果不吃饭,身体很快就会垮掉;一个人如果停止学习,精神也会迎来危机。有人曾说:“倘若一个人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能够始终恬淡愉悦,一定是因为他的心里有一盏明灯。”一颗丰盈的心,永远离不开知识的灌溉。那些我们不断输入的养分,将成为我们行走世间的底气。其次,要丰富自己见识。当我们见过高山巍峨、沙漠的广阔,体会到天地的无垠,我们就会变得谦逊;当我们见识过不同的风土人情,我们就会发现这世上有无数种生活,人生也可以有无数种选择。人这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见天地、见众生、见自我的过程。走出方寸之地,丰富自己的见识,是我们的自我修炼。再者,要丰富自己生活。人之一生,可以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可以有琴棋书画诗酒花。日子难免有枯燥和乏味,可内心有追求的人,却总能把生活过得热气腾腾。生活有时很迷人,有时也很讨厌。我们若认真生活,它就会给我们足够的宠爱。我们若整日无所事事,它就会把我们一拳击倒。最后,要丰富自己心灵。林清玄曾说:“我们时时保有善良、宽容、明朗的心性,不要说为他人送一轮明月,同时送出许多明月都是可能的,因为明月不是相送,而是一种相映,能映照出互相的光明。”温柔对待这个世界的人,也必将被世界温暖相拥。人们常说,人生百年,譬如朝露。没有人可以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丰富自己的活法。在这里,我想送给所有人一段话:“人生还有无数美好等着跟你相遇,不要在最好的年纪活得最便宜。你得去丰富,去感受,去起舞,去让自己变成珍贵的存在。”从今天起,把讨好别人的时间拿来丰富自己。那些我们看过的书、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给出的善良,最终都会回馈到自己身上。【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第一,审题立意。这是一篇材料作文\n,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材料有两段话,第一段主要提出问题:人这一生到底要怎么活,才算不辜负?“永远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去种草”这句话出自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感言,意思是: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同样的,不要去刻意巴结取悦一个人,用暂时没有朋友的时间,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时机成熟时,就会有一批的朋友与你行。这与第二段话中“人活着,最要紧的不是取悦他人,而是丰富自己”意思表达一致。故从材料内容来分析,文章需要围绕“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活出自我”的主题来写。第二,选材方面。结合立意,我们可以选取“丰富自己”“活出自我”的素材,例如因发现青蒿素而荣获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她不为功名利禄所困扰,长期在实验室默默地埋头钻研,用她的毅力和科研精神最终取得惊人成就。再如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丰富了自我等等。第三,文体选择。文体选择上,可叙可议。可以写成记叙文,叙述时,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经历或他人经历来叙述,通过一件事让自己悟出人应该不断丰富自己,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不断丰盈生命的底色。正所谓: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来写,首先,“不取悦于人,丰富自己”是指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包括德智体美劳,包括外在技能和更重要的内在品质。其次,“不取悦于人,丰富自己”的原因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精彩,丰盈生命的底色。再者,“不取悦于人,丰富自己”的方法有很多,诸如作为学生的我们,要用好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大脑,让自己成为一个博学有智慧的人。还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多做一些有意义、较高精神层面的事情,从而进一步净化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心灵,让积极乐观、阳光向上充盈内心。总之,围绕“不取悦他人,而是丰富自己”的主题,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1年上海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二)(解析版)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2022年重庆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年宁夏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宁夏银川一中2022届高三政治二模试题(Word解析版)
宁夏银川一中2022届高三化学二模试题(Word解析版)
2022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高三四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第二中学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北师大版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18 12:44:43
页数:20
价格:¥5
大小:62.62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