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2022届天津市部分地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专题
2022届天津市部分地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诗词鉴赏专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2
2
/12
剩余1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诗词鉴赏专题【和平区】1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按照要求作答。野老杜甫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渔人网集澄潭下,贾客船随返照来。长路关心悲剑阁,片云何意傍琴台①?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阙秋生画角哀。注:琴台:此处代指成都。(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前四句写草堂周围的野望之景,用“柴门”“澄潭”“贾客船”等意象,勾画出一幅素淡恬静的江村闲居图。B.“长路”承接颔联“贾客船”而来,将思绪由眼前之景引向大江南北、漫漫长途。C.“片云”用以自喻,写出了诗人在成都西郊生活的惬意闲适,借云抒情,深婉含蓄。D.尾联中的城阙、秋色、画角声,都浸染了诗人的感情色彩,恰如王国维所说的“有我之境”。(2)诗中的“野老”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3)请简析“城阙秋生画角哀”一句在诗中的作用及蕴含的情感。【14~16题答案】【答案】(1)C(2)诗中的“野老”是一个因时局动荡而寓居他乡,为国家残破、生灵涂炭而担忧,内心无法宁静的诗人形象。(3)此句以景结情,收束全文。借萧瑟秋风中成都城楼传来的凄凉悲切的画角声,抒发诗人流寓在外的漂泊孤独,以及忧国忧民的感伤(或报国无门的痛苦)。【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C.“‘片云’用以自喻,写出了诗人在成都西郊生活的惬意闲适”错误,“片云”用来自比,表达的是诗人浮云般的飘泊之身却留滞蜀中,是因为战乱未平,兵戈阻绝,也是诗人对那些把诗人赶出朝廷,剥夺了诗人为国效力的机会的人的愤慨。诗人借云抒情,深婉含蓄,表达了诗人流寓剑外、报国无门的痛苦,以及找不到出路的迷乱心情,故而并非写出“惬意闲适”。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诗歌开头两句说“野老篱边江岸回,柴门不正逐江开”,“野老”正是诗人自称,显现出诗人居住乡野之间,随心闲逛的淡泊闲静之感,“柴门不正”也是顺其自然,更体现出诗人的闲适安乐。颔联写诗人野望之景,渔人下网,商船靠岸,一副恬静安乐的江畔美景图,再次衬托出诗人心境的淡泊闲静,此时的他似乎是一个完全陶醉于优美的江边晚景中,达到了物我两忘境界的隐士。然而诗人毕竟不是超然物外的隐士,因“贾客船”而惹起诗人对于“长路”的联想,把诗人的思绪引向大江南北,想起日夜思念的亲人,也想起难再返回的长安,因为剑阁的失守而归路断绝,诗人只能如浮云一般暂时栖身成都,表面看似闲适,实则内心忧心如焚。面对国家危难,诗人有心分忧,却报国无门,去年洛阳再次失陷后,至今尚未光复,而西北方面吐蕃又在虎视眈眈,蜀中也隐伏着战乱的危机,局势如此紧张,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把深沉的无奈与哀痛隐藏在闲适放达的态度下,实际上诗人满含着深沉的忧国忧民之心。故而诗人并非闲适淡静的隐士,而是一个因时局动荡不得不寓居成都,忧国忧民、内心无法宁静的诗人形象。【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关键诗句的作用及分析诗人情感的能力。这句诗的意思是:从萧瑟秋风中的成都墙头传来的画角声,凄切悲凉。作为诗歌结句,作者描写了秋风、城阙、画角等景物,构成一幅有声有色的凄凉清秋图,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画角声“哀”,源于诗人内心的哀愁伤感。诗人的感伤来源于“长路关心悲剑阁”,阻断归途,无法返乡,漂泊无依的孤独愁思;也来自于“王师未报收东郡”的国家动乱不息;如今连成都也吹起象征战争兵祸的号角了,诗人忧心如焚,自己却又无法为国效力,怎能不哀愁伤感呢?这些哀愁充分现出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心,报国无门之痛,含着深沉的无奈和哀痛。【河北区】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欲与元八①卜邻②先有是赠白居易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③不为身。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注】①元八:元宗简,行八,白居易的好友。②卜邻:选择邻居。③隐墙东:《后汉书》记载:“(王)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王君公”,后以“隐墙东”指隐于市井。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白居易为表达“欲与元八卜邻”的恳切意愿寄赠给对方的一首卜邻诗。B.在诗人的妙笔点染下,他把结邻而居的生活想象得极具诗情画意,极富人情味。C.颈联侧重议论,用“安居择邻”衬托“暂出犹思伴”的重要性,语意更近一层。D.诗人想“子孙长作隔墙人”,从彼此相亲想到世代的情谊,将感情抒发到极致。(2)清代诗人查慎行认为颔联应写成“明月好同三五夜”,对此你怎么看?请说明理由。(3)这首诗写出了多重美感,请做具体分析。【14题答案】【答案】(1)C(2)①不赞成;②“明月好同三五夜”的意思是共享明月几个夜晚,写出了共享明月的短暂时间,而“明月好同三径夜”的意思是明月照亮了多条路,写出了共享明月的大范围,更能表达作者想象佳邻相伴的美景;③“明月好同三径夜”与下一句“绿杨宜作两家春”形成对偶句,更工整。所以,颔联写成“明月好同三五夜”不好。(3)①与好友相知相亲的友情之美;②想象今后佳邻相伴的生活之美;③盼望子孙世代相居的愿景之美。【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用‘安居择邻’衬托‘暂出犹思伴’的重要性”错误,颈联“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的大意是每每暂时出门尚且希望有个好伙伴,长期定居怎能不选择好邻居呢!由此可知,应是用“暂出犹思伴”衬托“安居择邻”的重要性”。【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分析原因,可结合内容和情感两方面进行分析。清代诗人查慎行认为颔联应写成“明月好同三五夜”,对此怎么看?尊重原作,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是不赞成,然后分析改句与原句的区别,把“径”改成“五”,两句话的侧重点不同,“三五夜”的意思是几个夜晚,写出了短暂时间,而“三径夜”的意思是多条路,写出了大范围地点,更能表达作者想象佳邻相伴的美景,更能表现作者希望朋友来当邻居的情感。另外“三径夜”与下一句“两家春”可以形成对仗,格式更工整。所以,原句更好,不能改。【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首联“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的意思是我们平生志趣相投,都渴望过一种“无官一身轻”的隐居生活。由此可见作者与好友相知相亲,写出了友情之美;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颔联“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和颈联“每因暂出犹思伴,岂得安居不择邻”的大意是我们结邻后,一轮明月,共照着两家的庭院;一株绿杨,将浓浓的春意洒落在两家的院心。每每暂时出门尚且希望有个好伙伴,长期定居怎能不选择好邻居呢!这是作者想象今后佳邻相伴的生活,写出了生活之美;尾联“可独终身数相见,子孙长作隔墙人”大意是结邻之后,不仅我们两人总能见面,而且我们的子孙也能长久相处。这写出了作者对子孙世代相居的盼望,这可概括为愿景之美。【部分区】14.阅读下面两首诗词作品,按要求作答。蝶恋花①陆游桐叶晨飘蛩夜语。旅思秋光,黯黯长安路。忽记横戈盘马处。散关清渭应如故。江海轻舟今已具。一卷兵书,叹息无人付。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②。【注】①这首词是陆游晚年被罢官后所作。②《长杨赋》西汉辞赋家杨雄为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纵胡客大校猎而作。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1)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蝶恋花》中“黯黯长安路”句长安路虚实结合,实写当时西北军事重镇长安已被金人占领,虚写南宋京城临安,隐含着作者对南宋朝廷改变抗金决策的失望。B.《蝶恋花》下片“江海轻舟今已具”与苏轼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脉相承,都有归隐江湖之意。C.《蝶恋花》最后一句“悔草《长杨赋》”,活用杨雄的典故表明对当初书写兵书、陈述方略的后悔之情。D.《书愤》这首诗以“愤”为意脉,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颔联尤其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是广为传诵的名句。(2)《蝶恋花》首句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3)简要分析这两首诗词感情的相同之处。【14题答案】【答案】(1)C(2)①营造了凄清而萧瑟的氛围;②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境;③触景生情,引起下文作者的旅思。(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对即可)(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①都表达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早信此生终不遇”和“塞上长城空自许”中的“终不遇”和“空自许”均写出作者的怀才不遇、报国无门。②都透露出作者对统治者的愤愤不平之气。如“当年悔草《长杨赋》”运用典故,讽刺统治者和汉成帝一样昏庸无能,其中“悔”字透出作者对统治者的愤愤不平之气。《书愤》尾联运用典故,渴望效仿诸葛亮的鞠躬尽瘁,但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君主,暗含着作者对统治者的不满。【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后悔之情”错,陆游不是真的后悔写兵书、陈述方略,而是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苦闷。故选C。【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桐叶晨飘蛩夜语”意思是:我于深秋时节从前线奉调回京,一路上但见枯黄的桐叶在晨光中飒飒飘落,又听到寒蛩不停地在夜里悲鸣。词人托物起兴,桐叶飘零,寒蛩夜鸣,描写了秋季凄清萧瑟的景象,“晨飘”与“夜语”对举,表明了同朝至夕,终日触目盈耳的,无往而非凄清萧瑟的景象,营造了凄清而萧瑟的氛围。这些标志秋光的落叶和虫鸣,更加勾起了他旅途的心事,从而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境。第二句“旅思秋光”,承前启后,“秋光”点明了时间的先后顺序,叶落、虫语,勾起了作者的旅思,所以“桐叶晨飘蛩夜语”引起下文作者的旅思。【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蝶恋花》中“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意思是:如果早知道我的一腔爱国之志和作战策略终不会得到皇上的理解和采纳,我当年又何必煞费苦心地去劝谏皇上呢?遭遇的相似,使他想起了西汉著名词赋家扬雄。扬雄曾经写《长杨赋》讽谏汉成帝游猎于长杨宫。他很有才华,但一直未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陆游回顾自己一片爱国赤诚而终于不为朝廷所用,他以难以遏止的气愤之词来结束作品:“早信此生终不遇,当年悔草长杨赋”。《长杨赋》是西汉辞赋家扬雄的名作,他是为了讽谏汉成帝游幸长杨宫,纵胡客大校猎才献上这篇赋的。词里活用了这个典故,表明自己如果早知不被知遇,就不会陈述什么恢复方略了。这“悔”的背后是“恨”,透露出词人的愤愤不平之气,不过只用“悔”字表现得婉转一些罢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想当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刘宋名将檀道济典明志。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满是悲怆。“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无人可与相提并论。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综合来看,两首诗词感情的相同之处是:都表达怀才不遇,报国无门;都透露出作者对统治者的愤愤不平之气。【河西区】14.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作答。题岳阳楼①刘仙伦八月书空雁字联,岳阳楼上俯晴川。水声轩帝②钧天乐③,山色玉皇香案烟。大舶驾风来岛外,孤云衔日落吟边④。东南无此登临地,追我飘飘意欲仙。注释:①本诗写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秋,诗人从靖康元年春避难南奔,至此已经流浪近三年。②轩帝:华夏始祖黄帝轩辕氏,传说黄帝在洞庭湖演奏咸池之乐。③钧天乐:钧天广乐的简称,是神话中天神的音乐。④吟边:思绪所到之处,此处指天边。(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以岳阳楼为立足点,从多角度描写了洞庭湖的景观,抒发了热爱自然、宠辱皆忘的愉悦心情。B.首联既点出登楼的时间,也描写了高空雁行书字的景象,与下联湖面水势相互映村。C.颔联调动视觉和听觉,描绘洞庭湖的涛声和连绵的群山比喻新奇生动,为最物笼罩上一层奇幻、神秘的色彩。D.颈联景物描写由近及远,富有层次性,整个画面丰富多彩、刚柔相济,作者将自己丰富的情感寄寓在景物之中。(2)诗歌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14题答案】【答案】(1)A(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大船乘风破浪从远处山岛之间驶来,晴空里一朵孤云衔着落日沉向吟边,描绘出一幅苍茫壮阔的画面。(3)①结尾点题,收束全诗,诗句最后回扣了题目“题岳阳楼”和第二句,以感情收束全诗;②与“东南地”对比,卒章显志,表达了对南宋政局的不满;③抒发感情,写诗人登岳阳楼的感受:飘飘欲仙,暂忘烦忧。【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手法的能力。A.“抒发了热爱自然、宠辱皆忘的愉悦心情”错误,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逸致豪情。故选A。【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画面的能力。“大舶驾风来岛外,孤云衔日落吟边”意思是:千帆竞渡乘风从岛外驶来,一片孤云逐日落在天边。本联写诗人湖上所见。洞庭湖是湘北水上交通要区,四通八达,无远不届,当舶舻相接,帆影交横,乘风破浪,低昂前进时,自足以点缀湖上风光。当它们舶舻相接,帆影交横,乘风破浪,低昂前进时,自足以点缀湖上风光。诗人俯视晴川,所听到的是水声,看到的是山色、大舶,最后由“俯”转到“仰”,注视着天空。用“大舶”“海风”“孤云”“落日”等意象描绘了一幅苍茫壮阔的画面。【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句作用和手法的能力。“东南无此登临地,追我飘飘意欲仙”意思是:东南再无这样可比的登临胜地,直使我沉醉其中飘飘欲仙。结构上,诗歌尾联表达作者对岳阳楼形胜的赞赏,收束全篇,照应了诗歌标题《题岳阳楼》和“岳阳楼上俯晴川”。结构上,本联卒章显志。“东南无此登临地”将岳阳楼与东南地形成对比,说东南再无这样可比的登临胜地,意在委婉含蓄地表达作者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不满之情。情感上,尾联抒发了诗人的情感。“追我飘飘意欲仙”写诗人登上岳阳楼的感受——飘飘欲仙,诗人登上岳阳楼,暂时超脱了现实,忘却了俗世的烦忧。【南开区】14.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海州①道中二首[宋]张耒其一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孤舟夜行秋水广,秋风满帆不摇浆。荒田寂寂无人声,水边跳鱼翻水响。河边守罾②茅作屋,罾头月明人夜宿。船中客觉天未明,谁家鞭牛登陇声。其二秋野苍苍秋日黄,黄蒿满田苍耳长。草虫咿咿鸣复咽,一秋雨多水满辙。渡头鸣舂村径斜,悠悠小蝶飞豆花。逃屋③无人草满家,累累秋蔓悬寒瓜。【注释】①海州:在今江苏北部近海一带,②罾:鱼网。③逃屋:指逃亡者原来住的房屋。(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两首诗分别以“孤舟夜行”“秋野苍苍”领起全篇,分别从水上与原野两个视角展现了诗人秋夜舟行时的见闻与感受。B.第一首诗写夜行,调动视听感官,既写守罾的茅屋与罾头明月,及写天未明而鞭牛声起,写出苏北农村夜晚之静谧。C.第二首写秋野,视听结合,田荒,逐多草虫鸣叫,秋雨多,水满辙,又助长荒草滋生,一派萧条景象。D.两首诗篇末两句带有较深刻的含义,使人感受到作者对一路景色和人民生活非常注意观察,感受深切。(2)“荒田寂寂无人声,水边跳鱼翻水响”描绘了一幅怎样画面?(3)这两首诗的写作内容有何相同点?这两首诗表达的情感又有何不同?【14题答案】【答案】(1)A(2)荒芜的田野寂静无声,不时从水边发出鱼跳的响声打破夜的寂静。描绘了秋天夜间苏北农村静谧清幽之景。(3)相同点:写出了舟行所见所闻的北宋后期江苏北部近海地区农村的画面。把对农村的诗意的美的感受和它的萧条荒废一同写出。不同点:第一首诗写诗人于夜航中环视谛听,欣赏一路风光的愉悦,又有对农家的辛劳的感慨;第二首诗写景萧条冷落,写田地荒芜和农户的逃亡,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农村经济衰败的担忧。【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A.“分别……展现了诗人秋夜舟行时的见闻与感受”错。由“秋日黄”可知第二首诗续写的是第二天白昼所见。故选A。【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荒田寂寂无人声,水边跳鱼翻水响”,此句意象有“荒田”,即荒芜的田野;“跳鱼”,一视觉一听觉,一静一动。再结合“寂寂”“无人声”,渲染出田野寂静无声;“翻水响”是写从水边发出鱼跳的响声,表明写声音,但船不摇桨,周围静寂,才有鱼跳,也才能听得水响,因此这是以动衬静,描绘了秋天夜间苏北农村静谧清幽之景。【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相同点:这两首诗勾勒了北宋后期江苏北部近海地区农村的画面。第一首写广阔的河水载着一叶孤舟,秋风满帆,诗人于夜航中谛听环视,欣赏着一路风光。第二首,续写第二天白昼所见,景物与夜间的静谧优美有所不同,显得比较萧疏。那静静的苏北农村的夜晚,鱼翻水响,水中月明,以及白天寒虫咿呀、小蝶飞于豆花间的秋野景象,写出了农村的诗意美。两诗一写农家的辛劳,一写田地荒芜和农户的逃亡。辛勤之极而仍要逃亡,上下章联系起来更表现出当时农村经济的衰败。因此两诗把对农村的诗意的美的感受和它的萧条荒废一同写出。不同点:第一首写广阔的河水载着一叶孤舟,秋风满帆,诗人于夜航中谛听环视,欣赏着一路风光。开头四字“孤舟夜行”点明是夜行所见,写夜行,诗人比较注意表现听觉方面的感受,船不摇桨,周围静寂,才有鱼跳,也才能听得水响。由鱼跳连带写到捕鱼人的茅屋和明月,在环视谛听中写出了欣赏农家风光的愉悦。“河边守罾茅作屋,罾头月明人夜宿”写渔人夜晚捕鱼,“谁家鞭牛登陇声”写天还未亮,田间就传来农人鞭牛耕地的声音,写出了农家的艰辛,表达了对农家的辛劳的感慨。第二首写景则萧条冷落,秋日黄昏中的田野,长满蒿草和苍耳,只有草虫的鸣叫。由于田荒,遂多草虫鸣叫,而秋雨多,水满田地,则又助长了荒草的滋生,故有种种荒凉景象。“逃屋无人草满家,累累秋蔓悬寒瓜”,用特写的笔法写出一户无人居住的农家,那累累的秋蔓上还有剩下的瓜果,表现出当时农村经济的衰败。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农村经济衰败的担忧。【东丽区一百中学】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远游①杜甫江阔浮高栋,云长出断山。尘沙连越巂②,风雨暗荆蛮。雁矫衔芦③内,猿啼失木间。弊裘苏季子④,历国未知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注]①诗人晚年出夔州至潭州,此诗写于其间。②越巂,古郡名,治所在四川西昌东南;安史之乱后,吐蕃不断入侵河陇诸州及安西、北庭诸地。③衔芦,指雁衔芦草以自卫。④弊裘苏季子,原指苏秦游说秦王未果、敝裘而归的事,这里指人奔波劳碌。(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开篇先写江水后写高山,由近而远,由高到低,描绘了诗人旅途中所见壮阔之景。B.诗的颔联将眼前的气象与时局联系起来,表达诗人对当时动荡时局、战乱社会的忧虑。C.诗的颈联写雁与猿,颇具暗示性,独猿失木,暗指诗人此时的情境。D.诗的尾联写苏秦奔波劳碌狼狈返乡的故事,实指自己飘零无依,离国无家可归的现状。(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结合诗句,分析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情感。【14题答案】【答案】(1)A(2)①动静结合。诗开篇,写山写水,眼前江面阔大起来,岸边高大的房屋倒映在江中,“浮”字给人一种动态感,远处陡峭的山云雾缭绕,“出”字写出云的气势,此处写景,动静结合,实为诗人羁旅途中之所见。②虚实结合。颔联“风雨”亦实亦虚,即指现实的风雨,又暗喻动荡不安的局势,表达诗人对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时局尚不安稳的忧虑。③化用典故。诗人借季子敝裘的典故,抒写了漂泊(羁旅)之苦。(视听结合、双关等手法亦可)(3)①“尘沙”“风雨”喻指战事、动荡的局势,表达诗人对动荡时局、战乱社会的忧虑;②诗人借季子敝裘的典故与独猿失木的现象,抒写了漂泊(羁旅)之苦;③借雁衔芦草而飞的现象,流露出前途迷茫之悲和思乡之痛。【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由高到低”错。诗的首联,由低到高,写水写山,以云衬托出陡峭壁立的高山之高。故选A。【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1)“江阔浮高栋,云长出断山”,由低到高,写水写山,以云衬托出陡峭壁立的高山之高。此处写景,动静结合,实为诗人羁旅途中之所见。(2)虚实结合。颔联“尘沙连越巂,风雨暗荆蛮”中的“沙尘”“风雨”,既指现实的风雨,暗指战争、动荡不安的局势。“尘沙”“风雨”喻指战事、动荡的局势,表达诗人对动荡时局、战乱社会的忧虑。(3)运用典故,尾联借季子敝裘的典故与独猿失木的现象,抒写了诗人漂泊(羁旅)之苦。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由注释可知,此诗写于诗人晚年,当时诗人从夔州沿江而下到湖南潭州,诗开篇,写山写水,眼前江面阔大起来,岸边高大的房屋倒映在江中,“浮”字给人一种动态感,远处陡峭的山云雾缭绕,“出”字写出云的气势,此处写景,动静结合,实为诗人羁旅途中之所见。颔联,“尘沙”喻指战争,“风雨”亦实亦虚,暗喻动荡不安的局势。此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时局尚不安稳,表达诗人对动荡时局、战乱社会的忧虑。颈联,写矫健的鸿雁衔着芦草而飞,显现了对鸿雁前途的忧虑;猿的哀啼,更显凄凉,何况是独猿失木,流离失所,无家可归。雁与猿,其实正是诗人羁旅的景况。尾联,借典抒怀,写苏秦羁旅狼狈,离国无家可归,实指自己。本诗表达的情感,由诗歌题目“远游”以及诗句中的意象“云”“雁”及“猿啼失木”“苏季子”的典故,足以看出诗人漂泊之苦;另外,“雁衔芦草”隐喻人生前程之险,“雁”又常与思乡联系起来,流露出前途迷茫之悲和思乡之痛。【宁河区芦台一中】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更漏子·本意王夫之(明末清初)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霜叶坠,幽虫絮,薄酒何曾得醉!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注】扃:喻闭门,引申为闭眼成眠。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不道秋宵真永”一句是作者内心深层孤独宣泄:没料到秋夜竟是这样的漫长难耐!B.夜阑人静之际,漏滴之声,清越缓慢,声声叩击着未眠人的愁绪而愈发显得夜之漫长无极。C.上片六句分别从视觉、听觉和心理感受等不同的角度,渲染了一个情景交融的抒情氛围。D.本词对仗工整,语言秀丽而清新,感情细腻缠绵、含蓄婉约,深得“花间”词派之神韵。15.“斜月横,疏星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16.简要分析词人“双眸未易扃”的原因。【14~16题答案】【答案】14.D15.新月横斜,暗抹一勾如梦的倩影;疏星几点,闪烁几许温馨的清辉。渲染孤寂悲凉的氛围,烘托诗人落寞的情绪。为下文写长夜难眠做铺垫(或奠定深沉的感情基调)。16.感怀家国身世,想要回报国家(反清复明),为国效力的迫切愿望。【解析】【14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D.“感情细腻缠绵、含蓄婉约,深得“花间”词派之神韵”表述错误。花间词词风“柔而软”。“天下事”三字使“点点深”力重千钧,结尾三句平直中回漩郁勃气,反卷上片则清丽缠绵之境顿觉峭然萧然,清劲见骨。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意境及作用的能力。第一问,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要鉴赏画面的意境特点,分三步回答:描绘画面,概括意境特点,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描述画面,可借助想象和联想,用生动的语言文字表述。如:新月横斜,暗抹一勾如梦的倩影;疏星几点,闪烁几许温馨的清辉。概括意境特点,尽量用四字词语,进行概括。“斜”“疏”“横”“炯”通过星月变化,传达了孤寂悲凉的意境。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要把情感答具体。表达作者内心的孤寂难平。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第二问,作用可从以下方面考虑: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奠定情感基调,为下文作铺垫。“斜月横,疏星炯”是环境描写,为整首诗渲染了悲凉的氛围,也从侧面烘托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理,也为下文“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长夜难眠作铺垫。【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言志。作者秋宵长夜难眠,以酒求醉、求眠不得,原因在于他心忧天下。通过“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这些诗句,表达了忧国忧民情,再结合王夫之的经历,可见反清复明壮志未酬。通过“薄酒何曾得醉”可以看出词人愁之重、深。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备战2022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L诗词鉴赏
2022届天津市部分地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基础知识专题
2022届天津市部分地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题
2022届天津市部分地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2022届天津市部分地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2022届天津市部分地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整本书阅读和语言运用专题
2022届天津市部分地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写作专题
2022年天津市各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阅读与默写专题
2022年天津市各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2022届天津市部分地区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分类汇编:作文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18 12:00:02
页数:12
价格:¥5
大小:46.97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