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2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文如其人”命题,往往具有“实然”“应然”双重意义,既在于儒家思想及文人普遍观念对“文”之反映、认识功能的信赖,也在于儒道两家共同标举的“贵真”理想。在中国古代“文如其人”说的支持者中,在“实然”认定外,还赋予该命题“应然”意义者,比比皆是。叶燮所说的“诗是心声,不可造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如此,“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心声心画,吾辈正赖有此留天地间互相参验者”亦如此。在这里,笔者更为关心的是,上述“实然”“应然”的判断是如何产生的?回答此问题,我们需要对两者的思想基础分别进行追寻。尽管在具体表达时,“文如其人”命题往往也包含对“文”的审美形态的描述,但它主要的阐释目的,终归在于肯定“文”承载创作者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信息的有效性。而在中国传统儒家思想诸多根深蒂固的观念中,恰有一种与此息息相关,那就是承认并重视“文”尤其是自作之文的反映、认识功能。儒家诗学经典文献中的相关表述,可谓该观念的典型体现。《诗大序》中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至少是在认定,诗能够反映创作者的思想情感。除此之外,孟子的被众多后学奉为圭泉的认识方法——“以意逆志”,实际上也包含着上述事实判断。孟子认为,解读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要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一观点无疑有对正确发挥解读者主观能动性的肯定与期待;此外,还有一点比较隐蔽,那就是对语言文字反映、认识功能的认可。因为在对该方法的表述中,孟子否定的仅仅是认知主体不恰当的理解方式,而绝不是作品承载“志”的真实性——“以意逆志”成立的前提之一,正是“志在文中”:若非如此,即便解读者“知人”能力再强,也是无处应用的。当然,除了上述儒家经典文献,在古人其他常见表达中,文的这类功能也一再被确认。众所周知,所谓“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是被古人多次重复的心愿,这其中潜藏的,是对作品能够承载作者情志、个性的肯定。而《汉书·司马迁传》所载《报任安书》中的“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则不单关注着“文”对德性成声名的传播,还表达出对“文”之展示自我情感、个性的信赖。在这类观念中,具备上述功能的“文”已不仅是一种认知工具,更是并代之人有所感而相通的桥梁、创作者精神永存的保证。显而易见,将“文”等同于反映、认识创作者个人信息的可靠媒介,乃是被经典著作及文人反复确认的真理性认识。既然如此,“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长久的拥护,绝非偶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除“客观事实认定”一端外,在“人”与“文”的“应然”层面,“文如其人”命题同样存在深厚的思想基础。在这个层面,“文如其人”表达的是“贵真”的一种理念,即文、人一致是理应追求的境界,而“真”正是古代文论一以贯之的价值尺度。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文艺观中的“真”,一方面要求作家真诚地表达真实的思想情感,一方面要求作品具备完满呈现作者真情实感的水平。如果说后者是对作品客观效果的考虑,其实现程度尚不完全取决于作者的主观愿望;那么前者就是对创作者主观动机的要求,即要求作家无论创作水准怎样,至少理应保证内容的真实、表达态度的真诚。这两点原则上人人皆可实现,若不能做到,为人为文就均不足取。就文论史事实来看,《易传·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礼记·表记》中的“情欲信,辞欲巧”,就已包含了对“真”原则的自觉确认。而后世即便是格外重视形式风格的文人,也是绝不背弃该原则的。不难看出,当“真”成为古代文人立身为文的普遍追求时,在他们心中,同样标举该理想的“文如其人”也就必具有“应然”意义了。综上所述,即便存在“言不尽意”说这类对立观念,“文如其人”命题仍具备坚实的思想基础。(摘编自徐楠《“文如其人”命题探微》)材料二:中国古代诗学以“文如其人”说作为风格论的核心命题。这一命题既从先秦时期孟子开创的“知人论世”“知言养气”的批评传统导出,也在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之风中得到支撑,最终发展为“以气论文”的风格学说,形成了以诗观人、以人论诗的批评传统。西方的“风格即人”说出现较晚,是在超越了以修辞特点论风格之后,才真正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的。歌德曾指出,“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所以一个人如果想写出明白的风格,他首先就要心里明白;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耐人寻味的是,“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这两个十分相近的风格论命题产生于东西方两个各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和原创性诗学体系,又在比较视城中成为中西诗学风格论汇通性的鲜明表征。两个命题植根于不同的文化土壤,运用不同的例证和表述方式,却共同揭示着文学风格的内在特性,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共同的文学规律”。当然,这两个命题只是相近而非相同,钱钟书曾经做过辨析,认为文如其人“乃读者由文以知人”,而风格即人“乃作者取诸已以成文”。这种内在差异的存在恰恰显示出其间互识和互补的可能性,也体现着不同民族诗学并非趋同的独特性。(摘编自“中国作家网”《文学风格论与当下文学实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认为,“文如其人”的意思就是我们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了解作者为人。B.材料一认为,“以意逆志”强调读者通过自身体会去“知人”,而非通过“文”。C.材料一认为,“文如其人”既要求作品“真”,也要求作者“真”,否则就是不可取的。D.材料二认为,西方的“风格即人”说出现较晚,它比修辞特点论风格更加客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如其人”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重要命题,体现了能道两家共同标举的“贵真”的艺术追求。B.沈德潜说:“读太白诗,如见其脱屣千乘:读少陵诗,如见其忧国伤时。”这种看法与叶燮的判断意旨相合。C.“以意逆志”“志在文中”等学说,为“文如其人”命题能够得到学界长久的拥护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撑。D.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文如其人”说和西方的“风格即人”说的互识和互补,造成了两种学说的差异。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文如其人”观点的一项是()(3分)A.民间谚语:“什么人说什么话”“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腹有诗书气自华”。B.《诗经》中就有很多歌颂劳动场面的诗句,如《芣莒》就是反映了他们采摘野菜的生活现状。C.“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反映出杜甫飘零的生活,而他悲己伤国的情怀也渗透在作品中。D.纪晓岚在讲到明代诗人徐贲时,说他“天性端谨,不逾规矩……诗作颇乏才气与意象”。4.材料一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5.《尚书·尧典》说“诗言志”,《礼记·表记》说“情欲信”。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菜园(节选)沈从文①夏日薄暮,这个中年妇人,穿件白色细麻布旧式衣服,拿把宫扇,在菜园外小溪边站立纳凉。侍立在身边的是穿白绸短衣裤的年青男子。两人常常沉默着半天不说话,听柳上晚蝉拖长着声音飞去,或者听溪水声音。溪水绕菜园折向东去,水清见底,常有小虾小鱼,鱼小到除了看玩就无用处。那时节,鱼大致也在休息了。动风时,晚风中混有素馨、兰花、茉莉花香。做母亲的便笑着问儿子,是不是能在这样情境中想出两句好诗。②男子笑着说,这天气是连说话也觉得可惜的天气,做诗等于糟蹋好风光。听到这样话的母亲莞尔而笑。③二十二岁的生日,做母亲的为儿子备了一桌特别酒席,到晚来两人对坐饮酒。窗外就是菜园,时正十二月,大雪刚过,园中一片白。已经摘下还未落窖的白菜,全成堆的在园中,白雪盖满,正像一座座大坟。④“你今天满二十二岁,不单是天下变得不同,就是我们家中,也变得真可怕。我今年五十,人也老了。总算把你教养成人,玉家不至于绝了香火。你爹若在世,就太好了。”⑤听说“母亲也老了”这类话的少琛,不知如何,忽想起一件心事来了。他蓄了许久的意思今天才有机会说出。他说他想去北京。⑥北京方面他有一个舅父,听说在旗章胡同开铺子,生意不恶。⑦听说儿子要到北京去,做母亲的似乎稍稍吃了一惊。这惊讶是儿子料得到的,正因为不愿意使母亲惊讶,所以直到最近才说出来。然而她也挂念着那胞兄的。⑧“你去看看你三舅,还是做别的事?”⑨“我想读点书。”⑩“我们这人家还读什么书?世界天天变,我真怕。”⑪“我去三个月又回来,也说不定。”⑫“要去,我不妨碍你。你希望走走就走走,只是书,不读也不什么要紧。像我们这种人,知识多,也是灾难!”⑬这妇人这样慨乎其言的说后,问他预备过年再去还是到北京过年。儿子说赶考试,还是年前走好,且趁路上清静,也极难得。⑭时间过了三年。玉家菜园还是玉家菜园。地方一切新的变故甚多,随同革命,北伐……于是许多青壮年死到野外。……于是北京改成了北平。⑮当母亲接到了儿子的一封信,说本学期终了可以回家来住一月时,欢喜极了。⑯儿子如期回来了。更出于意外叫人惊喜的,是同时还有一个新媳妇回来。这事情直到进了家门母亲才知道,做母亲的似乎人年轻了十岁。⑰儿子回家的消息不久就传遍了本城,美丽的媳妇不久也就为本城人全知道了。因为地方小,从北京方面回来的人不多,虽然绅士们的过从仍然缺少,但渐渐有绅士们的儿子到玉家菜园中的事了。还有本地教育局,在一次集会中,也把这家从北平回来的男子与媳妇请去开会了。还有那种对未来有所倾心的年青人,从别的事情上知道了玉家儿子的姓名,因为一种倾慕,特邀集了三五好友来奉访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⑱时间仍然是热天,在门外溪边小立,听水听蝉,或在瓜棚豆畦间谈话,看天上晚霞,五年前母子两人过的日子如今多了一人。⑲因为媳妇特别爱菊花,今年回家,拟定看过菊花,方回北平,所以做母亲的特别令工人留出一块地种菊花,母亲见一对年轻人,在菊圃边料理菊花,便做着一种无害于事极其合理的祖母的幻梦。⑳儿子同母亲正说北平如何栽培菊花的,忽然县里有人来说,有点事情,请两个年青人去谈一谈。来人连洗手的暇裕也没有留给主人,把一对年青人就“请”去了。从此一去,便不再回家了。做母亲的当时纵稍稍吃惊,也仍然没有想到此后事情。第二天,做母亲的已病倒在床,原来儿子同媳妇,已与三个因其他缘故而得着同样灾难的青年人,陈尸到教场的一隅了。三天后大街上贴了告示,才使她同本城人同时知道儿子原来是共产党。仿佛还亏得衙门中人因为想到要白菜吃,才把老的留下来,也没有把菜园产业全部充公。这样打量着而苦笑的老年人,不应当就死去还得经营菜园才行。她于是仍然卖菜,活下来了。秋天来时菊花开遍了一地。地方有势力的绅士在园中宴客、赏菊、赋诗。玉家菜园或者终有一天会改作玉家花园,因为园中菊花多而且好,有地方绅士和新贵强借作宴客的地方了。骤然憔悴如七十岁的女主人,每天坐在园里空坪中喂鸡,一面回想一些无用处的旧事。一九二九年夏(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蓄了许久的意思今天才有机会说出。”写儿子“蓄谋已久”,既体现了儿子对去北京读书的向往,也体现了儿子对母亲的不舍和母亲不允许他去北京的担心。B.“已经摘下还未落窖的白菜,全成堆的在园中,白雪盖满,正像一座座大坟。”这句话渲染了小说的悲剧氛围,暗示人物悲惨的命运。C.画线文段中虽对儿子、媳妇及青年人被杀害的过程采用了略写方式,简单、冷静的叙述中却能体味出敌人的惨无人道,革命者为革命牺牲的崇高精神。D.小说第⑦段中乡绅们的儿子来访、教育局请他们开会、年青人奉访这三件事都从正面写出了“儿子”对当地人的积极影响。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旁观者的立场和视角讲述故事,作者与故事拉开距离,笔调客观冷静,读者自可体会其中真情。B.小说主要以菜园为环境依托,用了大量笔墨通过对菜园环境的描写来塑造人物,美丽的菜园与和善的主人相融无间。C.沈从文在《菜园》中几乎没有一句关于人性的说教,然而人性的善恶、美丑就在故事的叙述中显现出来。D.小说中媳妇爱菊花、与丈夫一起种菊花,乡绅们进菜园赏菊花等内容游离于主题,虽饶有意趣,却有损主旨。8.第一段“夏夜母子纳凉”场景的营造,有何作用?(4分)9.本文以“菜园”为标题,请探究其意蕴。(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李绅,字公垂,中书令敬玄曾孙。世宦南方,客润州。绅六岁而孤,哀等成人。母卢,躬授之学。为人短小精悍,于诗最有名,时号“短李”。元和初,擢进士第,补国子助教,不乐,辄去。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锜召绅作疏,坐绮前,绅阳怖栗,至不能为字,下笔辄涂去,尽数纸。綺怒骂曰:“何敢尔,不惮死邪?”对曰:“生未尝见金革,今得死为幸。”或言许纵能军中书,绅不足用。召纵至,操书如所欲,即囚绅狱中,锜诛,乃免。或欲以闻,谢曰:“本激于义,非市名也。”穆宗召为右拾遣、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三俊”。稹为宰相,而李逢吉教人告于方事,稹遂罢;欲引牛僧孺,惧绅等在禁近沮解,乃授德裕浙西观察使。僧孺辅政,以绅为御史中丞,顾其气刚卞,易疵累,而韩愈劲直,乃以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免台参以激绅。绅、愈果不相下,由是皆罢之,以绅为江西观察使。帝素厚遇绅,遣使者就第劳赐。以为乐外迁,绅泣言为逢吉中伤,入谢,又自陈所以然,帝悟,改户部侍郎。会敬宗立,逢吉知钟失势可乘,使守澄从容奏言:“先帝始议立太子,杜元颖、李绅劝立深王,独宰相逢吉请立陛下,而李续、李虞助之。”逢吉乘间言绅尝不利于陛下,请逐之。帝初即位,不能辩,乃贬绅为端州司马。后天子于禁中得先帝手城书一笥,发之,见装度、元颖、绅三疏请立帝为嗣,始大感悟,悉焚逢吉党所上谤书。始,绅南逐,历封、康间,湍懒险涩,惟乘涨流乃济。康州有媪龙祠,旧传能致云雨,绅以书祷,俄而大涨。开成初,郑章以绅为河南尹。河南多恶少,或危帽散衣,去大球,尸官道,车马不敢前。绅治刚严,皆望风通去。武宗即位,徒淮南、封赵郡公。居位四年,以足缓不任朝谒,辞位,卒,赠太尉,谁文肃。(节选自《新唐书·李绅传》)10.下列对文中西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人入欲去/不许/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B.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C.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D.客金陵/李锜爱其才/辟掌书记/锜浸不法/宾客莫敢言/绅数谏/不入/欲去/不许/会使者召锜/称疾/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幸得留/11.下列对原文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宦(仕),古代指做官:擢,提拔;补,补任空缺官职;改,改任官职;贬,降职并外放。B.李绅,字公垂。绅,古时士大夫束在腰间的大带子,尾部自然垂下:垂,东西的一头向下。一般的情况下,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意义相关联,有的则相对或相反。C.“国子”,始于晋朝的国子学,隋朝改为国子监,系古代负责教育管理的最高机关:“国子助教”,晋以来国子监教官设博士、助教等职位。D.武宗,为皇帝的庙号,庙号指的是古代皇帝去世以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无关乎褒贬。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绅因为身材矮小但精明能干,同时在写诗方面有颇有名气,故时人称他为“短李”。B.李綺欣赏李绅的才能,威逼李绅为自己向皇上写奏章,希望能够留下来,可李绅坚决不从,公开拒绝。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C.唐穆宗十分认可李绅,召他进京,委以重任,让他做上了右拾遗、翰林学士,绅和李德裕、元稹同是一代时代,号称“三俊”。D.敬宗即位,王守澄帮助李逢吉一起陷害李绅,最终李绅被贬出京城,任一无实权的闲职——端州司马。13.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召纵至,操书如所欲,即囚绅狱中,锜诛,乃免。(4分)(2)河南多恶少,或危帽散衣,击大球,尸官道,车马不敢前。(4分)14.综合全文,概括李绅这一人物的形象特点。(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渔歌子孙光宪泛流萤,明又灭,夜凉水冷东湾阔。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澄澈。杜若洲①,香郁烈,一声宿雁霜时节。经霅水②中,过松江,尽属侬家风月。【注】①杜若:香草名,又称“杜衡”。②霅(zhà)水:即霅溪,在浙江吴兴县,东北流入太湖。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泛流萤,明又灭”写词人在湖边看到的夜景:萤火点点,忽明忽灭。此处着一“泛”字,极写流萤之多。B.“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澄澈。”这几句以萧萧的风声,凄清的笛声,反衬出湖边的寂静。词人眼前展现的是一望无垠、波光点点的湖面,都让作者沉醉。C.下阕“杜若洲,香郁烈”这两句作者通过想象微风送来杜若草散发出浓烈的香气来表达自己闲适和惬意的心境。D.“尽属依家风月”表达的豪兴与苏轼“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有异曲同工之妙。16.本词的景物描写颇具特色,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该词是如何写景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离骚》中,屈原用“______,______?”两句诗中以方圆不合、异道难同为喻,表达自己不肯与朝中奸臣同流合污的意志。(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______,______”两句化用“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之语,表达了对国家隐患的深远忧虑。(3)《蜀相》中杜甫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______,则精神家园正能量充沛。一段时间以来,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问题成为污染网络生态的______。或是借助网络热点挑动网络对立,或是肆意制造谣言,或是躲在键盘后面施放“冷箭”,或是发动人肉搜索侵害隐私……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不仅网络暴力毒化网络风气、污染网络生态、减少网络格调,更给当事人带来身心伤害,让每个网络参与者深受其害,特别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人说互联网时代最______的是注意力。的确,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关注的焦点、接受的信息很大程度上影响网络生活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阵地上正能量充沛,负能量的空间就会被压减。具体到网络暴力而言,作为一项世界级的治理难题,网络暴力背后既有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也有“唯流量”的内容创作导向,更有畸形价值观的传播,这些构成了网络暴力______的土壤。以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治理网络暴力既是社会治理课题,也是道德文明工程。18.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项是()(3分)A.激浊扬清不治之症稀缺产生B.去芜存菁不治之症稀少滋生C.激浊扬清顽瘴痼疾稀缺滋生D.去芜存菁顽瘴痼疾稀少产生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网络暴力不仅给当事人带来身心伤害,更毒化网络风气、污染网络生态、降低网络格调,让每个网络参与者深受其害,特别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B.不仅网络暴力给当事人带来身心伤害,更毒化网络风气、污染网络生态、减少网络格调,让每个网络参与者深受其害,特别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C.网络暴力不仅毒化网络风气、污染网络生态、降低网络格调,更给当事人带来身心伤害,让每个网络参与者深受其害,特别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D.不仅网络暴力给当事人带来身心伤害,毒化网络风气、污染网络生态、降低网络格调,让每个网络参与者深受其害,特别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为“网络暴力形式多样,有挑动网络对立、制造谣言、放‘冷箭’、人肉搜索等等”,二者语意基本相同,与原句相比,哪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分布地域狭窄、种群及个体数量都极少、随时濒临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种类,被称为“极小种群物种”。保护极小种群物种,意义不容小觑。从实际功能上看,①。如生长于金沙江河谷的极小种群物种云南梧桐,为破解干热河谷绿化问题提供了有用之方,其果实还可为本土动物提供食物,有效参与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循环。()。这不仅关乎物种的多样性、基因资源的多样性,也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所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保护极小种群物种,②。保护极小种群物种,既要推动极小种群物种在人类干扰减少的情况下得到自然恢复,又要确保野外调查、种质保存、迁地保护等人为保护协同发力;既要树立保护优先的意识,也要逐渐探索可持续利用的方式。③,才能让极小种群物种焕发更多生机。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保护生态系统,必须保护包括极小种群物种在内的具体物种B.保护包括极小种群物种在内的生态系统C.保护包括极小种群物种在内的具体物种,也就是保护生态系统D.保护生态系统,也就是保护包括极小种群物种在内的具体物种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蜀国谋士马谡曾多次出谋划策,有功于国,与诸葛亮情同父子。诸葛亮伐魏,马谡主动以全家性命立下军令状,去坚守街亭,结果却失守,导致伐魏失败。诸葛亮要杀掉马谡。有人说:“从前楚国杀掉大将成得臣而让敌人晋文公心喜。现在天下未定,而杀掉有智谋的大臣。这不是削弱自己而让敌国得利吗?”诸葛亮流泪说:“孙武能够制胜天下,是因为他严明军纪。不守军纪,怎能取胜!”马谡认罪愿受处置。杀掉马谡后,诸葛亮吩咐按月给予马谡家属禄米。又想到刘备在白帝城临死前曾叮嘱他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现在果然应了刘备的话,于是懊恼自己不知人而请求自贬丞相之职。上述材料中,马谡、诸葛亮两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2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C(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为人”的说法错误。材料“承载创作者人品、思想情感或个性气质等信息”。B.“而非通过‘文’”错误。原文的表述是:那就是对语言文字反映、认识功能的认可。因为在对该方法的表述中,孟子否定的仅仅是认知主体不恰当的理解方式,而绝不是作品承载“志”的真实性。D.“比修辞特点论风格更加客观”的说法于文无据。原文是说:在超越了以修辞特点论风格之后,才真正关注艺术家的气质个性与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的内在联系的。但并不意味着这个观点比修辞特点论更客观。故选C。)2.D(本题考查对文中内容的分析和推断能力。D“造成了两种学说的差异”的说法曲解文意。原文是说“耐人寻味的是,‘文如其人’与‘风格即人’这两个十分相近的风格论命题产生于东西方两个各自独立发展的文化系统和原创性诗学体系,又在比较视域中成为中西诗学风格论汇通性的鲜明表征”,即两种学说的互识、互补成就的是两者的相似、相近,而不是“差异”。故选D。)3.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论点、论据和论证关系的能力。B项《诗经》中很多歌颂劳动场面的诗句论证的观点是:文学作品反映着现实生活,所以,该项不能支持“文如其人”观点。故选B。)4.本题考查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文中主要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答道理论证也可)(1分)①引用叶燮所说的话来论证“文如其人”命题,往往具有“实然”“应然”双重意义。②引用《诗大序》中的话来论证诗能够反映创作者的思想情感。③引用《汉书·司马迁传》所载《报任安书》中的话来论证“文如其人”不单关注着“文”对德性或声名的传播,还表达出对“文”之展示自我情感、个性的信赖。④引用《易传·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礼记·表记》中的“情欲信,辞欲巧”来论证“文如其人”已包含了对“真”原则的自觉确认。(答出引用论证或道理论证得1分,其余四点答对任意三点得3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提炼信息和提出自己个性见解的能力。①“诗言志”的观点是被中国经典著作及文人反复确认的真理性认识,即文学作品要反映作者的情趣志向。②诗文不仅是一种认知工具,更是异代之人有所感而相通的桥梁,是创作者精神永存的保证,“诗言志”让这种传承有了依循。③“情欲信”核心价值是“贵真”,强调文学作品应保证内容的真实、表达态度的真诚。④“情欲信”与“文如其人”的风格论是--脉相承的(高度契合了“文如其人”的价值理念)(答出任意三点得6分)6.D(主要考察学生小说内容正误的把握与理解能力。小说第17段中乡绅们的儿子来访,教育局请他们开会、年轻人奉访这三件事都是从侧面写出了“儿子”对当地人的积极影响,而不是正面。写出了母亲在儿子、媳妇牺牲后的巨大悲痛,以及她的坚强与无奈。)7.D(本题主要考察对小说阅读中对表达技巧的理解与把握。这些情节既能凸显年轻革命者对生活的热爱,对革命的忠诚与坚贞,也能反映出反动派残害革命者的凶残。看似闲笔,实则意味深长。)8.本题主要考查对于环境描写的分析与探究。①夏夜母子纳凉的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自在温馨、幽静诗意的氛围。②体现了玉家母子优雅闲适的生活情趣。③与下文人物的悲剧和“菜园之死”作对比。(答对一个要点计2分,答对两个要点计满分)9.主要考查对于小说标题意蕴的整体把握。①情节上菜园是玉家人生活的场所,承载了玉家母子美好的回忆。②菜园及周边环境的幽静美好,烘托了玉家母子的优雅淡泊、和谐美好。③菜园被“地方乡绅和新贵强借作宴客的地方”,这一情节揭示了玉家人悲惨命运的社会原因。④菜园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美好人情、人性的坚守。(每个要点2分,三个要点满分,其他答案亦可酌情给分)10.C(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理解的要点:“客”客居之意,动词;辟,任用,掌书记官,一个文职官名;浸,慢慢地;数,多次;人,听取,采纳;即胁使者为众奏天子,接着胁迫使者为众人奏报皇帝;幸得留,希望能够留下。)11.D(本题考查理解识记古代文化常识能力。错误点在于“无关乎褒贬”,庙号也有褒贬,如太祖、高祖开国立业;太宗、圣祖发扬光大;文宗文弱无能,武宗偏好武斗等。)12.B(本题考查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李绅假装害怕发抖,书写不成,实则不愿按李铕的要求写奏章,哄骗皇上。)13.(1)于是把许纵召来,许纵按要求执笔写了,李锜就把李绅关进监狱,李锜被杀死后,他才被释放了。理解要点:召,召来;操,书写奏章(1分);如所欲,按照李锜的意愿(写)(1分);囚,关进监狱;诛,被杀;乃,才(2分)。(2)河南府有很多小无赖,有时戴着高帽子敞着衣裳,打大球,拦住大路,车辆马匹不敢通过。理解要点:恶少,小无赖(1分);危帽散衣,戴着高帽子敞着衣服(1分);击,打(1分);尸,阻拦;前,通过,来往(1分)。14.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鉴赏能力。人物的形象特点:①才能出众,志向远大;②刚强正气,不阿不惧;③智勇双全,坚贞不屈。(每点1分)15.C(本题考查对原词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项中“作者通过想象微风送来杜若草散发出浓烈的香气来表达自己的闲适和惬意”说法错误。“杜若洲,香郁烈”并非想象,而是眼前实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16.①反衬: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以萧萧的风声,凄清的笛声,反衬出湖边的寂静无声。以安睡的野鸭子因被人打扰而鸣叫惊起,反衬秋夜的寂静。②调动多种感官,融合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受。如“泛流萤,明又灭”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流萤众多,忽明忽暗的景象;“夜凉水冷东湾阔”,着一“凉”字和一“冷”字,从触觉的角度点明了季节特点;“风浩浩,笛寥寥,万顷金波澄澈”三句视听结合,将萧萧的风声、凄清的笛声与一望无垠的湖光融为一体;“杜若洲,香郁烈,一声宿雁霜时节”三句融合了嗅觉和视听感受,有声有味。(举出一例分析即可)③运用叠词:以“浩浩”形容秋风,以“寥寥”形容笛声,既写出了秋风的浩荡,笛声的悠扬,摹声形象,又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每点2分,另:如若学生抓住“万顷金波澄澈”中的“金波”,从色彩的角度来赏析或抓住“泛”“烈”等词,从遣词的角度来赏析,也可以酌情给分。)本题考查写景技巧。对诗词写景技巧的赏析,首先要指出诗词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效果如何。本题要求考生要在正确理解整首词含意的基础上进行赏析。学生应掌握的诗词中常见的写景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叠词等修辞手法;衬托(正衬、反衬)、对比、烘托(即正衬)、色彩渲染、绘形绘色、名词列锦(意象叠加)、白描等的表现手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动写静、以静写动)、正侧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远近结合、多种感官结合等。17.(1)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2)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8.C[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第一空,“激浊扬清”本意为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坏人坏事,褒扬好人好事。“去芜存菁”意思是除去杂质、保留精华。根据语境,网络空间需要“激浊扬清”才能“精神家园正能量充沛”。第二空“顽瘴痼疾”比喻长期存在难以解脱的疾苦或弊病。“不治之症”的意思是:“医治不好的病症,比喻无法纠正的缺失。”此处侧重指出网络谣言、网络暴力是污染网络生态的难以解决的弊病。第三空,“稀缺”意思是“稀少,短缺。”“稀少”就是“很少”的意思。此处句意说互联网缺少的是注意力,需要一个偏动词性的词,选“稀缺”更好。第四空,“滋生”的意思是“繁殖与生育;引起及产生。”经常用于不太好的现象的产生,如“滋生事端”。“产生”的意思是“由已有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根据语境,网络暴力在复杂环境中繁殖生育,用“滋生”更恰当。]19.A(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共有三处错误:①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仅网络暴力毒化网络风气、污染网络生态、减少网络格调,更给当事人带来身心伤害”关联词的位置应该遵循“同后异前”的原则,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关联词放在主语的后面。②搭配不当。“减少格调”动宾搭配不当,应该改为“降低格调”。③语序不当。“不仅网络暴力毒化网络风气、污染网络生态、降低网络格调,更给当事人带来身心伤害”属于递进复句,网络暴力的危害首先施加在“当事人”身上,所以“给当事人带来身心伤害”应该放在“化网络风气、污染网络生态、降低网络格调”的前面。)20.原句表达效果更好。(1分)①原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四个“或是……”分句,列举了网络暴力的几种表现形式,一气呵成,气势强烈,表达作者对网络乱象的批判态度。②改句是长句,语气平淡,平铺直叙,原句用四个短句,节奏分明,简洁有力,更鲜明有力地指出了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③原句用“借助网络热点“躲在键盘后面”修饰“挑动网络对立”“施放”“冷箭”,点出了网络暴力的方式,用“肆意”修饰“制造谣言”,强调网络暴力施行者的恶劣态度,用“侵害隐私”补充修饰“人肉搜索”,生动精准地描绘出网络暴力的危害极大。(答出任意两点即可给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比较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一般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去考虑。比较改句,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从修辞手法看,原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四个“或是……”分句,列举了网络暴力的几种表现形式,一气呵成,气势强烈,表达作者对网络暴力乱象的批判态度。从句式结构看,改句是长句,语气平淡,平铺直叙,原句用四个短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简洁,更鲜明有力地指出了网络暴力的表现形式。从词语选用看,原句用“借助网络热点”“躲在键盘后面”修饰“挑动网络对立”“施放冷箭”,点出了网络暴力的方式,用“肆意”修饰“制造谣言”,强调网络暴力施行者的恶劣态度,用“侵害隐私”补充修饰“人肉搜索”,生动精准地描绘出网络暴力的危害极大。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21.A(从衔接紧密的角度来看,括号中的语句要紧承前句中的“有效参与了当地生态系统的循环”中的“生态系统”;再根据括号后面两句话的内容看,“这不仅关乎物种的多样性、基因资源的多样性”中的“这”所指代的内容应该是“保护物种”,故排除B、C两项。D项将“保护生态系统”与“保护包括极小种群物种在内的具体物种”完全等同起来,不合逻辑,故排除。)22.①不少极小种群物种用途广泛,作用非凡(“用途广泛”“作用非凡”两个词写出一个即可)②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③只有从保护、研究、利用等方面多措并举(“保护”“研究”“利用”写出两个即可)【解析】第①处,根据前文提示“从实际功能上看”可知,这一处应补写的语句与极小种群物种的作用有关,而后文所举例子云南梧桐有破解干热河谷绿化问题,果实可食用,参与了当地生态循环等作用,强调其作用的多样性,所以此处补写句子可为“不少极小种群物种用途广泛,作用非凡”。语句中的“用途广泛”“作用非凡”两个词写出一个即可。第②处根据前文“也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可知,此处补写的语句应强调保护极小种群物种对人类的意义,据此填写“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第③处为第二段的总结句,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强调保护极小种群物种需要从保护、研究、利用多方面着手;又根据后文中有关联词“才能”可知,此处补写的语句在表述时需包含条件关系,据此填写“只有从保护、研究、利用等方面多措并举”。2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审读此题材料,可以使用“关键词定位法”抓取信息:马谡,“多次出谋划策,有功于国”可以看出他足智多谋的特点,“与诸葛亮情同父子”可以看出他和诸葛亮私交很深,惺惺相惜;“马谡主动以全家性命立下军令状,去坚守街亭”可以看出他有爱国热忱,有责任担当;“结果却失守,导致伐魏失败”说明他能力不够,自视甚高;“马谡认罪愿受处置”说明他不推诿过错,勇于承担责任。综上所述,马谡有爱国热忱,有责任担当、足智多谋,但他自视甚高,不清楚自己的能力水平。诸葛亮,用一个参谋去做主将,说明他不知人善任;“诸葛亮要杀掉马谡”说明他执法严明,公正不偏私;“诸葛亮吩咐按月给予马谡家属禄米”说明他有情有义不冷酷;“请求自贬丞相之职”说明他严于律己。综上所述,诸葛亮严于律己,执法严明,公私分明,但不能用人所长,不知人善任。注意题目中的“感触最深”,“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意味着要有自己的鲜明观点,并能联系实际阐述。参考2021高考评分要求。文言文参考译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n李绅,字公垂,是中书令李敬玄的曾孙。因世代在南方做官,因此客居润州。李绅六岁失去了父亲,他像成人一样哀痛。母亲卢氏,亲自教他读书。他生来矮小精明能干,在写诗方面最有名,当时号称“短李”。元和初年,他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国子监助教,他不乐意,就离职了。他客居金陵,李锜喜欢他的才干,任命他为掌书记官。李锜渐渐不守国法,幕僚没人敢说,李绅多次劝告,他不听;李绅想离职,他又不允许。遇上皇帝派使者召唤李锜,他称病不去,接着胁迫使者为众人奏报皇帝,希望能够留下。李锜叫李绅写奏疏,他坐在李锜面前,假装害怕发抖,以致不能写字,写几笔就涂掉,写坏了几张纸。李锜发怒骂道:“你怎敢这样,不怕死吗?”他答道:“生平没有见过兵器铠甲,今天因此而死已经满足了。”有人说许纵会写军中文书,李绅不值得任用。于是把许纵召来,许纵按要求执笔写了,李锜就把李绅关进监狱,李锜被杀死后,他才被释放了。有人想将这事报告皇上,他谢绝说:“我本受仁义激发,不是为了获取名声。”唐穆宗召他进京任右拾遗、翰林学士,他和李德裕、元稹同时代,号称“三俊”。元稹当宰相,李逢吉派人告发于方的案件,元稹就被罢免了;李逢吉想推荐牛僧孺,担心李绅等人在皇帝面前阻拦,就任命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牛僧孺当了宰相,任命李绅为御史中丞,是看到他性格刚强急躁,容易出问题,又看到韩愈刚强直率,就任命韩愈为京兆尹,兼任御史大夫,不需参谒台臣来激怒李绅。李绅和韩愈果然互不相让,因为这把他们都免职,任命李绅为江西观察使。皇帝一向对李绅很好,派使者到他家里去慰问赏赐,认为他愿意出京任官,他哭着说是被李逢吉陷害。他进宫谢恩,又自己诉说原因,皇帝醒悟了,改命他为户部侍郎。遇到唐敬宗即位,李逢吉看到李绅失去了依靠可以算计,让王守澄乘便上奏说:“故世皇帝当初讨论立太子时,杜元颖、李绅劝立深王为太子,只有宰相李逄吉请求立皇上,李续、李虞赞成他。”李逄吉也乘机说李绅曾做不利于皇帝的事,请求把他赶出京城。皇帝刚登基,不能辨别,就贬李绅任端州司马。后来皇帝在宫中找到去世皇帝亲手装的一箱奏章,打开后,看到裴度、杜元颖、李绅多次上奏请求立他为太子,才非常受感动而醒悟了,把李逢吉一伙呈上的诽谤奏章都烧了。起初,李绅贬去南方,走到封州、康州,水浅流急处危险阻塞,只有乘着河水猛涨才能过河。康州有座媪龙祠,过去传说能呼风唤雨,李绅写文章祷告,不久河水猛涨。开成初年,郑覃任命他为河南府尹。唐武宗登基,他调任淮南,被封为赵郡公爵。任职四年后,因脚无力不能.上朝,辞去职位。去世后,赠官太尉,赐谥号叫文肃。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5-31 17:00:07 页数:12
价格:¥5 大小:54.38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