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语文
>
2022年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年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娄星区2022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试题卷语文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粗犷(guǎng)告罄(qìn)红装素裹出人头地B.翘首(qiáo)襁褓(qiáng)相辅相承姗姗来迟C.锃亮(zèng)勾当(gōu)犹豫不绝殚精竭虑D.睥睨(pì)娉婷(pīng)锐不可当信手拈来【1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告罄(qìn)——qìng;B.襁褓(qiáng)——qiǎng,相辅相承——相辅相成;C.勾当(gōu)——gòu,犹豫不绝——犹豫不决;故选D。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运动会结束了,经过激烈的竞争,我班总分列全校第一,同学们弹冠相庆,欢呼胜利。B.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且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C.巴金的《家》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D.他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对方辩友的论辩顿时显得黯然失色。【2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这个成语是贬义词,用在这里形容同学们庆祝胜利,不合语境,使用错误;B.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用在这里形容爸爸对我写字的要求,属于望文生义,不合语境,使用错误;C.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这里用来形容小说情节,对象使用错误;D.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黯然失色:指事物相比之下显得暗淡无光。这里用来形容他的辩论使对方辩友远远不如,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D。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史诗类电视剧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记忆的再现,其目的不仅是向观众传递镌刻在历史中的社会价值和思想观念,而且也是呈现特定时期的历史社会文本。B.广大青年是最富生命力、最有创造力的群体,他们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C.随着智能手机逐渐普及,大学生们社交方向从电脑转向移动互联网,随之而来的是微博、QQ和微信的接续兴盛,成为当今大学生社交的主要渠道。D.双峰县荷叶镇的一面面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的“文化墙”已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停下脚步驻足观赏、拍照打卡。【3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A.语序不当,将“向观众传递镌刻在历史中的社会价值和思想观念”与“呈现特定时期的历史社会文本”调换位置;C.主语残缺,在“成为当今大学生社交的主要渠道”之前加“它们(或这些移动互联网)”;D.重复啰嗦,删掉“驻足”或“停下脚步”;故选B。4.下列文学常识表达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们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B.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分别是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主体、结语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C.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尊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卿”是古代君主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晚生”是旧时后进的人在前辈面前对自己的谦称。D.《威尼斯商人》和《变色龙》分别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和法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4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B.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C.“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契诃夫是俄国作家;故选A。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变异毒株的出现引发人们思考:一些国家的被动防疫策略是否拖累全球抗疫大局,还有没有更可怕的变异毒株袭来,疫情“流感化”是否是一些人一厢情愿。B.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不由得感慨,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开展十分平稳顺利,“几乎是一个奇迹。”C.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惊艳海内外,多项新纪录刷新人类极限,“冰墩墩”全球圈粉等……都赢得世界一次又一次由衷喝彩。D.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去办,就能办好;只要坚持好标准,就能办出水平;只要齐心协力,就能赢得胜利。【5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冒号后面是三个问题,应把前两个逗号和句末句号都改成问号;B.“几乎是一个奇迹”是不完全引用,句号应放在后引号外面;C.“等”与省略号不能连用,去掉其一;故选D。6.下列语段横线处填入四个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A.③④②①B.③①④②C.④③①②D.④②③①【6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结合“春日踏青,青芜如毯”分析,后面应是“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抹久违的清新”,“绿荫遍野、清新”照应“踏青、青芜”;结合“夏日听雨,雨声淅沥”分析,后一句应是“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千缕缤纷”照应“夏雨”,形象的写出“夏雨”雨量大的特点;结合“秋日看花,花叶相辉”分析,后一句为“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红叶”照应“秋日”;结合“冬日观雪,雪意阑珊”分析,后一句应是“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惊艳的洁白”照应“冬雪”,突出“白雪”洁净、给人惊喜的特点;故顺序为:③①④②;故选B。7.诗文默写填空。(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3)《<论语>十二章》中孔子阐述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中国诗词大会》展示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多彩生活,凝聚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志趣,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君子身处污浊环境,却保持高风亮节的品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讴歌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7题答案】【答案】①.一蓑烟雨任平生②.独怆然而涕下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⑤.出淤泥而不染⑥.濯清涟而不妖⑦.落红不无情物⑧.化作春泥更护花⑨.报君黄金台上意⑩.提携玉龙为君死【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蓑、怆、涕、之、淤、濯、清、涟、携”等字的正确书写。8.中国汉字是充满智慧的语言符号,它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汉字造字有六种基本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属于“独体造字法”,如“月”字像一弯明月的形状;指事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些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如“刃”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就是刀上加点;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其意义合在一起,表示新的意义的造字法,如“从”字就是两个人跟随着,就有顺从的意思;形声是由形旁和声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如“铜”属于左形右声,“架”属于下形上声等。请你根据以上列举的四种造字法造一个新字,并说说这个字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题答案】【答案】可知用会意字造字法造出一个新字,上面一个少字,下面一个水字,这个字读音可以读作sǔn,这个字的意思就是损失了,逐渐变少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造字方式。要求造出一个新字,可以用会意造字法造字,两部分都与意义有关,可以是上面一个“无”字,下面一个“米”字,读音为jiǒng,意思为困境。也可以用形声字造一个新字,如左边一个冈,又边一个文字旁,读音为gāng,意思为钢印。9.阅读下面的片段,回答问题。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连A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1)以上内容选自中国现代作家_______________写的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文中A处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原著补写两个与“他”相关的情节。【9题答案】【答案】(1)①.老舍②.《骆驼祥子》③.祥子(2)示例:祥子在暴雨下拉车;祥子的车被大兵抢走;祥子的车钱被孙侦探敲诈走;祥子卖车安葬虎妞。【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从片段中的环境描写“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可以看出人们生活的艰辛;从“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知此人的身份是一名车夫;以人力车夫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刻画出当时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的名著,便是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A所指的便是小说主人公祥子。【小问2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对名著主要情节的概括能力。《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结合原著,关于祥子的情节主要包括:(1)祥子在北平苦干三年,经常在暴雨或烈日下拉车,希望凭借自己的劳动当上等车夫,最后凑足钱买了辆新车,结果因为战乱,祥子连人带车被抓去当壮丁;(2)祥子卖掉骆驼,省吃俭用准备买新车,最后钱被孙侦探敲诈、洗劫一空;(3)祥子和虎妞成婚,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不料虎妞后来死于难产,祥子为置办丧事卖掉了车。经过重重打击,祥子从此堕落,变成了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识记以上关于祥子的情节内容,加以概括,补写两个即可。二、阅读与赏析:(60分)(一)(共计17分)阅读古文,完成下面小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节选自《桃花源记》)11.下列各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问/今是何世B.其一/犬坐/于前C.若夫/淫雨霏霏D.可以/一战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处处志之之:代词,代这个地方B.寻病终寻:寻找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详细,详尽D.乃不知有汉乃:于是,就13.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陶渊明,东晋诗人,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其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诗》《五柳先生传》等。B.选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偶遇桃花林——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的顺序来写的。C.文章第1段中的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D.文章第4、5段写渔人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刘子骥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迷路,或病终,未能找到桃花源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说明桃花源真实存在,只是它很神秘,难以找到。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翻译:(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翻译:15.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作者为何写它?【11~15题答案】【答案】11.D12.C13.D14.(1)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2)(他们)带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15.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D.“可”后面停顿,因为“可”和“以”是两个单音节词,中间要停顿;“以一战”是偏正短语,可作为一个整体。本句再根据句意来辅助句读,句意是: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据此,正确的断句应是:可/以一战,所以选项停顿是错误的。故选D。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A.处处志之。句意是:处处都做了标记。之:助词,无实义。B.寻病终。句意是:不久病死了。寻:不久。D.乃不知有汉。句意是: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乃:竟然,居然。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D.文章第4、5段写渔人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刘子骥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迷路,或病终,未能找到桃花源,作者暗示了桃花源是找不到的,只是一种幻想,是不存在的。选项分析是错误的;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本题在翻译时要注意以下词语的意思:(1)阡陌,田间小路;交通,古今异义,交错相通;闻,听。(2)妻子,古今异义,妻子和儿女;邑人,乡邻;绝境,古今异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复,再;遂,于是;外人,外面的人;间隔,古今异义,隔绝,不通音讯。【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和探究能力。解答本题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分析抓住关键语句进行理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由“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可知,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由“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知,这里民风淳朴;由“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可知,人人在这个理想社会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由“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可知这里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由“黄发垂香,并怡然自乐”可知,老人和小孩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美好。本文幻想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与时人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当时人民厌恶战争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由“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等句,作者暗示了桃花源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是一种空想,是不存在,只是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点睛】参考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有点光亮。渔人于是下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桃花源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有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又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子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渔人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自己听到的事,(听罢)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离去。(临别时)村里人告诉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旧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去,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终于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南阳人刘子骥,是个志向高洁的隐士,听到这件事后,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了。(二)(共计8分)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早梅①(唐)柳宗元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欲为万里赠,杳杳②山水隔。寒英生销落,何用慰远客。【注】①本诗是诗人在“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谪到偏远落后的永州而作。②杳杳:幽远。16.诗歌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17.尾联“寒英生销落,何用慰远客”一句有何深刻的含义?【16~17题答案】【答案】16.参考答案:早梅在高高的枝头绽放,远远映照着湛蓝的楚天。夜晚北风吹来阵阵暗香,清晨在浓霜中增添着洁白的光泽。描绘了一幅昂扬向上、生机盎然的画面。17.眼看梅花即将枯萎凋零,我将用什么去慰问远方的友人呢?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也有对自身遭遇的抑郁不平之情,以及借梅花的凋落表达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之情。【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描绘画面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所描述的景象的特点,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作者的情感。答题时,首先要理解诗句内容:早梅在高高的枝头绽放,远远映照着湛蓝的楚天。夜晚北风吹来阵阵暗香,清晨在浓霜中增添着洁白的光泽。其次要扣住诗句中的意象“梅”“树”“天”“朔”“霜”;第三要抓住这些意象的特点“早”“高”“碧”“吹”“繁”,最后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加以描写即可。“高树”“迥映”“夜香”“晓白”等词语描绘了一幅昂扬向上、生机盎然的画面。【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诗句含义。“寒英生销落,何用慰远客”意思是眼看梅花即将枯萎凋零,我将用什么去慰问远方友人呢?紧承上两句,含有更深一层的意义。诗人意识到,由于关山阻隔,时日过久,梅花势将枯萎凋零,于是喟叹“我将用什么去慰问远方的友人呢?”,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结合注释①“本诗是诗人在‘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被贬谪到偏远落后的永州而作”可知,柳宗元从梅的早开早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自己的境遇,不禁忧从中来,表达了对自身遭遇的抑郁不平之情,以及借梅花的凋落表达理想不能实现的痛苦之情。(三)(共计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1年7月20日,中国河南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水,郑州等地在三天的时间里下了相当于过去一年降水量的雨……河南为何会发生极端强降水?与全球气候变化是否有关?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认为,河南省这次极端强降水事件是发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7下8上”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的北方降水集中期,是东亚大气环流异常协同作用的直接结果。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是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强度增强的根本原因。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趋多趋强态势,大量研究已证实,随着气候变暖,大气层在饱和前可容纳更多水汽,极端强降水发生的可能性增大。西欧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中国河南出现“7·20”特大暴雨,都是极端强降水事件频发的具体表现。二、太行山和伏牛山是造成此次极端强降水的地形因素。太行山和伏牛山的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抬升辐合效应,强降水区在河南省西部、西北部沿山地区稳定少动,地形迎风坡前降水增幅明显。三、“7下8上”期间正是中国北方地区降水集中期,历史上许多极端强降水事件都发生在该时期,如河南的“75·8”(1975年8月)暴雨,北京的“7·21”(2012年7月21日)暴雨等。据统计,河南7月降水量为全年各月降水量的最大值,且7月到8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2%,是全年容易发生强降水的时段。四、东亚大气环流异常协同作用是造成本次极端强降水的直接原因。近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偏北,西伸到中国华北东部和黄准东部地区,河南处于副热带高压西边缘,对流不稳定,能量充足。同时热带地区台风活动进入频发期,加强了来自西北太平洋、南海和孟加拉湾的水汽输送,为河南强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来源。偏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中亚的大陆高压使得大气环流形势稳定,进一步延长了强降水持续时间。——选自《中国新闻网(2021)》【材料二】从高温热浪到暴雨洪水,近年全球多地频频遭遇罕见极端天气,造成重大损失。加强气候适应、应对气象灾害成为人类社会需要共同应对的重要课题。以欧洲为例,今年8月以来,罗马尼亚、意大利等多国气温创下历史新高;希腊等国的森林火灾仍在持续;7月,德国、比利时、荷兰等国遭遇强降水,并引发洪涝灾害。美国《科学》杂志网站刊文称,多年来,科学家已经向欧洲及其他地区发布多条洪涝灾害预警,欧洲多条河流已经明显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欧盟预计,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洪涝灾害还将进一步增多。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7月全球平均气温破纪录,成为自188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7月。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的分析显示,今年7月北极海冰覆盖面积是43年来7月记录中的第四小,仅超过2012年、2019年和2020年的海冰覆盖面积。极端天气正在对全球农业生产产生直接而强烈的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平均为1点,已经攀升至近2年来的最高水平。受严峻的气候干旱影响,农业大国巴西的主要粮食价格从去年开始持续上涨,一年内大米价格涨幅达70%,玉米价格涨幅达87%。尼日利亚的食品价格也达到近15年来的最高水平。此外,全球变暖导致的水温升高可能会使许多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鱼类和贝类物种的栖息地发生变化,最终导致渔业受损。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认为,气候变化将在未来几十年持续下去。如果能够减缓气候变化,本世纪60年代有望遏制这种负面发展趋势;而在此之前,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将越来越多。“气候变化就在眼前,当务之急是加大投资力度、适应气候变化,强化多灾种早期预警系统是其中一个做法。”——选自《人民日报(2021)》【材料三】根据《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0)》的统计,1951年至2019年的近70年里,中国年平均气温每10年升高0.24℃,这个速度明显高于同期全球的平均水平。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指出,气温升高产生的影响也明显投射到农业上。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提出,要提升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朱定真表示,农业生产规划必须考虑到气候变化因素。“现在的农业气候的规划是30年前做的。已经过了30年了,有可能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气候了,那更不能适应未来了。所以在‘十四五’规划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一直在倡导一定要考虑到现在和未来的气候变化。”除了农业生产规划需做出调整,农业科技也要尽快跟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卫建指出,当前已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农业生产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开发适应新气候的新品种。张卫建提出:“温度升高以后,大豆的光周期现象增强了,我们要选一些对光周期不敏感的品种。对玉米、水稻来说,我们考虑的更多的是是否耐高温的问题,还有是否抗病的问题。”——选自《央广网(2021)》18.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材料一可知,河南暴雨正发生在“7下8上”北方降水集中期,台风活动频发也加剧了降水的强度。B.模糊性词语也能表现语言严密的特点,比如材料二中第四段的加点词语“许多”,既说了数量,又有范围限制,用词准确。C.材料三最后一段用引用的说明方法强调“不同的农作物适合生长的气候温度不同”这一观点。D.从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气候变化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严峻挑战,我们必须学会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19.材料二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0.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你认为要减少乃至避免这些“极端天气”应该怎么做?【18~20题答案】【答案】18.C19.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数据,真实准确地说明了极端天气正在对全球农业生产产生直接而强烈的影响。20.示例:(1)每个人都应树立环保意识,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使她不再受到伤害。(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各国政府、个人都要做节能减排的工作,坚决控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地球家园一个清新、干净的环境。(3)各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解析】【18题详解】C.【材料三】最后一段“温度升高以后,大豆的光周期现象增强了,我们要选一些对光周期不敏感的品种。对玉米、水稻来说,我们考虑的更多的是是否耐高温的问题,还有是否抗病的问题”可知,气候变化(温度升高)需要对种植的作物进行调整;印证了第一段“气温升高产生的影响也明显投射到农业上”,第二段“要提升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农业生产规划必须考虑到气候变化因素”,第三段“气候变化产生的农业生产新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开发适应新气候的新品种”的内容;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及作用分析。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列图表等。说明方法:根据【材料二】第四段画线句“平均为1点”可知,此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可知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日前公布的数据,准确真实的说明了本段开头“极端天气正在对全球农业生产产生直接而强烈的影响”,使说明内容更具说服力。【20题详解】本题考查建议。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是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强度增强的根本原因”可知,“全球变暖”是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强度增强的根本原因,建议各国政府、个人都要做节能减排的工作,坚决控制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地球家园一个清新、干净的环境;根据【材料二】“第一段加强气候适应、应对气象灾害成为人类社会需要共同应对的重要课题”可知,气候变化与我们息息相关;作为个人应树立环保意识,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使她不再受到伤害;根据【材料二】第四段“极端天气正在对全球农业生产产生直接而强烈的影响”,【材料三】第一段“气温升高产生的影响也明显投射到农业上”,第二段“要提升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等语句可知,气候变化与每一个国家都密切相关;各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四)(共计9分)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坚定志向不懈奋斗沈童睿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①北京2022年冬奥会已落下帷幕,冰雪健儿追逐梦想、不懈拼搏的故事仍让人记忆犹新、倍受鼓舞: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徐梦桃,出战4届冬奥会,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金牌;单板滑雪小将苏翊鸣,一直渴望在“家门口”的冬奥会取得佳绩,常常每天训练七八个小时,最终收获了一枚宝贵的金牌……每个辉煌战绩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坚定不移的志向,一段坚持不懈的奋斗。②翻阅历史长卷,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中,都活跃着一批心系国家民族的青年: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龄仅28岁,他们推动了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群来自大城市的青年来到金银滩,隐姓埋名、一铲一锹,参与书写了惊天动地的“两弹”传奇……支持他们克服恶劣条件、成就光辉事业的,无疑是坚定远大的志向。③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如今,我们正昂首阔步走在新的伟大征程上,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科研攻关……无数舞台正等待广大青年一试身手。青年人更应该结合自身兴趣与所学知识,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实现人生价值。只有把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让青春绽放更亮丽的色彩。④有些青年人不是没有目标,只是改变得太快。学语言、考证书……开年时有许多想法,到年末发现真正坚持下来的却寥寥无几。有人说,看到目标不可实现,就应该早些转换方向,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可是,一些人只是在略作尝试、稍遇挫折之后,就轻率地断言“我做不到”。事实上,奋斗不仅要靠激情支撑,更要靠汗水浇灌。克服奋斗路上的困难,不仅要有敢问敢干的勇气、开拓进取的品格,更要有恒久的坚持、踏实的付出。贵州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张建参加学校“博士村长”计划,挑灯夜战、通宵实验,终于研究出成熟的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以实际行动助力科技兴农;西南石油大学2019级本科生刘宸,响应祖国召唤参军入伍,在“国际军事比赛——2019”中获得3枚金牌,优异成绩的背后是他在高强度训练中的咬牙坚持……正是这些平凡英雄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青年人尤其要做追梦路上的奋进者、开拓者、搏击者,让青春在服务人民、奉献祖国的激情奋斗中绽放光芒。⑤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时间是不等人的,过一年,便要进一步。习近平主席在二O二二年斯年贺词中强调:“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青年作为最有朝气、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应当坚定志向、奋楫扬帆,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新的历史伟业贡献青春力量。——选自《人民日报(2022)》21.文章开头用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故事有什么作用?22.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23.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则材料能否作为文章的论据并陈述理由。材料:曾获“清华大学十佳研究生志愿者”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的陈朝松,在大学期间支教的步伐从未停歇。陈朝松为公益事业所做的奋斗,不仅帮助了有需要的孩子们,也在其他人心中撒下了公益的种子,助推公益事业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传播。【21~23题答案】【答案】21.(1)运用故事开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2)引出下文议论的内容——坚定志向、不懈奋斗。(3)作为事实论据论证论点。22.举例论证,列举了张建、刘宸等人的事例,论证了“克服奋斗路上的困难,不仅要有敢闯敢干的勇气、开拓进取的品格,更要有恒久的坚持、踏实的付出”这一论点,从而有力地论证了“我们要坚定志向、不懈奋斗”这一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23.能。因为材料中讲的是陈朝松坚定自己的志向,即帮助有需要的孩子并为之而努力奋斗,与文中的“我们要坚定志向、不懈奋斗”这一中心论点是相符合的,所以能作为本文的论据。【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议论文首段的作用。议论文第①段的作用常常有:引出论点或论题,作为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论证论点,形式新颖,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本文第①段,“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员徐梦桃,出战4届冬奥会,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金牌;单板滑雪小将苏翊鸣,一直渴望在‘家门口’的冬奥会取得佳绩,常常每天训练七八个小时,最终收获了一枚宝贵的金牌……”从故事说起,引出议论的内容“每个辉煌战绩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坚定不移的志向,一段坚持不懈的奋斗”。故事本身在论证方法上属于举例论证,证明了本文的论点“我们要坚定志向、不懈奋斗”;另外,以名人故事开头,增加了可读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2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要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四种。做题时要深入文章具体内容,首先辨别出论证方法,然后再联系上下文,明确论证了什么观点。第④段划线句,为了论证本段的中心句“克股奋斗路上的困难,不仅要有敢间敢于的勇气、开拓进取的品格,更要有恒久的坚持、踏实的付出”,列举张建、刘宸等人的事例,是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答题模式: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论点),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23题详解】本题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我们要坚定志向、不懈奋斗”。材料列举陈朝松的例子,“在大学期间支教的步伐从未停歇”“为公益事业所做的奋斗,不仅帮助了有需要的孩子们,也在其他人心中撒下了公益的种子,助推公益事业在青年大学生群体中传播”写他坚定自己的志向,即帮助有需要的孩子并为之而努力奋斗,证明了“我们要坚定志向、不懈奋斗”的中心论点。因此可以作为文章的论据证明中心论点。(五)(共计17分)阅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记忆中的针线与慈母郑自华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既有“手中线”,必定有根针。我关于针的记忆是不堪回首的。②小时候,我因半夜上厕所,经常看见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补衣服。20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家全靠母亲一个人挣钱养家糊口,6个孩子最小的4岁,最大的18岁,6个孩子中有5个男孩。家里粮食不够吃,衣服也不够穿。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是老三。我是家中的老三,我穿的裤子是在裤管上接一段,或者在磨破的裤子上再缝上一块补丁。有一次,裤子又有洞了,我就自己补衣服。我用了一根大大的针,穿了长长的线。由于补丁摞补丁,裤子十分坚硬,无论如何用力都到不了“对岸”,只得将针放在桌上顶。结果桌上坑坑洼洼,还差点将针折断,手上更是血迹斑斑。母亲看见心疼得只落泪。③后来我进了商店工作,对针有了进一步了解。针一般在百货商店和烟纸店有售。针有各种规格,按照大小被编成号,如1、2、3号等。最长的大号针是缝被子的(那时还没有被套),最小的是绣花针。针被放在锡纸里,外面再套一只小纸袋,每个纸袋里装10到20枚不等的针。顾客买针,都是说“买引线”,没有说买针的。有句成语叫“穿针引线”,上海人将“穿针”省略了,“买引线”只有上海人才懂。居家过日子不会买整版针的,一般买1到2根。这个时候,营业员会用镊子夹出针(买针就相当于买纪念邮票一样,用手取针,手上的汗水会使针生锈。如果出现锈迹,用砂皮轻轻打磨,撒上滑石粉,放到锡纸里),将针插在硬纸板上,然后再用一张纸将硬纸板包好,这才交到顾客手中。1分钱2根针的生意就是这样做成的。曾有著名学者以此来证明上海人的精细、精致。④“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选择合适的手缝针,才能省时省力。就像秤离不开砣、砣离不开秤一样,做针线活儿离不开顶针箍。顶针箍和戒指差不多,有一个个凹陷的坑,戴在手指上,用顶针箍顶一下即可。那次补裤子,如用顶针箍,会少很多皮肉之苦。⑤我所在商店针的品种非常齐全,每月盘点比较麻烦,未拆包的没问题,拆包的不可能一根一根地数,老师傅打开纸包,凭他经验观察,是半包、三分之一包,还是四分之一包,这样价格就跟着算出来了。偶尔不小心针掉在地上,吸铁石就派上了大用场。⑥现在用针的地方越来越少了,可是毕竟还是要用的,比如钮扣掉了,总不能就扔掉吧,送到小摊上让阿姨去钉也实在说不过去。曾经,看见母亲眯着眼睛费力地穿针,总觉得不可思议,对我们来说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转眼间,我们也到了拿线寻找针眼的年龄了。我在想,没有了针线以后,慈母的形象将是什么样子呢?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选自《新民晚报(2020)》24.文章用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开头,有什么好处?25.给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做批注。由于补丁摞补丁,裤子十分坚硬,无论如何用力那针都到不了“对岸”,我只得将针抵在桌上顶。26.阅读全文,概括作者在对针和慈母的回忆中表达了哪些情感。27.此文发表在《新民晚报》上,请你为这篇文章配上一段评论性的文字。写作提示:(1)从语言表达、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或写作手法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来写;(2)结合文章内容;(3)不少于100字。【24~27题答案】【答案】24.(1)从人们熟悉的诗句写起,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引出下文叙述的对象和内容——针线与慈母;(3)增添了文章的文化意蕴。25.“对岸”本义指一定水域两侧相对的岸,在文中指裤子布的另一面,也就是针不能穿过布到达的那一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摞了许多补丁的裤子的坚硬,表现了“我”补衣服时的笨拙和艰难。26.(1)对童年怀念;(2)对人们日常精细生活的赞美;(3)对岁月易逝的感叹;(4)对母亲的思念和赞美。27.答案示例:写作手法的角度。文章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比如作者刻画母亲这个形象没有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表现,而是通过一根细小的针,回忆小时候经常看见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补衣服、“我”笨拙地缝补裤子结果弄得自己的手血迹斑斑等细节来表现母亲的闪光点,有力地展示了母亲勤劳朴实的品质,以及抒发对母亲的思念和赞美之情。【解析】【24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要结合语境,结合文章主旨,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简洁准确表述。文章用孟郊《游子吟》中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开头,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叙述的对象和内容——针线与慈母,增添了文章的文学色彩,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5题详解】本题考查批注词语的能力。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语的语境义,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感情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对岸”本义指一定水域两侧相对的岸,在文中指裤子布的另一面,也就是针不能穿过布到达的那一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裤子摞了许多补丁,十分坚硬,难以用针线穿透,体现当时“我”穿着的破烂和家庭生活的窘迫,也表现了“我”补衣服时的笨拙和艰难。【26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要理解文章内容,结合关键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围绕着针线回忆了“我”小时候穿针引线补裤子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从第②段“小时候,我因半夜上厕所,经常看见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补衣服。20世纪六十年代,我们家全靠母亲一个人挣钱养家糊口”可知,母亲含辛茹苦,抚养我们成人,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赞美。从第③段“居家过日子不会买整版针的,一般买1到2根。这个时候,营业员会用镊子夹出针,将针插在硬纸板上,然后再用一张纸将硬纸板包好,这才交到顾客手中。1分钱2根针的生意就是这样做成的”可知,这里细腻的描写体现作者对人们日常精细生活的赞美。从第⑥段“曾经,看见母亲眯着眼睛费力地穿针,总觉得不可思议,对我们来说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转眼间,我们也到了拿线寻找针眼的年龄了”可知,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文章表达作者对岁月易逝的慨叹。【27题详解】本题考查写评论性文字的能力。结合文章内容,从语言表达、人物形象、主题思想或写作手法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来写。示例:主题思想角度。本文围绕记忆中的针线回忆过往的生活,文字朴实,细节生动,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对岁月易逝的慨叹,对母亲的思念和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观察生活,领悟生活,无论往事回顾,抑或人生思考,都很感性,彰显了作者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文章是作者童年的亲历和切身感受,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却蕴含真情实感,这篇文章犹如艺苑中的小百花,叶叶青翠欲滴,朵朵绽苞竟放,什色斑斓,呈现一派春光。三、写作与表达(60分)28.阅读下文,按要求写作:学校“心灵驿站”栏目最近经常收到同学们诉说内心困惑的来信,其中有一个同学在信中写道:爸爸妈妈总是拿我和其他同学去比较,比如经常会说“你的语文成绩怎老比不过你同桌啊!”“隔壁家的女孩钢琴比赛又获奖了,你却还不会弹。”……栏目组想倡导大家都来解决这个困惑,决定在全校范围内聊聊“要不要和别人作比较”这个话题,有的同学说:“我认为不需要和别人做比较,每个人长处不一样,做好自己也能绽放光芒。”也有的同学说:“现代社会比较无处不在,有比较才有竞争,有竞争才会有进步。”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体会、思考或感悟?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要求:①字数不少于600字;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章不得出现影响评卷的人名、地名、校名等。如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④不得抄袭或套作。【28题答案】【答案】例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做个最好的自己我不去想明天的路是平坦,还是坎坷,既然,这块土地接纳了我的脚板,途中便唯有脚踏实地去迎接每一缕撞击的风,用头颅,去应对每一丝抽打的信念。生于世界上,存于宇宙中,我们并不比别人少,也并不比别人多,同顶炎炎的烈日,共沐皎皎的月辉,心志不缺,心力不乏,只要勇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与个性风采,我们就没有必要去仰视别人,一味地去崇拜别人。抛开世俗的虚荣,无需顾虑那品评与猜忌的眼神,让自己从容地走进别人的视野,承受寂寞的风雨,步量多彩人生,留下自己深深的脚印,不用在乎被误解,被否定,被攻击。只要你不击败自我,辛勤地劳动,无悔地耕耘,就会有所收获。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无数次面临这样的抉择,爱与恨,悲与喜,苦与乐,得与失,我们犹豫踯躅,左右为难,其实,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倾听心灵的钟声,作出正确的抉择。人生是诚挚的,人生是实实在在的,但人生又有太多的喜怒与悲欢,太多的烦恼与痛苦。当你投身自然的那一刹那,你只要能坦然面对,自然中的宁静至远无法远敌,那魔力能一切的一切。走出冬天的心情,积蓄着所有的力量,如同一只曾经受伤的雄鹰,怀着对天空的渴望,展翅飞翔,我没有理由选择放弃,既然选择了远方,向前就是我唯一的希望。燃起生命的烈焰,我用年轻的心,不败的志,去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无数次的跌倒,无数次的爬起,如沙漠中的旅人,跌跌撞撞,寻找自己的路。在一次次的生活磨砺中,我已懂得,生活中有风,也有雨,只要我们心存坚定的信念,每一次的站立就是生活中最美的彩虹。朋友,永不言败,做个最好的自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第一,审题立意。根据材料“‘要不要和别人作比较’这个话题,有的同学说:‘我认为不需要和别人做比较,每个人长处不一样,做好自己也能绽放光芒。’也有的同学说:‘现代社会比较无处不在,有比较才有竞争,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可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不需要比较,强调比较的坏处,提倡“做好自己也能绽放光芒”;一是需要比较,应强调比较的功用、意义和价值,强调“有竞争才会有进步”,可从两中观点中选取一个方面立意和选材。也可提取两个观点的“交集”,辩证地看待和分析,“比较”并非绝对有害,如果合理“比较”、睿智“比较”、健康“比较”。不见得就是坏事;而一味地“比较”,不加区分、不辨美丑、不分善恶,不见得就是好事。根据上述分析,有三个立意角度:有比较才能有进步;(肯定)一味攀比会使人迷失方向;(否定)“比”是一种智慧,会“比较”能激励斗志,不会“比较”则心生嫉妒,丧失斗志,甚至误入歧途,由此可见,“比较”是一把双刃剑。(中立)三种立意中,会“比较”、善“比较”应是最佳立意。可写成记叙文,也可写成议论文。第二,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选材构思。根据对题意的理解,先确定立意,如“善比”是一种智慧;然后根据自己熟悉的体裁选定文体。如写成记叙文,应写与“比较”相关的故事。如你是什么时候,因何事,与何人“比较”;要写清楚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要用心理描写写出自己的感受,用议论抒情语句点明“比较”对你的影响和作用。如写成议论文,应先明确中心论点,如有比较才能有进步,然后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安排文章结构;选取名人名言和典型事例,旁征博引,从道理和事实两个角度充分论证,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娄底市2020年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娄底市2022年中考地理一模试题(附答案)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年湖南省娄底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二)(解析版)
2022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考模拟语文试题(一)(解析版)
湖南省娄底市2022届高三生物二模试题(Word解析版)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5-19 09:13:19
页数:20
价格:¥5
大小:67.03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