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各区高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2022年北京各区高三一模文言文阅读汇编一、文言文阅读(2022·北京东城·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屈到嗜芰【1】。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2】,宗老将荐芰,屈建【3】命去之。宗老曰:“夫子属之。”子木曰:“不然。夫子承楚国之政,其法刑在民心而藏在王府,上之可以比先王,下之可以训后世,虽微楚国,诸侯莫不誉。其祭典有之曰:国君有牛享,大夫有羊馈,士有豚犬之奠,庶人有鱼炙之荐,笾豆、脯醢则上下共之。不羞珍异,不陈庶侈。夫子不以其私欲干国之典。”遂不用。(取材于《国语》)注释:【1】芰:菱角。【2】祥:丧祭名,此处指父母死后十三个月的祭祀。【3】屈建:字子木,屈到之子,春秋时楚国令尹。材料二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将荐芰,屈建命去之。君子曰:“违而道。”唐柳宗元非之曰:“屈子以礼之末,忍绝其父将死之言。且《礼》有‘斋之日,思其所乐,思其所嗜。’子木去芰,安得为道?”甚矣,柳子之陋也。子木,楚卿之贤者也。夫岂不知为人子之道,事死如事生,况于将死丁宁之言,弃而不用,人情之所忍乎!是必有大不忍于此者而夺其情也。,曾子有疾,称君子之所贵乎道者三。孟僖子卒,使其子学礼于仲尼。管仲病,劝桓公去三竖。夫数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勤于道德,或训其子孙,虽所趣不同,然皆笃于大义,不私其躬也如是。今赫赫楚国,若敖氏【注】之贤,闻于诸侯,身为正卿,死不在民,而口腹是忧,其为陋亦甚矣。使子木行之,国人诵之,太史书之,天下后世不知夫子之贤,而唯陋是闻,子木其忍为此乎?故曰:是必有大不忍者而夺其情也。然《礼》之所谓“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此言人子追思之道也。曾皙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母没而不能执母之器,皆人子之情自然也,岂待父母之命耶?今荐芰之事,若出于子则可,自其父命,则为陋耳。岂可以饮食之故而成父莫大之陋乎!曾子寝疾,曾元难于易箦。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若以柳子之言为然,是曾元为孝子,而曾子顾礼之末易箦于病革之中,为不仁之甚也。(取材于苏轼《屈到嗜芰论》)【注】若敖氏:春秋时楚国的芈姓家族,屈到和屈建都是该家族成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不羞珍异 玉盘珍羞直万钱(李白《行路难》其一)B.忍绝其父将死之言 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蒲松龄《促织》)C.事死如事生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司马迁《鸿门宴》),D.然皆笃于大义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李密《陈情表》)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虽微楚国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丘明《烛之武退秦师》)B.庶人有鱼炙之荐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屈原列传》)C.违而道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苏轼《石钟山记》)D.子木其忍为此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韩愈《师说》)3.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屈建在祭祀父亲的时候没有使用菱角,而是使用了更合乎祭礼的祭品。B.后人对屈建去芰褒贬不一,柳宗元持批评态度,苏轼则持认同的态度。C.父母去世以后就不再读书和劳作,苏轼认为这是子女真情的自然流露。D.苏轼认为,按柳宗元的逻辑,曾子病危时仍恪守礼法的做法是不仁的。4.将文中画线语句译为现代汉语。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5.苏轼认为屈建去芰“是必有大不忍者”。请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说明苏轼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6.柳宗元和苏轼对“屈建去芰”各有自己的评价,你认同谁的评价?请以下面两则材料为依据加以解说。(1)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2)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 (2022·北京西城·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①人君御臣,相易而将难。将有二:有贤将,有才将。而御才将尤难。②六畜,其初皆兽也。彼虎豹能搏、能噬,而马亦能蹄,牛亦能触。先王知能搏能噬者不可以人力制,故杀之。蹄者可驭以羁绁,触者可拘以福衡,故先王不忍弃其材而废天下之用。是故先王之选才也,自非大奸剧恶如虎豹之不可以变其搏噬者,未有不欲制之以术而全其才以适于用。况为将者,又不可责以廉隅、细谨,顾其才何如耳。汉之韩信、黥布、彭越,才将也。贤将既不多有,得才者而任之可也。③或曰:“将之所以毕志竭力、蹈白刃而不辞者,冀赏耳,不如勿先赏以邀其成功。”或曰:“赏所以使人,不先赏,人不为我用。”,是皆一隅之说,非通论也,不可用也。才小志亦小,才大志亦大,人君当观其才之小大,而为制御之术以称其志。④夫养骐骥者,丰其刍粒,洁其羁络,浴之清泉,而后责之千里。彼骐骥者,其志常千里也,夫岂以一饱而废其志哉!至于养鹰则不然,获一雉,饲以一雀;获一兔,饲以一鼠。彼知不尽力于击搏,则其势无所得食,故然后为我用。才大者,骐骥也,不先赏之,是养骐骥者饥之而责其千里,不可得也;才小者,鹰也,先赏之,是养鹰者饱之而求其击搏,亦不可得也。是故先赏之说,可施之才大者:不先为赏之说,可施之才小者:兼而用之可也。⑤昔者,汉高帝一见韩信而授以上将,解衣衣之,推食哺之;一见黥布,而以为淮南王,供具饮食如王者;一见彭越,而以为相国。当是时,三人者未有功于汉也。厥后追项籍垓下,与信、越期而不至,捐数千里之地以畀之,如弃敝屐。项氏未灭,天下未定,而三人者已极富贵矣。何则?高帝知三人者志大,不极于富贵,则不为我用,虽极于富贵而不灭项氏,不定天下,则其志不已也。至于樊哙、滕公之徒则不然,拔一城、陷一阵,而后增数级之爵,否则终岁不迁也。知其才小而志小,而先赏之,则彼将泰然自满,而不复以立功为事故也。⑥噫!韩信立于齐,当此之时而夺之王,汉其殆哉!而彼则曰:“汉王不夺我齐也,”故齐不捐,则韩信不怀;韩信不怀,则天下非汉之有。呜呼!高帝可谓知大计矣。(取材于苏洵《御将》)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牛亦能触 触:用触角抵人B.又不可责以廉隅 廉隅:品行端正C.捐数千里之地以畀 畀:给予D.则韩信不怀 怀:怀恨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先王知能搏能噬者…… ②将之所以毕志竭力、蹈白刃而不辞者B.①人君当观其才之小大 ②汉其殆哉C.①彼知不尽力于击搏 ②不极于富贵D.①故然后为我用 ②而以为淮南王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把将分为“贤将”和“才将”,本文则重点议论如何驾驭才将,因为作者更欣赏才将,认为其更难得。B.作者用虎豹、牛马的野性来比喻才将难以驾驭之处,同时他认为对待牛马的态度应与对待虎豹的态度不同。C.作者在对待如何封赏才能不同的将领的问题上,反对那些片面的一隅之见,表现出较为客观辩证的思想。D.全文论证层次清晰,首段提出论题,然后指出选将要唯才是用,再进一步论析御将的智慧,并辅以例证。10.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史为证,在对比中证明文章观点,这一点和《五代史怜官传序》有共同之处。,B.第③段两处“或曰”与苏询《六国论》首段的“或曰”都引发了作者的全面否定。C.第④段提到的“养骐骥”与《荀子·劝学》中提到的“骐骥一跃”感情色彩相同。D.本文先用自然物来作类比,然后举史实论证,这种写法与《种树郭橐驼传》相一致。1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人君成功驾取才将应具备的多种素质,并根据文意分别加以说明。 (2022·北京朝阳·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取材王安石夫工人之为业也,必先淬砺其器用,抡度其材干,然后致力寡而用功得矣。圣人之于国也,必先遴柬其贤能,练核其名实,然后任使逸而事以济矣。故取人之道,世之急务也,自古守文之君,孰不有意于是哉?然其间得人者有之,失士者不能无焉,称职者有之,谬举者不能无焉。必欲得人称职,不失士,不谬举,宜如汉左雄所议文吏课笺奏【1】、诸生试家法【2】,为得矣。,所谓文吏者,不徒苟尚文辞而已,必也通古今,习礼法,天文人事,政教更张,然后施之职事,则以详平政体,有大议论,使以古今参之是也。所谓诸生者,不独取训习句读而已,必也习典礼,明制度,臣主威仪,时政沿袭,然后施之职事,则以缘饰治道,有大议论,则以经术断之是也。以今准古,今之进士,古之文吏也;今之经学,古之诸生也。然其策进士,则但以章句声病,苟尚文辞,类皆小能者为之;策经学者,徒以记问为能,不责大义,类皆蒙鄙者能之。使通才之人或见赘于时,高世之士或见排于俗。故属文者至相戒曰:“涉猎可为也,诬艳可尚也,于政事何为哉?”守经者曰:“传写可为也,诵习可勤也,于义理何取哉?”故其父兄勖其子弟,师长勖其门人,相为浮艳之作,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也。何哉?其取舍好尚如此,所习不得不然也。若此之类,而当擢之职位,历之仕途,一旦国家有大议论,立辟雍明堂,损益礼制,更著律令,决谳疑狱,彼恶能以详平政体,缘饰治道,以古今参之,以经术断之哉?是必唯唯而已。故才之不可苟取也久矣,必若差别类能,宜少依汉之笺奏家法之义。策进士者,若曰邦家之大计何先,治人之要务何急,政教之利害何大,安边之计策何出,使之以时务之所宜言之,不直以章句声病累其心。策经学者,宜曰礼乐之损益何宜,天地之变化何如,礼器之制度何尚,各傅经义以对,不独以记问传写为能。然后署之甲乙以升黜之,庶其取舍之鉴灼于目前,是岂恶有用而事无用,辞逸而就劳哉?故学者不习无用之言,则业专而修矣;一心治道,则习贯而入矣。若此之类,施之朝廷,用之牧民,何向而不利哉?其他限年之议,亦无取矣。(有删改),注释:【1】笺奏:奏章。【2】家法:这里指某一学派的传统做法。12.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抡度其材干 抡度:挑选衡量B.以今准古 准:比照C.诬艳可尚也 诬艳:浮艳失实D.故其父兄勖其子弟 勖:劝阻13.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夫工人之为业也 其他限年之议B.然后施之职事 所习不得不然也C.则以经术断之是也 各傅经义以对D.彼恶能以详平政体 是岂恶有用而事无用14.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类皆蒙鄙者能之都像蒙蔽鄙视别人的做法B.以追时好而取世资也来追逐时人喜好并猎取立身处世的资本C.决谳疑狱审断有疑问的案件D.庶其取舍之鉴灼于目前或许人才的取舍标准可以彰显在眼前15.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选拔能胜任其职的人才,应综合考查他们的名声和实际能力。B.历代想守好祖宗基业的帝王都很重视人才选拔,但都做得不尽如人意。C.作者以政治家的眼光审视人才选拔的方法,论及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D.本文说理不蔓不枝,有条不紊,用语准确精练,斩截明了,理足气盛。16.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使之以时务之所宜言之17.本文在第一段结尾处提出选拔人才应借鉴汉代“文吏课笺奏、诸生试家法”的做法。请用自己的话谈谈作者在后面三段是如何逐层阐明这一观点的。 (2022·北京海淀·高三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针名清·章学诚,名者,实之宾。实至而名归,自然之理也,非必然之事也。君子顺自然之理,不求必然之事也。君子之学,知有当务而已矣。未知所谓名,安有见其为实哉?好名者流,徇名而忘实,于是见不忘者之为实尔。君子出处①,当由名义。先王所以觉世牖②民,不外名教。伊古以来,未有舍名而可为治者也。义本无名,因欲不知义者由于义,故曰名义;教本无名,因欲不知教者率其教,故曰名教。揭而为名,求实之谓也。譬犹人不知食,而揭树艺之名以劝农;人不知衣,而揭盆缲之名以劝蚕。暖衣饱食者,不求农蚕之名也,而但以饱暖相矜耀。是以必有辍耕织而忍饥寒,假糠秕以充饱,裹败絮以伪暖,斯乃好名之弊矣。故名教名义之为名,农蚕也;好名者之名,饱暖也。必欲骛饱暖之名,未有不强忍饥寒者也。然谓好名者丧名,自然之理也,非必然之事也。昔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实至而名归,名亦未必遽归也。天下之名,定于真知者,而羽翼于似有知而实未深知者。夫真知者,必先自知。天下鲜自知之人,故真能知人者不多也,似有知而实未深知者则多矣。似有知,故可相与为声名;实未深知,故好名者得以售其欺。故好名者往往得一时之名,犹好利者未必无一时之利也。且好名者,固有所利而为之者也。如贾之利市焉,贾必出其居积,而后能获利;好名者,亦必浇漓③其实,而后能徇一时之名也。盖人心不同如其面,故务实者,不能尽人而称善焉。好名之人,则务揣人情之所向,不必出于中之所谓诚然也,且好名者,必趋一时之风尚也。风尚循环,如春兰秋菊之互相变易,而不相袭也。人生其间,才质所优,不必适与之合也。好名者,则必屈曲以徇之,故于心术多不可问也。故好名者,德之贼也。,若夫真知者,自知之确,不求人世之知之矣。其于似有知实未深知者,不屑同道矣。以是而问当世之知,则寥寥矣,而君子不以为患焉。浮气息,风尚平,天下之大,岂无真知者哉?至是而好名之伎亦有所穷矣。故曰:实至而名归,好名者丧名,皆自然之理也,非必然之事也。卒之事亦不越于理矣。(有删改)【注释】①“出处”指进退等行为。②“牖”通“诱”,引导。③“浇漓”,使……淡薄。1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徇名而忘实 徇私舞弊B.而揭树艺之名以劝农 劝善规过C.必欲骛饱暖之名 好高骛远D.故好名者,德之贼也 捉贼见赃1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先王所以觉世牖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因欲不知义者由于义。蒙故业,因遗策。C.固有所利而为之者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D.其于似有知实未深知者。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借“农蚕之名”揭示了“好名”的弊端,借“饱暖之名”阐释了“名”的意义。B.第二段以介之推为例,证明凭自身之“实”可获得美名,但名声未必能立刻得到。C.第二段写了“似有知而实未深知者”众多,“好名者”借此“得一时之名”的现象。D.第三段指出“好名者”之所以揣摩他人之情,迎合一时风尚,是为了求一己之名利。21.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以必有辍耕织而忍饥寒,假糠秕以充饱,裹败絮以伪暖,斯乃好名之弊矣。22.作者认为“实至而名归,好名者丧名,皆自然之理也,非必然之事也。卒之事亦不越于理矣”。请根据文意,联系实际,谈谈你得到的教益。 (2022·北京丰台·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汤胤绩传,胤绩少负才,好使气,貌类河朔人,两眸睁然,髭奋起如戟。年十五六入学为生徒,日记数万言。学有旧版文千余字,胤绩骑马过,一目成诵。应天尹下学,传筹召诸生。胤绩独后至,当笞,大呼折尹,声撼庭木。尹愧愤,卒笞之。胤绩攘袂走出学门,题诗府署合扉上。遂去学,出游江湖上。凡吴越间豪家富室争延致之。周文襄公转运江南,闻其名,召之至曰:“王孙能作启事否?”胤绩请纸笔,即席具状数万言,类宿构者,皆切当世务。文襄奇之,上书荐其才有文武具。驿召赴京。时于少保方督诸军,请试之。立胤绩将台下,万卒环视。于公摘古今将略及诸史中事,举以问。胤绩应对如洪钟,不能屈。左右啧啧叹赏。于公亦抚掌曰:“吾子诚有才。”入对以为锦衣卫百戸。后,胡忠安公言胤绩才可用,进署指挥佥事。天顺中,校事者【1】甚横,李文达公多裁之。而文达尝召胤绩与语,胤绩张口论天下事及古今成败,一坐尽倾。文达爱其才,将荐之。校事者遂捃摭【2】胤绩往年在江南受赇事,下之狱。胤绩诟骂不绝口,至诋之为奴。然胤绩实出息于人而不立劵,无以自白,遂谪为民。荷校出都城,故人有唁之者,胤绩仰天笑曰:“吾子以指挥为足荣一汤胤绩耶?”掉首行,弗顾。成化初,遇沾恩复其官,诏以裨帅出守孤山堡。孤山在延安西,虏岁入之,守者多以军败黜。胤绩得诏,曰:“噫!吾死矣。”抵镇,草封事数千言,大率谓朝廷宜先城孤山,聚粮糗,募死士。又移书当路言状。遂愤愤吐殷血数升,卧不能起。丁亥,虏入寇,主将闭城门不出兵。虏大掠子女而东。胤绩怒发上指,曰:“死国,分也。”,力疾而起,戎服跨马率麾下百余人邀虏于境上,力战数十,众寡不敌,遂死山下。胤绩为人,轩豁倜傥,直欲起古豪杰与之友,视世之琐琐者,以为龌龊不足与语。与人言,出入经史子籍,纵横辟阖,随意所如。有问古名将者,胤绩以张巡、岳飞为第一。其人曰:“岳将军则闻命矣,张睢阳何如人?”胤绩瞋目曰:“子不观其对令狐潮之语【3】乎?卿未识人伦,焉知天道!自唐以下谁有为此语者?”其所见如此。史官曰:予少与胤绩游,知其人,使不死为大将,将数万兵出阴山,其功名当不在古豪杰下,顾独膏血草莽中,天也。或者谓胤绩类太史公所谓游侠,乃大不然。胤绩行事虽若任侠,然扣其所得,朱家、郭解【4】,直奴才耳!乌足以比胤绩哉!(取材于程敏政《篁墩文集》卷49《汤胤绩传》)注释:【1】校事者:明朝厂卫机构里掌侦察刺探,监视臣民的人。【2】捃摭:搜罗材料。【3】对令狐潮之语:语见《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四》。潮因说巡曰:“天下事去矣,足下坚守危城,欲谁为乎?”巡曰:“足下平生以忠义自许,今日之举,忠义何在!”【4】朱家、郭解:秦汉时期游侠。【链接材料】朱家在世期间大量藏匿豪士及亡命之人,以助人之急而闻名于关东。郭解年青时心狠手辣,恣意杀人,后来对人以德报怨,厚施薄望,救人之命不恃其功。司马迁评价他们“,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2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去学,出游江湖上 去:离开B.李文达公多裁之 裁:推断C.荷校出都城 荷:等到D.使不死为大将 使:假如24.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年十五六入学为生徒 遂谪为民B.然胤绩实出息于人而不立劵 虏大掠子女而东C.吾子以指挥为足荣一汤胤绩耶 守者多以军败黜D.召之至曰 视世之琐琐者2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凡吴越间豪家富室争延致之 但凡是吴越之间的豪富人家都争相邀请招揽他B.类宿构者,皆切当世务 就像是预先构思好了一样,内容都切中世情时事C.死国,分也 国家灭亡了,我们也会四散分离。D.顾独膏血草莽中,天也 只是他的热血仅浇灌在了草野之中,这真是天意呀26.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汤胤绩的长相刚猛奇异,记忆力惊人,恃才傲物,从小就表现出冲犯任性的性格特点。B.周文襄和于少保亲自下场测试,汤胤绩的过人才华得到验证和展示,获得赞赏和推荐。C.由于没留存券据无法自证清白,汤胤绩被贬官,故友前来宽慰,他只好强颜欢笑逃离。D.汤胤绩虽知其不可为,但仍殚精竭虑为孤山防守提出详尽的战略方案,并与强敌死战。27.作者认为汤胤绩虽然行事作风类似游侠,但朱家、郭解还是无法跟他相提并论,请结合全文及链接材料简要说明理由。 (2022·北京石景山·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征。水之寒也,火之热也,金石之坚刚也,此数物未尝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著乎其体也。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数物,而谁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怒人之不信也,犹教人执鬼缚魅,而怨人之不得也,惑亦甚矣!谁谓华、岱之不高,江、汉之不长与?君子修德,亦高而长之,将何患矣?故求己而不求诸人,非自强也,见其所存之富耳,。怨人之谓壅,怒己之谓通;通也知所悔,壅也遂所误。遂所误也,亲戚离之;知所悔也,疏远附之。疏远附也,常安乐;亲戚离也,常危惧。自生民以来,未有不然者也。殷纣为天子而称独夫,仲尼为匹夫而称素王,尽此类也。人情也莫不恶谤,而卒不免乎谤。谤之为名也,逃之而愈至,距之而愈来,讼之而愈多。明乎此,则君子不足为也,暗乎此,则小人不足得也。帝舜屡省,禹拜昌言,明乎此者也;厉王【1】蒙戮,吴起【2】刺之,暗乎此者也。夫人也,皆书名前策,著形列图,或为世法,或为世戒,可不慎之?曾子曰:“或言予之善,予惟恐其闻;或言予之不善,惟恐过而见予之鄙色焉。”故君子服过也,非徒饰其辞而已,诚发乎中心,形乎容貌;其爱之也深,其更之也速,如追兔惟恐不逮;故有进业无退功。夫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失体、丧心之人,祸乱之所及也,君子舍之焉。《周书》有言:人毋鉴于水,鉴于人也。”鉴也者,可以察形;言也者,可以知德。小人耻其面之不及子都【3】也,君子耻其行之不如尧舜也。故小人尚明鉴,君子尚至言。至言也,非贤友则无取之,故君子必求贤友也。夫贤者,言足听,貌足象,行足法,加乎善奖人之美,而好摄人之过,其不隐也如影,其不讳也如响。故我之惮之,若严君在堂而神明处室矣,虽欲为不善,其敢乎?故求益者之居游也,必近所畏而远所易。(取材于徐幹《中论》),注释:【1】厉王,西周天子。奢侈暴虐,派人杀害谤者,后被放逐。【2】吴起:战国时人,少年时游仕不遂,乡人们议论他,被他杀死。【3】子都:古代美男子名。2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言莫弃乎无征 征:证明 ②信著乎其体也 著:显现 ③壅也遂所误 遂:放任 ④讼之而愈多 讼:诉讼 ⑤禹拜昌言 昌:善,正当 ⑥鉴也者,可以察形 鉴:鉴别 ⑦君子尚至言 尚:注重 ⑧而好摄人之过 摄:指出 A.①⑤ B.②⑦ C.③⑧ D.④⑥2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谁其疑我哉/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仲尼为匹夫而称素王/源不深而望流之远C.故我之惮之/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D.谤之为名也/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3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不信吾所行,如今不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B.非自强也,见其所存之富耳并不是看重自己,而是发现自己可供修德的地方很多罢了C.故君子服过也,非徒饰其辞而已所以君子承认自己的过错,不是修饰他的言辞罢了D.言足听,貌足象,行足法言论足够听到,容貌足够相似,行为足够效法31.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纣和孔子的例子说明,君子修德应当像华、岱之高那样有目共睹。B.舜、禹与厉王等人对谤言的态度截然相反,引出的结果也迥然不同。C.曾子看重发自内心的自我修养,对赞扬与批评都怀有怵惕戒惧之心。D.作者认为贤友也是畏友,因为贤友具有不隐人善、不讳人过的秉性。32.文章开篇提出人应当追求“信著乎其体”。如何达到这样的境界?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括。 (2022·北京门头沟·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饮泉亭记昔司马氏有廉臣焉,曰吴君隐之,出刺广州,过贪泉而饮之,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杯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而后世之称廉者,亦必曰“吴刺史”焉。有元宪副吴君为广西时,名其亭曰“饮泉”,慕刺史也,而宪副之廉,卒与刺史相先后。至正十四年,宪副之孙以时,以故征士京兆杜君伯原所书“饮泉亭”三字,征子言。予旧见昔人论刺史饮泉事,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夫君子以身立教,有可以植正道,通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皆当见而为之,又何可病而讥之哉?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争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向使有泉焉,曰饮之者死,我乃奋其不畏之气,冒而饮之,死非我能夺也,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是矫也,是无益而沽名也,则君子病而不为之矣。大丈夫之心,仁以充之,礼以立之,驱之以刀剑而不为不义屈,临之以汤火而不为不义动,夫岂一勺之水所能幻移哉?人之好利与好名,皆蛊于物者也,有一焉,则其守不固,而物得以移之矣。若刺史,吾知其决非矫以沽名者也,惟其知道,明而自信,笃也,故饮之以示人,使人知贪廉之由乎内,而不假乎外,使外好名而内贪浊者,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夫是之谓植正道,通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真足以启愚而立懦,其功不在伯夷、叔齐下矣。,番禺在岭峤外,去天子最远,故吏于其地者,得以逞其贪,贪相承习为故,民无所归咎,而以泉当之,怨而激者之云也。刺史此行,非惟峤外之民始获沾天子之惠,而泉亦得以雪其冤。夫民,天民也,泉,天物也,一刺史得其人,而民与物皆受其赐。呜呼,伟哉!以时尚气节,敢直言,见贪夫疾之如仇,故凡有禄位者,多不与相得。予甚敬其有祖风也,是为记。(取材于刘基《诚意伯文集》)3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卒与刺史相先后 卒:最终 B.是无益而沽名也 沽:猎取C.得以逞其贪 逞:放任 D.贪相承习为故 故:缘故3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皆当见而为之 人之好利与好名B.冒而饮之 而物得以移之矣C.皆蛊于物者也 故吏于其地者D.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 而以泉当之3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或病其为矫心 有人指责他故作姿态B.夫岂一勺之水所能幻移哉 难道是一勺水所能祸乱和改变的吗C.惟其知道 只因为他深知道义D.多不与相得 大多不能得到他,36.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刺史饮泉之事是君子之行,可匡正人心,弘扬公道,值得世人学习。B.人命长短由天,人之善恶由己,这与《五代史伶官传序》开篇有异曲同工之妙。C.作者认为刺史为抨击沽名钓誉之辈饮贪泉之水,其努力程度不亚于伯夷、叔齐。D.文章结尾段指出了以“贪”命名泉水的原因,表达了百姓对贪官污吏的憎恨。37.本文第三段体现了刘基“理明气昌”的创作主张,即修身明德之道要阐释明确,行文气势要盛大激昂。请结合本段内容,简要概括作者是如何体现这一主张的? (2022·北京房山·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英雄之士,能为智者之所不能为,则其未及为者,盖不可以常理论矣。骐骥之马,足如奔风,升高不轩,履湿不濡,度山越堑,瞬息千里。而适值一马,盖亦能然,则虽有此骏,而不足以胜骐骥也。于是驾以轻车,鸣以和鸾,步骤中度,缓急中节,锵锵乎道路之间,能行千里而能不行,虽无一时之骏,而久则有万全之功。何者?吾乖其所能而出其所不能,可以扼其喉而夺其气也。且谲诈无方,术略横出,智者之能也;去诡诈而示之以大义,置术略而临之以正兵,此英雄之事,而智者之所不能为矣。故夫谲诈者,司马仲达之所长也。使孔明而出于此,则是以智攻智,以勇击勇,而胜负之数未可判;孰若以正而攻智,以义而击勇!此孔明之志也,而何敢以求近效哉!故仲达以奸,孔明以忠;仲达以私,孔明以公;仲达以残,孔明以仁;仲达以诈,孔明以信。兵未至而仲达之气已沮矣。八阵列于前,四头八尾,触处为首,进无速奔,退无遽走;突兵不能触其膺,奇兵不能缭其背;伏兵不能冲其胁,追兵不能袭其后;谋间无所窥,诈谋无所用;当之则破,触之则靡。锋未交而仲达之能已乖矣。夫仲达出奇制胜,变化如神,天下莫不惮之。虽孙权亦以为可惮,而仲达亦自负其能也。孔明以步卒十余万,西行千里,行行然求与之战。而仲达以劲骑三十万,仅能自守,来不敢敌,去不敢追。贾诩等尝逼之战矣,兵交即败,不敢复出,姑以待弊为名。而其为计者,不过日夕望其死,而无他术也。彼岂孔明敌哉!论者以孔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虽知者亦止以为知其短而不用。吾独谓其能为而能不为,将以乖仲达之所能,而出其所不能也。故吾尝论孔明而无死,则仲达败,关中平,魏可举,吴可并,礼乐可兴。,且孔明之治蜀,王者之治也。治者,实也;礼乐者,文也。焉有为其实而不能为其文者乎?人能捐千金之璧而不能辞逊者,天下未之有,吾固知其必能兴礼乐也。不幸而天不相蜀,孔明早丧,天下犹未能一,而况礼乐乎!使后世妄儒得各肆所见:灭孔明者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选自陈亮《酌古论·孔明》有删改)3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缓急中节 中:合乎B.而胜负之数未可判 数:数量C.奇兵不能缭其背 缭:绕到D.贾诩等尝逼之战矣 逼:催促39.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盖不可以常理论矣 去诡诈而示之以大义B.而适值一马,盖亦能然 行行然求与之战C.且孔明之治蜀 天下未之有D.吾独谓其能为而能不为 故吾尝论孔明而无死40.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无速奔,退无遽走前进时不快速奔跑,后退时不仓猝逃跑B.彼岂孔明敌哉他哪里是诸葛亮的对手呢C.虽知者亦止以为知其短而不用虽然智者也只是认为孔明是知道自己的弱点却故意不用D.不幸而天不相蜀不幸的是老天都不帮助蜀国,41.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以骐骥与骏马相比说明英雄胜于智者。B.作者认为若假以时日孔明未必能统一天下。C.诸葛亮大业未竟成为后世妄评的一个借口。D.选文因运用对比论证使观点鲜明论证有力。42.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本文将孔明与仲达比较,请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孔明胜于仲达之处。 (2022·北京平谷·零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吕好问,字舜徒,侍讲希哲子也。以荫补官。崇宁初,治党事,好问以元佑子弟坐废。后两监东岳庙。时蔡卞为帅,欲扳附善类,待好问特异。好问以礼自持,卞不得亲。及卞得政,当时据属拔擢略尽,独好问留滞,卞讽之曰:“子少亲我,即阶显列矣。”好问笑不答。靖康元年,以荐召为左司谏。钦宗谕之曰:“卿元佑子孙,朕特用卿,令天下知朕意所向。”先是,微宗将内禅,诏解党禁,除新法,尽复祖宗之故。而蔡京党戚根据中外害其事,莫肯行。好问言:“陛下宵衣旰食,有求治之意;发号施令,有求治之言。逮今半载,治效途邈,良由左右前后,不能推广德意,而陛下过于容养。臣恐淳厚之德,变为颓靡,且今不尽革京、贯等所为,大平无由可致。”钦宗乡纳。好问疏蔡京过恶,乞役海外,黜朋附之尤者以厉其余。每奏对,帝虽当食,辄使毕其说。,时金人既退,大臣不复顾虑,武备益弛。好问言:“金人得志,益轻中国,秋冬必倾国复来,御敌之备,当速讲求。今边事经画旬月,不见施设,臣僚奏请皆不行下,此臣所深惧也。”及边警急,大臣不知所出,遣使讲解。金人佯许而攻略自如,诸将以和议故,皆闭壁不出。好问言:“彼名和而实攻,朝廷不谋进兵遣将,何也?请亟集沧、滑、邢、相之戍,以遏奔冲,而列勤王之师于畿邑,以卫京城。”疏上不省。金人陷真定,上下震骇,廷臣狐疑相顾,犹以和议为辞。好问率台属劾大臣畏懦误国,出好问知袁州。既而金人薄都城,进兵部尚书。都城失守,金人立张邦昌,以好问为事务官。邦昌入居都省,好问曰:“相公真欲主邪,抑姑塞敌意而徐为之图尔?”邦昌曰:“是何言也?”好问曰:“女真既去,能保如今日乎?大元帅在外,元佑皇太后在内,此殆天意,盍亟还政,可转祸为福。”又语邦昌曰:“天命人心,皆归大元帅,相公先遣人推戴,则功无在相公右者。若抚机不发,他人声义致讨,悔可追邪?”既而,好问遣使诣大元帅府劝进,请元祐太后垂帘,邦昌易服,归太宰位。时百司文移,必去年号,独好问所行文书,称“靖康二年”。高宗即位,太后遣好问奉手书诣行在所,高宗劳之曰:“宗庙获全,卿之力也。”除尚书右丞。除资政殿学士、知宣州、提举洞霄宫,以恩封东莱郡侯。避地,卒于桂州。(选自《宋史》,有删改)4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卞讽之曰 讽:讽刺,B.钦宗乡纳 乡纳:同意并加以采纳C.出好问知袁州 知:主持;管理D.既而金人薄都城 薄:迫近4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好问以礼自持 以荐召为左司谏B.尽复祖宗之故 御敌之备C.金人佯许而攻略自如 而列勤王之师于畿邑D.朝廷不谋进兵遣将,何也? 是何言也45.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阶显列矣就可列于显贵之中了B.治效途邈治理的效果仍相差很远C.好问疏蔡京过恶吕好问上书陈说蔡京过多的罪恶D.盍亟还政(你)何不尽快交还政权46.把文中画曲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相公真欲立邪,抑姑塞敌意而徐为之图尔?4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好问曾因朋党之事受连累被罢官,那也不愿受蔡卞拉拢,致使得不到提拔。,B.吕好问在边境紧急时,上书要求加强防备,但意见未被采纳,后来京城失陷。C.吕好问晓之以理,劝张邦昌审时度势,主动让位,张邦昌最终退居太宰之位。D.吕好问能替太后写信,送到皇帝所在地,可见其能力卓越,深受帝后的赏识。48.本文通过正侧面描写塑造吕好问人物形象,试举例加以印证。参考答案:1.C2.A3.C4.小人用无原则的宽容来爱人5.要点:①违背父亲的嘱托是不符合人之常情的,屈建是德才兼备的楚国上卿,不可能这样做,因此一定有更大的理由使他没有遵循人之常情;②君子不能以私害公,古时曾子、孟僖子、管仲等人,临死时都是重视大义而不偏爱自己;③屈到身居高位以德才闻名,如果在临死时不关心百姓而是只忧虑自己的饮食,会显得目光短浅,留下浅陋的名声,比起不遵从父亲荐芰的托付,让父亲留下浅陋的名声是屈建更加不忍心做的。6.示例一:我赞同柳宗元。材料(1)信息为“无违”“祭之以礼”,,这是《论语》中孔子的观点和立场。而原文材料二第二段信息中柳宗元也是以《论语》中“君子曰:‘违而道’”为理由说话的,唐柳宗元非之曰:“屈子以礼之末,忍绝其父将死之言。且《礼》有‘斋之日,思其所乐,思其所嗜。’子木去芰,安得为道?”可见柳宗元也是站在孔子“道”“礼”的立场上来否定屈建去芰的做法,认为他有违先父的临终嘱托,不孝顺。示例二:我赞同苏轼。材料(2)中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思是说父亲在世的时候,看他的志向;父亲去世以后,看他的行为,在父亲去世多年后,他仍然没有改变父亲为他选择的道路(没有忘记父亲的教诲),就算得上是有孝心守护孝道啊。再结合原文材料二第二、三、四、五段信息可知苏轼认为违背父亲的嘱托是不符合人之常情的,君子不能以私害公,重视大义而不偏爱自己,不让父亲留下浅陋的名声,所以“屈建去芰”也是一种孝道。【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A.第一句:“羞”,进献;句意为“不进献珍贵奇特的东西”。第二句:“羞”,通“馐”,美味的食品;句意为“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B.第一句:“绝”,抛弃;句意为“忍心抛弃他父亲将死时的托付”。第二句:“绝”,绝然、绝对、全然、根本;句意为“然而心力、视力、耳力都用尽了,结果还是一点蟋蟀的踪迹响声都没有”。,C.第一句:“事”,侍奉、对待;句意为“侍奉去世的长辈好像他们活着时一样”。第二句:“事”,侍奉、对待;句意为“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D.第一句:“笃”,重视、专一;句意为“但是都重视道义”。第二句:“笃”,(病势)沉重、严重;句意为“我想奉命奔驰前往,可是祖母刘氏的病情却日渐严重”。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句:“微”,假设连词,即使不是;句意为“即使不是楚国”。第二句:“微”,假设连词,假如(如果)没有;句意为“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B.第一句:“之”,结构助词,的;句意为“普通人有用烤鱼做的祭品”。第二句:“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句意为“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就是由怨恨引起的”。C.第一句:“而”,转折连词,却;句意为“(这样做虽然)违背(父命)却符合正道”。第二句:“而”,修饰关系的连词,地;句意为“我慢慢地去察看,发现山下都是石洞石缝”。D.第一句:“其”,反问副词,难道;句意为“子木难道忍心做这样的事吗?”,第二句:“其”,人称代词,他们的;句意为“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故选A。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就不再读书和劳作”错,文中信息是“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母没而不能执母之器”,可见并非不再读书和劳作,而是父亲去世后不忍读父亲的书,母亲去世后不忍用母亲的用具,选项表述绝对。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点:“细人”,小人;“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也”,语气助词,表句中停顿;“以”,用;“姑息”,无原则的宽容。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由“子木,楚卿之贤者也。夫岂不知为人子之道,事死如事生,况于将死丁宁之言,弃而不用,人情之所忍乎!是必有大不忍于此者而夺其情也”得出答案①违背父亲的嘱托是不符合人之常情的,屈建是德才兼备的楚国上卿,不可能这样做,因此一定有更大的理由使他没有遵循人之常情;由“,曾子有疾,称君子之所贵乎道者三。孟僖子卒,使其子学礼于仲尼。管仲病,劝桓公去三竖。夫数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勤于道德,或训其子孙,虽所趣不同,然皆笃于大义,不私其躬也如是”得出答案②君子不能以私害公,古时曾子、孟僖子、管仲等人,临死时都是重视大义而不偏爱自己;由“使子木行之,国人诵之,太史书之,天下后世不知夫子之贤,而唯陋是闻,子木其忍为此乎?故曰:是必有大不忍者而夺其情也”“今荐芰之事,若出于子则可,自其父命,则为陋耳。岂可以饮食之故而成父莫大之陋乎!”得出答案③屈到身居高位以德才闻名,如果在临死时不关心百姓而是只忧虑自己的饮食,会显得目光短浅,留下浅陋的名声,比起不遵从父亲荐芰的托付,让父亲留下浅陋的名声是屈建更加不忍心做的。6.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文意探究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以站在任一立场。比如“我认同柳宗元的评价”或“我认同苏轼的评价”。作答角度:同意柳宗元或苏轼均可。结合《论语》中的两则材料,可从整体上用据,也可以局部用据(如“祭之以礼”“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等)。若赞同柳宗元:则以供选材料(1)为论据,首先理解材料(1)的意思,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告诉他说:“不违背。”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什么是孝道,我对他说,‘不违背’”樊迟说:“什么意思呢?”孔子说:“活着,以礼事奉,死了,以礼安葬,以礼祭祀。”,而“屈建去芰”并没有遵循父亲的遗嘱,“屈到嗜芰。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曰:‘祭我必以芰。’及祥,宗老将荐芰,屈建命去之……遂不用。”是违背供选材料中《论语》“无违”“祭之以礼”的观点和习俗的。原文材料二第二段信息是“君子曰:‘违而道。’”所以唐柳宗元非之曰:“屈子以礼之末,忍绝其父将死之言。且《礼》有‘斋之日,思其所乐,思其所嗜。’子木去芰,安得为道?”可见柳宗元也是站在孔子“道”“礼”的立场上来否定屈建去芰的做法,认为他有违先父的临终嘱托,不孝顺。若赞同苏轼:则以供选材料(2)为论据,首先理解材料(2)的大意,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再结合原文材料二第二段信息“甚矣,柳子之陋也。子木,楚卿之贤者也。夫岂不知为人子之道,事死如事生,况于将死丁宁之言,弃而不用,人情之所忍乎!是必有大不忍于此者而夺其情也”,第三段信息是“曾子有疾,称君子之所贵乎道者三。孟僖子卒,使其子学礼于仲尼。管仲病,劝桓公去三竖。夫数君子之言,或主社稷,或勤于道德,或训其子孙,虽所趣不同,然皆笃于大义,不私其躬也如是。……使子木行之,国人诵之,太史书之,天下后世不知夫子之贤,而唯陋是闻,子木其忍为此乎?故曰:是必有大不忍者而夺其情也。’”第四段信息是“然《礼》之所谓‘,今荐芰之事,若出于子则可,自其父命,则为陋耳。岂可以饮食之故而成父莫大之陋乎!”结尾段信息是“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可知苏轼认为违背父亲的嘱托是不符合人之常情的,屈建是德才兼备的楚国上卿,不可能这样做,因此一定有更大的理由使他没有遵循人之常情;君子不能以私害公,古时曾子、孟僖子、管仲等人,临死时都是重视大义而不偏爱自己;屈到身居高位以德才闻名,如果在临死时不关心百姓而是只忧虑自己的饮食,会显得目光短浅,留下浅陋的名声,比起不遵从父亲荐芰的托付,让父亲留下浅陋的名声是屈建更加不忍心做的。材料一参考译文:屈到喜欢吃菱角。他生病了,唤来家臣嘱咐说:“一定用菱角祭祀我。”等到祥祭时,家臣将要供奉菱角,屈建命令撤掉它。家臣说:“这是您父亲托付的。”屈建说:“不能这样。我父亲执掌楚国的政事,他的法令记在百姓心中,收藏在王府里,对上可以比照先王,对下可以教导后人,即使不是楚国,诸侯各国也没有不称赞的。祭祀的法典上说:国君有用牛做的祭品,大夫有用羊做的祭品,士有用小猪和狗做的祭品,普通人有用烤鱼做的祭品,竹木食器、果干肉酱是从国君到百姓都可以用的。不进献珍贵奇特的东西,不陈列品类繁多的祭品。我父亲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欲而触犯国家的祭祀制度。”于是不用菱角祭祀。材料二参考译文:,屈到喜欢吃菱角,他生病了,唤来家臣嘱咐说:“一定用菱角祭祀我。”等到祥祭时,家臣将要供奉菱角,屈建命令撤掉它。君子说:“(这样做虽然)违背(父命)却符合正道。唐朝柳宗元反对说:“屈建依照礼法的末节,忍心抛弃他父亲将死时的托付。而且《礼记》说‘在致斋的日子里,要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做什么,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吃什么。’子木撤掉菱角,哪里能够符合正道呢?”柳宗元的认识太浅陋了。子木是德才兼备的楚国上卿。难道不知道做子女的孝道,侍奉去世的长辈好像他们活着时一样,何况对于父亲临死时叮嘱的话,抛弃不用,这是人之常情能忍心做的事吗!这一定是有比抛弃父亲临死时的嘱咐更不忍心做的事而使他改变了合乎人之常情的做法。曾子得病时,(对孟敬子)说君子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孟僖子临死时,让他的儿子向孔子学习礼。管仲病危时,劝齐桓公赶走三个宠臣。这几位君子的话,有的涉及掌管国家大事,有的劝诫他人在道德上勤苦追求,有的教诲自己的子孙,虽然他们所追求的不一样,但是都重视道义,不偏爱自己。现在楚国显赫盛大,若敖氏的德才在诸侯中闻名,身为上卿,临死时不存问百姓,却忧虑饮食,他太简陋了呀。假如子木遵照父命,全国人都谈论这件事,史官记载这件事,天下人和后代就不会知道屈到的德才,而只听闻他的浅陋,子木难道忍心做这样的事吗?所以说:这一定是有比抛弃父亲临死时的嘱咐更不忍心做的事而使他改变了合乎人之常情的做法。,可是《礼记》中所说的“要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做什么,思念死者生前喜欢吃什么”,这是说子女追思父母的方式呀。曾皙喜欢吃羊枣,(他死后)曾子不忍心吃羊枣。父亲去世后不忍读父亲的书,母亲去世后不忍用母亲的用具,都是子女情感的自然流露,难道要等父母的命令吗?现在用菱角作祭品这件事,如果由子女提出就合适,如果由他的父亲命令,就是浅陋了。难道可以因为饮食的原因,而造成父亲极大的浅陋吗!曾子卧病,儿子曾元对更换竹席感到为难。曾子说:“君子用德行来爱人,小人用无原则的宽容来爱人。”如果认为柳宗元的话是正确的,这样看来曾元是孝顺父母的儿子,曾子考虑礼法的末节,要求在病情危急时更换竹席,就是很愚钝呀。7.D8.C9.A10.A11.①存爱才之心:不忍心抛弃才将们难得的才能,希望才将能施展才能惠及天下。②有识人眼力:在没有任用之前,便能辨别出他们是有才可用可以驾驭的才将。③会趋利避害:有限制才将的有害因素而利用其有用因素的策略,不求全责备。,④能区别对待:能根据才将的才能、志向小大而在封赏方面采用不同处理方式。【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句意:韩信就不会归向刘邦。怀:归依到,归向。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①句意:先王知道那些能搏杀人、噬咬人的野兽。“者”,……的野兽。②句意:武将尽心竭力而不拒绝驱遣、踩着锋利的刀刃不退缩的原因。“者”,……的原因。B.①句意:人君应当看他们才能的大小。“其”,代词,他们。②句意:汉朝真的很危险了。“其”,语气副词,确实,真的。C.①句意:鹰知道如果不尽力搏击(抓获猎物)。“于”,介词,引出对象。②句意:不让他们享受到极度的富贵。“于”,介词,引出对象。D.①句意:所以就这样为我所用。“为”,介词,被。②句意:就封他做淮南王。“为”,动词,做。故选C。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观点态度及文章写作技巧的能力。A.“因为作者更欣赏才将,认为其更难得”错误,原文有“而御才将尤难……贤将既不多有……韩信不怀,则天下非汉之有。呜呼!高帝可谓知大计矣”可知,是因为才将难驾驭,而贤将不多,且才将对国家作用很大。故选A。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都引发了作者的全面否定”错误,《六国论》中作者设问“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答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一问一答间,使得文章逻辑严密,无懈可击。不是引发了作者的全面否定。C.“感情色彩相同”错误,本文中的“骐骥”象征有远大志向、才能大的才将,有赞美之意。《荀子·劝学》中提到的“骐骡一跃”中的“骐骥”就是指千里马,没有主观感情。D.“这种写法与《种树郭橐驼传》相一致”错误,《种树郭橐驼传》不是举史实论证,而是以当时的吏治情况论述。故选A。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先王不忍弃其材而废天下之用”,先王不忍心抛弃它们的才能、废掉它们而使它们不能供天下人使用。据此可概括出,存爱才之心:不忍心抛弃才将们难得的才能,希望才将能施展才能惠及天下。,“先王之选才也,自非大奸剧恶如虎豹之不可以变其搏噬者,未有不欲制之以术而全其才以适于用”,先王在选任人才的时候,倘若不是如同虎豹(那样)不可改变搏杀吞噬本性的大奸大恶,没有一个不是想用权术管制他而保全他的才能来满足任用的。据此可概括出,有识人眼力:在没有任用之前,便能辨别出他们是有才可用可以驾驭的才将。“为将者,又不可责以廉隅、细谨,顾其才何如耳”,那些担任将领的人,又不能用过于端方不苟的品行、小心谨慎的言行来限制、苛责他,只是看他的才能如何罢了。据此可概括出,会趋利避害:有限制才将的有害因素而利用其有用因素的策略,不求全责备。“才小志亦小,才大志亦大,人君当观其才之小大,而为制御之术以称其志”,才能小,志向也小;才能大,志向也大。人君应当看他们才能的大小,然后制定出驾驭他们的策略来匹配他们的志向。据此可概括出,能区别对待:能根据才将的才能、志向小大而在封赏方面采用不同处理方式。参考译文:君王驾驭臣子,宰相容易(驾驭),武将难(驾驭)。武将有两种:一种是贤良的武将,一种是有才的武将。而驾驭有才的武将更难。,六畜(马牛羊鸡犬猪),它们开始的时候都是野兽。那些老虎和豹子能搏杀人、噬咬人,而马也能用蹄子踢人,牛也能用触角抵人。先王知道那些能搏杀人、噬咬人的野兽是不能够用人力去制服的,于是就将它们杀死。能用蹄子踢人的(野兽)可以用络头和缰绳来驾驭它,能用触角抵人的(野兽)可以用横木(绑在触角上)来拘束它,这说明先王不忍心抛弃它们的才能、废掉它们而使它们不能供天下人使用。因此,先王在选任人才的时候,倘若不是如同虎豹(那样)不可改变搏杀吞噬本性的大奸大恶,没有一个不是想用权术管制他而保全他的才能来满足任用的。况且那些担任将领的人,又不能用过于端方不苟的品行、小心谨慎的言行来限制、苛责他,只是看他的才能如何罢了。汉代的韩信、黥布、彭越,(他们都属于)有才能的武将。既然贤将不多,那么得到才将而任用他就很好了。有人说:“武将尽心竭力而不拒绝驱遣、踩着锋利的刀刃不退缩的原因,是希望得到封赏罢了,不如先不奖赏他来谋求他建立功业。”有人说:“奖赏是用来差遣人的,不先进行奖赏,人才就不会为我所用。”这些都是片面之说,而非普遍的道理,是不可行的。才能小,志向也小;才能大,志向也大。人君应当看他们才能的大小,然后制定出驾驭他们的策略来匹配他们的志向。,饲养千里马的,使它的草料丰美,让它的络头洁净,给它用清泉洗澡,然后要求它完成千里之任。那千里马,它的志向就在于奔走千里,难道会因为一顿饱饭就放弃远大志向吗?至于养鹰,就不是这样了,它抓到一只野鸡,就要奖赏给它一只麻雀;它抓获一只兔子,就要奖赏给它一只老鼠。鹰知道如果不尽力搏击(抓获猎物),就会吃不到任何东西,所以就这样为我所用。才能大的才将,正是千里马,(如果)不先犒赏它,这就如同饲养千里马的让它饿着肚子却又要求它完成千里之任,不可能实现。才能小的才将,正是猎鹰,(如果)先搞赏它,这就如同饲养它时让它吃得饱饱的再让它去搏击(抓捕猎物),也不可能实现。因此,先行奖赏这种说法可以用在那些才能大者的身上;不先行奖赏这种说法可以用在那些才能小者的身上:将这两种说法结合在一起使用才行。从前,汉高祖一见到韩信就任命他为大将,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他穿,将自己吃的食物推到他面前让他吃;一见到黥布就封他做淮南王,赐给他的那些器具以及饮食都是按照王侯的标准;一见到彭越就任命他为相国。那个时候,他们三个人都还没有为汉朝立下功绩。之后在追击项羽到垓下的时候,高祖和韩信、彭越相约,他们却没能如期而至,高祖便将数千里的封地都给了韩信和彭越,就如同扔掉(一双)破鞋子(一点也不犹豫)。项氏还没有被灭掉,天下的大势也还没有确定,这三个人已经享受到了极度的富贵。为什么呢?是因为高祖知道他们都是志向远大的人才呀,(如果)不让他们享受到极度的富贵,他们就不会为我所用(为我效力),即便他们享受到极度的富贵,但只要项氏还没有被灭掉,天下还没有平定,他们的志向就不会满足。至于(对)樊会、滕公这些人却不这样,他们每攻陷一座城池、每打胜一场战争以后(才会)升几级官位,如果没有战功就一年到头也得不到升迁。(这是因为)高祖知道他们的才能小因而志向也小,(如果)先奖赏他们,他们就会自满自得,从而不再把建立功业作为人生追求了。唉!韩信在齐地自立为王,在那个时候如果高祖废黜韩信齐王的称号,汉朝真的很危险了!而韩信却说:“汉王没有夺取我在齐的封地(因此我也不会叛变自立为王)。”,所以(如果)不将齐地赐予韩信,韩信就不会怀念汉恩(或:归向刘邦);(如果)韩信不怀念汉恩(或:归向刘邦),那么天下也就不会归汉所有。嘿!高祖刘邦可以称得上懂得大计了。12.D13.B14.A15.B16.让他们就切合当务之需的问题进行应答。17.第二段从正面阐述选拔“诸生”“文吏”的标准:“文吏”要准确掌握施政要领、典礼制度等,“诸生”要具备文辞、章句等知识,二者要据此施政,学而能用。第三段从反面阐发当时考试制度的弊病及其后果:当时考试只考章句、记问,导致学者重视文辞,轻视政事和义理,造成了关键时刻无决断人才可用的状况。第四段进一步阐明人才选拔的具体策略:借鉴汉代的做法策试“进士”“经学”,按类选取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解析】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D.句意为“所以他的父亲和兄长勉励他的孩子和弟弟”,“勖”,勉励。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为“工匠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句意为“其他如限定年岁之类的奏议”,“之”,结构助词,的。B. 句意为“这样之后用于政务”,“然”,代词,这样;句意“所学的东西(使他)不得不这样”,“然”,代词,这样。C.句意为“就可以用儒家经典中的方法去判断”,“以”,介词,用;句意为“各自用经典当中的言语来佐证应答”,“以”,连词,来。D.句意为“他们怎么可能使政令详稳平和”,“恶”,怎么,疑问副词;句意为“这难道还是厌恶有用之术而学习无用之学吗”,“恶”,动词,讨厌、厌恶。故选B。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A.句意为“这些都是具有小才能的人做的事”,“类”,这些;“蒙鄙者”,指愚昧鄙陋的人,能力小者。故选A。1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但都做得不尽如人意”错,结合第一段“,圣人之于国也,必先遴柬其贤能,练核其名实,然后任使逸而事以济矣。故取人之道,世之急务也,自古守文之君,孰不有意于是哉?然其间得人者有之,失士者不能无焉,称职者有之,谬举者不能无焉”分析,选项表述绝对,并非都不尽如人意,“然其间得人者有之,失士者不能无焉,称职者有之,谬举者不能无焉”(然而他们当中有真正得到人才的,而失去人才的也不乏其人,被选中的人才有能胜任其职的,被错误举荐的也不乏其例),意思是说有成功者,也有失意者。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得分点:“使”,让;“以”,根据、就;“宜”,适宜、切合。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行文思路的能力。第二段,“所谓文吏者……必也通古今,习礼法,天文人事,政教更张……。所谓诸生者,……必也习典礼,明制度,臣主威仪,时政沿袭”,从正面阐述选拔“诸生”“文吏”的标准:“文吏”要准确掌握施政要领、典礼制度等,“诸生”要具备文辞、章句等知识,二者要据此施政,学而能用。第三段,“然其策进士,则但以章句声病,苟尚文辞,类皆小能者为之;策经学者,徒以记问为能,不责大义,类皆蒙鄙者能之。使通才之人或见赘于时,高世之士或见排于俗。……若此之类,而当擢之职位,历之仕途,一旦国家有大议论,立辟雍明堂,损益礼制,更著律令,决谳疑狱,彼恶能以详平政体,缘饰治道,以古今参之,以经术断之哉?是必唯唯而已。”,从反面阐发当时考试制度的弊病及其后果:当时考试只考章句、记问,导致学者重视文辞,轻视政事和义理,造成了关键时刻无决断人才可用的状况。第四段,明确正确的方法,“必若差别类能,宜少依汉之笺奏家法之义。策进士者,若曰邦家之大计何先,治人之要务何急,政教之利害何大,安边之计策何出,使之以时务之所宜言之……策经学者,宜曰礼乐之损益何宜,天地之变化何如,礼器之制度何尚,各傅经义以对”,进一步阐明人才选拔的具体策略:借鉴汉代的做法策试“进士”“经学”,按类选取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参考译文:工匠要做好自己的工作,一定先打磨锋利他们的工具,挑选衡量他们的材料,这样做之后就能出力较少而收效显著。圣人对于治理国家,必须要先遴选那些贤能的人,考察他们的名声和实际能力,这样做之后差遣起来才能得心应手,并且事情也能办好。所以说选取人才的事,在任何时代都属于当务之急,自古以来保守祖宗基业的君主,有谁不在这方面花心思呢?然而他们当中有真正得到人才的,而失去人才的也不乏其人,(被选中的)人才有能胜任其职的,被错误举荐的也不乏其例。如果一定要选拔胜任其职的人才,不失去真正的贤才,也不错误举荐,就应该像汉代左雄所提倡的那样,对文吏考查奏章写作、对诸生考试学术传承,这才是选拔人才的方法。,这里所说的文吏,不仅仅指那些只崇尚文辞华美的人而已,他们一定要通晓古今之道,熟悉礼仪法度、天象吉凶、人事成败、政令教化的修改施行,这样之后再据此去处理政事,就会使政令详稳平和,如果有重大的决议和论断,就让他们用古往今来的例证参照佐证。这里所说的诸生,不仅仅指那些记诵经典字句训诂的人而已,一定要让他们学习典章礼法,明了古代政治制度、大臣和君主的种种威仪、时政的沿袭变化,这样之后再据此去处理政事,就会为国家政策增添光彩,如果有重大的决议和论断,便可以让他们用经术来决断。拿现今的事物和古代比照,现在的进士,就如同古代的文吏;现在的明经,就如同古代的诸生。然而现今策试进士,仅仅用解说章句文字和声韵毛病(为试题),只崇尚文辞的华美,这些都是具有小才能的人做的事;策试明经,仅仅把背诵对答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去责求经书中的要义,这些都是蠢笨卑下的人做的事。这使得有贯通古今的有才之士可能被时人认为多余,有旷世之才的高明之士可能被世俗所排抑。所以写文章的人竟然彼此告诫说:“看点书就足够了,把辞藻写得浮艳才值得提倡,(文章)对政事有什么用呢?”恪守经书的人则说:“传抄模仿是必须要做的,在背诵温习古人训诂章句上要多下些功夫,经典中的大义道理有什么可取的?”,所以为父为兄的勉励他们的儿子兄弟,当老师的勉励他的弟子,相约写作那种浮华美艳的文章,来追逐时人喜好并猎取立身处世的资本。为什么呢?大概是当世的取舍标准就是如此,所学的内容不得不这样吧。像这样的所谓人才,把他们提拔到各个职位,让他们一步步在仕途上行进,一旦国家有重大的决议和论断,设立太学举行各类大典,修订增删礼仪制度,进而制定法律政令,审断有疑问的案件,他们怎么可能使政令详稳平和,为国家政策增添光彩,以古往今来的例证参考决断,用经术来决断是非呢?这样的人,也只能凡事点头口称“是是”罢了。所以说人才不能随随便便选取已经很久了,如果一定要按照类别考察他们的才能,就应该稍微按照汉代考试写作奏章、学术传承的做法。策试进士,要考些诸如国家大计以什么为先,治理民众以什么问题为急,政令教化的利害得失以什么为主,安定边疆的妙计良策从何而出,让他们就最切合当务之需的问题进行应答,不仅仅用解说章句文字和声韵毛病(等内容)使他们疲于应付;策试明经,应该让他们阐述礼乐制度需要如何进行修订增删,天地的变化究竟如何,礼器的制度应该崇尚什么,各自用经典当中的言语作为佐证应答,不单单把会背诵、会模仿作为衡量才能的标准。这样之后(按照应答的优劣)排出他们的先后次序,来提拔罢黜他们,或许人才的取舍标准可以彰显在眼前了,这难道还是厌恶有用之术而学习无用之学,告别捷径而趋向繁劳吗?所以学习的人都不会再去学那些毫无用处的言辞,那么学业就专一而完善;(学习的人)专心一意地学习圣道,便能深入其内心了。像这样的人才,用在朝廷之中,用于管理民众,用到哪里没有益处呢?其他如限定年岁之类的奏议,也没有什么可取的价值。18.D19.A20.A,21.因此一定会出现停止耕作纺织而忍饥受寒,借糠秕(充饥)装作吃饱,裹败絮(御寒)装作暖和(的现象),这就是喜好“名”(所带来)的弊害。22.(1)依据文意,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了实就会得到(相应的)名,(只是)喜好名声的(最终)会丧失名声,这是自然的道理,但不一定(能立刻成为)事实。最终这样的事是不会超越事理的。(2)也就是说,那些超越名利的人,不为一切外界因素所干扰的心态,使他们易于做出成绩。虽是忘名,却易于达到名至实归。比如,大国工匠,他们默默奉献,不追名逐利,却被人们铭记。(3)但好名之流,是逐利才去做事的,所以好名之流,是会败坏道德风气的。比如,当今的文艺界,有不少窃名之徒,为了赢得虚名,花样百出,令人惊叹。他们热切地求名,却落个丧名的结果。(4)所以我们要形成名实相应的观念,踏实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个“徇”意思是:谋求。句意:谋求名而忘记实。第二个“徇”意思是:谋求。句意:为了谋求私利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意思相同。B.第一个“劝”意思是:勉励。句意:就给耕种之事以“名”来勉励人们耕种。第二个“劝”意思是:勉励。句意:比喻勉励学好,规劝改正错误。意思相同。,C.第一个“骛”意思是:追求。句意:如果一定要追求饱暖之类的名。第二个“骛”意思是:追求。句意:脱离实际地追求目前不可能实现的过高、过远的目标。意思相同。D.第一个“贼”意思是:毁坏,败坏。句意:所以好名之流,是会败坏道德风气的。第二个“贼”意思是:盗贼。句意:捉盗贼必须看到赃物。意思不同。故选D。1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个“所以”:表手段,用来……的。句意:先王用来做的用以唤醒世人、引导百姓的事。第二个“所以”:表手段,用来……的。句意: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用法相同,意义相同。B.第一个“因”:连词,因为。句意:因为想让不懂得仁义的人遵照仁义(行事)。第二个“因”:动词,沿袭。句意:承接了秦孝公的治国事业,遵循着先人留下来的策略。用法不同,意义不同。C.第一个“为”:动词,做。句意:本来就是为逐利才去做事的。第二个“为”:语气词,呢。句意:现在别人正好是刀和砧板,(而)我是鱼肉,(又)为什么要推辞呢?用法不同,意义不同。D.第一个“于”:介词,对。句意:他们对那些似乎了解而实际并没深入了解世事的人。第二个“于”:介词,被。句意: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用法相同,意义不同。,故选A。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借‘农蚕之名’揭示了‘好名’的弊端,借‘饱暖之名’阐释了‘名’的意义”分析错误,依据原文第一段“譬犹人不知食,而揭树艺之名以劝农;人不知衣,而揭盆缲之名以劝蚕。暖衣饱食者,不求农蚕之名也,而但以饱暖相矜耀”可知,应该是借“农蚕之名”阐释了“名”的意义;借“饱暖之名”揭示了“好名”的弊端。故选A。2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注意以下词的解释:“是以”,因此;“必”,一定;“假”,借;“斯乃好名之弊矣”,以“乃”为标志的判断句。22.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1)文章结尾“实至而名归,好名者丧名,皆自然之理也,非必然之事也。卒之事亦不越于理矣”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了实就会得到(相应的)名,(只是)喜好名声的(最终)会丧失名声,这是自然的道理,但不一定(能立刻成为)事实。最终这样的事是不会超越事理的。(2,)这段话告诉我们,那些超越名利,专心于自己工作的人,令人敬佩。他们有不为一切外界因素所干扰的心态,使他们易于做出成绩。虽是忘名,却易于达到名至实归。大多数人是想以实务名,期望名利双收的,正常的社会会满足他们的期望,使他们得到美满幸福。人们应当惜名,像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对待自己的声名,这样就不会做出有损名节的事了。比如,在我国的科研领域,他们十几年如一日,倾心研究,专注创造,不为名但却“实至名归”。(3)但反之,好名之流,本来就是为逐利才去做事的,所以他们的心术大多深不可测,所以好名之流,是会败坏道德风气的。比如,当今中国社会的两大蛀虫是贪官和骗子。他们的病症是不惜名,丧失了羞耻心。名只能以实去求,无其实却要窃名,往往落到世人嫌弃的下场。(4)综上所述,我们要形成名实相应的观念,踏实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惜名矜名,做一个谨言慎行的正道之人。参考译文:名是依附于实的客体。有了实就会得到(相应的)名,这是自然的道理,但不一定(能立刻成为)事实。君子依从自然之理,不强求一定要“实至名归”。学做君子,知道应当做什么事就行了。不清楚(自己做事)的名分,怎么会把“该做的事”落实呢?好名之流,谋求名而忘记实,因此将那些不忘记的事情称之为“实”。君子行事,应当以“仁义”的名分。先王做的用以唤醒世人、引导百姓的事,不外乎名之以“教化”。自古以来,没有舍弃(教化)之名而实现安定太平的。“行义事”本来没有名,因为想让不懂得仁义的人遵照仁义(行事),所以就有了仁义之名;“教化之事”,本来没有名,因为想让不懂得教化的人遵从教化(行事),所以就有了教化的名。给所行之事以名分,是(借名)求实。譬如人们不了解食物(从何而来),就给耕种之事以“名”来勉励人们耕种;人们不了解衣物(从何而来),就给缫丝之事以“名”来勉励人们养蚕。穿得暖吃得饱的人,是不求耕种养蚕之名的,(他们)只是拿饱暖彼此炫耀。因此一定会出现停止耕作纺织而忍饥受寒,借糠秕(充饥)装作吃饱,裹败絮(御寒)装作暖和(的现象),这就是喜好“名”(所带来)的弊害。所以给教化、仁义的名分,是像给耕种养蚕以名一样;好名之流眼中的名,是像获得饱暖之人(用以炫耀)的“名”一样。如果一定要追求饱暖之类的名,(就)不可能不(出现)强忍饥寒的情况。这样说来好名之流会丧失名,是自然的道理,但不一定(能立刻成为)事实。从前介之推不看重荣禄,荣禄也没有落到他身上。有了实,就会得到(相应的)名,(但有时)名也不一定能立刻得到。天下的“名”,在真正了解世事的人那里是坚定不移的,但在似乎了解而实际并没有深入了解世事的人那里是飘忽不定的。真正了解世事的人,必定先了解自己。天下很少有了解自己的人,所以能真正了解他人的人是不多的,似乎了解而实际并没有深入了解世事的人却很多。(对世事)貌似有所了解,因此就可以和他一起讨论声名;(又由于)实际并没有深入了解,所以好名之流得以施行他们的骗术。所以好名之流往往得一时之名,就如同好利者不一定没有一时之利一样。,况且好名之流,本来就是为逐利才去做事的。就像商人要从生意中获利一样,一定要拿出自己囤积的商品(做交易),而后才能获取利益;好名之流也一定要干一点实事,而后能求得一时之名。大概人心不同像人脸不同一样,所以务实的人,不能让所有的人都称赞他。好名之流则致力揣摩人情世故,(其所为)不一定是出自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况且好名之流也一定要追逐一时的风尚。风尚的循环变化,如同春兰秋菊彼此变化不相沿袭。人生在世,各有自己的长处,不一定恰好与一时的风尚相合。好名之流,却一定会委曲自己迎合风尚,所以他们的心术大多深不可测。所以好名之流,是会败坏道德风气的。像那些真正了解世事的人,能准确地认识自己,不求世人了解自己。他们对那些似乎了解而实际并没深入了解世事的人,不屑(与之)同道。因此若问世人对自己的了解,(则)知之甚少,而君子并不以为忧。(如果)虚浮之气停止了,社会风气公正了,天下如此之大,怎么会没有真正了解世事的人呢?到那时好名之流的种种手段也就无用武之地了。所以说:有了实就会得到(相应的)名,(只是)喜好名声的(最终)会丧失名声,这是自然的道理,但不一定(能立刻成为)事实。最终这样的事是不会超越事理的。23.B24.A25.C26.C27.“胤绩行事若任侠”:①恃才使气,恣意纵横:如折应天尹,题诗弃学等。②轻仕尚节,放达洒脱:如辱骂校事者,面对贬官一笑了之等。③仰慕豪杰:崇奉张巡、岳飞,不与猥琐庸俗者为伍等。“朱家、郭解不能跟胤绩相提并论”:朱家、郭解只是注重朋友之间然诺信义的江湖游侠,缺乏真正大义担当。胤绩远超朱、郭,体现在:①,具有为国竭忠尽智的大义担当和忧国忧民的英雄气概;②胸怀人伦天道,有远见卓识;③深知世态民情、具备文韬武略。【解析】2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的能力。B.句意:李贤(李文达公)经常压制他们。裁:压制。故选B。2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十五六岁的时候,他进入学校成为学生。“为”,动词,成为。/句意:于是被贬为平民。“为”,动词,成为。B.句意:然而实际上是胤绩借钱给人,但没有立下字据。“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句意:敌人掳掠了很多财物人口,向东而去。“而”,连词,表承接。C.句意:你们认为一个指挥的官职足以让我荣耀吗?“以”,动词,认为,以为。/句意:镇守的将领多因为打败仗而被罢免。“以”,介词,因为。D.句意:就把他叫来问。“之”,代词,指代汤胤绩。/句意:看待世上那些猥琐庸俗的人。“之”,结构助词,的。故选A。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C.句意:为国而死,是将领的本分。死国:为国家而死。分:本分。故选C。2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他只好强颜欢笑逃离”分析错误。从文中“胤绩仰天笑曰:‘吾子以指挥为足荣一汤胤绩耶?’掉首行,弗顾”可知,汤胤绩对被免官这件事毫不在乎。故选C。2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作者之所以说“胤绩行事若任侠”,是通过汤胤绩的一些作为来给出这一评价的。比如他恃才使气,恣意纵横。如文中“应天尹下学,传筹召诸生。胤绩独后至,当笞,大呼折尹,声撼庭木。尹愧愤,卒笞之。胤绩攘袂走出学门,题诗府署合扉上。遂去学”等情节就表现了他这一特点。同时,根据文中“胤绩诟骂不绝口,至诋之为奴”“胤绩仰天笑曰:‘吾子以指挥为足荣一汤胤绩耶?’掉首行,弗顾”可知,汤胤绩轻仕尚节,放达洒脱。从“直欲起古豪杰与之友,视世之琐琐者,以为龌龊不足与语”可见汤胤绩仰慕豪杰。通过以上情节可以看出,汤胤绩的行事作为有任侠的一面。,但汤胤绩有与朱家、郭解等侠客的行为性质有着很大的不同。通过链接知识可知,“朱家在世期间大量藏匿豪士及亡命之人,以助人之急而闻名于关东”“郭解年青时心狠手辣,恣意杀人,后来对人以德报怨,厚施薄望,救人之命不恃其功”,从中可见朱家、郭解只是注重朋友之间然诺信义的江湖游侠,缺乏真正大义担当。而汤胤绩则与他们二人有着本质的不同。汤胤绩在与别人谈论对古今名将的看法时,他认为张巡、岳飞为第一。他对怀疑者说,“子不观其对令狐潮之语乎?卿未识人伦,焉知天道!自唐以下谁有为此语者?”,从中可见其胸怀人伦天道,有远见卓识。同时,他镇守孤山堡时,“草封事数千言,大率谓朝廷宜先城孤山,聚粮糗,募死士。又移书当路言状”,当敌人入侵时,他“戎服跨马率麾下百余人邀虏于境上,力战数十,众寡不敌,遂死山下”,从中可见他深知世态民情、具备文韬武略,同时具有为国竭忠尽智的大义担当和忧国忧民的英雄气概。参考译文:胤绩年轻的时候倚仗自己的才学,喜欢意气用事,他的相貌像河朔人,他的双眼炯炯有神,髭须扬起如矛戟一般。十五六岁的时候,他进入学校学习,每天能记住几万字。学校的墙上有一千多个字,胤绩骑马从旁经过,看了一眼,就能背诵。应天府尹检查学校,下发命令要召见学生。唯独胤绩迟到,应受鞭笞的惩罚,胤绩大喊顶撞应天府尹,声音震动院子里的树木。应天府尹羞愧气愤,最终还是用竹片打了他。胤绩捋起袖子走出学校大门,在官署大门上题诗一首。就弃学而去,浪迹江湖。但凡是吴越之间的豪富人家都争相邀请招揽他。,周文襄公做江南巡抚,听说了胤绩的名气,就把他叫来问:“您能写一份公文吗?”胤绩要来纸笔,当场完成一篇万余字的公文,就好像预先写好一样,并且都能切中当时的国家要务。文襄公认为他不同寻常,就给皇上上书推荐他有文韬武略。朝廷以驿马传召胤绩去京城。当时于谦正负责监管军队,就要求试一下他的才能。让胤绩站在将台之下,下面的许多士兵从四周看着他。于谦选取古今兵史、名将战略诸事,拿来问胤绩。胤绩回答时声如洪钟,对答如流,于谦也难不住他。身边的人啧啧称叹。于谦也拍着手掌说:“您的确有才华呀!”胤绩见到皇帝后,被封为锦衣卫百户。后来,胡忠安公认为胤绩是可用之才,就将他升迁为指挥佥事。天顺中,校事者异常蛮横,李贤经常压制他们。李贤曾经叫来胤绩与他谈话,胤绩谈论天下大事以及古今的成败,在座的人都为之倾倒。李贤喜爱他的才华,将要推荐他。校事者于是搜罗胤绩当年在江南受贿的材料,把他关进监狱。胤绩大骂不绝,骂他们是一帮奴才。然而实际上是胤绩借钱给人,而没有立下字据,无法自辩清白,于是被贬为庶民。等到被贬出京城的时候,有朋友来安慰他,他仰天大笑说:“你们认为一个指挥的官职足以让我荣耀吗?”转头离开,再没回头。 成化初年,胤绩受到皇帝恩惠得以复官,朝廷任命他为副帅出守孤山堡。孤山在延安西面,北方的少数民族每年都会侵入,镇守的将领多因为打败仗而被罢免。胤绩接受任命后,说:“唉,这次我要死了。”,到任之后,他写了几千字的奏章,大致是说朝廷应该先在孤山筑城,储备粮草,招募死士。又致书当政者说明情况。后来因愤懑而吐血,卧病在床,不能起身。丁亥年,敌人入侵,主将关闭城门,不去迎战。敌人掳掠财物人口,向东而去。胤绩怒发冲冠,说:“为国而死,是将领的本分。”奋力起身,穿上戎装,骑上战马,率领一百多手下在边境截击敌人,力战几十人,最终寡不敌众,战死山下。胤绩为人,开朗大气,只与豪杰之士交往,他认为世上那些猥琐庸俗之人过龌龊,而不与他们说话。胤绩与人交谈的时候,多是经史子籍,纵横捭阖,随意自如。有人问他对古代名将的看法,他把张巡、岳飞当作第一。那人说:“岳将军非常有名,张巡这人怎么样呢?”胤绩瞪大眼睛回答说:“你没有看到他对令狐潮说的话吗?你不懂得人伦,又怎能知道天道。唐朝以来谁能说出这样的话呢?”他的见识能高到如此地步。史官说:“我小时候与胤绩交往,知道他的为人,假使他不是因为早死,而是成为一员统领一方的大将,率领数万军队兵出阴山,他的功名肯定不会在古代的豪杰之下,只是他的热血仅浇灌在了草野之中,这真是天意呀。有人认为胤绩就像司马迁笔下的游侠,我认为不对。他行事虽然像是任侠,然而深思他的所作所为,朱家、郭解与他想比,只不过是奴才罢了,怎么可以与胤绩相提并论呢?”28.D29.B30.D31.A32.总原则:完善自身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具体做法:修徳求己;勿惮谤言;真诚改过;鉴于贤友。【解析】2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④句意:越是辩解,它却越来越多。“讼”,辩解。⑥句意:镜子,可以察看形体。“鉴”,名词,镜子。故选D。2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句意:又有谁会怀疑我呢?“其”,副词,表反问语气。/句意: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其”,副词,表祈使语气,一定。B.句意:孔子身为匹夫而被誉为“素王”。“而”,连词,表转折,却。/句意: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而”,连词,表转折,却。C.句意:所以我畏惧他。“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之”,代词,指天下。D.句意:诽谤别人为了谋取名声。“为”,介词,为了。/句意: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为”,介词,表被动。故选B。3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D.句意:言论值得听从,仪态值得模仿,行为值得效法。“足”应解释为“值得”。故选D。3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根据“遂所误也,亲戚离之;知所悔也,疏远附之。疏远附也,常安乐;亲戚离也,常危惧。自生民以来,未有不然者也。殷纣为天子而称独夫,仲尼为匹夫而称素王,尽此类也”可知,殷纣和孔子的例子说明“遂所误也,亲戚离之;知所悔也,疏远附之”的道理。故选A。3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根据第一段“信著乎其体”之后“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数物,而谁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怒人之不信也,犹教人执鬼缚魅,而怨人之不得也,惑亦甚矣”的论述可知,作者从“假如我所推行的诚信能像这几样东西”“如今不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两个角度假设论证,论证了从自身做起,完善自身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是“信著乎其体”的总体原则。根据第一段“君子修德,亦高而长之,将何患矣”可知,具体做法是应从自身做起,修徳求己。根据第二段“,人情也莫不恶谤,而卒不免乎谤。谤之为名也,逃之而愈至,距之而愈来,讼之而愈多。明乎此,则君子不足为也,暗乎此,则小人不足得也”可知,应不要谤言,因为批评非议这东西,越是逃避,它却越是来到;越是推拒,它却越是要降临;越是辩解,它却越来越多,君子不会害怕诽谤,把自己做好就可以了。文章第三段引用曾子的话,明确“故君子服过也,非徒饰其辞而已”,因此可知,有了过错应真诚改过,才能让人信服。第四段引用《周书》,论证了借鉴的重要性,作者得出结论是“故求益者之居游也,必近所畏而远所易”,即要求上进的人与人相处往来,一定要与他所畏惧的人在一起而远离平易和悦的人,要鉴于贤友才能修养自己的良好德行。参考译文:,事情没有比有验证更值得宝贵的,言论没有比无证明更应当抛弃的。水的冰冷,火的灼热,金属岩石的坚硬,它们并没有说什么,人们却没有不知道的,原因就在于它们已把冷、热、坚硬的性状令人可信地显现在形体之中了。假如我所推行的诚信能像这几样东西,又有谁会怀疑我呢?如今不使自己的言行令人信服,而埋怨人家不相信自己,就好比是让人捕捉妖魅鬼怪而埋怨人家抓不到,也太迷惑了吧!谁会说华山、泰山不高峻,谁会说长江、汉水不长远?君子修治道德,也是使它高峻而且长远,又害怕什么呢?所以,要求自己而不要求别人,并不是自己看重自己,而是发现自己可供修德的地方很多罢了。埋怨他人的叫做壅,责备自己的叫做通;通达的就知道后悔,壅塞的却放任错误。放任错误,父母亲人都会抛弃他;知道后悔,疏远之人也来归附他。疏远之人归附,就可确保长久平安快乐;父母亲人抛弃,就难免经常危险恐惧。自古及今,没有不这样的。商纣王贵为天子而被称为“独夫”,孔子身为匹夫而被誉为“素王”,都属于这种情况。人心没有不讨厌批评非议的,却终究免不了被人批评非议。诽谤别人为了谋取名声,越是逃避,它却越是来到;越是推拒,它却越是要降临;越是辩解,它却越来越多。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君子就不可能这样做了;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小人就不可能有所得了。虞舜多次反省,大禹拜受善言,这都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周厉王蒙受耻辱,吴起刺杀谤者,这都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的。这些人都记载在从前的书策上,画其形而绘其图,有的为后世所效法,有的则为后世所鉴戒,怎么可以不谨慎呢?曾子说:“别人说我好,我唯恐它传扬出去;有人说我不好,又害怕他经过时会看到我鄙薄的神态。”所以,君子承认自己的过错,不只是修饰他的言辞罢了,而是确实发自内心而表现于容貌,他非常欢迎人们为他指出过错,他能迅速地改正存在的缺点,就像是追逐野兔,唯恐赶不上。因此,君子有不断上进的事业而没有退步的事功。听说了自己的过错而不改正,叫做丧心;想到了自己的过错而不改正,叫做失体。失体、丧心的人,是祸患动乱降临的对象,君子是不会这么做的。《周书》里有这样的话:“人不要以水为镜子,而要以人为镜子。”,镜子,可以察看形体;言语,可以了解品德。小人以他的面容比不上子都而感到耻辱,君子则以他的德行比不上尧、舜而感到耻辱。所以,小人看重明亮的镜子,君子则崇尚真实的话语。真实的话语,不是贤明的朋友就无从取得,因此,君子一定寻求贤明的朋友。那些贤明的人,言论值得听从,仪态值得模仿,行为值得效法,再加上善于赞美他人的优点,愿意指出他人的过错,他们时时赞美他人像影子与身体时刻相随,他们及时指出他人错误似声音发出就有回响。所以,我畏惧他,就像父亲坐在厅堂上,神祇处在房屋中,即使想做恶事,难道还敢吗?因此,要求上进的人与人相处往来,一定要与他所畏惧的人在一起而远离平易和悦的人。33.D34.D35.D36.C37.(1)首先由“人命修短”“行事否臧”,引出观点“人心的贪婪与清廉,是从自己内心产生的”;接着假设论证,进一步阐释;最后总结丈夫的心胸不是一勺水所能惑乱和改变的。说理层次脉络清晰,透彻精辟。(2)多用反问句式,加强语气;运用整句,形成整齐匀称的句式,增强语势,使说理更充沛。【解析】3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D.故:惯例。句意:贪婪互相沿袭,成为惯例故选D。 ,3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之:代词,指榜样/助词,取独。句意:(大家)都应当看到并且学习他/人们喜好名利。B.而:连词,表修饰/连词,因而。句意:冒死饮用/因而外物就能够改变他了。C.于:介词,被/介词,在。句意:都是被外物所蛊惑/所以在那个地方做官的人。D.以:都是介词,用、让。句意:不能用借口来减轻自己的罪过/于是让泉水承担“这个罪名”。故选D。 3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D.多不与相得:大多不能与他相互投合。“相得”,相互投合,指相处得很好。故选D。 3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为抨击沽名钓誉之辈饮贪泉之水”错,由原文“故饮之以示人,使人知贪廉之由乎内,而不假乎外,使外好名而内贪浊者,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可知,他饮贪泉之水是为了扶植正道,遏制邪说,匡正人心,弘扬公道,而不是为抨击沽名钓誉之辈。故选C。 3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章艺术手法的能力。 “理明”指文中议事、说理精辟透彻;“气昌”,指行文顺畅自然,气势盛大激昂。“理明而气昌”。从说理看,第三段开头“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可以力争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由“人命”而“行事”,进而指出人心的贪婪与清廉,是从自己内心产生的;“向使……则君子病而不为之矣”运用假设论证,进一步阐释,“大丈夫之心……夫岂一勺之水所能幻移哉?”最后总结丈夫的心胸不是一勺水所能惑乱和改变的。说理层次脉络清晰,透彻精辟。从行文气势看,“岂外物所能易哉?”“夫岂一勺之水所能幻移哉?”多用反问句式,加强语气;“仁以充之,礼以立之”“驱之以刀剑而不为不义屈,临之以汤火而不为不义动”连用对偶句等整句,形成整齐匀称的句式,增强语势,使说理更充分。 参考译文:,从前西晋有一个廉洁的官员,名叫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经过贪泉饮水,赋诗说:“古人说此水,饮一杯值千金。如果让伯夷、叔齐来饮,应当是始终不变心的。”后来吴隐之最终以其廉洁自律而终其一生。后人称道廉洁之士时,也一定会称(他)为“吴刺史”。元代宪副吴君任职广西时,把(贪泉边)的亭子命名为“饮泉”,是钦慕吴刺史的(缘故);而宪副的廉洁,最终可与吴刺史相提并论。至正十四年,宪副的孙子吴以时,拿着以前的征士京兆杜伯原所写的“饮泉亭”三个字,来征求我的意见(向我求取文章)。我过去看过前人谈论吴刺史饮泉的事,有人指责他矫情(或“故作姿态”,“掩饰真心”),很不认为他的行为是对的。君子用自身的行为来树立榜样,能用来培植正道,遏制邪说,匡正人心,弘扬公道的,(大家)都应当看到并且学习他,又怎么可以指责并讥讽他呢?一个人的寿命长短是上天决定的,不可以凭借人力争取就能得到的。然而做恶事或善事,却是由自己决定的。人心的贪婪与清廉,是从自己内心产生的,难道是身外之物(或“外在的事物”)所能改变的吗?假如那里有(一口)泉水,说是喝了的人会死,我却奋发那种无所畏惧的勇气,冒死饮用,死亡不是我能决定的,而怀抱必死的念头而勉强饮用,这就是矫情,这是没有好处而是沽名钓誉,那么君子就会指责并且不去做这样的事。大丈夫的心胸,要用仁义充实,要用礼仪确立,用刀剑逼迫却不被不义之行所屈服,面对如汤似火一样的险境而不被不义之行所撼动,那难道是一勺水所能惑乱和改变的吗?,人们喜好名利,都是被外物所蛊惑,(好名与好利)只要有一样,那么(他)的操守就不能稳固,因而外物就能够改变他了。像吴刺史这样的人,我知道他决不是矫情来沽名钓誉的人,只因为他深知道义,明智而自信,忠心实意,所以(他)饮了泉水来昭示世人,让人知道贪婪与廉洁都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借助外物的(力量)的,让那些表面上追求名声然而内心贪婪污浊的人,不能用借口来减轻自己的罪过,这就是所说的扶植正道,遏制邪说,匡正人心,弘扬公道,真的是能够使愚顽的人开启心智,使懦弱的人变得自立,他的功绩不在伯夷、叔齐之下啊。番禺在岭峤之外,距离天子最远,所以在那个地方做官的人,能够放纵贪婪之心。贪婪互相沿袭,成为惯例,百姓没有可以归罪的对象,于是让泉水承担“这个罪名”,(喝了贪泉之水的人会变贪)这是怨恨愤激的人的说法。吴刺史这种行为,不只是使岭外之民开始蒙受天子的恩惠,而且也让泉水得以洗清它的冤屈。百姓,是上天的子民;泉水,是苍天的赐物。一个刺史的职位如果能有合适的人(来担任),那么百姓与万物都蒙受恩赐。啊,真是伟大啊!吴以时崇尚高尚的气节,敢于直言,看见贪婪之人嫉恨如仇人,所以凡是有俸禄爵位的人,大多不能与他相互投合。我很是敬重他有祖辈的风范,因此写了这篇记。 38.B39.A,40.C41.B42.①首段用“骐骥”与“骏马”对比,实际是将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比,结论是:诸葛亮是英雄豪杰,司马懿仅是智谋之士。②第二段,从为人品行的角度,将二人进行对比,作者用“忠、公、仁、信”来称颂诸葛亮,用“奸、私、残、诈”来谴责司马懿,并强调诸葛亮是“以正而攻智,以义而击勇”。③第三段,从用兵角度,将二人进行对比,司马懿自负用兵出奇制胜,且变化莫测,诸葛亮率领十几万军队与他择机而战,司马懿即使率领三十万精锐部队,也只能自守,不能追击和攻打。④第四段,从使用谋略的角度,将二人进行对比,诸葛亮善于用谋略却故意不用,就是要避开司马懿的长处却攻击他的短处。【解析】3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B.句意:胜负的命数还不能判定。数:命数。故选B。3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言虚词含义及用法的能力。A.句意:就不能用常理妄加评论。以,介词,用/句意:去除诡诈之术而用大义示敌。以,介词,用。,B.句意:如果恰好有这样一匹马,也具备这些优点。然,代词,这样/句意:不停走动地寻找与司马懿交战的机会。然,形容词词尾,……样子。C.句意:况且空明治理蜀国。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天下也没有这样的人。之,宾语前置标志。D.句意:我却认为诸葛亮善于用谋却故意不用。而,连词,表转折/句意:所以我曾经认为诸葛亮如果不早丧。而,连词,表假设。故选A。4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C.“虽”,即使;“知者”,此处指了解他的人;句意:即使了解诸葛亮的人也认为他是自知这个弱点才不用的。故选C。4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B.“若假以时日孔明未必能统一天下”错误,原文“故吾尝论孔明而无死,则仲达败,关中平,魏可举,吴可并,礼乐可兴”可见,作者认为,如果孔明不死,那么司马懿就会失败,关中会被平定,魏国就可以被攻克,吴国就可以被兼并,社会的政治文化就可以复兴,并不是“未必能统一天下”。故选B。4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文章第一段,用“骐骥”和“骏马”分别比喻“英雄”与“智者”。实际上此处的“英雄”“去诡诈而示之以大义,置术略而临之以正兵,此英雄之事”,正是指诸葛亮,“智者”“乖其所能而出其所不能,可以扼其喉而夺其气也。且谲诈无方,术略横出,智者之能也”,正是指司马懿,最终结论是“此英雄之事,而智者之所不能为矣”,即智者做不到英雄能做到的事,已经透露出诸葛亮高于司马懿的倾向。第二段从二人行事作风来进行对比,“仲达以奸,孔明以忠;仲达以私,孔明以公;仲达以残,孔明以仁;仲达以诈,孔明以信”,说司马懿是奸、私、残、诈之人,而孔明是忠、公、仁、信之人,孔明是“以正而攻智,以义而击勇”,所以“兵未至而仲达之气已沮矣”“锋未交而仲达之能已乖矣”,指出司马懿在人品上面比不过孔明,还未交战就已显露败相。第三段,是从二人的行军用兵之道来对比,说“仲达出奇制胜,变化如神”,然而“孔明以步卒十余万,西行千里,行行然求与之战”时,“仲达以劲骑三十万,仅能自守,来不敢敌,去不敢追”,司马懿用兵出奇制胜,然而三十万精锐面对孔明的十万步兵,也不敢追击攻打,可见司马懿在行军用兵上也比不过孔明。第四段则从“奇谋”角度进行对比,人们都认为孔明擅长治军而不擅长谋略,然而“吾独谓其能为而能不为,将以乖仲达之所能,而出其所不能也”,可见作者认为诸葛亮是善于用谋略却故意不用,就是要避开司马懿的长处却攻击他的短处。,参考译文:英雄人物,能做智者所不能做的事。那么他还没有来得及做到的地方,就不能用常理妄加评论。骐骥这样的良马,奔驰起来快如疾风,登高不颠,渡河不湿,爬山越沟,瞬息之间就过了千里。如果恰好有这样一匹马,也具备这些优点,而骏马却不能够超过骐骥。于是让这匹马驾着战车,响着铃铛,步伐合乎度不大不小,速度合乎节拍不快不慢,带着铿锵的声响走在道路上,它能行千里却故意不行,即使一时显示不出神气和威风,但长久就可有万无一失的功效。为什么呢?我们可以避其所长攻其所短,可以掐住他的要害彻底战胜他。并且诡计多端,谋略无穷,这是智者的本领;去除诡诈之术而用大义示敌,使用战术谋略而用正义之师临敌。这是英雄的行为,却是智者做不到的。所以善于用诈,是司马懿的专长。假使孔明也采用这样的办法,那就是用智对付智,用勇抵挡勇,但胜败的命运就无法评定;怎么比得上用正义的战术去击败司马懿的智勇!这是诸葛亮的决策,因而怎么能冒险地来求眼前的成效!所以司马懿用奸、私、残、诈,孔明就用忠、公、仁、信。诸葛亮的军队还没有到但司马懿就已气丧。八阵在前面排列,有四个头八个尾巴,碰到哪里,哪里就成为头,前进时不快速奔跑,后退时不仓猝逃跑;突击部队不能进攻八阵的前锋,奇袭部队不能绕到八阵的后卫;埋伏部队不能冲击两胁,追击部队不能袭击其后;间谍无法窥视,诡计无处可用;阻挡它就会被击破,攻击它就会被打倒。两军还没有交锋而司马懿的计谋就已经不起作用了。,司马懿用兵出奇制胜,变化莫测,天下人没有不害怕他的。即使像孙权这样的人也认为他可怕,因而司马懿对自己的才能是很自负的。诸葛亮率领十几万步兵,向西行军千里,不停地寻找与司马懿交战的机会。但是司马懿率领三十万精锐骑兵,仅仅能自守,诸葛亮的军队来了不敢上前迎敌而战,离开了不敢去追击。贾诩等曾经催促司马懿与诸葛亮交战,但一交锋就会被击败,不敢再出兵,姑且只好用等候诸葛亮军队疲困为借口。而司马懿所谓的计策,不过是日夜盼望诸葛亮早点死,却别无它法。他哪里是诸葛亮的对手呢!评论家认为诸葛亮治军是长处,用奇谋是短处。即使了解诸葛亮的人也只是认为他知道自己的弱点却故意不用。我却认为诸葛亮善于用谋却故意不用,来避开司马懿善于用诈的长处,却攻击他的短处。所以我曾经认为诸葛亮如果不早丧,那么司马懿就会被打败,关中就会被平定,魏国就可以被攻克,吴国就可以被兼并,社会的政治文化就可以复兴。并且诸葛亮治理蜀国,是王者的治国之道。王者治国是实体;礼乐教化是文饰。哪里有王者的治国之道却没有跟它相适应的礼乐教化呢?能够捐献价值千金的玉璧却不肯有谦让之辞的人,天下没有这样的人,我本来就知道诸葛亮必然能振兴礼乐。不幸的是上天不帮助蜀国,诸葛亮早丧,天下还没能统一,而何况礼乐教化呢!致使后世那些狂妄无知的人得以各自肆意非议诸葛亮:让诸葛亮早丧的是上天,不是人所能掌控的。43.A,44.B45.C46.您是真想继位,还是姑且敷衍而后慢慢图谋后举呢?47.D48.正面描写:人物言行等来表现吕好问的形象忧思谋略——边境暂时安定时上书建议加强军备耿介刚直——多次上书陈说蔡京的罪恶,弹劾蔡京等人;坚持用宋朝年号;不慕权贵——蔡卞欲拉拢亲近,不为所动侧面描写:忠于王事,德高望重,得到帝后的赏识。他每次奏对,钦宗皇帝都会让他说完意见;高宗皇帝即位,他替太后送信,送到皇帝所在地,可见帝后对其信任。【解析】43.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言实词的能力。A.讽: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句意:蔡卞含蓄地劝告好问。故选A。4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A.以,介词,用/介词,因为。 B.之,助词,的。C.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D.何,副词,表示疑问;代词,什么。故选B。45.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C.句意:好问上疏陈说蔡京过去的罪恶。过:过去的,以前的。故选C。46.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关键词:“立”,即位;“抑”,或者,还是;“姑”,姑且;“塞”,敷衍;“徐”,慢慢地。4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D.“替太后写信”错误,原文是“太后遣好问奉手书诣行在所”,意为“太后派吕好问拿着她的亲笔信去皇上所在地”。故选D。4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塑造人物手法的能力。正面描写就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细节等来描写人物;而侧面烘托就是通过他人的言行举止来塑造人物。“臣恐淳厚之德,变为颓靡,且今不尽革京、贯等所为,大平无由可致”“好问疏蔡京过恶,乞役海外,黜朋附之尤者以厉其余”,是语言描写,他多次上书陈说蔡京的罪恶,弹劾蔡京等人,请求朝廷罢黜尤为紧密的朋党之人;“独好问所行文书,称‘靖康二年’”是动作描写,描写好问坚持自己意见的行为,这是正面描写,表现了他的耿介刚直。“金人得志,益轻中国,秋冬必倾国复来,御敌之备,当速讲求”是语言描写,写好问再其他官员不再顾虑边境战事时,上书建议加强军备,可见他有长远的谋略。是正面描写。“时蔡卞为帅,欲扳附善类,待好问特异。好问以礼自持,卞不得亲”描写好问的言行,写他欲拉拢亲近,不为所动,表现他不慕权贵。“每奏对,帝虽当食,辄使毕其说”描写皇帝对待好问的态度,写出皇帝对他的重视,是侧面描写。“高宗即位,太后遣好问奉手书诣行在所,高宗劳之曰:‘宗庙获全,卿之力也。’”写高宗即位后,太后信任他,让他去送信,可见帝后对其信任。是侧面描写。参考译文:吕好问,字舜徒,是侍讲吕希哲的儿子。凭借先辈功德获官。崇宁初年,追查治理朋党之事,吕好问因为是元佑子弟连坐被罢。后来两次担任东岳庙监。当时蔡卞任主帅,想要攀附有德行的人士,对待好问特别好。好问依照礼仪自持,蔡卞无法和他亲近。到了蔡卞当政时,部属、下级全都提拔升迁,唯独吕好问留任原职(扬州仪曹),蔡卞含蓄地劝告好问:“你很少与我亲近,官阶就和他人有明显区别了。”好问笑而不答。靖康元年,因受到举荐被召为左司谏。钦宗告谕他说:“你是元佑朋党子孙,朕特别任用你是为了让天下人知道我的心意所指。”,此前,徽宗将要禅位,诏令解除朋党的禁令,废除新法,全部恢复先朝制度。而蔡京的党羽姻亲盘踞朝廷内外,他们畏惧其事,没有人愿施行。吕好问上奏说:“陛下宵衣旰食,有寻求天下太平之意;发号施令,有寻求天下太平之言,到现在已经有半年,治理的效果仍相差很远,的确是因为左右的大臣,不能推广仁德之意,而陛下又过于宽容。我担心醇厚之德,将变为衰颓,今天如果不全部革除蔡京、童贯等人所为,太平就无法达到。”钦宗同意并加以釆纳。好问上疏陈说蔡京过去的罪恶,请求将他发配海外,罢黜朋附他尤为紧密者以警饬其他人。每次奏对时,皇上即使正要进食,也总是让他说完。当时金兵撤退后,大臣不再有顾虑,武备更加松弛。好问奏道:“金人得志,更加轻视我国,秋冬之时一定又会举国入侵,抵御敌人的装备应该尽快办理。如今筹划边事已经有一月,却见不到有所安排、臣僚的奏请都不下发,这是我所深为忧惧的。”等到边境告急,大臣们不知如何是好,派遣使臣去讲和。金人假装答应却攻掠自如,诸将因为和议的缘故都闭关不出。好问上奏说:“金人名义讲和而实际上仍在进攻,朝廷不谋划派兵遣将,是为什么呢?请求赶快召集沧州、滑州、邢州、相州的军队,前去阻遏金兵,而把勤王部队布列在京郊各县,来保卫京城。”奏疏呈上而不被答复。金兵攻陷真定,朝廷上下震惊害怕,大臣们犹豫相顾,仍抱定和议之词。好问率领御史台的属吏弹劾执政大臣畏惧胆怯贻误国事,被贬出任袁州知州。不久金兵逼近都城,(钦宗想起好问的奏言)便进升他为兵部尚书。都城失守,金人立张邦昌,让好问担任事务官。张邦昌入居都省,好问问他:“,您是真想继位,还是姑且敷衍而后慢慢图谋后举呢?”邦昌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好问说:“金兵一旦撤退,还能保证像今天这样吗?大元帅在外,元佑皇太后在内,这大概是天意。你何不尽快交还政权,就可转祸为福。”又对张邦昌说:“天命人心,都归向大元帅,相公如果首先派人去推戴,那么论功就没有超过你的了,如果拖延时机不去做,一旦有人伸张正义进行讨伐,后悔还来得及吗?”不久,好问派遣使者到大元帅府劝康王即位,请求元祐太后垂帘听政,让张邦昌改换衣装,退居到太宰之位。当时各部门移送文书,一定要去掉年号,只有好问所颁送的文书,要称“靖康二年”。高宗即位,太后派好问拿着她的亲笔信去皇上所在地,高宗慰劳他说:“国家得到保全,是你的功劳啊。”授予尚书右丞。又授予资政殿学士、宣州知州、提举洞宵宫等职,因为恩赐封为东莱郡候。因躲避战乱迁居,死在桂州。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