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深圳市南山区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质量评价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积淀丰厚。B.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吸引大批观众走进影院观看。C.在演讲比赛中,王磊夸夸其谈,最终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最佳风采奖”。D.一批黑恶势力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被铲除,群众对此无不拍手称快。【1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C项错误,夸夸其谈:指浮夸空泛地大发议论,贬义词;与语境不符。故选C。2.选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A.经过三年的使用,迎宾大道出现了路面坑陷、井盖松动和路灯损坏等问题。B.《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因为我每期必看。C.是否选择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素质的重要标准。D.通过在观音湖举办的龙舟公开赛,吸引了数万观众前来寻找久违的龙舟记忆。【2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B.主客颠倒,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对我很熟悉”改为“我对《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很熟悉”;C.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D.缺少主语,可去掉“通过”;故选A。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呈现/逞能剑鞘/春寒料峭泱泱大国/怏怏不乐B.提供/供认削球/削足适履曲高和寡/曲终人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通缉/编辑妖娆/骁勇善战奴颜婢膝/稗官野史D.切磋/切实学识/博闻强识半夜三更/少不更事【3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chéng/chěng、qiào/qiào、yāng/yàng;B.gōng/gòng、xiāo/xuē、qǔ/qǔ;C.jī/jí、ráo/xiāo、bì/bài;D.qiē/qiè、shí/zhì、gēng/gēng;故选C。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恣睢恻隐青霉素见风驶舵锲而不舍B.带挈骈进金刚钻针砭时弊人情炼达C.鄙夷拮据普洱茶羊肠小道厉兵秣马D.旷野纯粹恰谈会吹毛求疵根深蒂固【4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见风驶舵——见风使舵;B.人情炼达——人情练达;D.恰谈会——洽谈会;故选C。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针对市民出行困难的问题,大家讨论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B.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对居家防控疫情的相关措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C.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等诱发的。D.4月24日,随着最后一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愈,今天武汉重症病例实现清零。【5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A.语序不当,应改为“提出并讨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成分残缺,应去掉“通过”,或者去掉“使”;C.句式杂糅,可去掉“诱发的”或“的主要原因”;故选D。二、默写(共1题;共8分)6.古诗文默写。(1)气蒸云梦泽,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3)_______________,道阻且长。(《诗经·蒹葭》)(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现诗人乐观旷达的胸襟和与友人之间真挚友谊的句子是“______,____”。(5)《桃花源记》描写桃花林草美花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6题答案】【答案】①.波撼岳阳城②.纵我不往③.子宁不嗣音④.溯洄从之⑤.海内存知己⑥.天涯若比邻⑦.芳草鲜美⑧.落英缤纷【解析】【详解】本题中“撼”“嗣”“溯洄”“邻”“缤”是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三、名著导读(共2题;共17分)7.名著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地抖抖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生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1)语段中说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7题答案】【答案】(1)回忆儿子的往事这件事。因回忆儿子的往事(回想与儿子在一起的日子)而快乐,因儿子离开父母(只能靠回忆来寄托思念之情)而惆怅。(2)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长辈的意见。【解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根据选文句子“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可见,回忆起儿子小时候的事,“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之所以感到“又快乐又惆怅”,可结合文章内容“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啰哩啰嗦地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来理解,回忆起儿子的往事,感到温馨、幸福,所以快乐,但由于儿子远离自己,只能靠回忆来寄托思念之情,所以惆怅。【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理解。根据选文内容“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地抖抖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分析,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长辈的意见。9.选出下列对《傅雷家书》的解读有误的一项()A.傅雷教导儿子,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B.《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经典的“教子篇”。C.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在儿子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仍经常当面对儿子的生活艺术进行悉心指导。D.傅雷教导儿子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9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C.傅雷是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艺术进行悉心指导,不是“当面”。故选C。10.《好汉歌》中的“生死之交一碗酒哇”是好汉们的人生写照。《水浒传》中的酒,飘香在江湖,融入了英雄们的血液里。请从下面三个方面中任选其一,先写出与酒相关的一个故事名称,再简要叙述故事情节。①酒壮英雄胆②酒误英雄事③酒伤英雄心【10题答案】【答案】示例:①武松醉打蒋门神:为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武松带着醉意大闹蒋门神的酒店,蒋门神闻讯而来与武松打斗,结果被武松打得跪地求饶,只好答应武松把快活林还给施恩。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②宋江酒后题反诗:宋江怒杀阎婆惜,,被发配到江州。一日,感念遭遇,借酒消愁,愤怒之下便在浔阳楼墙壁上题写反诗。黄文炳发现宋江题反诗,蔡九知府下令捉拿,宋江装疯,被下到死凶中。③李逵被御酒毒死:在众好汉中,李逵直反对招安。招安后,宋江饮高俅送来的御酒中毒,想到自己死后李逵肯定要聚众造反,怕坏了梁山泊的忠义名声,便让李逵也喝了毒酒,一块被毒死了。(任选一个情节,内容符合原著即可)【解析】【详解】考查名著故事情节的识记与概括。解答此题,需对《水浒传》这部小说的内容熟悉,准确把握其中著名的故事情节,筛选出跟喝酒有关的故事,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情节进行概括。①酒壮英雄胆:如:武松寻找哥哥路过景阳冈,在酒店喝了十八碗酒,提着哨棒过冈。借着酒劲打死了景阳冈上为害已久的老虎。如:施恩的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武松闻之大怒,一路上遇酒店就喝酒,赶至快活林,痛打蒋门神,夺回酒店。②酒误英雄事:如:鲁智深喝酒误事,林冲服役前,鲁智深答应林冲照顾他的娘子和家人,可因喝酒迟到一步,没能阻止悲剧发生。林娘子被高裘之子高衙內侮辱了,随后上吊而死。如:杨志押送生辰纲,在黄泥岗上因喝酒而丢了生辰纲。③酒伤英雄心:如:“宋江之死”。征方腊,梁山好汉伤亡惨重,只剩27人回朝,封官赐爵后,宋江被奷臣蔡京、高俅等,以“皇帝赐御酒”的手段毒死。宋江知道自己中毒后,伤心至极,因怕李逵造反,坏了自己的“忠义之名”,骗来李逵喝下毒酒。两人死后,吴用、花荣相聚于宋江坟前,悲痛万分,双双悬于树上,自缢而亡。四、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7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列小题。【一】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其妻曰:“我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晃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二】驺忌子①以鼓琴见威王,威王说而舍之右室。须臾,王鼓琴,驺忌子推户入曰:“善哉鼓琴!”王勃然不说,去琴按剑曰:“夫子见容未察,何以知其善也?”驺忌子曰:“夫大弦浊②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③以清者,相也;攫之深,醳之愉④者,政令也;钧谐以鸣,大小相益,回邪而不相害⑤者,四时也。夫复而不乱者,所以治昌也;连而径者,所以存亡也;故曰琴音调而天下治。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王曰:“善。”(节选自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注释:①驺忌子:即邹忌。②浊:声音低沉粗重。③廉折:高亢明快。④攫之深,醳之愉:(手指)勾弦用力,放开舒缓。⑤回邪而不相害:曲折不正之声不相干扰。1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门庭若市B.皆以美于徐公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人恒过,然后能改D.虽欲言无可进者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1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13.语段(一)中邹忌劝谏齐威王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14.结合两个语段的具体内容,说说齐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11~14题答案】【答案】11.B12.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13.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白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者,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意见。(言之有理即可)14.语段(一)中齐威王听取邹忌关于王受蒙蔽的分析,语段(一)中齐威王能耐心听取邹忌关于乐理中有治国道理的谏言,说明齐威王善于纳谏,从谏如流;语段(一)齐威王听取谏言后颁布命令,能听从群臣吏民的观点,说明他广开言路,开张圣听;语段(二)中邹忌对齐威王的弹奏表示赞扬时,,齐威王突然表现出勃然而怒的状态,说明他容易发怒。【解析】【11题详解】考查一词多义。A.如/像;B.都表示美丽;C.过失/犯错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即使/虽然;故选B。【12题详解】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注意重点词的解释:吾,我;美我,以我为美;私,偏爱,动词。【13题详解】考查对文言文内容主旨的理解。阅读文段,疏通文意,了解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语句理解体会。文段一,第1段讲进谏的缘起。由自身的经历谈起,邹忌与妻、妾、客的三问三答,以及“暮寝而思”等情节,为第二段进谏的做铺垫。邹忌见威王后,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用类比推理、推己及人的方式讲出“王之蔽甚矣”。他先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于治国大事,说明齐王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因而所受的蒙蔽也最深。第三段叙述了进谏的结果。文段通过邹忌以自身经历对齐王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邹忌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做法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14题详解】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从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人物描写来把握人物形象。文段一中,齐威王善于听取邹忌的谏言,体现了齐威王善于纳谏,从谏如流;文段一中的第三段,“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体现了齐威王广开言路,开张圣听;语段(二),当邹忌夸赞其往往“善哉鼓琴”时,“王勃然不说”,体现了齐威王脾气暴躁,易怒。【点睛】参考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外形、容貌光艳美丽。早晨穿戴好衣帽,对他妻子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他的妻子说:“您非常美,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妾回答说:“徐公哪能比得上您?”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相坐而谈,问客人:“我和徐公比,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着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晚上他躺在床上休息时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我的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美,是有事情有求于我。”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驺忌子由于善弹琴而进见齐威王,威王很喜欢他,并让他住在宫中的右室。没多久,威王正在弹琴,驺忌子推门就进来说:“琴弹得好极了!”威王突然不高兴,离开琴手按宝剑说:“先生只看到我的样子,还没有认真观察,怎么能知道弹得好呢?”驺忌子说:“大弦缓慢并且温和,这是象征国君;小弦高亢明快并且清亮,象征宰相;手指勾弦用力,放开舒缓,象征政令;发出的琴声和谐,大小配合美妙,曲折不正之声而不相干扰,象征四时。回环往复而不乱,是由于政治昌明;连贯而轻快,是由于保了将亡之国;所以说琴音调谐就能保天下太平。治理国家和安抚人民,没有比五音的道理更相像的了。”威王说:“好极了。”(节选自司马迁《史记·田敬仲完世家》)五、诗歌鉴赏(共1题;共6分)15.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歌,完成问题。【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乙】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1)甲诗借用的典故在现代汉语中形成了一个成语,它是“________”。(2)甲、乙两诗均描写了洞庭湖之景。试分析两诗所写之景有何不同。【15题答案】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1)临渊羡鱼(2)甲诗写出了洞庭湖汪洋浩瀚,与天相接,气势雄浑之景;乙诗描绘了洞庭湖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之景【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结合“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可得成语“临渊羡鱼”。临渊羡鱼,渊:深水潭。羡:希望得到。面对着深潭,希望得到鱼。比喻只有愿望和空想而无实际行动,仍不能达到目的。【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对比赏析。甲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意思是:云梦泽水气蒸腾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蒸”有“蒸腾”之意,“撼”有“撼动”之意,这句诗从视觉、听觉和触觉上写出了蒸腾的雾气笼罩着整个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的博大气势,雄浑壮阔,极富感染力。乙诗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可据此作答。六、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44分)17.现代文阅读清水麻鞋秦岭①一直想脚穿麻鞋,与时光一起走走。那脚印,该是另一番样子吧。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许只有皮鞋、旅游鞋懂我所有旅程的山高水长,独缺麻鞋对岁月的丈量。儿时在老家天水,偶见两三伙伴脚穿玲珑轻巧的麻鞋去学堂,去田间,去赶集,那平地而起的开心在眉宇间荡漾。我曾问母亲:“您做的千层底用的也是麻线,为啥就不编麻鞋哩?”③母亲说:“你不晓得,人家那是清水麻鞋,多半是从清水那边捎来的。”④我这才明白,尽管天水处处有麻线,但不是所有的麻鞋都能像清水麻鞋那样出尽风头。清水那地儿像极了它的名字,清清如水,如水清清,应了句老话:“好水养好麻,好麻养麻鞋。”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⑤在天水城求学时,我隔三岔五要蹭几趟新华书店。某天,突然发现书店一侧的土特产市场冒出了一家出售清水麻鞋的摊位。摆摊的少年不仅脚穿麻鞋,手里还捧着一部世界名著。一聊方知,少年来自清水,家中贫困,全靠母亲编麻鞋为生。为了卖个好价,他只好辍学到天水租房卖鞋。他告诉我,清水麻鞋自古有名,当年杜甫写过“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的诗句,于右任途经清水时写过《清水麻鞋歌》,吉鸿昌在天水举办武术大赛时,奖品就是清水麻鞋……那一刻,我眼前的麻鞋似乎不是麻鞋了,而是蓄满远古哨音的鸽子,是写满文化符号的信笺,是充满五谷味道的炊烟。⑥蓬乱的头发,黝黑的皮肤,稚气未脱的脸。少年也就十三四岁。⑦“大哥,您买一双吧!”少年的热切期待像透明的火焰。⑧“买,一定买!”我说。⑨少年蹲下身子,不厌其烦地帮我试穿了至少五六双麻鞋。一问价钱,每双四元,我顿时窘红了脸。这价钱在当年至少可以买三部小说。为表示歉意,我主动把新买的一本书借给他。几天后,他还我的书多了一层用旧报纸折的书皮。“大哥,您是第一个借给我书的人。很想送您一双麻鞋,可我……送不起……”泪花在他的眼睛里打旋儿,但没有滴下来。我没见过这样的泪,清清如水、如水清清的那种,照得见麻鞋和大地。⑩终于走进清水,是我参加工作以后。古老、清澈的牛头河两岸荡漾着一层层碧波绿浪,那便是茂密、修长的麻汇成的无边海洋。县城的一家店铺里,几位正在编麻鞋的大姐配合默契,有的盘扎鞋底,有的穿扎鞋帮,有的缠扎鞋鼻,有的搓扎鞋带,有的勾扎鞋穗。那细柔的麻线、麻绳、麻辫在她们手中如白练飞舞。柜台上的一摞摞成品麻鞋,分明对我发出久违的呼唤。⑪可是,时过经年,我已习惯了用皮鞋迎合流行与时尚。麻鞋再好,似乎已成为过时的东西。我并没买麻鞋,但没忘打听当年那个少年。大姐说:“连个名字都没有,咋找哩?那一茬人,都外出打工了。”说话间,柜台上的麻鞋居然被游客抢购一空。⑫时光荏苒。我在几千里之外的天津落脚后,某天应邀赴四川参加一个甘肃老乡茶话会,主持活动的老乡居然脚穿一双麻鞋。“先生脚下,可是清水麻鞋?”我试探了一下。“大哥好眼力!我想告诉您的是,您是我特意安排邀请的嘉宾。”⑬他,正是当年那个卖麻鞋的少年。他告诉我,甘肃人下四川,真正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啊!可穿上母亲编的清水麻鞋,他发现不管多难的路,都可以走一走。“那年去清水,我曾打听过您哩。”我感叹。“可归根到底,是我找到了大哥您啊。”⑭那天,他特意送我一双崭新的麻鞋。飞回天津的当天,我就穿上了清水麻鞋,一抬脚,却发现走进了岁月。(1)文章围绕“清水麻鞋”分别写了哪几件事?请你简要概括。(2)说说文章第⑤段引用杜甫诗句及吉鸿昌用“清水麻鞋”作为武术大赛的奖品起什么作用?(3)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县城的一家店铺里,几位正在编麻鞋的大姐配合默契,有的盘扎鞋底,有的穿扎鞋帮,有的缠扎鞋鼻,有的搓扎鞋带,有的勾扎鞋穗。那细柔的麻线、麻绳、麻辫在她们手中如白练飞舞。柜台上的一摞摞成品麻鞋,分明对我发出久违的呼唤。①赏析加短线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赏析画线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少年时期的“我”对清水麻鞋情有独钟,因为囊中羞涩而买不起麻鞋,长大后应该买得起麻鞋,为什么“我”参加工作后,“并没买麻鞋”?请简要概括。(6)文章结尾处写“飞回天津的当天,我就穿上了清水麻鞋,一抬脚,却发现走进了岁月”。请简要分析这句话的含义。【17题答案】【答案】(1)(1)听说清水麻鞋、见到清水麻鞋、寻找卖清水麻鞋的少年、获赠清水麻鞋。(2)文章引用杜甫的诗句及吉鸿昌用“清水麻鞋”作为武术大赛的奖品,意在表明清水麻鞋的历史悠久。(3)①交代了文章叙事的线索——麻鞋;②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③“该是另一番样子吧”一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④呼应文章标题。(4)①.语段中加点的词语,是对编麻鞋的大姐们的动作描写,这一系列的动作,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编麻鞋的大姐们编织麻鞋时动作的娴熟,配合的默契。②.这是对“我”看到麻鞋编织场面时的心理描写,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麻鞋以人的情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麻鞋的亲切感。(5)因为“我”已习惯了用皮鞋迎合流行与时尚,在“我”看来,麻鞋似乎已成为过时的东西。(6)表面含义:“我”穿上了卖麻鞋的少年送给“我”的清水麻鞋,回到了天津;深层含义:①卖麻鞋的少年送给了“我”一双麻鞋,弥补了少时送不起“我”麻鞋的缺憾;②“我”终于穿上了清水麻鞋,满足了“我”对清水麻鞋的欣羡之情【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第③段“母亲说:‘你不晓得,人家那是清水麻鞋,多半是从清水那边捎来的。’”概括得出:听说清水麻鞋根据第⑤段“在天水城求学时,我隔三岔五要蹭几趟新华书店。某天,突然发现书店一侧的土特产市场冒出了一家出售清水麻鞋的摊位”概括得出:见到清水麻鞋;根据第⑪段“麻鞋再好,似乎已成为过时的东西。我并没买麻鞋,但没忘打听当年那个少年。大姐说:‘连个名字都没有,咋找哩?那一茬人,都外出打工了。’”概括得出:寻找卖清水麻鞋的少年;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根据第⑭段“那天,他特意送我一双崭新的麻鞋。飞回天津的当天,我就穿上了清水麻鞋,一抬脚,却发现走进了岁月”概括得出:获赠清水麻鞋。【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结合第⑤段“那一刻,我眼前的麻鞋似乎不是麻鞋了,而是蓄满远古哨音的鸽子,是写满文化符号的信笺,是充满五谷味道的炊烟”分析,把清水麻鞋比喻成“蓄满远古哨音的鸽子、写满文化符号的信笺、充满五谷味道的炊烟”,可知引用杜甫的诗句及吉鸿昌用“清水麻鞋”作为武术大赛的奖品,意在表明清水麻鞋的历史悠久。【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结合“一直想脚穿麻鞋”可知,交代了文章叙事的线索——麻鞋;同时呼应文章标题“清水麻鞋”;结合“与时光一起走走”分析,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表明文中内容充满了温馨回忆;结合“该是另一番样子吧”分析,一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下文。【小问4详解】(1)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结合“盘扎、穿扎、缠扎、搓扎、勾扎”等一系列动词分析,这是对对编麻鞋的大姐们的动作描写,准确、生动地写出了编麻鞋的大姐们编织麻鞋时动作的娴熟。结合“县城的一家店铺里,几位正在编麻鞋的大姐配合默契”分析,写出编麻鞋的大姐们配合的默契。(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结合“柜台上的一摞摞成品麻鞋,分明对我发出久违的呼唤”分析,这是对“我”看到麻鞋编织场面时的心理描写,“对我发出久违的呼唤”把“麻鞋”人格化,赋予麻鞋以人的情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麻鞋的亲切感。表达了“我”对麻鞋喜爱之情。【小问5详解】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根据第⑪段“可是,时过经年,我已习惯了用皮鞋迎合流行与时尚。麻鞋再好,似乎已成为过时的东西”可知,原因是:因为“我”已习惯了用皮鞋迎合流行与时尚,在“我”看来,麻鞋似乎已成为过时的东西。【小问6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根据第⑭段“那天,他特意送我一双崭新的麻鞋。飞回天津的当天,我就穿上了清水麻鞋”分析可知,表面含义是:“我”穿上了卖麻鞋的少年送给“我”的清水麻鞋,回到了天津;结合第⑨段“少年蹲下身子,不厌其烦地帮我试穿了至少五六双麻鞋。一问价钱,每双四元,我顿时窘红了脸。这价钱在当年至少可以买三部小说。为表示歉意,我主动把新买的一本书借给他”分析,深层含义是:卖麻鞋的少年送给了“我”一双麻鞋,弥补了少时送不起“我”麻鞋的缺憾;结合第①段“一直想脚穿麻鞋,与时光一起走走。那脚印,该是另一番样子吧”分析,深层含义是:“我”终于穿上了清水麻鞋,满足了“我”对清水麻鞋的欣羡之情。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9.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古代美食如何“有滋有味”倪方六①中国传统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美食离不开色、香、味。殷商时期,人们已开始用酸酸的青梅来去除异味;秦汉时期,人工调味品特别是酱和醋已广泛使用;唐宋时期,外来的“辣味”成为餐桌新宠……②盐,大概是人类最早发现的调味品。是菜都离不开盐,盐因此有“百味之王”的美称。但盐作为基础通用调味品并不是万能的,如遇到腥膻味食材,盐便起不了多大作用。从史料记载来看,除盐之外,中国人最早使用的一种调味品是梅子。③从文献记载来看,现代烹饪中使用的大多数调味品,先秦时均已使用,如花椒、桂皮、姜、葱、芥、薤(读xiè)、韭等都上了中国人的餐桌。《礼记·内则》即称:“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读liǎo)。脂用葱,膏用薤(读xiè),三牲用藙(读yì),和用醯(读xī),兽用梅。”可见,先秦时,对以辛香为主的各种天然调味品的开发和使用,掀起了中国美食史上的第一波“滋味”革命。④然而,在今天看来再寻常不过的调味品并不是当年先秦普通人可以享用的。直到秦汉时期人工调味品特别是酱、醋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寻常百姓才真正吃得有滋有味了。秦汉时发明的人工调味品主要有用大豆、面为原料制造出来的酱、清酱(酱油)及豆豉一类,一经发明,便带来又一波“滋味”革命:以前不好吃、无法吃的食物,因有酱而能吃、好吃;而且,经酱调制后菜肴还“好看”,美食因此有了“色、香、味俱全”的烹饪要求——中国人的饮食中从此离不开酱系列。⑤在五味中,古人认为“甜味”最美,故有“甜美”一词。古人用什么调味品让菜肴变得甜美?早期主要有饴、蜜、蔗浆等,到宋代时,现在常用的红糖、白糖已能生产,而且质量上乘。在甜味调料中,“饴”使用最早。饴,即麦芽糖,现在仍有制作。饴的生产,应该在殷商时已出现,到西周时已是常见调味品和食品。《诗经·大雅》里的《绵》篇中,便提到了“饴”:“周原膴膴(读wǔ,意为“肥”),堇荼(读jǐntú,一种植物的名称)如饴。”意思是,周原土地肥沃,长出来的苦菜像麦芽糖一样甜。⑥先秦人最离不了的辛辣调味品应该是生姜,时人吃饭时多少都要来点,即《论语·乡党》中所谓“不撤姜食,不多食”。在烹制牛肉等菜肴时,也总少不了生姜,且常与椒、桂一起使用。据东汉张衡《七辨》,汉代人制作肉类食物便是“芳以姜椒,拂以桂兰”。⑦胡椒原产印度西海岸,大概在明朝时引种中国,之前一直靠从中亚、南亚一带进口。胡椒的价值赛黄金,宋人陶谷《清异录·药谱》中便称胡椒为“金丸使者”。而黄金常见,胡椒难买。唐宋时,家里有胡椒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有一件事可以说明胡椒的特殊地位。据《新唐书·元载传》,曾官至宰相的唐朝大贪官元载被朝廷抄家时,竟然抄出了“胡椒至八百石”。明代爱国名臣于谦曾为此大发议论,他在《无题》诗中称:“胡椒八百斛,千载遗腥臊。”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⑧在“外来风味”中,明清以后能对中国饮食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是“辣味”——辣椒的味道。辣椒原产美洲,在被西班牙香料商发现后移种欧亚,明代后期,辣椒被当作观赏花卉引种中国。讲究口味的中国人很快发现了辣椒的食用价值,尤其是一向嗜辛辣的四川、湖南等地,一改对花椒、生姜的依赖,恋上了辣椒,“无姜不食”变成了“无辣椒不食”。从此,“辣味”成川菜、湘菜等菜系的主打味道。(1)阅读全文,请你简要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2)选出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A.盐是人类最早发现的调味品,除盐之外,中国人最早使用的一种调味品是梅子。B.先秦普通人是不可以享用在今天看来再寻常不过的调味品的。C.大概最早在明朝,人们有可能品尝到胡椒的味道。D.明朝时,“辣椒”被当作观赏花卉由西班牙香料商从美洲引种中国。(3)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我们平时所称道的“色、香、味俱全”是在_______时期才出现的。(4)文章第⑦段画线句中“大概”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5)文章第⑦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选择其中的一种,分析这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9题答案】【答案】(1)第①段文字在结构上是通过叙述殷商时期、秦汉时期、唐宋时期等时代各种调味品在人们日常饮食中的作用,总领全文;在内容上,明确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各种调味品的发展史。(2)B(3)①.时间顺序②.秦汉(4)不能删去。“大概”一词表估计,说明胡椒被引种到中国的时间可能是在明朝,不排除胡椒被引种到中国的时间会更早或者更晚,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5)文章第⑦段使用了作比较、引资料、举例子等方法。示例:“胡椒的价值赛黄金”一句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胡椒的价值与黄金作比较,突出说明了胡椒被引种来中国时的特殊地位,使说明更具体。【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第①段“殷商时期,人们已开始用酸酸的青梅来去除异味;秦汉时期,人工调味品特别是酱和醋已广泛使用;唐宋时期,外来的‘辣味’成为餐桌新宠”明确了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各种调味品的发展史”。在结构上,通过叙述殷商时期、秦汉时期、唐宋时期等时代各种调味品在人们日常饮食中的作用,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具体说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小问2详解】A.“盐是人类最早发现的调味品,除了盐之外,中国人最早使用的一种调味品是梅子”说法不符合文意。第②段原文是“盐,大概是人类最早发现的调味品。……从史料记载来看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除盐之外,中国人最早使用的一种调味品是梅子”。“大概”表示推测,“从史料记载来看”限定了“除盐之外,中国人最早使用的一种调味品是梅子”的条件,A项过于绝对;B.正确。符合第④段原文:然而,在今天看来再寻常不过的调味品并不是当年先秦普通人可以享用的;C.有误。第⑦段原文“胡椒原产印度西海岸,大概在明朝时引种中国,之前一直靠从中亚、南亚一带进口”,“之前有进口”,说明明朝之前“人们有可能品尝到胡椒的味道”;D.有误。第⑧段原文:辣椒原产美洲,在被西班牙香料商发现后移种欧亚,明代后期,辣椒被当作观赏花卉引种中国。并非是“‘辣椒’被当作观赏花卉由西班牙香料商从美洲引种中国”;故选B。【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说明顺序及内容筛选。由文本中第③段“现代烹饪中使用的大多数调味品,先秦时均已使用”,第④段“秦汉时发明的人工调味品主要有用大豆、面为原料制造出来的酱、清酱(酱油)及豆豉一类”,第⑤段“到宋代时,现在常用的红糖、白糖已能生产,而且质量上乘”,第⑦段“胡椒原产印度西海岸,大概在明朝时引种中国”,第⑧段“在外来风味中,明清以后能对中国饮食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是‘辣味’——辣椒的味道”,表示朝代时间的词语,可知是时间顺序。说明了“各种调味品的发展史”。由第④段“秦汉时发明的人工调味品主要有用大豆、面为原料制造出来的酱、清酱(酱油)及豆豉一类,一经发明,便带来又一波‘滋味’革命……美食因此有了‘色、香、味俱全’的烹饪要求”可筛选“秦汉”作答第二问。【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这类试题需要首先解释加点词语的大意,然后根据其所在的句子,分别说明带有加点词和去掉加点词句意发生的变化,最有一句话点明加点词对说明语言准确性所起的作用。首先表明态度:不能删去。“大概”意思是大致的内容,大体的情况;表示不很精确的估计;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结合第⑦段“胡椒原产印度西海岸,大概在明朝时引种中国,之前一直靠从中亚、南亚一带进口”分析,说明胡椒被引种到中国的时间可能是在明朝,也有可能胡椒被引种到中国的时间会更早或者更晚,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小问5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结合第⑦段的内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容分析,“宋人陶谷《清异录·药谱》中便称胡椒为‘金丸使者’”“据《新唐书·元载传》”“《无题》诗中”是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唐宋时,家里有胡椒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有一件事可以说明胡椒的特殊地位。据《新唐书·元载传》,曾官至宰相的唐朝大贪官元载被朝廷抄家时,竟然抄出了“胡椒至八百石”。明代爱国名臣于谦曾为此大发议论”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胡椒的价值赛黄金,而黄金常见,胡椒难买”。“胡椒的价值赛黄金”一句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胡椒的价值与黄金作比较,结合第⑦段“胡椒原产印度西海岸,大概在明朝时引种中国,之前一直靠从中亚、南亚一带进口”分析,突出说明了胡椒被引种来中国时的特殊地位,使说明更具体、更详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请给我一个橘子①近来,我的心情极度压抑,内心燥热,一双眼睛终日里泛着血丝、口干舌燥的我,喝再多的水都不管用,只想吃水果,水分越多的越好。我打起精神在宿舍里四处走动,宿舍里已经混乱得不成样子,左翻右找,竟在一个纸盒里找到了一个橘子。橘子很大,看着色彩鲜艳的橘皮,我竟觉得有些暖意。我将它放在桌上,挠了挠头发努力回想是什么时候买的,突然就想起母亲的橘子树来。②读中学时,我家门口铺了一整块平整的水泥地,从楼梯口一直延伸到路边。楼梯口有两棵树,右边是一棵柚子树,左边是一棵橘子树。春风刚从柳梢头闲逛过,橘子树与柚子树就开了满树嫩白的花朵,一院子的清香,好看,也好闻。③这时,母亲是很怕我和妹妹打排球的,她担心球会掉在树上,折了花,秋季就结不了很多果子。瞧着她略有紧张地看着我俩,我便故意将飞来的球打歪,正好不偏不倚地落在树上,簌簌地落了一地的花。母亲很是心疼,飞奔过来,边跑边说:“你在干什么,秋天不想吃橘子了吗?一个巴掌就要落下来,我提高了嗓音,得意地说:“生物老师说了,果树的花不能开多,不然橘子就不能又大又甜了。”看到母亲的手放下来,我暗自窃喜。④母亲有些呆愣,却旋即反应过来,一下揪住我的耳朵:“老师说什么你就听什么吗?前几年年花开了那么多,不照样结了又大又甜的橘子。这些花也是小生命,你还不知道它以后会怎样,你怎么就这么随意否定它呢?一切自有天意,一切都会有好结果的。”母亲的话让我难以反驳,我默默捡起球,与妹妹小心翼翼地玩着。⑤到夜里,窗外月光明亮,银辉洒落,迅速而温柔地落在母亲略带疲惫的脸上。那时,我的学习极其不好,有几个老师曾和母亲单独谈话,所谈内容大致是学习的事。我想起白天的事,母亲在说完最后一句话后,琥珀色的眼里泛起温柔,似有水珠蔓延,浸湿了眼里细细的水草,让我心里感到濡湿的沉重。⑥橘子成熟时,正是秋季农忙时,母亲每日早晨捧盆清水,浇在橘树下,便去地里务农。母亲忙了一天回家,擦擦脸上的汗,摸摸橘树上又成熟了一点的橘子,随之笑了起来。刚熟的橘子,本想藏着、掖着到第二天大放异彩一番,可它刚炫耀,母亲就看见了,撷了它,带到我们房间,仔细地剥开,放在床头,我们便在那股清新幽香中醒来。⑦如今,我已离家许久,叫我醒来的早已不再是那颗颗香甜多汁的橘子。我回家的次数年年减少,忙忙碌碌,早就错过了橘子成熟的日子。母亲几次打电话给我,小心翼翼地问我要不要回家,而我总是狠心拒绝。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⑧我剥开橘子,果肉窝在手上,上面盘着细细的盘络,像是个未睁眼的婴儿,让人怜爱。我剥开一瓣放进嘴里,一咬,沁凉甜蜜,干渴已久的口腔得到滋润。我突然想打电话给母亲,拨通后问她:“妈妈,家里的橘子怎么样了?”母亲有些兴奋,又有些抑制:“怎么了,你想吃橘子了?上个星期不是给你用盒子装了寄给你了吗?那是家里最后的橘子了。我知道你喜欢吃,特意留到现在才摘的。”⑨“对了,你以前说果树要少开花,果子才能好吃,我听了你的话,今年摘了一次。不过橘子长得还不错,我尝了几个,味道还可以,不知道你喜不喜欢。我说吧,一切都会有好结果的……”母亲在电话里滔滔不绝地说着,兴奋又激动的模样让我觉得既可爱又有些心酸。⑩我想起母亲从前为我们剥橘子,看着两个孩子熟睡的容颜,就像手中的橘子,安静乖巧地卧在她的掌心里。我们就是她的一切,她对我们的心思,总是思量又思量,慎重又慎重,她千思万般的考虑,便是我行走在世间的盔甲,护卫我心灵,庇佑我前行。⑪汁水顺着食道滑下,叫醒了我的胃,我干枯已久的心灵也得到了重生。似是咬到盘络,嘴中一涩,涩得我想哭,想母亲的橘子,想我的母亲。21.本文写了母亲和橘子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22.分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在情节上的作用。橘子很大,看着色彩鲜艳的橘皮,我竟觉得有些暖意。我将它放在桌上,挠了挠头发,努力回想是什么时候买的,突然就想起母亲的橘子树来。23.结合语境,品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母亲的话让我难以反驳,我默默捡起球,与妹妹小心翼翼地玩着。(2)母亲几次打电话给我,小心翼翼地问我要不要回家,而我总是狠心拒绝。24.本文在记叙的顺序方面有什么特点?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21~24题答案】【答案】21.①母亲看护橘子花,不让打排球的我和妹妹碰折了花;②每日务农前,母亲浇橘树;③母亲为我们采摘、剥橘子;④母亲给离家许久的我寄橘子。22.①“看着皮,我竟心生暖意”为下文写母亲和橘子的往事做铺垫;②“努力回想是什么时候买的”为下文写母亲寄橘子这一情节埋下伏笔。23.(1)“小心翼翼”写出了“我”动作收敛、谨慎,不愿再碰落橘子花,害怕触怒母亲的心理。(2)“小心翼翼”意为非常谨慎,表现出母亲期盼“我”回家又担心我拒绝,害怕失望的心理。24.倒叙。作用:①突出“我”在精神和身体状态不佳的情况下对母亲和其橘树的思念之情。②用纸盒里找到橘子这一事物,引出下文对母亲及其橘树的回忆。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④首尾呼应,更突出母亲对“我”深远影响和“我”对母亲的深厚情感。【解析】【21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这时,母亲是很怕我和妹妹打排球的,她担心球会掉在树上,折了花,秋季就结不了很多果子”写的是橘子树开花时,母亲小心看护;“橘子成熟时,正是秋季农忙时,母亲每日早晨捧盆清水,浇在橘树下,便去地里务农”写的是橘子成熟时,母亲每天给橘子树浇水;“可它刚炫耀,母亲就看见了,撷了它,带到我们房间,仔细地剥开,放在床头,我们便在那股清新幽香中醒来”写的是母亲为我们摘橘子,剥橘子;“怎么了,你想吃橘子了?上个星期不是给你用盒子装了寄给你了吗?那是家里最后的橘子了。我知道你喜欢吃,特意留到现在才摘的”写的是母亲给离家的“我”寄橘子。【22题详解】此题考查句子的作用,需要结合上下文内容来分析。“我竟觉得有些暖意”引起了下文的回忆,这个橘子让我想起了母亲和家乡的橘子树;同时,“努力回想是什么时候买的”吸引读者读下去,为下文写“我”给母亲打电话,她告诉“我”上周给我寄过橘子的情节做铺垫,使文章内容衔接自然。【23题详解】此题考查词语的意义和表达效果,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1)“小心翼翼”在这里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形象地写出了“我”打球时动作的小心、谨慎,生怕一不小心碰落橘子花让母亲生气。(2)“小心翼翼”表现了母亲在询问“我”是否回家时的紧张心理,她内心非常期待“我”回家,又担心“我”会拒绝她,害怕自己会失望。【24题详解】此题考查记叙顺序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最重要的情节提到前面来写,然后顺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次序往下记叙。从“突然就想起母亲的橘子树来”“读中学时,我家门口铺了一整块平整的水泥地”等句子可以判断出,这篇文章运用了倒叙的顺序。从内容上来看,“我”在心情极度压抑时偶然发现了纸盒里的橘子,不仅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引发了“我”对母亲和家乡的橘子树的回忆,表现了母亲对我们浓浓的爱,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从结构上看,首尾呼应,结构严谨。七、写作题(共1题;共48分)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25.蚕咬破蚕茧,方能化为蝴蝶,翩翩起舞;成长,也像一场破茧成蝶的蜕变。咬破依赖的蚕茧,你才能变得自立;咬破懒惰的蚕茧,你才能变得勤奋;咬破自私的蚕茧,你才能变得大气;咬破浮躁的蚕茧,你才能变得沉稳……请以《咬破的蚕茧》为题,写一篇作文。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行文格式规范。(6)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5题答案】【答案】例文:咬破的蚕茧窗外一道闪电伴着雷的怒吼划破了昏黑的天幕,雨似箭般落下,打得树叶连声哀嚎。风拍打着窗,而窗边的我,在台灯下无声地流着泪。我的内心,也如窗外一般,下着滂沱大雨。是的,我又和父亲吵架了。我因没带伞,从小区门口淋着雨跑回了家。推开门而入后,父亲家里开着暖气,父亲坐在屋里正悠闲地玩手机。见我回到家我,只跟我打了声招呼,便自顾自地低下了头。我放下被淋得湿透的书包——里面是湿了的琴谱,问了一句:“你不关心下你女儿吗?”“自己换件衣服就行了。有什么大问题,要我安慰你吗?”我一愣,被淋的烦躁、琴谱被弄湿的担心与得不到安慰的委屈一下爆发。我吼了一句:“那就再也别关心我了!”说完,冲进房间锁上门。只有两人的房子里,只剩下雷雨的怒号,只剩下无尽的沉默。过去,父亲就少言寡语,或许是对小孩子的稚语不感兴趣,亦或是不知如何表达。我心中对他的爱,似也被沉默束缚,藏进蚕茧里。我表露出来的,只有暴躁与倔强,导致的后果,也只有一次次的争吵。我很委屈,此时身上还是湿漉漉的。我不知所措。我知道,我等不到他的安慰。难道就这样沉默着吗?我并非不记得,他沉默之下也是有爱的啊。他刚刚是否在忙着?是我太任性了吗?此时,门外忽然传来了水声。我擦去眼泪,悄悄推开了门。眼前的情景使我愣住了。只见父亲在浴室里,正往桶里装水,热气袅袅,氤氲了浴室,模糊了他的背影。难道是为我准备的吗?我欲言又止,内心开始纠结要不要先开口认错。而接下来,他用手拨动着热水开关,另一只手试着水温,身体几乎要整个埋了下去。他头上的白发,在雾气中格外扎眼。我把头扭开,却看到暖气旁,晾着的是我的衣服,而有一部分已经叠好,放得整整齐齐。我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积蓄的情感破茧而出:“爸爸,对不起!”只见他模糊的身影顿了一下,转了过来:“没事。把衣服换了,来泡脚吧!”此刻,我只觉得不在寒冷,沉默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破茧化蝶的浓浓亲情。双脚浸入热水,温暖瞬间传遍全身。父亲沉默之下本就有爱,又何必苛责它的无声?我就不该以沉默回报。而现在,我终于咬破了沉默的茧,我终于明白了要回应父亲,珍惜亲情。雨停了,窗外是沉默的夜,而窗内却有了聊天的声音。我的内心已然有一只蝶,它咬破了沉默的蚕茧,带着亲情,轻轻飞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审题。结合材料中“咬破依赖的蚕茧,你才能变得自立;咬破懒惰的蚕茧,你才能变得勤奋;咬破自私的蚕茧,你才能变得大气;咬破浮躁的蚕茧,你才能变得沉稳”可知,“咬破”意味着突破,“蚕茧”可能是束缚,可能不良的习惯,可能是生活的磨炼与挫折。“咬破蚕茧”就是突破自己,重点表现突破自己的过程。第二,立意。结合材料中“成长,也像一场破茧成蝶的蜕变”可知,我们可围绕自己成长过程的经历,突破自己的极限,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的过程,来表达突破束缚(不良习惯)的感想,表达成长的感悟。第三,选材。结合材料中“咬破依赖的蚕茧,你才能变得自立;咬破懒惰的蚕茧,你才能变得勤奋;咬破自私的蚕茧,你才能变得大气;咬破浮躁的蚕茧,你才能变得沉稳……”写作素材可从要自己的生活实际,成长经历中选取。长于记叙、抒情的同学可以就平日学习生活中某一个不良习惯展开来叙述自己为之作出的努力与突破。要善于通过细腻、丰富的心理描写来展现自己突破束缚的过程与感悟,叙述事件要完整。26.请以《我终于学会了》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作文要求:(1)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行文格式规范。(6)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26题答案】【答案】参考例文我终于学会了坚持成功的花,人们只惊艳它那昙花一现的美,而那浸透汗水的芽,却让人看到坚持不懈的精神。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篇帖子:三个人一起去看山上的日出,第一个人爬到三分之一时,他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当他看到这时的日出时:“哇!这日出也太美了,就在这坐下看吧!”他对其他人说道。而另外两个人选择继续向上爬,当第二个人爬到一半时,他已经喘不上气了:“不行了,这儿的日出已经非常‘惊艳’了。”他认为第三个人也会停下,谁知第三人说:“哦,是吗?行,那我自己走了。”第二人很诧异,但也没多管,欣赏此刻的日出。当第三个人爬到山顶时,日出已“跃”出山涯,展现出了它全部的身姿,烟雾缭绕,灿烂的阳光更加惊艳动人。刚看到这篇文章时挺诧异的,生活中,谁是第一个人,又有谁是第三个人呢?也许,只是因为体验过昙花一现的美,才让人不由自主地坚持下去吧。是啊,只有有目标的奋斗真正尝到了甜头的滋味才会使人坚持下去吧。生活中,其实我也是个“三分钟热度的人”,打卡不超过三天,抄错题没超过三个月……偷懒舒服了一时,舒服不了一世啊。就在今年,我莫名其妙想去参加马拉松比赛,当时的我完全不知道有个规定是不能期间退赛。开始跑时还铿锵有力,跑到中途时发现不能退赛,内心在“崩溃”边缘徘徊啊!“算了,死马当活马医吧,我不管了。”在半途中我眼前模糊,嗓子就像在寒冰中滚了一圈,直打“寒颤”,还好,最终跑到了最后。快到终点时,我还在想这个问题:我到底是第一个人还是第三个人呢?但跑完之后,我便坚信,也许之前我是第一个人,但现在,此刻,我一定是第三个人!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回顾头来,再看那篇帖子时,下面有个选项:“请问你会是那个坚持不懈的人吗?”百分之七十的人选择否,也许是因为没信心,也许是因为本身就懒惰。之前的我也是那百分之七十,但现在,我一定是那百分之三十中的一员。【解析】【详解】本题是一篇半命题作文。第一,审题:题目中的空白处的内容应是某种技能或品质。比如,我终于学会了做饭,我终于学会了骑车,我终于学会了坚强,我终于学会了感恩,等等。“学会”的过程是写作的重点,“学会了”什么?曾经“我”存在哪些不足?经历了什么事情才学会了?“我”有什么感悟?理清这几个问题,基本上也就搞清楚了选材和写作思路。写作时,要注意表现“我”的变化,表达出真情实感。第二,立意:我终于学会了感恩。全文可采用对比的手法,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具体的事件表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是感恩,认为父母为自己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第二部分写自己因为某事受到了触动,终于知道父母的不易,学会了感恩。表达感恩图报的主题;我终于学会了面对,在人的一生中,肯定会经历种种困难。困难里面包含着许多,挫折、失败都是一种困难。对于困难,有的人选择逃避,但是我却用良好的心态,最终学会了面对。表达勇敢面对挫折的主题。我终于学会了做饭:第一次做饭,第一次骑车,第一次写字……人的一生中都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在这个星期六,我又多了一个第一次:上午,爸爸提出来吃春卷。下午我们一家便忙碌起来,我和妈妈去买春卷皮,奶奶去挑荠菜,大姑在家择菜,洗菜,切菜……表达任何一件事要做好都要亲自尝试的主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4-28 22:23:05 页数:21
价格:¥5 大小:66.57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