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龙城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本试卷共9页,20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学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所谓诗意,当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品品皆出诗意。王维的禅味是诗意,李白的幻想是诗意,杜甫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是诗意,白居易的自相矛盾是诗意,李贺的生涩别扭也是诗意……总之,诗意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因为有了诗意,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诗歌的诗意来自我们对于世界、生活的看法,来自我们对于诗意的发现。诗人发现事物诗意的一刹那,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说人与世界相遇的一刹那,而在相遇的一刹那,心灵感应降临的一刹那,人和世界都会有所改变,生活因此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陈子昂发现了“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感遇·其三十四》)的诗意,阿波里奈尔发现了一个走在雾中的罗圈腿农夫的诗意(《秋天》)。许多人漠视生活中的诗意是因为他们没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对他们来说,生活不是此时此刻的存在,而是远方、亿万年时光。他们以为只有物理时空能够给他们距离和词汇,实际上,他们完全不了解他们的心灵。他们应该对着镜子入神地自我观望三分钟,他们会发现镜子里的人他们从未见过。他们误解了诗歌写作,误解了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的意思。马拉美所说的“语言之花”是第二位的,一个诗人必须首先让他的诗歌语言触及那真实的花朵,然后再把它处理成语言之花。诗歌中的真实事物是第一位的。事实上,任何事物都充满了诗意,无论它们是美的还是丑的,善的还是恶的,明亮的还是昏暗的,只要你发现,只要你抓住,任何事物一经你说出,都会诗意盎然。\n(摘编自西川《生活的诗意》)材料二: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称苏东坡为诗人他很开心,叫他词人就未必,因为词是诗之余。元明也是如此。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摘编自陈鹏举《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材料三:所谓“诗意地栖居”,是人的生活、生存的诗化。“诗意”的内涵是丰富的,而且是多指向的,但是,笔者以为,其本质是明确的,那就是自由与和谐。自由自在,其乐无穷,这是世上善良人们共有的体验;自然而然,生趣盎然,则往往又是人们生存中滋生诗情画意的根本元素。但人类的生存并不仅止于单向度地依附于自在的自然,或终日满足于欣赏自在的自然,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还要进行能动的创造性实践,即所谓“充满劳绩”。所以,如何使得人类的实践行为(包括对自然的“人化”)成为充满“诗意”的创造,亦即如何在“充满劳绩”的同时,为人类的生存创造出更大的自由空间与和谐境界,这是问题的关键——人类生存实践中必须面对的问题。\n人类作为从自然环境中剥离而出的一个智能物种,本质上就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缘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过程中,这二者之间,有过对立,有过混乱,有过和谐,有过平衡。顺应自在的自然环境,以求生存,是人类的天性;改造自在的自然环境,以求更好地生存,是人类的特性。总而言之,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总是促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保持一种根本性的关系。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自然界从“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人们对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变成了对人类有益的、为人服务的对象。它或者作为人类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成为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资料来源,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故而,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包括在人类发展中对于自在的自然世界的改造,也应当把握适度。(选自宋生贵《人类生存的诗意之源》,有删改)1.下列关于诗意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意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更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B.诗意使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使生活变得迷人,有光彩,神秘,不可思议。C.诗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前人为我们留下大量诗歌的原因。D.人类追求的诗意的生活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的,其理想境界是自由与和谐。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现诗意,要了解自己的心灵,并表达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B.只要有勇气切入生活,触及事物,产生心灵感应,你就会发现诗意就在眼前。C.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中国唐以来的文学史,是值得商榷的。D.无论禅味或是幻想,无论美丑或是善恶,任何事物都会诗意盎然。3.下列材料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的观点的一项是()A.山中一夜饱雨,次晨醒来,在旭日未升的原始幽静中,踏着满地的折枝和仍在流泻的细股雨水,步上山去。B.修建青藏铁路时,修建了众多的野生动物通道,以保障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迁徙和繁殖。C.我国发射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与极地轨道气象卫星相辅相成,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D.山脚下,小河旁,水田里,一头牛,一个人,似乎未动,其实在动。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点。5.根据三则材料,“诗意”的作用有哪些?请简要分析。【答案】1.C2.D3.C4.(1)论证结构上,采用总分结构,先说“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然后依据时间顺序列举事例分析。(2)论证方法:①举例论证,如列举了苏轼、曹雪芹等人的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②道理论证,如引用“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证明曹雪芹是个非常好的诗人。③因果论证。如“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3)论证方式上,立论与驳论相结合。通过反驳胡适先生的文学史观点,证明本文的观点“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n5.(1)可以使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2)促进了我们民族文学史的发展。(3)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C.“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前人为我们留下大量诗歌的原因”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可知,选项杂糅信息,因果逻辑关系混乱;“前人为我们留下大量诗歌”的表述于文无据。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任何事物都会诗意盎然”说法不正确,根据材料一结尾段“只要你发现,只要你抓住,任何事物一经你说出,都会诗意盎然”,可见在作者看来任何事物都充满了诗意,但需要你去“发现”、去“抓住”、去“说出”,选项表述绝对。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概括处材料三的观点,即“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包括在人类发展中对于自在的自然世界的改造,也应当把握适度”。ABC三项均表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的观点。C.发射气象卫星,构成我国气象卫星应用体系,这是一种发展成就,没有体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论证特点能力。使用提取关键句法从材料二第一段中归纳出“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这是总说,提出问题,领起下文。根据关键词“为什么”“因为”确定论证方法为因果论证。\n材料二第二段说“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这是分说的内容,论证第一段的观点。从“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可知使用了例证法;结合“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可知使用了反面事例论法;结合“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可知使用了正面例证;综合而言此段正反对比立论驳论相结合;结合“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可知使用了因果论证。结合“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可知使用了道理论证。结合“元明也是如此”可知使用了类比论证。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结合“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可知使用了引证法。【5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本,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即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所谓诗意,当不仅在于使用优美的词汇,表达理想景观……总之,诗意是一种使我们超越事物一般状态的感觉;因为有了诗意,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得出答案(1)可以使我们麻木、散漫、暗淡无光的生命获得再生之力。根据材料二第一段“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和第二段“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得出答案(2)促进了我们民族文学史的发展。从材料三第二段“自然界……它或者作为人类的生活环境而出现,或者成为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资料来源,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故而,人类在生存实践中必须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包括在人类发展中对于自在的自然世界的改造,也应当把握适度”中提炼出答案(3)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n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只马蜂(节选)丁西林吉先生(念信)“这次母亲在京,一切都好。唯有两件事不大称心。……”吉老太太我有什么事不称心?吉先生(不答,继续读信)“第一,她这次来京的目的,本想劝她的儿子,赶紧讨个媳妇,她可早点抱个孙儿。方头大耳,既肥且皙。嗳!不想来京两月,绝少成绩,媳妇,毫无音信,孙子,渺无消息;第二……这几日来,口中不言,心中闷闷。”吉老太太(稍有不快之意)我有这些闲工夫来同你们生气!你们的事,我老早就对你们讲过,由你们自己去,我一概不管。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那么你到底要怎样的一个人,你就愿意?吉先生(耸肩)要是找老婆如同找数学的未知数一样,能够立出个代数方程式来,那倒容易办了。吉老太太你总是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吉先生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因为我把它看得太正经了,所以到今天还没有结婚。要是我把它当配眼镜样,那么你的孙子,已经进了中学。吉老太太(觉得对他没有办法)倒一杯茶给我。(吉先生倒了杯茶送给吉老太太,自己亦倒了一杯,慢慢饮之吉老太太沉思半晌)你知道不知道,你的表兄已经同我说了几次,要我替他做媒?吉先生怎么不知道?吉老太太你知道他要说的是谁?吉先生余小姐,是不是?你问过了她没有?吉老太太(很慢地回答)没有。吉先生为什么不问她?吉老太太为什么不问?我想今天问她。(略停)好不好?(语时视吉先生)吉先生很好,看护妇配医生,互助的原则,合作的精神,结婚时最好的演说资料。(吉老太太微微地叹了一口气)……余小姐我去看看老太太去。(起立欲走)吉先生(起立阻之)不要走,不要走,我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没有对你说。请坐。(两人复坐)我不在这里的时候,老太太同你讲了很多的话,是不是?余小姐是的。吉先生她说到我不想结婚的话没有?余小姐说了很多。吉先生你知道,我不想结婚。\n余小姐为什么不想结婚?吉先生因为一个人最宝贵的是美神经,一个人一结了婚他的美神经就迟钝了。余小姐这样说,还是不结婚的好。吉先生是的,你可以不可以陪我?余小姐陪你做什么?吉先生陪我不结婚?(走至余小姐前,伸出两手)陪我不要结婚!余小姐(为他两目的诚意与爱所动)可以。(以手与之)吉先生给我一个证据。余小姐你要什么证据?吉先生你让我抱一抱。(释其手,作欲抱状)余小姐(走开)等你再生病的时候。吉先生还像上次那样?说我发烧到39度?余小姐(娇嗔)对,还让你不停地住院。吉先生不过我的母亲告诉我,说你已经答应了做她的侄媳妇,那怎么办?余小姐(得意)那没有什么,我的父母不愿意我嫁给医生!吉先生对,我知道,我们是天生的说谎一对!(趁其不防双手抱之)余小姐(失声大喊)喔!(老太太由右门,仆人由左门,同时惊慌入。吉先生已释手)吉老太太什么事,什么事?(余小姐以一手掩面,面红不知所言)吉先生(走至余小姐前,将余小姐手取下,视其面)什么地方?刺了你没有?吉老太太什么事?怎么一回事?余小姐(呼了一口深气)喔,一只马蜂!(以目谢吉先生)(有删改)【注】这篇独幕剧取材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是觉醒的新青年为争取婚姻的自主而与守旧势力对抗的一幕喜剧。开头的“信”是吉先生替母亲吉老太太写的家信,信中的“她”指吉老太太。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儿子吉先生读的信的内容看,吉老太太非常关心儿子吉先生的婚姻大事,但吉先生对此并不积极。B.吉先生在信里借助“媳妇,毫无音信,孙子,渺无消息”等略显俏皮的话语,表现出母亲盼望儿子早日成家的急切心情。C.受吉先生表兄的委托,吉老太太打算把余小姐介绍给吉先生当医生的表兄,并且认为此番喜事十拿九稳。D.\n吉老太太嘴上说“我一概不管”,但实际上却对儿子的婚事十分着急,真与假的矛盾和谐统一于她的性格之中。7.下列对材料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一开头就是吉先生在念信,由信的内容引出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引出了母子之间的矛盾,即儿子的婚姻大事。B.舞台说明对刻画人物有一定作用,如“得意”是对余小姐神情的说明,表明她对自己受到吉老太太看重而开心。C.选文语言轻松、俏皮,饶有风趣,人物之间的对话虽较为生活化,但笔触细腻,能很好地传达作者的思想。D.选文虽仅有三个主要人物,情节单调,戏剧冲突也不够,但构思精巧而严密,给人一种新颖的感觉。8.请简要分析剧本最后画线处台词的作用。9.剧本在刻画吉先生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案】6.C7.B8.①凸显了余小姐聪明机智的形象。②使结尾出乎意料,耐人寻味。③照应题目,以小见大,凸显自由追求爱情的浪漫。9.①孝顺母亲,善解人意。从为吉老太太读信的细节中,可看出他的孝顺、贴心。②敢于坚持自己的婚姻价值观念,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从吉先生对婚姻的看法和对余小姐的言行等内容可以看出。③机智灵活,幽默风趣。从他与吉老太太的对话以及与余小姐的交谈中,可看出他的幽默机智。【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并且认为此番喜事十拿九稳”的表述错误,属于无中生有。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艺术技巧的能力。B项,“表明她对自己受到吉老太太看重而开心”错误,这里的“得意”是在向吉先生表明,虽然自己答应了吉老太太,但不必担心,自己的父母也不会同意的。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n作答时,可从内容、结构和表达效果三方面分析。画线的台词在结尾处,是余小姐在面对吉老太太问题时的机智回答,在内容上有助于塑造余小姐聪明机智的形象;在结构上照应了标题“一只马蜂”;在表达效果上以“一只马蜂”这个充满爱意的谎言作为回答和结尾,出人意料,让戏剧耐人寻味。【9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主要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人物事件、他人评价等角度思考。文中“吉先生:(念信)‘这次母亲在京,一切都好。唯有两件事不大称心。……’吉老太太:我有什么事不称心?吉先生:(不答,继续读信)吉老太太:(觉得对他没有办法)倒一杯茶给我。(吉先生倒了杯茶送给吉老太太)”从其中吉先生对吉老太太的行为和态度可以看出他的孝顺。从吉先生对婚姻的看法,如“一个人一结了婚,他的美神经就迟钝了”和他对余小姐的言行“吉先生:是的,你可以不可以陪我?余小姐:陪你做什么?吉先生:陪我不结婚?(走至余小姐前,伸出两手)陪我不要结婚!余小姐:(为他两目的诚意与爱所动)可以。(以手与之)吉先生:给我一个证据。余小姐:你要什么证据?吉先生:你让我抱一抱。(释其手,作欲抱状)吉先生:对,我知道,我们是天生的说谎一对!(趁其不防双手抱之)”等内容可以看出吉先生对婚姻爱情有自己的观念看法,以及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从文中吉先生为母亲念信“这次母亲在京,一切都好。唯有两件事不大称心。……”“这次母亲在京,一切都好。唯有两件事不大称心。……”及文末他面对母亲的疑问做出的回应“吉老太太:什么事,什么事?(余小姐以一手掩面,面红不知所言)吉先生:(走至余小姐前,将余小姐手取下,视其面)什么地方?刺了你没有?”等可以看出他的机智幽默。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周昌者,沛人也,及高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从沛公。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周昌为中尉。汉王四年,拜为御史大夫。常从击破项籍。以六年中与萧、曹①等俱封,为汾阴侯。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昌尝燕时②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隙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于是乃召周昌,谓曰:“\n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赵王。”周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于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周昌至,谒高后,高后怒而骂周昌曰:“尔不知我之怨戚氏乎?而不遣赵王,何?”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选自《史记·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有删节)注:①萧、曹:指萧何、曹参。②燕时:“燕”通“宴”,即闲居时。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B.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C.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D.昌尝燕时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祖,是谥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皇帝称“祖”。B.侯,古爵位名。在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侯比公低一等。C.陛下,本义是台阶,特指皇宫的台阶。后指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D.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的死叫“薨”,称大夫的死叫“卒”。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昌反抗暴秦,屡立战功。他早年追随刘邦参加推翻强秦的斗争,官职也一再升迁。后来,他被封为汾阴侯。B.周昌为人强力,敢于直谏。刘邦骑在他脖子上问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君主时,他斥责刘邦是个像桀纣一样的昏君。C.周昌刚强正直,深得信任。为了保护戚姬和其子如意,汉高祖刘邦将周昌从御史大夫提升为赵王相国。D.周昌忠于职守,坚守信义。高祖死后,吕太后欲害赵王刘如意,多次召他入京。周昌坚持不让赵王入京。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于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2)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n【答案】10.C11.A12.C13.(1)使者往返去了三次,周昌都坚持不送赵王(进京)。在这种情况下吕后很是忧虑,就派使者召周昌(进京)。(2)周昌为人刚强,敢于直言,自萧何和曹参之下无不对他谦恭有加。(3)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4)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周昌曾经(在高祖)休息时进宫奏事,高祖正拥抱戚姬,周昌(见此情景)回头便跑。高帝追赶上(他),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道:“我是什么样的皇帝?”“燕时”为“入奏”的状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入”和“奏”为两个语意紧密的动词,中间不可断开,且“高帝”为“拥”的主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事”为“奏”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A.“高祖,是谥号”错误,高祖,是庙号。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提升”错误,由“吾极知其左迁”可知,周昌去做赵王相国,属于降职。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第一句得分点:“反”,往返;“固”,坚持;“患”,忧虑;“使使”,派使者。第二句得分点:“强力”,刚强;“卑下”,为动用法,为之卑,为之下,即敬畏周昌。第三句得分点:“所以”,表……的原因;“出入”,进来;“非常”,意外的变故。第四句得分点:“因”,依靠;“敝”,损害;“知”,明智。参考译文:\n周昌是沛县人,等到汉高祖在沛县起兵打败了泗水郡的郡守、郡监,从此周昌追随沛公。(周昌)跟从沛公入关,推翻了秦。沛公被封为汉王,任命周昌为中尉。汉王四年的时候,周昌被授予御史大夫。曾经跟随(沛公)打败项籍,在(高祖)六年中,和萧何、曹参同时封侯,他被封为汾阴侯。周昌为人刚强,敢于直言,自萧何和曹参之下无不对他谦恭有加。周昌曾经(在高祖)休息时进宫奏事,高祖正拥抱戚姬,周昌(见此情景)回头便跑。高帝追赶上(他),骑在周昌的脖子上,问道:“我是什么样的皇帝?”周昌昂起头说:“陛下就是夏桀、商纣(那样)的皇帝。”在这种情况下高祖大笑,但是(从此却)特别敬畏周昌。等到高祖想废掉太子,立戚姬的儿子如意为太子时,大臣们坚决反对这样做,(但)都没能成功。周昌在朝廷上极力争辩,高祖问他的理由。周昌本来有口吃的毛病,又非常气愤。(他)说:“我的嘴不太会说,但我期……期……知道这样做是不行的。陛下虽然想废掉太子,(但)我期……期……不接受您的诏令。”高祖高兴地笑了。事过之后,吕后(因为曾)在东厢侧耳听到(上述对话),见到周昌时,为(此)跪下感谢(周昌)说:“若不是您(据理力争的话),太子几乎就被废掉了。”此后,戚姬的儿子如意立为赵王,年纪十岁,高祖担心如果(自己)死后赵王(就)不能保全了。高祖独自心中不高兴,慷慨悲歌,群臣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这样。赵尧上前请问道:“皇帝您闷闷不乐的原因,莫非是因为赵王年轻而戚夫人和吕后又不和睦吗?是担心在您去世之后赵王不能保全自己吗?”高祖说:“对我私下里非常担心这些,却拿不出什么办法来。”赵尧说:“您最好为赵王安排一个地位高贵而又坚强有力的相国,(这个人)还得是吕后、太子和群臣平素都敬畏的人才行。”高祖说:“对。我考虑想这样,但群臣谁能(担此重任)呢?”赵尧说:“御史大夫周昌,这个人坚强耿直,况且从吕后、太子到大臣都一直敬畏他。只有周昌能够(担此重任)。”高祖说:“好。”于是高祖就召见了周昌,对他说:“我想一定得麻烦您,您无论如何也要为我去辅佐赵王,您去担任他的相国。”周昌哭着回答:“我从一开始就跟随陛下,您为什么单单要在半路上把我扔给了诸侯王呢?”高祖说:“我非常了解这是降职,但是我私下里又实在为赵王担心,再三考虑,除去您之外,其他人谁也不行。真是迫不得已,您就为我勉强走一遭吧!”于是御史大夫周昌就被调任赵国相国。高祖去世之后,吕太后派使臣召赵王(入朝),赵王的相国周昌让赵王称病不去。使者往返了三次,周昌坚持不送赵王(入朝)。在这种情况下吕后很忧虑,就派使臣召周昌(入朝)。周昌被召(入朝)之后,吕后派使臣召赵王,赵王果然来了。(赵王)到长安一个多月,喝药死了。周昌于是称病辞职,不上朝觐见,三年之后去世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送李侍御赴安西高适\n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①燕支北②,秦城太白东③。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注】①虏障:指防御工事。②燕支:山名,这里代指安西。③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二句以“金”“铁”饰“鞭”“骢”,平添力度,“行子”意气昂扬的英姿如在眼前。B.颔联紧承送别。“万里外”展现出巨大的空间,“一杯中”回到别筵,极富开阖之力。C.颈联对比,连用地名尽显意境之广阔,使人联想到安西与长安万里之遥,归乡无望D.末句以看宝刀的动作,表现豪壮气概,鼓励友人昂扬奋发地踏上征途,尽扫愁绪。15.此诗作为边塞诗,有哪些典型特征?请结合具体内容试做说明。【答案】14.C15.①内容上:“赴安西”送友人出使安西,“功名万里外”表明友人到边关建立功名。②景物上:“金鞭”“铁骢”“虏障”“燕支北”是赴边关途中或是边塞特有的景物。③意境上:“对飞蓬”“万里外”“燕支北”空阔辽远,雄浑阔大。④情感上:“看取宝刀雄”表达了激昂壮别、激励友人立功异域的豪壮之情。【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最恰当的一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项“对比手法”错;“归乡无望”解读不准确。“虏障”,指防御工事;“燕支”,山名,在今甘肃山丹县东南,这里代指安西;“太白东”,指秦岭太白峰以东的长安。这一联再一笔宕开,境界进一步扩大。安西与长安,相距万里,关山阻隔,归路茫茫,在地域广阔的画面上,浓墨重彩的勾勒,既是写景,更是托情。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15题详解】\n试题分析:题干问“此诗作为边塞诗,有哪些典型特征”,这是考查诗歌的题材。作答时可以从诗的标题、诗人、意象、意境、情感等角度分析。标题“送李侍御赴安西”中“安西”是唐朝时的一个边塞地名;诗人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金鞭”“铁骢”“虏障”“燕支”“宝刀”是边塞诗常见的意象;“对飞蓬”“万里外”“燕支北”描写了边塞雄浑阔大的意境;结尾以“看取宝刀雄”的放声高唱,将诗人激昂壮别、立功异域的雄心壮志表现了十分充沛。此诗为送友人从军塞外而作,强烈表达了立功异域的战斗激情,和乐观豪迈的昂扬意绪。此诗作为边塞诗,题材特征非常明显。最动人的地方,是融注于诗中的雄壮豪放之情,同时,诗人以意驱象,既有“飞蓬”、“铁骢”的形象描绘,又有广袤万里的空间描绘,这些超迈遒劲、雄浑阔大的形象,不仅体现了诗人感情的豪壮,同时也焕发出昂扬奋发的盛唐时代精神。(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2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洵在《六国论》中告诫统治者不要被强敌的积威吓到的句子是:“_________。”(2)《念奴娇·过洞庭》中表现洞庭湖上秋高气爽玉宇澄清水波不兴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点明了地点和季节,瑟瑟秋风,万物凋零,呈现出一种“悲秋”的氛围。(5)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批判秦统治者穷奢极欲,⽤“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其疯狂掠夺财富⽽⼤肆挥霍的暴⾏。(6))曾皙在其他三人出去后追问老师道:“_____________?”孔子解释道:“_____________。”【答案】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②.洞庭青草③.近中秋④.更无一点风色⑤.昔闻洞庭水⑥.今上岳阳楼⑦.正故国晚秋⑧.天气初肃⑨.奈何取之尽锱铢⑩.⽤之如泥沙⑪.夫三子者之言何如⑫.亦各言其志也已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威、劫、昔、肃、锱铢、已。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n从《孝经》中可以看出,孝道的内涵是有层次性的,而孝道的实践更是有层次性的,其_________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规范和标准。如天子之孝重在立身为范,以自己_________之孝来带动天下百姓的孝道。诸侯之孝在于_________、循规守法。这是由诸侯的独特地位所决定的,因为他们位高权重,既富且贵,如果缺乏自我_________,就很容易造成因“高”而“危”,因“满”而“溢”的局面,最终导致地位不保。(①),则简单得多,只要做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就行了。因此,(②),孝道就越宏大,其价值就越重大,其要求就越严格,就越需要发挥表率作用。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孝道不仅将个人、家庭和国家三者统一了起来,还把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三者统一了起来。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围绕以三大“职责”为中心,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这是中国传统孝道最为核心的价值所在。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事必躬亲临深履薄控制力B.针对事必躬亲谨言慎行控制力C.针对身体力行谨言慎行约束力D.面对身体力行临深履薄约束力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以三大“职责”为中心,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B.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围绕以三大“职责”为中心,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目标。C.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以三大“职责”为中心,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方向。D.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以三大“职责”为中心,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目标。19.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答案】17.C18.D19.①对普通百姓来说②地位越高【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面对:当面对着(人);面前对着(问题、形势等)。针对:对准。语句强调的是对于不同的群体,孝道有不同的规范和标准,应用“针对”。事必躬亲:不管什么事一定亲自去做。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由前文的“以自己”可知,应用“身体力行”。临深履薄:形容做事小心谨慎,提心吊胆。谨言慎行:说话做事都谨慎小心。语境没有“提心吊胆”的意思,应用“谨言慎行”。约束力:限制使不越出范围的能力。控制力:掌握住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的能力。根据语境,诸侯位高权重,应强调对自我的约束,选“约束力”。故选C。\n【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存在两种语病:一是句式杂糅,可删除“围绕”;二是成分残缺,可在“共和”后添加“的目标”。A项没有改正第二处语病。B项没有改正第一处语病。C项,“实现……方向”动宾搭配不当。只有D项完全修改正确。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①处,由前文的“天子之孝”“诸侯之孝”和后文的“简单得多”“只要……就行”可知,这里针对的是地位低的人,所以可填“对普通百姓来说”。②处,由前文可知,在孝道方面,对天子要求最高,其次是诸侯,最后是百姓,再结合后文的“孝道就越宏大,其价值就越重大,其要求就越严格,就越需要发挥表率作用”可知,此处应填“地位越高”之类的内容。四、写作(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学生时代是一个人最可宝贵的青春年华:有时间、有书香、有朝气、有梦想,今日的莘莘学子也终将成为明日家庭的脊梁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的中坚力量。对此,某高中生有一天自问道:“我的学生时代该如何度过?”苦思冥想之后,他(她)竟然从自家房子里找到了所有的答案!⑴屋顶:要高瞻远瞩。⑵空调:要保持冷静。⑶时钟:要珍惜光阴。⑷日历:要与时俱进。⑸钱包:要居安思危。⑹镜子:要自我反省。⑺台灯:要照亮别人。⑻墙壁:要面壁思过。⑼大床:要敢于梦想。⑽窗户:要拓宽视野。⑾地板:要脚踏实地。⑿楼梯:要步步为营。⒀马桶:要懂得放下。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以其中两点或三点为基础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拟在学校的国旗下面向全校师生演讲。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答案】例文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记得在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矗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一段非常著名的话:\n“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们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仰望星空,让我们热血沸腾,让我们豪言壮志。但所有的成功都是依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才促成的。一开始就为自己定下那么大的目标,反而让你在仰望星空是站不住脚。所有的大目标都是由一个个小目标堆砌而来的,只有脚踏实地,你在仰望星空时才会踏实:只有脚踏实地,你才会充满干劲;只有脚踏实地,你才会一步步走向成功。世界撑杆跳高名将布勃卡有个雅号“一厘米王”,因为在重大比赛中每次都能将自己保持的纪录提高一厘米。当他成功越过6.25米时,不无感慨地说:“如果当初我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25米,那我绝对达不到今天这个高度。”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任何人都不能一步登天。布勃卡正是由于脚踏实地,不过高看待自己,也不妄自菲薄,一点点超越自己,才取得今日的成绩。既要脚踏实地,看清自己的真实情况,又要仰望星空,给自己一些伟大目标,不让自己停止前进的步伐,你才会一步步走向辉煌。有人说:我们要仰望星空,这会给与我们目标,星空便是我们的向往和方向。有人说:我们要脚踏实地,只有勤恳和用功,你才会不虚浮,一步步走的踏实。而我说:我们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在人生的旅途上,时常仰望星空,寻找人生的方向和目标,胸怀理想和抱负,满怀一腔热血。也不要忘了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付出一分艰辛,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换取你的理想和成功!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感悟类材料作文题。材料从“学生时代”“青春年华”的话题引入,意在强调青年人由于经历浅薄、见识狭隘,往往在生活中遇挫苦恼甚至误入歧途。这就需要有人启悟开导,更需要自我反思。材料中的某高中生苦思冥想后从自家房子里悟到了人生的所有答案,条条在理,发人深省。考生按照命题要求,应该从中任意选取两点或三点启示,联系生活实际加以阐述,做到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即可。同时,要注意情境是国旗下讲话,面向同学发表看法。参考立意:①将(1)与(5\n)组合,可谈“危机意识不可无”“安于现状不可取”。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科技飞速发展,我们青年人如果安于现状,缺乏危机意识,必将遭到淘汰,更谈不上对国家和民族作贡献。“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想有时。”所以青年人要能高瞻远瞩,作好长远规划,居安思危,未雨绸缪。②将(1)、(9)与(11)组合,可谈“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不少青年人光有想法,没有做法,自然耽于幻想,难有成绩。③将(1)与(10)组合,可谈“岂可自甘为蓬间雀”。一些青年人只看到脚下的路,只有眼前的苟且,缺乏诗与远方。做人做事没有胸襟与境界,也难成大器。④将(2)、(6)与(8)组合,可谈“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冲动是魔鬼”“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不少青年容易冲动,动辄与人争高低,自以为是,任性妄为,这样很容易与人闹矛盾、结冤仇,乃至害人害己,酿出大祸。所以,要多作自我反思,遇事冷静处理。⑤将(3)、(4)与(12)组合,可谈“莫让青春负芳华”。青年人要有进取之心,能够与时俱进,努力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步一个脚印,用汗水浇灌成功之花。⑥将(7)与(13)组合,可谈“让绿叶精神永放光芒”。“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舍小家为大家,放下个人恩怨,放弃小我私心,无私奉献,照亮他人。泰戈尔说:“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花的事业是尊贵的,但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叶是谦逊地专注地垂着绿荫的。”参考素材:(1)以色列化学家达尼埃尔三十年前就发现了准晶体,但是他的发现却不被人理解,甚至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他被认为连常识都没有,被嘲笑,被要求离开他的研究小组但是他坚持他的发现,因为他有这样的理想:要证明准晶体是真实存在的,要告诉世人真相,要告诉人们这就是科学。经过痛苦而漫长的努力,他的发现被证明和认可了,2011年达尼埃尔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可以理解为“生于不满足,死于满足现状”,也可以理解为常怀忧患意识,在竞争中才有生存之道;安于现状,或看不到、或不去看潜在的危机,不测的危险或许会找上门来。唐太宗告诫太子,“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种忧患意识,不仅在于教育孩子,也是他经常提醒自己用忧患意识来治理国家,所以他才能从谏如流,开创了“贞观之治”的伟业。同样在唐代,唐玄宗,精明了几十年,厌倦了忧患意识,在奢侈糜烂的生活中,在温柔乡里,最终迷失了自己,看不到,或根本就不去听、不去看近在家门的危险,真正“死于安乐”,为安禄山之乱所困,动摇了大唐盛世的根基。(3)马云是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更是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马云如今之所以能和他的创业团队缔造出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奇迹,是因为马云能吃苦,不惧吃苦。他所吃的苦,是早就开始每天只睡3个小时,从N年前的数据查到昨天,一点点地做着无比细致的分析;他所吃的苦,是为了去争取一个客户,挤在一辆卧铺大巴车上,冒着被偷被抢被撞车的危险一边敲键盘,一边环顾周围诧异的眼神;他所吃的苦,是为了一个上市项目,在3天之内自学几十万字的材料,让自己在3天之内从门外汉变成行家。正因为马云是一个懂得吃苦,敢做敢拼的人,所以他成功地取得了让人望尘莫及的荣耀。他辛勤工作的身影,他绝世的才华,他经得起岁月推敲的一切,他的青春可谓丝毫不负年华。\n结构示例:《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演讲稿。开篇先由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的碑文写起,然后谈由碑文所引发的感想,自然而然的引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立意上来,然后再列举世界撑杆跳高名将布勃卡筑梦的励志故事,从故事中引申出筑梦的过程中,不但要脚踏实地,而且还要坚持不懈的努力积累。【点睛】材料作文是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写材料作文,最关键的是审题立意,给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因此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其实就是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对材料的理解是多元的,因而构思立意也是多样的。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18 12:09:28 页数:19
价格:¥5 大小:60.83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