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高三(补)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秩序的一种原初想象,“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由具有普遍性和开放性的世界秩序、价值规范与理想人格构成的思想体系。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之下,中国文化理念和文化战略的自觉自信体现的正是“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文化自信首先是一种“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的自信。《道德经》有云:“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天下”是中国文化特有的思维尺度,是一个最宏大、最完备的分析单位,具有最广阔的容纳力。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中国文化的“天下”蕴含了“天下无外”的理想,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在世界内部是平等共存的;中国文化依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路,从“身-家-国”逻辑同构的角度,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境界。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文化自信的核心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的自信。中国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伦理型文化,梁漱溟认为“中国伦理始于家庭而不止于家庭”,中国文化重视家庭生活,整个社会关系是依照家庭关系推广发挥的。“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天下”是一个最大的家,家庭利益的最大化就是个体利益的最大化,共同体的善与个体的善是统一的。,文化自信最终体现为一种人格自信。无论是“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还是“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最终都沉淀为个体的精神品格。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君子”奉行的“中庸之道”是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君子”在行为模式上追求理欲平衡、天人合一、忠恕包容。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总之,“天下主义”启发我们以一种新的视野去构筑文明之路,增强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既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随波逐流,而是旨在创建一个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共同体。(摘编张丽娟《“新时代”与“中国故事”的理论辩证》,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以天下观天下”的世界观以天下为思维尺度,其文化视域不限于国家民族内部。B.“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C.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是世界观和价值观自信的最终体现。D.“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有助于共建诸多文化并存而又互动互补的世界。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采用对比论证的手法,以突出中西方文化在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上的不同。B.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阐释“天下主义”的三层内涵,层层推进,逻辑严密。C.文章第三段引用梁漱溟的言论,旨在强调家庭是中国关系性伦理文化的逻辑起点。D.文章逼过分析天下主义与文化自信的内在联系,表达了对构建文化共同体的思考。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体现了“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B.一个人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修养,不建设好自己的家庭,就难以做到“心怀天下”。C.西方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他们倾向于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来解决文化冲突。D.以“天下”为立足点的文化自信契合“天下主义”的精神内核,有利于构建世界秩序。【答案】1.A2.B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项,“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并非“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由文中第三段“‘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实质上是一种关系性伦理,把‘自我’和‘他者’看成一体共生的关系”,可知强调的是一种关系,并不是“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C,项,“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错误,文中第四段“中国文化倡导和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这是由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所决定的。‘君子’是一个自主自足的动态形象,通过“身-家-国-天下”的逐渐扩充延展,人格不断超越并完善”知人格与精神气质是动态变化的,并不能说明“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气质”。D项,“‘中庸之道’可以消除文化冲突”错误,“中庸之道”不可以消除文化冲突。文中“以“中庸之道”来解决当今的文化冲突问题,相较于西方适者生存的斗争模式更具高明之处。“‘中庸’不仅仅是‘求同存异’地承认诸多文化存在的正当性,而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地共建一个互动互补的世界”知“中庸之道”可以解决并不能消除文化冲突。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B项,“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错误,文章不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文中第一段“‘天下主义’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可知以“天下”为理念的是“天下主义”,不能由此判断“文章以‘天下’理念为核心”,概念混淆。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西方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错误,推断不当,由文中第二段“面对差异性的多元文化格局,西方文化多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文化视域限于国家、民族内部,虽然也有关于世界的思考,比如斯多葛学派的“世界主义”等,但其思考方式是“以国家观世界”,与中国文化的立足点和尺度不同”与“与西方文化相较,“天下”的世界观更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可知“其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是不准确的。故选C。【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18年11月,中国科学家贺建奎首次在人类生殖细胞上完成基因编辑,并导致了两个婴儿的诞生,震惊了学界。公众论坛《知识分子》邀请到六位生物伦理学家共同讨论基因编辑技术将给人类带来的伦理问题。专家如下:王国豫(复旦生命医学伦理研究中心主任)翟晓梅(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院长)马修·廖(纽约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皮特·辛格(普林斯顿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朱利安·萨瓦莱斯库(牛津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格林·科恩(哈佛大学生物伦理学教授)《知识分子》:提到基因编辑的伦理问题,人们首先想到请教生物学家而非伦理学家,一些人可能会问,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直觉,判断是非对错,凭什么要听伦理学家说什么?辛格:伦理不单单是关于我们直觉上会怎么认为。人们有各式各样的直觉,其中许多都不合理,比如种族歧视的直觉,性别歧视的直觉,恐同的直觉,不胜枚举。王:我不认为伦理学家有权力对基因编辑这样复杂的技术进行道德审判,因此也没有人一定必须听伦理学家怎么说。但是,基因编辑这样的现代技术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技术后果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我们还不知道这一技术将给人、社会和自然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此时,我们的选择就不仅是技术上的选择,而且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价值选择。《知识分子》:生殖细胞基因编辑面临怎样的风险?科恩:目前有两种风险。一个是“脱靶”,即你原本打算改变X,结果却改变了Y,或者一系列其他基因,这是可见的风险。另一种风险则是隐藏的,很难被量化。通过修改基因,我们可以降低心肌病的发病率,这类变化是可见的,但在改变人类基因组以后,目前看上去没有问题,但多年后,经过广泛的遗传,问题开始凸显。这种隐藏的风险很难被量化,也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知识分子》:我们为什么要把基因编辑的长期影响考虑在内?我们不能只关注个人权利吗?翟:生殖细胞的编辑,会传递到下一代。所以它不仅关系到个体,也关系到整个人类基因传递。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人类可遗传的基因信息,是属于全人类的,不属于某一个个体。于是就存在一个代际权利的问题:我们有没有权利为我们的后代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决定?如果我们这些决定是错误的,那么会有什么样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基因编辑技术将面临着道德伦理的拷问。《知识分子》:一些人反对基因编辑是因为基因编辑可能使“人类繁衍”成为“人类制造”。美国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可能是个典型的批评者,他认为使用基因编辑增强孩子能力的父母,富有控制欲,并把孩子当做工具,而非独立的个体。萨瓦莱斯库:一些人反对基因编辑是因为反对过度的养育方式,或者说人类制造。但是过度的养育方式无论是在基因编辑的情况,还是非基因编辑的情况里,都存在。我曾看过一个报道说,郎朗的父亲告诉他,如果他没有进入中国音乐学院,就应该自杀。这个案例里,郎朗的父亲并没有使用基因编辑吧?,《知识分子》:如果有一天基因编辑技术成熟,一些父母可能还是会拒绝使用它。这涉及怎样的伦理困境?萨瓦莱斯库:不幸的是,拥有了这个能力,就得承担无法避免的责任。举个非常粗糙的例子,假设您可以让孩子通过基因编辑学习多种语言,您会这样做吗?如果您拒绝是因为您认为只说一种语言对您孩子最好,那么您也做出了选择。然而,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您发现他在学习另一种语言和文化时存在困难,那您就应该为孩子遇到的困难负责。如果您否认说,我只是让自然来帮我决定未来。我认为这不是人该做的事,而是动物行为;成为人类,就意味着要承担责任并做出选择。(摘编自《基因编辑究竟哪里不道德》《知识分子》2018年12月24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常常凭借自己的道德直觉来判断是非对错,但辛格认为伦理不仅仅关乎人类直觉,且人们的很多直觉并不合理。B.王国豫教授认为,现代技术都有后果不确定的共同特征,对一种技术的选择,实际上就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价值选择。C.基因修改可以降低某些疾病的发病率,效果是可见的,但生殖细胞基因编辑的风险很难被量化,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D.一些人因反对过度的养育方式而反对基因编辑,萨瓦莱斯库以郎朗的例子指出,是否采用过度的养育方式与基因编辑无关。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知识分子》作为组织方,聚焦社会重大新闻事件,问题设置循序渐进,便于普及相关知识,引发读者深人的思考。B.在基因编辑的伦理讨论中,中外专家的发言显示了较强的生物伦理学的专业性,这是讨论得以深人的一个重要因素。C.生殖细胞的基因编辑将影响到整个人类基因的传递,因此人类代际权利关系的重要性更甚于社会中个体与他人的权利关系。D.综合专家的谈话可知,生殖细胞基因编辑是人类不可轻易触碰的红线,无论技术成熟与否,它都面临着道德伦理的拷问。6.生殖细胞基因编辑存在哪些伦理问题?【答案】4.B5.C6.①生殖细胞基因编辑有风险(安全性、不确定性问题)。一个是“脱靶”问题;另一个是隐藏的、很难被量化的风险:经过多年遗传后,问题才会凸显出来,且很难被量化。②生殖细胞基因编辑关系到整个人类基因传递的问题,涉及代际权力关系。③拥有了基因编辑技术,就得承担无法避免的责任。,【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B项,“王国豫教授认为,现代技术都有后果不确定的共同特征,对一种技术的选择,实际上就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价值选择”理解有误。由“基因编辑这样的现代技术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技术后果的不确定性”可知,文章中为“基因编辑这样的现代技术”并未所有“现代技术”;由“我们的选择就不仅是技术上的选择,而且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价值选择”可知,并非仅仅是“对一种技术的选择”,选项以偏概全。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C项,“人类代际权利关系的重要性更甚于社会中个体与他人的权利关系”于文无据。原文并未对两者的重要性作比较。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目前有两种风险。一个是‘脱靶’,即你原本打算改变X,结果却改变了Y,或者一系列其他基因,这是可见的风险”可知,一个是‘脱靶’问题;由“另一种风险则是隐藏的,很难被量化。通过修改基因,我们可以降低心肌病的发病率,这类变化是可见的,但在改变人类基因组以后,目前看上去没有问题,但多年后,经过广泛的遗传,问题开始凸显。这种隐藏的风险很难被量化,也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可知,另一个是隐藏的、很难被量化的风险:经过多年遗传后,问题才会凸显,且很难被量化。②“所以它不仅关系到个体,也关系到整个人类基因传递。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人类可遗传的基因信息,是属于全人类的,不属于某一个个体。于是就存在一个代际权利的问题”可知生殖细胞基因编辑关系到整个人类基因传递的问题,涉及代际权力关系。③由“不幸的是,拥有了这个能力,就得承担无法避免的责任”可知,拥有了基因编辑技术,就得承担无法避免的责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梧桐阿成鹤岗的梧桐也有我的文友。,黑龙江境内的业余作者,彼此都是有联系的。看到谁成功地发表作品了,或者征文得了三等奖,优秀奖,提名奖了,就通通信,在血泪般的成绩面前,发泄一下,无比自豪一下。省内的大作家,我们也扯不上。但是,我们不服他们!我们这些业余作者之间经常走动。我们有我们的世界。另外,大家都在省内,走动起来很方便,车票也不太贵,吃住也不敢挑剔。彼此见了面,就是一个聊啊。通宵达旦地聊!我先是在鹤岗下的火车。下了火车后,我再转长途汽车去梧桐。都说好了,我的那个文友在车站等我。我下了长途车,便和文友像外国人那样拥抱起来,互相叭叭地拍了背。这种样子当地人是看不惯的。在附近的一家小饭铺吃饭的时候,文友无奈地跟我说:“住我家里是不行了,我媳妇儿,又从娘家整来一大堆的亲戚,大人小孩的,人五人六的,连老爹的寿材上都睡了人了。唉,怎么创作呢。”我吃了一惊说:“那我住哪儿?当天返回去可没车了,咋也得明天早晨走哇!”他说:“放心吧,安排妥了,在一家老房子里。事先我都收拾好了,搭了两个板铺。还说得过去。大夏天儿的,还用被褥么?”我说:“不用不用,能聊天就行。能让我住几天?”他说:“两天。”我说:“两天够了。就是想跟你聊啊,都想疯了。”事后,我们又弄了点酒、烟和吃食,出了小饭铺,就去了那个老房子。那个老房子虽然破,但比预想的还要好。我们住进了其中的一个屋子里。屋子里的两个板铺也行,平的,阔极了。于是我们边吃边聊。我们都有很多很多的构思。比如爱情啊,打猎啊,土匪啊,七大姑八大姨,爹妈兄弟呀,还有机关改革,美好的理想,自杀,疯子,流浪汉等等。但是,好像编起来挺困难。目前就是咱们兄弟嘴小,等以后吧……奴隶要翻身哪。不远的将来,也有咱们不断接受采访,不断上电视的那一天!我们仰面躺在板铺上聊天的时候,文友说:“你也别瞧不起咱们睡觉的这个地方。”我说:“没瞧不起。我又不是托尔斯泰,我刚才讲的话,也不过是展望未来。”文友说:“这个地方,日伪时期是梧桐伪警察分驻所。赵尚志被俘之后,就死在这里。”“真的?”文友说:“赵尚志可是抗联队伍里的一个大人物啊,他担任过东北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还有一些衔我记不住了。日本鬼子想抓他想得眼珠子都红了。后来,他们和梧桐警察分驻所共同下了一个套,把赵尚志抓住了。”“什么套儿?”文友说:“挺复杂的。我简单说,就是派了一个假装收山货的特务上山,取得赵尚志的信任后,勾他一同去袭击梧桐警察分驻所,就是现在咱俩住的这个地方。”,“中埋伏了是不是?肯定的。”“对。并且那个特务还冲着赵尚志的腹部干了一枪。我到现在还能背下来当时伪三江省警务厅给满洲国治安部的报告呢。是一个日本人写的。”我说:“你背背我听听。”他开始背:“赵尚志受伤后,仅活八小时。当警察审讯时,他对中国人警察说:‘你们也是中国人吗?你们出卖祖国,犯下了罪行,还不觉得可耻吗?我一个人死去,这没有什么。但要知道,抗联是杀不完的。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可问?’他痛骂审讯官,狠狠地瞪着警察,而对他受重伤所造成的痛苦,却未发一声呻吟。其最后的表现,真不愧一个大匪首的尊严。”文友问:“咋样?写得挺客观吧?”我说:“写得好!”后来,我提议,用酒祭奠一下赵尚志。于是,我们翻身下床,把碗斟满了酒,将酒一圈一圈儿洒在地上,并说了些佩服的话。第二天一早,我就走了。文友的家里有那么多亲戚需要照顾,毕竟是他老婆的娘家人,文学再神圣,可也不能不要家庭和娘家人哪。坐长途车离开梧桐的时候,车又路过了那座老房子。看着它离我们的车越来越远了,在灰尘里变得迷蒙起来,心中不禁一阵凄凉。(选自《阿成自选集》,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文友对他家里情况的介绍,反映出这些业余作者生存处境的窘迫和创作的艰难。B.小说中的老房子是人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我”与文友之间的对话是在老房子中展开的。C.小说中“我”说那日本人写的报告“写得好”,表现出“我”有崇洋媚外的汉奸心态。D.小说中写“我”“心中不禁一阵凄凉”,是因为赵尚志牺牲的地方如今少人问津、房子破败。8.小说中的“我”和文友具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9.小说中插入有关赵尚志的故事,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请结合作品进行探究。【答案】7.C8.①虽名不见经传,但骨子里存着文人的傲气。对省内大作家不服气,对未来充满希望。②彼此之间真诚以待,交流频繁,志同道合,能够促膝长谈。③怀有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体现了他们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9.①插入有关抗日英雄赵尚志的故事使原本平淡的情节产生波澜,将读者带入抗战岁月,缅怀历史,丰富了文章内容。②插入部分集中塑造了一位大义凛然,甘愿为民族国家牺牲自我的英雄形象,利于表现“我”对赵尚志的崇敬之情。③这一故事凸显了赵尚志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也与“我”和文友秉持的对创作、对未来的态度相照应,有利于深化小说的主旨。,【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C项,“表现出‘我’有崇洋媚外的汉奸心态”错误,无中生有。“我”说写得好,一方面是写的客观,另一方面是夸赞写出了赵尚志的精神。故选C。【8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从“省内的大作家,我们也扯不上。但是,我们不服他们”“不远的将来,也有咱们不断接受采访,不断上电视的那一天”可以看出,他们虽名不见经传,但骨子里存在文人的傲气,对省内大作家不服气,对未来充满希望;从“我们这些业余作者之间经常走动。我们有我们的世界。另外,大家都在省内,走动起来很方便,车票也不太贵,吃住也不敢挑剔。彼此见了面,就是一个聊啊”可以看出,他们彼此之间真诚以待,交流频繁,志同道合,能够促膝长谈;从“文友无奈地跟我说,住他家里是不行了,他的那个娘儿们,又从娘家整来一大堆的亲戚,大人小孩的,人五人六的,连老爹的寿材上都睡了人了。唉,怎么创作呢”,可以看出生存处境窘迫,创作艰难、发表作品不易,却不失生活乐趣;从“我说,写得好!后来,我提议,用酒祭奠一下赵尚志。于是,我们翻身下床,把碗斟满了酒,将酒一圈一圈儿洒在地上,并说了些佩服的话”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怀有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之情,体现了他们朴素的爱国情怀。【9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插叙的作用的能力。分析小说的叙事方式注意结合小说的文本特征进行分析,首先是事件的叙述方式,主要有倒叙、插叙等。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可以围绕插叙的作用进行分析。小说前面写“我”与“文友”的交往,描写了见面后聊天的过程,由住处引出有关抗日英雄赵尚志的故事,让读者了解了烈士牺牲的过程,使情节产生波澜,丰富了故事的内容;插入部分描绘了烈士牺牲前的语言、行为、神态,“你们也是中国人吗?你们出卖祖国,犯下了罪行,还不觉得可耻吗?我一个人死去,这没有什么。但要知道,抗联是杀不完的。我就要死了,还有什么可问”“他痛骂审讯官,狠狠地瞪着警察,而对他受重伤所造成的痛苦,却未发一声呻吟”,塑造了一位大义凛然,甘愿为民族国家牺牲自我的英雄形象,表现出烈士的英雄气概,表达出“我”对赵尚志的崇敬之情,赵尚志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与文章题目相照应,也与“我”和文友坚持创作、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态度呼应,深化了文章主旨。,【点睛】插叙作用为:(1)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3)使文章脉络清晰;(4)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5)突出主题;(6)为下文作铺垫;(7)丰富文章内容,使情节更加完整;(8)补充说明了有关文章的具体内容;(9)让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10)使结构紧凑;(11)有助于情节的展开,刻画人物性格,补充背景材料,使人物形象生动完整,突出其某个特点,或交代细节,从而升华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刘颖,字公实,衢州西安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调溧阳主簿。时张浚留守建康,金师初退,府索民租未入者,颖白浚言:“师旅之后,宜先抚摩,当尽蠲逋赋。”浚喜,即奏阁免,由是知之,遣其子栻与游。签判潭州。王佐为帅,负其能,盛气以临僚吏,颖约以中道,多屈而改为。及陈峒反,所擒贼多颖计策,帅上其功,曰:“签判宜居臣上。”提举浙西常平茶盐,还淀山湖,以泄吴松江,二水禁民侵筑,毋使逼塞大流,民田赖之。就迁提刑,以洗冤泽物为任,间诣狱,察不应系者纵遣之。御史以介僻劾罢。除江西运判。江州德化县田逃徙大半,守乞蠲税,不报。颖以见种之税均于荒莱①,民愿耕者第减之,上供自若,而逃田尽复。除淮东转运副使。初,水败楚州城,修补未竟,刘超欲移筑,颖入对言:“国家何苦捐百万缗为军帅幸赏地邪?”光宗从之。除户部郎中、淮东总领。务场以额钞抵赏,阴耗饷计,二十年无知此弊者,颖究核得之,以所卖数论赏而总饷增羡。迁司农少卿、淮西总领。前主计者请自为都酿抱净息而利赢余其后稍亏反以大军钱佐之邀籴江淮回易如负贩状颖以为失王人之体遂罢之。内府宣限既迫,每移供军钱以应岁输。颖搜吏弊,汰冗员,分月纲解,自是不复挪移。知泉州,升华文阁待制,请兴国祠以归。兴国祠满,除敷文阁待制致仕。嘉定改元,召赴行在,进龙图阁待制、知婺州。六年,卒于家,年七十八。其在从班日,韩侂胄旧与周旋无间,方居中用事,而颖谢绝之。常言:“士以不辱身为重。”其为少宗正,而丞相赵汝愚适归,相遇于废寺,泥雨不能伸足,但僧床立语曰:“寄谢余参政,某虽去而人才犹在朝廷,幸善待之。”颖曰:“相公人才即参政人才也,使果贤,参政之责,非宰相之忧也。”余参政,端礼也。余继相,卒于善类多所全佑,颖之助云。(选自《宋史·刘颖传》,有删改)[注] ①荒莱:犹草莱,亦指荒地。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前主计者请自为都/酿抱净息而利赢余/其后稍亏/反以大军钱/佐之邀籴/江淮回易如负贩状/颖以为失/王人之体遂罢之B.,前主计者请自为都酿/抱净息而利赢余/其后稍亏/反以大军钱/佐之邀籴江淮/回易如负贩状/颖以为失/王人之体遂罢之C.前主计者请自为都酿/抱净息而利赢余/其后稍亏/反以大军钱佐之/邀籴江淮/回易如负贩状/颖以为失王人之体/遂罢之D.前主计者请自为都/酿抱净息而利赢余/其后稍亏/反以大军钱佐之/邀籴/江淮回易如负贩状/颖以为失王人之体/遂罢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有许多官职任免升降的术语,本文中“除”是授予职务的,“罢”是免除职务的,“调”“迁”“移”是调动职务的。B.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天子或在京师,或出巡狩,不可预定,故言行在所耳,也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C.致仕,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D.年号是我国从汉朝初年开始使用的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是为“改元”。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颖为政务实,得到上司赏识。对官员索取百姓的租税一事,刘颖提出建议,上司张浚高兴地接受了;刘颖在王佐手下任职,他的能力得到王佐的肯定。B.刘颖为百姓办实事。他在浙西任职时,治理湖泊,禁止百姓在重要水域筑堤,百姓的田地有了依靠;他在江西任职时,采取措施,收复被荒废的土地。C.刘颖精明强干,尽心尽职。务场的一些做法损害国家利益,他采取一些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他的前任主管官员的一些做法有失体统,他就停止这件事。D.刘颖刚直不阿,为人正直。他不会刻意去巴结权贵;被贬归乡的赵汝愚交代他转告已接替自己做丞相的余参政,要善待朝中人才,刘颖做到了。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师旅之后,宜先抚摩,当尽蠲逋赋。”浚喜,即奏阁免。(2)颖以见种之税均于荒莱,民愿耕者第减之,上供自若,而逃田尽复。【答案】10.C11.A12.D13.(1)“战争之后,应该先进行安抚,应当把过去的欠租全部免除。”张浚很高兴,就向内阁奏报免租。(2)刘颖把现在耕种的田地的赋税平均到荒地上,百姓愿意耕种的逐渐减少租税,上供像原来一样,而且主人逃走的田地也全部复耕。【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都酿”即大的酿酒作坊,表达完整意思,不能断开,排除A、D两项;“以大军钱”的“以”为介词,意思为“用”,和后面的“大军钱”构成介宾短语,作“佐”的状语,所以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译文:前任主管请求自己设立太的酿酒作坊,收取纯利息而且还能得到赢余的好处,后来稍微亏损,反而用大军的钱去填补,并到江、淮拦截买米,像肩挑背负的小贩一样去以货换物。刘颖认为有失皇家官员的体统,就停止了这件事。故选C。【11题详解】该题考查考察古代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A项,“调、迁、移是调动职务的”表述错,“迁”在本文中应该是“升职”。故选A项。【12题详解】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D项,“被贬归乡的赵汝愚交代他转告已接替自己做丞相的余参政”表述错,赵汝愚交代刘颖的时候,余参政还没有继任丞相。故选D。【13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师旅,战争;抚摩,安抚;蠲,免除(租税);逋,拖欠。(2)以,介词,把;自若,像原来一样;尽,全部。【点睛】,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因为不理解实词、虚词,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就不能理解文意,也就无法进行文言文翻译。因此,考生对于考纲规定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常见的词类活用,文言特殊句式一定要熟悉其用法。译文:刘颖字公实,衢州西安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调任溧阳主簿。这时张浚留守建康,金,国军队刚刚退走,官府追索百姓没有交纳的租税,刘颖对张浚说:“战争之启,应该先进行安抚,应当把过去的欠租全部免除。”张浚很高兴,就向内阁奏报免租,并从此了解了他,让自己的儿子张拭与他交往。签判潭州。王佐任帅臣,自负有才能,对下级官更盛气凌人,刘颖用中庸之道去劝诚他,大多能接受并改正。等到陈峒造反,擒获贼寇多数用的是刘颖的计策,帅上报他的功劳,说:“签判应该居臣之上。”提举浙西常平茶盐,还原淀山湖,以吴松江泄洪,这两个水域禁止民众侵占筑堤,不要逼迫堵塞大的水流,民田靠它得以保全。就地升任提刑,把平反冤案造福万物作为自己的职责,时常到狱中,审查到不应该被拘禁的就释放他们。御史以耿介怪僻为由弹劾罢免他。任命为江西运判。江州德化县因为百姓逃亡迁徙大半,田地无人耕种。县守乞请求减免租税,没有得到答复。刘颖把现在耕种的田地的赋税平均到荒地上,愿意耕种的百姓逐渐减少租税,对上供应像原来一样,而且主人逃走的田地也全部复耕。(刘颖)被任命为淮东转运副使。当初,大水冲环楚州城墙,修补工程还没有完成,刘超准备在别的地方重筑,刘颖入朝奏对说:“国家何苦拿出百万缗钱作为对军帅的宠幸赏赐之用呢?光宗接受了他的建议。授任户部郎屯,淮东总领。务场用额钞票抵当赏钱,暗地里耗费官饷,二十年中都无人发现这个弊端,刘颖经过考究得到实情后,把他们所卖出之数作为赏钱而总的官饷数增加积余。迁任司农少卿、淮西总领。前任主管请求自己设立太的酿酒作坊,收取纯利息而且还能得到赢余的好处,后来稍微亏损,反而用大军的钱去填补,并到江、淮拦截买米,像肩挑背负的小贩一样去以货换物。刘颖认为有失皇家官员的体统,就停止了这件事。内府给的期限很紧迫,常挪用军饷钱去应付每年的租税。刘颖搜集官吏的弊端,淘汰多余人员,按月输送上交,从此不再挪用。用为泉州知州,升任华文阁待制,请求兴国祠禄回乡。兴国祠禄任满,授任敷文阁待制退休。嘉定改年号,召赴皇帝所在地,取消退休名义,任命为刑部侍郎,推辞,进任龙图阁待制、婺州知州。嘉定六年,(刘颖)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八岁。他在列于朝班的时候,韩佗胄从前与他交往没有隔阂,等到韩候胄掌握了大权,刘颖却谢绝与他来往。常常说:“士人要把不辱及自身作为重要原则。”他任少宗正时,丞相赵汝愚恰好被贬归乡,(两人)在破寺院里相遇,下雨有泥水连脚都没法伸,就在僧人的床上站着说话,赵汝愚说:“代我感谢余参政,我虽然走了,但人才还在朝廷中,希望好好地对待他们。”刘颖说:“相公的人才也就是参政的人才,假如他们真的贤能,是(余)参政的职责,不用宰相担忧。”余参政,就是端礼。余端礼继任宰相,最终对于好人多有保护,是因为刘颖的帮助。(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月圆⑴,【唐】杜甫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⑵未缺⑶空山静,高悬列宿⑷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注】⑴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秋天杜甫所作。⑵这里指光彩更加柔美。⑶未缺:指月圆。⑷列宿:众星。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孤月当空,清辉满楼,月映寒江,影动柴扉;视角不断转换,写出了一个活脱脱的生动传神的月亮。B.中间两联月洒江波,浮光跃金;月照绮席,光彩交融;月挂空山,万籁俱静;月明中天,疏星寥落。C.尾联遥想故园桂花开放,清辉普洒,表达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寄托了诗人渴望万家团圆的美好愿望。D.全诗一直在写月,意境开阔,虽为羁旅思乡之作,却并不孤寂。15.这首诗描写了月圆之夜的羁旅思乡之情,视角不断变化,请简要分析。【答案】14.D15.首联从天上月、江上波到门上月光的闪动,视角不断转换,写出了一个活脱脱的生动传神的月亮。颔联诗人从江楼上俯视长江上的月色,又从写江上的月光转到写屋内的月光。颈联诗人的视线从室内转到了室外,接着诗人又仰望星空,疏星寥落。尾联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这是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形象以及情感的能力。D项,“却并不孤寂”错误,从诗中来看,诗歌的意境虽然开阔,但清冷寂寥,诗人从多个角度写月亮,但无论怎么写月亮,写月光,都始终摆脱不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感觉,作者远在他乡,根本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借月亮遥遥地寄托一种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既然无法团聚,才会有万里共清辉的愿望,抒发了作者面对明月时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真切的思念。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梳理诗歌内容,把握描写角度的能力,具体考查描写的视角。,解答本题需要梳理诗歌的内容。首联“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意思是“独悬天空的一轮圆月,正对屋舍,月光照射在秋夜滚滚的江面之上,又反射到屋门之上闪动”,前一句写天上的月亮,下一句写寒江上的波光以及门扉上的月光,视角不断变化,展现出月亮的生动性;颔联“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意思是“绵延曲折起伏的水波在不停地跳动着金光,华丽的绮席被月光照射显得更加柔美”,前一句写江面的金色月光,这应该是诗人从江楼俯视所见,后一句写室内席上的月光,视线由江面到室内;颈联“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意思是“秋天的深夜里高悬着的一轮明月,照耀着幽深人少的山林。夜空中月光皎洁,群星稀寥”,颔联诗人的视线转入室内,而到了颈联诗人又把视线由室内转向室外,写天上稀疏的星星,借以展示月光之明;尾联“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意思是“遥远的家乡的松树当茂,桂花正香,在这明净的夜晚,唯愿同远隔万里天涯的亲人们共同沐浴着这美好的月光之中”,诗人由眼前之月想到家乡之月,由实入虚。由此可以看出这首诗歌在描写月之时视角是不断变化的。(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2)《左传·曹刿论战》中记载,鲁庄公十年,齐国入侵。曹刿求见国君献策,但他的乡人质疑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孟子·鱼我所欲也》中,“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原因,“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一个人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原因。【答案】①.余音袅袅②.不绝如缕③.肉食者谋之④.又何间焉⑤.所欲有甚于生者⑥.所恶有甚于死者【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袅、绝、缕、间、焉。三、语言基础与应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民创造历史,历史造就英雄。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革命、建设的历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唱响在历史的天空,各条战线各个领域涌现出一批批英雄模范人物。行程万里,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最动人的乐章。或是赤胆忠心献身国防事业,或是全心全意服务民生福祉,或是_______推动科技创新……获得“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功勋模范人物,是新中国英模群体的典型代表,是人民的光荣,国家的财富。铭记他们的历史功绩,尊崇他们的英雄风范,彰显了关心英雄、珍爱英雄、尊崇英雄的国家态度。(,)功勋模范人物不仅是国家栋梁、民族先锋、社会楷模、行业_________,也是我们身边可爱可敬、可亲可感的榜样。以身许国的崇高风范、奉献牺牲的高尚情怀、__的奋斗品质、矢志创新的敬业态度、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功勋模范人物身上,生动地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活动,扬起信念风帆,树立模范标杆,有利于在全社会推动形成________、崇德向善、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不断培厚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革命、建设的历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在历史的天空唱响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B.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革命、建设的历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在历史的天空唱响。C.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在历史的天空唱响。D.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经过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在历史的天空唱响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赞歌。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鞠躬尽瘁翘楚默默无闻择善而从B.呕心沥血魁首当仁不让择善而从C.鞠躬尽瘁翘楚默默无闻见贤思齐D.呕心沥血魁首当仁不让见贤思齐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国家最高荣誉,是无上的荣光,也是激发亿万人民奋勇前行的巨大力量。B.作为激发亿万人民奋勇前行的巨大力量,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无上的荣光,是国家最高荣誉。C.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激发亿万人民奋勇前行的巨大力量,也是国家最高荣誉,是无上的荣光。D.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是无上的荣光,是国家最高荣誉,也是激发亿万人民奋勇前行的巨大力量。【答案】17D18.C19.A【解析】【1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A项,“改革、革命、建设”语序不当,不合历史逻辑,应改为“革命、建设、改革”。B项,“改革、革命、建设”语序不当,不合历史逻辑,应改为“革命、建设、改革”;暗换主语,“全国各族人民”后无谓语。C项,暗换主语,“全国各族人民”后无谓语。D项,正确。故选D。【18题详解】该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第一空处:“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思和精力。此处的语境是指贡献出全部精力推动科技创新,所以应该用成语“鞠躬尽瘁”。第二空处,“翘楚”喻指秀美的林木,后比喻杰出人才或事物。“魁首”指首领,多用在同辈中才华居第一的人。此处的语境是指功勋模范人物是行业的杰出人才,所以应该用成语“翘楚”。第三空处,“默默无闻”指做了好事不声张,不图名利。“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此处的语境是指功勋模范人物做了好事不声张、不图名利的奋斗品质,所以应该用成语“默默无闻”。第四空处,“见贤思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择善而从”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此处的语境是指有利于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的氛围,所以应该用成语“见贤思齐”。故选C。【1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其一,内容上,先解说其荣誉级别,然后评价赞美,最后说作用。其二,结构上,“是……是……是……”是直接判断评价。故选A。【点睛】,成语意义具有整体性,而且意思是约定俗称的。如果仅仅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就会导致理解不确切,由此而造成的运用错误,就属于望文生义。有些成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已经附带上一定的感情色彩,或褒义,或中性,或贬义。成语运用是否正确,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语境,和整个句子的氛围吻合,和人称相应,和句意一致,使用就是正确的,忽视语境,就会导致用词不当。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医疗垃圾,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与一般废弃物不同,医疗垃圾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或同位素等有害物质,_______,还可能传播疾病。但是有些人将大量病人使用过的输液器、塑料便盆等卖给塑料加工厂生产生活日用品,并进入超市销售。药贩廉价收购百姓手中的过期药品,经过修改批号、重新包装后,再次出手牟利。有人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具私下卖给个体商贩,加工包装后卖给一些个体诊所再次使用。_______,已成了艾滋病传播的第四条途径。因此,有关行政部门、监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安排专门机构,_______,避免危及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答案】①.不仅会污染环境②.回流社会再次使用的废弃医疗用品③.处理好医疗垃圾的回收工作【解析】【详解】这是一道补写题,属于语言表达能力里的衔接考查。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第一处,结合“医疗垃圾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或同位素等有害物质”“还可能传播疾病”分析,主要讲医疗垃圾会污染环境。第二处,结合“有些人将大量病……加工包装后卖给一些个体诊所再次使用”“已成了艾滋病传播的第四条途径”分析,主要讲因医疗垃圾回流社会再次使用,废弃医疗用品已成了艾滋病传播的第四条途径。第三处,结合“有关行政部门、监管部门”“安排专门机构”“避免危及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等分析,有关部门应该安排专门机构处理好医疗垃圾的回收工作。【点睛】“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1)“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2)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3)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4)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1)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2,)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3)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4)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21.下面是某疫苗从研发到投入市场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能超过90个字。【答案】示例:疫苗经过实验室研制、临床前研究、三期临床研究等研发阶段并研制成功后,进入生产环节,在2~8°C冷藏保存的条件下流通。最后给消费者使用,并作应用研究,以观察上市疫苗的保护效力和安全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一要审清试题要求,即根据初步构思框架来写一段话;二要充分利用试题材料,将其体现在语段中;三要注意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要求。这是一道流程图描述的题目。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内容,要求是“下面是某疫苗从研发到投入市场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能超过90个字”,其次就是认真观察流程图的流程,根据流程图的内容回答问题解答。本题是某疫苗从研发到投入市场的流程图,注意把握疫苗的各个阶段:研发阶段——生产阶段——流通阶段——使用阶段;其中研发阶段、流通阶段、使用阶段有都有具体的介绍。根据流程图中的箭头指向可以看出,疫苗经过实验室研制、临床前研究、三期临床研究等研发阶段并研制成功后,进入生产环节,在2~8°C冷藏保存的条件下流通。最后给消费者使用,并作应用研究,以观察上市疫苗的保护效力和安全性。根据以上分析,可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流程图的内容,将这些信息有条理地连贯起来即可。【点睛】解答本题时,首先看清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其次,读懂框架关系及流程,要尽量把它们体现在答案中。即要准确把握概念间的关系:图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结构图中的关键环节(不能遗漏)。箭头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作用。然后分析几个概念在整个事件或行为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其间的关系,看是否属于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承接等关系。据此来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实施连缀。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为了让高一新生顺利开启崭新的学习生活,南粤中学将举办成长分享会,拟邀请一位优秀的高三学生,做主题为“新起点,新未来”的发言。该校高三年级学生会提出了三名人选。文佳,进入高中后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她与同学合作的模拟政协提案在“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表现出色,被带到了全国“两会”,倍受社会瞩目。刘江,痴迷于程序设计,在学习高中课程的基础上不断深入研究,成功申请了一项国家专利,多所高校向他伸出了橄榄枝。张晓,出生于中医世家,早已立下从医志向,为考上最好的医科大学,他全身心投入学习,高中三年的成绩一直居年级前列。作为高三学生,你认为哪位同学更合适在成长分享会上发言?请给南粤中学高三学生会写一封信,推荐其中的一位同学,表达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志存高远,行之不懈南粤中学高三学生会:展信佳!我是本校的一名高三学生,得知我校将邀请一位优秀的高三学生在成长分享会上进行“新起点,新未来”的演讲,帮助高一新生顺利开展新的学习生活,在这里,我很荣幸能向贵部门推荐张晓同学。下面,我将阐述几点推荐的原因。首先,我认为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未来”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最近,一条“一些年轻人怎么活得这么累”的热搜话题,成了网络热议的焦点。“年轻人”本意味着“青春”和“活力”,可是如今为什么在这里折射出的却是他们的尴尬与窘境?我想,“没有目标”就是最好的答案。这些迷茫的年轻人们,把本应为目标而努力的奋斗过程,变成了没有目的的重复劳动。这才是他们疲惫的源头。张晓同学出生于中医世家,很早便立下了从医的志向。俄国著名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目标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方向支撑,张晓同学才拥有了那些年轻人丢掉的“青春”与“活力”。其次,有目标,更要有行动。美国首屈一指的个人成长权威人士博恩•崔西说过:“要达成伟大的成就,最重要的秘诀在于确定你的目标,然后开始干,采取行动,朝着目标前进。”目标是帆,行动是桨。考取北大考古系的留守女孩钟芳蓉的经历正好印证了这句话。许多人认为,她选择考古系是一时脑热,但她却在采访中说道,选择考古系是因为受到了敦煌研究院原院长樊锦诗先生的影响。钟芳蓉不仅在做选择时经历了一番深思熟虑,也为这个目标做出了切实的努力,才能最终圆梦北大考古系。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而播下一种性格,便能收获一种命运。行动决定命运不外乎如是。,要目标,要行动,但这依然不够!如果没有不懈坚持,也一样很难实现对未来设立的目标。从寒窗苦读的学子,到耕耘不辍的科学家,再到奔赴一线的战疫者,这种身份的转变和理想的实现,少不了陈薇院士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张晓同学为了自己的学医目标,行之不懈,保持优秀,从未放慢追逐理想的步伐。他们都有着“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般蹀躞,以此为归”的坚持力,怎么不令人动容。有努力,没有目标,就像在大海中失去航向的船只,徒增迷茫;与之相反,有目标却不曾为之付出努力,空余灯塔,就会失去了它曾经的意义。有目标,有行动,更要有不懈的努力与坚持。我想,这便是我推荐张晓同学的原因。愿我们大家都能如张晓同学一样,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我们国家正需要这样的青少年,愿中华民族的未来有更多这样萤烛末光的青少年们,增辉日月!最后,希望学生会能够采纳我推荐张晓同学在成长分享会上发言的建议。谢谢!推荐人:南粤中学某高三学生2020年10月12日【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审题】第一段,为背景叙述。南粤中学将举办一次成长分享会,准备邀请一位优秀的高三学生,做主题为“新起点,新未来”的发言。在这一段落中,最重要的是这次分享会的主题。考生要明确这场分享会的面向的是高一新生,对高中三年生活或多或少有点迷茫的,有点不太适应。如何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前行,激扬青春,既是高一新生的困惑,也关系着分享会要给出的答案。这为第二段作了铺垫。第二段,是三位候选人的基本情况介绍,各有千秋。文佳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刘江痴迷于程序设计,并成功申请到国家专利;张晓早已立下学医志向。可以说,这里三个人都散发着魅力,每一个人的“履历”都是令人欣羡的。无论谁最后上台发言都不会有异议,所以选谁不重要,关键是能说出个所以然了。第三段和第四段,是写作任务和写作要求阐述。考生要给南粤中学高三学生会写一封信,推荐其中的一位同学,并阐述理由。所以这篇作文外在的形式是一篇推荐信。这篇作文,难度最大的地方不是选择一位合适的候选人,也不是说出一两点比较合理的理由,而是怎么把视野扩大,把立意挖深,既立足于推荐合适人选,完成了写作任务,而又能写出更深层的内容来。以张晓为例,这位同学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是“早已立下从医志向”,思想多成熟的孩子呀。这让人想起那句熟悉的话来:一生只为一事儿来。事实上,明确的目标与不懈的努力是实现理想的不二法门。很多时候,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要看在成长阶段埋下了一颗什么样的种子。回到这篇作文写作任务上来,出题人难道只是希望我们推荐一个确凿的人吗?肯定不是。表面是推荐合适人选,实际上是作出一种价值选择和榜样示范,这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参考立意:文佳:综合发展,素质成长;刘江:兴趣作帆,向梦远航;张晓:志存高远,行之不懈等。【素材】1.作为一个学生当然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这是我们美好的愿望。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先天条件不同,个人爱好不同,目标和愿望不同,因此很难实行一个模板的教育方式。让热爱文学、醉心于诗词歌赋的文学少年整天沉浸在物理、化学艰涩难懂的公式中,让精于严密推理的明日科学家整天哼吟着散发着发散性思维气息的散文长诗,这是多么难以想象!2.无论对于一个人,还是对于整个社会,掌握相当于生产力的钾识,可以喻为是做蛋糕,掌握的知识越具有生产力,这个蛋糕做的就越大,但是,人生和社会的终极目的就是做大蛋糕吗?不,是文明、是进步、是自由、是幸福。做蛋糕是为了享用这美食,因此,在当下这个社会生产力空前发达,而社会问题日益严重的社会里,站在个人幸福及全人类幸福的高度上,我们可以说,那种关于“如何分享、细细品尝这蛋糕”的知识,即增进个人自由、增进社会民主的知识是更为有价值的知识。3.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固然是好,可是兴趣优高雅低俗之分,有伸远浅近之别。而高雅的兴趣是我们通往成功的基石,低俗的兴趣会使我们误入歧途,所以我们要选择好的兴趣,让他成为你通往成功的基石。4.因为有兴趣,我们对生活充满激情,也因为有兴趣,有的人会一生卓有成就,也因为兴趣,有些人感到虽败犹荣,无怨无悔,因此我们要培养自己的高雅的兴趣,让我们生活更加多彩,让我们离成功的中点越来越近。5.一根离弦的箭,会破风前飞,直到最后一秒,这是因为它志存高远!一匹脱缰的马,会克服重重困难踏遍千山万水,直到殚精力竭,这是因为它志存高远!一个不忘初心的人,会竭尽全力实现年少时的梦,直到世界破灭,这是因为他志存高远!行文结构: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明确自己推荐的人物,如“张晓同学”,然后从不同的方面阐述推荐理由,如首先,我认为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未来”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其次,有目标,更要有行动,坚持不懈,一定会实现对未来设立的目标等。最后可以总结或者写期待,如“愿我们大家都能如张晓同学一样,胸中有丘壑,眼里存山河。我们国家正需要这样的青少年,愿中华民族的未来有更多这样萤烛末光的青少年们,增辉日月”“希望学生会能够采纳我推荐张晓同学在成长分享会上发言的建议”等。【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