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贵州省贵阳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联考(五)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秘密★启用前贵阳市五校2022届高三年级联合考试(五)语文贵阳二中贵阳八中贵阳九中贵阳民中贵州省实验中学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来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遥,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古代的防疫与疫苗中国古代习惯将疾病称为“疾疫”,其中“疾”是普通的、一般不具传染性的疾病,“疫”指流行性传染病,这种分法符合现代医学的观点。相比而言,“疫”比“疾”更可怕,它每次大规模发生都会给人类造成严重的灾难。在与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人们发现可以通过有限度的主动感染方式,使人体对某种传染病产生特异性免疫功能,从而避免疫病的发生。东汉王充在《论衡》中提出“夫治风用风,治热用热,治边用密丹”,他将这种方法称为“以类治之”,通俗一点说也就是以毒攻毒,这种治疗思想在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阐述《黄帝内经》认为治病要用“毒”药,没有“毒”性的药治不好病。虽然古代的人们对疫病的认识还十分有限,难以从机理上全面揭示疫病并提出科学的防疫措施,但以毒攻毒的免疫观仍然具有朴素的科学道理。这是因为,在人的身体中有一些先天性免疫功能,被归结为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一定途径得到“获得性免疫”,它虽不是人类生来就有的,但通过感染某种病原体或接种该病原体的疫苗可以产生针对该种疫病的抗体,从而达到免疫的效果。法于“以毒攻毒”的免疫观,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方》中,该书主要记述了各种急性病症及某些慢性病急性发作的治疗方法,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以及恙蟠等的描述都属首创。《肘后方》载有“治卒有狗犬凡所咬毒方”,也就是狂犬病的治疗方法,其中一个方法是:“乃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这种方法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为了不患上某种同样的疫病,人们用捣碎、研磨等物理办法把发病个体的组织、脏器等制成“药物”,其作用相当于原始疫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这种办法虽然原始,却有一定的科学道理。最早制造出现代意义上狂犬病疫苗的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十九世纪末制备狂犬病疫苗时发现,在感染该病毒动物的脑组织和脊髓中存在大量病毒,于是设法将其接种到家兔的脑中,经过处理后制备出了狂犬病疫苗。在古代的各类传染病中,天花是一种令人谈虎色变的病。为了应对肆虐的天花,人们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天花作为烈性传染疾病,注射疫苗才是最好的方法。中国古代医学有“以毒攻毒”的传统,也有在狂犬病、伤寒病等方面用类似注射疫苗的方法进行治疗的实践。针对天花,人们逐渐探索出了接种“人痘”来阻止其传染的手段。所谓“人痘”,就是用人所感染的天花病毒为材料,主动地让未感染的人接触这种毒素,以达到产生天花病毒抗体的目的。“人痘”接种法很早就在中国开始了应用,清代医学著作《牛痘新书》认为:自唐开元间,江南赵氏,始传鼻苗种痘之法。在孙思邈《千金要方》中也记载了“取患疮人疮中汁、黄脓数之”这样的治疗方法。不过,由于相关记载较为简略,所以也有人认为“人痘”接种法诞生于宋朝。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明代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天花流行,当地的医师们用“人痘”接种法进行防疫,这才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将“人痘”接种法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标志。法国哲学家伏尔泰曾在《哲学通讯》中专门称赞过中国人的这种伟大创造:“这是被认为全世界最聪明、最讲礼貌的一个民族的伟大先例和榜样。”(摘编自陈忠海《古代的防疫与疫药》)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以是否具有传染性区分“疾”和“疫”,说明古人更加重视对疫病的防治。B.以毒攻毒是古代治疗疫病的主要思想,在《论衡》与《黄帝内经》中均有相关记载C.虽然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获得途径不同。但都可以通过产生抗体来防治疫病。D.明代医师采用“人痘”接种法防疫,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治疗的标志。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立足于“疾”“疫”之间的区别,阐述了我国古代应对疾疫的防治策略。B.文章采用了总分式的论证结构,重点论述了古代的防疫方法和疫苗的应用。C.文章引用大量古代典籍,揭示了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D.文章采用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有理有据,令人信服,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人们为了避免疫病发生。采取了有限度主动接触病毒以在体内产生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后世具有借鉴意义。B.《时后方》中记载的治疗狂犬病的方法虽然原始,但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付诸实践后可以产生现代意义上的狂犬病疫苗。C.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获得性免疫的方式使未感染天花病毒的人接种“人痘”,令其体内产生天花病毒抗体,可以有效预防天花病毒对人体的侵害。D.在我国古代,人们对疫病的防治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为人类健康及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答案】1.C2.A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说明古人对疫病的防治更加重视”错,于文无据,中国古代区分“疾”和“疫”,说明古人对“疫”的特点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没有比较之意。B.“以毒攻毒是古代治疗疫病的主要思想”无中生有,根据原文第二段“通俗一点说也就是以毒攻毒,这种治疗思想在中国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阐述”可知,“以毒攻毒”只是一种治疗思想,没有特指是“主要思想”。D.“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治疗的标志”错,根据原文最后一段“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明代隆庆年间宁国府太平县天花流行,当地的医师们用‘人痘’接种法进行防疫,这才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将‘人痘’接种法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标志”可知,这只是“一些学者”的观点,并且是“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标志”。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文章立足于‘疾’‘疫’之间的区别”说法错误。本文的立足点是古代疫病的防治。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付诸实践后可以产生现代意义上的狂犬病疫苗”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第五段中《时后方》的记载可知,古人对狂犬病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实践;根据第六段“最早制造出现代意义上狂犬病疫苗的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可知,《时后方》中记载的治疗狂犬病的方法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狂犬病疫苗。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森林的枢纽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戎可红日待升,晨雾缥缈,远山如幻。林中某处,黑啄木凌厉的叫声一如既往,转眼间百鸟齐鸣,如歌如潮。百鸟来朝是人类的想象,天下万物实在无高下之分。但是确实,某些物种似乎更加重要,如同枢纽。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啄木鸟,森林将会怎样?《辞源》说,枢纽,“比喻事物互相联系的中心环节”。这个中心环节如枢如纽,本身并不起眼,然而一旦缺失,整个系统却会发生重大改变。1969年,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生态学家罗伯特·T·佩因提出了关键种的概念,它的英文是keystonespecies,其中keystone的本义是指石拱门上方中间的那块石头,它在所有组成拱门的石头中受力最小,但没有它,拱门就会倾倒,keystone的含义与汉语里的“枢纽”异曲同工。关键种的概念并非凭空而来,佩因教授分析了一系列的例证,特别是他在1966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开始于1963年,他在离西雅图不远的马考海湾做了一个有趣的去除实验。马考海湾在太平洋东侧,满是石岸而无沙滩。佩因选择了一块海滩作为样地调查底栖生物。样地的中段——中潮间带,布满了贻贝、藤壶和一种称为“茗荷儿”的节肢动物,这些动物都固着在岩石上。有一种海星以这些动物为食,哪种动物增多,海星便优先取食哪种,所以没有谁能占据绝对优势。实验中精彩的部分来了,佩因取走了样地里的海星。3个月后,原本只分布在低潮间带的那种藤壶,竟然占据了样地60%~80%的空间。随后的9个月里,小个头儿的贻贝和茗荷儿迅速生长,到处都是它们。再往后,茗荷儿也消失了,遍地贻贝。它们侵占了几乎所有的岩石,其他生物无处附着。这样演替的结果,虽然生物量大大提高,但物种数却从15种迅速降到了8种,甚至更少。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减少的问题在于,一旦环境变得不适于这区区几个物种的生存,整个生态系统将面临崩溃。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去除了几只能够控制固着生物生长的海星。这个例子里的海星,便可称之为“关键种”。它们虽数量不多,却对生态系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关键种这个概念的意义在于,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处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我们只要保护好这个物种,那么生态系统就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自我维持着它的结构和功能。而从理论上讲,保护一个关键种,所花费用应该不大,四两拨千斤,何乐而不为?像海星这样,通过捕食稳定了生态系统结构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地上的老虎、天上的雄鹰和海边的海獭,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特别强调保护这些动物的意义所在。但是关键种至少还有另外两种可能的形式,其中一种是基于互利共生关系的关键种。比如在澳大利亚西部,食蜜鸟给很多种植物传粉,也取食它们的花蜜,彼此互惠互利、互相依赖。但当橡子山龙眼开花的季节,它的花却是食蜜鸟的唯一蜜源。在这种情况下,橡子山龙眼就成了关键种,因为一旦它开不了花,食蜜鸟种群就会衰落,其他的植物也将跟随着无法繁殖。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与上面两类关键种不同,生态工程师为其他生物创造生态位,是另一种形式的关键种。比如啄木鸟,它在树上凿出的大大小小的洞,为真菌、昆虫的生存提供了便利,给各种小型兽类、鸟类的隐蔽和繁殖提供了空间。关键种是个美丽的保护生物学概念,但在真实的世界找到这样一个枢纽却难上加难,这是因为物种间的复杂关系,往往远超常人的想象。我们能做的,就是到森林里多走走,多观察、多体会、多分析,大自然会告诉我们答案。也许,这就是荒野精神。(选自《中国科学报》,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键种在英文里的意思与枢纽的意义相近,它所起的作用也和枢纽一样,一旦缺失,整个系统就会发生重大改变。B.佩因教授所做的“去除实验”,在去除样地“关键种”海星后,导致生物量提高,而物种数却迅速减少。C.由于物种之间有着复杂关系,因此要在现实世界里找到一个关键种很难,保护一个关键种更难,可见关键种只是保护生物学的一个概念。D.只要保护好一处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这个生态系统就能自我维持着它的结构和功能,较长久地生存下去。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以“红日待升,晨雾缥缈,远山如幻”的描写,表现百鸟和鸡的美好景象,目的是激起人们对美妙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B.在“关键种”概念提出时,文章先引用《辞源》中关于“枢纽”的解释,再用英文的构成,准确而形象地说明其作用,这一方式体现了科普文的特点。C.作者以海星的去除实验为例,通过海星在维护海滩生态系统多样性上的不可或缺,证明海星就是海洋世界的关键种。D.关于佩因教授的去除实验,文章采用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详细地讲解了实验的样本特点和实验的过程,让读者能够清楚地理解其实验的意义。6.在生态环境中,关键种有哪些作用?这个概念的提出有什么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4.C5.B6.(1)关键种在生态环境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①有的关键种具有与其他物种互利共生的作用。②像啄木鸟之类的物种,有为其他生物创造生态环境的作用。(2)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认识到关键种的重要性,有利于维护整个生态系统。【解析】【分析】【4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要在现实世界里找到一个关键种很难,保护一个关键种更难”分析错误。根据原文“从理论上讲,保护一个关键种,所花费用应该不大……”“在真实的世界要找到这样一个枢纽却难上加难……”可知,保护关键种不一定比发现它更难。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表现百鸟和鸣的美好景象,目的是激起人们对美妙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理解错误,根据第一段中“试想一下,如果没有了啄木鸟,森林将会怎样?”应该是形象生动地引出啄木鸟对森林的作用。C.“证明海星就是海洋世界的关键种”错误。文本最后一段说“关键种是个美丽的保护生物学概念,但在真实的世界要找到这样一个枢纽却难上加难”,说明海星只是用来举例子进行说明,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关键种。D.“文章采用叙述和描写的表达方式”中“描写”分析错误。文本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说明,没有运用描写。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关键种的作用:由原文“其中一种是基于互利共生关系的关键种。比如在澳大利亚西部,食蜜鸟给很多种植物传粉,也取食它们的花蜜,彼此互惠互利、互相依赖”,可概括为:有的关键种具有与其他物种互利共生的作用。由原文“生态工程师为其他生物创造生态位,是另一种形式的关键种。比如啄木鸟,它在树上凿出的大大小小的洞,为真菌、昆虫的生存提供了便利,给各种小型兽类、鸟类的隐蔽和繁殖提供了空间”,可概括为:像啄木鸟之类的物种,有为其他生物创造生态环境的作用。意义:由原文“它们虽数量不多,却对生态系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关键种这个概念的意义在于,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处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我们只要保护好这个物种,那么生态系统就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自我维持着它的结构和功能”,“关键种是个美丽的保护生物学概念,但在真实的世界找到这样一个枢纽却难上加难,这是因为物种间的复杂关系,往往远超常人的想象”,可概括为:目的是环境保护,认识到其重要性,有利于维护整个生态系统。(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寂寞书院冷叶文玲①四月间,走洛阳,途经嵩山,发现了一处“新大陆”——嵩阳书院。②驻足留连时,相识恨迟的感慨油然而生。③这处在我是第一次见识的所在,早在宋代就享有盛名,是与庐山白鹿洞书院等齐名的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可是,它如今悄悄立于深山的清高,它少有游迹的冷寂,令我讶然。④书院和寂寞,本是绝不相称的对立词,可是,寂寞于书院,在特定的时代和情境中,仿佛是注定的宿命。⑤古往今来,人们无不知嵩山,知它崛立中原,峻崖千仞。是名贯中外的中华四大名山之一;如今年轻人也知嵩山,只知它脚下的名刹少林寺,一场电影教少林寺跻身为全国旅游点之最;《牧羊女》的歌声至今绵绵不衰,李连杰因为少林寺而成为武林和影坛双杰,投身商海引起的商业效应也为别的从商者望尘莫及。⑥同样位于嵩山怀抱中的书院,就全然不是如此了。⑦我无法得知书院的当年规模,但见它选择在这样一处深山腹地辟地起宅,是很见开辟者的一番苦心的。它所背倚和面朝的,都是壁立千丈的嵩山,巍巍嵩岳,是喻示学问的高深,还是比拟攀登的艰难?门前门后那早已湮没却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院里那两棵历时千年几人抱不过来的汉柏大将军和二将军,都增加着它无以言喻的苍凉。⑧书院古老矣,但它曾经在人们心里生下的根,却不会衰败;它曾经传道解惑所立下的功德,也应为所有的受惠者铭记不忘。⑨我在那两棵古意森森的汉柏间徘徊,诚如我在《嵩山古柏》中所叙,这两棵古树是我平生所见最具生命象征的老树,它虬枝盘曲,清气自流,越时千余年而依旧岁岁华生翠叶,遭大雷击劈而临绝不毙!当在书院留连良久后,我更觉得它们的存在,就是书院的天然见证和最佳伴侣,它们已到龙钟之年却巍然挺拔的身躯,它们多皴而苍黑的树纹叶脉,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史的生动具象。⑩书院的现址只剩下了前后两进的小小屋舍。是否是当年院舍自然也难考究。历尽风霜,几经浩劫,价值连城的国宝文物尚且荡然无存,何况这几近湮没的书院?因此,空落的院舍中,诸如什么先贤手译文书宝卷自然是没有的。但是,我依然钦佩那些想到要标识它尊奉它的有识之士,钦佩努力设法恢复它的旧迹的人们,他们毕竟想到在热热闹闹的少林寺高处,还有这处对世人有所教益的所在。⑪就在这小小屋舍的粉墙上,我又看到了今人书写的有关嵩阳书院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的介绍,行文虽只几款,却使我对这所曾在教育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书院更为敬仰:却原来,它是自宋至清末于官学私学之外的一种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它既是教育教学机关,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⑫介绍又说,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进行会讲,开展争辩;教学也实行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在学习上也以学生个人阅读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⑬令人再次怦然心动的还有后面一条:书院内师生关系融洽,相互之间的感情深厚,书院的名师不仅以渊博的学识教育学生,而且以自己的品德感染学生。⑭我一改往常对一些花花绿绿景地中的道具不屑一顾的习惯,特别有兴味地坐在了那张古朴而漆色斑驳两头翘卷的讲案后面,坐在那把同样古朴的木椅上,遥忆着自己的做学生年代和当教师年代。⑮我在这案后椅上凝然端坐的一刻间,思绪汹涌,滋味万千,人生的许多体味似乎都齐齐在这一刻聚集。⑯世上事也许就这样:越不是行中人,越能激发新鲜的刺激和感触。我也如是。越对照少林寺的热闹,我越为这书院的清冷而感到不是滋味——在我留连的个把小时中,几乎没有第二茬游人光顾此地。⑰我在想,假如改一个字将书院的书改为寺;假如将这张讲案换成几尊红头赤面的什么菩萨大佛,这儿肯定香火袅袅,游人不绝,门票高昂,收入丰盈。管理员或主持者肯定也会成为如今的小康人物。而与此相应的,书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书院的教学精神,却就真的从此湮没无闻,而烛火阑珊中,再也无人记得嵩山深处曾经有过这么一所不凡不俗的嵩阳书院。⑱看来,寂寞和清冷果真是书院和做学问者的宿命。⑲话又说回来,与其向热闹得不伦不类亵渎了精神品格的世俗投降,我宁可见它继续清冷下去。因为,背倚高山的它,至少承载过光荣的使命,至少贮留了我们对它的怀念和思考,至少拥有山中高士的那份清雅胸襟,至少还拥有“尽收城廓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的那份怡然和旷达。(选自《美文十年精华》有改动)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⑤段用嵩山和少林寺游人如织的热闹,反衬嵩山书院的寂寞,表达对历史文化、高尚精神遭到冷落的失望,对功利世俗的不满。B.文章第⑦段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描绘了壁立千丈的嵩山,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和古意森森的柏树,与书院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C.文章第⑨段抓住古柏这一意象,古柏不仅是历史悠久的嵩阳书院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顽强生命力的象征,厚重而富有底蕴。D.全文紧紧扣住“寂寞”和“冷”来写。然而在书院的寂寞冷清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作者火热的内心,以及他对书院的矛盾忧思。8.文章第⑧段划线句中的“根”和“功德”具体是指什么,请联系全文进行概括分析。9.作者为什么说“寂寞和冷清果真是书院和做学问者的宿命”?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7.B8.“根”是指嵩阳书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书院流传下来的教育精神。“功德”指书院传承丰硕的教育成果:①教学与研究并重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②自由开放、尊重个体发展的教育思想。③民主和谐、以德化人的教育理念。9.①书院选址和自然环境寂寞冷清。居于深山腹地,攀登艰难。创办书院的人刻意选择了一个寂寞冷清的地方;现在的书院历尽风霜,疏于修整,游人甚少,被遗忘已久,更见寂寞冷清。)②秉承书院精神,坚守高尚精神的人是寂寞冷清的。管理者没有用书院来营利,不向世俗投降,在寂寞中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有行中人才会来到书院寻古。③传承书院的历史文化和教育精神,不向世俗的物质主义屈服,坚守高尚的精神品格是我们做学问的人应该有的历史责任,这就是一种宿命。【解析】【7题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B项,“与书院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错误,第⑦段主要运用的是比喻、象征手法,通过描绘壁立千丈的嵩山,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和古意森森的柏树,表现书院的冷清。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理解词语的本意,然后结合语境,理解该词语的语境意和深层含义,另外,还要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书院古老矣,但它曾经在人们心里生下的根,却不会衰败”,此处的“根”是指嵩阳书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书院流传下来的教育精神。“它曾经传道解惑所立下的功德,也应为所有的受惠者铭记不忘。”这里所说到“功德”,是指书院传承丰硕的教育成果,具体来说,书院实行教学与研究并重的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其自由开放、尊重个体发展的教育思想,其民主和谐、以德化人的教育理念等,都是其“功德”。【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中心意思、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能力。首先明确题干要求,“作者为什么说‘寂寞和冷清果真是书院和做学问者的宿命’”,抓住关键词“寂寞”、“冷清”和“宿命”,找到文中对应的文段,结合全文进行概括。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首先从书院所处的自然环境来看,第⑦段中描绘了其自然环境,背倚壁立千丈的嵩山,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和古意森森的柏树,都衬托了书院的冷清寂寞;其次,从书院传达的内在精神来看,秉承书院精神,坚守高尚精神的人是寂寞冷清的。书院的管理者没有用书院来营利,不向世俗投降,在寂寞中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有行中人才会来到书院寻古,这也是寂寞的;最后,从书院带给我们的启示来看,传承书院的历史文化和教育精神,不向世俗的物质主义屈服,坚守高尚的精神品格是我们做学问的人应该有的历史责任,这就是一种宿命。二、古代诗文阅说(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吕景初,字冲之,开封人。以父荫试秘书省校书郎,举进士,历汝州推官,改著作佐郎、知夏阳县,佥书河南府判官,通判并州。张贵妃薨,有司请依荆王故事,辍视朝五日,或欲更增日。听上裁,乃增至七日。景初言:“妃一品,当辍朝三日,礼官希旨,使恩礼过荆王,不可以示天下。”不报。妃既追册为皇后,又诏立忌,景初力争,乃罢。嘉祐初,大雨水,景初曰:“此阴盛阳微之诫也。”乃上疏称:“商、周之盛,并建同姓;两汉皇子,多封大国;有唐宗室,出为刺史;国朝二宗,相继尹京。是欲本支盛强,有磐石之安,则奸雄不敢内窥,而天下有所倚望矣。愿择宗子之贤者,使得问安侍膳于宫中,以消奸萌,或尹京典郡,为夹辅之势。”时狄青为枢密使,得士卒心,议者忧其为变。景初奏疏曰:“天象谪见,妖人讹言,权臣有虚声,为兵众所附,中外为之恂恂。此机会之际,间不容发,盖以未立皇子,社稷有此大忧。惟陛下蚤为之计,则人心不摇,国本固矣。”数诣中书白执政,请出青。文彦博以青忠谨有素,外言皆小人为之,不足置意。景初曰:“青虽忠,如众心何?盖为小人无识,则或以致变。大臣宜为朝廷虑,毋牵闾里恩也。”知制诰刘敞亦论之甚力,卒出青知陈州。李仲昌以河事败,内遣中人置狱。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还,奏比部员外郎郑平占籍真定,有田七百余顷,因请均其徭役,著限田令。以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判都水监,改度支副使,迁吏部员外郎,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以病,未入谢而卒。(选自《宋史》,有删减)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B.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C.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D.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11.下列对文中加点间墙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荫,庇荫,古时指子孙因先代有功勋而受到封赏,“封妻荫子”中的“荫”也有此意。B.宗子,指大宗的嫡长子,又指族长和皇族子弟。在本文中和“宗室”通用,指皇族子。C.社谷神,稷为土地神。古时君主祭祀社稷,祈求丰收,后来就用社稷来代指国家。D.籍在我国古代有登记在册的意思,“占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指上报户口,人籍定居。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吕景初谨守礼制。对于张贵妃丧事轘朝天数的问题,他不像其他官员那样迎合皇帝,而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进言争辩,最终阻止了皇帝有违礼法的所有命令。B.吕景初思虑长远。他认为历史上许多朝代,有任命同姓成宗室担任要职的先例,这样能使国家安如磐石,因此他希望皇帝能学习前人的做法。C.吕景初忠君爱国。狄青为士兵所拥戴,人们又有狄青兵变的议论,吕景初认为国家尚未立皇子,情势危急,为了国家安全,应将狄青调离京城。D.吕景初抑制豪强。针对比部员外郎郑平在真定广占农田的现象,他奏请皇帝,要求郑平承担徭役,并著限田令,用来限制权贵之人的田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司请依荆王故事,辍视朝五日,或欲更增日。(2)惟陛下蚤为之计,则人心不摇,国本固矣。【答案】10.D11.C12.A13.(1)主管官员请求依照荆王的旧例,停止上朝五天,有人想要再增加几天。(2)希望陛下早做打算,那么人心就不会动摇,国家的根本就稳固。【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吕景初以为是贾昌朝所为,就上奏说:“事情未查清楚根本原委,不能脱离政府管辖,以免阴邪之人乘机伤害好人。”于是派御史一同审讯。升任右司谏,安抚河北。“言”为动词,后面的宾语为“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所以应在“言”后面断开,排除B、C。“中伤”的宾语为“善良”,所以应在“良”后面断开,而不能在“伤”后面断开,排除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社为谷神,稷为土地神”错误。应是“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神”。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能力。A.“对于张贵妃丧事轘朝天数的问题,他不像其他官员那样迎合皇帝,而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进言争辩,最终阻止了皇帝有违礼法的所有命令”错误。由原文“景初言:‘妃一品,当辍朝三日,礼官希旨,使恩礼过荆王,不可以示天下。’不报。妃既追册为皇后,又诏立忌,景初力争,乃罢”可知,吕景初只阻止了“立忌”,并没有能阻止辍朝七日。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依”,依照;“故事”,旧例;“辍”,停止;“视朝”,临朝听政;“或”,有人;“更”,再、又。(2)“惟”,希望;“蚤”,通“早”,早早地;“本”,根本;“固”,稳固。参考译文:吕景初字冲之,开封人。凭父亲的功德做了秘书省校书邮,后来考中进士,历任汝州推官,改任著作佐郎,夏阳县知县,佥书河南府判官,并州通判。张贵妃死后,有关官员请求依照荆王的旧例,停止上朝五天,有人想要再增加几天。听凭皇上的裁夺,于是增加到七天。吕景初上奏说:“贵妃是一品应停朝三天,礼官迎合皇上的心意,结果使礼节超过荆王,不能多用来昭示天下。”没有得到回复。贵妃追封为皇后之后,又诏令设立忌日,吕景初力争,才停止。嘉祐初年,连降暴雨,吕景初说:“这是对阴盛阳衰的警告。”于是上疏朝廷说:“商、周兴盛时,将同姓一并封为诸侯;两汉的皇子,也大多被封为大郡国;有唐代宗室,派出任刺史;我朝两位先皇,相继被任为京城长官。这些措施都是要使本支强盛,如磐石般稳固,那么奸雄就不敢有野心,而国家就有依靠有希望。希望挑选皇族子弟中贤能的,让他在宫中随侍皇上,以消除奸逆图谋,或派任京城及地方长官,成就辅弼皇室的形势。”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当时狄青任枢密使,深得军心,有人担心他会发动叛乱。吕景初在奏疏中说:“上天出现灾变的迹象,妖人散布流言,权臣顺有声者,为士兵所拥戴,宫廷内外议论纷纷。这种时候非常危险,因为未立皇子,国家才有这样的大忧患。希望陛下早做打算,那么人心就不会动摇,国家的根本就稳固。”他多次前往中书禀告宰相,请求让狄青离开京城。文彦博认为狄青一向忠诚谨慎,外面的流言都是小人散布,不值得放在心上,吕景初说:“狄青虽然忠诚,但是怎么应对众人的看法呢?可能是小人没有见识,或许会导致变故。大臣们应该替朝廷考虑,不要被民间情感牵制啊。”知制诰刘敞也极力主张让狄青离开京城,终于派狄青出京任陈州知州。李仲昌因治河事失败,皇上派宦官拘捕他入狱。吕景初以为是贾昌朝所为,就上奏说:“事情未查清楚根本原委,不能脱离政府管辖,以免阴邪之人乘机伤害好人。”于是派御史一同审讯。升任右司谏,安抚河北。回京,上奏比部员外郎郑平占籍真定,有七百多顷田地,要求郑平负担徭役,并著限田令。吕景初以户部员外郎的身份兼任侍御史知杂事,判都水监,改任度支副使,升任吏部员外郎,提升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因病,未能入朝谢恩而去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林逋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秤葑上田【注】。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注】葑上田:又称架田;在沼泽中以木作框,框内安放泥土形成的漂浮在水上的农田。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破题,自问自答,交代了凭栏纵目的方位:孤山塔后寺阁西边。B.这首七言律诗意境空寂,再现了端上人日日置身其间的幽深清寂的环境。C.诗歌有唐诗风味,尾联对句与孟浩然“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相仿。D.诗歌的颔联色调阴沉,描述了清冷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孤独压抑的心情。15.王士祯认为此诗“写景最工”。请分析诗歌描写景物的巧妙之处。【答案】14.D15.①颔联、颈联对偶,有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之美。如颈联,“秋景”对“夕阳”,“有时”对“无事”,“飞独鸟”对“起寒烟”。②比喻贴切,想象新奇。如诗歌以轴画喻景,以棋盘喻田。③颔联、颈联一句一景。在“望”中依次展开寺、田、鸟、烟四幅清幽画面,从高低、动静、暖寒等方面进行描写,有画面美。④注重炼字。偶有独鸟,别无所见,除去寒烟,再无其他。“独”鸟与秋景相衬,“寒”烟与秋气相合。⑤寓情于景。运用一组连贯的意象,集中、间接表现了诗人的恬淡心境、闲情逸致,具有含蓄美。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情感及艺术特色的能力。D.曲解文意。诗歌颔联是说色泽黯淡的林间寺庙像一幅画。画境寂静幽深,与端上人及诗人的隐逸情致相吻合,因此才令他久久流连,迟迟不愿归去。故选项中“色调阴沉”“传达了诗人孤独压抑的心情”理解错误。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手法技巧的能力。颔联和颈联一句一景,画面在“望”中一幅幅依次展开。先是远望“林间寺”,再是俯视“葑上田”,接下是仰视“空中鸟”,最后展开的是一幅“墟里烟”。诗人从高低、动静、暖寒等方面进行描写,有画面美。修辞方面:颔联、颈联对偶,“画轴”对“棋秤”,“林间寺”对“葑上田”,“秋景”对“夕阳”,“有时”对“无事”,“飞独鸟”对“起寒烟”,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写景色暗淡得就像一帧退了颜色的画,水面上零零星星地飘荡着一块块的架田,犹如那棋盘上割下来的方格子。比喻贴切,想象新奇。用字方面,诗人注重炼字。秋色苍然,万物萧索,惟有归鸟偶尔掠过;夕阳西沉,安谧、朦胧,但见寒烟缕缕升起。“独”鸟与秋景相衬,“寒”烟与秋气相合。此外,诗歌景中含情,诗人寓情于景,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孤山寺端上人房所见的日暮秋景,并选取了一组连贯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的恬淡心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眷恋。(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诗人面对“南村群童”的“趁火打劫”无可奈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观刈麦》中插写了割麦者的辛勤劳碌和拾麦者的辛酸苦楚,而作为朝中官员的自己不事农桑,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相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愧疚。(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谷粒”作为比较对象,从细微之处突出阿房宫耗费之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唇焦口燥呼不得②.归来倚杖自叹息③.吏禄三百石④.岁晏有余粮⑤.钉头磷磷⑥.多于在庾之粟粒【解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正确书写:焦、燥、禄、晏、磷、庾、粟。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养老是个让人轻松不起来的话题。《桃花源记》里有一句话说得好,就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个提法和我们当前的养老设计有______________之处。养老最好在社区,在家庭。我国的养老方针是“9073”,即居家养老占90%,社区养老占7%,机构养老占3%。()。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养老和托幼紧密结合在了一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就是说这一老一小,能够互相照顾,最终______________。当前有个问题,就是我们的社区服务跟不上居家养老的需要,供给能力、服务质量______________。服务送不进家去,居家养老就成了______________,难以持续。应开展老年人养老需求评估,加快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信息平台,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覆盖率和服务水平。另外,类似“黄发垂髫”互相照顾的概念,实践证明也是可行的。把育幼院搬进老年看护中心,让入托的老年人与孩子共处,既给老人带来活力和被需要感,也能给孩子带去更多关爱。孩子们对老人来说,与年轻父母的每目忙碌不同,更有耐心,育儿经验也丰富。先行步入老年社会的国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们可以借鉴这些经验,以提升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实现隔代共处。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异曲同工各得其所参差不齐无源之水B.殊途同归各司其职良莠不齐无源之水C.异曲同工各司其职良莠不齐无稽之谈D.殊途同归各得其所参差不齐无稽之谈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正如在桃花源里,老人们不但集中到村舍边上的养老院,也在社区散居B.正如在桃花源里,老人们没有集中到村舍边上的养老院,而是在社区散居C.正如在桃花源里,老人们有的集中到村舍边上的养老院,有的在社区散居D.老人们除了集中到村舍边上的养老院之外,还像在桃花源里一样在社区散居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孩子们对老人来说,与每日忙碌的年轻父母不同,更有耐心,育儿经验也丰富。B.对孩子们来说,与年轻父母的每日忙碌不同,老人更有耐心,育儿经验也丰富。C.对老人来说,与每日忙碌的年轻父母不同,孩子们更有耐心,育儿经验也丰富。D.对孩子们来说,与每日忙碌的年轻父母不同,老人更有耐心,育儿经验也丰富。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17A18.B19.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异曲同工: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殊途同归: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语境强调“好的效果”,应选“异曲同工”。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安排。各司其职:各自管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里是说对老人和孩子都有恰当的安排,应选“各得其所”。参差不齐:形容能力、水平等不一致。良莠不齐:好的坏的混杂在一起。此处是说社区服务的供给能力、服务质量不一致,应选“参差不齐”。无源之水: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无稽之谈:没有依据的说法。此处是说如果社区服务送不进家去,那么居家养老就难以持续发展,应选“无源之水”。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根据括号前后的语境可知,我国老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所占比例很小,而社区养老的比例又高于机构养老,A、C、D三项都说将老人集中到村舍边上的养老院,这明显与桃花源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状态不一致。排除此三项。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主语混乱,画波浪线句的主语应是老人;二是“与年轻父母的每日忙碌不同”语序不当,应是“与每日忙碌的年轻父母不同”。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D项。故选D。(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人体烫伤的阈值是45℃,长时间持续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源,便可造成从真皮浅层向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这种烫伤称为低温烫伤。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低温烫伤的创面疼痛感大多不十分明显,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皮肤变白的现象,通常烫伤面积不大,烫伤皮肤表面看上去不太严重,但创面深且烫伤严重者可能会造成深部组织的坏死,①,会发生溃烂,长时间无法愈合。所以,某些情况下持续低温烫伤比直接烫伤更严重。低温烫伤需要引起足够重视,不要以为不太烫的东西就不会造成烫伤。②,老年人最好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使用热水袋取暖时,③,最好是睡觉前放在被子里先暖被窝,睡觉时取出来,尽量避免整夜放于被窝内。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1.请分别用一个疑问句概括上文各段论述的内容。每句不超过12个字。【答案】20.①如果处理不当。②为避免低温烫伤③时间不要过长21.①什么是低温烫伤?②低温烫伤有何危害?③如何预防低温烫伤?【解析】【分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句“创面深且烫伤严重者可能会造成深部组织的坏死”和后句“会发生溃烂,长时间无法愈合”等信息,可知此处是假设的情况,是说低温烫伤假如不能得当处理,将会产生溃烂等更严重问题故可填的内容是“如果处理不当”。第二空,据后面说的“老年人最好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中的“最好”一词,可知此处是说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的目的,故可填的内容是“为避免低温烫伤”。第三空,由后句中“最好是睡觉前放在被子里先暖被窝,睡觉时取出来,尽量避免整夜放于被窝内”,可知此处是说睡觉时热水袋不要长时间放在被窝,以免低温烫伤,故可填的内容应是“时间不要过长”。【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语段的内容的能力。以上是三个论述语段,概括语意时,一定要使用疑问句。第一段,根据“人体烫伤的阈值是45℃,长时间持续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源,便可造成从真皮浅层向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这种烫伤称为低温烫伤”分析概括:该段是讲低温烫伤的内涵。用疑问句来说就是:什么是低温烫伤?第二段,根据“低温烫伤……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疱、脱皮或者皮肤变白的现象……创面深且烫伤严重者可能会造成深部组织的坏死,如果处理不当,会发生溃烂,长时间无法愈合。所以,某些情况下持续低温烫伤比直接烫伤更严重”分析概括:该段是讲低温烫伤的危害。用疑问句来说就是:低温烫伤有何危害?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段,根据“为避免低温烫伤,老年人最好不要长时间接触温度超过体温的物品。使用热水袋取暖时,时间不要过长,最好是睡觉前放在被子里先暖被窝,睡觉时取出来,尽量避免整夜放于被窝内”分析概括:该段讲的是日常避生活中,避免低温烫伤的一些做法。用疑问句来说就是:如何预防低温烫伤?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1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2022年新年贺词,里面有这样的句子,“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同时,《南方周末》也发表了2022年新年献词:“你有你的抉择,我有我的抉择,家有家的抉择,国有国的抉择,文明有文明的抉择,历史有历史的抉择,每一次抉择都是一次主动求变,都期待一场苦尽甜来。请结合材料,以“奋发与抉择”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奋发求存,抉择图强“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习近平发表的2022年的新年贺词,告诉我们一个普遍的真理——惟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才能于沧海横流之中显出英雄本色,才能于乱局之中打开新局,并长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也告诉我们牢记肩头的责任和心中的使命——不要辜负“历史”“时代”和“人民”。回顾2021年我们走过的路程,中国取得了抗疫的阶段性胜利,企业复工复产,百姓生活恢复如常。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阵痛”后,中国经济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以更为坚韧、强劲的发展势头稳居世界前列。可以说,2021年就是踔厉奋发的一年,是笃行不怠的一年,也是大胆抉择、突破求变的一年。在2021年,党和政府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原则,把人民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以持续而雄厚的资金投入社保体系,确保“老有所养”,解决了百姓的后顾之忧。2300多年前孟子孜孜以求的大美“仁政”,在新时代新社会已经逐步变为现实。厚重的民生底色彰显出中国新时期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这是党和政府的抉择。在踔厉奋发中,我们求生存,求富强,我们的梦想在现实中一一兑现,我们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也是14亿多中国人民执着追梦的一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大学生闫卓豪,这位能歌善舞、会做科学实验的老师选择了他的奋发之路,在云南德宏州三台山的乡村学校里去激发孩子们对美育和科学的兴趣。2021年,面对全球新冠疫情的肆虐,无数中国青年逆流而上,成为“风雪之中”最美丽的“逆行者”,一张张“请战书”见证了他们的奋发的勇气和抉择的魄力。“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我们的奋发与抉择,都是为了我们的祖国。旧的一年已去,新的一年到来。2022年的号角在黎明时分响起,我们奋发依旧,抉择图强。抉择之中虽然有弯路和痛苦,有权衡与不舍,但“茧”破才会“蝶”飞,“浴火”方能“重生”。2022年仍然充满变数,我们的国家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的百年,“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让我们以青春之我奋发进取,求变图强,在新的征程里再创辉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附加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限定了主题“奋发与抉择”。“奋发”与“抉择”二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奋发”即“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唯有如此,才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这是在强调拼搏进取、笃行实干的重要性。而“你有你的抉择,我有我的抉择,家有家的抉择,国有国的抉择,文明有文明的抉择,历史有历史的抉择”则是对“抉择”进行了分类列举,“抉择”不易,“每一次抉择都是一次主动求变”,“求变”就是改革创新,就是于“变局之中开新局”,而“都期待一场苦尽甜来”则说明“抉择”求变的过程艰难复杂,历尽困苦是必经之途,虽然过程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故可称之为“苦尽甜来”。有“奋发”必然有“抉择”,而“抉择”之后必然是继续“奋发”,也可以说“奋发”与“抉择”是“用两条腿走路”的同时进行的关系,二者同样重要,均不可偏废。写作时要把思考置身于新时代背景之下,不要局限于个人的“奋发”与“抉择”,而要打开思路,提升境界,关注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思索我们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如何于“百年未有之变局”中打开“新局”,深入论述分析“奋发与抉择”之间的关系和重要性,强调既要有笃行实干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意志,还要有改革创新的求变意识。我们的每一次进步都是精神意志与思想智慧的结晶。立意:1.踔厉奋发,抉择求变,于变局之中开新局。2.时代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要求我们既要有奋发的勇气,也要有抉择的智慧。3.奋发求生,抉择图强,苦尽方能甜来。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3-01 22:08:58 页数:19
价格:¥5 大小:109.54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