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对世界史研究的宏观把握主要从两个维度出发。第一个是发展。主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按社会形态变革划分历史阶段,在不同阶段选取有代表性的“国家事件”分别加以阐述。这种观照视角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高度吻合,但言说方式却有把“世界史处理为国家史总和”的缺陷,未能体现世界的整体性。第二个是分合。其来源有二:一是“纵横双线论”,即把世界历史进程按两条线路展开,一条是社会发展的纵向线路,一条是世界从分散走向综合的横向线路;二是国际史坛20世纪下半叶以来兴起的全球史观,即强调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互动中的两者是“分”,互动的过程是“合”,互动规模、密度、机制的演变记录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漫漫长程。两个源头都把全球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在突破国家视角的同时,颠覆了长期笼罩世界史坛的欧洲中心论,这是值得高度肯定的。但从方法论的角度看,反对“中心论”是反对以某个中心为标准,反对将某个中心作为一切非中心的榜样,而不是全然否认中心的存在,完全否认主流与支流的区别以及强弱的分野。历史上的“合”远非一个平衡的、无差异的扁平世界。显然,只讲发展和分合不能反映世界变迁的全貌。为此,提出观照世界历史的第三个维度——起伏,以此作为前两个维度的补充。所谓“起伏”,其内容包括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族群、地区或国家的世界影响力及其力量对比,以及这种影响力和对比关系的演变机理与规律。提出观照世界历史的第三个维度主要基于如下考虑:第一,反映世界历史的本质特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世界也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世界内部的矛盾冲突以及由这种冲突导致的各种力量之间的此消彼长,乃是世界本体运动的内在品质;近代以后,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在资本规律的影响之下,不平衡是世界发展的基本特征,各经济体力量的对比始终处在变化之中,更是“全球社会”的基本性质。第二,发展、分合只有与起伏贯通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从发展角度看,发展的不平衡、不稳定性必然导致发展主体间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从分合角度看,无论分或合的静态局面,还是分合的动态过程,都会表现为各种势力起伏的状态和嬗变。可以说,不呈现起伏,发展和分合就变成只有过程没有结果的演绎和不曾完成的推理。何况,起伏也是影响发展环境与分合动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分合与起伏,是世界史互为因果的三位一体,任何一环的缺位,都难保论说周延。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完成从史家直觉到史学自觉的转换。起伏是一种客观现象,史学先贤早已注意到这一点。司马迁的古今之“变”,主要指的就是“势”的变化;斯宾格勒写《西方的没落》,其出发点和着眼点也不在一国一地内部的兴衰,而在于西方对外影响力的强弱;时下有人以“东升西降”概括世界格局。凡此种种皆说明,世界各种力量的“起伏之变”已被普遍意识到、感觉到和认识到,只是没有成为世界历史学的一个正式命题。第三维度的提出,将有助于把这种历史直觉变为一种史学自觉。第四,现实的提示。史学从来不能无视现实。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认识、理解、解释这一百年变局,仅以百年为时段显然是短视的,必须从长线着眼,从世界变局规律中来认识。史学面临的这一新任务,提示我们考察世界历史需要有新的维度,对世界历史学科的建构需要有新的思考。(选编自刘新成《起伏:观照与书写世界史的第三维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研究历史采用发展的观照视角,是因为这种视角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高度吻合。B.分合维度不是否定中心的存在,而是否认了主流与支流的区别以及强弱的分野。C.发展、分合和起伏三位一体,互为因果,才能形成完整逻辑体系的演绎和推理。D.在第三维度的概念提出之前,世界各种力量的起伏之变就已经被普遍意识到了。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肯定了发展和分合两个维度的特点,然后提出第三个维度,论证结构清晰。B.文章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手法,突出发展、分合和起伏三个维度在研究中的作用。C.文章用司马迁等人的事例,说明起伏这种客观现象,早已被人们意识和认识到。D.文章从不同角度详细地论证了起伏维度提出的原因,角度清晰,论理全面透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展和分合两个维度虽然表现了对变化的关注,但还不能反映世界变迁的全貌。B.观照与书写世界史的第三维度,既立足于现实,又体现了社会历史的变化规律。C.史家直觉和史学自觉二者的相互转换,表明了第三维度提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D.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对世界历史学科的建构有新的思考。【答案】1.D2.B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是因为这种视角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高度吻合”错误,强加因果,原文是说“这种观照视角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高度吻合,但言说方式却有把‘世界史处理为国家史总和’的缺陷,未能体现世界的整体性”。B.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不是否定中心的存在,而是否认了主流与支流的区别以及强弱的分野”错误,应该是“而不是全然否认中心的存在,完全否认主流与支流的区别以及强弱的分野”。C.“互为因果”错误,偷换概念,应该“贯通”而不是“互为因果”。文中是“发展、分合只有与起伏贯通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手法,突出发展、分合和起伏三个维度在研究中的作用”错误,文中论述发展、分合和起伏三个维度在研究中的作用,并没有使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手法。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史家直觉和史学自觉二者的相互转换”错误,曲解文意。从原文“第三维度的提出,将有助于把这种历史直觉变为一种史学自觉”可知,是有助于直觉变为自觉,未说二者可以“相互转换”;另外,“表明了第三维度提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也错误,应该是世界的变化体现了第三维度提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华东政法大学大学生思想动态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赛金对追星现象进行了长期观察和研究。他认为,青少年之所以容易产生偶像崇拜,是因为他们处于青春期,心理上急于摆脱家长的管束,对高度理想化、浪漫化的偶像产生一种特殊的情感依恋。调查数据也支撑了这一观点。青少年追星的原因何在?18%的家长认为孩子被偶像的颜值吸引是其主要原因。另外,“崇尚偶像的内在品质与精神”“将偶像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给自己前进的动力”“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追星以寻找和同龄人之间的共同话题”也是重要原因。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心理研究所所长陈锐表示,青少年本身处于叛逆期,追星其实也是青少年自我认知的需要,通过喜欢不同的明星表达自我,通过与他人的对比、对喜欢明星的定又表达自己的态度、倾向。一些家长认为,追星能舒缓孩子压力,帮助孩子融入集体。但同时,也有不少家长认为追星会花费孩子大量时间,影响其学习生活,担心孩子沉迷网络,减少对实际生活的关注,更害怕对孩子形成错误的引导,形成不良的人生观。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陈赛金认为,青少年可以从偶像身上学习他们努力、为梦想坚持的一面。但盲目地追星,易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对此,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影视从业人员、理性追星是关键。温州高铁新城实验学校校长黄建刚介绍,学校在青少年追星方面的教育应着重于“导”。“一方面,我们以‘向演艺明星追什么’‘我们应该追怎样的星’等为主题开展‘追星’系列大讨论,通过广泛深入的讨论,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追星观;另一方面,我们还举行了以‘寻星’为主题的活动,通过推荐身边的‘榜样星’活动,鼓励学生们去发现身边的‘平凡星’。”陈锐建议,应扎实开展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引导青少年以科学家、爱国志士为偶像,这就需要让这些“星”变得更加容易“接近”、更加丰富、更加立体。(摘编自中国教育报《青少年该不该追星》)材料二: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就“青少年追星”相关话题展开了专项调查。材料三:近年来,青少年追星日渐成为普遍现象。然而,部分失德艺人让人大跌眼镜,无疑会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今年上半年,教育部党组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中特别提到,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规划指导,化解追星、“饭圈”等负面文化的影响。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追星乱象予以关注。比如对于“倒奶事件”,有政协委员表示,这件事看似孤立,但折射出以青少年为主体的“饭圈”为“爱豆”疯狂打投形成的“饭圈文化”。平台追求流量至上,资本推波助澜,使“饭圈”变质成砸钱斗狠的怪圈,不仅“圈”住了青少年的钱财和宝贵的时间与精力,还扭曲了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严重冲击。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这些年,很多出道不久的明星,如流星一样划过。其中有作品不佳的原因,也有因道德失范乃至触犯法律而跌下“神坛”。对青少年来说,追这样的星,不仅会产生巨大的认知失调和心理落差,还容易使其丧失对人的信任。青少年理性追星,需要正确引导。正如专家建议,家庭、学校、社会必须采取行动,正确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需要对正在成长时期的孩子进行正确教育、严格要求。尤其要正视处于特殊生理和心理成长时期的孩子,加强沟通和陪伴,减轻其对偶像的崇拜和迷恋;对孩子的错误想法和行为,要及时制止,绝不纵容,这样才能使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指出,要使观看优秀影片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内容,教育学生深入学习影视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先进人物和美好事物,学校应当成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追星观。近年来,社会上涌现出许多选秀节目,使偶像崇拜似乎成为一种“全民运动”,青少年被卷入其中,极尽激情和疯狂。全社会需要综合运用意识形态和法治化路径加以规制和引导,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摘编自付彪《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需多方合力》)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少年追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将偶像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给自己前进的动力”是追星的重要原因之一。B.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就“青少年追星”相关话题进行了调查,追星程度为“经常关注及以上”的孩子占到48%。C.一些作品不佳、道德失范,甚至触犯法律的所谓的“明星”,极易给一些百日追星的青少年带来许多负面影响。D.社会上出现的众多选秀节目,让青少年卷入其中。他们疯狂追求节目催生的偶像,使偶像崇拜成为一种全民运动。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盲目追星会使青少年出现很多极端行为,只要将明星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立体,就可以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追星观。B.中国教育报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的青少年时刻关注明星动态,这说明青少年追星现象在我国并不普遍存在。C.部分失德艺人、“饭圈文化”都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正确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势在必行。D.在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方面,家庭重在沟通和陪伴,社会重在规制和引导,相比较而言,社会所起的作用会更大。6.如何正确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4.D5.C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6.(1)国家出台政策法规,如《指导意见》,为给青少年创设环境提供坚实的政策动力;(2)社会要综合运用意识形态和法治化路径加以规划和引导,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3)学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追星观;(4)家庭要对正在成长的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解析】【分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成为一种全民运动”错,文中“使偶像崇拜似乎成为一种‘全民运动’”,是“似乎”而非“成为”。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只要……就”过于绝对,原文“让这些‘星’变得更加容易‘接近’、更加丰富、更加立体”只是避免青少年盲目追星的一个方面。B.“并不普遍存在”错,原文材料三是说“青少年追星日渐成为普遍现象”。D.“社会所起的作用会更大”错,原文“青少年理性追星,需要正确引导。正如专家建议,家庭、学校、社会必须采取行动,正确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没有强调哪个作用更大。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从国家层面,结合材料三“教育部党组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中特别提到,要加强对青少年的人生规划指导”“《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指出”概括出:国家出台政策法规,如《指导意见》,为给青少年创设环境提供坚实的政策动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从社会层面,结合材料三“社会上涌现出许多选秀节目……全社会需要综合运用意识形态和法治化路径加以规制和引导,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概括出:社会要综合运用意识形态和法治化路径加以规划和引导,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从学校层面,结合材料三“《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指出……学校应当成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追星观”概括出:学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阵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追星观。从家庭层面,结合材料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需要对正在成长时期的孩子进行正确教育、严格要求……对孩子的错误想法和行为,要及时制止,绝不纵容,这样才能使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概括出:家庭要对正在成长的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余辉石评梅日落了,金黄的残辉映照着碧绿的柳丝,像恋人初别时眼中的泪光一样,含蓄着不尽的余恋。垂杨荫深处,显露出一层红楼,铁栏杆内是一个平坦的球场,这时候有十几个活泼可爱的女郎,在那里打球。白的球飞跃传送于红的网上,她们灵活的黑眼睛随着球上下转动,轻捷的身体不时地蹲屈跑跳,苹果小脸上浮泛着心灵热烈的火焰,和生命舒畅健康的微笑!苏斐这时正在楼上伏案写信,忽然听见一阵笑语声,她停笔从窗口下望,看见这一群忘忧的天使时,她清癯的脸上显露出一丝寂寞的笑纹。她的信不能往下写了,她呆呆地站在窗口沉思。天边晚霞,像绯红的绮罗笼罩着这诗情画意的黄昏,一缕余辉正射到苏斐的脸上,她望着天空惨笑了,惨笑那灿烂的阳光,已剩了最后一瞬,陨落埋葬一切光荣和青春的时候到了!一个球高跃到天空中,她们都抬起头来,看见了楼窗上沉思的苏斐,她们一齐欢跃着笑道:“苏先生,来,下来和我们玩,和我们玩!我们欢迎了!”说着都鼓起掌来,最小的一个伸起两只白藕似的玉臂说:“先生!就这样跳下来罢,我们接着,摔不了先生的。”接着又是一阵笑声!苏斐摇了摇头,她这时被她们那天真活泼的精神所迷眩,反而不知说什么好,一个个小头仰着,小嘴张着,不时用手绢擦额上的汗珠,这怎忍拒绝呢!她们还是顽皮涎脸笑容可掬地要求苏斐下楼来玩。苏斐走进了铁栏时,她们都跑来牵住她的衣袂,连推带拥地走到球场中心,她们要求苏斐念她自己的诗给她们听,苏斐拣了一首她最得意的诗念给她们,抑扬幽咽,婉转悲怨,她忘其所以的形容发泄尽心中的琴弦,念完时,她的头低在地下不能起来,把眼泪偷偷咽下后才捐着地们的手回到校舍。这时暮霭苍茫,黑翼已渐渐张开,一切都被其包没于昏暗中去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那夜深时,苏斐又倚在窗口望着森森黑影的球场,她想到黄昏时那一幅晚景和那些可爱的女郎们,也许是上帝特赐给她的恩惠,在她百战归来,创痛满身的时候,给她这样一个快乐的环境安慰她养息她惨伤的心灵。她向着那黑暗中的孤星祷告,愿这群忘忧的天使,永远不要知道人间的愁苦和罪恶。这时她忽然心海澄静,万念俱灰,一切宇宙中的事物都在她心头冷寂了,不能再令她沉醉和兴奋!一阵峭寒的夜风,吹熄她胸中的火焰,觉仆仆风尘中二十余年,醒来只是一番空漠无痕的噩梦。她闭上窗,回到案旁,写那封未完的信,她说:钟明:自从我在前线随着红十字会做看护以来,才知道我所梦想的那个园地,实际并不能令我满意如愿。连年军阀混战,诸友相继战死。我眼中看见的尽是横尸残能,血泊刀光,原只想在他们牺牲的鲜血白骨中,完成建设了我们理想的事业,谁料到在尚未成功时,便私见纷争,自图自利,到如今依然是陷溺同胞于水火之中,不能拯救。其他令我灰心的事很多,我又何忍再言呢!因之,钟明,我失望了,失望后我就回来看我病危的老母,幸上帝福佑,母亲病已好了,不过我再无兄弟姊妹可依托,我不忍弃暮年老亲而他去。我真倦了,我再不愿在荒草沙场上去救护那些自残自害,替人做工具的伤兵和腐尸了。请你转告云玲等不必在那边等我,允许我暂时休息,愿我们后会有期。苏斐写完后,又觉自己太懦弱了,这样岂是当年慷慨激昂投笔从戎的初志。但她为这般忘忧的天使系恋住她英雄的前程,她想人间的光明和热爱。一九二七年五月二十六日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快乐和悲愁形成鲜明的对照,女学生越热烈、快乐,就越显得主人公“心海澄静,万念俱灰”。B.“她清癯的脸上显露出一丝寂寞的笑纹”,作者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出主人公苏斐内心的悲伤。C.苏斐没有受到女学生们良好情绪的感染,“拣了一首她最得意的诗念给她们,抑扬幽咽,婉转悲怨”,诗言志,诗正是她内心宣泄出来的哀伤。D.作为看护的苏斐,多次目睹“横尸残骸,血泊刀光”,不愿再去沙场“救护那些自残自害,替人做工具的伤兵和腐尸了”,这种对战争的厌恶是对战争的抗议。8.苏斐在夜晚回到校舍后,她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9.设置悬念是本文主要的艺术特色,请找出两例并简要分析。【答案】7.B8.①先是惨伤的心灵得到了安慰。想到黄昏的晚景和可爱的女郎们,苏斐惨伤的心灵得到了安慰,情感由悲怨转为对女生们真诚的祝福;②然后忽然心海澄静、万念俱灰。苏斐想到军阀混战,陷同胞于水火之中,忽然心海澄静、万念俱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③最后仍然对人间的光明存在向往和热爱,苏斐想为忘忧天使系恋住她英雄的前程,她想人间的光明和热爱,体现出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9.①“她清癯的脸上显露出一丝寂寞的笑纹。她的信不能往下写了,她呆呆地站在窗口沉思”苏斐的信为何写不下去是小说设置的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为下文情节作铺垫。②“一缕余辉正射到苏斐的脸上,她望着天空惨笑了”,苏斐惨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是小说设置的一个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在阳光活泼的女学生面前,苏斐走近她们,却没有受到她们良好情绪的感染,而是“拣了一首她最得意的诗念给她们,抑扬幽咽,婉转悲怨”,这是小说的另一处悬念,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向读者展现了苏斐无比悲伤和痛苦的内心世界。④“这时她忽然心海澄静,万念俱灰”是小说的悬念,丰富苏斐的人物形象,使小说情节更加生动曲折。【解析】【分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侧面描写”错误,“她清癯的脸上显露出一丝寂寞的笑纹”是正面描写。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文章由“她望着天空惨笑了,惨笑那灿烂的阳光”,写到“接着又是一阵笑声!苏斐摇了摇头,她这时被她们那天真活泼的精神所迷眩,反而不知说什么好,……她们还是顽皮涎脸笑容可掬地要求苏斐下楼来玩”,再写“她向着那黑暗中的孤星祷告,愿这群忘忧的天使,永远不要知道人间的愁苦和罪恶”,先是惨伤的心灵得到了安慰。想到黄昏的晚景和可爱的女郎们,苏斐惨伤的心灵得到了安慰,情感由悲怨转为对女生们真诚的祝福。“这时她忽然心海澄静,万念俱灰,一切宇宙中的事物都在她心头冷寂了,不能再令她沉醉和兴奋”,然后忽然心海澄静、万念俱灰。苏斐想到军阀混战,陷同胞于水火之中,忽然心海澄静、万念俱灰。结尾写“但她为这般忘忧的天使系恋住她英雄的前程,她想人间的光明和热爱”,最后仍然对人间的光明存在向往和热爱,苏斐想为忘忧天使系恋住她英雄的前程,她想人间的光明和热爱,体现出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她清癯的脸上显露出一丝寂寞的笑纹。她的信不能往下写了,她呆呆地站在窗口沉思”苏斐的信为何写不下去是小说设置的悬念,这样写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令读者猜想为什么会写不下去了,为下文情节的发展作了铺垫。“一缕余辉正射到苏斐的脸上,她望着天空惨笑了”,苏斐惨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是小说设置的另外一个悬念,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令人为之一惊,从而思考“为什么会惨笑”。“苏斐走进了铁栏时,她们都跑来牵住她的衣袂,连推带拥地走到球场中心,她们要求苏斐念她自己的诗给她们听,苏斐拣了一首她最得意的诗念给她们,抑扬幽咽,婉转悲怨,她忘其所以的形容发泄尽心中的琴弦”,在阳光活泼的女学生面前,苏斐走近她们,却没有受到她们良好情绪的感染,而是“拣了一首她最得意的诗念给她们,抑扬幽咽,婉转悲怨”,这是小说的另一处悬念,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向读者展现了苏斐此时此刻无比悲伤和痛苦的内心世界。“这时她忽然心海澄静,万念俱灰,一切宇宙中的事物都在她心头冷寂了,不能再令她沉醉和兴奋”是小说设置的最后一个悬念,丰富了苏斐的人物形象,使小说情节更加生动曲折动人,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魏邵陵厉公嘉平三年冬十一月,吴主以太子亮幼小议所付托孙峻荐大将军诸葛恪可付大事吴主嫌恪刚愎自用峻曰当今朝臣之才无及恪者乃召恪恪将行,上大将军吕岱戒之曰:“世方多难,子每事必十思。”恪曰:“昔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夫子曰‘再思可矣’。今君令恪十思,明恪之劣也。”岱无以答,时谓之失言。四年夏四月,吴主薨。太子亮即位,以诸葛恪为太傅,吕岱为大司马。十一月诏魏征东将军胡遵等率众七万攻东兴。吴太傅恪将兵四万救东兴。胡遵等教诸军陈于堤上,分兵攻两城。诸葛恪使冠军将军丁奉前部,斫破魏前屯,魏军惊扰散走,死者数万。诸葛恪获车乘、牛、马各以千数。资器山积,振旅而归。吴军还自东兴,进封太傅恪阳都侯,督中外诸军事。恪遂有轻敌之心,复欲出军,诸大臣以为数出罢劳,同辞谏恪,恪不听。夏四月,吴诸葛恪入寇淮南,会大暑,吴士疲劳。诸营吏日白病者多,恪以为诈,欲斩之,自是莫敢言。恪内惟失计,而耻城不下,忿形于色。秋七月,恪引军去。士卒伤病,或顿仆坑壑,或见略获,存亡哀痛,而格晏然自若。由此众庶失望,而怨黩兴矣。八月,吴军还建业,诸葛恪陈兵导从,归入府馆。恪征行之后,曹所奏署令长职司,一罢更选,愈治威严,多所罪责,当进见者无不竦息。孙峻因民之多怨,构恪于吴主,云欲为变。冬十月,孙峻与吴主谋置酒请恪。数行,吴主还内,峻起如厕,解长衣,着短服,出曰:“有诏收诸葛恪。”恪惊起,拔剑未得,而峻刀交下。初,恪少有盛名,陆逊尝谓恪曰:“在我前者,吾必奉之同升,在我下者,则扶接之。今观君气陵其上,意蔑乎下,非安德之基也。”恪果以此败。(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诸葛恪寇淮南》)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吴主以太子亮幼/小议所付托孙峻/荐大将军诸葛恪可付大事/吴主嫌恪刚愎自用/峻曰/当今朝臣之才/无及恪者/乃召恪/B.吴主以太子亮幼小/议所付托孙峻/荐大将军诸葛恪可付大事/吴主嫌恪刚愎自用/峻曰/当今朝臣之才/无及恪者/乃召恪/C.吴主以太子亮幼/小议所付托/孙峻荐大将军诸葛恪可付大事/吴主嫌恪刚愎自用/峻曰/当今朝臣之才/无及恪者/乃召恪/D.吴主以太子亮幼小/议所付托/孙峻荐大将军诸葛恪可付大事/吴主嫌恪刚愎自用/峻曰/当今朝臣之才/无及恪者/乃召恪/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嘉平,年号,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历史上第一个年号为始元。B.太傅,中国古代职官,三公之一,汉代之后多为赠官、加衔之用,无实权。C.大暑,既指天气非常炎热,也特指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名称,文中指前者。D.导从,官吏出行时的仪仗队伍,前为导,后为从,导从者都是官吏的属官。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吴主将国家危难时期的大事托付给诸葛恪,所以吕岱用十思来告诫诸葛恪,但诸葛恪认为这是低估了自己的才能,没有接受。B.诸葛恪执掌朝政,不顾念体恤上下臣民,却热衷于对外战争。吴国民众对他既失望又怨恨,最终因叛乱被孙峻杀死。C.诸葛恪东兴一战表现了出色的指挥才能,大胜魏军后缴获大量战利品,但轻敌之心也由此而生,在出兵的事情上,听不进大臣们的劝阻。D.陆逊认为诸葛恪少有仁德恩惠之心,这点在诸葛恪对待劝谏大臣、伤病士卒的态度及治理朝政的措施中体现得非常突出。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诸营吏日白病者多,恪以为诈,欲斩之,自莫敢言。(2)士卒伤病,或顿仆坑壑,或见略获,存亡哀痛,而恪晏然自若。【答案】10.D11.A12.B13.(1)各兵营官吏每天都报告生病者太多,诸葛恪认为他们谎报,想要杀掉他们,从此以后没有人再敢报告了。(2)士兵受伤生病,有的立刻倒毙在沟中,有的被敌军俘获,无论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都令人哀伤悲痛,然而诸葛恪像原来一样平静。【解析】【10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意:三国吴主孙权因为太子孙亮年幼,朝议可以托付国事的人,孙峻推荐大将军诸葛恪,认为他可以担负大事。吴王嫌诸葛恪刚愎自用,孙峻说:“当今朝廷大臣的才能,没有人能赶得上诸葛恪。”于是召回诸葛恪。“幼小”是一个词语,不能断开,排除AC;“荐大将军”的主语应该是孙峻,所以,孙峻应该和荐大将军相连。排除B。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A.“历史上第一个年号为始元”错误,历史上第一个年号为建元。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B.“最终因叛乱被孙峻杀死”错误,由“孙峻因民之多怨,构恪于吴主,云欲为变”可知,文中是孙峻诬陷诸葛恪叛乱。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1)“日”每天;“白”报告,汇报;“以为”认为;“莫”没有谁。(2)“伤病”受伤患病;“或”有的;“见”表被动,被;“晏”平静、安定。参考译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魏邵陵厉公嘉平三年冬季十一月,三国吴主孙权因为太子孙亮年幼,朝议可以托付国事的人,孙峻推荐大将军诸葛恪,认为他可以担负大事。吴王嫌诸葛恪刚愎自用,孙峻说:“当今朝廷大臣的才能,没有人能赶得上诸葛恪。”于是召回诸葛恪。诸葛恪临行之时,上大将军吕岱告诫他说:“现在正是多难之时,希望你每件事情先想十次再做。”诸葛恪说:“从前季文子做事三思而后行,孔子说‘再想两次就可以了’。如今您却让我想十次,这表明我的才能太低劣了。”吕岱无言以对,当时人都认为吕岱失言。魏邵陵厉公嘉平四年夏季四月,吴主去世。太子孙亮即位,任命诸葛恪为太傅,吕岱为大司马。魏邵陵厉公嘉平四年十一月,朝廷下诏命令魏征东将军胡遵等率领军队七万攻打东兴。吴国太傅诸葛恪率兵四万救援东兴。胡遵等人命令各军军马列阵在大堤之上,分兵攻打两城。诸葛恪派遣冠军将军丁奉为前锋,袭击攻破魏军的前部营垒,魏军非常惊恐,四散奔逃,死者数万人。诸葛恪缴获魏国的车辆、牛、马各数以千计,物资器械堆积如山,整顿军队凯旋。吴国军队从东兴返回,进封太傅诸葛恪阳都侯,监督朝廷内外的军事。诸葛恪就产生了轻敌之心,想再度出兵,各位大臣认为数次出兵会使军队疲惫劳苦,就一起劝谏诸葛恪,但是诸葛恪不听。三国魏嘉平五年夏季四月,吴国诸葛恪进犯淮南,正赶上天气十分炎热,吴国士兵疲劳不堪。各兵营官吏每天都报告生病者太多,诸葛恪认为他们谎报,想要杀掉他们,从此以后没有人再敢报告了。诸葛恪心中没有良策,又对攻城不下感到羞耻,忿恨之情常常流露于外表。秋季七月,诸葛恪率军撤退。士兵受伤生病,有的立刻倒毙在沟中,有的被敌军俘获,无论是活着的还是死去的,都令人哀痛不已,诸葛恪却安然自若。从此,诸葛恪在君臣百姓中失去了威望,人们对他的怨恨之言也越来越多。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八月,吴军回到建业,诸葛恪让士兵排成仪仗队伍,前有引导,后有随从,进入府第。诸葛恪征战回来之后,选曹所奏请的各机构选任的官吏,一概不用,重新选拔。治事越来越威严,被治罪斥责的人很多,应当进见诸葛恪的人无不胆战心惊,唉声叹气。孙峻因为百姓大都怨恨诸葛恪,就在吴王面前诬陷诸葛恪,说他想要发动政变。嘉平五年冬季十月,孙峻与吴王密谋摆酒邀请诸葛恪。几次行酒之后,吴王回到内室,孙峻也起来去厕所,在那里脱下长衣,换上短服,出来就喊道:“主上有诏,令逮捕诸葛恪!”诸葛恪惊慌站起,剑还没有拔出来,而孙峻的刀已经交相砍了下来。当初,诸葛恪少年即负盛名,陆逊曾对诸葛恪说:“在我前面的人,我必然尊奉他,与他共同迁升;在我之下的人,我就去扶持接引他。如今观你的气势,凌驾居于你之上的人,心中又蔑视居于你之下的人,这不是安定品德的根基。”后来诸葛恪果然因此而失败。(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筹笔驿①李商隐猿鸟犹疑畏简书②,风云常为护储胥③。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④。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注】①筹笔驿: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北。相传诸葛亮出兵攻魏,在这里筹划军事。大中十年冬,李商隐罢梓州幕回长安,途经筹笔驿,创作此诗。②简书:指军令。③储胥:指军用的篱栅。④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运用衬托的艺术手法,通过对猿鸟和风云的描写,显示诸葛亮治军有方。B.颔联肯定诸葛亮指挥若定的军事才能,在他的指挥之下,敌人最终投降归顺。C.本诗打破时空界限,既凸显诸葛亮才能堪比管仲、乐毅,又交代蜀国败亡原因。D.作者怀古咏史,借诸葛亮抒发自己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和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5.清何焯曾评价此诗:“议论固高,尤在抑扬顿挫处,使人一唱三叹,转有余味。”结合全诗谈谈抑扬手法的运用。【答案】14.B15.本诗使用了抑扬交替手法,意在摹写诸葛亮经天纬地之才,也感叹时无人才以致诸葛亮壮志未酬的遗恨。全诗写诸葛亮之威严、才智,为扬;写蜀汉亡国、关张殒命,为抑。运用抑扬交替的手法,表现了诸葛亮的遗恨,以及作者怀才不遇的自叹。【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在他的指挥之下,敌人最终投降归顺”错误,颔联“终见降王走传车”是说“后主刘禅最终却乘坐邮车去投降”。故选B。【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诗写诸葛亮之威、之智、之才、之功,不是一般的赞颂,而是集中写“恨”字。为突出“恨”字,作者用了抑扬交替的手法。首联说“猿鸟”畏其军令,“风云”护其藩篱,极写其威严,一扬;颔联却言其徒有神智,终见刘禅投降,长途乘坐驿车,被送往洛阳,蜀汉归于败亡,一抑;颈联出句称其才真无愧于管仲、乐毅,又一扬;对句写关羽、张飞无命早亡,失却羽翼,又一抑。抑扬之间,似是“自相矛盾”,实则文意连属,一以贯之。以其威智,霸业理应可成,然而时无英主,结果社稷覆亡,一恨;以其才略,出师理应告捷,然而时无良将,结果未捷身死,又一恨。末联“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是说,昔日经过锦里诸葛武候庙时,吟哦诸葛亮的《梁父吟》,犹觉遗恨无穷。而所谓“恨”,既是写诸葛亮之“遗恨”,又是作者“隐然自喻”。以一抑一扬的议论来表现“恨”的情怀,显得特别宛转有致。(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内在芳香与外表光泽杂糅,只有光明的品质没有毁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见微知著,即使是小小的铆钉,也能表现出秦统治者的奢侈铺张,《阿房宫赋》中表达此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出师表》中表达诸葛亮希望竭尽自己才能,消灭奸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芳与泽其杂糅兮②.唯昭质其犹未亏③.钉头磷磷④.多于庾之粟粒⑤.庶竭驽钝⑥.攘除奸凶【解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泽”“昭”“犹”“磷磷”“粟”“驽钝”“攘”。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2021年11月29日,B站与人民文学出版社联合发布2021年度弹幕。“破防了”脱颖而出,成为最能代表这一年B站用户心绪与共鸣的主题词。在互联网语境中,该词常用于表示心理防线被突破后,产生不可抑止的震动。虽然一些人对于弹幕互动______,但它确实正在成为一种数字时代的符号标记,尤其受到了的“00后”的青睐,这一点______。在B站上,《觉醒年代》点燃了年轻观众的______,每当看到陈乔年、陈延年兄弟生离死别的时刻,弹幕区刷满屏幕的“破防了”让观众难忘百年历程:河南水灾严重时,众多网友无私伸出援手,媒体与普通UP主接力播报最新信息,一句句“破防了”见证着人民子弟兵的______、普通百姓的凡人微光……当这些情感汇聚,无需太过繁复的语言,只用一句“破防了”,互联网上相隔千里的年轻人们,便能瞬间理解彼此的情感,产生天涯共此时的共鸣。而互联网也深刻地记录着当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现实。它不是指征着一种社会现实,而是为年轻人的价值依托找到了一个顶点——不断崛起的中国,在面对一个又一个挑战时,从未屈服、更无所畏惧,是蓬勃的情感、充沛的凝聚力和高涨的爱国情怀,让年轻人泪流满面、努力前行。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不可置否毋庸置疑热忱义无反顾B.不置可否不容置喙热情义不容辞C.不可置否不容置喙热情义不容辞D.不置可否毋庸置疑热忱义无反顾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仅它为年轻人的价值依托找到了一个顶点,更指征着一种社会现实B.它不仅为年轻人的价值依托找到了一个顶点,指征着一种社会现实C.不仅它指征着一种社会现实,更为年轻人的价值依托找到了一个顶点D.它不仅为年轻人的价值依托找到了一个顶点,更指征着一种社会现实19.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B.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米芾承颜而恣野,郑板桥学黄山谷而后以隶为楷,赵之谦奇峰兀立而其实“颜底魏面”……D.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我望向家乡的方向,我的耳边仍然会响起那深情的歌声:“天边飘过故乡的云,他不停的向我召唤……”【答案】17.D18.D19.C【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不可置否:形容不可否认。不置可否:不说可以,也不说不可以。指不表明态度。根据语境,这里指的是一些人对它态度不明确,但它仍旧成为数字时代的标记,故选“不置可否”。不容置喙:不容许插嘴。毋庸置疑: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根本就没有怀疑余地。根据语境,是指弹幕成为数字时代的标记,受到“00后”的青睐是事实明显充分的,不需要怀疑,故选“毋庸置疑”。热忱:热情。热情:指人参与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两个词均可。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容许推辞。义无反顾:做正义的事只有上前,绝不回头退缩。此处见证的是子弟兵们不退缩的身影,应该选“义无反顾”。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语病有二,一为不合逻辑,关联词使用不当,这里两个分句并非选择关系,而是递进关系,应改为“不仅……而且/更”;AC两项虽然改了关联词,但关联词位置不当,前后主语相同,关联词应放在主语后,排除AC。二为语序不当,从递进关系来说,应该先说“年轻人的价值依托”,再说“社会现实”;B项语序虽对,但后一分句关联词残缺,导致句子语意不流畅,排除B。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标点符号作用的能力。原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列举省略。A.表示话语中断。B.表示说话断断续续。C.表示列举省略。D.表示声音延长或语意含蓄,引人想象。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C。(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清华大学Al虚拟同学的亮相和湖南卫视数字主持人的出现,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关于AI虚拟人物技术的关注。中国虚拟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人物的不断亮相,展现了中国在科学技术、人工智能方面的卓越成就。如今我们清晰可见的是,AI虚拟人物技术始终在娱乐领域徘徊,如何让这项技术不仅仅停留在娱乐领域,①,是下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②。无论是刷脸支付,智慧安保,还是线上问诊,都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与安全感。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未来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其中,不是技术上的瓶颈,③,比如,虚拟人物作为数据的产物,如何和人类产生共情?出现危机时,它会拯救人类还是冷眼旁观?这些尖锐的问题值得制定者、从业者以及公众展开思考。20.在上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请分别用一个肯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答案】20.①还更好地惠及大众(或其他领域);②人工智能具有两面性;③而是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问题。21.①AI(人工智能)是中国科技成就的代表;②如何让AI惠及人类是要思考的问题;③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是思考的问题。【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这一句处于第二段,而第二段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让这项技术不仅仅停留在娱乐领域”紧承第一段,补写的句子应是引出下面第三段,第三段谈及人工智能对人类的作用,因此这个空应该填写与服务人类相关内容,且要使用关联词“还”与前面的“不仅仅”呼应。第二处,后文指出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方便,同时也产生问题,因此第二个空填写人工智能具有两面性。第三处,文章指出人工智能发展可能会对人类产生的威胁,因此需要思考人工智能与人类关系问题。【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概括以及使用句式的能力。由题干来看,首先要概括三段的内容,然后使用肯定句进行表达。第一段共两句话,谈论的中心话题是“AI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智能)”,由“中国虚拟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人物的不断亮相,展现了中国在科学技术、人工智能方面的卓越成就”可知,这是说AI(人工智能)是中国科技成就的代表。第二段只有一句话,由“如何让这项技术不仅仅停留在娱乐领域……是下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可知,这是说如何让AI惠及人类是要思考的问题。第三段是对第二段的回答,而第二段说的是“如何让AI惠及人类是要思考的问题”,第三段应该给出思考的问题,由“虚拟人物作为数据的产物,如何和人类产生共情?出现危机时,它会拯救人类还是冷眼旁观?这些尖锐的问题值得制定者、从业者以及公众展开思考”可知,思考的问题是“人工智能和人类关系”。最后使用肯定句进行表达即可。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第32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归来后,不少奥运健儿纷纷晒出隔离期间的锻炼照片: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通过绑在门把手上的弹力带练习挥拍动作,蹦床运动员朱雪莹在房间利用弹力球训练,跳水运动员全红婵通过蹲腿、倒立等练习基本功……正是这种刻苦训练,支撑着中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上述材料有启示意义,请结合你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刻苦练就基本功,奋斗诠释奥运梦第三十二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归来后,不少奥运健儿纷纷晒出在隔离期间的锻炼照片。把训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把锻炼融入日常生活,这是对体育的热爱,也是自律的习惯。刻苦练就基本功,奋斗诠释奥运梦,正是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支撑着中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一勤天下无难事。”所有的一鸣惊人,其实都是厚积薄发。赛场之上,确实有场地适应、状态调整、临场发挥等偶然因素的存在,但倘若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缺少相应的积累和沉淀,又何以把握住宝贵的机会?何谈战胜自己、超越他人?四名中国姑娘在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拿下那枚“看似不可能”的金牌,背后何尝不是刻苦训练而来的强大实力和稳定心态?倘若不是“憋着一股劲儿”地勤勉备战,中国组合徐诗晓/孙梦雅何以让中国皮划艇选手第三次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训练中流下多少汗水,赛场上就有多坚实的依靠,拼搏就有多强大的底气。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体育如此,做其他事也同样如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朴素但绝不失深刻的道理。李时珍访百川,行千里,见药工、樵夫、渔夫等“每事问”,呕心沥血27年,这才有了巨著《本草纲目》;徐霞客跋涉千山万水,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历时34年,才写出了《徐霞客游记》;屠呦呦提取出挽救无数生命的青蒿素之前,历经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不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不把基础打牢、打扎实,就难以采撷到成功的果实;敢于自我加压,勤勤勉勉、脚踏实地,才是走向胜利的不二法门。肯下苦功夫、笨功夫,也是一种大智慧。党的优秀理论家和杰出理论工作者艾思奇曾讲过,做学问有两条经验,一条是,在脑子里经常装一两个问题,有空就想想,读书、看报、听广播、交谈、参观时,遇到有关材料就及时记下来,日积月累,就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问题往往就解决了;另一条是,多练笔。两条经验,归结起来,无外乎一个“勤”字。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勤学、勤思考的习惯,艾思奇才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大众哲学》。自身的能力怎样精进?事业的瓶颈如何突破?答案或许有很多,但有一条肯定是绕不开的,那就是:肯花气力、肯下苦功。我们的学习何尝不是如此?那些所谓的“学霸”,哪一个不是上课听讲认真,课下认真做题、勤学苦练的人?所谓的“天才”也须一步一步坚实基础,哪一步不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不要妄想一步登天,踏踏实实勤学苦练,总有一天也会铸就属于你的辉煌。刻苦练就基本功,奋斗诠释奥运梦。每一次的抵达,都意味着新的出发。“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之后的路还要脚踏实地,更坚定地走下去。”面对未来,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陈雨菲这样说。坚持不懈、坚忍不拔、坚定不移,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这样的努力必有所得,这样的人生必有收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来自孙颖莎、朱雪莹、全红婵等运动员,她们在第32届奥运会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隔离期间依然坚持通过各种方法训练。通过关键句“正是这种刻苦训练,支撑着中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可知材料的核心关键词是“刻苦训练”。写作时要紧紧围绕“刻苦”或与之相关的如“勤勉”“奋斗”“拼搏”等关键词,并结合自身发展来展现对人生的思考。本文适合写成议论文。写作时可以先概述材料,亮出论点;然后先举例论证,可以苏炳添、全红婵等运动员刻苦训练的事例论证“每一份成功和荣誉的背后,都有数不尽的心血的浇灌、算不清的汗水的托举”。接着由体育说开去,拓展到人的学习、事业要想取得成功,都少不了刻苦训练、顽强拼搏,用引证法论证,学习方面可以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句子和荀子《劝学》中的句子;事业方面可以用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毛泽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等名言。然后从个人到国家发展,列举我国在各项事业方面的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靠的就是全国人民的刻苦努力,勤奋拼搏。最后呼吁青少年像孙颖莎等运动员学习,用刻苦、勤奋、拼搏打造属于自己的梦想。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立意:1.为梦想奋斗,为理想拼搏。2.顽强韧劲何处来,刻苦训练助成功。3.能吃苦,可自律,何事不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江西省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普洱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烟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扬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海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芜湖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三3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2-20 11:46:05
页数:20
价格:¥5
大小:97.21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