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届云南省保山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届云南省保山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对今天求知的驱动力做了愤懑的描述:“现在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政府人员或高等学术机构提出的问题不再是‘这是真理吗’,而是‘这有用吗’。在知识商业化的观念里,等于在问‘这是否有市场’;以权力增长的眼光看,问题就成了‘这有效益吗’。”在文学批评领域内,驱动力没有堕落到如此地步,其原因是批评实在难以产生市场效益,但将批评作为一个有用之学却是不争的事实。将批评作为一个有用之学,在批评领域由来已久,包括批评在内的文学活动,都需联系现实解决问题。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问题,都是由文学批评出面解决的。于是,文学批评就成了一个非常有用的领域。当时的《文艺报》在讨论高校文艺学教学问题时,提出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不能联系现实和实际,著名文艺理论家吕荧先生开始还想不通,认为写文章那个人根本就没听过他的课。其实根本就不用听课,因为他们说的压根就和文艺理论没有多大关系。这样,文学批评就和“有用”结下了不解之缘,“文革”自不必说,粉碎“四人帮”之后,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文学批评都是功不可没的。到了20世纪90年代,批判商业化神话,倡导人文精神,也肇始于批评领域。文学批评正面反面的业绩都不难列出清单,而且都与有用之学密切相关,所以说到底,我们对文学批评功能的理解至今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当然,将文学批评视为有用之学也与时代有关。近百年来中国遭遇了艰难时世,让我们常常谈论文学之外的事情,也培育了包括批评家在内的文学家的情感方式和需要,文学随时代起落沉浮就无可避免,文学创作和批评也就难免有“高级时尚”之嫌。胡风、冯雪峰的批评观应该说是成熟的,但有些时候他们那个“我”也是做不了主的,冯雪峰批判肖也牧,胡风批判朱光潜,与时代保持了“文化同一性”,这和他们在潜意识中把批评作为有用之学是大有关系的。20世纪80年代以前,文学批评作为显学,它的“有用”也让普通人肃然起敬。20世纪90年代,普通人把目光和心情转向了公牛队主场和巴黎世界杯,转向了各种演唱会和影院的《泰坦尼克号》,鲁迅文学奖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和茅盾文学奖也就成了业内人士的事情。构成批评界主打阵容的那些20世纪50、60年代出生的人,努力通过新的知识背景改造文学批评,但西学如旋转木马,而我们又大都浅尝辄止,不肯走得太远,内心深怀与现实脱离关系的恐惧。因此,学得“新学”,也总是惦记着应用,相对稳定的、能够变成“知识”的批评总也形不成风气,这可能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有用之学使我们习惯从情感和市场出发讨论问题。提起知名的批评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立场和态度,是他在什么问题上有著名的论辩,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今天,没有变化。这当然也有它合理的一面,现实存在的诸多问题,批评家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对社会不公正、非正义等现象的批判是不能放弃的。但是,批评作为一个知识的领域,也促使我们思考它不那么“现实”的一面。对现实的介入培育着我们的情怀,而对现实的“疏离”,则培育着我们关于知识的积累和兴趣,这时,于现实说来它可能是“无用”的。(摘编自孟繁华《文学批评的“有用”与“无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文艺报》讨论的高校文艺学教学不能联系现实和实际的问题,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而不是属于文艺理论的问题。B.因为文学批评是一个非常有用的领域,所以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许多问题,都是文学批评出面解决的。C.冯雪峰和胡风在潜意识中把批评作为有用之学,有时自己做不了主,而与时代保持“文化同一性”,表明他们的批评观不成熟。D.文学批评参与现实问题,对社会不公正、非正义等现象进行批判,将“有用”落到了实处。但这是不合理的,不能长期进行下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原文指岀文学批评作为有用之学由来已久,在此基础上阐述其原因,指出将文学批评视为有用之学与时代有关,论证思路清晰。B.原文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如列举20世纪90年代,批判商业化神话,倡导人文精神,也肇始于批评领域的事实,证明文学批评与“有用”结下了不解之缘。C.原文第一段引用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的描述,是为了引出在文学批评领域改革创新驱动力不足的现象。D.原文最后既肯定了文学批评作为有用之学合理的一面,又期待文学批评作为一个知识的领域发挥其作用,体现了辩证的思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批评虽然实在难以产生市场效益,但在文学批评领域内,驱动力还没有堕落到动辄就问是否有市场、是否有效益的地步。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近百年来中国遭遇了艰难时世,培育了包括批评家在内的文学家的情感方式和需要,文学创作和批评也就难免带上时代印记。C.提到知名的批评家,先想到其立场和态度,我们对文学批评“有用”功能的理解至今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D.20世纪90年代,在文学批评摆脱普通人的关注时,构成批评界主打阵容的那些人努力学得“新学”,把“有用”变成“无用”。【答案】1.A2.C3.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因为文学批评是一个非常有用的领域,所以……”错误,因果颠倒。从原文“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意识形态领域的许多问题,都是由文学批评出面来解决的。于是,文学批评就成了一个非常有用的领域”可知,“文学批评是一个非常有用的领域”不是原因,而是结果。C.“表明他们的批评观不成熟”错误,原文是“胡风、冯雪峰的批评观应该说是成熟的”。D.“但这是不合理的,不能长期进行下去”错误,原文是“这当然也有它合理的一面,现实存在的诸多问题,批评家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对社会不公正、非正义等现象的批判是不能放弃的”。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是为了引出在文学批评领域改革创新驱动力不足的现象”错误。由文中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的描述之后的语句“在文学批评领域内,驱动力没有堕落到如此地步,其原因是批评实在难以产生市场效益,但将批评作为一个有用之学却是不争的事实”可知,不是“为了引出在文学批评领域改革创新驱动力不足的现象”,而是“为了引出在文学批评领域将批评作为有用之学的现象”。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在文学批评摆脱普通人的关注时”“把‘有用’变成‘无用’”错误。从原文“普通人把目光和心情转向了公牛队主场和巴黎世界杯转向了各种演唱会和影院的《泰坦尼克号》”可知,看不出是批评界的主动摆脱;从原文“也总是惦记着应用,相对稳定的、能够变成知识的批评总也形不成风气”可知,还没有把“有用”变成“无用”。故选D。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眼下,河北省景县全县10万亩红高粱喜迎丰收。正值高粱成熟收割季节,在王谦寺镇马贾庄村,当地农民正组织农机加紧收割。田地里机声轰鸣,多台农机来回穿梭,一片丰收景象。据了解,10万亩高粱产生的收益惠及该县110个村2万多名种植户,刨去各种成本,仅高粱种植一项就可为农民增收1.6亿元。下一步,景县将继续把高粱作为主导产业来抓,扩大高粱种植面积,让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在山西芮城县,3万亩早熟苹果迎来丰收。沉甸甸的苹果挂满枝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为了扩大农村电商销售范围,増加农民收入,芮城县政府部门从2021年开始依托7个苹果主产乡镇,建立发展布局,在发展新优特农产品品种、建立溯源体系、打造高端苹果产业的同时,以村级电商服务站为平台,减少农产品销售中间环节,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据了解,目前,芮城县从事电商行业、助农增收的新农人已经达到了600余人,其中大学生占比70%以上,每年为当地农民卖出的农产多达2000万斤,直接增收2100万元。在内蒙古科尔沁沙漠腹地的粮食种植基地里,一眼望去,1万多亩沙漠粮食喜迎丰收。据了解,这里的沙漠种粮未来将有望带动两万户农民致富,有力推进乡村振兴。(央视网2021.9.21《中国农民丰收节》)材料二:从会种地到智慧种地,农民的生产装备也在不断升级。今年,全国投入春耕的植保无人机超过3万台,“北斗”定位无人驾驶拖拉机及配套精准作业农机具,超过2万台套。投入“三夏”麦收的联合收割机超过60万台。目前,我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生产,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综合机械化率均超80%。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今年,全国秋粮种植面积超12.9亿亩,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继续站稳1.3万亿斤台阶。在科技的助力下,农民朋友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在手机上种地养牛。青海甘德县的这家智慧牧场里,饲养着被称为“雪域之舟”的牦牛。这里的每只黑牦牛都带有耳标,手机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这头牛的防疫、保险及生长信息就能被查到。当地还依托互联网开展了牦牛认养活动,客户可以远程挑选牦牛作为认养对象,经过两年的托管,最终收获加工好的成品牛肉。(央视网2021.9.23《中国农民丰收节》)材料三:“今年以来,我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涝自然灾害等困难,粮食和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幸福安康,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在这个致敬辛勤的节日,放眼中华大地,处处是动人色彩——金黄的稻田,碧绿的菜地,多彩的果园,蔚蓝的海滨,洁白的羊群……赤橙黄绿青蓝紫,到处涌动着喜悦与希望。这是天道酬勤的硕果,这是致敬耕耘的礼赞,这是亿万农民汗水描绘的画卷,这是古老农耕文明焕发的小康新颜。(中国新闻网2021.9.23《收获,在希望的田野上——写在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芮城县政府以村级电商服务站为平台,在发展新优特农产品品种、建立溯源体系、打造高端苹果产业的同时,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B.为了维持粮食安全的重任,全国因地制宜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不断推进农村产业链升级,深化农业农村改革。C.目前,我国主粮生产,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今年,全国秋粮种植面积超12.9亿亩,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继续站稳1.3万亿斤台阶。D.今年,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洪涝灾害等不利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又喜获丰收,这与农业大局的稳定密不可分。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土地资源对种植的限制已经降低,沙漠未来将成功种植粮食,同时也是防沙治沙的一种手段。B.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生产,全程机械化与综合机械化已大面积覆盖,在主粮生产上现代化的投入比农副产品大。C.为了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减少销售的中间环节,实现产地直供,增加农民收入,需要大力发展村级电商平台,增加电商新农人的助力。D.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因为战胜新冠疫情和克服洪涝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中华大地到处呈现一派丰收景象。6.在促进农业丰收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借鉴?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答案】4.B5.C6.①升级装备,提高收割效率;②抓住主导产业,扩大种植面积;③发展优特产品,建立溯源体系;④发展村级电商,减少销售中间环节;⑤依托新农人群体,帮扶农民销售;⑥有效开发土地资源,发展种植业。【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可知,发展优势产业,是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不是维持粮食安全的问题。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沙漠未来将成功种植粮食,同时也是防沙治沙的一种手段”将已然当作未然,从材料一第三段可知,在沙漠中成功种植粮食已经是事实。B.“在主粮生产上现代化的投入比农副产品大”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将主粮生产和农副产品上现代化的投入进行比较。D.“因为战胜新冠疫情和克服洪涝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中华大地到处呈现一派丰收景象”强加因果。“中华大地到处呈现一派丰收景象”并非因为“战胜新冠疫情和克服洪涝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材料三只是提到了“今年以来,我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涝自然灾害等困难,粮食和农业生产喜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幸福安康,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对于如何促进农业丰收和增加农民收入,可以从三则材料中的找到相关内容。从材料二第一段“从会种地到智慧种地,农民的生产装备也在不断升级。今年,全国投入春耕的植保无人机超过3万台,‘北斗’定位无人驾驶拖拉机及配套精准作业农机具,超过2万台套”“目前,我国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生产,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综合机械化率均超80”可总结出:升级装备,提高收割效率。从材料一第一段和第二段河北省景县和山西芮城的例子可知,两县都是抓住了主导优势产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从中可总结出:抓住主导产业,扩大种植面积。从材料一第二段“芮城县政府部门从2021年开始依托7个苹果主产乡镇,建立发展布局,发展新优特农产品品种、建立溯源体系、打造高端苹果产业”可总结出:发展优特产品,建立溯源体系。从材料一第二段“以村级电商服务站为平台,减少农产品销售中间环节,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可总结出:发展村级电商,减少销售中间环节。从材料一第二段“芮城县从事电商行业、助农增收的新农人已经达到了600余人,其中大学生占比70%以上,每年为当地农民卖出的农产多达2000万斤,直接增收2100万元”可总结出:依托新农人群体,帮扶农民销售。从材料二第三段“在内蒙古科尔沁沙漠腹地的粮食种植基地里,一眼望去,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万多亩沙漠粮食喜迎丰收。据了解,这里的沙漠种粮未来将有望带动两万户农民致富,有力推进乡村振兴”可总结出:有效开发土地资源,发展种植业。(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人生①(节选)路遥高加林把自行车放到路边,然后伏在大马河的桥栏杆上,低头看着大马河的流水绕过曲曲折折的河道,穿过桥下,汇入到县河里去了。他在这里等着巧珍,他决定今天要把他和巧珍的关系解脱。他既不愿意回高家村完结这件事,也不愿意在机关。高加林伏在桥栏杆上,反复考虑他怎样跟巧珍说这件事。开头的话就想了好多种,但又觉得都不行。他索性觉得还是直截了当一点更好。弯拐来拐去,归根结底说的还不就是要和她分手吗?在他这样想的时候,听见背后突然有人喊:“加林哥……”一声喊叫,像尖刀在他心上捅了一下!他转过身,见巧珍推着车子,已经站在他面前了。她来得真快!是的,对于他要求的事,她总是尽量做得让他满意。“加林哥,没出什么事吧!昨天我听三星捎话说,你让我来一下,我晚上急得睡不着觉,又去问三星看是不是你病了,他说不是……”她把自行车紧靠着加林的车子放好,一边说着,向他走过来,和他一起伏在了桥栏杆上。高加林看见她今天穿了一身新衣服,浑身上下都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顿时感觉有点心酸。他怕他的意志被感情重新瓦解,赶快进入了话题。“巧珍……”“唔。”她抬头看见他满脸愁云,心疼地问,“你怎了?”加林把头转向一边,说:“我想对你说一件事,但很难开口……”巧珍亲切地看着他,疼爱地说:“加林哥,你说吧!既然你心里有话,就给我说,千万别憋在心里!”“说出来怕你要哭。”巧珍一愣。但她还是说:“你说吧,我……不哭!”“我可能要调到几千里路以外的一个地方去工作了,咱们……”巧珍一下子把手指头塞在嘴里,痛苦地咬着。过了一会,才说:“那你……去吧。”“你怎么办呀?”“……”“我主要考虑这事……”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阵长时间的沉默。两串泪珠静静地从巧珍的脸颊上淌下来了。她的两只手痉挛地抓着桥栏杆,哽咽地说:“……加林哥,你再别说了!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了!你……去吧!我决不会连累你!加林哥,你参加工作后,我就想过不知多少次了,我知道我配不上你了。我一个字不识,给你帮不上忙,还要拖累你的工作……你走你的,找个更好的对象……加林哥……”巧珍说不下去了,掏出手绢一下子塞在了自己的嘴里!高加林眼里也涌满了泪水。巧珍迅疾地转过身,说:“加林哥……我走了!”他想拦住她,但又没拦。他的头在巧珍的面前,在整个世界面前,深深地低下了。她摇摇晃晃走过去,困难地骑上了自行车,然后就头也不回地向大马河川飞奔而去了。高加林也猛地骑上了他的车子,他骑到一个四处不见人的地方,把车子摔在地上,身子一下伏在一块草地上,双手蒙面,像孩子一样大声号啕起来。这一刻,他对自己仇恨而且憎恶!五天以后,高加林从刘家湾公社返回县城,就和黄亚萍开始了他们新的恋爱生活。他们穿着游泳衣,一到中午就去城外的水潭里去游泳。游完泳,戴着墨镜躺在河边的沙滩上晒太阳。傍晚,他们就在东岗消磨时间;一块儿天上地下地说东道西;或者一首连一首地唱歌。黄亚萍按自己的审美观点,很快把高加林重新打扮了一番,咖啡色大翻领外套,天蓝色料子筒裤,米黄色风雨衣。她自己也重新烫了头发,用一根红丝带子一扎,显得非常浪漫。浑身上下全部是上海出的时兴成衣。有时候,他们从野外玩回来,两个人骑一辆自行车,像故意让人注目似的,黄亚萍带着高加林,洋洋得意地通过了县城的街道……他的情绪当然是很兴奋的,因为黄亚萍把他带到了另一个生活的天地。他感到新奇而激动,就像他十四岁那年第一次坐汽车一样。他父亲和德顺老汉有一天突然来到他的住处,脸色都不好看。高加林把奶糖、水果、糕点给他们摆下一桌子,又冲了两杯很浓的白糖水放在他们面前。他们谁也不吃不喝。高加林知道他们要说什么了,就很恭敬地坐在他们面前,低下头,两只手轮流在脸上摸着,以调节他的不安的心情。“你把良心卖了!加林啊……”德顺老汉先开口说,“巧珍那么个好娃娃,你把人家撂在了半路上!你作孽哩!你是咱土里长出来的一棵苗,你的根应该扎在咱的土里啊!你苦了巧珍,到头来也把你自己害了……”“你还年轻,不懂世事,往后活人的日子长着哩!爸爸快四十岁才得了你这个独苗,生怕你在活人这条路上有个闪失啊……”他父亲说着,老眼里已经汪满了泪水。高加林一直低着头,像一个受审的犯人一样。老半天,他才抬起头,叹了一口气说,“你们说得也许都对,但我已经上了这钩杆,下不来了。再说,你们有你们的活法,我有我的活法!我不愿意再像你们一样,就在咱高家村的土里刨挖一生……我给你们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买饭去……”两个老人看他们再说什么也不顶事了——这个人已经有了他自己的一套,用他们的生活哲学已经不能说服他了。于是他们就起身告别。两位老人心情相当沉重地走了。高加林自己也很难过。德顺爷和他爸说的话,听起来道理很一般,但却像铅一样,沉甸甸地灌在了他的心里……不久,一个新的消息突然又使高加林欣喜若狂了:省报要办一个短期新闻培训班,让各县去一个人学习,时间是一个月。县委宣传部已决定让他去。他一晚上高兴得没睡着觉——这可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出远门,进省会,去逛大城市呀!走的那天,亚萍和他一起去车站。他身上穿的和提包里的东西,全是她精心为他准备的。当汽车从车站门口驶出来,亚萍的笑脸和她挥动的手臂闪过以后,他的心很快就随着疾驰的汽车飞腾起来;飞向了远方无边的原野和那飞红流绿的大城市……(文章有删改)[注]①路遥的小说《人生》发表于1982年。在那个年代,年轻人除了上大学,很难跳出“农门”。高加林高中毕业后,成了一名乡村教师,但后来被大队书记的儿子顶替了,他只好回家种地。高加林的叔父从部队转业回来当了局长,高加林因为叔父的关系成了县里的一名记者,后被人告发,他又回到了高家村当农民。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加林选择在大马河的桥上等巧珍,决定解脱和她的关系。既回避了他和巧珍曾经生活的高家村,也回避了自己工作的机关。B.“我决不会连累你……我一个字不识,给你帮不上忙,还要拖累你的工作……找个更好的对象……”这些语言描写主要突显了巧珍的善良。C.“高加林自己也很难过……”“不久,一个新的消息突然又使高加林欣喜若狂了”,前后形成反差,表明高加林的难过是装出来的。D.“游完泳,戴着墨镜躺在河边的沙滩上晒太阳……”“两个人骑一辆自行车……”等内容,展现了高加林不一样的生活和心情。8.试结合小说节选部分简析高加林的形象特点。9.小说《人生》的结局写高加林回到了高家村,而巧珍已经嫁人了。这样的结局在节选部分已有暗示,请简要分析。【答案】7.C8.①拥有梦想,向往城市生活;②年轻,心气高,追求新奇和浪漫;③放弃原则,舍弃良心与感情;④迷失自我,陷入名利之中。9.①高加林和巧珍分手时,巧珍说,自己配不上高加林,自己不识字,帮不上忙,不愿拖累他的工作,希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望他找个更好的对象。这些内容表明巧珍虽深爱着高加林,但愿意放手,希望他过得好,为后面嫁人的情节埋下了伏笔。②德顺老汉说,高加林作孽,苦了巧珍,到头来也害了自己;父亲说高加林还年轻,不懂世事。德顺爷和父亲说的话,像铅一样,灌在了高加林的心里。这些内容也暗示了高加林最后回到高家村的结局。【解析】【分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表明高加林的难过是装出来的”错误,“两位老人心情相当沉重地走了”,加林难过是辜负了巧珍,辜负了两位老人的心,是真正难过;后面因为要到更大的城市去见世面又欣喜若狂,前后的变化符合人物的形象特点和矛盾心理。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从高加林对来劝他的两位老人所说的话:“你们有你们的活法,我有我的活法!我不愿意再像你们一样,就在咱高家村的土里刨挖一生……”中可以看出,他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不愿意农村土里刨食,他拥有梦想,向往城市生活;“我可能要调到几千里路以外的一个地方去工作了,咱们……”“我主要考虑这事……”“加林哥,你参加工作后,我就想过不知多少次了,我知道我配不上你了。我一个字不识,给你帮不上忙,还要拖累你的工作……”从巧珍和他的对话中可知,高加林有了工作后,便想去更加“辽阔”的世界,同时也不想被巧珍束缚,由此能看出他年轻,心气高。“高加林从刘家湾公社返回县城,就和黄亚萍开始了他们新的恋爱生活”“他们穿着游泳衣,一到中午就去城外的水潭里去游泳。游完泳,戴着墨镜躺在河边的沙滩上晒太阳”。在“摆脱”巧珍之后,高加林立马和黄亚萍开始了浪漫的生活,可以看出他追求新奇和浪漫;为了所谓的追求,高加林放弃了深爱他、他自己也喜欢的巧珍,“这一刻,他对自己仇恨而且憎恶”;再加上德顺老汉的话“你把良心卖了!加林啊……巧珍那么个好娃娃,你把人家撂在了半路上!你作孽哩”……从这些内容可分析出高加林放弃原则,舍弃良心与感情;高加林放弃巧珍是痛苦的,为此也曾憎恶自己,而城市生活和更大城市更大发展空间的诱惑让他忘记了根本,迷失了自我,陷入名利之中,混淆了真正的情感需求和名利带来的快感。【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赏析小说艺术手法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小说中的暗示就是不把意思完全说明白,适可而止,留给读者自己发挥的空间。有一种回味的感觉,让文章蕴含更加丰富。高加林和巧珍分手时,巧珍说“你……去吧!我决不会连累你!加林哥,你参加工作后,我就想过不知多少次了,我知道我配不上你了……”,巧珍自觉配不上高加林,自己不识字,帮不上忙,不愿拖累他的工作,希望他找个更好的对象,最后“迅疾地转过身”,“头也不回地”离去……这些内容表明巧珍虽深爱着高加林,但不会纠缠不清,并希望他过得好,暗示巧珍会有自己的选择,为后面嫁人的情节埋下了伏笔。“你是咱土里长出来的一棵苗,你的根应该扎在咱的土里啊!你苦了巧珍,到头来也把你自己害了……”,从德顺老汉的话和父亲的话里可以看出老人们的智慧,他们认识到在那个时代农村孩子最适合的土壤还是农村,最合适的妻子应该是农民,最终高加林的选择会害了巧珍和他自己,所谓自作孽不可活;而高加林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辜负巧珍时的痛苦与自责,听了老人话后的沉重心情……这些内容暗示了巧珍受到的伤害之重——结婚后没有新娘子的幸福面容,也暗示高加林最后不能如愿,最终回到高家村的结局。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李密自雍丘亡命,往来诸帅间,说以取天下之策。始皆不信,久之,稍以为然。相谓曰:“斯人公卿子孙,志气若是。今人人皆云‘杨氏将灭,李氏将兴’。吾闻王者不死,斯人再三获济,岂非其人乎?”由是渐敬密。密察诸帅唯翟让最强,乃因王伯当以见让,为让画策,往说诸小盗,皆下之。让悦,稍亲近密,与之计事。密因说让曰:“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委弃东都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席卷二京诛灭暴虐隋氏不足亡也。”让乃令密建牙,别统所部,号“蒲山公营”。密部分严整,凡号令士卒,虽盛夏,皆如背负霜雪。躬服俭素,所得金宝悉颁赐麾下,由是人为之用。麾下士卒多为让士卒所陵辱,以威约有素,不敢报也。李密说翟让曰:“今东都空虚,若将军能用仆计,天下可指麾而定也。”乃遣其党裴叔方觇东都虚实。留守官司觉之,始为守御之备,且驰表告江都。密谓让曰:“事势如此,不可不发。今百姓饥馑,洛口仓多积粟,去都百里有余,将军若亲帅大众,轻行掩袭,彼远未能救,又先无豫备,取之如拾遗耳。”庚寅,密、让将精兵七千人出阳城北,逾方山,自罗口袭兴洛仓,破之。开仓恣民所取,老弱襁负,道路相属。朝散大夫时德睿以尉氏应密,前宿城令祖君彦自昌平往归之。君彦,博学强记,文辞赡敏,著名海内,吏部侍郎薛道衡尝荐之于高祖,高祖曰:“是歌杀斛律明月人儿邪?朕不须此辈。”密素闻其名,得之,大喜,引为上客,军中书檄,悉以委之。丁未,密使其幕府移檄郡县,数炀帝十罪,且曰:“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祖君彦之辞也。(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唐平东都•李密》)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委弃东都/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席卷二京/诛灭暴虐隋氏/不足亡也B.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委弃东都/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席卷二京/诛灭暴虐/隋氏不足亡也C.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委弃东都/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席卷二京/诛灭暴虐/隋氏不足亡也D.今主昏于上/民怨于下/锐兵尽于辽东/和亲绝于突厥/委弃东都/以足下雄才大略/士马精锐/席卷二京/诛灭暴虐隋氏/不足亡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突厥,中国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据史书记载,其先居西海之右,是匈奴之别种。B.海内,即国境内,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C.檄,古代官方文书的合称,用于征召、晓谕和嘉奖,文中指发布文告。D.炀帝,指隋朝的皇帝杨广,“炀”是他的谥号,即去礼远众,逆夭虐民。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密从雍丘逃出来后,往来于各首领之间,向他们游说夺取天下的计谋,逐渐获得这些首领的信任与尊重,被认为有志气。B.因为翟让实力强大,李密拜见翟让,给他岀谋划策,说服其他小股盗匪,让他们归顺翟让,趁机劝说翟让起兵消灭暴君。C.李密听从翟让的命令建立自己的营署,统帅自己的部众,他的部队纪律严明;李密将珠宝全部赏赐给部下,人们乐于为他效命。D.李密独自攻打洛口仓,他率领精兵从阳城北出发,越过方山,从罗口袭击,攻破兴洛仓,打开粮仓’听任百姓取粮食。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闻王者不死,斯人再三获济,岂非其人乎?(2)麾下士卒多为让士卒所陵辱,以威约有素,不敢报也。【答案】10.B11.C12.D13.(1)我听说能称为王的人命大不会死,这个人能再三得到救助,难道说的不就是这个人吗?(2)他部下的士卒很多人被翟让的部众欺辱,但因为平时纪律威严,无人敢进行报复。【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整句的译文:现在,上有昏庸的君主,下有怨愤的百姓,精锐官兵都战死在辽东,与突厥的和亲关系也已断绝,(皇帝)抛弃东都不顾。凭借您的雄才大略,兵士和战马又如此精锐,横扫长安、洛阳二京,消灭暴虐的国君,灭亡隋朝是不困难的。“主昏于上”“民怨于下”是对称结构,故应在“民”前断开,从而排除AC;“诛灭”的宾语是“暴虐”,此处形容词作名词,暴虐的国君,即在“暴虐”之后断开,从而排除D项。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C.“用于征召、晓谕和嘉奖”的说法错误,应该将“嘉奖”改为“声讨”。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李密独自攻打洛口仓”的说法错误。原文是“密、让将精兵七千人出阳城北”,李密、翟让共同所为。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王”,称王;“济”,救助;“岂”,难道。(2)“为……所”,被;“以”,因为;“素”,平时,向来;“报”,报复。参考译文:李密从雍丘逃出后,往来于各首领之间,向他们游说夺取天下的计谋,开始他们都不信任他。时间久了,逐渐觉得他的话很对,相互告诉说:“这个人是朝廷公卿的子孙,才有这样的志气。现在人人都说‘杨氏将要灭亡,李氏即将兴起’。听说能称为王的人命大不会死,这个人能再三得到救助,难道说的不就是这个人吗?”从此逐渐对李密尊敬起来。李密观察各首领,只有翟让的实力最强大,于是通过王伯当的关系拜见翟让,给翟让出谋划策,并游说其他的小股盗匪,(使他们)都归顺了翟让。翟让很高兴,逐渐亲近李密,和他谋划军事。李密便劝翟让说:“现在,上有昏庸的君主,下有怨愤的百姓,精锐官兵都战死在辽东,与突厥的和亲关系也已断绝,(皇帝)抛弃东都不顾。凭借您的雄才大略,兵士和战马又如此精锐,横扫长安、洛阳二京,消灭暴虐的国君,灭亡隋朝是不困难的。”翟让于是命李密建立牙帐,独立统率一部分军队,号称“蒲山公营”。李密管理部众纪律严明,凡是向士兵下达号令,即使是在盛夏,他们也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背负着霜雪一样时时寒栗而提高警惕。他自己节俭朴素,获得的金银财宝全都颁发给了部下,因此人们都愿为他效力。他部下的士卒很多人被翟让的部众欺辱,但因为平时纪律威严,无人敢进行报复。李密劝说翟让:“现在东都空虚,要是将军能用我的计策,天下可以挥师而定。”于是派遣他的党羽裴叔方去侦探东都的虚实。留守东都的官员觉察到了这一情况,开始作防卫的准备,并且驰马送奏表去江都报告隋炀帝。李密对翟让说:“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我军不能不行动了。如今百姓闹饥荒,洛口仓有很多积存的粮食,距离东都只有一百多里,将军如能亲率大军,轻装前进,突然袭击,他们因路远无法救援,事先又无防备,攻取洛口仓就像拾丢在地上的东西一样容易。”庚寅(初九日),李密、翟让率领精兵七千人从阳城北面出发,翻过方山,从罗口袭击并攻破了兴洛仓。打开粮仓,听任百姓取粮,取粮的老弱妇孺,在路上接连不断。朝散大夫时德睿在尉氏县响应李密,前宿城县令祖君彦从昌平前往归附李密。祖君彦,学识渊博,记忆力强,文章写得华美精敏,名闻四海。吏部侍郎薛道衡曾经把他推荐给隋文帝,隋文帝说:“就是编造歌谣害死斛律明月的那个人的儿子吗?我不需要这种人!”李密很早就知道他的名声,得到他后,十分高兴,待他为上宾,军中的案卷文书、檄文等,全都委托他办理。丁未(二十七日),李密让他的幕府向各郡县发布檄文,历数隋炀帝杨广的十大罪状,并且说:“即使把南山的竹子都做成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恶;放开东海的波涛,也洗刷不尽他的暴行。”这是祖君彦的文笔。(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金陵①汪元量只见空城不见台②,客行搔首自徘徊。风云旧日龙南渡③,宇宙新秋雁北来。三国衣冠同草莽,六朝宫殿总尘埃。交游相见休相问,把酒江头且一杯。【注】①诗人因目睹亡国惨状,所作的诗多记录宋亡前后之事,本诗为诗人被俘北上过南京时所作。②台:指凤凰台,南京名胜。③龙南渡:指宋高宗南渡建立南宋。14.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上句扣题,点明经行地点,突出废城荒芜;下句“搔首”“徘徊”表现诗人的恋恋不舍之情。B.颔联对仗工整,“风云旧日”与“宇宙新秋”,“龙南渡”与“雁北来”相对,暗含了宋室南渡和北方蒙古族南侵的史实。C.尾联虚写,“休相问“含有难言之悲痛,“且一杯“抒发不堪回首、以酒浇愁的抑郁。D.诗中“台”“徊”“来”“埃”“杯”押韵,朗朗上口,同时也增添了作品的抒情色彩。15.颔联和颈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4.A1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手法:①颔联运用对仗、象征的表现手法。“风云旧日”与“宇宙新秋”,“龙南渡”与“雁北来”,对仗工稳。用“龙南渡”象征宋室南渡(也兼指晋室南渡),用“雁北来”象征北方蒙古族南侵建立新朝。②颈联运用了对比手法。“衣冠”与“草莽”,“宫殿”与“尘埃”,形成鲜明的对比,当年的锦衣华服,现在像野草一样无人问津,曾经繁华的六朝宫殿,如今也满是尘埃,两相对照,突显物是人非。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灭亡的痛悼,对自己沦为亡国奴的痛苦。【解析】【分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A.“表现诗人的恋恋不舍之情”错误。结合注释“本诗为诗人被俘北上过南京时所作”可知,作者被俘,路过金陵,看见南京成为空城,荒无人烟后,表现的应该是国破家亡的哀伤、惆怅,而不是恋恋不舍。故选A。【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颔联“风云旧日龙南渡,宇宙新秋雁北来”一句,“风云”对“宇宙”,“旧日”对“新秋”,“龙南渡”对“雁北来”,词性相同,对偶精当,故用了对仗的手法;“龙南渡”,结合注释“指宋高南渡建立南宋”可知,象征宋室南渡;“雁北来”,指蒙古族南侵,也具有象征的意义。颈联“衣冠”与“草莽”,“宫殿”与“尘埃”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三国衣冠”应是锦衣华服,衣冠楚楚,充满贵气的;“六朝宫殿”也应该是富丽堂皇的。但如今却如同“草莽”“尘埃”,一方面,看出其衰败,无人问津;另一方面,也有物是人非之感。曾经繁华的金陵,如今已被敌人侵占;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已经萧条没落。前后鲜明的反差,不禁让人心生惆怅。同时,结合注释可知,作者被俘时经过南京,国土沦丧,自身被俘,故地重游,新旧对比,目睹亡国惨状,饱含兴亡无常的感伤,表达了对南宋灭亡的痛悼,对自己沦为亡国奴的痛苦。(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登高》一诗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艰,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屈原《离骚》中说保持清白、死于直道本来就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准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曹操《观沧海》中,写沧海之上水波荡漾,岛屿高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答案】①.艰难苦恨繁霜鬓②.潦倒新停浊酒杯③.伏清白以死直兮④.固前圣之所厚⑤.水何澹澹⑥.山岛竦峙【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繁霜鬓、潦、伏、澹、竦峙”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材料,完成文后小题。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俭朴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大的德行,是培养良好道德的基础。环顾我们身边“舌尖上的浪费”现象虽然整体上有所,但一些地方餐饮现象仍然惊人,的“消费主义”盛行,一些人陷入“挥霍浪费”“透支消费”的怪圈,(),如果任由铺张浪费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成为在全社会的不良之风,就有可能积习难改、积重难返。当此之时,我们有必要重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深刻意义,让更多人自省自励、引为镜鉴。对于国家来说,提倡勤俭节约之风,要增强危机意识、赓续艰苦奋斗精神。今天,我们拥有的这份“家底”,是几代人、拼搏奋斗才攒下的,决不能在挥霍浪费中白白断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即使生活一天天好了,也没有任何权利浪费!”无论是因为针对宏伟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还是针对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国情,都需要我们时刻葆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的作风。“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只有节约每一粒粮食,节约每一点资源,聚沙成塔,我们才能拥有抵御风险的深厚底气、迎战困难的强大力量。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改善斑驳陆离漫延风餐露宿B.改观斑驳陆离蔓延风餐露宿C.改善光怪陆离漫延筚路蓝缕D.改观光怪陆离蔓延筚路蓝缕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显然我们所需要、所弘扬的社会风尚与这大相径庭B.这显然与我们所需要、所弘扬的社会风尚大相径庭C.显然我们所弘扬、所需要的社会风尚与这大相径庭D.这显然与我们所弘扬、所需要的社会风尚大相径庭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因为无论是面对宏伟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还是面对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国情。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B.无论是因为面对宏伟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还是面对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国情。C.因为无论是针对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国情,还是针对宏伟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D.无论是因为针对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国情,还是针对宏伟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答案】17.D18.B19.C【解析】【分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改善:改变原有情况使好一些。改观:改变本来的看法、观感,改变原来的样子,出现新的面目。语境的对象是“现象”,应选择“改观”。第二空,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光怪陆离:形容五光十色,形象奇异。语境形容不同的“消费主义”现象很奇异,选择“光怪陆离”。第三空,漫延:指像水一样无孔不入,迅速渗透。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延伸、扩展。语境形容浪费的不良之风四处扩展,选择“蔓延”。第四空,风餐露宿:在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辛苦。筚路蓝缕:指驾着简陋的柴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道路。形容创业的艰苦。语境形容先辈创业的艰难,选择“筚路蓝缕”。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衔接的能力。语段前文强调俭朴是一种德行,指出俭朴的意义,后文用“但”转折,是为了说明“浪费现象”与“俭朴要求”相违背。因此,后文需要用“这”指代前文的浪费现象,据此排除AC;“需要”与“弘扬”是递进关系,应“需要”在前,据此排除D。故选B。【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原句存在语序不当的语病:第一处,“因为”解释原因,“无论是”“还是”是其中的两种情况,“无论是”应放在“因为”这一关联词后;第二处,“宏伟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国情”一个说现实国情,一个说未来环境,应颠倒位置。只有C项修改正确。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故选C。(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由于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保护区内的森林郁闭度大幅度提高。导致亚洲象主要食物野芭蕉、棕叶芦等林下植物逐步减少,逐渐演替为野象不可食用的木本植物。亚洲象的可食植物日益减少,①______,来到农田村寨取食,易取食的高能量农作物让亚洲象的食性随之改变。而近年来人们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亚洲象对人的惧怕感减少。多重因素的叠加,出现了象群频繁走出保护区、沿着农田向外迁移的现象。象群频繁走出保护区盗食农作物,②________。如何缓解人、象矛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亚洲象栖息地西双版纳、普洱市等地,结合无人机监测、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探索开发了亚洲象监测预警手机APP应用平台;在亚洲象活动频繁的区域建设千亩食物源基地,并适度建设野外硝塘;使用电子围栏对村寨进行物理隔断,③___________。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用一个设问句概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语言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答案】20.①致使象群逐步走出保护区②人、象矛盾冲突增多③以实现人、象分离21.如何缓解人、象矛盾?西双版纳、普洱市等地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来实现人、象分离。【解析】【分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此处为“亚洲象的可食植物日益减少”导致的结果,承接“来到农田村寨”,故应填“致使象群逐步走出保护区”;②“象群频繁走出保护区盗食农作物”会损害农人的利益,造成双方矛盾。结合后文“如何缓解人、象矛盾”,可知应填“人、象矛盾冲突增多”;③“使用电子围栏对村寨进行物理隔断”目的就是“以实现人、象分离”。【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第二段主要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为“如何缓解人、象矛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西双版纳、普洱市等地……使用电子围栏对村寨进行物理隔断,以实现人、象分离”。前面提出问题,后面解决问题,可整合成自问自答的设问句:如何缓解人、象矛盾?西双版纳、普洱市等地采用多种技术手段来实现人、象分离。四、写作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9月是开学季,很多人带着对大学的憧憬迈入校园。在清华大学2021年开学典礼上,一段开学演讲走红。教师代表梅赐琪没有讲成功,而是讲失败。他说:我发现,真正伴随着我们成长的,一直都是对于失败的恐惧或者失败本身。我特别想跟各位同学分享的是失败在大学生活中可能发挥的几个功能。首先,失败会让你看见自己能力的边界。第二,失败会让你看到输赢之外的风景。第三,失败很有可能让你看到个人以外的世界。梅赐琪老师认为,与成功相比,失败能带给人更多可能性。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来自清华教授梅赐琪分享的对于“失败”价值的三个看法,考生需要分析这三个看法的具体内容,找到立意的方向。第一个看法,“失败会让你看见自己能力的边界”,意思是不要惧怕失败,你要努力去尝试更多的挑战,从而明白自己在哪些方面擅长,哪些方面不擅长,知道事有可为有不可为,这一点对于青年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人总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事,固然不易失败,但是对于青年来讲,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知道自己的边界,勇敢跳出“舒适区”,去尝试“不适区”,用自己的努力打开一个新的领域,寻找自己能力的边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极有意义的。第二个看法,“失败会让你看到输嬴之外的风景”,意思是说,努力去学习新的知识,探索新的领域,不要被输赢牵绊住前行的脚步,总有一天,你会走向不再被输嬴羁绊的人生。第三个看法,“失败很有可能让你看到个人以外的世界”,自己失败了,你会发现有人能赢,也就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样就能让你用平视甚至仰视的目光看向别人。你会发现,有时候需要别人的帮助并不是坏事,慢慢地就会改变你对于他人甚至世界的看法。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题干要求“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感悟”,考生可以从材料中“失败”的三个功能入手,明确清华教授给出的“失败”的新解意义,可以有所侧重选择一个方面写,也可三个方面都涉及,然后结合自身成长中经历过的失败,展现这些“失败”给自己带来的收获,同时也可以联系古今中外在失败中成长发展的人、集体、国家,以此展现“失败”的价值,当然也可以阐述如何面对失败才能有所成长、有所收获。立意:1.以失败为谱,奏成功之曲。2.不畏失败遮望眼,直攀人生最高峰。3.参悟失败,不断提升。4.直面失败,笑对人生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2-12 15:28:11 页数:20
价格:¥5 大小:72.4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