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9
2
/19
剩余1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山东省潍坊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是出发点。被斯密和李嘉图当作出发点的单个的孤立的猎人和渔夫,应归入18世纪鲁宾逊故事的毫无想象力的虚构;同样,卢梭的通过契约来建立天生独立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的社会契约论,也不是奠定在这种自然主义的基础上的,这倒是对于16世纪以来就进行准备,而在18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市民社会”的预感。我们愈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也就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显得愈不独立,愈从属于一个更大的整体:最初还是十分自然地在家庭和扩大成为氏族的家庭中,后来是在由氏族间的冲突和融合而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公社中。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孤立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偶然落到荒野中的已经内在地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或许能做到——就像许多个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谈而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因此,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因而,只要一说到生产,我们或者就要把历史发展过程在它的各个阶段上一一加以研究;或者一开始就要声明,我们指的是某个一定的历史时代,例如,现代资产阶级生产——这种生产事实上是我们研究的本题。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定下来,免得我们重复,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不过,这个一般,或者说,经过比较而抽出来的共同点,本身有一些是几个时代共有的,(有些)规定是最新时代和最古时代共有的,没有它们,任何生产都无从设想;如果说最发达语言的有些规律和规定也是最不发达语言所有的,但是构成语言发展的恰恰是有别于这一般和共同点的差别,那么,对生产一般适用的种种规定所以要抽出来,也正是为了不致因见到统一就忘记了本质的差别。如果没有生产一般,也就没有一般的生产,生产总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如农业、畜牧业、制造业等,或者是他们的总体。(摘选自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材料二: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动是不能得到的。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人的认识,在物质生活以外,还从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中(与物质生活密切联系),在各种不同程度上,指导人和人的各种关系。其中,尤以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给予人的认识发展以深刻的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了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大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而且,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残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摘选自毛泽东《实践论》)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是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处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个人都具有一定的从属性。B.材料一中的“生产一般”与“一般的生产”两个词语中的“一般”内涵相同。C.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们认识的来源,同时也影响着认识的发展走向。D.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与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是否相合,决定着实践的成败。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能进入“市民社会”,是因为卢梭的观点为其奠定了基础。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B.生产的发展主要是由不同时代的生产的一般和共同点推动的。C.人们难以全面地了解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制约导致的。D.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同时也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5.党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答案】1.B2.D3.D4.材料一首先提出“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是出发点”,批判了两种错误的观点;然后从历史角度论证了进行生产的个人的社会属性;最后阐明了生产是指在一定社会阶段的生产这一观点。5.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毛泽东思想在这一基础上丰富了实践的内涵。②马克思主义阐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毛泽东思想进一步确立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这一观点。【解析】【分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内涵相同”错误。由文章“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定下来,免得我们重复,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可知,“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由文章“如果没有生产一般,也就没有一般的生产,生产总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如农业、畜牧业、制造业等,或者是他们的总体”一处可知,“一般的生产”指的是具体的生产部门,是具象的。因此,两者的内涵不同。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是因为卢梭的观点为其奠定了基础”错。由原文“卢梭的通过契约来建立天生独立的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联系的社会契约论……而在18世纪大踏步走向成熟的“市民社会”的预感”可知,并不是为其奠定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基础,而是成为其预感。B.“主要由不同时代的生产的一般和共同点推动”错。由原文“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知,生产的发展本身就是一步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同时文章提到“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经过比较而抽出来的共同点,本身有一些是几个时代共有的,(有些)规定是最新时代和最古时代共有的,没有它们,任何生产都无从设想”,但这并不是为了推动生产的发展,而是为了明确“生产”一般这个概念。C.“生产力的制约”只是原因之一。由原文“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可知,除了生产力的制约,还有剥削阶级的偏见扭曲历史这一原因。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而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A.该选项中的“读书”和“下笔”都是文学方面的实践活动。B.这句话的意思是: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认识林中鸟儿的声音。这是需要人的亲自实践才能够得到的,属于实践活动。C.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了解山上的事情,就要问在山上砍柴的人。“打樵人”是在山上进行生产实践的人,因此会对山上的事情比较了解,属于实践的范畴。D.这句话是环境描写,描绘了“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的画面,没有提到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不能支持材料二观点。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第一句“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是出发点”为总起句,提出“个人的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是出发点”这一观点。紧接着批判了斯密和李嘉图,卢梭社会契约论的两种错误观点。认为斯密和李嘉图是“毫无想象力的虚构”,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也不是奠定在这种自然主义的基础上的”。第二段先强调了(进行生产的)个人是不独立的有,并通过个人在氏族间冲突与融合的过程总结了人的社会属性: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最后下了一个关于个人生产的结论:孤立的个人难以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段“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先点明人们对于生产的认识。在表达作者自己的看法:要将历史发展过程在各个阶段上进行研究,总结出生产是指在一定社会阶段的生产这一观点。【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材料二第二段提到“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马克思肯定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而毛泽东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实践活动的方式是很多样化的:“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因此,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基础上,丰富了实践的内涵。马克思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所以得到了关于认识和实践之间比较浅显的结论——“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毛泽东在这一基础上肯定了“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并通,并通过道理论证和引用论证证明了这一说法,最后得出结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生(节选)西元突然间,十六岁的二斗伢子听不到任何声音了。然后,蜡烛晃了一下,一片漆黑。坑道口那碗大的一丁点儿光也扑哧一下,没了。接着,后背被坑道壁撞了一下,像被坦克碾过似的,骨头咔嚓咔嚓直响,胸膛紧紧箍着肺叶子,却一口气也吸不进来。一声接声的巨响震聋了二斗伢子的耳朵,以至于什么也听不见。他蜷起身体,死死抱住脑袋,任由筛子一样的坑道把他拋到空中,撞在墙上,再摔在地上。二斗伢子在黑暗里上下翻飞,昏昏沉沉,气若游丝,搞不清这是在哪里,不记得自己是谁,也不知道为什么来这里。渐渐地,他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团微弱的亮光,像萤火虫似的飞在无边无际的黑夜里,又像一束瘦小的火苗,随时会被狂风吹灭……炮击过后,美国兵就该上来了。有人扒开坍塌的坑道口,拽起手榴弹箱,猫着腰冲进战壕,一边往死里喘着粗气,一边忙不迭地拧下手榴弹柄上的铁皮盖子。二斗伢子在坑道里跌倒了,胳膊和大腿被人重重踩了几脚。他使了几次劲儿,还是没立起身子,后面的人便从他的背上急匆匆爬过去,锤子一样的膝盖头快把他的脊梁骨压断了。有只手揪住二斗伢子的棉裤后腰,拎小鸡一样把他拎出坑道,颠簸了上百步,扔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在了一个炮弹坑里。二斗伢子扭过脸,看到这人是机枪手大老张。大老张的手紫红色,手指头又粗又壮,每根都像茄子。他把机枪架好,瞄了瞄,对二斗伢子吼道,这两箱手榴弹归你!二斗伢子还是第一次离这么近看到美国兵端着枪向上冲。他有点慌,手榴弹一个接个向下甩,却不知道炸到敌人没有。他哪也不看,除了脚下的手榴弹箱,似乎世界上什么都不存在了。大老张给了他一个大脖溜子,喊道,看准了再甩!那手榴弹都是拿命换来的,运一箱上来就得少一个人!二斗伢子愣了一愣,盯着大老张的手,又摸了摸发烫的后脖颈子。过去,二斗伢子挺怕这双紫红色的大手,因为大老张开玩笑时总是没轻没重。现在,却觉得这手挺亲切,若不是它,自己非得给踩死在坑道里不可。一巴掌过后,二斗伢子清醒多了,每次把手榴弹抛出战壕之前,总会把半个脑袋探出去,瞅瞅鬼子已经冲到哪儿了。不知过了多久,那只手又重重地拍了一下二斗伢子的肩膀,并且紧紧抓住他的领子。二斗伢子一片空白的脑子开始慢慢转动,并且记起了一些东西。他哆嗦着,向高地下方望去,只看到了美国兵的后背和屁股。他们挤成一小团一小团,向远处跑了。二斗伢子腿软绵绵的,稍不用力,准会跪在地上。他抹了一把满脸的鼻涕和泪水,心想,原来仗就这么打啊!他感激地扭过脸,想对大老张笑一下,道个谢。可是旁边的那挺机枪枪管给炸弯了,大老张也不在身边。二斗伢子把胳膊探向肩膀,把抓住自己领子的那只紫红色大手掌拿到眼前。这是大老张的手,只是从小臂一半处炸断了,慢慢滴着血、指甲缝里的污泥似乎都还留着体温。二斗伢子隐约记起来,机枪被炸坏了,敌人冲上了高地,大老张用手榴弹砸碎了一个美国兵的后脑勺,自己也被工兵铲劈断了一条腿。最后,他拎着爆破筒和两个鬼子抱在一起,接着是暴雨般飞过来的石子、土块和血肉。打退敌人第一次进攻之后,指导员就一直让二斗伢子留在坑道里,守着电话机。这个黑色的家伙一声不吭地摆在那儿,二斗伢子盯着它,有点走神儿。他总在想大老张的那只手,心里好难受,又怪怪的。大老张他怕过吗?二斗伢子思量着,就那么一眨眼的工夫,大老张肯定也是没细想过。春天那会儿,部队还驻守在别处,有只白羽毛的红嘴小鸟大概是被炮弹炸昏了头,糊里糊涂地落进了坑道。没有人去管它,大老张却把小鸟握在手心里,将嚼过的炒面吐在指头上,逗它吃。后来,他还用树枝编了个笼子,养着小鸟,直到它能飞走了,才把它放走。几十年后,二斗伢子依然清晰地记着大老张伸出那根紫红色粗手指去喂小鸟时的画面和他又欢喜又天真的表情。或许,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勇气拉响爆破筒吧。(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坑道在美军炮击中像筛子一样,既写出敌军炮击火力的猛烈,又突出了志愿军防御工事的简陋。B.大老张因为战场形势急迫再加做事没轻没重,所以把二斗伢子从坑道中拎出直接扔在了炮弹坑。C.二斗伢子扔手榴弹时由盲目往下甩到察看之后再抛,说明其由慌乱变得镇静,写出了他的成长。D.二斗伢子为大老张的牺牲而难受,又因受到大老张的那只战斗中残断的手的刺激而感觉怪怪的。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A.小说中的画线句子,运用“扒”“拽”“冲”“喘”“拧”等一系列动词表现战斗的紧张,同时显示了战士们丰富的战斗经验。B.小说运用倒叙手法,首先描述战斗中最令人震撼的炮击场景,然后再从头叙述我军打退美军第一次进攻的过程,增强阅读效果。C.小说多次写到大老张的手,如一个个特写镜头,凸显出人物的典型特征,表现出人物的典型性格,成功地塑造了大老张的形象。D.小说对战争场景在进行生动详细的正面描写的同时,又借二斗伢子的回忆展开侧面描述,丰富了文章内容,拓展了叙事空间。8.小说以二斗伢子的视角叙事,对大老张这一形象的塑造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9.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小说中“生”与“死”关系的理解。【答案】6.C7.B8.①二斗伢子是见证者,小说从他的视角抓取四个有关大老张的场景,突出大老张关心战友、勇于牺牲的形象;②二斗伢子是战斗亲历者,与大老张并肩作战的经历,使大老张的形象更真实可感;③二斗伢子是感受者,他对大老张情感的变化,突出大老张对他的影响,使大老张的形象更丰满立体。9.①面对“死”,更能渴求“生”。战场上二斗伢子面对战斗时的慌乱,反映出他强烈的求生欲念。②热爱“生”,方能不畏“死”。大老张热爱包括鸟在内的一切生命,才有了他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壮举。③明了“死”,方悟如何“生”。大老张的牺牲引发二斗伢子对“死”的思考,让他懂得“生”的意义。【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小说内容的能力。A.“突出了志愿军防御工事的简陋”错,主要是为了突出敌人攻势猛烈。B“做事没轻没重”错,从“过去,二斗伢子挺怕这双紫红色的大手,因为大老张开玩笑时总是没轻没重。现在,却觉得这手挺亲切,若不是它,自己非得给踩死在坑道里不可”可见,平常开玩笑没轻没重,但当时是因为情况紧急,如果不这么做二斗伢子就会死在坑道里。D“因受到大老张的那只战斗中残断的手的刺激而感觉怪怪的”错;“他总在想大老张的那只手,心里好难受,又怪怪的。大老张他怕过吗?二斗伢子思量着”可见,他并非因为受到断手的刺激,而是在想着大老张牺牲时的感受,为失去战友而难过,也为战友的勇敢而感动。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小说艺术手法的能力。B.“运用倒叙手法”错,文章整体描写了战斗从激烈到结束的过程,中间叙述“打退美军第一次进攻的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程”是属于插叙而不是倒叙。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叙述视角作用的能力。文章以二斗伢子的视角来反映大老张的形象,是一个较为客观的视角,他的所见所闻所感能够让大老张的形象真实生动。二斗伢子是战斗的见证者,文章写大老张救二斗伢子,教他怎么正确地扔手榴弹,最后拉响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情景,塑造出大老张关怀战友,英勇无畏,敢于牺牲的形象。二斗伢子对大老张的情感并非一成不变的,一开始“挺怕”,被救后觉得“挺亲切”,大老张牺牲后他“心里好难受,又怪怪的”,并回忆起大老张曾经对小鸟的温柔照顾,体现了大老张对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把大老张塑造得层次丰富,丰满立体。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文章设置了一场面临“死”的残酷战斗,在面临死亡的时刻,“他蜷起身体,死死抱住脑袋”“他使了几次劲儿,还是没立起身子”“第一次离这么近看到美国兵端着枪向上冲。他有点慌,手榴弹一个接个向下甩,却不知道炸到敌人没有”可见,他充满了求生欲望,可见,“死”能激发人对“生”的渴望。“几十年后,二斗伢子依然清晰地记着大老张伸出那根紫红色粗手指去喂小鸟时的画面和他又欢喜又天真的表情。或许,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勇气拉响爆破筒吧”,理解“这样的人”的含义很重要,尽管是在战斗的阵地上,但大老张面对那只可怜的小鸟,耐心地喂养它直到它能够飞走,可见他对生命充满热爱之情,正是因为这种热爱,才让他能够勇于牺牲自己,为生命创造更多“生”的可能。二斗伢子当时年纪还小,在经历大老张的牺牲之后,对大老张的心理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大老张他怕过吗?二斗伢子思量着,就那么一眨眼的工夫,大老张肯定也是没细想过……或许,只有这样的人才有勇气拉响爆破筒吧”,他思考明白了大老张死的价值,才更能懂得“生”的意义。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高宗建炎元年五月庚戍,以宗泽知襄阳府。泽见帝应天,陈兴复大计,帝欲留泽,黄潜善等沮之,故出。六月乙酉,以宗泽为东京留守。泽在襄阳,闻黄潜善复倡和议,上疏曰:“自金人再至,朝廷未尝命一将,出一师,但闻奸邪之臣,朝进一言以告和,暮入一说以乞盟,终至二圣北迁,宗社蒙耻。臣意陛下赫然震怒,大明黜陟,以再造王室。臣虽驽怯,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帝览其言而壮之。及开封尹阙,李纲言:“绥复旧都,非泽不可。”乃以为东京留守,知开封府。时敌骑留屯河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上,金鼓之声日夕相闻,而京城楼橹尽废,兵民杂居,盗贼纵横,人情汹汹。泽威望素着,既至,首捕诛舍贼者数人,下令曰:“为盗者,赃无轻重,悉从军法。”由是盗贼屏息。既而金人遣使以使伪楚注为名至开封,泽拘其人,乞斩之。有诏延置别馆,泽奏曰:“金人假使伪楚来视虚实臣愚乞斩之以破其奸而陛下惑于人言优加礼遇愚不敢奏诏以彰国弱”帝乃手札谕泽,竟纵遣之。十二月,宗泽闻金人将谋侵汴,遣刘行趋滑州,刘达趋郑州,以分其势。戒诸将保护河梁,以俟大兵之集。兀术乃不敢向汴,夜断河梁而去。二年春正月,金兀术自郑抵白沙,去汴京密迩,都人震恐。僚属入问计,宗泽曰:“何事张皇。刘衍等在外,必能御敌。”乃选精锐数千,使绕出敌后,伏其归路。金人方与衍战,伏兵起,前后夹击之,金人果败。秋七月,宗泽卒。泽既聚兵储粮,结诸路义兵,连燕、赵豪杰,自谓渡河克复可指日计,前后请帝还京二十余奏,皆为黄潜善、汪伯彦所抑。潜善、伯彦又疑泽为变,以郭仲荀为副留守以察之。泽忧愤成疾,疽发于背。诸将入问疾,泽矍然曰:“吾以二帝蒙尘,愤愤至此,汝等能歼敌,则我死无恨。”众皆流涕,曰:“敢不尽力。”诸将出,泽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无一语及家事,但连呼“过河”者三而卒,年七十。都人号恸。讣闻,赠观文殿学士,谥忠简。史臣曰:方二帝北行,宗社失主,宗泽一呼而河北义旅数十万众若响之应声,实泽之忠义有以风动之也。(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宗泽守汴》,有删节)【注】伪楚:“靖康之耻”后,金兵扶立原北宋太宰张邦昌所建立的傀儡政权、国号“大楚”,后世又称“张楚”。由于北宋军民的反对,伪楚政权仅存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金人假使/伪楚来觇虚实/臣愚乞斩之/以破其奸/而陛下惑于人/言优加礼遇/愚不敢奉诏/以彰国弱/B.金人假使/伪楚来觇虚实/臣愚乞斩之/以破其奸/而陛下惑于人言/优加礼遇/愚不敢奉诏/以彰国弱/C.金人假使伪楚/来觇虚实/臣愚乞斩之/以破其奸/而陛下惑于人言/优加礼遇/愚不敢奉诏/以彰国弱/D.金人假使伪楚/来觇虚实/臣愚乞斩之/以破其奸/而陛下惑于人/言优加礼遇/愚不敢奉诏/以彰国弱/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宗社,此指代国家。宗,是宗庙,宗祠;社,是土神,古代用社稷代指国家B.黜陟,官吏的升降。黜,废掉官职;陟,提升官职,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C.金鼓,古代两军作战时用来壮大声势的器具,如《燕歌行》“樅金伐鼓下榆关”。D.赠,追赠,与下文的“谥”一样,专指古代的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宗泽曾向宋高宗陈说复兴大计,后来听说黄潜善又提倡议和,就又上疏表示反对,并表明自己的报国之志,让宋高宗深受感动。B.宗泽任东京留守时,敌军迫近,盗贼横行,人心惶惶,形势非常严峻,但他凭着自己显著的名声和严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的措施,迅速稳定了形势。C.宗泽善于用兵,在金兵距离汴京非常近的情况下,他沉着冷静,果断应对,精选士兵,绕到敌后,前后夹击,出奇制胜,将金人击败。D.宗泽忠心报国,积极备战,储备粮草,结交英雄豪杰,集结各路人马,在北伐成功指日可待之际,他多次上奏,请求宋高宗返回汴京。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臣虽驽怯,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2)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论语>十二章》)14.宗泽感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答案】10.C11.D12.D13.(1)我虽然愚钝怯弱,愿意亲自迎着箭矢硚石,做诸将的前驱,能够捐躯报答国家的恩情,就满足了。(2)一旦约束自我,使言行归复于先王之礼,(那么)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实践仁德在于自己,哪里在于别人呢?14.①二帝蒙羞,自己身为将军却不能为之雪耻;②对北伐进行了充分准备,却没能实现;③多次请宋高宗还京却屡屡被阻;④忠心耿耿却被怀疑监视。【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金人假借出使伪楚之名,来探察我们的虚实,愚臣请求将其斩首,以打破金人的阴谋。可是陛下为人言所惑,诏令给予厚待,愚臣不敢奉诏,以示国家衰弱。“伪楚”作“假使”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惑于人言”,被动句,“于”表被动,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D.“与下文的‘谥’一样”错误,谥,指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北伐成功指日可待之际”与原文意思不一致。原文为“自谓渡河克复可指日计,前后请帝还京二十余奏”,“北伐成功指日可待”是宗泽自己认为的,不是客观事实。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驽”,愚钝;“躬”,亲自;“先”,前驱;“得”,能够。(2)“一日”,一旦;“克”,约束;“复”,归复;“归”,称赞【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吾以二帝蒙尘,愤愤至此”可知,宗泽因为徽、钦二帝遭受不幸,积愤成疾。可概括出,二帝蒙羞,自己身为将军却不能为之雪耻;结合“泽既聚兵储粮,结诸路义兵,连燕、赵豪杰,自谓渡河克复可指日计”可知,宗泽已经聚集军队储备粮草,集结各路抗金部队,结交燕、赵两地英雄豪杰,自认为渡过黄河恢复中原指日可待。可概括出,对北伐进行了充分准备,却没能实现;结合“前后请帝还京二十余奏,皆为黄潜善、汪伯彦所抑”可知,先后上了二十多道奏章,请求皇上回京,都被黄潜善、汪伯彦等人所阻碍。可概括出,多次请宋高宗还京却屡屡被阻;结合“潜善、伯彦又疑泽为变,以郭仲荀为副留守以察之”可知,黄潜善、汪伯彦又疑心宗泽会背叛,就让郭仲荀做副留守来监督他。可概括出,忠心耿耿却被怀疑监视。参考译文:高宗建炎元年,五月庚戍日,让宗泽做襄阳知府。宗泽在南京见到宋高宗,向高宗陈说复兴国家的大计,宋高宗想让宗泽留在南京,黄潜善等人阻挠,所以离开了南京。六月乙酉日,让宗泽做了东京留守。宗泽在襄阳,听说黄潜善又提倡议和,就上疏说:“自从金人再次入侵,朝廷未曾任命一将,派出一兵,只听到奸邪之臣,早进一言主张讲和,晚进一说请求盟好,终于导致徽钦二帝北去,国家蒙受耻辱。臣以为陛下会赫然震怒,明令赏罚罢黜,以再造王室。我虽然愚钝怯弱,愿意亲自迎着箭矢礄石,做诸将的前驱,能够捐躯报答国家的恩情,就满足了。”皇上看完宗泽的奏疏对他大加赞赏。等到开封府长官职位空缺,李纲说:“安定和恢复旧都城,非宗泽不可。”才让他做了东京留守,任开封知府。这时敌人仍留屯在黄河边上,金鼓之声,日夜可闻,可京城的战备全部废坏,士兵与百姓杂居,盗贼橫行,人心惶惶。宗泽一向威望高,到达开封后,他首先捕杀了几个盗贼,宗泽下令说:“偷盗,无论赃物多少,一律按军法论处。”自此盗贼平息。不久,金派人以出使伪楚为名,到开封府,宗泽将其使者拘留,上疏请求处死。朝廷诏令宗泽将所拘留的金国使者安置到馆舍,宗泽上奏说:“金人假借出使伪楚之名,来探察我们的虚实,愚臣请求将其斩首,以打破金人的阴谋。可是陛下为人言所惑,诏令给予厚待,愚臣不敢奉诏,以示国家衰弱。”皇上于是亲自致书告谕宗泽,最终还是将金使释放。十二月,宗泽听说金人将谋划攻打汴京,命令部将刘衍奔赴滑州,刘达赶赴郑州,以分散敌人兵力。告诫诸将极力保护河桥,以等待大兵聚集。金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兀术最终不敢向汴京进攻,乘夜断掉河桥逃去。建炎二年春天正月,金兀术从郑州抵达白沙,离汴京很近,都城之人感到惊恐。僚属进来问计策,宗泽说:“什么事这么慌张。刘衍等在外,肯定能够抵御敌人。”于是挑选几千精锐兵士,让他们绕到敌后,埋伏在其退路上。当金人正与刘衍战斗时,伏兵突起,两面夹击,金人果然被打败。这一年秋天七月,宗泽去世。宗泽已经聚集军队储备粮草,集结各路抗金部队,结交燕、赵两地英雄豪杰,自认为渡过黄河恢复中原指日可待,先后上了二十多道奏章,请求皇上回京,都被黄潜善、汪伯彦等人所阻碍。黄潜善、汪伯彦又疑心宗泽会背叛,就让郭仲荀做副留守来监督他。宗泽忧愤成疾,背上长毒疮。诸将入室问候病情,宗泽急切地说:“我因为徽、钦二帝遭受不幸,积愤成这样,你们如果能够消灭敌人,那么我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了。”诸将都流着泪说:“怎敢不尽心效力!”诸将出去后,宗泽叹息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宗泽没一句话谈及家事,只是连呼“过河”便去世了,七十岁。都城之人闻知痛哭。朝廷知道他去世的消息后,追赠宗泽观文殿学士称号,给他的谥号为忠简。史臣说:当二帝被金人掳去,国家没有主宰,宗泽大声一呼,河北几十万抗金军队积极响应,实在是受宗泽的忠义感召的结果啊!(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兵乱①后杂诗五首吕本中其一晚逢戎马际,处处聚兵时。后死翻为累,偷生未有期。积忧全少睡,经劫抱长饥。欲逐范仔②辈,同盟起义师。其五蜗舍嗟芜没,孤城乱定初。篱根留敝屦,屋角得残书。云路惭高鸟,渊潜羡巨鱼。客来缺佳致,亲为摘山蔬。【注】①兵乱,指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围攻并攻陷汴京。②范仔,据作者自注“近闻河北布衣范仔起义师”。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死”与“偷生”对举,抒写诗人的人生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命运的系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B.诗人看到高翔云天的鸟和潜游深渊的鱼,心生羡慕,暗含了避世隐居的人生追求。C.两首诗都写了因战乱导致百姓食不果腹、艰难度日的状况,表达出对战乱的批判。D.两首诗揭露战乱后现实,情感沉痛深挚;语言沉郁,与陆游《书愤》风格相近。16.两首诗都写战乱,但内容上各有侧重,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5.B16.第一首(其一)写金兵南侵,在兵荒马乱中诗人当时的心情。首联“晚逢戎马际,处处聚兵时”交代时代背景,第二联承上联,写的是处在这样的时代里自己的遭遇和心境,第三联写乱后自己的生活状况,第四联作者觉得只有参加起义师,赶走敌人,收复国土,才是摆脱苦难的唯一出路。第二首(其五)主要抒写汴京兵乱之后的残破凄凉景象。首联说,汴京孤城经过变乱,虽然初步安定下来,所有居民房屋却已全部破坏而荒芜平没了。颔联说,走进住处看看,一些破鞋子还弃掷在竹篱下,屋角旁边只留下一些残破的书册。颈联作者感慨自己却连飞鸟和鱼都比不上,走投无路。尾联讲拿不出精美的食物款待客人。【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B.“暗含了避世隐居的人生追求”说法错误,“云路惭高鸟,渊潜羡巨鱼”,作者仰望天空,高飞的鸟自由自在,飞向它要去的方向;俯看深渊,大鱼也有栖息的地方,而自己却连飞鸟和鱼都比不上,走投无路。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第一首(其一)写金兵南侵,在兵荒马乱中诗人当时的心情。首联“晚逢戎马际,处处聚兵时”,交代时代背景,“戎马”,军马,借指战事。《老子》:“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作者的晚年,生活在一个战乱的年代。第一句从个人说,第二句从全局说,谓当时乃是一个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的时代。第二联承上联,写的是处在这样的时代里自己的遭遇和心境。汴京沦陷,徽、钦二帝被掳,自己没有参加杀敌,也没有为君尽节,成为后死之人。后死等于偷生。可是强敌侵凌,人命危浅,偷生又何尝容易!而且又能偷生到什么时候?兴念及此,不禁愁怀郁结,惶惑不安。第三联写乱后自己的生活状况。金兵围攻时,汴京百万生灵,饥寒交迫,惊恐万状。金兵退后作者重返汴京,看到庐舍为墟,哀鸿遍野,更是忧心忡忡,情怀愤激,夜不能眠。而由于田地荒芜,粮食缺乏,饥饿又何能独免。所以,“抱长饥”。这是沦陷区人民的同样遭遇。第四联“欲逐范仔辈,同盟起义师”,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觉得只有参加起义师,赶走敌人,收复国土,才是摆脱苦难的唯一出路。“范仔辈”,作者自注云:“近闻河北范仔起义师。”范仔为河北布衣,率领群众自发抗击金兵。作者深感偷生已难,后死有责,所以愿追随范仔起义,和他结成同盟,驱除金兵出境,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恢复宋室江山。全诗从时代环境、作者自己的经历,归结到共举义师,以图恢复,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的爱国者的形象。第五首诗抒写汴京兵乱之后的残破凄凉景象。首联说,汴京孤城经过变乱,虽然初步安定下来,所有居民房屋却已全部破坏而荒芜平没了。“蜗舍”,喻屋舍极狭小,古人以为平民结圆舍,如蜗牛之壳,所以称为蜗舍。“芜没”与李商隐诗“故园芜已平”句意同。连最简陋的房屋也保不住,京城被破坏的严重程度不问可知。颔联说,走进住处看看,一些破鞋子还弃掷在竹篱下,屋角旁边只留下一些残破的书册。一幅凄凉残破的景象,怎么不使人触目惊心。颈联写作者不禁感慨系之,仰望天空,高飞的鸟自由自在,飞向它要去的方向;俯看深渊,大鱼也有栖息的地方,而我却连飞鸟和鱼都比不上,走投无路。陶潜《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有句云“望云惭高鸟,临中悦游鱼”此句脱胎于此。末联承上说,正是因为处在这样困顿的境地里,客人到来,也拿不出精美的食物来,只得走到郊野去采摘些山蔬野蔌,以资款待。此情此景,怎不令人泪下。所有这一切,都由金兵南侵造成。作者这两首诗从不同的侧面,暴露了汴京遭受劫难后的苍凉景象,愤怒地谴责了权奸误国的罪恶行径,并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揭示了人民所遭受的种种苦难,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思。(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视死如归的战争场面,展现了他们无我、无畏、无私的崇高情怀。(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光清澈无边,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3)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两句借助大胆的想象和奇瑰的神话,侧面表现出音乐美妙,让人沉醉。【答案】①.相看白刃血纷纷②.死节从来岂顾勋③.鸿雁长飞光不度④.鱼龙潜跃水成文⑤.女娲炼石补天处⑥.石破天惊逗秋雨【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勋、度、跃、娲”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寒深霜意重,冬至雪花飞。原野,那一垄垄翠绿葱郁的萝卜地,在瑞雪零零落落、深深浅浅的覆盖中,白绿相间,动静互衬,一群群黑白有致的喜鹊在皑皑田野嬉戏,______钻进萝卜叶丛,一派诗情画意,撩人心弦。拔一棵半遮半掩、鲜嫩水灵、白里透绿的萝卜,洗净,剥皮,惬意地咬上一口,萝卜的生辣、甘甜、清脆,让人满口生津,清爽至心。萝卜本是寻常物,冬月时节味至淳。此时的萝卜,刚刚经历夏的孕育,秋的呵护,冬的______,如同河边天生丽质、本色自然的村姑,芙蓉出水,美艳动人。她们撑着江南最富风情的绿罗小伞,披着一袭霓裳羽衣的婀娜身姿一半藏在深闺,一半探出窗外,用渴求的眼光眺望雪域天际,一种“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欲望,诱惑着她们越发出落得水灵娇艳,______。于是,她们______地走进如江河奔流的市场,走进似魔术变幻的车间,走进温暖温馨的家庭,在那里脱胎换骨,融入滚滚红尘。冬至时节,萝卜最甜。不仅是她清爽脱俗,圣洁甜美,更因为她心怀宽广,大爱于世。你看,寒风雨雪中、她依旧泰然处之,挺身而立,倚望你的采撷,愉悦人间美好的生活。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间或历练国色天香栉风沐雨B.偶然淬炼秀色可餐风雨兼程C.间或淬炼秀色可餐风雨兼程D.偶然历练国色天香栉风沐雨19.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与文中画横线句子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D.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一个个在寒风雨雪中站立着的萝卜,正期待着人们的采撷,去愉悦人间美好的生活。”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18.C19.C20.原句强调她的姿态、风格都是美好的、亲切的;改后让人理解为萝卜谄媚,萝卜的形象就不美好,也没有原句的亲切之感。所以,原句的表达效果好。【解析】【分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处:间或,时断时续,有时候;偶然,表示突然的,意想不到的。这里形容喜鹊钻进萝卜地的情景,强调时断时续,有时候;故选“间或”。第二处:历练,指经历和锻炼;淬炼,是指反复经受考验、磨炼。这里强调“反复磨炼”,故选“淬炼”。第三处:国色天香,为牡丹的别称,极言牡丹香色的可贵,现多比喻出色的佳人。秀色可餐,清秀的颜色能使人忘掉饥饿,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这里形容萝卜,故选“秀色可餐”。第四处:栉风沐雨,借风梳头,借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风雨不避;风雨兼程,形容在风雨中仍然不停地赶路,有一种不避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这里说萝卜从田间走到市场,故选“风雨兼程”。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修辞手法的能力。原句中“她们”指萝卜,“撑着”“披着”“婀娜身姿”“探出”等词语,用了比拟中拟人的手法。A.“杂风雨”是说“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用比喻修辞。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凤凰叫”是说像凤凰鸣叫,用比喻修辞,“芙蓉泣露香兰笑”用通感,这里都比喻箜篌的声音。故用了比喻、比拟、通感等手法。C.“月徘徊”,用比拟中拟人修辞,写出了月亮的多情。D.“明镜悲白发”用比拟,“朝如青丝暮成雪”,用比喻。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的能力。原句主语是“你”,宾语是“她依旧泰然处之,挺身而立,倚望你的采撷,愉悦人间美好的生活”,强调她的姿态、风格都是美好的、亲切的;改后主语是“萝卜”,谓语是“期待”,宾语是“人们的采撷,去愉悦人间美好的生活”,让人理解为萝卜谄媚,萝卜的形象就不美好,也没有原句的亲切之感。所以,原句的表达效果好。(二)语言文字运用Ⅱ21.请指出老人回答中存在的两个逻辑问题并进行说明。《庄子》中有一个抱瓮老人的故事。子贡看到一位老人正在给菜园里的蔬菜浇水,他不停地用水罐汲水。子贡走过去对老人说;“老人家,现在有一种机械名字叫做槔,既省力又快,你为什么不用呢?老人回答说:“我并非不知道这种工具,而是一旦用了这种取巧的机械,就一定有投机取巧的事情。有了投机取巧的事情,就有了投机取巧的思想。有了投机取巧的思想,就会丧失优良的美德。”【答案】①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将“取巧”偷换成“投机取巧”。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②强加因果(违反充足理由律)。“取巧的机械”“投机取巧的事情”“投机取巧的思想”“丧失优良的美德”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老人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存在两个逻辑问题:首先,偷换概念。老人说“一旦用了这种取巧的机械,就一定有投机取巧的事情”,此处将“取巧”偷换成“投机取巧”,是错误的。其次,强加因果。老人说“一旦用了这种取巧的机械,就一定有投机取巧的事情。有了投机取巧的事情,就有了投机取巧的思想。有了投机取巧的思想,就会丧失优良的美德”,此处将“取巧的机械”“投机取巧的事情”“投机取巧的思想”“丧失优良的美德”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的词语说成是因果关系,是错误的。22.请仿照文中画线句子,结合名著《大卫·科波菲尔》或《复活》,再写一个句子将文段补充完整。文艺作品常常运用美丑对照原则,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审美体验。如《巴黎圣母院》既塑造了外形丑陋无比但心地纯洁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也塑造了面孔阴森、灵魂邪恶的副主教克洛德;______,______。【答案】如《大卫•科波菲尔》既塑造了貌似严肃却善良正直的婆姨贝西,也塑造了凶狠贪婪、极端冷酷和残忍的继父谋得斯通。【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以美丑对照原则关照作品,再按照句式特点整合相关信息。《大卫·科波菲尔》中婆姨贝西和继父摩德斯通就是一组鲜明的美丑对照的典型。贝西姨婆外表严肃,有着绝对的自信和习惯于让人服从的性格特征。而她收留了大卫,给他良好的教育,只求他做个好人,就表明她虽然古怪,却有着善良的本质和高尚的品格。因此贝西姨婆是个性情古怪却又心地善良的老太太。继父谋得斯通。谋得斯通为人卑鄙,凶狠贪婪。他之所以愿意和大卫的母亲相爱,完全是出于对大卫母亲拉拉个人的美色和金钱的觊觎。婚前,他百般讨好拉拉,对她百依百顺,使尽浑身解数,最终阴谋得逞。可是一旦他正式迎娶拉拉,他的凶残面目就原形毕露了,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常常责打他,并且剥夺了他母亲对他的关怀和爱抚。母亲去世后,后父立即把不足10岁的大卫送去当洗刷酒瓶的童工,让他过着不能温饱的生活。据此整合成如如《大卫•科波菲尔》既塑造了貌似严肃却善良正直的婆姨贝西,也塑造了凶狠贪婪、极端冷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酷和残忍的继父谋得斯通。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毛泽东思想决定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英国]培根没有行动,思想永远不能成熟而化为真理。——[美国]爱默生请结合材料,以“思想与行动”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躺着思想不如站起来行动伟大的思想,只有付诸行动,才能成为壮举。诚如威武赫兹里所说的,或许思想是重要的,一切都源自思想;但是,只有想法,却没有行动,又有什么用呢?人有追求,源于思想,但人有成功,却是源于行动。一个伟大的思想,会给人一个通往成功的方向。但仅仅只是一个方向罢了。你还需要迈开双脚,向其走去。如果没有付诸行动,你怎么知道你想的是对还是错呢?如果没有付诸行动,无论多伟大的思想都只是空想罢了,不是吗?所以,与其躺着思想,不如站起来行动吧。那历史的长卷里,便有着无数的先贤在阐释这一观点。在“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的暴秦统治下,怎么会没有人想“反秦之暴,拥太平之康”呢?可是他们却只是在想着,没有付诸实际的行动,只是在暴秦之下苟延残喘罢了。待到陈胜吴广时,鸿鹄之志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使得“天下云集响应”,才能有那“戍卒叫,函谷举”的起兵,激起民心,奋力反秦,最终才有了汉朝的繁荣昌盛。倘若他们也如常人般,敢言而不敢怒,那不知多久之后,才会有人敢于行动,敢于真正的反抗,使那太平之世不再是空想。而在近代,这样的例子也不胜枚举。16世纪末的麦哲伦的伟大环球航行,哥伦布的开辟新大陆,不也是这样吗?在观察到远行的船只总是船帆最后消失而生出地球是否是球状的想法后,海边凝望许久后生出远方是否还有陆地的时候,是的,他们都行动了。一路向西,完成绕地球一周的壮举,集结船队,横跨大洋,发现美洲大陆。何也?正是他们在萌生了念头之后,都付诸了行动,都迈开了双脚,都用行动来验证他们的想法了啊。由此,我们可想而知,行动是多么的重要性。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没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样,“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去实践吧,去行动吧。虽然思想从前面引导人直行,但是你要记住,仅仅是引导罢了。要想向前走去,还要迈开双脚,付诸行动。谋定了而后就要动啊,否则只会一直地呆在原地,无所成就。所以,朋友啊,与其躺着思想不如站起来行动啊!【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名言式材料作文题。材料由三则名言组成。第一则是毛泽东的名言,讲的是思想源于实践;第二则是培根的名言,讲的是思想对行动的作用;第三则爱默生的名言,讲的是行动对思想的作用。三则材料围绕的都是“思想与行动”的关系。总体归纳的就是:思想源于行动,但是思想又决定行动;思想源于行动,行动又受思想的指引。在写作时要注意挖掘“思想”和“行动”的内涵。“思想”可以是人的理念、理论和想法,也可以是人的理想和信念,还可以是人的梦想。而“行动”则指人的行为,为了实现自己理想的行为。这样解读出来之后,写作的范围会更宽泛一些。写作时可以从二者的关系入手,然后再选择一些恰当的事例。比如陈胜吴广起义时,陈胜有“鸿鹄之志”,这是他的思想;于是他带领起义农民揭竿而起,这是行动,最终推翻秦朝的统治。他的例子是典型的“思想”统领“行动”的例子。可以找一些相关的例子,对自己的观点加以证明。写作时要注意,不要只写其中的一个方面,比如只写“思想”或只写“行动”,这样不符合写作的要求。立意:1.躺着思想不如站起来行动。2.让思想插上行动的翅膀。3.开动大脑,迈开双脚。4.行动要受思想指导。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上海市延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滨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日照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名校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邵东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天津市部分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2022学年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2022学年潍坊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2-11 22:26:34
页数:19
价格:¥5
大小:73.12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