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届江西省上饶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上饶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高三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新时代美好生活离不开充盈的文化滋养和审美支撑,中华美学独有的意境与韵味,既体现于文艺作品中,也融注在造物设计里,它是华夏祖先以独特的生命感知和哲学理念进行文化创造的结晶,至今散发着无穷魅力与蓬勃生命力,成为我们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深厚滋养。②中华艺术创造的意境之美,在世界艺术殿堂中可谓魅力独具,其所传递的审美信息,往往需要细加品味才能深切体悟,这与中国艺术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是儒、道、佛思想在艺术领域的体现。它与西方艺术多以逼真写实、鲜明色彩诉诸外在感官与视觉愉悦不尽相同。中国古典诗词、水墨山水绘画以含蓄内敛为主要特征,不长于追求状物的精细真切,而善于摹写内在神韵的微妙玄奥,如同寂静旷野中燃起的一柱袅袅升腾的香火,其形优雅,其状清幽,其香淡远,其意蕴藉。突出生命感知、内心体验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体现了老子哲学中“为腹不为目”的精神内蕴。③古代艺术家对意境营造特别推崇,这不仅体现在诗文绘画等艺文创作中,而且延伸到造物文化领域。园林、家具、盆景、建筑、日常器物的功能属性常被有意无意地淡化,人们更注重器物所承载的礼仪、情感乃至伦理内涵。强调造型的简约与洗练,使器用之物蕴含丰厚的美学内涵、人文意趣。所谓“器以载道,物以传情”,正表达了中华造物文化特有的美学趣味。④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如何赓续传统文脉、实现时空转场,成为重要时代命题。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精神赋予我们充分的文化自信,但这种自信应当建立在对优秀文化基因甄别与提炼基础之上。继承传统应为当代发展需要服务。⑤文脉赓续应从具体艺术作品中感悟内在精神,阐扬新意,寻求当代表现方式。《清明上河图》的数码动画呈现,实现静态意境的动态映现;京剧表演的动画呈现,突破了舞台空间局限,推动国粹的线上传播;大朴不雕、圆融中通的造物美学,简括中求无限、无色中显绚烂的传统设计精神,与现代设计“少即是多”的理念有诸多暗合之处。无怪乎汉斯·瓦格纳、深泽直人等当代设计大师从明式家具中汲取灵感,设计出风靡世界的现代“圈椅”和行销全球的无印良品家具。当然,古典审美与造物的现代转场才刚刚起步,肇创之初难免步履维艰。⑥意境深远的艺术创造是中华美学对心灵空间的展开,韵致悠远的造物设计是中华美学在实体空间的呈现。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对传统文化既要沉潜其中、得其神髓,又要脱故孳新、创造转化。以中华艺文、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器物之清逸意趣、精致风雅,为美好生活敷色添彩。(摘编自管宁《古典审美邂逅现代生活》)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论是在诗文绘画等艺文创作中还是在造物文化领域,古代艺术家对意境营造都特别推崇,注重艺文的蕴藉,淡化器物的功能。B.华夏祖先以独特的生命感知和哲学理念创造出的艺文玄妙幽微、器物传情载道的意境与韵味,有着无穷魅力和蓬勃的生命力。C.中华艺术创造的意境之美,与西方艺术多以逼真写实、鲜明色彩诉诸外在感官与视觉愉悦不尽相同,在世界艺术殿堂独具魅力。D.中国古代艺术家注重器物所承载的礼仪、情感乃至伦理内涵,强调美学内涵、人文意趣,对日常器物的功能属性则不注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二段运用了比喻论证,说明中华艺术创造以含蓄内敛为主要特征,不长于追求状物的精细真切,而善于摹写内在神韵的微妙玄奥。B.二、三段分别论证了意境深远的艺术创造是中华美学对心灵空间的展开,韵致悠远的造物设计是中华美学在实体空间的呈现。C.第四段紧承上文,提出古典审美如何“邂逅”现代生活,即当代中国文化如何赓续传统文脉,实现时空转场的问题。D.文章总体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首尾前后照应,中间二、三段和四、五段并列论证。前文主于“析古”,后文主于“论今”。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艺术创造的意境之美,在世界艺术殿堂魅力独具,其传递的审美信息,只有细加品味才能深切体悟。B.汉斯等大师从明代家具中汲取灵感,设计出风靡全球的家具,就是文脉赓续寻求当代表现方式成功明证。C.中华传统艺术精神赋予我们充分的文化自信,但这种自信应建立在对优秀文化基因甄别与提炼基础之上。D.在文化和科技自觉的基础上,古典审美与造物的现代转场,取得了辉煌成绩,经验成熟,必将行稳致远。【答案】1.D2.D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对日常器物的功能属性则不注重”,表述有误,根据原文第三段“日常器物的功能属性常被有意无意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地淡化,人们更注重器物所承载的礼仪、情感乃至伦理内涵”可知,人们更注重器物所承载的礼仪、情感乃至伦理内涵,相比而言,对日常器物的功能属性淡化一些,没有那么注重,但也并非不注重。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中间二、三段和四、五段并列论证”表述有误,二段论证“中华艺术创造的意境之美,在世界艺术殿堂中可谓魅力独具……是儒、道、佛思想在艺术领域的体现”,三段论证“古代艺术家对意境营造特别推崇,这不仅体现在诗文绘画等艺文创作中,而且延伸到造物文化领域”,二、三两段并列;四段论证“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文化如何赓续传统文脉、实现时空转场,成为重要时代命题”,五段论证“文脉赓续应从具体艺术作品中感悟内在精神,阐扬新意,寻求当代表现方式”,由此可知四、五段是在二、三基础上的递进分析;且四、五两段的关系也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只有”表述过于绝对,原文在第二段开头是“往往需要细加品味才能深切体悟”。C.“中华传统艺术精神”扩大范围,见原文第四段“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精神赋予我们充分的文化自信,但这种自信应当建立在对优秀文化基因甄别与提炼基础之上”,是“中华优秀传统艺术精神”。D.“经验成熟”表述有误,原文见第五段“当然,古典审美与造物的现代转场才刚刚起步,肇创之初难免步履维艰”。故选B。(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内容重点是“双减”:一是减少校内作业量,减轻学生负担;二是减少校外培训负担,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此次“双减”新政,国家层面透露的风向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出重拳、出实策,让教育回归公益属性,让教育主阵地回到学校,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双减”新政引发教培行业大变局,细观中央和地方的一系列相关动作,就会发现此次教育改革之非比寻常。比如上海、北京等地率先推行大学区改革,在中考招生中大幅扩大分配到校名额,有力遏制学区房价格非理性上涨,逐步推进房产与教育脱钩。又比如上海、北京和深圳纷纷推出教师全面轮岗制度,优质教师将通过有序的轮岗制度进行规范化流动,打破“名校壁垒”和“学区壁垒”。当下中国教育面临:一方面,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家竞争更需要教育提供高质量“人才红利”的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另一方面,家长和学生对更均衡更优质教育的需要前所未有的强烈。因此,如今中国也很迫切需要推行一场全民参与其中的教育改革:不是只在教育系统内部做加减法,而是要在国家和社会中形成全面的教育共识。(摘编自陈先哲《“双减”:中国教育改革新起点》)材料二:日前,第三届国民视觉健康高峰论坛分享了一组数据,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超八成,中高度近视接近50%,我国的近视呈低龄化特点,而高度近视发展成眼疾病的概率非常大,不容忽视。“在一段时间内,应试教育使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成为义务教育的指挥棒。这种教育模式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重智育,轻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轻能力。因此,导致校内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很多学生还参加校外培训,作业做到晚上十一二点。学生无暇参加体育锻炼,影响睡眠,这是造成近视的重要原因。”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说。专家也强调“很多孩子陷入网络中,基本上是因为父母没时间陪伴,能吸引孩子的就是这些电子产品。”家长应给与孩子更多的支持、关注和陪伴,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坐姿等习惯。“现在青少年玩游戏的时间有限制了,这就很好。我们没有办法阻止科技的发展,但是我们有办法通过正常、合法的手段让孩子不要沉迷到这些环境中。”(摘编自张曼玉《眼睛不近视比得100分还重要,儿童青少年近视怎么防》)材料三:说到“双减”,从开学这几天看到,孩子确实是最大的受益者,看得见的作业负担减少,回家没有那么多作业了,校外培训被大大压缩,兴趣班回归应有的兴趣,放学后终于有时间找伙伴玩了,周末可以有更多的运动安排。“双减”带来教育范式的变化,家长和社会的心态处于某种试探阶段,以前总担心“别人家的孩子会加餐”,如今在顶层设计下集体叫停,一二三大家同时减,可以不必那么卷了。对于家庭和社会,这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减负。“双减”是还孩子童年的教育模式调整,减轻了孩子的负担,疏解了社会焦虑,但这种“减”并不是物理式的一刀切,会涉及时间的再分配以及利益的再调整,总需要有人让出部分利益和多担一些责任,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做了非常可贵的兜底。老师总是那个说“没事,我来”的人,默默地做“双减”的兜底者,比过去担当了更多的责任。老师并不天然应该做这种兜底者,我们欠老师们一声感恩。(摘编自曹林《“双减”总有人埋单,我们欠老师一声感恩》)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推行大学区改革,在中招时扩大分配到校名额,既能遏制学区房价格非理性上涨,也利于教育的公平。B.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影响健康,限制其玩游戏时间和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摆脱这一习惯都有助力作用。C.“双减”政策利国利民,教师应当发扬职业奉献精神,责无旁贷地充当这场重大教育改革“兜底者”。D.眼睛不近视比得100分还重要,在教育过程中要摆脱功利心理,“五育共举”,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5.下列对“双减”政策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决策者不但要有进行教育改革的决心,还要在顶层设计和具体操作中兼顾多方平衡,“双减”政策才能行稳致远。B.“双减”是还孩子童年的教育模式调整,减轻了孩子的负担,疏解了社会焦虑,有利于社会和谐,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C.之所以要实行教师全面轮岗制度,是因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有限,优质的教师资源在不同的学校和地域之间分配十分不均衡。D.如果不实行“双减”,可能会导致很多家长费尽心思争夺各种形式的教育资源,而不少弱势群体则不堪竞争,早早出局。6.请结合材料谈一谈为什么国家要实行“双减”政策?【答案】4.C5.B6.(1)教育偏离了学校主阵地,失去了其公益属性,变得功利,不利于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2)当下中国教育面临的现状:一方面,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家竞争更需要教育提供高质量“人才红利”的支撑;另一方面家长和学生对更均衡更优质教育的需要前所未有的强烈。(3)应试教育使学生校内的课业负担过重,很多学生还参加校外培训,学生无暇参加体育锻炼,影响睡眠,也无暇和同伴玩耍交流,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4)教育“内卷”现象严重,家庭和社会整体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不利于社会和谐。【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责无旁贷地充当这场重大教育改革‘兜底者’”错误。根据材料三第二段,教师在改革中的确发扬了职业奉献精神,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充当了“兜底者”的角色,但“这并不是老师天然应该做的,我们欠老师一声感恩”。题目中“责无旁贷”表述有误。故选C。【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认可”错误,根据材料三第一段“‘双减’带来教育范式的变化,家长和社会的心态处于某种试探阶段”可知,题目中“普遍认可”表述有误。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分析国家要实行“双减”政策的原因,可以结合教育本身的性质、中国教育现状以及应试教育对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来谈。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一是教育本身的性质:根据材料一第一段“此次‘双减’新政,国家层面透露的风向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出重拳、出实策,让教育回归公益属性,让教育主阵地回到学校,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可知,教育具有公益属性,它的主阵地在学校,所以,当教育偏离了学校主阵地,失去了其公益属性,由于变得功利而不利于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时,国家要实行“双减”政策。二是中国教育现状: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当下中国教育面临:一方面,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家竞争更需要教育提供高质量‘人才红利’的支撑;另一方面,家长和学生对更均衡更优质教育的需要前所未有的强烈”可知,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家竞争高质量人才的需要和家长、学生对更均衡更优质教育的强烈需要,国家要实行“双减”政策。三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话“在一段时间内,应试教育使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成为义务教育的指挥棒。这种教育模式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重智育,轻德育、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重分数,轻素质;重知识,轻能力”可知,对学生而言,应试教育导致校内的课业负担比较重,校外培训过多,无暇参加体育锻炼,影响睡眠,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国家要实行“双减”政策;根据材料三第一段“‘双减’带来教育范式的变化,家长和社会的心态处于某种试探阶段,以前总担心‘别人家的孩子会加餐’,如今在顶层设计下集体叫停,一二三大家同时减,可以不必那么卷了。对于家庭和社会,这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减负”可知,对家庭和社会而言,教育“内卷”现象严重,造成家庭和社会精神负担过重,整体处于一种焦虑的状态,不利于社会和谐,因此,国家要实行“双减”政策。(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八千岁汪曾祺他是靠八千钱起家的,所以大家背后叫他八千岁。无冬历夏,总是一身老蓝布。长度一律离脚面一尺,八千岁有八千岁的道理,衣取蔽体,下面的一截没有用处,要那么长干什么?八千岁的米店看起来不大,门面也很暗淡。柜台一头有一块竖匾,上漆四个黑字,道是:“食为民天”。竖匾两侧,贴着两个字条,年深日久,字条的毛边纸已经发黄,一边写的是“僧道无缘”,一边是“概不做保”。和尚走到八千岁门前,一看“僧道无缘”四个字,也就很知趣地走开了。不但僧道无缘,连叫花子也“概不打发”。中国不知从什么时候兴了铺保制度,一般“殷实”一些的店铺就有为人做保的义务。铺保不过是个名义,但也有时惹下一些麻烦。八千岁可不愿惹这种麻烦。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八千岁米店的门面虽然极不起眼,“后身”可是很大。这后身本是夏家祠堂。夏家原是望族。他们聚族而居的大宅子的后面有很多大树,有合抱的大桂花,还有一湾流水,景色幽静,现在还被人称为夏家花园,但房屋已经残破不堪了。夏家败落之后,就把祠堂租给了八千岁。朝南的正屋里一长溜祭桌上还有许多夏家的显考显妣的牌位。正屋前有两棵柏树。起初逢清明,夏家的子孙还来祭祖,这几年来都不来了,那些刻字涂金的牌位东倒西歪,上面落了好多鸽子粪。这个大祠堂的好处是房屋都很高大,还有两个极大的天井,都是青砖铺的。那些高大房屋,正好当做积放稻子的仓廒,天井正好翻晒稻子。祠堂的侧门临河,出门就是码头。这条河四通八达,运粮极为方便。稻船一到,侧门打开,稻子可以由船上直接挑进仓里,这可以省去许多长途挑运的脚钱。八千岁每天的生活非常单调。量米、看稻样,没什么事的时候,他就到后面看碾坊。这年头大部分米店都已经不用碾子,改用机器轧米了,八千岁却还用这种古典的方法生产。他舍不得这副碾子,舍不得这五匹大骡子(两匹是他花八百块大洋跟宋侉子买的)。他不看戏,不打牌,不吃烟,不喝酒,食谱非常简单,顿顿都是头糙红米饭。菜是一成不变的熬青菜,有时放两块豆腐。八千岁那样有钱,又那样俭省,这使许多人很生气。八千岁万万没有想到,他会碰上一个八舅太爷。八舅太爷是个无赖浪子。初中毕业后,上了一年美专,都没上完,却入了青帮,从此就无所不至。后来混进了军队,在军队中很“兜得转”。抗战军兴,军事第一,他到了哪里就成了这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只要他一拍桌子,骂一声“汉奸”,就可以拉出去枪毙,没人敢惹他。他还很风雅。谁家有好字画古董,有借无还。他也不白要你的,会送一张他自己画的画跟你换。他不是上过一年美专么?他请人刻了两方押角图章,一方是阴文:“戎马书生”,一方是阳文:“富贵英雄美丈夫”。他有一匹乌骓马,请宋侉子来给他看看,嘱咐宋侉子把自己的踢雪乌骓也带来。千不该万不该,宋侉子不该褒贬了八舅太爷的马。八舅大爷问:“你那匹是多少钱买的?”宋侉子知道反正这匹马保不住了,就顺水推舟,很慷慨地说:“旅长喜欢,留着骑吧!”——“那,我给你画一张画吧!”宋侉子拿了这张画,到八千岁米店里坐下,说不出话来。八千岁劝他:“算了,看开一点。”宋侉子只好苦笑。没想到,过了两天,八舅太爷派兵把八千岁“请”去了。八千岁只来得及跟儿子说一句:“赶快找宋大伯去要主意!”宋侉子一了解,案情相当严重,是“资敌”。八千岁有几船稻子,运到仙女庙去卖,被八舅太爷的部下查获了。仙女庙是敌占区,别的粮商都是事前打通关节,八千岁没有花这笔钱。宋侉子知道这是非花钱不能了事的,就转弯抹角地问。“至少得罚一千现大洋。”宋侉子说:“他拿不出。你看看他穿的这身!”“包子有肉,不在褶儿了。看你的面子,少要他二百!他肯花八百块钱买两匹骡子,还不能花八百块钱买一条命吗!”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宋侉子劝八千岁不要舍命不舍财。八千岁说:“你作主吧。我一辈子就你这么个信得过的朋友!”说着就落了两滴眼泪。宋侉子心里也酸酸的。宋侉子请八千岁的两个同行出面做保,叫八千岁儿子带了八百现大洋,把八千岁保了出来,劝他:“算了,不就是八百块钱吗?看开一点。“八千岁心想,毕竟少花了两百,又觉得有些欣慰,好像他凭空捡到两百块钱似的。八舅大爷接到命令要调防。他要办一桌满汉全席,在荷花亭子里吃它一整天!消息传遍全城,八千岁过去看了:烧乳猪、叉子烤鸭、八宝鱼翅、鸽蛋燕窝……足足一百二十道,八千岁真是开了眼了,一面看,一面又掉了几滴泪:这是吃我哪!八千岁回家就用一盆水把“概不做保”“僧道无缘”的字条刮下来。做了一身长袍,长短与常人等,把老蓝布换了下来。晚茶的时候,儿子又给他拿了两个烧饼来,八千岁往帐桌上一拍,大声说:“给我去叫一碗三鲜面!”(有删改)7.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僧道无缘,是舍不得出钱:概不做保,是不愿惹麻烦。这也将他推到了众人侧目的地步。文章重点在于批判八千岁的吝啬和不通人情。B.八舅太爷占了别人的古董字画却用自己画的画交换,偏偏还自称“戎马书生”“富贵英雄美丈夫”,真是一个战争特殊时期造就的“风雅”的兵痞流氓。C.八千岁两次掉泪,意味深长。既有钱财被敲诈的悲伤,也有对自己长期明哲保身几乎无人可托的悔意,以及对八舅太爷大肆挥霍敲诈所得的痛心。D.这年头大部分米店都已经不用碾子,改用机器轧米了,八千岁却还用这种古老的方法生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改变这种境况是难以维持的。8.八千岁米店租用夏家的祠堂作为仓廒,似乎一笔带过即可,小说却为此不吝笔墨。如此闲笔,却另有深意,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在文章中的作用。9.小说临近结尾,以隐蔽含蓄的“突变”来收笔,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案】7.A8.(1)渲染了凄凉的气氛。夏家当年是如此的排场,如今却成了这一派凋敝衰败的景象,为文章八千岁的故事营造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引发读者的思考。(2)暗示人物的结局。祠堂的变故,对于夏家这样的大族无疑是凄凉的反讽,对于八千岁而言,也是一种无声的警示。透过夏家的故事,暗示了八千岁的结局。(3)烘托人物形象。夏家房屋宽敞高大,可作仓廒;天井正好翻晒稻子;地理位置便利,便于运输,节约挑运脚钱。八千岁的选址和对房屋的充分利用,烘托出八千岁精明能干,勤俭节约的性格特征。(4)主题上,通过对比,衬托出盛衰兴替的无常。夏家的祠堂,本是家族血脉的祭祀场所,如今变易成为米店买卖的经营场地,预示着时代的变迁,对生活造成的影响。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9.(1)丰富了人物形象。八千岁刻板、吝啬、冷漠,但受到八舅太爷这类不义之徒的刺激,八千岁回到家后将字条刮下来,一改平时节俭的习惯,表现了其人生哲学有了很大的转变。通过最后的突转,丰富了人物形象。(2)艺术效果上,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刻板吝啬的八千岁,最后结尾的转变让人猝不及防,但在当时动乱的环境之下,受到八舅太爷的刺激,做出如此举动也在情理之中。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余韵悠长,耐人寻味。(3)主题上,通过动荡不安的时代里,八千岁性格的转变映衬时代变迁的讯息,表达了时代对人性的冲击和改变。【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A.“文章重点在于批判八千岁的吝啬和不通人情”错误,文中主要反映的是动荡不安的时代里,人情世态的微妙变化。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情节语段作用的能力。夏家原本的气派“原是望族。他们聚族而居的大宅子的后面有很多大树,有合抱的大桂花,还有一湾流水,景色幽静,现在还被人称为夏家花园”和败落后的情景“房屋已经残破不堪了”“起初逢清明,夏家的子孙还来祭祖,这几年来都不来了,那些刻字涂金的牌位东倒西歪,上面落了好多鸽子粪”形成对比,体现一种世事无常,人生难料的感慨,既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也为本文故事营造苍凉气氛。夏家的遭遇与本文八千岁的遭遇有暗中相合之处。夏家也曾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一旦破败,却连祠堂也只得租给他人,他们原本的排场越大,房屋越华丽,他们败落后的景象就越凄惨,越充满讽刺。而八千岁省吃俭用,只为多节省点钱财,却因为兵痞的一个小小举动,就只能把自己的大部分家当送人。他遭遇其实已经借由夏家的败落而有所警示。八千岁租用夏家祠堂是看它的实用价值,而毫不在意其他,如“这个大祠堂的好处是房屋都很高大,还有两个极大的天井……高大房屋,正好当做积放稻子的仓廒,天井正好翻晒稻子”“出门就是码头。这条河四通八达,运粮极为方便。稻船一到,侧门打开,稻子可以由船上直接挑进仓里,这可以省去许多长途挑运的脚钱”,从这些对祠堂的充分利用的举动来看,八千岁选址是为了方便自己做生意,他把房屋里外都利用得恰到好处,可见他眼光独到,精明能干,而且很懂得节约,烘托出八千岁的形象。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尾作用的能力。结尾时,向来节约到近乎吝啬的八千岁“把‘概不做保’‘僧道无缘’的字条刮下来。做了一身长袍,长短与常人等”“往帐桌上一拍,大声说:‘给我去叫一碗三鲜面’”,前后行为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反转,可见他受到八舅太爷这类人的刺激后,性情大为转变,决定不再像从前那样冷漠自私、吝啬刻板。这一结尾,让八千岁的形象从一个刻板的吝啬鬼变成了一个鲜活的人,丰富了人物形象。从表达效果上来看,前文大篇幅地描写八千岁的吝啬冷漠,结尾却做出与前文完全相反的举动,让人感到在“意料之外”,但结合前文情节,他辛辛苦苦节省了一辈子,结果被兵痞八舅太爷狮子大开口一张嘴就要去了八百块钱,开筵席时“足足一百二十道,八千岁真是开了眼了,一面看,一面又掉了几滴泪:这是吃我哪”,倘若只是被讹诈了钱财,八千岁也许还不会如此反应剧烈;但亲眼见到自己被讹去的钱财被如此挥霍,他受到的冲击之大,自然让他禁不住反思自己一辈子勤俭节约究竟为了什么,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自己节约的钱财还能牢牢地攥在手心吗?有此一思,他会作出巨大改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种前后突变形成强烈的戏剧冲突,更能令人回味。从主题上来说,八千岁的改变表面是因为八舅太爷的一次偶然性举动,实际上八舅太爷代表的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没有八舅太爷,也会有其他军阀头子代其完成“搜刮”百姓的举动,故而八千岁的变化反映了人在时代变迁中无法把握自身命运,甚至连个人性格也会产生巨大变化的主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皇甫绩,字功明,安定朝那人也。绩三岁而孤,为外祖韦孝宽所鞠养。尝与诸外兄博奕,孝宽以其惰业,督以严训,愍绩孤幼,特舍之。绩叹曰:“我无庭训,养于外氏,不能克躬励己,何以成立?”深自感激,命左右自杖三十。孝宽闻而对之流涕。于是精心好学,略涉经史。周武帝为鲁公时,引为侍读。武帝尝避暑云阳宫,时宣帝为太子监国。卫剌王作乱,城门已闭,百僚多有遁者。绩闻难赴之,于玄武门遇皇太子,太子下楼执绩手,悲喜交集。乱定,帝闻而嘉之,迁小宫尹。隋开皇元年,出为豫州刺史,寻拜都官尚书。后数载,转晋州刺史,将之官,稽首而言曰:“臣实庸鄙无益于国每思犯难以报国恩今伪陈尚存以臣度之有三可灭”上问其故,绩答曰:“大吞小,一也;以有道伐无道,二也;纳叛臣萧岩,于我有词,三也。陛下若命鹰扬之将,臣请预戎行,展丝发之效。”文帝嘉其壮志,劳而遣之。及陈平,拜苏州刺史。高智慧等作乱江南,州民顾子元发兵应之,因以攻绩,相持八旬。子元素感绩恩,于冬至日遣使奉牛酒。绩遗子元书曰:“曩者伪陈独阻声教,江东士民困于荼毒。皇天辅仁,假手朝廷,聊申薄伐,应时瓦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解。金陵百姓,死而复生,吴、会臣民,白骨还肉。唯当怀音感德,行歌击壤,岂宜自同吠主,翻成反噬。卿非吾民,何须酒礼?吾是隋将,何容外交?易子析骸,未能相告,况是足食足兵,高城深堑,坐待强援,绰有馀力。何劳踵轻敝之俗,作虚伪之辞,欲阻诚臣之心,徒惑骁雄之志。以此见期,必不可得。卿宜善思活路,晓谕黎元,能早改迷,失道非远。”子元得书,于城下顿首陈谢。杨素援兵至,合击破之。拜信州总管、十二州诸军事。俄以病乞骸骨,诏征还京,赐以御药,中使相望,顾问不绝。卒于家,时年五十二。(《隋书·皇甫绩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实庸鄙无益/于国每思犯难/以报国恩/今伪陈尚存/以臣度之有三/可灭/B.臣实庸鄙/无益于国/每思犯难以报国恩/今伪陈尚存/以臣度之有三/可灭/C.臣实庸鄙无益/于国每思犯难/以报国恩/今伪陈尚存/以臣度之/有三可灭/D.臣实庸鄙/无益于国/每思犯难以报国恩/今伪陈尚存/以臣度之/有三可灭/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孤,年幼丧父或父母双亡的孩子。孩子的父亲去世了称为“失怙”,母亲去世了称为“失恃”。B.稽首,头碰地即起,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顿首,头碰地且停留一会儿,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C.旬,既可指十日,又可以指十岁。在本文中指十天。唐代休假制度是“十日一休沐”,即“旬休”。D.江南,长江以南,又称江表,古代的政治文化中心在中原地区,在中原人看来,地在长江以外,故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皇甫绩很小就失去了父亲,由外祖父韦孝宽抚育他。韦孝宽虽然很严厉,可是对皇甫绩因下棋而耽误学业没有过多指责,对此,他很感激。B.皇甫绩忠于皇室,卫刺王作乱,百官逃散,而皇甫绩奔赴京城救急;献计平陈,并主动请缨;严词拒绝顾子元的拉拢,并劝顾子元早日归降。C.古人打仗讲究师出有名,皇甫绩认为可以讨伐伪陈的原因,就有伪陈无道,并且竟然接纳了己方的叛臣萧岩,这样出师,可谓师出有名。D.响应高智慧作乱的顾子元一向感激皇甫绩的恩典,在两军相持之时,送上酒肉。后来在收阅皇甫绩书信后,在城下向皇甫绩顿首谢罪。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无庭训,养于外氏,不能克躬励己,何以成立?(2)俄以病乞骸骨,诏征还京,赐以御药,中使相望,顾问不绝。【答案】10D11.B12.A13.(1)我没有父亲教训(教导),被外祖父抚育,如不克制自己,自我勉励,怎能成人自立?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不久皇甫绩因病请求退休,皇上下令(下诏书)征调他回京,并给赐他御药。宫中的使者去拜见慰问他,络绎不绝,后面派的使者能望得见先前派出来的使者。【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句意:我实在平庸,又见识浅陋,对国家无益。因此常想冒着危难来报答国家的大恩。现在陈国还在,按我的揣度,有三个条件,可以灭他。“以臣度之,有三可灭”理解为“按我的揣度,有三条理由可以灭掉伪陈”,而非揣度再三,“有三可灭”中间不宜断开,故排除AB;“无益于国”是状语后置句,即“于国无益”,对国家没有好处,应连在一起,排除C。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掌握文化常识的能力。B.选项将“顿首”“稽首”的意思弄颠倒了。顿首,头碰地即起。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稽首,“稽”是“停留,拖延”的意思,稽首的意思是头触碰在地上且停留一会儿。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如语境中,皇甫绩拜天子时用稽首,顾子元对皇甫绩用顿首。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感激”错误,原文是“深自感激,命左右自杖三十”,感激的意思为感奋,因受感触而精神振奋。皇甫绩并非感激(感谢)祖父虽对他严厉,却不责罚他。而是感奋自己的身世,觉得自己更加需要振奋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庭训”,指父亲的教导或父母的教训;“于”,表被动,被;“克”,克制;“躬”,自己,自身;“成立”,成人自立。(2)“俄”,不久;“乞骸骨”,请求退休;“征”,征调,调;“中使”,宫中使者;“顾问不绝”,络绎不绝,后面派的使者能望得见先前派出来的使者。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译文皇甫绩字功明,安定朝那人。皇甫绩三岁就成了孤儿,为外祖父韦孝宽所养育。他曾与诸位表兄下棋,韦孝宽因他懒于学业,用严格的训令来督促他,但可怜他年幼丧父,特别原谅他。皇甫绩叹气说:“我没有父母教训,被外祖父抚育,如不克制自己,自我勉励,怎能成人?”他十分感奋,让别人打他三十棍子。孝宽听说此事,对着他流泪。他于是专心致志,一心向学,于经书史书多有涉猎。周武帝还是鲁公时,推荐他担任侍读。武帝曾避暑于云阳宫,由太子(即后之宣帝)监国。卫刺王在首都作乱,城门已闭,百官都逃走一空。皇甫绩听到后奋勇赴难,在玄武门遇皇太子,(太子当时避难楼上,)太子特下楼拉着皇甫绩的手,悲喜交集;叛乱平定后,武帝听说了他的事情,并嘉奖了他,升官为小宫尹。隋朝开皇元年,出京任豫州刺史,不久任命他为都官尚书。几年后,转任晋州刺史。将去做官,跪拜高祖说:“我实在平庸,又见识浅陋,对国家无益。因此常想冒着危难来报答国家的大恩。现在陈国还在,按我的揣度,有三个条件,可以灭他。”皇上问他缘故,皇甫绩回答说:“大国吞并小国,这是一个理由;正义的国家讨伐不正义的国家,这是第二个理由;接纳叛臣萧岩,对我们来说,就有了攻打它的理由,这是第三个理由。陛下若命勇武的将士(前往征讨),我请求加入军队,出点头发丝那么大的小力。”隋文帝嘉奖他的壮志,慰劳他,然后派遣他去。平定陈国后,任命他为苏州刺史。高智慧等人在江南造反,苏州州民顾子元发兵响应,高智慧借助他来攻打皇甫绩,双方相持了八十天。顾子元一向感激皇甫绩的恩典,在冬至日,派人送上牛肉和酒。皇甫绩在给顾子元的信里说:“以前陈朝独自抵抗我朝,江东百姓饱受困苦。好在上天辅助仁德之人,假借我朝之手,进行了一次轻微的讨伐,陈朝当时就土崩瓦解。金陵的百姓,死而复生;吴郡、会稽的臣民,白骨上又生出了肉。你们只应感恩戴德,欢歌庆祝,怎能够自比那些对主人狂叫,并噬咬主人的疯狗?你既然不是我的臣民,何必尽上酒之礼?我是大隋国的将领,怎容与你外交?即便是遇到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的惨况,也不应相往来,何况你有足够的粮草兵马,又有高城深沟,你只需坐着等待援兵,对付我就绰绰有余了,何必劳你学着轻薄陈旧的风俗,说些虚伪的话,想阻拦我这个忠臣的心,白白地想迷惑我骁勇将士的大志?想用这些来见到你期待的目的(指望我们放了你),那是不可能的。你要好好地想想你的活路,并告知百姓,如能早日改变迷惑的心思,那你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还不算走得太远。”顾子元得到书信,就在城下叩头认罪。杨素的援兵也到了,合兵打败了叛军。朝廷授皇甫绩为信州总管、十二州诸军事。不久皇甫绩因病请求退休,有诏调他回京,并给赐他御药。宫中的使者去拜见慰问他,络绎不绝,后面派的使者能望得见先前派出来的使者。在家中去世,时年五十二岁。(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祝英台近·晚春①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宋代辛弃疾宝钗分②,桃叶渡③,烟柳暗南浦④。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啼莺声住?鬓边觑⑤,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注】①作者从到江南之后,就受到压抑,不被重用。他恢复中原的壮志难以实现。②宝钗分:钗为古代妇女簪发首饰。前人每以分为两股的钗作为别时留赠之物。③桃叶渡:在南京秦淮河与青溪合流之处。这里泛指男女送别之处。④南浦:水边,泛指送别的地方。《楚辞·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⑤鬓边觑(qù):觑为细看,斜视之意。斜视鬓边所插之花。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的前三句连用三个有关送别的典故,描绘了一幅情致缠绵的离别图景,表达了主人公送别时凄苦怅惘的心境。B.寇准说“春色将阑,莺声渐老”,莺啼预示春将归去。“都无人管”与“更谁劝”,进一步抒发了怨春怀人之情。C.与常见的辛弃疾的豪放词不同,这是一首纯粹的写深闺女子暮春时节、怀人念远、寂寞惆怅的相思之情的闺怨词,属婉约词。D.结尾处,春归去,为何不把愁带去?即季节变了,游人啊,为何还未归来?借梦呓之语,表盼归之情,使人“魂销意尽”。15.请分析这首词是如何体现主人公离别后复杂的心理活动的。【答案】14.C15.(1)通过直接的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上片“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情人分别后,害怕登楼远眺,勾起离别的相思,更何况是十日有九风雨的风雨晦冥的时节呢?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主人公离别后的相思苦痛。(2)通过景物烘托人物的内心。“十日九风雨”通过十日九风雨的天气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表达了女子别离后的伤心,忧郁。“断肠片片飞红”写出了晚春时节花儿凋零的景象,花儿的凋零,冷落凄清,让人断肠,表现了女子的伤心落寞。(3)动作描写(或者白描手法、描摹神态)。一个“觑”字,把闺中女子娇懒慵倦的细微动态和百无聊赖的神情生动的刻画出来。女子数花瓣卜归期。一瓣一瓣数过了,戴到头上,又拔下来,再一瓣一瓣从头数。这种单调的反复动作既令人感到可笑又叫人心酸,充分表现出女子的痴情。(4)通过梦境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主人公梦中还在哽咽怨叹“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借梦呓之语,表盼归之情,使人“魂销意尽”,表现了女子的痴情和思念的苦痛。【解析】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理解能力。C.“这是一首纯粹的写深闺女子暮春时节、怀人念远、寂寞惆怅的相思之情的闺怨词,属婉约词”表达有误,结合注释①可知,这是一首具有政治内涵的词作,乃词人假托一个女子叙说伤春和怀念亲人的苦愁,寄寓对祖国长期分裂的悲痛。《蓼园词选》云:“此必有所托,而借闺怨以抒其志乎!”作者从到江南之后,就受到压抑,不被重用。他恢复中原的壮志难以实现,故假托闺怨之词以抒发胸中的郁闷,这和他的另一首名作《摸鱼儿》(……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是同一情调,同一抒情手法。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的情感的能力。通过直接的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情人分手后,登楼远眺,怀念离人,已是使人不胜其感情负载了,更何况又总是十日有九日地遇到那风雨晦冥的时节呢?刮风下雨,虽能登楼而不能远望,这是使人痛楚的一个原因;风雨晦冥,大自然的阴冷更加深离人的凄苦情怀,这又是使人痛苦的一个因素。只此一句话,就有多层涵义,层层深入,对比映衬,令人不忍卒读!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主人公离别后的相思苦痛。上片“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情人分别后,害怕登楼远眺,勾起离别的相思,更何况是十日有九风雨的风雨晦冥的时节呢?通过景物烘托人物的内心。“十日九风雨”,十天里有九天风号雨骤。“断肠片片飞红”,片片飘飞的花瓣令人断肠,悲愁,通过天气和落花,表现了女子的伤心落寞,悲伤到极点的心情。动作描写(或者白描手法、描摹神态)。“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作者精心选择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把一个闺中少妇,盼望游子归程的复杂心理状态,活灵活现描绘了出来。她把头上的花钿取下来,一个花瓣,一个花瓣地细细数过。她相信自己心中的占卜:一个花瓣代表游子归程的一个日程。花瓣有数,相信游子归程也有定准,她心里因此得到了满足。但是,她数过后又戴上,戴上后又不放心,再次取下重数。这种反复的动作,曲折地表现了闺中少妇那复杂的感情。通过梦境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写她即使昏然入睡之后,还哽咽叨念,春天到来,把忧愁送来了;怎么春天离去,却不把忧愁给带走呢?这也就是说,季节变了,远方的游人啊,怎么还不回来呢?描写思念远人归来之情,真是无以复加了。作者把女子的痴情和思念的苦痛竟写得如此细腻而缠绵,如同沈谦所形容的,使人“魂销意尽”,艺术的魅力竟是那么强烈!(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逍遥游》中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论语》中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在党员身上,就是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3)《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我决起而飞②.抢榆枋而止③.见贤思齐焉④.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⑤.吾师道也⑥.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决”“抢”“枋”“省”,“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不要丢字。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约在五年前,跨界作为一种新潮的娱乐概念,让人眼前一亮。然而,五年过去了,重新__________跨界的形式和内涵,显然已经__________。如果说,五年前或者正常的跨界还是基于艺人专业之外的半专业能力,今天的很多跨界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咖位和流量。跨界本身并非贬义词,文艺界跨界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文学界名家大家中不乏新闻工作者和编而优则写的编辑,海明威、马尔克斯、金庸等人的故事一直为人称道。而在影视界,这种现象则更为普遍,写而优则导,演而优则导,摄而优则导的大有人在,而且很多人都在跨界转型中获得了更大的成功。()正是因为行业间联系紧密,合作多、交叉多,在一个行业浸润久了,__________中便可摸清另一个行业的门道。再加上早期积累、天赋、后天进修等,跨界只是一件__________的事。但是,当跨界渐成一种风气,流量取代天赋、能力和专业水平成为进入所有行当的敲门砖,跨界行为也开始被频繁诟病为“不务正业”,是急于求成地“分一杯羹”。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审视大相径庭耳闻目睹应运而生B.审查南辕北辙耳闻目睹应运而生C.审查南辕北辙耳闻目染水到渠成D.审视大相径庭耳闻目染水到渠成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分析他们跨界成功的原因不难发现,即使所跨的两个行业差异巨大,但是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B.虽然所跨的两个行业差异巨大,但是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他们跨界成功的原因不难发现。C.分析他们跨界成功的原因不难发现,虽然所跨的两个行业差异巨大,但是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D.即使所跨的两个行业差异巨大,但是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分析他们跨界成功的原因不难发现。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19.下列各句中的双引号,和文中“分一杯羹”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天气。B.跨界行为也开始被频繁诟病为“不务正业”。C.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D.当苏炳添在东京奧运会上成功晋级时,所有的中国人都在狂呼“苏神”。【答案】17.D18.C19.A【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和成语的能力。第一处,审视:仔细地看,反复分析。审查:审核、调查,或者说是对某项事情、情况的核实、核查。也指软件工程中的一个步骤。审视的重点是看;审查的重点是调查核实。语境对象为“跨界的形式和内涵”,不是带有目的性地调查核实,应使用“审视”,排除BC;第二处,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南辕北辙: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后文语境“五年前或者正常的跨界还是基于艺人专业之外的半专业能力,今天的很多跨界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咖位和流量”应该是指前后相差很大,应使用“大相径庭”;第三处,耳闻目染:指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语境“在一个行业浸润久了”强调经常性和不知不觉的影响,而不是“亲身”看到听到,应使用“耳闻目染”,排除A;第四处,水到渠成: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沟渠。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应运而生:旧指应天命而产生。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根据前文“再加上早期积累、天赋、后天进修等”判断,此处更多指的是具备了这些条件,而非时机,应使用“水到渠成”。另外,“应运而生”一般不作定语。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联系上下文,根据上文“很多人都在跨界转型中获得了更大的成功”,承接部分“分析他们跨界成功的原因不难发现”较为合适;根据下文“正因为行业间联系紧密”判断,句子末尾应该是“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故排除BD;“虽然”和“即使”两个词语,前者表示事实,后者表示假设,语境“所跨的两个行业差异巨大”是事实,故用“虽然”更好,排除A。故选C。【19题详解】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原文中“分一杯羹”中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A.句中引号表示特殊含义;B.句中引号表示突出强调;C.句中引号表示突出强调;D.句中引号表示特定称谓。故选A。(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家三甲医院一年有5万个号被浪费。近日,这条消息引发关注。①,就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患者为什么会爽约,首先是在于当前的门诊预约没有建立起契约精神,充其量还只能算是一个诊疗关系意向书,患者方面弃之不用而没有任何损失,医生方面也不会因患者不来而刻意等候。当然,号源被闲置也不全是爽约的事,②。比如,有的医院同时提供现场、公众号、APP以及114平台预约挂号,假如给了114平台20%的号,预约的人少了,③,但这些号什么时间分给其他平台,就存在一些技术问题,给早了,这边会提前没号,给晚了,就可能过期作废。为此,建议各医院建立预约收费制,凡预约必须交定金,避免无成本爽约。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请用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简述文段的主要内容。要求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答案】20.①如果爽约问题不解决②有的还在于技术手段的不足③这些号可能就会被闲置21.因为患者的爽约,预约平台的技术不足,造成了一些三甲医院大量的号源被浪费的现象,因此,建议各医院建立预约收费制度。【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前面讲每年医院有很多号被浪费,后面讲“就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此处应该是表假设的条件,也就是这些问题不能被解决,根据前面内容可知,是挂号爽约问题,所以此处需要写与“不解决爽约问题”相关对的内容。第二处,前面讲“号源被闲置”,后面举例说明,如平台预约挂号,什么时间分给其他平台,存在一些技术问题,此处应该是讲“号源被闲置”的原因之一技术问题。第三处,前面是假设的条件“给了114平台2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的号,预约的人少了”,后面讲“这些号什么时间分给其他平台,就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也就是说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些号的重新分配,那么可能会导致这些号被闲置。【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和选用句式的能力。材料一共七句话。前三句明确问题,医院有很多号被浪费。然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如第四句分析原因“当前的门诊预约没有建立起契约精神”,第五句讲第二个原因,也就是技术问题,第六句举例说明。最后一句明确结论,如“建议各医院建立预约收费制”。题干要求用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可以用关联词“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由于……所以……”等。本题原因为“患者的爽约”“技术手法”等,结果为“建议各医院建立预约收费制度”。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教育是国之大计,关于人才的培养,涉及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正如《礼记》提出的“大学之道”,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层次。这可视为对传统教育理论的一种概括:个人应当先求知、立志,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道德修养,以此为前提,追求家庭的和谐、国家的振兴。上述材料能给成长中新时代青年以怎样的启示,请结合自身发展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审材料:材料首先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关于人才的培养,涉及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再以《礼记》观点进行驱动,任务驱动自然延伸到“成长中的新时代青年结合自身发展”发表对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教育和人才培养涉及面很广,为避免泛泛而谈,材料中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对教育的理念、人才的培养目标做了限定,即新时代的青年要具有时代精神、家国情怀。在审题的过程中考生要综合材料,并理清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全面立意。对材料关键点——“个人应当先求知、立志,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道德修养,以此为前提,追求家庭的和谐、国家的振兴”的理解把握是区分和评判考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抓手。从逻辑上看,人才的培养必须具备几个方面,即“求知”“立志”“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道德修养”“追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求家庭和谐”“国家振兴”。其中“求知”“立志”“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道德修养”,是“追求家庭和谐”“国家振兴”的前提,构成承接关系。要对文章进行全面立意,就必须对人才培养的几个条件综合分析,并使之形成合乎逻辑的关系。这也可以视为评判考生是进行全面立意还是片面立意的一个重要依据。审任务:本题主要由材料、导写语和要求三部分组成,写作的任务主要体现在材料和导写语中,从材料开头“教育是国之大计,关于人才的培养”,到最后“个人应当先求知、立志,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道德修养,以此为前提,追求家庭的和谐、国家的振兴”以及导写语“成长中的新时代青年”“自身发展”等信息中发现,本次作文题的主题是新时代青年谈如何成长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人才。任务中的“新时代青年”,要求文章的思考和立意必须站在特定的时代节点,从新时代青年的角度思考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任务中的“自身发展”,引导考生将人才培养与自身实际、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问题,进行有目的、有层次的思考。行文思路:根据材料“大学之道”和要求确定观点“新时代青年如何成为家国需要的人才”,然后论述成长中的新时代青年应该如何去做,从成长中的新时代青年的视角去看待和分析问题,用层进式结构论述,最后总结观点。立意:1.新时代青年谈如何成长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人才。2.培养什么人,是教育首要问题。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2-11 22:24:31 页数:20
价格:¥5 大小:74.53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