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7
2
/7
剩余5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南阳市2021年秋期高中二年级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钱穆认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源于五经,是人与人、族与族、文与文相接相处的精神,是“天下一家”的崇高文化理想。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但不与宗教相敌对,因此不妨称之为“人文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A.是礼乐制的产物B.重视历史传承和教育C.受宗族观念影响D.与宗教信仰关系密切2.先秦儒家经典《尚书》记载:尧帝恭敬节俭、道德纯备,由是家族亲密和睦、万邦诸侯和谐相处,因此尧帝备受天下百姓爱戴。《论语》《孟子》也有类似记载。这些记载A.意在规劝君主实行德治B.反映出儒家爱民如子的价值追求C.说明尧帝时期民风淳朴D.增强了春秋诸侯国的历史认同感3.荀子一方面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另一方面又吸收庄子和道家的天论,发展出“天人之分”的学说:杂家则“兼儒墨,合名法”,用拼凑式的做法把各家思想综合起来。这些现象说明战国时期A.各派思想相互吸收融合B.儒家兼收并蓄体系逐渐完善C.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D.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4.梁启超把春秋战国时期几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分别概括为“无治主义”“德治主义”“法治主义”等。下列选项中说法最准确的是A.“无治主义”适用于战争频繁的乱世时期B.“德治主义”在战国时政治实践非常充分C.“法治主义”是战国变法的主要理论依据D.这些“主义”都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趋势5.董仲舒《春秋繁露》中说:“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对应),春秋冬夏之类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故日受,由天之号也。”其根本目的是A.阐述了人的情绪变化与四季更替的关系B.说明人是天的产物且受天的支配C.为“君权神授”学说提供了理论上的根据D.指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合理路径6.理学家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是对所有社会成员而言的,尤其是针对君王贵族和士大夫阶层而言的,但这种主张被推行的实际结果,变成了统治者限制平民百姓享受最基本的生活权利的利器。这一现象反映了A.理学思想阻碍社会发展B.理学思想顺应现实政治需要C.民众生活变得曰益艰难D.理学家的思想需要成熟完善7.宋代的文言小说多采自民间,世俗化倾向强烈,充满市井气息,但其内容往往微言大义,搜寻教训,理性色彩浓重,与唐代相比,它们既缺乏雍容华贵的气魄,也少了文辞华艳的美感。材料旨在说明宋代A.重文轻武治国思想得到落实B.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C.理学在世俗文化中得以推广D.科举制度推动文化艺术繁荣8.朱元璋时,程朱理学被定为一尊,一时间风头无两;明中后期,阳明心学“其教大行”,致使“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这一变动说明A.心学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B.思想变动植根于时代需要 C.理学遭到知识分子的抛弃D.儒家的价值取向得以重构9.南宋学者叶适指出:“读书不知接统绪,虽多无益也;为文不能关教事,虽工无益也: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叶适思想相似于A.朱喜“格物致知”B.陆九渊“知行合一”C.董仲舒“天人合一”D.顾炎武“经世致用”10.下表是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学者的一些主张摘录。据此可知,它们都A.蕴含理性的精神B.强调知识的重要性C.推崇公德的构建D.提倡人文主义精神11.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有一句名言:“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马丁·路德说:“灵魂得救在于心中的信仰,而不在于表面仪式。”二者都A.表现出无神论者的勇气B.反对外部世界的权威C.隐含人文主义思想情感D.主张人生来自由平等12.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传统大学除了在数量、地域分布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外,这些大学在指导思想、管理体制、课程和教学内容科学研究等方面向世俗化、民族化、人文化、科学化、现代化方面进一步发展。材料旨在说明文艺复兴A.推动了教育近代化B.标志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C.以人文主义为核心D.宣传了资产阶级文化思想13.“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比较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A.对现世生活持悲观态度B.以圣神主义为文艺核心C.仍然受宗教神学的束缚D.形成系统条理的世界观14.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伦理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获利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伦理A.体现了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B.有利于封建民族国家的形成C.打破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D.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15.17世纪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认为,国家不是公民权利的创造者,而是由公民权利派生的,是契约之下的产物,国家的权力应该属于所有签订契约的人民,不能捍卫或侵犯了公民权利的政府,就违背了人们建立政府的初衷,就没有合法性。这一学说A.正确揭示了国家的起源问题B.推动了近代民主宪政政体的建立C.标志着社会契约论臻于完善D.促进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16.卢梭认为:“主权不是别的,它就是公意的行使,所以它永远都不能被转让。既然主权者不过是一个集体的存在,那么除了它自己,任何人都不能代表它。行政权可以被代表,但是意志却不能。”卢梭意在强调A.天赋人权B.人民主权C.人人平等D.权力制衡17.英国史学家阿伦·布洛克说:启蒙运动的了不起的发现,是把批判的理性应用于权威、传统、习俗,是宗教、法律、社会方面的,还是政府方面的……启蒙运动对权利和自由的激情释放出一种毁灭性的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削弱了对共同体的任何感觉。材料认为 A.理性的作用应该全面否定B.个人主义的释放毁灭了启蒙运动C.个人主义与启蒙运动无关D.启蒙运动进步的同时也有局限性18.中国的印刷术用于传播古老的观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药加固了皇帝的统治,而不是正在出现的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针除郑和用于著名的远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样用于世界范围的探险、贸易和帝国的建立。对上述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三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B.科学技术的作用深受社会环境的制约C.中国三大发明促进西方社会转型D.中国古代科技未能推动中国社会发展19.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下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政府重农思想的体现B.农民生产经验的总结C.古代天文学家的智慧D.历法领先世界的标志20.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D.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21.钱锺书云:“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相比唐诗多以自然意象来寄寓诗人情感,宋诗更多地省思主体的内在,往往在写景抒情中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理解。这反映了A.社会思想对诗歌的影响B.宋代诗词理论比唐代进步C.经济发展影响诗词创作D.抒情诗逐渐让位于说理诗22.《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日大篆,二日小篆……八日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B.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C.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D.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23.元代书法家杨维帧在《绘图宝鉴序》中指出:“书盛于晋,画盛于唐宋,书与画一耳。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这段话可以用来说明A.士阶层的崛起B.审美标准的变化C.文人画的起源D.元代书画的成就24.右图是一枚纪念近代某科学家的邮票,邮票图案包括肖像、月球、望远镜等元素。这位科学家A.开启了近代天文学的发展历程B.奠定了近代科学的方法论基础C.完成了自然研究的理论大综合D.改变了人们对时空属性的认知25.“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擦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是指A.经典力学B.相对论C.量子论D.进化论26.“经启蒙运动熏陶出来的人们的高涨的自我意识,使得那个时代感到已经不再需要上帝,不再需要将上帝当成为解释万事万物的第一因,而是认为,全部的生命奥秘都能够用自然法则来解释。”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文艺复兴促进了人性的完全觉醒B.达尔文进化论揭示了人类起源 C.牛顿力学科学地解释了自然现象D.启蒙思想宣扬了唯物主义理论27.钱学森认为:“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项中,符合钱学森所述观点的是A.蒸汽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工业革命B.电动机——飞机——一第二次工业革命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D.电磁波——无线电——第三次科技革命28.下表反映了清末民初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这一时期的思想界A.反侵略逐渐成为共识B.学习西方不断深入C.盛行崇洋媚外的风气D.不同学派相互渗透29.据学者研究,晚清成册的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以上,其中翻译多于创作,翻译的数量占总数的三分之二。但1840-1899年中国翻译的外国小说仅7部,这主要是因为当时A.国人更关注西学中的器物与制度B.西方文化的传播遭到顽强抵制C.清政府闭关锁国状态刚刚被打破D.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强大影响力30.孙中山说“在没有革命以前,多数人的观念只知道民族主义,他们对于民权主义不明白,对于民生主义更是莫名其妙。革命成功后,大家对于何以要成立民国,都是不求甚解。心悦诚服实行民权、赞成共和的同志,还是很少。”这说明A.民主共和不合中国国情B.革命阵营内部潜伏危机C,三民主义缺乏群众基础D.民族主义存在历史局限31.孙中山不仅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还是在中国最早探索社会主义的先驱。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主要是一种探索在中国防患于未然、避免发生社会革命又让人民享受共同富裕生活的学说,是要在中国建立一个“安乐国家和快活世界”。据此判断,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A.民族主义学说B.民权主义学说C.民生主义学说D.政治革命学说32.有学者在介绍近代中国某股社会思潮时评论道,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反映出该股社会思潮A.旨在彻底打倒传统权威B.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C.受唯物史观的巨大影响D.确保了民主政治的真正实现33.在中国近代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启蒙思想从囿于智识阶层的观念开始渗透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实践当中,并由此得到现实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甲午中日战争引领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转型B.辛亥革命完成了“从欧化到再生”的过程C.这一现象推动了近代中国革命阶段的转变D.新文化运动加剧了社会思想的冲突与分化34.“五四”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等数种:“五四”之后仅一年多时间,此类 报刊就增至400多种,遍布大江南北。经验主义、实验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民主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都有文章介绍,都是知识分子谈论的话题。这一现象A.导致知识分子分化为不同派别B.导致民众思想陷入混乱局面C.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D.致使传统思想退出历史舞台35.毛泽东的某文献如下论述:“如果说,民主革命没有自己的一定任务,没有自己的一定时间,而可以把只能在另一个时间去完成的另一任务,例如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该文献应该发表于A.国民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36.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讲:“邓小平只有一种务实意识,为了能改革成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这一点上,他与毛泽东不无相似之处。”材料表明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共同点是A.与时俱进B.实事求是C.群众路线D.独立自主37.1954年,高等教育部确定北京大学等6所高校为“全国性的重点学校”,此后又陆续确定了一批全国重点高等学校,到1960年达到了64所。1978年国家确定了88所高校为“全国重点高校”,1979年底则达到了97所。以上发展重点高校的举措A.适应了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B.完成了普及高等教育的任务C.解决了科技人才紧缺的问题D.照搬了苏联教育发展的模式38.1988年,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进一步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列我国科技成就属于该论断提出之后取得的是A.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B.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神舟”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D.制成“银河一1号”计算机39.近代某种文艺风格要求以社会分析为核心,以写实的艺术方式,通过对人物形象及其经历细致、透彻地描写来揭示出深刻的社会问题,进而试图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据此可知,该文艺风格为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40.一位文学评论家在评价某一时期的作品时说道:“这些作品看上去总有些荒谬,然而稍加思索就会感觉到这种荒谬只是形式上的,它们反映的正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一些异已的力量总在压抑着人群,剥夺我们自然的权利,然而我们却毫无反抗之力。”上述作品A.深入剖析社会并揭露了资本罪恶B.是无产阶级革命者斗争动力之源C.猛烈抨击现实并将情感寄托未来D.体现了对战争和社会危机的反思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共3题,41题14分,42题14分,43题12分,共40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汉武帝时,广开献书之路。河间献王好儒学,从民间收集经过秦火保留下来的《尚书》《礼记》等古文先秦旧书,经考辨将正本献给朝廷。《汉书》评价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颜师古作注解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淮南王亦好书,但“所招致率多浮辫”,故颜师古说他“言无实用耳”。一摘编自《汉书》等材料二清代学者阮元批评宋明理学家“自遁于虚而争是非于不可究诘之境”,而清儒“束 身修行,好古敏求,不立门户,不涉二氏(即佛、道),似有合于‘实事求是,之教”。阮元进一步评论道,“实者,实事也。圣贤讲学,不在空言,实而已矣”。近人梁启超也认为清儒“以实事求是为学鹄,颇饶有科学的精神”。梁启超笔下的科学精神,是指“善怀疑,善寻间,不肯妄徇古人之成说与一己之臆见,而必力求真是真非之所存”等。——摘编自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等(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的背景,并简析河间献王被评价为“实事求是”的原因。f6分)(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阮元批评宋明理学家的原因,并指出梁启超所述“实事求是”的新内涵。(8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论,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毫不妥协同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各种势力进行斗争。一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90多年前,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摘编自唐海英《弘扬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材料三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治理结构和社会方面。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成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摘编自傅高义《邓小平时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了那些革命斗争,并如何“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井冈山道路”的实践成果。(2分)(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三中富国强民道路和根本转型的含义。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者的共同目标。(6分)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从文艺复兴开始,“再生”和新生的思想就作为一种纲领和追求,伴随出现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各个方面……“再生”这个概念所肯定和颂扬的东西,却恰恰是重新返回对古代、古典、希腊和罗马价值观的有计划研究。文艺复兴开始,文化的觉醒就首先表现在从艺术到文明生活的各个领域里对人、对人的价值的重新肯定。所以,从初始阶段起,作家和历史学家们最关心的题材就是人、人的世界和人们在世界上的活动……在这样的现实中人的历史、人的命运、人的形象和人的身体成为关注的中心。一[意]欧金尼奥·加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材料二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民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手段制裁他,“强迫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中“再生”概念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4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卢梭思想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8分)2021年秋期高中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1—5.BAACC6—10.BCBDA11—15.CACDB16—20.BDBDD21—25.ABCBA26—30.BCBAC31—35.CACCD36—40.BACCD41.(1)背景:秦朝焚书坑儒和秦汉之际的战乱造成大量文化典籍遗失;国力强盛,大一统局面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巩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汉武帝大力推崇儒学,重视文化教育。(任答4点,4分)原因:河间献王喜好儒学,致力于收集、保存《尚书》《礼记》等先秦旧书;注重对文化典籍的考辨,求真务实等。(2分)(2)原因:清初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追求朴实的治学风气等新气象;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宋明理学务虚不务实、日益走向僵化;程朱理学日益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工具;程朱理学压抑人性,不利于社会的进步等。(任答4点,4分)新内涵:对待学术和治学的科学精神,具体包含善于质疑,以批评、怀疑的态度对待学术;敢于求真,不妄议、不臆测,勇于探寻真理;倡导近代科学精神等。(任答2点,4分)42.(1)斗争及理念:先后发动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坚定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和国家完整统一;领导国共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将旧三民主义发展到新三民主义。(6分)(2)成果: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或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指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或建立新中国)。(任答1点,2分)(3)含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或改革开放道路);(2分)转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或独立富强)(2分)43.(1)内涵:复兴古典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1分)历史背景: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和世俗知识分子(新兴资产阶级)的成长;教会压抑人性(宗教文化钳制思想)。(3分)(2)内容: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提出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3分)影响: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成为法国大革命的理论武器;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解放运动。(任答3点,5分)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河南省实验中学2021-2022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带答案).doc
河南省南阳市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河南省南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附答案)
河南省2022年上学期南阳市高二英语期中考试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1-11-25 16:55:04
页数:7
价格:¥3
大小:7.98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