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0-2021学年枣庄市滕州市北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0-2021学年枣庄市滕州市北辛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2.浓硝酸和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4HNO3= Zn(NO3)2+2H2O+2X↑,则X为(   )A.H2B.NH3C.NOD.NO23.下列有关原子、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B.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C.原子、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5.化学学习中常遇到“一定”或“不一定”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的反应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6.2018年9月,仪征园博会主题为特色江苏,美好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乱排废水B.垃圾分类C.节约用电D.增加植被7.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是所有原子都含中子 B.原子中的原子核体积很小,但质量较大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一定相同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1%的稀盐酸比35%的浓盐酸PH大9.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熄灭酒精灯B.  倾倒液体C.     过滤D.  稀释浓硫酸10.下列实验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和水蒸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浓硫酸的洗气瓶,收集B探究镁、银、铜金属的活动性将光亮的镁条和银条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C鉴别纯铝和硬铝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D探究铁锈蚀的条件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入有适量水的试管中,观察A.A、B.B、C.C、D.D、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鲜果汁B.液氮C.生铁D.空气12.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粒子共能表示三种元素B.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bC.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D.若b、d的元素符号分别为X、Y,那么它们能形成化学式为XY2的化合物13.下列相关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蔗糖溶液不能导电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粒子B实验室里,常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参加反应的分子或离子直接接触,因此反应比较快C稀硫酸和稀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D氢氧化钾和稀硫酸能发生化学反应氢离子和氢氧根粒子结合成水分子A.AB.BC.CD.D14.某元素的氯化物化学式为RCl2,且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95,则其氧化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    )A.40%B.20%C.60%D.50%15.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煤气是由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B.甲烷属于有机物C.钢铁和铝合金都是合成材料D.化石燃料都含有碳元素16.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氧气可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以能使带火星复燃的气体一定是氧气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17.下列说法中,全部正确的是(    )A.缺钙可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试管可以用作物质之间反应的容器C.电解水中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D.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18.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22245反应后质量/g待测2014A. y一定是催化剂B.反应过程中Z与Q的质量比为12:7C. 表中“待测”值为17D.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19.化学学习要建构若干基本观念,以下四类化学基本观念中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分类观:从组成上看二氧化碳和酒精(C2H5OH)都属于氧化物B.元素观: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C.变化观: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D.微粒观: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2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涉及到四种原子B.该反应生成三种物质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D.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21.用化学符号填空。(1)2个亚铁离子:______。(2)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______。(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4)烧碱:______。 22.“5G”改变生活,中国芯彰显中国“智”造,芯片的基材主要是高纯硅,如图是制备高纯硅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查阅资料】常温下,氯化镁呈中性;硅在加热条件下会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硅。(1)2019年,我国华为公司推出了5G商用芯片。制造芯片要用到高纯硅,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2)反应Ⅰ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3)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Ⅱ要在无氧气环境中进行,原因是______(答出一种即可)。(4)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所得粗硅应充分洗涤,以除去表面可能含有的______(填化学式)。(5)反应Ⅰ简要叙述检验盐酸已过量的方法______。2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请将“元素”、“原子”、“分子”填入a、b,c空中,从而完成元素、原子、分子与物质之间的正确关系图1.图中a:______,b:______,c:______。(2)图2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①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②硒(Se)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③硒元素与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______相同。(3)图3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某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则图中X的值是______。24.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序号)。①洁净的空气②二氧化碳③铜④冰水混合体⑤液氧⑥矿泉水⑦四氧化三铁25.0.2molO2与______molH2O所含有的氧原子个数相等.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26.(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3个铁原子_________,氮元素__________。 (2)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镁元素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27.某化学学习小组借助下列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及相关试剂粗略测量空气中O2的体积百分数。(1)实验前用10%的H2SO4溶液清洗铁钉至有气泡产生。用H2SO4溶液清洗的目的是______。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2)已知试管剩余空间和导管的体积为40mL,导管截面积约为1cm2,形成稳定液柱时,读取读数为8.2cm。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3)实验时发现上述测量过程因反应较慢耗时较长,对其影响因素作如下分析:【提出假设】假设一:溶液的pH不同;假设二:NaCl溶液的浓度不同;请你再提出一种假设,假设三:______不同。【进行实验】借助上述实验装置,通过取体积、浓度相同NaCl溶液调节溶液的pH获得了如下实验数据:pH2.05.56.06.57.08.0液柱高度(cm)01.38.28.28.28.2形成稳定液柱时间(min)3.03.05.15.315.617.5【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为缩短实验测定时间,pH的最佳范围是______。【实验反思】当pH=2时,没有观察到稳定液柱形成的原因是______。【注意:如果能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请你设计实验,探究NaCl溶液的浓度对铁生锈速率的影响。实验骤:______。实验现象:______。28.某小组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实验。(1)如图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主要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字母序号);(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图E中操作还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3)配制11%的氯化钠溶液100g。按如图进行称量和量取,其它操作均规范无误,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11%(填“大于”、“小于”或”不能确定”)。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29.九年级一班李华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菜的时候不小心将食醋撒到了鸡蛋上,然后发现鸡蛋壳表面有气泡产生,经查阅资料,李华知道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李华同学找到化学老师做了以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2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假设鸡蛋壳中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酸和水),加入稀盐酸的量与生成气体的量如图所示,试求: (1)12g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2)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A解析:解: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爆竹爆炸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叶等腐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守恒,可确定X的化学式为NO2。3.答案:B解析:解: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故正确;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不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故错误;C、原子、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故正确;D、分子、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故正确。故选:B。A、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解答;B、根据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解答;C、根据原子、分子的性质解答;D、根据原子、分子的性质解答.本题难度不大,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可分性,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4.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解: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A错;B、热胀冷缩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化引起的,故B错;C、物质的构成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故C正确;D、质子数不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相等,不属于同种元素,故D错。故选:C。A、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根据热胀冷缩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化引起的;C、根据物质的构成微粒考虑;D、根据质子数不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熟记分子的性质和特点,并能灵活运用.5.答案:B解析:解:A.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但是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是一种盐,其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错误;B.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两种元素组成,故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碳酸钠,故正确;C.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属于酸碱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错误;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属于化合物,故错误。故选:B。A.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来分析;B.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中和反应以及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分类,关键是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通过举出反例把有疑问的观点推翻即可。6.答案:A解析:解:A、乱排废水会污染水资源,故A错误;B、垃圾分类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节约资源,故B正确; C、节约用电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有利于环境保护,故C正确;D、增加植被可以吸收空气中有害物质,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正确。故选:A。A、根据乱排废水会污染水资源进行解答;B、根据垃圾分类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可以节约资源进行解答;C、根据节约用电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进行解答;D、根据增加植被可以吸收空气中有害物质进行解答。环境问题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了解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防治措施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答案:D解析:解:A、氢原子没有中子,A说法正确;B、原子中原子核体积小,但质量很大,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B说法正确;C、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说法正确;D、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D说法不正确;故选:D。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体积小,但质量大,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明确原子的构成是解答本题关键。8.答案:D解析:解: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说法错误。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相同,如硝酸铵(NH4NO3)中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有一种元素,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错误。D、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1%的稀盐酸比35%的浓盐酸酸性弱,1%的稀盐酸比35%的浓盐酸pH大,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判断中和反应时一要看反应物是否是酸和碱,二是看生成物是否是盐和水,二者缺一不可. 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相同.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D、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单质的特征、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9.答案:D解析: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A、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过滤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0.答案:D解析:解:A、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氯化氢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B、将光亮的镁条和银条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中,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Mg>Cu;Ag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镁>铜>银,故选项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C、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将两者相互刻画,比较硬度,可以鉴别纯铝和硬铝,故选项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 D、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入有适量水的试管中,没有进行对比实验,不能探究铁锈蚀的条件,故选项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故选:D。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1.答案:B解析:解:A、鲜果汁中含有维生素、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液氮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C、生铁中含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D、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B。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12.答案:C解析:解: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d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3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a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原子;d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b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d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则b、d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2、-1价;若b、d的元素符号分别为X、Y,它们能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Y2,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判断。B、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D、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b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e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据此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3.答案:A解析:解:A、蔗糖溶液不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实验室里,常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是因为参加反应的分子或离子直接接触,因此反应比较快,该选项说法正确;C、稀硫酸和稀盐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该选项说法正确;D、氢氧化钾和稀硫酸能发生化学反应,是因为氢离子和氢氧根粒子结合成水分子,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A、蔗糖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水分子和蔗糖分子;B、反应物接触越充分,反应速率越快;C、酸之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D、氢氧化钾和稀硫酸混合时,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蔗糖在水溶液中不能电离,因此蔗糖溶液中不含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离子,所以不能导电,要注意理解。1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某元素的氯化物化学式为RCl2,且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95,可确定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某元素的氯化物化学式为RCl2,且该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95,设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x,x+35.5×2=95,x=24. RCl2中氯元素显-1价,R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氧元素质量分数为2424+16×100%=40%.故选:A.15.答案:C解析:解:A、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煤气是由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A说法正确;B、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故B说法正确;C、钢铁和铝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故C说法错误;D、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都含有碳元素,故D说法正确。故选:C。A、根据混合物的定义考虑;B、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C、钢铁和铝合金都属于金属材料;D、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考虑.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混合物、有机物、金属材料的分类方法,知道三大化石燃料.16.答案:C解析:解:A、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如硫酸中硫元素显+6价,故选项推理错误。B、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选项推理错误.C、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可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能使带火星复燃的气体一定是氧气,故选项推理正确.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也可能是中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C。A、根据化合价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不显电性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17.答案:B 解析:解:A、缺钙可能会引起骨质疏松,缺碘会导致甲状腺疾病;水灭火的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故说法错误;B、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发现了氧气;试管可以用作少量反应物反应的容器,故说法正确;C、电解水中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故说法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是加快,也可能是减慢;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故说法错误;故选:B。A、根据缺钙可引起骨质疏松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拉瓦锡的贡献分析;根据试管可作为少量反应物反应的容器分析;C、根据水的电解实验分析;根据干冰的性质分析;D、根据催化剂的作用分析;根据合金的性质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难度不大,可依据所学知识进行解答。1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A、Y的质量不变,Y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A错误;B、反应过程中Z的质量从24g→0g,说明反应掉了24g,Q的质量从5g→14g,说明生成了9g,则它们的质量比是24:9,故B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设反应后X的质量为a。则2+2+24+5=a+2+0+14,得a=17,故C正确;D、X、Z、Q的质量变化分别是2g→17g、24g→0g、5g→14g,其中X和Q的质量增加了说明是生成物,Z的质量减小了故为反应物,可反应可表示成:Z→X+Q,是一个分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C。19.答案:A解析:解:A、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C2H5OH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均由碳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C、氢气燃烧生成水,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故选项说法正确。D、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A、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B、根据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氢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一个水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氧化物的特征、一个水分子的构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答案:C解析: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A.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涉及到三种原子,故错误;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后生成了两种物质,故错误;C.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故正确;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有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错误。故选:C。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等;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及化合价的变化等。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判断出微观示意图中有一个分子未参加反应,是正确解答此题的重要一点。21.答案:2Fe2+ Al+32O3 N2 NaOH解析:解:(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2Fe2+; (2)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故可表示为:Al+32O3;(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化学式为:N2;(4)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故答案为:(1)2Fe2+;(2)Al+32O3;(3)N2;(4)NaOH。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22.答案: 置换反应 2H2+SiCl4- 高温  Si+4HCl 防止氢气高温时爆炸 过滤 MgCl2、HCl 向所得溶液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证明盐酸过量解析:解:(1)硅为14号元素,为第三周期元素,电子层数为3,每层电子数为2,8,4;故答案为:。 (2)镁金属活动性强于硅,所以利用镁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氧化镁,制得硅单质,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特点;故答案为:置换反应。(3)氢气与四氯化硅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氢气属于易燃易爆气体,不得混入氧气,以免发生爆炸;故答案为:2H2+SiCl4- 高温  Si+4HCl; 防止氢气高温时发生爆炸。 (4)经过操作Ⅰ实现了固液分离,所以采用方法为过滤;加入盐酸过量,所以会混入盐酸,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镁,氯化镁为可溶性物质,所以表明也会有氯化镁,因此洗涤去除就是氯化镁和盐酸;故答案为:过滤;MgCl2、HCl。(5)为了验证盐酸过量,就是需要验证盐酸的存在,盐酸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可以观察生成的气泡,判断盐酸的存在;故答案为:向所得溶液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证明盐酸过量。(1)根据硅的原子序数绘制原子结构示意图;(2)根据反应特点总结反应类型;(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名称书写化学方程式;(4)固液分离常用方法为过滤;根据反应后可能存在的溶质判断洗涤去除的组分;(5)根据盐酸性质选择合适试剂检验盐酸的存在。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23.答案:元素 分子 原子 得到 34 最外层电子数 17解析:解:(1)元素组成物质,原子构成分子和物质,分子构成物质,故a是元素,b是分子,c是原子,故填;原子;分子;原子。(2)①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故填:得到。②硒(Se)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故填:34。③硒元素与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填:最外层电子数。(3)图3是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某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则是得到一个电子行程的最外层为8个电子,原子中的电子数应该是7,故图中X的值是17,故填:17。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组成、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4.答案:①⑥解析:解:①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②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③铜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④冰水混合体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⑤液氧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⑥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⑦四氧化三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①⑥。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25.答案:0.4解析:解:一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一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所以氧分子中氧原子个数是水分子中氧原子个数的2倍,所以0.2molO2与0.4molH2O所含有的氧原子个数相等.故答案为:0.4.根据一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一个水分子中含有1个氧原子考虑.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氧原子个数的计算方法.26.答案:(1)3Fe;N        (2)失去;;金属解析:(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铁原子表示为:3Fe;氮元素用大写字母N来表示。 (2)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镁离子,其离子符号为;镁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27.答案: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 Fe2O3+3H2SO4=Fe2(SO4)3+3H2O 20.5 铁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6.0~6.5 铁与酸性溶液反应生成氢气与铁生锈过程中消耗的氧气体积相等 取等体积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放入如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并各放数量相等、规格相同且除锈后的铁钉于试管中,测定导管中形成稳定液柱所需时间并记录液柱高度 最终液柱高度相等,均为8.2cm,但氯化钠溶液浓度较低时,形成稳定液柱所需时间较长解析:解:(1)用H2SO4溶液浸泡的目的是除去铁钉表明的铁锈,有关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答案为:除去铁钉表明的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2)已知试管剩余空间和导管的体积为40mL,导管截面积约为1cm2,形成稳定液柱时,读取读数为8.2cm。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8.240×100%=20.5%.故答案为:20.5;【提出假设】假设一:溶液的pH不同;假设二:NaCl溶液的浓度不同;请你再提出一种假设,假设三:铁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同。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为缩短实验测定时间,pH的最佳范围是6.0~6.5。【实验反思】当pH=2时,没有观察到稳定液柱形成的原因是铁与酸性溶液反应生成氢气与铁生锈过程中消耗的氧气体积相等。请你设计实验,探究NaCl溶液的浓度对铁生锈速率的影响:取等体积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放入如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并各放数量相等、规格相同且除锈后的铁钉于试管中,测定导管中形成稳定液柱所需时间并记录液柱高度;最终液柱高度相等,均为8.2 cm,但氯化钠溶液浓度较低时,形成稳定液柱所需时间较长。故答案为:(1)除去铁钉表面的铁锈;Fe2O3+3H2SO4=Fe2(SO4)3+3H2O;(2)20.5;(3)【提出假设】铁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铁钉浸泡在氯化钠溶液中的深度等);【实验结论】6.0~6.5【实验反思】铁与酸性溶液反应生成氢气与铁生锈过程中消耗的氧气体积相等。加分题:取等体积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放入如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并各放数量相等、规格相同且除锈后的铁钉于试管中,测定导管中形成稳定液柱所需时间并记录液柱高度;最终液柱高度相等,均为8.2 cm,但氯化钠溶液浓度较低时,形成稳定液柱所需时间较长。(1)用H2SO4溶液除去铁钉表面铁锈,有利于铁与氯化钠溶液发生吸氧腐蚀;(2)根据实验目的,需要知道进行所以用到的空气的总体积和氧气体积;【提出假设】考虑铁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同。【实验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为缩短实验测定时间,pH的最佳范围是6.0~6.5。【实验反思】考虑铁与酸性溶液反应生成氢气与铁生锈过程中消耗的氧气体积相等;设计实验,取等体积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放入如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并各放数量相等、规格相同且除锈后的铁钉于试管中,测定导管中形成稳定液柱所需时间并记录液柱高度。本题考查了粗略测量空气中O2的体积百分数方法,涉及内容较多,注意认真分析题中信息,明确实验方案,本题难度中等。28.答案:B、D、C 胶头滴管 小于解析:解:(1)如图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主要操作顺序是B、D、C。故填:B、D、C。(2)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图E中操作还需用到的仪器是胶头滴管。故填:胶头滴管。(3)按如图进行称量和量取,其它操作均规范无误,利用量筒量取液体时,由于仰视读数,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从而导致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1%。 故填:小于。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主要操作顺序是称量、溶解、过滤、蒸发;量取一定量液体时,需要量筒和胶头滴管;读取液体体积时,仰视读数导致量取液体体积偏大。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29.答案:解: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CaCO3+2HCl=CaCl2+H2O+CO2↑100                 111           44x                    y                 4.4g100x=111y=444.4gx=10gy=11.1g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1g10g+94.4g-4.4g×100%=11.1%答:(1)12g鸡蛋壳中碳酸钓的质量为10g;(2)恰好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1%。解析:根据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碳酸钙的质量以及生成的氯化钙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1-11-02 14:45:33 页数:22
价格:¥3 大小:174.05 KB
文章作者:likeziyuan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