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b卷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B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烩变D.同温同压下,H2(g)十Cl2(g)=2HC1(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2.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A.锌B.汞C.石墨D.二氧化锰 3.下列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C.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用铁做阴极,则铁不会被氧化 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Fe﹣3e﹣═Fe3+ 5.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气)+B2(气)⇌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AB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生成2nmol的AB同时生成nmol的B2D.单位时间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B2 6.用铂电极电解1mol•L﹣1硫酸铜溶液,当Cu2+浓度下降至原浓度的一半时,停止通电.若要使硫酸铜溶液恢复至原浓度和原体积,溶液中可加入适量的(  )A.硫酸铜B.硝酸铜C.氢氧化铜D.氧化铜粉末 7.已知:C(s)+CO2(g)═2CO(g)△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都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8.碳酸铰[(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B.碳酸铰分解是因为进行了加热的操作C.碳酸铰分解是吸热反应,此反应不应该自发进行,必须借助外力才能进行-18-\nD.碳酸铰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嫡增大 9.一定条件下,向2L密闭容器中充人3molX,2molY,发生反应:2X(g)十Y(g)⇌2Z(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单位是(  )A.(mol•L﹣1)2B.mol•L﹣1C.(mol•L﹣1)﹣1D.(mol•L﹣1)﹣2 10.下列因素中一定能引起平衡移动的是(  )A.催化剂B.温度C.浓度D.压强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若有两个正确选项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多选、错选均得0分)1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硅太阳能电池B.锂离子电池C.太阳能集热器D.燃气灶 12.下列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的焓变大于零的是(  )A.铝片与稀H2SO4反应B.Ba(OH)2•8H2O与NH4Cl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 13.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十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正   极负     极电解质溶液ACuFeFeCl3BCFeFe(NO3)3-18-\nCFeZnFe2(SO4)3DAgFeCuSO4A.AB.BC.CD.D 14.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30mLCO和20mL水蒸气,使其反应,当反应CO(g)十H2O(g)⇌CO2(g)十H2(g)达到平衡时,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与H2的体积分数相等,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为40%B.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25%C.平衡后水的转化率为50%D.平衡后水的体积分数为30% 1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3Y2(g)⇌2Z2(g),若X2、Y2、Z2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①X2为0.2mol•L﹣1 ②Y2为0.1mol•L﹣1③Z2为0.3mol•L﹣1 ④Y2为0.6mol•L﹣1.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I2(g)⇌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A.T1>T2,△H>0B.T1>T2,△H<0C.T1<T2,△H>0D.T1<T2,△H<0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6分)17.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0,E2>0),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热△H的表达式为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反应过程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E1和E2的变化是:E1      ,E2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化学      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 -18-\n18.800℃时,在2L密闭容器内充入0.50molNO和0.25molO2,发生如下反应:2NO(g)+O2(g)⇌2NO2(g)△H<0.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t/s012345n(NO)/mol0.500.350.280.250.250.25(1)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υ(NO2)正=υ(O2)逆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υ(NO)逆=2υ(O2)正D.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变(2)能使该反应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措施是      A.适当升高温度B.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 19.电化学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1)如图所示,水槽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观察,发现铁钉被腐蚀.①若试管内液面上升,发生      腐蚀,负极电极反应为      ②若试管内液面下降,则烧杯中的溶液呈      性,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2)采用惰性电极从NO﹣3,Cl﹣,Cu2+,Ba2+,H+等离子中选出适当的离子组成电解质,并对其溶液进行电解.①若两极分别放出H2和O2,电解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②若阴极析出金属,阳极放出氧气,电解质化学式为      . 20.某同学在实验室用50mL0.50mol•L﹣1盐酸、50mL0.55mol•L﹣1NaOH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NaOH溶液120.220.323.7220.320.523.8321.521.624.9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      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棒的理由是      .同时为保证实验成功该同学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图碎泡沫塑料的作用为      .(2)经数据处理,t2﹣t1=3.4℃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按4.18J•g﹣1•℃﹣1计算).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3)若将盐酸改为浓硫酸,测得中和热为△H1,则△H1与△H的关系为:△H1      △H(填“<”、“>”或“=”).(4)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B.分三次少量倒入C.一次迅速倒入-18-\n(5)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酸溶液的温度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人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21.t℃时,将3molA和1molB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3A(g)十B(g)⇌4C(g),2min时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此时测得容器内B为0.8mol.请计算:(1)A的转化率a=      (2)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写出必要的步骤).  -18-\n2022-2022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B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无关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烩变D.同温同压下,H2(g)十Cl2(g)=2HC1(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考点】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规律.【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B、△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成正比;C、反应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路径无关;D、反应的△H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条件无关.【解答】解:A、反应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对于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A错误;B、△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成正比,与参与反应的物质的物质的量无关,故B错误;C、CO燃烧的反应难以实现,可以通过C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焓变和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焓变利用盖斯定律求CO燃烧的焓变,故C正确;D、反应的△H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条件无关,即氢气和氯气的反应无论在点燃还是加热条件下反应,其反应热相同,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虽难度不大,但考查范围广,考查知识基础、全面,是一道好题,符合现在的高考思路. 2.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A.锌B.汞C.石墨D.二氧化锰【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废电池里含有大量重金属汞、镉、锰、铅等.当废电池日晒雨淋表面皮层锈蚀了,其中的重金属等有毒成分就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人们一旦食用受污染的土地生产的农作物或是喝了受污染了的水,这些有毒的重金属就会进入人的体内,慢慢的沉积下来,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可见废旧电池对土壤、水等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是重金属污染.【解答】解:废电池里含有大量重金属汞、镉、锰、铅等,废旧电池对土壤、水等环境造成污染,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特别是含汞或镉的电池,大力开展无公害的环保型电池电池,对于废旧电池,则应当及时回收,集中进行安全处理,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废电池的危害,明确电池中的成分分析废电池的危害、环境污染等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8-\n3.下列关于电解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B.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电解池的阴极C.在电解池的阳极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用铁做阴极,则铁不会被氧化【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电解池中,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与正极相连的为阳极,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据此分析.【解答】解:A、电解池中,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与正极相连的为阳极,故A错误;B、电解池中,与外接电源负极相连的为阴极,故B正确;C、与正极相连的为阳极,阳极上得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C正确;D、若用铁做阴极,则铁被保护不会被氧化,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电解池知识,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2+2H2O+4e﹣═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Fe﹣3e﹣═Fe3+【考点】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分析】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阴极上氢离子放电;B、氢氧燃料电池中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粗铜精炼时,连接电源正极的是阳极,连接电源负极的是阴极;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上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解答】解: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所以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故A正确;B、氢氧燃料的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池反应式:O2+2H2O+4e﹣═4OH﹣,故B错误;C、粗铜精炼时,粗铜连接电源正极,纯铜连接电源负极,阳极上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C错误;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Fe﹣2e﹣═Fe2+,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易错选项是D,注意钢铁的腐蚀中,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不是铁离子. 5.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气)+B2(气)⇌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AB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生成2nmol的AB同时生成nmol的B2D.单位时间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B2【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18-\n【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解: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等效于单位时间内消耗2nmolAB,同时生成nmolAB,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A错误;B、从反应开始到平衡容器内总压强始终不变,故B错误;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等效于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B2同时生成nmolB2,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C正确;D、任何时间内生成A2、B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定值,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 6.用铂电极电解1mol•L﹣1硫酸铜溶液,当Cu2+浓度下降至原浓度的一半时,停止通电.若要使硫酸铜溶液恢复至原浓度和原体积,溶液中可加入适量的(  )A.硫酸铜B.硝酸铜C.氢氧化铜D.氧化铜粉末【考点】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电解硫酸通溶液,根据放电顺序确定两个电极上析出的物质,电解质复原的方法:出什么加什么,据此确定加入的物质即可.【解答】解:CuSO4溶液存在的阴离子为:SO42﹣、OH﹣,OH﹣离子的放电能力大于SO42﹣离子的放电能力,所以OH﹣离子放电生成氧气;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Cu2+、H+,Cu2+离子的放电能力大于H+离子的放电能力,所以Cu2+离子放电生成Cu;溶液变成硫酸溶液;电解硫酸铜的方程式为:2CuSO4+2H2O2Cu+O2↑+2H2SO4,所以从溶液中析出的物质是氧气和铜,因为氧气和铜和稀硫酸都不反应,但和氧化铜反应,氧气和铜反应生成氧化铜,所以向溶液中加入氧化铜即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能正确判断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从而确定析出的物质是解本题的关键,这样的问题先是先判断析出的物质,然后根据析出的物质向溶液中加入它们形成的化合物即可. 7.已知:C(s)+CO2(g)═2CO(g)△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都有利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的是(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升温时平衡正向移动,减小压强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来分析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措施.【解答】解:对于反应A(g)+B(s)⇌2C(g)△H>0,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故选A.-18-\n【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注意反应特征的分析判断,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8.碳酸铰[(NH4)2CO3]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产生氨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盐都不稳定,都能自发分解B.碳酸铰分解是因为进行了加热的操作C.碳酸铰分解是吸热反应,此反应不应该自发进行,必须借助外力才能进行D.碳酸铰分解是因为生成了易挥发的气体,使体系的嫡增大【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碳酸铵室温下自发地分解生成氨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CO3=NH3↑+CO2↑+H2O,反应生成了气体氨气和二氧化碳,所以熵变增大;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自发进行,△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H﹣T△S=0反应达到平衡.【解答】解:A、有的碳酸盐稳定,不能自发分解,如Na2CO3受热不分解,故A错误;B、碳酸铵在室温下就能自发地分解,不需要外界给予了能量,故B错误;C、有些吸热反应也可自发,而焓变不是自发反应的唯一因素,应根据△H﹣T△S进行判断反应是否自发进行,故C错误;D、碳铵自发分解,是因为体系由于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生成而使熵增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由焓变和熵变共同决定的,主要是焓变和熵变含义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9.一定条件下,向2L密闭容器中充人3molX,2molY,发生反应:2X(g)十Y(g)⇌2Z(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单位是(  )A.(mol•L﹣1)2B.mol•L﹣1C.(mol•L﹣1)﹣1D.(mol•L﹣1)﹣2【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计算.【分析】反应2X(g)+Y(g)⇌2Z(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据此判断平衡常数单位.【解答】解:反应2X(g)+Y(g)⇌2Z(g)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则平衡常数单位为(mol•L﹣1)﹣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平衡常数问题,比较基础,注意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但平衡常数表达式及单位与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有关. 10.下列因素中一定能引起平衡移动的是(  )A.催化剂B.温度C.浓度D.压强【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18-\n【分析】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只有温度、浓度和压强三方面因素,当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据此分析.【解答】解:A、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故A错误;B、任何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升高温度,化学平衡一定是向着吸热方向进行,故B正确;C、在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同等程度改变反应混合物的浓度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故C错误;D、对于没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或是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压强不会引起平衡的移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注意每个因素的使用情况是解答的关键.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若有两个正确选项的,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多选、错选均得0分)11.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A.硅太阳能电池B.锂离子电池C.太阳能集热器D.燃气灶【考点】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化学变化中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解题时要注意看过程中否发生化学变化,是否产生了热量.【解答】解:A.硅太阳能电池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B.锂离子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C.太阳能集热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C错误;-18-\nD.燃烧是放热反应,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能量的转化形式,难度不大,该题涉及了两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对物质变化的判断,另一方面是一定注意符合化学能向热能的转化条件. 12.下列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的焓变大于零的是(  )A.铝片与稀H2SO4反应B.Ba(OH)2•8H2O与NH4Cl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考点】焓变和熵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应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焓变大于0,应为吸热反应,结合常见吸热反应判断.【解答】解:A.铝片与稀H2SO4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B.Ba(OH)2•8H2O与NH4Cl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且为吸热反应,故C正确;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且为放热反应,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常见化学反应的类型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角度,能知道常见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学习中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3.某原电池的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十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正   极负     极电解质溶液ACuFeFeCl3BCFeFe(NO3)3CFeZnFe2(SO4)3DAgFeCuSO4A.AB.BC.CD.D【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根据2Fe3++Fe=3Fe2+知,铁易失电子而作负极,不如铁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铁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铁盐,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根据2Fe3++Fe=3Fe2+知,铁易失电子而作负极,不如铁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铁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解质溶液为可溶性的铁盐,A.铁作负极,铜作正极,电解质为可溶性的氯化铁,则符合题意,故A选;B.铁作负极,碳作正极,电解质为Fe(NO3)3溶液,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符合题意,故B选;C.Zn作负极,Fe作正极,电解质为可溶性的硫酸铁,所以不能构成该条件下的原电池,则不符合题意,故C不选;D.Fe作负极,银作正极,电解质为CuSO4溶液,铁与铜离子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不符合2Fe3+十Fe═3Fe2+,则不符合题意,故D不选;故选AB.【点评】本题考查了原电池中正负极及电解质溶液的判断,根据得失电子判断正负极及电解质,难度中等. -18-\n14.在一定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30mLCO和20mL水蒸气,使其反应,当反应CO(g)十H2O(g)⇌CO2(g)十H2(g)达到平衡时,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与H2的体积分数相等,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为40%B.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25%C.平衡后水的转化率为50%D.平衡后水的体积分数为30%【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计算.【分析】平衡时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与H2的体积分数相等,平衡时水蒸气与氢气体积相等,根据H元素守恒,可知平衡时水蒸气、氢气体积均为10mL,则:CO(g)+H2O(g)⇌CO2(g)+H2(g)开始(mL):302000变化(mL):10101010平衡(mL):20101010结合上述数据,计算解答.【解答】解:平衡时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与H2的体积分数相等,平衡时水蒸气与氢气体积相等,根据H元素守恒,可知平衡时水蒸气、氢气体积均为10mL,则:CO(g)+H2O(g)⇌CO2(g)+H2(g)开始(mL):302000变化(mL):10101010平衡(mL):20101010A.平衡后CO的体积分数为×100%=40%,故A正确;B.平衡后CO的转化率为×100%=25%,故B错误;C.平衡后水的转化率为×100%=50%,故C正确;D.平衡后水的体积分数为×100%=20%,故D错误,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比较基础,注意三段式解题法在化学平衡计算中应用. 15.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2(g)+3Y2(g)⇌2Z2(g),若X2、Y2、Z2的初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①X2为0.2mol•L﹣1 ②Y2为0.1mol•L﹣1③Z2为0.3mol•L﹣1 ④Y2为0.6mol•L﹣1.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考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反应X2(g)+3Y2(g)⇌2Z2(g)为可能反应,反应体系中的各组分浓度不可能为0,根据初始浓度分别为0.1mol•L﹣1、0.3mol•L﹣1、0.2mol•L﹣1,结合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进行判断.【解答】解: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则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不可能是0,①中X2为0.2mol/L,则需要消耗0.2mol/L的Z2,此时生成物Z的浓度0,不可能,故①错误;-18-\n②Y2为0.1mol•L﹣1,反应消耗0.2mol/L×=molX2,由于X2为0.1mol•L﹣1,有可能,故②正确;③Z2为0.3mol•L﹣1,需要消耗0.05mol•L﹣1X2、0.15mol/L的Y2,此时反应物的浓度都不为0,有可能,故③正确;④Y2为0.6mol•L﹣1,需要消耗0.2mol/L的Z2,此时生成物Z的浓度0,不可能,故④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可逆反应的有关判断和计算,题目难度中等,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可逆反应特点上完了解掌握情况,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1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H2(g)+I2(g)⇌2HI(g),在温度T1和T2时,产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符合图示的正确判断是(  )A.T1>T2,△H>0B.T1>T2,△H<0C.T1<T2,△H>0D.T1<T2,△H<0【考点】体积百分含量随温度、压强变化曲线.【分析】根据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分析,温度越高,则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解答】解: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达到平衡用的时间越少,曲线的斜率越大,所以T1<T2;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导致产物的量降低,说明该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逆反应方向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正反应的△H<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图象题的分析,难度不大,明确“先拐先平数值大”是解本题的关键,然后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反应热. 三、填空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46分)17.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E1>0,E2>0),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该反应是 放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热△H的表达式为 E1﹣E2 (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反应过程 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E1和E2的变化是:E1 减小 ,E2 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化学 不 平衡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18-\n【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反应中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小于零,根据焓变的含义来回答;(2)升高温度,化学反应向着吸热方向进行;(3)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解答】解:(1)根据图中信息得到: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焓变=产物的能量﹣反应物的能量,图中,E1是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吸收的能量,E2是活化分子之间的反应生成产物的能量变化,E1﹣E2是反应物和产物的能量之差,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E1﹣E2<0,故答案为:放热;(2)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向着吸热方向进行,即逆向进行,所以反应物A的转化率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3)加入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所以E1减小,E2减小;催化剂对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无影响,所以不改变反应热的大小,故答案为:减小;减小;不.【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判断,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和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平衡常数随温度变化是注意问题,题目难度中等. 18.800℃时,在2L密闭容器内充入0.50molNO和0.25molO2,发生如下反应:2NO(g)+O2(g)⇌2NO2(g)△H<0.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t/s012345n(NO)/mol0.500.350.280.250.250.25(1)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BCD A.υ(NO2)正=υ(O2)逆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υ(NO)逆=2υ(O2)正D.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变(2)能使该反应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措施是 BC A.适当升高温度B.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C.增大O2的浓度D.选择高效催化剂.【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发生变化,以此进行判断,得出正确结论;(2)根据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结合温度、压强、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进行判断.【解答】解:(1)A.v(NO2)正=v(O2)逆,反应速率之比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等,故A错误;B.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等,故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B正确;C.v(NO)逆=2v(O2)正,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正=v逆,故C正确;D.NO2为红棕色气体,O2和NO为无色气体,故容器内气体颜色不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D正确,故答案为:BCD;(2)A.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A错误;B.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B正确;-18-\nC.增大O2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故C正确;D.选择高效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故答案为:B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难度中等.要注意把握平衡状态的特征. 19.电化学在工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1)如图所示,水槽中试管内有一枚铁钉,放置数天观察,发现铁钉被腐蚀.①若试管内液面上升,发生 吸氧 腐蚀,负极电极反应为 Fe﹣2e﹣=Fe2+ ②若试管内液面下降,则烧杯中的溶液呈 酸 性,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4H++4e﹣=2H2↑ (2)采用惰性电极从NO﹣3,Cl﹣,Cu2+,Ba2+,H+等离子中选出适当的离子组成电解质,并对其溶液进行电解.①若两极分别放出H2和O2,电解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HNO3、Ba(NO3)2 ②若阴极析出金属,阳极放出氧气,电解质化学式为 Cu(NO3)2 .【考点】探究铁的吸氧腐蚀;电解原理.【专题】电化学专题.【分析】(1)生铁中含有碳,铁、碳和合适的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在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铁发生析氢腐蚀,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根据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结合析出的物质确定溶液中含有的阴阳离子,从而确定该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1)生铁中含有碳,铁、碳和合适的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①若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试管内气体因和水反应而使其压强减小,发生的是吸氧腐蚀,铁作负极,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故答案为:吸氧,Fe﹣2e﹣=Fe2+;②若试管内液面下降,说明金属的腐蚀中生成气体导致压强增大,则金属发生的是析氢腐蚀,溶液呈酸性,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4H++4e﹣=2H2↑,故答案为:酸;4H++4e﹣=2H2↑;(2)①若两极分别放出H2和O2,则阴极上氢离子放电,阳极上氢氧根离子放电,根据阴阳离子放电顺序知,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为含氧酸根离子,阳离子为氢离子或活泼金属离子,所以电解质的化学式为HNO3、Ba(NO3)2,故答案为:HNO3、Ba(NO3)2;②若阴极析出金属,根据离子的放电顺序知,溶液中含有H之后的不活泼金属阳离子,阳极放出O2,则溶液中含有含氧酸根离子,所以电解质的化学式为Cu(NO3)2,-18-\n故答案为:Cu(NO3)2.【点评】本题考查了钢铁的电化学腐蚀,题目难度中等,注意酸性条件下,钢铁发生析氢腐蚀,弱酸性或中性条件下,钢铁发生吸氧腐蚀,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20.某同学在实验室用50mL0.50mol•L﹣1盐酸、50mL0.55mol•L﹣1NaOH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盐酸NaOH溶液120.220.323.7220.320.523.8321.521.624.9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时用环形玻璃棒搅拌溶液的方法是 上下搅动 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棒的理由是 铜传热快,防止热量损失 .同时为保证实验成功该同学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图碎泡沫塑料的作用为 隔热,减少热量的损失 .(2)经数据处理,t2﹣t1=3.4℃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按4.18J•g﹣1•℃﹣1计算).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56.8kJ/mol (3)若将盐酸改为浓硫酸,测得中和热为△H1,则△H1与△H的关系为:△H1 < △H(填“<”、“>”或“=”).(4)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 C (填字母).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B.分三次少量倒入C.一次迅速倒入(5)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abc (填字母).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酸溶液的温度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人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考点】中和热的测定.【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定量测定与误差分析.【分析】(1)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搅动使溶液充分反应;金属导热快,热量损失多;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减少热量散失;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2)根据公式Q=cm△T来求出生成0.05mol的水放出热量,最后根据中和热的概念求出反应热;(3)根据浓硫酸稀释放热;(4)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分几次倒入,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5)a.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小;b.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插入稀H2SO4测温度,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18-\n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热量散失较多;【解答】解:(1)环形玻璃搅拌棒上下搅动使溶液充分反应;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铜丝搅拌棒,因为铜丝搅拌棒是热的良导体,热量损失多;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故答案为:上下搅动;铜传热快,防止热量损失;隔热,减少热量的损失;(2)50mL0.50mol•L﹣1盐酸、50mL0.55mol•L﹣1NaOH溶液的质量和m=100mL×1g/mL=100g,c=4.18J/(g•℃),t2﹣t1=3.4℃,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J/(g•℃)×100g×3.4℃=1421.2J=1.4212KJ,即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1.4212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56.8kJ,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6.8kJ/mol;故答案为:﹣56.8kJ/mol;(3)浓硫酸稀释放热,若将盐酸改为浓硫酸,放出的热量偏多,△H为负值,所以:△H1<△H;故答案为:<;(4)倒入NaOH溶液时,必须一次迅速倒入,不能分几次倒入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故选:C;(5)a.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a正确;b.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热量散失较多,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b正确;c.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插入稀H2SO4测温度,硫酸的起始温度偏高,温度差偏低,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c正确;故选:abc.【点评】本题考查热中和热概念、测定原理及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大,注意理解中和热的概念以及测定反应热的误差等问题.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21.t℃时,将3molA和1molB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3A(g)十B(g)⇌4C(g),2min时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此时测得容器内B为0.8mol.请计算:(1)A的转化率a= 20% (2)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写出必要的步骤).【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计算.【分析】t℃时,将3molA和1molB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2min时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此时测得容器内B为0.8mol,则:3A(g)+B(g)⇌4C(g)起始量(mol):310变化量(mol):0.60.20.8平衡量(mol):2.40.80.8(1)转化率=×100%;-18-\n(2)平衡常数K=.【解答】解:t℃时,将3molA和1molB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2min时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此时测得容器内B为0.8mol,则:3A(g)+B(g)⇌4C(g)起始量(mol):310变化量(mol):0.60.20.8平衡量(mol):2.40.80.8(1)A转化率=×100%=20%,故答案为:20%;(2)平衡常数K===,答:该温度下平衡常数为.【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比较基础,注意三段式在化学平衡计算中应用. -1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1:20:34 页数:18
价格:¥3 大小:291.29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