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9
2
/9
剩余7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海口四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高三年级历史试题考生注意:本试卷共有24道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题)1.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进步的过程。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A.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B.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C.氏族社会的战争频繁D.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2.据《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中“小康”社会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郡县制D.行省制3.孔子不同意贵族等级的先天性而说“性相近也”,主张“举贤才”而不明确反对世官世禄。这说明孔子A.抨击贵族等级制度B.能够超越社会现实C.倡导进行社会改良D.认同事物相互对立4.秦朝制定了--套系统化的文书制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还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文书传递系统,以保证政令通达。这一措施A.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B.消除了地方割据的隐患C.加强了思想文化专制D.建立起完备的行政体系5.先秦时期,儒家宣扬尧年老后自愿把王位禅让给道德高尚的舜,舜年老后又自愿禅让给治水有功的禹。韩非子却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架,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韩非子旨在A.否定先秦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全面完整的还原历史史事真相C.提供加强集权制必要性的依据D.抨击暴力实现权力过渡的方式6.从“屏藩”愿景到“离心”现实,再到武帝集权强汉,西汉最棘手的内政问题的化解,主要是通过A.建立内朝制度B.实行休养生息C.推行儒学独尊D.使王国郡县化7.西汉中期后,一遇到重大灾害,皇帝往往主动要求官员大胆批评自己的施政方针,官员则响应号召,上书揭露政治上的一些弊端。这些批评一般集中在三个方面:皇帝生活作风问题、皇帝用人问题和内外政策问题。这种现象在当时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表明君权受到了严重制约C.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D.深受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 8.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地方志编撰的繁盛时期,各地方志层出不穷,体例也不尽相同,在撰作主体上以私人为主,创作行为较自由。主要是由于A.国家控制力减弱B.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C.士阶层开始兴起D.修史传统被普遍认同9.有学者统计,隋文帝取代北周以后,基本保留了北周原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任要职的局面,如三省18名高级官员中来自关陇地区的有15人,六部46名官员中有30人来自关陇。此举意在A.发展完善三省六部机制B.保持核心统治力量稳定C.昭示权力来源正统合法D.保障士族门阀垄断政权10.唐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谏官制度。谏官不仅要随宰相入阁议事,“有失辄谏”,而且可以随时面奏,不限早晚,“不须令宰相先知”,保证谏官的独立谏诤权。这反映出唐代A.中枢决策机构出现异变B.宰相的地位受到威胁C.利用谏官制度加强皇权D.谏官可以监察一切事务11.据记载,唐代具有代表性的饮茶方法是“煎茶”。煎茶所用的茶料是精工细作的茶饼。煎茶前,先将茶饼炙烤,再用茶碾或研钵粉碎,细箩筛选,茶末的色泽与细度犹如“碾成黄金粉,轻嫩如松花”,再将茶末放进沸水中煎煮,方可饮用。据此可知,唐代( )A.农业和手工业实现了结合B.制茶工艺特色鲜明C.农业生产商品化特征明显D.市民阶层逐渐形成12.贞观初年于阗贵族尉迟乙僧工于绘画,他将于阗技法融人中原画技,将源于印度的绘画风格“凹凸画”引人长安,著名画家吴道子深受其技法影响,使唐代的绘画艺术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这一现象可以印证唐代的时代风貌是A.兼容并包B.全面繁荣C.文化领先D.民风活泼13.传说东晋名僧慧远法师隐居庐山三十年,送客时从不过虎溪,一日道士陆修景和文人陶渊明来访,三人谈禅论道,语洽道合,慧远送客时仍谈论不已,不觉送过了虎溪,待三人反应过来相顾大笑,这便是有名的“虎溪三笑”典故。这一典故反映出当时A.儒学丧失了主流意识地位B.佛教吸收了道家避世理念C.思想文化领域多元而融合D.佛道两教社会影响力增强14.宋初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职官制度,省、部、寺、监只备员无职掌,而在正官之外别设差遣以掌其事,正官用以决定官员的俸禄,差遣才是官员的实际职务。正官有文、武两套资序,经渭分明,而差遣则较为复杂,有的专门委任文官,也可文武兼任。这套制度 A.导致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B.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有力提升北宋政府的行政效率D.助长了改革与创新的政治风气15.宋代的王安石认为“以仁义礼信修其身而移之政,则天下莫不化之也”,他主持重注了《诗》《书》《周礼》,合称《三经新义》,并作为学校法定教材颁行全国。此举意在A.营造变法的舆论环境B.改革官学的课程设置C.修正儒学的学理缺陷D.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16.东晋南朝各代政权,都曾在其管辖区内设置侨州、郡、县,安置、优抚北方南迁流民。为北方流民即侨人专门设置地方管理机构始于东晋初年,历经宋、齐、梁、陈,前后共二百余年。这一措施的实施有利于A.解决藩镇割据问题B.维护社会秩序稳定C.大一统国家的形成D.加强对边疆的控制17.宋代的城市繁华而嘈杂,临街皆是商铺,商贩云集,酒楼歌馆遍设,瓦肆勾栏等娱乐业兴起,宵禁的惯例也被突破,出现了热闹的夜市。这表明,宋代A.政府不再监管市场B.城市经济职能突出C.商业市镇大量兴起D.民众生活比较富足18.宋人王柏指出:“今之农与古之农异。秋成之时,百过(租税、债务等)丛身,解偿之余,储积无几,往往负贩佣工以谋朝夕之赢者,比比皆是也。”当代学者认为宋代小农家庭经济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复合式单元"。据此可知,宋代A.农村租佃关系盛行B.小农经济的独立性增强C.农业生产商品化加速D.小农的赋役负担极其繁重19.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疏狂”,更有诗云“蹴鞠成功难尽言,消食健体得安眠”。现存国内很多博物馆内的宋代铜镜、瓷枕上大多铸有男女相对踢球的纹饰。宋代蹴鞠的盛行,反映了A.崇尚健康的运动方式成为社会时尚B.江南地区流行文化十分发达C.南方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壮大D.宫廷文化和市民文化的消长20.1278年元世祖之孙铁木儿不花领扬州行省兵一万,赴江西行省以备战守;1297年元廷又命湖广行省遣军代戍属于云南行省的八番、顺元等处。材料说明元代A.宗室力量强大,民族矛盾尖锐B.军队体系混乱,战斗能力下降C.掣肘地方军队,加强中央集权D.换防行省戍军,确保君主专制第II卷(非选择题)21.(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民”。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材料二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理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宗法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对西周政治产生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6分)22.(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 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均输平准,也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召贤良、文学赴京师,“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摘编自侯家驹著《中国经济史》材料二楚越之地(长江流域及江南一带),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果隋嬴蛤,不待贾(商人)而足,地势饶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货殖列传》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兵革勿用,民不外劳,役务宽简,氓庶(百姓)繁育。至余粮栖亩,户不业阖,盖东南之极也。自晋氏流迁,迄于太元(年号,376~396)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战乱),区域之内晏如此。……自此以至于大明(年号,457~465)之际,年逾六纪,民户繁育……良田亦数十万顷,亩值一金……鱼盐杞梓之利,充轫八方;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1)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的经济主张。(6分)(2)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我国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促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分)2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材料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熹材料三儒家学说中有下列名言警句:“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博施济众”“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养浩然之气”“舍生取义”“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赋敛”。(1)根据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主张,这一主张对儒学地位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理学的核心思想及本质。(6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4分)24.(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自有信史以来,环境可说未曾大变。北方的游牧民族,凭恃武力,侵入 我国的疆域内是有的,但因其文化较落后,并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它还不得不弃其生活方式而从我,所以经过若干年之后,即为我们所同化。当其未被同化之时,因其人数甚少,其暴横和掠夺,也是有一个限度的,而且为时不能甚久。所以我们未曾认为是极大的问题,而根本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应之。至于外国的文明,输入中国的,亦非无有。其中最亲切的,自然是印度的宗教。……但宗教究竟是上层建筑,生活的基础不变,说一种宗教,对于全社会真会有什么大影响,是不确的。所以佛教输入中国之后,并未能使中国人的生活印度化,反而佛教的本身,倒起了变化,以适应我们的生活了。……至近代欧西的文明,乃能改变生活的基础,而使我们的生活方式,不得不彻底起一个变化,我们应对的困难,就从此开始了。但前途放大光明、得大幸福的希望,亦即寄托在这个大变化上。——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请提炼材料中的任意一个观点,对此观点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参考答案1.D 2.B3.C4.A5.C6.D7.D8.A9.B10.C11.B12.A13.C14.B15.A16.B17.B18.B19.A20.C21.【答案】(1)特点:体系完备;等级森严(族长具有专断权力);与政治关系密切(家国一体)。(任意两点,4分)影响: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4分)(2)趋势:分封制、宗法制瓦解。(2分)原因:血缘纽带日渐疏远。(2分)建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从贵族制(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转变。(2分)22.【答案】(1)主张:实行统制措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实行盐铁官营,推行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对商人征收重税。(4分)(2)变化:由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物资贫乏变为人丁兴旺、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甚至可对外供应;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底;江南地区逐渐得到开发。(任答一点得2分)原因: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 共同辛勤劳动;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任答两点得4分)影响:①促进了江南经济进一步开发,加快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步伐。(或: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②为隋唐统一和经济繁荣创造了条件;③改变了我国人口分布的状况。(任答两点得4分)23.【答案】(1)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影响: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2分)(2)核心思想:理是本原;“存天理,去人欲”。(4分)本质:儒家伦理道德(2分)(3)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的公德意识;以人为本,和为贵的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4分)24.【答案】参考示例观点:在古代中国,游牧民族在武力征服汉族的同时,生活方式逐渐汉化。(2分)见解:我赞成以上观点。(1分)游牧民族的文化相对落后,武力征服汉族后,必然为中原先进的文化所同化。(1分)理由:(每个史实3分,要求与“观点”和“见解”间有逻辑关系,论述清晰)北魏迁都洛阳,占领中原地区,孝文帝积极推行易汉服、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等措施,缩小了南北差距,推动鲜卑族生活习俗汉化,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蒙古族通过强大军力建立庞大帝国,在国内实行民族分化统治,汉人地位低下,但仍重用有才干的汉族文人,学习汉族典章制度和文化习俗。清军进入山海关后,逐步确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但是在政治生活中,清朝统治者继承发展明朝典章制度,并重视儒家伦理道德的学习。结论:从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历程,可知古代中国汉族文化有较大影响力。(2分,不能简单复述)(还可提炼出如下观点:传入古代中国的外来文化有本土化趋势;西方文明传入推动近代中国大变化。)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海南省海口市中学2022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海南省2022年上学期海口市第四中学高三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海南省2022年上学期海口市灵山中学高三数学第四次月考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1-10-30 10:24:21
页数:9
价格:¥3
大小:28.6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