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地理
>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9月双周练(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9月双周练(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7
2
/17
剩余15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2019级9月双周练语文试卷考试时间:2021年9月23日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冯骥才的长篇小说《艺术家们》向人们展示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艺术家群体的生活故事和创作历程,是一代人的"生命史、心灵史、艺术追求史"。近日,记者对本书作者冯先生进行了一次访谈。记者:您认为,艺术家与时代是怎样的关系?冯骥才:艺术家与时代关系的问题一直在讨论。在我看来,艺术家在社会上是一个群体,而在艺术创作中却是一个个纯粹的个体。他们身处社会生活的洪流中,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与艺术成就都不同。每个艺术家都心怀理想,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真正的艺术家是社会生活的奉献者而非索取者,热爱的应该是自己心中的艺术,而不是艺术中的自己。记者:作家、艺术家应该怎样表现和书写时代?冯骥才:不管在什么样的时代,真正的艺术都是富于激情的。艺术家只有勇立时代潮头,潜入生活深处,才能找到生活真谛,获得艺术激情。对作家、艺术家而言,价值观是最重要的。只有以纯正的价值观去观察生活、判断生活,作品才能更具思想价值,才能深刻地表现生活,积极地影响生活。记者:语言是活化一部小说的灵魂,《艺术家们》里就有不少妙语,如"风是天上的罗丹,天天雕刻着天上的云彩"。在您看来,怎样活化一部小说的语言?冯骥才:在从事文学工作之前,我的专业一直是绘画。我天生热爱艺术,绘画、音乐、诗歌、民间艺术等对我都有无穷的吸引力,也让我往往从艺术的角度来欣赏文学。这里边有一个与我们文化传统相关的问题值得探讨,就是中国人所讲求的"琴棋书画"和"触类旁通"。一个好的画家必然有很深的诗文修养。唯有如此,他们笔下的层峦叠嶂、林海丛莽、仕女高士、草木生灵才会具有灵魂。技艺只是浅层问题,背后更深的其实是哲学、文学、文化和美学问题。这个传统有助于全面提升人的修养和审美能力,也是中华文化的高明之处,今天应该将其融入教育体系和对青少年的培养中。记者:您曾表示契诃夫有一颗悲悯之心,而您受契诃夫的影响较大,在《艺术家们》中,您是怎样体现作家的悲悯之心的?17 冯骥才:悲悯是一种人性关怀,是感同身受的情感,是对处在困境中的弱者的同情。常常能唤醒世间的正义、公平与爱心。作家、艺术家尤其应具有悲悯的情怀。契诃夫有悲悯情怀并因此伟大。鲁迅也有这种情怀,这在《伤逝》里表现得十分充分和感人。在《艺术家们》中,我尽量让主人公心中富有这种"柔软的力量"。例如,楚云天善解人意,从不强加于人。他卖了几幅自己的得意之作,默默买下好友洛夫将要拍卖而不应卖掉的代表作,打算将来有一天再送还给他。我给不同人物安排了不同的命运,不回避写作的批判性。同时我也给全篇定下了理想主义、唯美主义的基调。因为我相信追求美和善是发自人心灵的自觉。我的读者一半是我的同代人,一半比我年轻。对于书中的故事,我的同代人一定感同身受。至于比我年轻的读者,我更希望他们通过读懂书中人物的幸与不幸,与艺术家们成为知己。记者:在您看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的文化艺术?冯骥才:我们所认识、研究和总结的传统艺术与舶来艺术,一直是两张皮,中间缺少融合点。我们没有把创造性发展自己的艺术作为主体,结果误以为"传统落后于时代",因而漠视传统,甚至妄自菲薄。中国有自己独特的无与伦比的美学系统,但如何真正让我们的艺术家对自己的美学传统引以为豪,非常值得讨论。(摘编自韩寒《一支画笔,一支钢笔,为艺术家们画像——与冯骥才对谈新作〈艺术家们)》,《光明日报》2021年1月13日)材料二∶《花冠病毒》是国内首部心理能量小说,探索当代社会心灵危机的应对之策。小说描写人在面临危难的时刻表现出的悲悯和无奈,在绝境中展示出的强大和坚韧。这部小说不再是单纯叙述一场冒险,而是更深入地关注生命、人性、救赎等命题。书中描写了凶猛疫情突然袭击大城市燕市,千万民众的生命陷入危机。科研教授于增风,以身试毒不幸身亡,并给这种寄生的古老生物赋予一个温暖的名字——花冠病毒。拥有心理学背景的女作家罗纬芝被推荐为抗毒一线的采访组成员。罗纬芝深入了解了危机情况下各色普通人面对恐慌和毁灭时的心理困境。罗纬芝身染瘟疫,却成为花冠病毒"刀"下唯一的幸存者。17 《花冠病毒》封面有一句话,"20NN年,人和病毒必有一战……"。在小说的结尾处,毕淑敏指出,病毒其实才是这个地球的真正主人,因为它们在人类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在这里存活,而且病毒也不是人类的敌人。它们侵入人体并让人体生病乃至死亡只是它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往往有些病毒和人类完全是井水不犯河水的,是人类打扰了它们宁静的生活,自己招惹它们上身,才让它们成为人类的一场灾难。小说里作家虚构的这种病毒来自冰川,是人类的不恰当行为唤醒了它们。小说的最后,作者还是以人类战胜了病毒为结尾。对于社会,人类是抱有责任感的强者,当困难来临时,会冷静思考、积极应对,用现有知识去探索灾难的成因、去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帮助自己和他人走出困境。(摘编自《〈花冠病毒〉:毕淑敏笔下的病毒与人性》,《凤凰资讯》2020年2月4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真正的艺术家应该热爱自己心中的艺术和艺术中的自己,以纯正的价值观去观察生活、判断生活,去表现和书写时代。B.关于怎样活化写作语言,冯骥才未深谈技艺问题,而是从个人经历出发阐明传统文化对提升个人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性。C.科研教授于增风为了搞清楚被他赋予“花冠病毒”之名的古老生物的类别及其毒性的轻重,以身试毒,最终不幸牺牲。D.《花冠病毒》描写了人在面临危难的时刻表现出的悲悯和无奈,但作者认为病毒的生活方式并不构成对人类的威胁。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是活化一部小说的灵魂,应从艺术的角度来欣赏文学,活化小说语言技艺,涉及哲学、文学、文化和美学等问题。B.一些艺术家漠视传统,妄自菲薄,忽视了中国独特的、无与伦比的美学传统,所以认为舶来艺术先进于中国传统艺术。C.冯骥才认为艺术家身上有社会属性和个人属性,他给人物安排了不同的命运,对善和美的追求体现了纯正的价值观。D.材料二采用了叙议评结合的方式∶一段是对小说主题的评析,二段是对小说内容的叙述,三、四段叙议评有机结合。3.下列说法中,可以直接体现《花冠病毒》写作目的的一项是()A.《花冠病毒》封面上说∶读这本小说,有一个小小用处——倘如某一天你遭逢瘟疫生死相搏,或许你有可能活下来。B.作者认为人类的不恰当行为唤醒了病毒,招致了它们的攻击,才造成了这场灾难,这告诫人类一定要爱护自然、保护环境。C.17 病毒也是地球的主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势必加速繁殖并提高自身的攻击性。人类和病毒的战争就此轰轰烈烈地展开。D.那些没有勇气和责任,对病毒和困难抱有悲观、恐惧心理的弱者,终将因自身意志、抵抗力的下降被病毒和困难打倒。4.材料一采用一问—答的访谈形式,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5.王国维《〈红楼梦>评论》引用亚里士多德的《诗论》谈到了“悲悯”∶“殊如恐惧与悲悯之二者。为悲剧中固有之物,由此感发。而人之精神于焉洗涤”。有人认为,作家、艺术家应具有悲悯的情怀。请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黄河周立波二十一日,部队陆续到了黄河边上。这就是历代诗人最爱歌颂的黄河,这就是音乐家冼星海同志在《黄河大合唱》里谱出了澎湃之声的黄河。万道灿烂的阳光之下,黄河里面的无数冰雪的团块射出明亮的反光。这些冰雪的大块,浮泛在黄浊的水浪里,迅急地奔流。它们互相冲击着,发出嚓嚓的声音。等待渡河的时候,我到镇上去找开水喝,和老百姓聊天。他们说,原先这里的房子要多些。日本鬼子几次打到了河东,毁了这里好多民房。依靠八路军英勇的守卫,鬼子从来没有渡过河来。我们和鬼子只隔一条水,但是陕甘宁边区始终是一块干净的土地,从来没有被日寇践踏。今天正在渡河东去的王震将军的部队里,就有好多保卫黄河的英雄。我们挨次下了船。每船水手十一人,船一解缆,水手使劲地荡桨,大声地呼喊。那是一种粗犷的吼声,声音那么大,竟至超越了风声和波浪冲激船头的声音。到了中流,船不停地起落,并且一直往下流。水手们使尽力量摇桨,使尽一切力量呼吼。这是人和自然斗争的雄伟的场面。河风吹着,我们穿着大衣。还冷得发额。水手们只穿着单衣。脸上的汗竞像雨点一样滴落。到了河东的沙滩上,王首道同志站在那里遥望着河西,有一刻钟之久,不肯走开。我们已经离开陕甘宁边区了。王震同志还没有过来。他正在西岸指挥队伍,分拨船只。17 我们沿着黄河走了十里路。才转入东边的山路。在河边看见的第一间房子的砖墙上。写着"时刻准备反扫荡。坚决保卫抗日民,主根据地"。我记起了早晨在螅蜊峪看见有一堵墙上写着∶"展开赵占魁运动,发展手工业。"隔一条黄河,一边是生产运动,一边是对敌斗争。在河边,我们碰见了两个农民。他们都穿着蓝布棉衣和白布棉裤,头上挽着干净的白毛巾。其中一位提着一个大型手榴弹,另外一位腰间插着一支土造地手枪。这是民兵。提着大手榴弹的小伙子,仔细打量了我们的制服和武器,小声地对同伴说∶"咱们的人。"我们要他们带路,他们十分高兴地走在前面,并且告诉我们,这里是临南县界。这里的民兵都会使用地雷,每个村庄的大路和小路都挖了雷坑。敌人一出来。地雷就埋好。我们经过的村庄。果然到处有雷坑。民,兵送了我们十来里路,我们怕走得远了,耽误了他们自己的事情,请他们回去。但不料他们回去以后,我们碰到了一点麻烦。我们经过一个名叫马塔的山村时,突然被一群孩子包围了。他们手执红缨枪,不让我们走,索看路条。我们说∶"咱们是八路军,从河西来的,没有带路条。"一个为首的孩子说;"你们是八路军,咱们欢迎。可是八路军也,得有路条。"我们又告诉他∶"你们的民兵哥儿还送了我们一程,刚走。"他说∶"咱不管,只要路条看一看。"我们被阻拦着,幸亏村里出来一个人,问什么事,知道我们是从河西来的八路军以后,他叫孩子们赶快让开路,让我们前进。一路上,我们赞赏着村民组织的严密,有着这样的人民组织的地方,敌人是不容易逞凶的。我们走了五十五里路,到了临南县府所在地刘家会。县政府把镇上最好的房子腾出来,让给我们住。晚上,睡在炕上,我们谈起了今天在黄河岸上发生的一件事情——张米贵是一大队的战士,参加八路军已经有七年。他母亲听说儿子要经过家门,就拄着一根拐杖,来到黄河边上,等了三天,真就看见儿子了。她流眼泪,说不出话来。张米贵抱着枪伴着她坐了一会儿,要她好好地保重,并且说,自己会很快地回家。最后,他站起来说∶"打日本鬼子,打那些反动派,是大事。娘,你回去吧。"于是,他赶快走开,怕她看见自己的眼睛。就是这样,他别了母亲,赶上队伍,把一切经过报告了班长。从家门经过,他没有回家。(摘编自《南下记》,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写水浪奔流、阳光灿烂、冰雪团块明亮,这些景物烘托了作者看到黄河的激动17 心情,表现出对取得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心。B."我们"穿着大衣还冷得发颤,但船上的水手们"脸上的汗竟像雨点一样滴落",对比中生动地表现出水手们奋力划船时的艰难。C.提大手榴弹的民兵说∶"咱们的人。"这简短而又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显示出充分的信任,反映了八路军与农民的亲密关系。D.文章以"黄河"为题目,一方面是因为故事确实发生在黄河边,另一方面是把黄河作为一种象征,寄寓刚毅、勇敢等民族精神。7.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河大合唱》是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音乐作品,文本提到它,旨在引出对渡河时人和自然斗争的雄伟场面的描写。B.陕甘宁边区是以陕北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王首道遥望河西,透露出思念党中央、保卫党中央、不甘心放弃根据地的心理。C.张米贵是一名普通战士,为了抗战,他从家门口经过都没有回家。文本记述他,是要表现这位战士超出其他士兵的家国情怀。D.周谷城在文中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等抽象艰深的句子为例,来说明小品文不应该晦涩而应该明白易懂,很有说服力。8.文本的环境描写非常出色,对表达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赏析。(4分)9.周谷城认为优秀的小品文须载道,并且易于明白,形式宜短小,且有严密的组织。请就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本文做简要赏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腼熊蹯不熟,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17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节选自《晋灵公不君》)10.下列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B.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C.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D.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11.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中“会”是士季自称,古人自称称名,称人称字,这是基本的礼貌。B.“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句中的“宣子”为赵盾的谥号,谥号是死后根据其生前品德行为来定的。C.“其右提弥明知之”中的“右”指赵盾的车右提弥明,车右或称骖乘,一般是由武士担任。D.“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句中的“大史”指《左传》作者左丘明。“大史”也写作“太史”,春秋时负责起草文书、记载史事、编写史书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盾不忘恭敬。鉏麑受晋灵公之命暗杀赵盾。赵盾清早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着打瞌睡。鉏麑认为赵盾不忘记恭敬,是百姓的主宰。B.17 赵盾忠君爱国。晋灵公因厨子没有把熊掌炖熟,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堂。赵盾知道后为此事忧虑,随后打算进谏。C.赵盾体恤下情。赵盾在被晋灵公追杀途中,看到灵辄饿病了,就给他吃的;听说他要省下食物给他的母亲,就专门为他准备了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D.赵盾深明大义。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直言不讳。虽然是赵穿杀死了晋灵公,但赵盾仍然能够充分尊重史官的记载而接受弑君的恶名。13.翻译下列句子(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2)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14.为什么孔子说“董狐,古之良史也”?(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送房明府①罢长宁令湖州客舍李嘉祐君为万里宰,恩及五湖人。未满先求退,归闲不厌贫。远峰晴更近,残柳雨还新。要②自趋丹陛,明年鸡树③亲。【注】①明府∶唐时对县令的通称。②要∶应该。③鸡树∶古代中书省的别称。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对仗,意境阔大,句中"万里"言距离之遥远,"五湖"言恩泽之广大。B."未满"句写房明府任期未满而求退,"归闲"句写他要归家过闲居生活。C.颈联写远峰因晴显得更近、柳树因雨显得清新,借清新之景衬托凄恻别情。D.本诗运用叙述、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表现出作者与朋友间的深情厚谊。16.元人范德玑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从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永。"本诗颈联为"转",体现怎样的变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6分)17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小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写雪景展示诗人乐观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师说》借李蟠前来求学,阐明从师求学的道理,最后还赞许了李蟠能遵行古人风尚,从师学习,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琵琶行》中,诗人采用了视听结合的艺术手法来表现琵琶女演奏独特的艺术效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摹生动形象,将全曲推向高潮,随后她收拨一划,戛然而止。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人处于巨大压力之中,常常会变得健忘,感到。时间长了压力还会改变大脑的生理状态。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持续性压力会改变大脑的化学和物理特性。简单说,就像电脑后台运行着一个很耗能的软件,眼前的窗口就只能地加载,一直转圈圈。压力越大,工作中越容易出错,这会使得工作效率越来越低,内耗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要学会定期放空大脑,放松自己。很多人越累越忍不住熬夜,但熬夜让人错过了身体自我调节的最佳时机。大脑需要定期放空,就像我们需要定期收拾房间一样,而睡觉对大脑放空具有功效。同时,在累这种感觉转化为焦虑前,我们需要来一次彻底放松。如果你想拥有放松心态.那就要训练自己的身体具有想放松就能放松。其实,放松疗法和古今中外很多修身养性的方法,当身体放松下来,呼吸恢复平静,心情也自然而然会平复下来。“累点”变低是日积月累的,需要定期清理身体的疲惫感。学会放空大脑、放松自己,我们才更能感受到生活给予我们的幸福感。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孤独无助慢条斯理倚马可待同气相求B.孤苦伶仃慢条斯理倚马可待殊途同归C.孤苦伶仃慢慢吞吞立竿见影同气相求D.孤独无助慢慢吞吞立竿见影殊途同归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如果你想拥有放松心态的能力,那就要训练自己的身体具有想放松就能放松17 B.如果你想有能力拥有放松心态,那就要训练自己的身体具有想放松就能放松C.你如果想拥有放松心态,那就要训练自己的身体具有想放松就能放松的能力D.你如果想拥有放松心态,那就要训练具有自己的身体想放松就能放松的能力20.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首届“中国丹寨非遗周”在贵州省丹寨县万达小镇开幕,苗族群众参加了长桌宴。B.纪录片《文学的故乡》用影像说明了一个道理:触发写作冲动的往往是“故乡”。C.“三个臭皮匠,生成一个三国诸葛亮”,换句话说,就是人民群众有杰出的想象力。D.疫情防控步入常态化后,要防止“善意”传播负面信息的人,制造新的社会恐慌。(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起床后,有个问题困扰着不少人:①,还是先刷牙?先吃饭,口腔里味道重,有些没胃口;先刷了牙,饭后又觉得牙齿不干净了。②,一是为了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二是清除口腔细菌。细菌繁殖速度非常快,两次刷牙间隔时间内产生的细菌,会在12小时后形成牙菌斑,并进一步导致龋齿和牙周病。早上刷牙的主要目的是在牙菌斑成熟前,将细菌“赶出”口腔。所以,在早饭前还是早饭后刷牙对于普通人来说区别不大。需要提醒的是,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引起龋齿,而进食后酸性物质的形成速度非常快。因此,对于龋齿患者来说,最好③。对于牙周炎患者来说,最好在早饭前刷牙,清理细菌;而餐后好好漱口,清除食物残渣。2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6个字。(6分)22.请分别用一个肯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5分)17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古训有言:“一埂田坎三分烂,三穷三富不到老。”其大意为“一条田埂也总有几处会出现缺口,不容易完整,形容人生道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材料二明代郑淑云说:“惟吾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身颇严,乃穷于行。”大意是,人生常陷于三种困境之中:一是才华卓越,想奋发有为,却无人赏识,没有平台;二是以诚挚宽厚之心待人,却朋友寥寥,知己不多;三是对自己要求严格,时常反省,却处处受挫,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材料三《曾国藩家书》有言:“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读了上述材料,你肯定有自己的思考。若在此时,你的亲友——云轩恰遇到某种困顿,请你写一份信安慰他,解开他的心结。要求:构思作文时要关涉到上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统一署名为“阿新”;不少于800字。高三年级9月双周练语文答案1.B2.B3.D4.①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各部分内容集中,层次清晰。②有利于读者迅速理解内容,把握观点。5.①冯骥才曾受到契诃夫、鲁迅悲悯情怀的影响,他认为作家、艺术家创作应体现悲悯的人性关怀,唤醒世间的正义、公平与爱心。②毕淑敏在《花冠病毒》中探索当代社会心灵危机的应对之策,描写了人在危难时刻表现出的悲悯。③悲悯情怀是文学创作的一个古老命题,是作家、艺术家应具有的。【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A.“真正的艺术家应该热爱自己心中的艺术和艺术中的自己”错误,由原文“真正的艺术家是社会生活的奉献者而非索取者,热爱的应该是自己心中的艺术。而不是艺术中的自己”可知,真正的艺术家热爱的没有艺术中的自己。C.“为了搞清楚被他赋予“花冠病毒”之名的古老生物的类别及其毒性的轻重”于文无据,文中只是说“科研教授于增风,以身试毒不幸身亡,并给这种寄生的古老生物赋予一个温暖的名字——花冠病毒”。17 D.“作者认为病毒的生活方式并不构成对人类的威胁”错误,由原文“它们侵入人体并让人体生病乃至死亡只是它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可知,病毒侵入人体并让人体生病乃至死亡,对人类构成了威胁。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本项因果倒置。根据原文“因而漠视传统,甚至妄自菲薄……”的“因而”可知,“漠视传统,妄自菲薄,忽视了中国独特的、无与伦比的美学系统”是“果”,认为“舶来艺术先进于中国传统艺术”是“因”之一。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花冠病毒》的写作目的体现在材料二的最后一段。A.是毕淑敏写在小说《花冠病毒》封面上的一句话,说的是阅读小说的作用,不是目的。B.从材料二对《花冠病毒》的介绍看,作者的写作目的并非“爱护自然、保护环境”。C.说的是人和病毒的战争。D.强调人类应该有“勇气”“责任”,要积极应对困境,体现了材料二最后一段的观点,直接体现了小说的写作目的。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思路,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材料一采用一问—答的访谈形式,从文章的角度来说,给人的最直观感受就是问题的提出给人以明确的指向性,从采访者提出的问题,到被访者的回答,可以明确各部分的重点谈的是什么,问题和问题之间,回答和回答之间界限明确,层次清晰。从读者的角度来说,一问一答,问题突出,观点鲜明,使读者能够简单明了地把握要点。【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回答本题,仔细审计题干,首先明确王国维的观点,王国维认为,悲悯是悲剧中本来应该有的东西,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情感洗涤。因此,王国维对于悲悯情怀持肯定态度。对于题干中的问题,即谈对“作家、艺术家应具有悲悯的情怀”的看法,看文中作家对悲悯的态度即可。文中曾提到了冯骥才、毕淑敏对悲悯的观点和表达,如冯骥才谈到“17 悲悯是一种人性关怀,是感同身受的情感,是对处在困境中的弱者的同情。常常能唤醒世间的正义、公平与爱心。作家、艺术家尤其应具有悲悯的情怀”毕淑敏的《花冠病毒》“小说描写人在面临危难的时刻表现出的悲悯和无奈,在绝境中展示出的强大和坚韧。这部小说不再是单纯叙述一场冒险,而是更深入地关注生命、人性、救赎等命题”。总之,悲悯情怀是文学创作的一个古老命题,是作家、艺术家应具有的。6.A【解析】"表现出对取得战争胜利的坚定信心"错,表现的是黄河的雄浑。7.D【解析】A项错在"旨在"。B项于文无据,错在"放弃根据地"。C项错在"超出其他士兵的家国情怀",文中张米贵是普通士兵的代表。8.(1)自然环境描写,集中体现在对黄河的描写上,作者从视觉、听觉、河岸元观、河上亲历等角度,渲染黄河雄浑的气势,象征中华民族不屈的力量。(2分)②社会环境描写,以村庄被轰炸的场景、黄河两岸村庄标语等体现抗战的大环境;以王首道、张米贵等构成军人形象群体,以民兵、查路条的孩子等构成民众形象群体,营造了军民团结、保家卫国的全民族抗战的浓厚氛围,表现了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2分)9.①内容∶通过记述一次行军中的见闻,展现了军民同仇敌忾、保家卫国的精神风貌,道理浅显易懂。②形式∶篇幅短小,以作者行踪为线索,记述所见所闻,层次分明,结构严密。(每点3分)【答案】10.C11.D12.C13.(1)(如果)我俩要是一同进行规劝,他若不肯接受,就没有人再去进谏了。(2)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违背了,还不如去死!14.记事的原则是直书而不隐讳。译文 晋灵公不行君道,大量征收赋税来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听,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谏。”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晋灵公假装没有看见他),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荡》说:‘没有谁向善没一个开始的,但很少(有人)能坚持到底。’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而不止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17 可是晋灵公仍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厌烦,晋灵公便派鉏麑去刺杀赵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时刻不忘记恭敬国君(指按时上朝),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不忠不信中有一样违背了,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车夫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唤出了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凶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晕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多日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询问原因,灵辄说:“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一半留给她。”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赵盾自己也逃亡了。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杀便回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弑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哎!《诗经》中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直言不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 【答案】15.C【解析】错在"衬托凄恻别情",本诗虽是送别诗,但并没有过多地写别情,而是重在表达对房明府的赞美和期望。全诗的情调较为欢快,别情并不凄恻。第三联的写景,景色优美,是对送别之地周围环境的描写,它衬托得应该是较为欢快的情绪,含有对房明府的祝福。16.变化∶①表达上,由上文记叙、议论结合转为写景;(2分)②情感上,由上文对朋友的赞美,转为表达对朋友的深情与不舍,以及对朋友的美好祝福。(2分)(共4分)效果∶17 ①使全诗更富波澜变化,避免平铺直叙;②融情于景,含蓄动人,使诗意鲜活生动。((每点2分,答对一点即可得2分。)17.(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分)(2)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2分)(3)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2分)18.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E)(3分)答案:D(“孤苦伶仃”形容身世孤单困苦;“孤独无助”形容孤独缺少帮助,所以第一空选“孤独无助”。“慢条斯理”形容做事从容有条理,偏褒义色彩;“慢慢吞吞”形容做事效率低,贬义色彩,所以第二空选“慢慢吞吞”。“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不能修饰“功效”;“立竿见影”比喻见效快,所以第三空选“立竿见影”。“殊途同归”指途径不同、目标一致;“同气相求”比喻志趣相同的人结合在一起,不能形容“方法”,所以第四空选“殊途同归”。)19.辨析并修改病句(E)(3分)答案:C(画线句存在关联词位置不当、宾语残缺错误,所以只有C项修改最恰当。)20.正确使用标点符号(E)(3分)答案:A(A项,引号表示专有名词,所以和文中“累点”作用相同。B项,引号表示强调;C项,引号表示引用;D项,引号表示讽刺否定。)21.①先吃早饭;②我们日常刷牙(刷牙目的有二);③在早饭后刷牙。22.①早起先刷牙还是先吃饭是个困扰。②普通人早饭前、后刷牙均可。③牙病患者可以视情况而定。【分析】2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结合后文“先吃饭,口腔里味道重,有些没胃口;先刷了牙,饭后又觉得牙齿不干净了。”可知这是两种情况,“吃饭”“刷牙”两件事,而“还是先刷牙”已经给出,所以应填“先吃早饭”。②处,结合后文“一是为了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二是清除口腔细菌。”可知,这是刷牙的目的,所以横线处应该是总结的句子,可以填“我们日常刷牙”。③处,结合前文“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引起龋齿,而进食后酸性物质的形成速度非常快”可知,进食后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引起龋齿,题干前提是“对于龋齿患者来说”,所以应填“在早饭后刷牙”。2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能力。题干要求用一个肯定句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第一段,冒号有提示下文的作用,所以首句“起床后,有个问题困扰着不少人”是关键句。因此第一段的主要意思是:早起先刷牙还是先吃饭是个困扰。17 第二段,通读文段后,可以发现这一段的结构是“分——总”的结构,所以最后一句“在早饭前还是早饭后刷牙对于普通人来说区别不大。”因此第二段的主要意思是:普通人早饭前、后刷牙均可。第三段,通过语句“因此,对于龋齿患者来说,最好……;对于牙周炎患者来说……”可知,这是两种不同的情况,因此第三段的主要意思是:牙病患者可以视情况而定。审题指导首先提炼概括材料的核心命意。材料一:以古训说明“人生道路并非是一帆风顺”,人生不如意事多,人生路多坎坷与困顿。材料二:借助古人郑淑云分经历,指出“人生常陷于困境之中”,困顿因人因时而异,关联下文的“云轩恰遇到某种困顿”。材料三:通过《曾国藩家书》语录,为我们提供了面对困顿的态度和做法,展现不凡的胸襟和气度。作文有明确要求:“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来构思立意。”考生因找到材料之间的关联。比如,关联材料一和二可得出立意:人生难有一帆风顺,各有各的艰难困顿。关联材料二和三可得出立意:人皆要遭遇困顿,这正是自我磨砺、徐图自强之时。从材料二中的困顿之一着笔(无人赏识,知己不多),联系材料三的态度与做法,亦可成文。写作对象是“遇到困顿的亲友云轩”,文体是书信。语气应以关切、问候、劝慰、勉励为主。精彩标题遭遇困顿,才是人生内心有光亮,何惧夜漫长?千磨万击还坚劲岂有浮云能蔽日?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既为鲲鹏,何惧风雨?凛冬散尽,星河长明峰回路转仍见君人间正道是沧桑柳暗花明又一村阳光总在风雨后守得云开见月明人生的触底反弹风物长宜放眼量困顿何惧,玉汝于成十年饮冰,不凉热血17 相关素材功名多向穷中立,祸患常从巧处生。——陆游自能成羽翼,何必仰云梯。——王勃穷而后工。(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苏轼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张华年轻人,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余世存《时间之书》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海明威但凡不能杀死你的,最终都会使你更强大。——尼采岁月悠悠,衰微只及肌肤;热忱抛却,颓废必致灵魂。人是被废黜的国王,人类应该懂得自身的高贵。——帕斯卡尔让内心住着一条巨龙,既是一种苦刑,也是一种修行。——雨果在大海上航行,没有不带伤的船。——外国谚语日出之美,便在于它脱胎于最深的黑暗。——网易云音乐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那就常想一二。“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鲁迅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17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第一次周练(半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2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有答案)
2022届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有答案)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双周考(半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双周考(半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物理上学期第四次双周考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四次双周考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1-10-14 17:15:07
页数:17
价格:¥4
大小:81.0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