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南省大联考“顶尖计划”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考试试题(带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顶尖计划”2022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西周时期,大部分农官,尤其是高级农官,主要是父子相承,世族任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高级农官往往由诸侯亲自任命,或由代表他们的有关行政机构任命。至于基层农官,一些有实权的大臣和郡县长官都有权任命。这说明A.血缘宗法关系已经消失B.社会政治体制发生变动C.西周王权势力不断衰微D.井田制度逐步趋于瓦解25.表2西汉皇帝巡幸赏赐情况巡幸是封建社会皇帝对地方的视察及祭祀活动。西汉时皇帝巡幸赏赐情况如表2所示。据此可知,西汉皇帝的巡幸活动A.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B.旨在减轻百姓负担C.体现了与民同乐思想D.提高了妇女的地位26.唐初,大臣魏征曾说:“美玉明珠,孔翠犀象,大宛之马,西旅之獒,或无足也,或无情也,生于八荒之表,途遥万里之外,重译入贡,道路不绝者,何哉?盖由乎中国之所好也。”由此可以看出,魏征A.认识到对外贸易的意义B.提倡平等互利的中外贸易 C.赞成重开陆上丝绸之路D.主张设立贸易管理机构27.明清之际的一些进步思想家,把学术研究范围从儒家经典扩大到自然、社会和思想文化领域,或以复兴古学(经学)为已任;或独辟蹊径,开诸子学研究新风气;或探究“切用于世”的学间;或会通西学,倾心于“质测之学”的研究。他们的研究A.批判和否定了孔孟儒学B.促使正统思想发生改变C.推动了民主思想的传播D.抨击了理学的空疏之弊28.表3近代中国官派、自费留日学生人数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政府对洋务运动大力支持B.不断寻求近代化转型路径C.与国外文化交流相当频繁D.政局变动扰乱了思想文化29.1931年,毛泽东指出:田地归农民私有,“租借买卖,由他自由”,"实行社会主义集体农场的生产,这是经形济条件所不许可的”。这说明,毛泽东认识到A.农民对革命的重要性B.革命的物质基础薄弱C.土地政策须符合国情D.应有计划地分配土地30.1946年4月,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第一次大会制定了《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人民对各级政权有检查、告发及随时建议之权,每届选举时则为大检查。这表明A.革命阵营危机加深B.边区监察体制健全C.人民实现当家作主D.中共倡导民主政治31.1980年,国家统配、部管的物资品种达837种,其中国家统配256种,1987年分别为581种和26种,一些重要原材料由国家统配部分,如钢材由74.3%降到47.1%,煤炭由57.9%降到47.2%,木材由80.9%降到27.6%,水泥由35%降到15.6%。据此可知,当时A.建立市场经济是改革必然B.生产资料流通渠道多元化C.工业结构呈持续优化之势D.人们消费需求量快速扩张32.公元前450年后,雅典不再有个人捐献的建筑,所谓“伯利克里的伟大建筑”都是以人民的名义完成,所有大型公共建筑中,仅有卫城南坡的音乐厅和伯利克里有切实的关系。这反 映出,雅典A.传统政治因素完全消失B.政治的运行效果明显C.民主政体具有制约功能D.民众的精神生活丰富33.1795年,英国首相皮特在议会上提出废除《居住法》,他认为“居住法阻碍了工人到他可以根据最有利的条件出卖其劳动力的市场上去,同时也阻碍了资本家雇佣那些为他所投的资本带来最高报酬的能干人”。此后《居住法》的限制逐步取消。这一举措A.促进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B.引发了英国人口的过度增长C.推动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D.创造了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34.图3是苏联经济发展概况(单位:亿卢布)。这可用来说明,苏联A.工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B.国民经济向良性方向发展C.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D.农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35.西班牙画家萨尔瓦多·达利于1936年创作油画《内战的预感》,这是达利在西班牙内战爆发前6个月完成的。他运用细腻的笔法画出了被肢解的人体,用人体贯连构成框架式的结构充满画面,用蓝天白云作背景。由此可见,该画A.力求通过形式创新表现现实B.揭示了世界大战带来的危害C.客观呈现了当时的世界局势D.反映出资产阶级的精神危机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吴敬,浙江杭州人,他对浙江的田亩、粮税和人口等非常熟悉。当时负责财政、经济的官员常邀他协助工作,这促使他去研究数学的应用问题。吴敬“积二十年”之功,于景泰元年(1450年)编著了《九章算法比类大全》,共十卷。卷一至卷九,分为方田、粟米、衰分、少广、商功、均输、盈朒、方程和勾股九类,都是对应用问题的解法。分“古问”和“比类”两种,前者摘自古算术书,后者是结合当时社会情况的应用问题。另有一部分应用问题是用 诗词形式提问。第十卷专论开方。《九章算法比类大全》还搜集了许多应用问题,如计算利息合伙经营、就物抽分(以货物作价抵补运费或加工费)。——摘编自南炳文、汤纲著《明史》材料二1672年,莱布尼茨作为梅因兹选帝侯大使出使巴黎,开始研究笛卡尔、费尔玛和巴斯噶等人的著作。1673年莱布尼茨出使英国,期间研究了华里斯及巴罗等人的数学著作。1674年他发明了微积分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的起点,是求曲线的切线作法及其计算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莱布尼茨从巴罗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所用的微分三角形法中得到启发,创立了一种新方法——纵坐标差分法。1686年,莱布尼茨发表了一篇有关微积分内容的论文,引起欧洲数学界的极大关注,莱布尼茨亦因此先于牛顿成为人们知晓的微积分这一新数学方法的发明者。——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吴敬数学成就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吴敬相比,莱布尼茨数学成就的显著不同,并说明其意义。(9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表4中国城市的人口等级规模(1933-1936年)情况注:带*为通商口岸城市——整理自沈汝生《中国都市之分布》从表4中任选三个或三个以上人口等级规模不同的城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有关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观点,并对其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列出城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 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据统计,解放前夕的北平全市有保长338人,甲长9955人。1949年4月7日,保甲制度彻底废除,新的街乡人民政府成立,村政权随之建立。5月份,北平城乡基层政权全部建立起来。1949年8月,京郊472个村建立了农会,109个村建立了农筹会。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乡村农民大会,农民代表会及其选出的农民协会委员会,区、县、省各级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农民协会委员会,为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北京市先后于1951年3.4月和7、8月在郊区270个行政村召开了村人民代表大会,完成了人民政府的民主选举工作。到1955年京郊312个乡,均已建立党的组织。1956年共有党员10764人,占农业人口的2%。——摘编自田涛等《新中国成立前后北京市乡村治理的变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市乡村治理的主要举措。(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京市乡村治理改革的意义。(10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1947年,美国成立中央情报局,国务卿乔治·马歇尔说:“我不管中情局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我所需要的是它们24小时留心苏联的攻击。”1952年,美国成功试验了第一个氢弹。1953年8月,苏联也实验成功氢弹。这促使美国政府迫切渴望得到关于苏联原子能计划的科学家的情报以及在东德开采铀资源的铋(Wismuth)公司的情况,还有苏联的核政策。于是中情局总部决定秘密修建“柏林隧道”。英国也参与策划了该计划。从1954年8月“柏林隧道”开凿到1956年4月隧道被苏联发现,“隧道”给美国和英国提供了关于苏联的大量情报。这也使美国松了口气,苏联没有对西柏林突然发动大规模武装进攻的企图。“隧道”被发现后,这些情报仍然被分析,用来作为参考。“柏林隧道”事件激发了苏联采取进一步措施,关闭东西柏林通道,使西方在柏林进行间谍活动变得更加艰难,可以保障东德共产主义政权的安全。——摘编自高文知《“柏林隧道”的修建与冷战期间美国对苏联的情报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修建“柏林隧道”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柏林隧道”事件的影响。(8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一“韩愈亦近世豪杰之士,如《原道》之言,虽不能无病,然自孟子以来,能知此者,独愈而已。……前人之语,又非凭空信口率然而言之,是必有所见矣。”——《二程语录》 材料二“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北宋]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材料三“退之《原道》诸篇,则于道之大原,若有非荀、扬、仲淹之所及者,然考其平生意向之所在,终不免于浮华放浪之习,时俗富贵利达之求。”——[南宋]朱熹《王氏续经说》(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三对韩愈的评价。(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述评价所反映的宋人的价值观。(6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1-10-08 09:38:07 页数:8
价格:¥3 大小:1.69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