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语文周练试卷(四) Word版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4

2/24

剩余2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周练试卷(四)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数字敦煌、数字故宫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故宮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缺乏像《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法,呈现出既具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摘编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材料二: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冷战,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多数人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曾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这就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贯穿生活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材料三: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摘编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B.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C.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D.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要有条件地借助数字技术。2.下列关于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可见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可借助数字技术。B.材料一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述了当前传统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C.材料二围绕中国文化的活力来写,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方与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论证方法丰富。D.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者的异同,包含对二者的褒贬评价指出二者具有很大的不足。3.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个时代都有它特色的文化形式,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B.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作为纵轴的文学传统与作为横轴的现实世界所构成的压力都不尽相同。C.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转化、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要多种文明共同发展,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D.三则材料论述角度不同,但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创新性发展,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文化基因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两者在论证方法上有何不同。(4分)5.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播与创新发展?(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独霸角李方第一次去帮扶户赖青久家,是队长龚海鹏陪着去的。车从刘湾、滴垴、下寨几个小队驶过,七扭八拐,从谷底爬上梁顶。道弯路窄,但都已硬化,还不算太难走。远远地看到,山嘴上有几株落完了树叶显得灰黑的树木和一户人家高耸的蓝色屋顶。龚队长让停车,说:“前面车不能走了。秋天的时候已经挖好了路基,打通最后一公里,现在天冻了,没法硬化,停工了。”我只好拿上扶贫手册、各种表格,步行前往。我一边躲避着挖虚的土,一边听龚队长讲赖青久。“这人是个独霸角,跟谁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大集体的时候,几乎和队里的每个人都闹过别扭。别说其他人,连跟自己一母同胞的两个弟弟都不对付,打架吵嘴住不成邻居,搬到这个山嘴上来了。”我心里一沉。“独霸角”是西海固的土语,谓人性格孤僻,待人生冷硬倔。摊上这么一个扶贫对象,工作怕是难以顺利。还未到门口,当路一根绳索,拴在路两边的枯树上。龚队长说:“看!如何?好端端的人、车走的路,给你用绳子拦了。”赖青久五十七岁,眼不花,耳不聋,腿脚灵便。赖青久问:“干啥的?扶贫的?拿的啥?”我说:“今天只是来认个路,见个面,填表掌握一些基本情况。你抽烟吗?不抽?那我也不抽了,免得让你受二手烟的害。”我拿出烟敬他,以便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见他不抽烟,只好作罢。我又问:“老赖,干吗在路上拉绳子啊?”赖青久很生气:“硬路挖成了虚土,又不硬化,人来车往,尘土飞扬,挡住,不让他走。”“这是路啊,怎么能挡呢?”我劝他。赖青久大手一挥:“条条大路通罗马,我这里不让走,他可以绕着走。山下边还有一条路,全硬化,又不远,不过多走15公里罢了。”初次见面,不好搞得太僵,了解完大致情况,填好表格,我就道别离开了。清明前后,栽瓜点豆。抽了空,我第二次去老赖家。这次因为正在硬化道路,施工车辆较多,所以车停得更远,我和陪同的妇女主任一同在人欢马叫的施工路段的边上走。妇女主任说:“独霸角就是独霸角,说话办事就是跟人不一样。前些年湾里种西瓜,也是个收入。他拉瓜到街上去卖,别人问瓜价:‘多少钱一斤?’他说:‘一毛。’别人说:‘少价吗?’也就是那样随口一说,实际上瓜价人人都知道,就蹲下来挑瓜。结果他说:‘少价。两个五分。’你想谁还买他的瓜?去年搞养殖,他老婆养了头母猪,下了猪娃子,让他用摩托车捎到集上去卖。别人问:‘猪娃子好着吗?’他给人家来一句:‘不好,害着病呢!’”我说:“这不纯粹跟人抬杠吗?”妇女主任躲着驶过的车辆笑着说:“就是呀,害得他老婆背篼里装上猪娃子集集不落地去卖,又不会骑摩托,被害惨了。”好容易到了赖青久的门前,绳子没有了,换成了两根长竹竿,打着叉挡在路中间。进了门,妇女主任说:“老赖啊,市上……”老赖背着背篼,手里提着铲子要出门。老赖问:“干啥的?扶贫的?”,我说:“老赖兄,去年冬天我来过,今天来是核实一下,给你的化肥和薄膜送到了吗?送到了?送到了好,请在手册上签个字,也不敢耽误你上地。可是,赖兄啊,干吗还挡着路啊?拿掉吧。”赖青久气得把手里的铲子扔了,说:“拿掉?拿掉还不把我家门口当骡马市场了?化肥是拿来了,往家里抬的时候把袋子扯破了,化肥撒了一路,害得我扫了好半天。”妇女主任脸上挂不住,说:“他叔,你把路挡着车上不来,这么远的路抬上来,可不得扯破了?”赖青久仰头怒目:“你又没来,你又没抬,你见了?”赖青久弯腰拾起铲子回手扔到背上的空背篼里,就要走。我沉下脸,拦住他:“赖兄,撒了的化肥再补给你一袋都行,但你得把路障撤了。这是众人走的路,你不能这样。”“咦,一袋化肥两卷薄膜就能指挥我了?路是众人的,但家门前这一截儿是我的!”我们只能跟在他的屁股后头出来,先走了,他在身后恨声恨气地锁着大门。到了秋天,基础母牛入了栏,非得签字不可。但我心里发冷,不想再上山爬洼到山顶上去。我跟村支书说:“你啥时候去老赖家顺便把扶贫手册带去,让他把字签了。”年轻的支书连忙摆手说:“那绝对不敢。别人的可以,老赖不行。你去了他多少还给点儿面子,我去了那是拿着鸡蛋往石头上碰呢!”这也是实情。现在村上的工作不好搞,村民和村干部之间,有着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隔膜。我只好憋着气再去。车一直开到赖青久家门前不远。一根粗壮的长椽横空而过,两头用长钉死死地钉在路两边的那两棵枯树上。车只能停在这里了。村支书说:“我们钻过去吧。”我说:“不。”我掏出手机拨打赖青久的手机。“谁?打电话啥事?”老赖将头从大门里伸出来,望了望,关了手机,向我喊:“基础母牛已经拉回来养在圈里了,没啥事我关门了。”我厉声喊:“老赖,过来!”老赖趿拉着棉拖鞋,吸着鼻子,边走边说:“天气冻得人淌清鼻呢,出来干啥呀?”我说:“天寒地冻是实情,一万块钱的母牛也养到圈里了,签个字你都怕麻烦?你这人是不是太有点儿不知好歹?”老赖签了字,手扶着拦路的横木,平视着我的眼睛说:“别说一头牛,就是给上十头牛,也是政府给的,又不是你给的,我有啥不知好歹的?不是看你大冷天跑一趟,我连字都不给你签。”我和村支书站在寒风里,显得很无奈,甚至看上去可能还有点儿滑稽。老赖看着我们,突然就笑了,是那种憋了很久终于绷不住的笑,他越笑越畅快。天上飘起了雪花,我和村支书仰头看看天,看看越笑越畅快的老赖,终于忍不住也笑了。(选编自《小小说》)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对赖青久家的环境描写,“灰黑”的树木,“一户人家高耸的蓝色屋顶”,既符合季节和农户的特征,也营造了一种冷僻的氛围,为下文写赖青久的性格造势。B.小说中以“我”为代表的扶贫干部工作认真负责,但在面对赖青久这样的独霸角时,也难免灰心、生气,这更好地塑造了有血有肉的基层干部形象。C.赖青久家门前挡路的路障从绳子到竹竿到粗壮的长椽,既体现了他的自私、狭隘,也可以从中看出他故意跟人对着干、唱反调的心理。D.龚队长和妇女主任对赖青久的介绍侧面表现了赖青久性格孤僻,生冷硬倔,说话做事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也揭示了他致贫的真实原因。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使用有限视角来讲述故事,虽然局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但能拉近小说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使小说的叙述显得真实亲切,便于带动读者了解我国的扶贫工作。B.小说明线暗线交织相照,明线是“我”对赖青久的帮扶工作,写出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暗线是最后一公里的修路进程,,象征脱贫工作即将取得成功。C.小说没有快速发展、紧张的故事情节,“我”三次到赖青久家的扶贫工作都不顺利,情节的摇摆更好地展现了基层扶贫工作的艰辛。D.小说的语言平实质朴,人物的语言贴合其身份特点。比如“跟谁都尿不到一壶”“干啥的?”“害着病呢!”,方言口语的运用使西北农村农民的形象更加真实鲜活。8.“我”三次到赖青久家,对赖青久的称呼从“老赖”到“赖兄”再到“老赖”,不同的称呼体现了“我”怎样的心理?9.小说结尾赖青久笑了,“我”和村支书也笑了。他们的笑有何意蕴?请结合文本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范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其生也,母梦一伟丈夫被金甲入寝室,曰:“吾汉将军邓禹。”遂以为名。幼孤,叔祖镇抚育如己子。祖禹自以既孤,每岁时亲宾庆集,惨怛若无所容,闭门读书,未尝预人事。进士甲科,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在洛十五年,不事进取。书成,光荐为秘书省正字。时王安石当国,尤爱重之。王安国与祖禹友善,尝谕安石意,竟不往谒。富弼致仕居洛,素严毅,杜门罕与人接,待祖禹独厚。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莞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神宗崩,祖禹上疏论丧服之制曰:“先王制礼,君服同于父,皆斩衰三年,盖恐为人臣者不以父事其君。自汉以来,不惟人臣无服,人君遂不为三年之丧。朔望,群臣朝服以造殡宫,是以吉服临丧;人主衰服在上,是以先帝之服为人主之私丧,此二者皆礼之所不安也。”哲宗立,擢右正言。吕公著执政,祖禹以婿嫌辞,改祠部员外郎,又辞。除修《神宗实录》检讨,迁著作郎兼侍讲。吕公著薨,召拜右谏议大夫。蔡京镇蜀,祖禹言:“京小有才,非端良之士。如使守成都,其还,当使执政,不宜崇长。”迁给事中。吴中大水,诏出米百万斛、缗钱二十万振救。谏官谓诉灾者为妄,乞加验考。祖禹封还其章,云:“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兼国史院修撰,为礼部侍郎。拜翰林学士,范氏自镇至祖禹,比三世居禁林,士论荣慕。宣仁太后崩,中外议论汹汹,人怀顾望,在位者畏惧,莫敢发言。祖禹虑小人乘间害政,乃奏。时有相章惇意,祖禹力言惇不可用,不见从,遂请外。上且欲大用,而内外梗之者甚众,乃以龙图阁学士知陕州。言者论祖禹修《实录》诋诬,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又徙宾、化而卒,年五十八。祖禹平居恂恂,口不言人过。至遇事,则别白是非,不少借隐。尝讲《尚书》至“内作色荒,外作禽荒”六语,拱手再诵,却立云:“愿陛下留听。”帝首肯再三,乃退。每当讲前夕,必正衣冠,俨如在上侧,命子弟侍,先按讲其说。开列古义,参之时事,言简而当,无一长语。苏轼称为讲官第一。(《宋史·列传第九十六》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B.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C.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D.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斩衰,丧服名。衣服用粗麻布制成,不缝边。斩衰与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合称“五服”。B.朔望,指朔日和望日。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叫“朔”,十五那一天叫“望”,十六叫“既望”。C.禁,指皇帝的住处。禁林,一是指皇家园林,二是指翰林院的别称。禁林在文中指的是后者。D.《尚书》,又名《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是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祖禹勤于读书,潜心修史。他年幼丧父,身世孤单,每逢佳节尤感悲伤,就闭门读书;他跟从司马光编修史书,在洛阳十五年不求升迁。B.范祖禹不媚权贵,清廉自律。他深受执掌朝政的王安石的看重,但最终未去拜见;吕公著当权,他因是吕公著的女婿而避嫌,接连推辞任命。C.范祖禹心系天下,体恤百姓。吴地水灾,谏官认为报告灾情的人是妄言,请求核查,他封还谏官的奏章,认为上奏灾情属实,不应当问罪惩责。D.范祖禹为人耿介,直言进谏。神宗去世,他上疏论丧服之制不合礼制;宣仁太后去世后,朝廷人心不稳,他担心小人乘机害政而勇于进言。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富弼致仕居洛,素严毅,杜门罕与人接,待祖禹独厚。(2)时有相章惇意,祖禹力言惇不可用,不见从,遂请外。14.为什么范祖禹被赞誉为“讲官第一”?请简要概括理由。(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将进酒·城下路贺铸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①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六国扰,三秦扫②,初谓商山遗四老③。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④接武曳长裾⑤。高流⑥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⑦初不数刘伶?【注】①浆:茶水。②六国:指秦末趁乱复起的齐、楚、燕、韩,赵、魏。三秦扫:指刘邦灭项羽,建立汉朝。③商山遗四老:又称“商山四皓”。西汉初立,他们四人隐居商山,不为汉臣,后来在名相张良的劝说下,入世辅佐太子刘盈。④“裂荷焚芰”,是指四皓应聘出山自毁高洁。⑤接武:犹言接踵。武:足迹。曳长裙:指依附于王侯权贵。⑥高流:这里指好饮酒的高洁名士。⑦“二豪”:指贵介公子、缙绅处士。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本词起句写景,描绘了凄风冷露之中古人坟墓成耕田之景,写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和词人的黍离之悲。B.函谷关时平则开,时乱则闭,对于这一现象词人用“开函关,掩函关”代指朝代的更替,写出了时间的悠长。,C.“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这一句是对商山遗四老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他们表面恬淡,实则热衷权势的丑态。D.本词虽怀古伤今,但所咏史事、人物的时间跨度很大,表现的是一种在古代社会中带有普遍性的历史现象。16.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是一位躬耕陇亩的田园诗人,《归园田居》中,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去来兮辞》中,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刘克庄在《贺新郎》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表达了他的人才观;人才济济,但必须在用人时不可严苛,方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3)"扁舟"不滞于物,从流飘荡,常引起诗人的感喟∶或有漂泊之意,或有悠然之感。唐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曾表达了类似的感慨。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在全球各国加速5G商用的趋势下,5G在中国的落地。中国通信行业引领全球的技术积累促成了这种结局。从1G落后、2G追随、3G突破、4G同步,到如今5G领先,中国通信技术行业的进步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就在5G领域,中国企业已埋头进行了近10年的创新布局和持续投入;它并非,而是源于几十年的追赶和全球化历练。最终,5G牌照的发放可谓瓜熟蒂落。人们对此也有足够的信心:2019年作为中国5G商用元年,将成为5G应用的良好开端。让5G发挥好新引擎动力,关键要做大做强产业,发挥产业作用。有报告预测,到2025年,5G将带动我国直接和间接总经济产出35.4万亿元,拉动300万个新增就业。()如同工信部负责人所说,企业要以市场和业务为导向,积极推进5G融合应用和创新发展,聚焦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为更多的垂直行业赋能赋智,促进各行各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此外,面对旺盛的5G行业应用需求及5G商业合作模式的改变,需要各方进行深入协作和沟通,优化网络体验,健康、完整的产业生态。5G标准是全球业界共同制定的国际标准,5G技术是全人类倾注心血和资源的创新之作。就像中国企业的5G技术服务全球一样,中国的5G牌照发放,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也是外资企业分享中国发展成果、参与中国5G市场的机会,因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水到渠成一挥而就支撑培养B.顺理成章一蹴而就优势构建C.水到渠成一蹴而就支撑构建D.顺理成章一挥而就优势培养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将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B.这会成为一个事实吗?C.这一美好前景将成为现实。D.如何将美好前景变为现实?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也是外资企业参与中国5G市场、分享中国发展成果的机会,因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B.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成果,也是外资企业参与中国5G市场、分享中国发展成果的机会,进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C.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也是外资企业分享中国发展成果、参与中国5G市场的,机会进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D.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成果,也是外资企业分享中国发展成果、参与中国5G市场的机会,因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垃圾分类是垃圾进行科学处理的前提,为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奠定基础。①?一是将以易腐有机成分为主的厨房垃圾单独分类,为垃圾堆肥提供优质原料,生产出优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②,减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处理的水、土壤、大气污染风险;三是提高了废品回收利用的比例,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四③,提升全社会对环卫行业的认知,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难度,形成尊重、关心环卫工人的氛围。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中新社北京8月13日电190余件从清代沉船“泰兴号”出水的瓷器在经历打捞、售卖、回购后从海外回流,13日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泰兴号”沉船为清代道光年间沉没于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的一艘中国商船,船货以清中晚期民窑瓷器为主,兼有少量紫砂陶器、石器、金属器等。20世纪90年代,该沉船被国外商业团队打捞,出水文物在国际市场拍卖出售。2018年,泮庐集团从海外购回10万余件该沉船出水瓷器。近日,经由德化县人民政府推介,将其中40余类、共190余件瓷器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瓷器多为19世纪初期福建省闽南地区所产,以青花瓷为主,兼有少量白釉瓷、褐釉瓷、红绿彩瓷等。此次收藏的“泰兴号”沉船文物为清代中晚期具有明确纪年及沉没地点的历史遗物,出自目前发现同时期较为罕见的大型贸易商船,对研究19世纪中国对外海洋贸易情况、外销产品结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闽南瓷窑业技术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周练试卷(四)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当今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通过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以活化的新形式发扬其深厚内涵,涵养中国精神,滋润现代人生。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文化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流,每个时代都有特色文化形态,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数字敦煌、数字故宫让我们以新鲜有趣的形式、真实可感的体验徜徉于历史文化场景,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精神。故宮通过与动漫、影视、文学及社交平台全方位融合,设计开发产品和数字内容,使传统文化魅力不断传播发酵,推出一批网红产品,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故宫以“跨界”之思和“网红”之势,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获得年轻人追捧,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对日常生活的有效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目前这类具有强势文化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品牌媒体较少,缺乏像《功夫熊猫》《花木兰》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品牌产品。有待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法,呈现出既具中国文化深远意味又贴近海外受众审美习惯和对中国元素期待的文化产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国门,在交流互鉴中绽放独特魅力,在多元文化合作与竞争中实现共存共荣,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条件借助数字技术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作为一种战略性资产,传统文化资源如何“活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时代对文化工作者提出的重要课题,还需要我们在国际国内视野中,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新趋势,不断实现内涵挖掘与表达创新双向突破,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摘编自高宏存《以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材料二: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晚清至20世纪,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大规模接触伴随着侵略、殖民与冷战,增加了问题的复杂程度。多数人认为,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之所以认定这是一次成功的文学转换,首要的标志是:相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这丝毫不存在贬低中国古典文学的意思。中国古代批评家曾指出:“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学及其评价依据。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学都将受到文学传统与现实世界纵横坐标构成的不同压力。强调来自纵轴的文学传统,还是追求更大限度地再现当代的现实世界?现实主义的宗旨显然是后者。这时,所谓的创新可以表述为,一种再现当代现实的企图改变了文学传统的发展方向。这就划出了一个区分的标准:如何辨别鲁迅式的“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分子?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如果说,五四时期的“盗火者”曾经将西方文化视为现代性的启蒙,那么,现今的历史语境中,中国文化业已成为更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文化浩如烟海,门类繁杂,一批饱学之士始终专心致志地从事清理和阐释工作。如马克思所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只有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批饱学之士的学术贡献。也因为意识到这种使命,人们才不会满足于某些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诸如三叩九拜之类。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工业社会贯穿生活时,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保存了哪些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启蒙、革命、利益、市场以及围绕这些产生的社会关系瓦解了古代的乡绅之治后,儒家的“修身”与西方文化的宗教具有哪些不同的社会功能?“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蕴含着哪些重大的启示?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摘编自南帆《中国文化的活力》),材料三: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摘编自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的价值,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B.数字技术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方式获得时空延伸,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C.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D.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要提升内容传播的效度、强度和广度,需要有条件地借助数字技术。2.下列关于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用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论证数字技术对文化遗产的支撑,可见传统文化创新形式可借助数字技术。B.材料一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述了当前传统文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该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C.材料二围绕中国文化的活力来写,论及时间轴的古代与现代,空间轴的西方与中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论证方法丰富。D.材料二对比了鲁迅式“盗火者”与“言必称希腊”的崇洋者的异同,包含对二者的褒贬评价指出二者具有很大的不足。3.下列对上述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个时代都有它特色的文化形式,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B.任何时期的文学所遭受的作为纵轴的文学传统与作为横轴的现实世界所构成的压力都不尽相同。C.推动中华文明创新性转化、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要多种文明共同发展,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D.三则材料论述角度不同,但都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要创新性发展,要立足于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文化基因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分析两者在论证方法上有何不同。(4分)5.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如何传播与创新发展?(6分)【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然后概括。【解答】(1)A.“进而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错误,“进而”表递进关系,依据原文材料一“不论是为当代中国人更好理解传承民族文化,还是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都需要我们发挥宏大传统优势,开掘文化资源蕴藏的巨大价值,创造具有国际影响的文化体验”,为并列关系。B.“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于文无据。原文材料一是“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获得时空延伸,融入生活日常,提升生活品位”,并未说“从而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C.“只要运用数字技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就能创造……”错误,说法绝对化,遗漏信息,原文材料一还提到了“更新思维模式,重视多元文化背景,找到贴切的表达方法”。故选D。(2)D.曲解文意,“指出二者都具有很大的不足”错误。依据材料二“尽管二者都对西方文化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但‘盗火者’的主旨是探索民族的独特道路,力图‘师夷长技以制夷’;而崇洋分子热衷于将民族历史纳入一个普遍的模式,使之成为西方文化逻辑的具体例证”可知,材料二并未指出“鲁迅式‘盗火者’”的不足。故选D。(3)A.曲解文意,“不变的是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不断变化的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错误。原文材料一“即便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嬗变”,只是让步假设,并没有强调“价值恒定不变”,也并非“只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不断变化。故选A。(4)材料一用的论证方法是例证法,把例子列举出来套用术语明确论证的中心。如为了论证“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的观点,运用的例子有:数字敦煌、数字故宫等成功案例和《功夫熊猫》《花木兰》等。材料一举的例子内容丰富多样。材料二用的论证方法有多个,第一个是例证法:“五四新文学运动是文学史上的一个成功范例”,中西方文化的事实,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为例。论证的观点是: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第二个是引证法,“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首先用批评家的话论证了中国文化对时代的影响;引用马克思的话,让人们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最后以农耕社会的古典诗学中的某些概念来证明传统文化对工业社会的影响。第三个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分析“盗火者”与崇洋者的异同,从而证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态度。可见方法上与材料一的单一不同,论证方法多样,综合运用。(5)依据材料一“数字技术为更好再现文化遗产提供支撑”和第3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获得更好传播,还要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可从技术运用的创新和国际影响的发展两方面进行概括。依据材料二“对于任何一种文化传统来说,如何协调守成、创新与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和第3段“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是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这些问题的提出与展开,已经显现出中国文化对话历史、对话现实的思想含量与独特价值”以及材料三中“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可从从传统文化本身及其继承性方面进行概括。依据材料三“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可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方面进行概括。答案:(1)D(2)D(3)A(4)①材料一采用例证法,内容充实。以《功夫熊猫》《花木兰》为例论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创新发展的观点。②材料二论证方法多样,运用例证法,以五四新文学运动为例,论证汉语白话文学更适合表现今天的中国经验;运用对比论证,论证了“盗火者”与崇洋者的异同;运用引用论证,引用马克思的话,让人们意识到现今中国文化对于“改变世界”负有的历史使命。(答出两种论证方法即可)(5)①借助数字技术创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用新鲜有趣的形式感受传统文化艺术精髓及其文化精神。②把中国要素与时尚表达有机结合起来,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树立国家文化形象,创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广泛传播力的中国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③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应时代新要求和文化新趋势,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思想与价值。④认识现今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激发中国文化的活力,学习借鉴他国文化,共同发展提高。【点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独霸角李方第一次去帮扶户赖青久家,是队长龚海鹏陪着去的。车从刘湾、滴垴、下寨几个小队驶过,七扭八拐,从谷底爬上梁顶。道弯路窄,但都已硬化,还不算太难走。远远地看到,山嘴上有几株落完了树叶显得灰黑的树木和一户人家高耸的蓝色屋顶。龚队长让停车,说:“前面车不能走了。秋天的时候已经挖好了路基,打通最后一公里,现在天冻了,没法硬化,停工了。”我只好拿上扶贫手册、各种表格,步行前往。我一边躲避着挖虚的土,一边听龚队长讲赖青久。“这人是个独霸角,跟谁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大集体的时候,几乎和队里的每个人都闹过别扭。别说其他人,连跟自己一母同胞的两个弟弟都不对付,打架吵嘴住不成邻居,搬到这个山嘴上来了。”我心里一沉。“独霸角”是西海固的土语,谓人性格孤僻,待人生冷硬倔。摊上这么一个扶贫对象,工作怕是难以顺利。还未到门口,当路一根绳索,拴在路两边的枯树上。龚队长说:“看!如何?好端端的人、车走的路,给你用绳子拦了。”赖青久五十七岁,眼不花,耳不聋,腿脚灵便。赖青久问:“干啥的?扶贫的?拿的啥?”我说:“今天只是来认个路,见个面,填表掌握一些基本情况。你抽烟吗?不抽?那我也不抽了,免得让你受二手烟的害。”我拿出烟敬他,以便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见他不抽烟,只好作罢。我又问:“老赖,干吗在路上拉绳子啊?”赖青久很生气:“硬路挖成了虚土,又不硬化,人来车往,尘土飞扬,挡住,不让他走。”“这是路啊,怎么能挡呢?”我劝他。赖青久大手一挥:“条条大路通罗马,我这里不让走,他可以绕着走。山下边还有一条路,全硬化,又不远,不过多走15公里罢了。”初次见面,不好搞得太僵,了解完大致情况,填好表格,我就道别离开了。清明前后,栽瓜点豆。抽了空,我第二次去老赖家。这次因为正在硬化道路,施工车辆较多,所以车停得更远,我和陪同的妇女主任一同在人欢马叫的施工路段的边上走。妇女主任说:“独霸角就是独霸角,说话办事就是跟人不一样。前些年湾里种西瓜,也是个收入。他拉瓜到街上去卖,别人问瓜价:‘多少钱一斤?’他说:‘一毛。’别人说:‘少价吗?’也就是那样随口一说,实际上瓜价人人都知道,就蹲下来挑瓜。结果他说:‘少价。两个五分。’你想谁还买他的瓜?去年搞养殖,他老婆养了头母猪,下了猪娃子,让他用摩托车捎到集上去卖。别人问:‘猪娃子好着吗?’他给人家来一句:‘不好,害着病呢!’”我说:“这不纯粹跟人抬杠吗?”,妇女主任躲着驶过的车辆笑着说:“就是呀,害得他老婆背篼里装上猪娃子集集不落地去卖,又不会骑摩托,被害惨了。”好容易到了赖青久的门前,绳子没有了,换成了两根长竹竿,打着叉挡在路中间。进了门,妇女主任说:“老赖啊,市上……”老赖背着背篼,手里提着铲子要出门。老赖问:“干啥的?扶贫的?”我说:“老赖兄,去年冬天我来过,今天来是核实一下,给你的化肥和薄膜送到了吗?送到了?送到了好,请在手册上签个字,也不敢耽误你上地。可是,赖兄啊,干吗还挡着路啊?拿掉吧。”赖青久气得把手里的铲子扔了,说:“拿掉?拿掉还不把我家门口当骡马市场了?化肥是拿来了,往家里抬的时候把袋子扯破了,化肥撒了一路,害得我扫了好半天。”妇女主任脸上挂不住,说:“他叔,你把路挡着车上不来,这么远的路抬上来,可不得扯破了?”赖青久仰头怒目:“你又没来,你又没抬,你见了?”赖青久弯腰拾起铲子回手扔到背上的空背篼里,就要走。我沉下脸,拦住他:“赖兄,撒了的化肥再补给你一袋都行,但你得把路障撤了。这是众人走的路,你不能这样。”“咦,一袋化肥两卷薄膜就能指挥我了?路是众人的,但家门前这一截儿是我的!”我们只能跟在他的屁股后头出来,先走了,他在身后恨声恨气地锁着大门。到了秋天,基础母牛入了栏,非得签字不可。但我心里发冷,不想再上山爬洼到山顶上去。我跟村支书说:“你啥时候去老赖家顺便把扶贫手册带去,让他把字签了。”年轻的支书连忙摆手说:“那绝对不敢。别人的可以,老赖不行。你去了他多少还给点儿面子,我去了那是拿着鸡蛋往石头上碰呢!”这也是实情。现在村上的工作不好搞,村民和村干部之间,有着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隔膜。我只好憋着气再去。车一直开到赖青久家门前不远。一根粗壮的长椽横空而过,两头用长钉死死地钉在路两边的那两棵枯树上。车只能停在这里了。村支书说:“我们钻过去吧。”我说:“不。”我掏出手机拨打赖青久的手机。“谁?打电话啥事?”老赖将头从大门里伸出来,望了望,关了手机,向我喊:“基础母牛已经拉回来养在圈里了,没啥事我关门了。”我厉声喊:“老赖,过来!”老赖趿拉着棉拖鞋,吸着鼻子,边走边说:“天气冻得人淌清鼻呢,出来干啥呀?”我说:“天寒地冻是实情,一万块钱的母牛也养到圈里了,签个字你都怕麻烦?你这人是不是太有点儿不知好歹?”老赖签了字,手扶着拦路的横木,平视着我的眼睛说:“别说一头牛,就是给上十头牛,也是政府给的,又不是你给的,我有啥不知好歹的?不是看你大冷天跑一趟,我连字都不给你签。”我和村支书站在寒风里,显得很无奈,甚至看上去可能还有点儿滑稽。老赖看着我们,突然就笑了,是那种憋了很久终于绷不住的笑,他越笑越畅快。天上飘起了雪花,我和村支书仰头看看天,看看越笑越畅快的老赖,终于忍不住也笑了。(选编自《小小说》)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对赖青久家的环境描写,“灰黑”的树木,“一户人家高耸的蓝色屋顶”,既符合季节和农户的特征,也营造了一种冷僻的氛围,为下文写赖青久的性格造势。B.小说中以“我”为代表的扶贫干部工作认真负责,但在面对赖青久这样的独霸角时,也难免灰心、生气,这更好地塑造了有血有肉的基层干部形象。C.赖青久家门前挡路的路障从绳子到竹竿到粗壮的长椽,既体现了他的自私、狭隘,也可以从中看出他故意跟人对着干、唱反调的心理。D.龚队长和妇女主任对赖青久的介绍侧面表现了赖青久性格孤僻,生冷硬倔,说话做事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也揭示了他致贫的真实原因。,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使用有限视角来讲述故事,虽然局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但能拉近小说和读者之间的距离,使小说的叙述显得真实亲切,便于带动读者了解我国的扶贫工作。B.小说明线暗线交织相照,明线是“我”对赖青久的帮扶工作,写出了扶贫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暗线是最后一公里的修路进程,象征脱贫工作即将取得成功。C.小说没有快速发展、紧张的故事情节,“我”三次到赖青久家的扶贫工作都不顺利,情节的摇摆更好地展现了基层扶贫工作的艰辛。D.小说的语言平实质朴,人物的语言贴合其身份特点。比如“跟谁都尿不到一壶”“干啥的?”“害着病呢!”,方言口语的运用使西北农村农民的形象更加真实鲜活。8.“我”三次到赖青久家,对赖青久的称呼从“老赖”到“赖兄”再到“老赖”,不同的称呼体现了“我”怎样的心理?9.小说结尾赖青久笑了,“我”和村支书也笑了。他们的笑有何意蕴?请结合文本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在仔细阅读本文的基础上辨析正误。(2)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内心变化。(4)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基本能力。对句子的理解更多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句中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段、手法,挖掘出它们的语境意义。【解答】(1)D.“也揭示了他致贫的真实原因”错。龚队长和妇女主任对赖青久的介绍侧面主要是表现赖青久为人生冷硬倔,喜欢与人抬杠,两次买卖做不成不能片面地推断为致贫的真实原因。故选D。(2)B.“暗线是最后一公里的修路进程”错。最后一公里没有硬化,到正在硬化,到车开到了赖青久家门前不远,展示了扶贫的时代背景,不是小说的暗线;且“即将取得成功”说法刻意拔高,路通了是扶贫工作的进步,不代表扶贫工作即将成功。故选B。(3)第一次去老赖家之前,“我”听队长龚海鹏介绍老赖,“这人是个独霸角,跟谁都尿不到一个壶里去……搬到这个山嘴上来了”,当时“我心里一沉”,知道这是个不好做工作的扶贫对象;走到他家门口时果然“当路一根绳索,拴在路两边的枯树上”。因此见到老赖的时候“我”先拿烟敬他,套近乎,然后说“老赖,干吗在路上拉绳子啊”。这时候“我”称呼“老赖”,是想跟赖青久拉近距离,以方便开展工作;第二次去老赖家之前,妇女主任又跟“我”说了老赖卖瓜和卖猪仔的事,让“我”对老赖的孤僻又有了进一步了解;然后看到“赖青久的门前,绳子没有了,换成了两根长竹竿,打着叉挡在路中间”。这时候“我”说“老赖兄,去年冬天我来过,今天来是核实一下,给你的化肥和薄膜送到了吗?送到了?送到了好,请在手册上签个字,也不敢耽误你上地。可是,赖兄啊,干吗还挡着路啊?拿掉吧”。第二次称呼为“老赖兄”“赖兄”,是想通过对赖青久的尊称来赢得好感,缓和关系;第三次给了扶贫户一万多的牛之后,“我”去找老赖签字,结果看到“一根粗壮的长椽横空而过,两头用长钉死死地钉在路两边的那两棵枯树上。车只能停在这里了”,“我”当时觉得这人不知好歹,于是拒绝了村支书要求“钻过去”的说法,而是厉声喊“老赖,过来!”。第三次称呼“老赖”是被赖青久的言行激怒了,表达了对赖青久的不满。(4)考生要分析老赖“笑”的原因和“我”与村支书“笑”的原因。结合原文“我”批评老赖,“天寒地冻是实情,一万块钱的母牛也养到圈里了,签个字你都怕麻烦?你这人是不是太有点儿不知好歹?”而老赖却抬杠“,别说一头牛,就是给上十头牛,也是政府给的,又不是你给的,我有啥不知好歹的?不是看你大冷天跑一趟,我连字都不给你签”,当看到“我和村支书站在寒风里,显得很无奈,甚至看上去可能还有点儿滑稽”,老赖“突然就笑了”。这“笑”表面是笑“我”和村支书的无奈和滑稽,为抬杠难倒“我们”而得意;“憋了很久终于绷不住”说明赖青久内心深处对扶贫干部是理解和感动的。结合“我和村支书仰头看看天,看看越笑越畅快的老赖,终于忍不住也笑了”,“我”和村支书的笑,表层原因是被赖青久的笑感染,深层意蕴是从赖青久的笑声中体会到了赖青久的理解和善意,是欣慰的笑。这“笑”与前几次接触时老赖的表现形成对比,表明在“我”和村干部的努力下,老赖对我们的敌意逐渐消除。以笑结尾,代表着村民和干部之间关系缓和,彼此的隔膜渐渐消除,象征着农村的基层工作、扶贫工作的前景会越来越好。答案:(1)D(2)B(3)第一次我称呼“老赖”,是想跟赖青久拉近距离,以方便开展工作;第二次称呼为“老赖兄”“赖兄”,是想通过对赖青久的尊称来赢得好感,缓和关系;第三次称呼“老赖”是被赖青久的言行激怒了,表达了对赖青久的不满。(4)赖青久的笑,表面是笑“我”和村支书的无奈和滑稽,为抬杠难倒“我们”而得意;“憋了很久终于绷不住”说明赖青久内心深处对扶贫干部是理解和感动的。“我”和村支书的笑,表层原因是被赖青久的笑感染,深层意蕴是从赖青久的笑声中体会到了赖青久的理解和善意,是欣慰的笑。以笑结尾,代表着村民和干部之间关系缓和,彼此的隔膜渐渐消除,象征着农村的基层工作、扶贫工作的前景会越来越好。【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范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其生也,母梦一伟丈夫被金甲入寝室,曰:“吾汉将军邓禹。”遂以为名。幼孤,叔祖镇抚育如己子。祖禹自以既孤,每岁时亲宾庆集,惨怛若无所容,闭门读书,未尝预人事。进士甲科,从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在洛十五年,不事进取。书成,光荐为秘书省正字。时王安石当国,尤爱重之。王安国与祖禹友善,尝谕安石意,竟不往谒。富弼致仕居洛,素严毅,杜门罕与人接,待祖禹独厚。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莞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神宗崩,祖禹上疏论丧服之制曰:“先王制礼,君服同于父,皆斩衰三年,盖恐为人臣者不以父事其君。自汉以来,不惟人臣无服,人君遂不为三年之丧。朔望,群臣朝服以造殡宫,是以吉服临丧;人主衰服在上,是以先帝之服为人主之私丧,此二者皆礼之所不安也。”哲宗立,擢右正言。吕公著执政,祖禹以婿嫌辞,改祠部员外郎,又辞。除修《神宗实录》检讨,迁著作郎兼侍讲。吕公著薨,召拜右谏议大夫。蔡京镇蜀,祖禹言:“京小有才,非端良之士。如使守成都,其还,当使执政,不宜崇长。”迁给事中。吴中大水,诏出米百万斛、缗钱二十万振救。谏官谓诉灾者为妄,乞加验考。祖禹封还其章,云:“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今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仰哺,以脱朝夕之急。奏灾虽小过实,正当略而不问。若稍施惩谴,恐后无复敢言者矣。”兼国史院修撰,为礼部侍郎。拜翰林学士,范氏自镇至祖禹,比三世居禁林,士论荣慕。宣仁太后崩,中外议论汹汹,人怀顾望,在位者畏惧,莫敢发言。祖禹虑小人乘间害政,乃奏。时有相章惇意,祖禹力言惇不可用,不见从,遂请外。上且欲大用,而内外梗之者甚众,乃以龙图阁学士知陕州。言者论祖禹修《实录》诋诬,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又徙宾、化而卒,年五十八。祖禹平居恂恂,口不言人过。至遇事,则别白是非,不少借隐。尝讲《尚书》至“内作色荒,外作禽荒”六语,拱手再诵,却立云:“愿陛下留听。”帝首肯再三,乃退。每当讲前夕,必正衣冠,俨如在上侧,命子弟侍,先按讲其说。开列古义,参之时事,言简而当,无一长语。苏轼称为讲官第一。(《宋史·列传第九十六》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B.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C.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D.疾笃召/授以密疏/大抵论安石误国及新法之害/言极愤切/弼薨/人皆以为不可奏/祖禹卒上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斩衰,丧服名。衣服用粗麻布制成,不缝边。斩衰与齐衰、大功、小功、缌麻合称“五服”。B.朔望,指朔日和望日。农历每月最后一天叫“朔”,十五那一天叫“望”,十六叫“既望”。C.禁,指皇帝的住处。禁林,一是指皇家园林,二是指翰林院的别称。禁林在文中指的是后者。D.《尚书》,又名《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是现存最早的关于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祖禹勤于读书,潜心修史。他年幼丧父,身世孤单,每逢佳节尤感悲伤,就闭门读书;他跟从司马光编修史书,在洛阳十五年不求升迁。B.范祖禹不媚权贵,清廉自律。他深受执掌朝政的王安石的看重,但最终未去拜见;吕公著当权,他因是吕公著的女婿而避嫌,接连推辞任命。C.范祖禹心系天下,体恤百姓。吴地水灾,谏官认为报告灾情的人是妄言,请求核查,他封还谏官的奏章,认为上奏灾情属实,不应当问罪惩责。D.范祖禹为人耿介,直言进谏。神宗去世,他上疏论丧服之制不合礼制;宣仁太后去世后,朝廷人心不稳,他担心小人乘机害政而勇于进言。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富弼致仕居洛,素严毅,杜门罕与人接,待祖禹独厚。(2)时有相章惇意,祖禹力言惇不可用,不见从,遂请外。14.为什么范祖禹被赞誉为“讲官第一”?请简要概括理由。(3分)【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筛选和理解。找到相关内容,在仔细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关键信息,仔细概括。【解答】(1)“疾笃”的主语是富弼,“召”的主语是皇帝,两者主语不同,两者间要断开,据此排除A、D;富弼去世后,人们都认为不可以上奏密疏,祖禹最终上奏了此事。“不可奏”的宾语是密疏,“祖禹”是最后一句的主语,排除A、C。句子翻译为:富弼病重时,召来范祖禹授给他临终密疏,主要是论述王安石查封误国和新法的弊端,言辞十分激切。富弼死后,别人都认为这样的奏疏奏上去肯定会得罪王安石,建议范祖禹不要上奏,但范祖禹还是坚持上奏了。(2)B.朔是阴历每月初一。(3)C.“上奏灾情属实,不应当问罪惩责”错。原文是“上奏灾情即使稍有夸大,正当略而不问”,即即便灾情被夸大,也应该略过不问,由此可见灾情确实被夸大,并不属实。(4)①致仕:辞官;素:向来;杜门:关门闭户;独厚:唯独优待。句子翻译为:富弼辞官(退休)后居住在洛阳,向来严肃刚毅,关门闭户很少和人交往,唯独优待祖禹。(5)②相:做宰相;力:极力;见:表被动,被;请外:请求调任外地。句子翻译为:当时(朝廷)有用章惇做宰相的意思,祖禹极力说章惇不可以任用,没被(皇帝)听从,于是请求调任外地(离开京城去地方任职)。参考译文:     范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范祖禹出生时,他母亲梦见一个大丈夫披着金甲进入卧室说:‘我是汉将军邓禹。’”因此被命名为范祖禹。范祖禹从小是孤儿,他叔祖父是北宋名臣范镇,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抚育。但范祖禹仍因为自己是孤儿而伤心不已,每当别人参加喜庆宴会时,他都面容悽惨,心情抑郁。整日里闭门读书,从不干预人事。后来中进士甲科,跟随司马光修撰《资治通鉴》。在洛阳十五年,不事进取。《资治通鉴》修成后,司马光推荐范祖禹任秘书省正字。当时是王安石执掌朝政,也十分看重范祖禹。王安国与范祖禹十分友善,曾示意范祖禹去拜谒王安石,范祖禹竟没去拜谒。富弼辞官(退休)后居住在洛阳,向来严肃刚毅,关门闭户很少和人交往,唯独优待祖禹。富弼病重时,召来范祖禹授给他临终密疏,主要是论述王安石查封误国和新法的弊端,言辞十分激切。富弼死后,别人都认为这样的奏疏奏上去肯定会得罪王安石,建议范祖禹不要上奏,但范祖禹还是坚持上奏了。神宗去世,祖禹上疏论丧服之制说:“先王制作礼仪,君服与父服相同,都是穿斩衰朝服,服期三年。大概是担心为人臣者不以父事其君。自从汉代以来,不只是人臣不按丧礼规定穿戴丧服,人君也不守三年之丧。每月的初一、十五,大臣们穿着上朝的衣服来到殡宫,这是以吉服临丧;人主穿丧服在上,这是以先帝的丧服作为人主的私丧,这二者都是礼制所不安的。哲宗即皇帝位,提拔祖禹为右正言。吕公著执政,祖禹因女婿的嫌疑辞谢,改为祠部员外郎,再次辞谢。被任命为著作佐郎,修《神宗实录》检讨,升任著作郎兼侍讲。吕公著死去,召拜右谏议大夫。蔡京镇守蜀州,祖禹说:“蔡京小有才能,不是正直之士。如果使他镇守成都,他回来,当会让他执掌朝政,不应推重助长。”升任给事中。吴地发大水,诏令拿出百万斛米、二十万缗钱赈济救灾。谏官认为报告灾情的人是妄言,请求加以验证考实。祖禹封回其奏章,说:“国家根本,仰给于东南。现在一方赤子,呼天赴诉,开口向上要吃的,以解脱朝夕之急。上奏灾情即使稍有夸大,应该略过而不问。如果稍加惩责,恐怕今后没有人敢说话了。”兼任国史院修撰,为礼部侍郎。他被授予翰林学士,范氏从范镇到祖禹,连续三世位居禁林,士人们都认为很荣耀,心有羡慕之意。宣仁太后去世,朝廷上下议论纷纷,当权者胆小畏惧,莫敢发言。范祖禹担心小人乘机兴风作浪危害朝政,就上奏皇帝。当时(朝廷)有用章惇做宰相的意思,祖禹极力说章惇不可以任用,没被(皇帝)听从,于是请求调任外地(离开京城去地方任职)。皇帝当时准备重用范祖禹,但朝廷内外反对的人为数不少,于是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陕州。不久,有人上奏论范祖禹在撰修《神宗实录》时刊落事迹、变乱美恶,于是连贬武安军节度副使,昭州别驾,又迁往宾州、化州,其间去世,去世时五十八岁。范祖禹平时恭敬温顺,从不谈论别人的过错。但遇到大是大非问题,就辨别是非,从不模棱两可。范祖禹曾经为皇帝讲解《尚书》至“内作色荒,外作禽荒”,时,拱手而立,再三吟诵,站立着说:“希望陛下能够留意倾听。”直到皇帝再三点头,才肯退下。每次为皇帝进讲之前,一定要端正衣冠,好似在皇上面前一般,命子弟在一旁侍立,预先研讲求讲解的学说。开列古意,参考时事,语言简练而且适当,没有一句长话,被苏轼誉为皇帝的第一号讲官。【点评】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6题。将进酒·城下路贺铸城下路,凄风露,今人犁田古人墓。岸头沙,带蒹葭,漫漫昔时流水今人家。黄埃赤日长安道,倦客无浆①马无草。开函关,掩函关,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六国扰,三秦扫②,初谓商山遗四老③。驰单车,致缄书,裂荷焚芰④接武曳长裾⑤。高流⑥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生忘形,死忘名,谁论二豪⑦初不数刘伶?【注】①浆:茶水。②六国:指秦末趁乱复起的齐、楚、燕、韩,赵、魏。三秦扫:指刘邦灭项羽,建立汉朝。③商山遗四老:又称“商山四皓”。西汉初立,他们四人隐居商山,不为汉臣,后来在名相张良的劝说下,入世辅佐太子刘盈。④“裂荷焚芰”,是指四皓应聘出山自毁高洁。⑤接武:犹言接踵。武:足迹。曳长裙:指依附于王侯权贵。⑥高流:这里指好饮酒的高洁名士。⑦“二豪”:指贵介公子、缙绅处士。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本词起句写景,描绘了凄风冷露之中古人坟墓成耕田之景,写出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和词人的黍离之悲。B.函谷关时平则开,时乱则闭,对于这一现象词人用“开函关,掩函关”代指朝代的更替,写出了时间的悠长。C.“裂荷焚芰接武曳长裾”这一句是对商山遗四老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他们表面恬淡,实则热衷权势的丑态。D.本词虽怀古伤今,但所咏史事、人物的时间跨度很大,表现的是一种在古代社会中带有普遍性的历史现象。16.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哪些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分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对诗歌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词句。【解答】(1)A.“黍离之悲”指对国家残破,今不如昔的哀叹,也找指国破家亡之痛,不符合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上阕中写古人的坟墓变成了今人的耕田,昔日的江河流水如今变成了村落住上了人家,历史、社会是变化的。上阕“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句收尾,是对前句描写的长安道上的人的评论,函谷打开又闭关,时局动荡,他们只关注“无浆马无草”的现状,只热衷于自己的权势,这里有词人对热衷权势者争名夺利的批判和嘲讽。下阕“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句借古讽今,只有高人名士才能真正领会酒的情趣,沉入醉乡睡到安稳宁静之处,体现了词人超然物外的情怀,批判了时人争名夺利的行为。“生忘形,死忘名”,人活着就应放浪忘形,死后也无须留名,词人直抒胸臆,表达了高洁超脱的情怀。答案:(1)A(2)历史沧桑变迁的感慨:从“今人犁田古人墓”、“昔时漫漫流水今人家”两句可以看出;嘲讽了历史上那些忙着追求名利和权势的人“黄埃赤日长安道”到“千古如何不见一人闲”几句表达了对这类人的批判。表达出词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襟怀。“高流端得酒中趣,深入醉乡安稳处”词人借古讽今,批判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和贪欲而争名夺利的行为,“生忘形,死忘名”直抒胸臆,表达了高洁超脱的情怀。译文:  城下的道路,凄冷的风露,今人的耕田原是古人的坟墓。岸边滩头的白沙,连接着成片的蒙葭。昔日漫漫江河流水如今已成陆地,住满了人家。通往长安韵大道,黄尘滚滚,烈日炎炎,疲倦的过客人无水饮马不料草。天下太平又变乱,函谷打开又闭关。千百年来怎见不到一人有空闲?  秦末时群雄纷争国家大扰,汉高祖刘邦把天下横扫。本以为世风转好,出了不慕荣华的商山四皓。谁知派一介使臣,送一封邀请书,他们就撕下伪装忙不迭地到侯门居住。只有高人名士才能真正领会酒的情趣,沉入醉乡睡到安稳宁静之处。活着放浪忘形,死后无需留名。谁说公子、处士胜过潇洒爱酒的刘伶。赏析:  此词针对这种普遍存在的历史现象而发出的不平之鸣。作品中所表现的对于那样一些统治者及其帮忙、帮闲们的鄙视,是有其进步意义的。但由于阶级性和世界观的限制,他又只知道向“醉乡”中逃避,即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又显示了这种进步意义的局限性很大。以愤慨、嘲讽的口吻来描写历史上那些一生忙着追求权势和名利的人,占了此词的大部分篇幅。但起笔却从人事无常写起,这样,就好比釜底抽薪,把那些热衷于富贵功名的人都看得冷淡了,从而为下文揭露这些人的丑态埋下伏线,同时也为作者自己最后表示的消极逃避思想埋下伏线。【点评】诗歌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是一位躬耕陇亩的田园诗人,《归园田居》中,他"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去来兮辞》中,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刘克庄在《贺新郎》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确表达了他的人才观;人才济济,但必须在用人时不可严苛,方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3)"扁舟"不滞于物,从流飘荡,常引起诗人的感喟∶或有漂泊之意,或有悠然之感。唐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曾表达了类似的感慨。【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古诗文默写要做到以下几点:准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写时不添字,不掉字,不写错别字。【解答】故答案为:(1)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耕籽(重点字:耕、籽)(2)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重点字:宽)(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重点字:潮、渡)【点评】,《归去来兮辞》名句积累: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3.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4.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小题。在全球各国加速5G商用的趋势下,5G在中国的落地。中国通信行业引领全球的技术积累促成了这种结局。从1G落后、2G追随、3G突破、4G同步,到如今5G领先,中国通信技术行业的进步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一个缩影。就在5G领域,中国企业已埋头进行了近10年的创新布局和持续投入;它并非,而是源于几十年的追赶和全球化历练。最终,5G牌照的发放可谓瓜熟蒂落。人们对此也有足够的信心:2019年作为中国5G商用元年,将成为5G应用的良好开端。让5G发挥好新引擎动力,关键要做大做强产业,发挥产业作用。有报告预测,到2025年,5G将带动我国直接和间接总经济产出35.4万亿元,拉动300万个新增就业。()如同工信部负责人所说,企业要以市场和业务为导向,积极推进5G融合应用和创新发展,聚焦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为更多的垂直行业赋能赋智,促进各行各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此外,面对旺盛的5G行业应用需求及5G商业合作模式的改变,需要各方进行深入协作和沟通,优化网络体验,健康、完整的产业生态。5G标准是全球业界共同制定的国际标准,5G技术是全人类倾注心血和资源的创新之作。就像中国企业的5G技术服务全球一样,中国的5G牌照发放,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也是外资企业分享中国发展成果、参与中国5G市场的机会,因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水到渠成一挥而就支撑培养B.顺理成章一蹴而就优势构建C.水到渠成一蹴而就支撑构建D.顺理成章一挥而就优势培养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将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B.这会成为一个事实吗?C.这一美好前景将成为现实。D.如何将美好前景变为现实?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也是外资企业参与中国5G市场、分享中国发展成果的机会,因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B.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成果,也是外资企业参与中国5G市场、分享中国发展成果的机会,进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C.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也是外资企业分享中国发展成果、参与中国5G市场的,机会进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D.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成果,也是外资企业分享中国发展成果、参与中国5G市场的机会,因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分析】(1)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应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2)此题以语句复位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话题统一、内容前后勾连、事理相承、意境协调、句式一致等角度思考。(3)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答题时应先分析原句,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审主干再查附加成分,找出语病,并加以修改,再仔细比对选项所给出的修改方案,找出答案。【解答】(1)水到渠成:水流到之处便有渠道,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会成功,即功到自然成。顺理成章:写文章、做事情顺着条理就能做好。比喻随着某种情况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结果。结合语境“中国通信行业引领全球的技术积累促成了这种结局”该用“水到渠成”,排除BD;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多指写字、写文章、画画快。结合语境“在5G领域,中国企业已埋头进行了近10年的创新布局和持续投入”该用“一蹴而就”,,排除A;支撑:1.顶住压力使不倒塌;2.勉强维持。优势:比对方有利的形势。泛指处于较有利的形势或环境或在某些方面超过同类的形势。构建: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培养:以适宜的条件促使其发生、成长和繁殖,也指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使其成长。(2)括号前面描摹了一幅愿景,括号后面阐述了为保证这幅愿景能够实现而采取的措施,所以D项“如何”一词将前后文串联了起来。(3)“既让国内消费者共享5G发展,也是外资企业分享中国发展成果、参与中国5G市场的机会,因而共同致力于造福全人类”一句错误原因为:“共享”缺少宾语中心语;“外资企业分享中国发展成果、参与中国5G市场的机会”语序颠倒;“因而”因果关系错误。只有B项修改到位。答案:(1)C。(2)D。(3)B。【点评】常见的辨析病句常方法有:1、梳理枝干法。即用语法分析的方法,依次检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2、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看句子是否合于语言习惯。可与语法分析配合使用。3、造句类比法。对语感判断或语法分析仍吃不准的句子,可仿原句的结构造一个日常用的句子,比较得出结论。4、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句间关系、前后顺序等是否合理。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垃圾分类是垃圾进行科学处理的前提,为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奠定基础。①?一是将以易腐有机成分为主的厨房垃圾单独分类,为垃圾堆肥提供优质原料,生产出优质有机肥,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量;②,减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垃圾处理的水、土壤、大气污染风险;三是提高了废品回收利用的比例,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四③,提升全社会对环卫行业的认知,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难度,形成尊重、关心环卫工人的氛围。【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解答此题首先理解文段大意,理清结构层次,然后根据前后语境,推测空句的内容和句式,注意关联词和标点符号。【解答】段意:垃圾分类的好处。①处根据文段核心话题“垃圾分类”和后文中讲到的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可见此处应填“垃圾分类的好处(益处)有哪些”;②处根据分号前的“一是将……单独分类”和后文“减少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的含量,有利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等内容可知此处应填“二是将有害垃圾分类出来”;③处根据下文中“提升全社会对坏卫行业的认知”,可以推出此处应填“普及环保与垃圾分类的知识”。故答案为:①那么,垃圾分类的好处有哪些呢?②二是将有害垃圾分类出来③普及环保与垃圾分类的知识【点评】嵌入型补写的答题策略:①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②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③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④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中新社北京8月13日电190余件从清代沉船“泰兴号”出水的瓷器在经历打捞、售卖、回购后从海外回流,13日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泰兴号”沉船为清代道光年间沉没于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的一艘中国商船,船货以清中晚期民窑瓷器为主,兼有少量紫砂陶器、石器、金属器等。20世纪90年代,该沉船被国外商业团队打捞,出水文物在国际市场拍卖出售。2018年,泮庐集团从海外购回10万余件该沉船出水瓷器。近日,经由德化县人民政府推介,将其中40余类、共190余件瓷器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其中瓷器多为19世纪初期福建省闽南地区所产,以青花瓷为主,兼有少量白釉瓷、褐釉瓷、红绿彩瓷等。此次收藏的“泰兴号”沉船文物为清代中晚期具有明确纪年及沉没地点的历史遗物,出自目前发现同时期较为罕见的大型贸易商船,对研究19世纪中国对外海洋贸易情况、外销产品结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闽南瓷窑业技术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分析】本题考查提炼语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提炼语意”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或图表,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或句子。本题要求压缩语段,注意理清语段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注意字数限制。【解答】本题选文是新闻,第一段是导语部分,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应交代清楚数量、朝代和事件,即“190余件清代沉船出水瓷器回流”。第二段介绍沉船出水瓷器的相关情况,相关情况是“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对第一段的详解;第三段指出这些沉船出水瓷器的重要价值,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最后组合成句即可,注意字数限制。故答案为:190余件清代沉船出水瓷器回流,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点评】提炼语意的方法如下:1.分层取舍法。这是提炼语意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连缀语句。2.归纳主干法。每一个语段都应该是围绕一个中心内容展开的,这就是语段的“向心性”。准确把握语段有这样几种途径:①找中心句,一般情况下,中心句会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如果是新闻,则导语往往就是中心句;②组合关键句或短语;③用自己的话提炼概括中心意思。概括内容、主旨,常运用此法。3.定义归纳法。善于用最简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按一定的格式作概括说明。4.提取关键词法。所谓“关键词”是指一段文字中能展现文段主体内容的“词眼”,提取关键词就是找出主体内容的“词眼”,即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提取关键词也要通过压缩来完成。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的能力。材料将青年的成长与未来发展置于当代中国特定的环境中,展现出当代青年的成长受到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浸润和滋养,青年的未来也必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的事实,凸显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我们”,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考生深刻领会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联的历史规律,自觉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融汇在一起,进而思考自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能够做什么,怎样才能有所作为,完成新一代青年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血脉、肩负时代重任、续写时代新篇的历史使命。材料以第一人称复数的“我们”,将考生带入共同参与、共同记忆的同情共感的情境中,有效地将红色文化传承的重大问题,极其自然地转化为考生必然要思考的成长与发展问题,使其能够有切身体验,有感可发、有感而发,从而实现“立德树人”在写作能力考查中的有机融入。参考立意:1.人生可为,积极处世。2.成就自我,做有为之人。3.新时代传承新作为。【解答】不坠可为鸿鹄志,且做有为青年人      1919年的觉醒年代里,我看见一个个在游行队伍中振臂高呼的青年;1921年的那艘红船上,我捧起一本宝贵的《共产党宣言》;1949年的訇然巨幕下,我听到留学人才归国时飞机的轰鸣;1978年的改革征程里,我踏上南方那条用双手与头脑开拓出的崭新的路……走过百年泥泞坎坷,方有今日晴空万里。旧时隆隆钟声于今日回响,耳畔传来厚重而清晰的祈愿:不坠可为鸿鹄志,且做有为青年人!“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君不见,北大女生宋玺参军远赴亚丁湾护航,怀揣万里赴戎机的壮心;君不见,外卖小哥雷海为在《中国诗词大会》夺魁,平凡生活难掩诗心澎湃;君不见,平均年龄三十岁的航天团队崭露头角,芳林新叶吐翠绿。  也许你说他们如旭日东升太耀眼,可也有萤烛微光在身边:海岛上默默坚守的人,田埂间脚步踉跄的人,三尺讲台上一身桃李芬芳的人,疫情期间脸上满是勒痕的人……这些人,秉持着“可为”的梦想与信念,成就了“有为”的崭新世界;怀揣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坚定意志,拓开了“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光明坦途!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谓之开天辟地。七十二年前新中国诞生,谓之改天换地。四十三年前改革开放开启,谓之惊天动地。今天,新时代里一路追梦的中国,因为你我的奋发有为,终于与过去遥相呼应,顶天立地!《人民日报》在写给青年的八封信中道:“青年、国家、时代,是形影相随的铁三角、彼此助推的浪涛。”诚哉斯言!有为之人铸就了可为时代,可为时代又何尝不正孕育着有为之人?虽然“内卷”“躺平”等戏谑之言时有出现,但不可忽略的依旧是青年生命中奋斗的底色!我们咬紧牙关负重前行,恰恰因为我们正是这被历史选中的一代。亲爱的朋友,互道一句:前景可待,未来可期!行进中的中国,给了你我最大的底气。  做一颗火种,纵一灯如豆,也可累计成阳;乘一叶扁舟,纵一波三折,也可断绝江河。惟愿我辈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己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继先辈烽火,露我辈锋芒。不坠可为鸿鹄志,争做有为青年人!【点评】针对命题作文题,我们还要注意几个基本点:1.要善于咬文嚼字推敲词义,仔细分析题目本身的含义,不仅要了解题目的本义、字面义,还要进一步理解某些词语的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特指义等。2.命题作文对现实的针对性较强,因此,我们审题立意要联系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热点等)。3.命题作文一般各种文体(除诗歌外)都可写,但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最佳文体。,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1-09-07 16:47:09 页数:24
价格:¥3 大小:162.50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