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化指导】2022高考历史总复习 1-3过关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单元过关检测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产量占世界总额比例变化表时间1870年1900年英国32%18%美国23%31%德国13%16%法国10%7%材料二 英德殖民地情况变化表时间国家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公里)1880年英国770德国——1899年英国930德国100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俾斯麦的野心是彻底毁灭法国,称霸欧洲。1875年,俾斯麦已准备发动侵法战争,但由于俄国和英国的干涉,不得已暂时放弃进攻法国的企图。俾斯麦特别害怕在东西两线上同时作战,俄法“联盟的噩梦”经常使他忧虑。俾斯麦用尽一切计谋来孤立法国,反对俄国,阻止法俄接近。……材料四 1888年威廉二世登位,1890年他迫使俾斯麦辞职。威廉二世公开宣扬他的对外政策的“新路线”,即大力扩张殖民地,积极扩建海军。……1893年,威廉从土耳其取得建筑巴格达铁路即“三B铁路”的租让权,企图用铁路线将柏林、伊斯坦布尔、巴格达联成一气,使整个土耳其和小亚细亚成为德国的投资场所和势力范围,同时威胁英国殖民地埃及和印度,直逼高加索,1897年又强占中国的胶洲湾,参加对中国的瓜分。——以上材料摘自《世界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英国工业的世界地位和殖民地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两种变化之间的关系。(2)结合材料概括说明德国外交策略的变化及其原因。(3)根据材料分析欧洲列强的基本矛盾及其实质。10\n解析:本题考查阐释历史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回答“变化”应突出“变”的表现,一是工业地位的变化,二是殖民地情况的变化;回答“关系”时应注意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工业地位对殖民地情况的影响,殖民地情况对工业地位的影响,这样才能达到要点全面,思维周密。第(2)问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信息,对外策略的变化可结合材料三、四概括出,原因可从材料一、二归纳得出。第(3)问依据材料三、四回答即可。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两年来,世界的一大部分正在遭受着历史上最可怕的战争的破坏……在这场斗争中,德国和它的盟国——奥匈、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赢得了战争的许多胜利!显示了他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盟军是为了捍卫他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他们建议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他们确信他们所提出的以保证他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建议,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建议,而斗争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而同时在人类和历史面前将声明不负任何责任。——1916年12月12日德国政府的和平建议材料二 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提出,强烈抗议敌国盟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盟会企图将战争的责任推到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企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的人民作出极大努力而分崩离析。——1916年12月29日协约国政府的答复请回答:(1)材料一中德国是怎样自我标榜其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2)材料一、材料二中,双方对当时大战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面的观点较符合实际?(3)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有何评价?10\n解析:本题两段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交战的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对时局和战争责任问题的声明。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历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第(1)问及第(2)问中的不同都可以从材料中归纳、概括出来。第(2)问中的后一问题结合教材可知1916年德国在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战役都损失惨重,战局对德不利。第(3)问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尽管双方极力推卸战争责任,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掠夺性质的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回答时还要注意条理性和层次性。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02年英国外交大臣兰斯多斯说:“英日同盟虽然并不想策动日本政府走向极端,但必然引起的后果是使日本感到可以与远东的大敌一决雌雄。”——摘自《兰斯多斯传》材料二 英法和解后,德国更感到英俄对抗的特殊价值,德国首相皮洛夫说,所有希望都系于他们所相信的英俄正在接近冲突。——摘自《世界近代史》材料三 1904年,法国驻英大使认为,英俄发生冲突,是一场大灾难,唯一得利的是德国。——摘自《世界近代史》材料四 1906年,俄国外交大臣伊兹伏尔斯基说,巩固和英国的关系对俄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个大国利益和我们在欧亚大陆关系是紧紧相连的。——摘自《全球通史》请回答:(1)从材料一看英国与日本结盟的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2)材料二中德国为什么希望英俄发生冲突?(3)材料三中法国为什么又认为英俄冲突是一场灾难?(4)从材料一到材料四英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5)上述矛盾发展的趋势和结果如何?根据材料和所学过的知识回答。10\n解析:这是一组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德法俄等国既矛盾斗争又相互勾结的材料。第(1)问应从材料一中提取信息进行解答,即英国希望通过与日本结盟达到牵制、制约其远东强敌俄国的目的;结果日本发动了日俄战争,给俄国在远东的扩张以沉重打击,迫使俄国把目光转向巴尔干地区。第(2)问要结合材料和课文知识进行回答,即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国家间最主要的矛盾是英德矛盾,德国更愿意看到英俄冲突,而不希望英俄和解。第(3)问也要结合材料和课文知识回答,由于法德矛盾十分尖锐,法国不愿意看到盟国俄国和英国发生冲突,因为这样一来,唯一得利的是德国。第(4)问则须对四则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在把握英俄关系变化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解答。最后一问应联系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答案:(1)让日本在远东牵制、打击俄国的势力。日本发动了日俄战争,给俄国在远东的势力以沉重打击。(2)德国认为英俄冲突有利于德国势力的发展,便利了德国在世界范围内与英国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另一方面,由于此时英法已和解,德国迫切希望英俄冲突,因为这样就排除了英俄结盟的可能性。(3)因为法德矛盾十分尖锐,法国又同俄国是盟国,法国不愿意看到其盟国的力量抵消在同英国的冲突上,而便利了德国。(4)由英日结盟对付俄国到英俄剑拔弩张,最后到倾向结盟,共同对付德国。(5)英法俄结成三国协约和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对抗,最终发展到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4.(2022年4月山东省聊城市二模,34)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二百三十一条 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认定而德国也承担由于德国及其盟国进行侵略而把战争强加于协约国和参战国政府及其国民的身上造成的全部损失与破坏的责任。——《凡尔赛和约》材料二 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了以下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全球通史》(1)材料一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引起的?这一观点是否正确?结合这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谈谈你的看法。(2)人们对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各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理解为“战争结束了和平已经来临”;有人理解为“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拉开帷幕”。你同意哪一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归纳、辨析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信息归纳提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争夺世界市场,进而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的军备竞赛,最终导致一战爆发。第(2)问以辨析判断能力为主,分析一战后的国际形势发展,可以有不同观点,但要依据史实回答。10\n答案:(1)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不正确。19世纪末期20世纪初,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空前激烈;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疯狂扩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同意“和平已经来临”。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使欧洲和亚太等地区基本维持了较为和平的局面;国际联盟的建立,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同意“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悄悄拉开帷幕”。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无法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随着新的不平衡出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新的战争就将来临;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激烈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激化;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对德和约问题是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但几乎在每一个决定作出之前,大国之间都有一番较量。在对德国的领土处理上,英国在美国支持下坚决反对法国肢解德国和兼并萨尔矿区的计划,迫使法国妥协。在战争赔款方面,英美又联合反对巨额赔款方案……。在裁减和限制德国军备方面,法国要彻底摧毁德国军备。英国则仅要求摧毁德国海军,美国却几乎不想削减德国的军事实力,最后各方不得不作出让步,问题才算解决。在对待德国殖民地的问题上,英、日主张直接兼并,美国则坚持以托管或“委任统治”的方式解决,最后美国的意见占了上风。虽然帝国主义列强在上述问题上争吵不休,但在反对苏维埃俄国方面态度一致。……列强在整个和会过程中多次讨论如何扼杀或遏制俄国革命影响问题。……材料二 1924年7月协约国在伦敦召开会议批准了“道威斯计划”。其主要内容是:①……②德国把税收、铁路和工业债券的收益作为支付赔款的来源;③暂不规定赔款总数和交付年限,只规定德国在计划生效的第一年(1924-1925年度)赔偿10亿金马克,以后逐年增加,从第五年起每年支付25亿金马克;④由美英等国向德国提供8亿金马克贷款,以满足德国当前急需。……该计划还规定保证德国的经济统一和经济活动的自由,这就要求法、比从鲁尔撤军。德国接受了“道威斯计划”,法、比军队撤出鲁尔。至此,鲁尔危机和德国赔款问题暂获解决。材料三 《洛迦诺公约》的主要内容是:(1)根据《莱茵保安公约》,德法、德比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双方不得攻击和侵犯,并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诉诸战争;彼此通过外交途径与和平方法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凡尔赛条约关于莱茵非军事区的规定应得到遵守,1924年伦敦会议通过的“道威斯计划”仍然有效;英、意作为该公约的保证国承担援助被侵略国的义务;德国将被允许加入国际联盟。……1925年12月1日《洛迦诺公约》的各项文件在伦敦正式签字。——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请回答:(1)从材料一中概括出列强之间的相互关系。10\n(2)说明材料二、材料三与材料一的关系及其影响。解析:第(1)问中要正确理解列强“相互关系”指的是帝国主义之间的两种关系状态,而非罗列材料中的具体史实;第(2)问考查的是要正确理解材料一与材料二、三在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影响”指的是道威斯计划与《洛迦诺公约》的各自后果。答案:(1)列强之间为分赃称霸而互相争夺;又为了共同利益而互相勾结。(2)关系:材料二是协约国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一次较大的调整,是协约国对德政策的转折点;材料三中《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协约国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又一次较大的调整。影响:“道威斯计划”为德国在政治上重新走进大国行列和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打下了基础;《洛迦诺公约》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改善了协约国尤其是法国和德国的关系,使欧洲的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并为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6.(山东青岛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第22条,(二)实现此项原则之最妥善途径,莫如将此种人民之管理,委诸资源上、经济上或地理上足以承担此责任且乐于接受之先进各国,该国即以委任统治之资格,为联盟施行此项管理。——《国际联盟盟约》材料二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护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他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伯恩斯·拉夫尔《世界文明史》(1)材料一反映了哪种统治制度?该制度的实质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国联在制止侵略战争方面未能真正发挥作用?试举一例说明。解析:第(1)问,材料一中的“委任统治”四字已经告诉我们答案。其实质是不承认民族自决权,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制度。第(2)问,材料二只是一个依托,并没有给出相关的答案,必须依据所学知识来回答。可以从操纵国(英法)、参加国(美苏未参加)及实行的原则(全体一致)等方面来思考。至于事例可以举中国、西班牙、埃塞俄比亚等任一例来回答。答案:(1)制度:委任统治制度。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的制度。(2)原因:国联被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成为它们维持霸权的工具;美国没有加入国联,苏联则被长期排斥在外,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体制上的弊端,实行所有国家全体一致的原则,限制了国联的行动能力。(答出2点即可)10\n举例:20世纪30年代,国联对日本侵略中国,没有起到制止侵略、维护和平的作用。(答出其它史实,符合题意亦可)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33年12月,苏联拟订了一项关于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苏联同意在一定条件下参加国联;不反对在国联范围内缔结反对德国侵略的区域性共同防御协定;同意让比、法、捷、波、立陶宛、拉托维亚、爱沙尼亚和芬兰或其中某几国参加这个协定,但法国和波兰必须参加;一旦遇到侵略国的军事进攻,各参加国应相互提供外交、道义和可能的物质援助。材料二 1934年2月法国也提出了一项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对德国毁约扩军行动采取强硬立场,不承认其合法性,坚持维护国联,维护欧洲现存的国际秩序和领土边界;加强法国的欧陆同盟体系,创建一个由若干区域性防御条约和互助公约构成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材料三 1935年6月,英德两国签订《英德海军协定》。英国同意德国提出的要求,即德国海军舰艇总吨位同英联邦舰艇总吨位的比例为35∶100;德潜艇总吨位同英联邦成员国潜艇总吨位的比例为45∶100。这与《凡尔赛和约》所规定的德国海军实力限额相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苏、法两国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建议的相同点。苏法两国为什么都提出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苏联建立欧洲安全体系为什么要求法国和波兰必须参加?(3)材料三中英国为什么要与德国签订《英德海军协定》?(4)为什么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在二战前没有建立起来?解析:面对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威胁,苏联和法国都尝试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但由于大国之间的矛盾,安全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第(1)问重在概括,注意语言精练表述到位;第(2)问要结合地理位置做答;第(3)问要联系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第(4)问要分析一战后欧洲大国的关系。答案:(1)相同点:都主张在国联范围内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防御的主要对象是德国。原因:德国法西斯上台,面临德国侵略扩张的威胁。(2)互相承担抵御德国侵略的责任,形成对德国的包围;在德国进攻苏联时,有一个东方的屏障。(3)推行欧洲大陆均势政策,扶植德国,抑制法国。(4)英法苏大国矛盾重重,英法有欧洲霸权之争,英国不希望法国过于强大;英法与苏联有意识形态的矛盾,互不信任。德国采取灵活的外交,分化瓦解欧洲大国。10\n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本宣言签字国对于1941年8月14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首相所做联合宣言称为大西洋宪章内所载宗旨与原则的共同方案业已表示赞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及其附从者使用全部资源,不论是军事的或经济的……——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材料二 你我两国人民要求开辟一战场,以便卸下俄国人肩上的压力……即使还没有得到全盘成功,但这毕竟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必须实现这个计划。——1942年4月罗斯福给丘吉尔的信材料三 我们正在为1942年8月或9月登陆一事进行准备……事前很难预料,到时候能否具备实现登陆的条件。因此,我们无法在这方面做出许诺。——1942年5月丘吉尔致苏联政府《备忘录》材料四 1942年在欧洲组织第二战场是莫洛托夫(苏联外长)在伦敦逗留期间早已经决定的……我们还了解到组织第二战场的目的是使东线德军撤往欧洲……英国政府拒绝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我和我的同事们认为1942年存在着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最有利条件。——1942年8月斯大林致英国政府《备忘录》请回答:(1)根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的主张和战略意图。(2)对于1942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丘吉尔的态度是什么?目的何在?(3)材料四斯大林所说的“最有利条件”是什么?(4)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三人的说法哪个符合材料一的精神?哪一个说法不符合?为什么?解析: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步骤一般分审读材料、审清设问、按问作答三大步。本题考查的中心是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问题。从材料看,关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建议早在1942年初就提出来了,由于苏、美、英三大国首脑意见不一致,拖到1943年冬才作出正式决定。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成功,从而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美、苏、英三国首脑的主张反映了他们各自代表的利益。罗斯福、斯大林的主张符合材料一的精神,有利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丘吉尔则站在英国利益的角度,企图让苏德两败俱伤,坐收渔人之利。同时反映丘吉尔始终如一反对共产主义的立场。答案:(1)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东西夹击德国,减轻苏联压力,沉重打击德国,加速德国法西斯的灭亡。(2)拖延甚至拒绝。目的在于让苏联在战场上与德国互相削弱以有利于英国。10\n(3)当时德军主力集中于苏德战场,在西线力量比较薄弱。(4)罗斯福和斯大林的说法比较符合材料一的精神,丘吉尔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一的精神。因为前者符合《联合国家宣言》中规定的保证用自己的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和其追随者的原则,而后者拒绝尽快开辟第二战场,则违反了上述原则。9.阅读下列四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上面四幅图所反映的会议涉及盟军军事行动方面的有哪些?内容是什么?(2)从美英同盟到苏美英三国同盟反映了什么问题?(3)除了图一之外,还有什么会议与中国有关?二战期间,中国与世界大国一起参加国际会议,反映了什么问题?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历史图片,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以再认再现重要历史知识为主,相对容易回答。第(2)问以理解分析能力为主,具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背景加以分析。第(3)问以归纳分析能力为主,回答与中国有关的会议往往遗漏雅尔塔会议或波茨坦会议中的一个,这就要求思考问题应周密、全面;中国参加国际会议的原因,应结合中国在当时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答案:(1)①《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②德黑兰会议通过对德作战中一直行动的宣言,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③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提出苏联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2)反映了不同制度、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在面对人类的共同的威胁时可以团结协作,共同奋斗,以促进人类的进步与发展。(3)①雅尔塔会议损害了中国主权;波茨坦会议期间,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②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10.(山东潍坊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模拟,3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战争为人类之恶性……近百年来白种之物质进化,实超前古,而其心性进化尚未离乎野蛮,故战争之祸于今尤烈。10\n——孙中山材料二 斯大林格勒之战,英美报纸比之为凡尔登战役,“红色凡尔登”之名已传遍于世界。这个比拟并不适当。今天的斯大林格勒之战,比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凡尔登来,有性质的不同。……这一战,不但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甚至也不但是这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而且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转折点。——毛泽东《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如何评价材料一中孙中山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观点?(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两次战役“性质的不同”?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10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15:01:11 页数:10
价格:¥3 大小:623.3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