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考前三个月】(四川专用)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一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含解析)
【考前三个月】(四川专用)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一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含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6
2
/26
剩余2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考前三个月】(四川专用)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十一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含解析)高考题组一 联系观与发展观1.(2022·重庆高考)右图漫画《吃水果有利健康》( )A.否认了联系具有条件性B.否认了矛盾具有普遍性C.肯定了事物之间能相互转化D.肯定了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知识。回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漫画主旨。“吃水果有利健康”是我们人类的基本共识,而狮子是一种肉食性动物,不适用这一共识,应正确认识和分析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A项入选。B项中“矛盾具有普遍性”、C项中“事物之间能相互转化”、D项中“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与题意无直接联系。2.(2022·安徽高考)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真理是主观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C解析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①错误,由此排除A、B两项;②在C、D选项中都有,一定正确;失败和成功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我们不能爽快地承认失败,而应该解决问题,战胜失败,③正确;真理是客观的,④错误。该题选C。3.(2022·山东高考)假如“完美”是100分,那么60分不完美,80分也不完美,但不要因为80分不是100分而否认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这启示我们要( )A.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B.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C.抓住事物发展中的主要矛盾D.抓住时机,积极促成质变答案 B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明确题干的主旨。60分、80分虽然不是100分,但不能否认从60分进步到80分的意义,说明质变是建立在量变基础上的,因此需要我们脚踏实地,注重量的积累,故选B项。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高考题组二 矛盾观和否定观4.(2022·新课标全国Ⅱ)自2022-26-\n年起,我国北方某研究所科学分析重度盐碱荒地的特性,利用脱硫石膏、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荒地,在种植中选用耐盐品种,应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垄沟种植等技术。经过三年努力,盐碱荒地变成了良田,玉米亩产(1亩约等于0.067公顷)达到689.7千克,创造了盐碱地改造的奇迹。盐碱荒地的成功改造表明( )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 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解析 ①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应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的;②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有普遍性指盐碱荒地都不能变成良田,但又有特殊性指材料中三年实验的成功,符合题意;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强调的是人的认识,而材料强调的是实践,不一致故不选;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就是实践带来的成功。5.(2022·新课标全国Ⅰ)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 )①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 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 ③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 ④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B解析 习近平主席的观点是要求人们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克服片面性和静止地看问题。同时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①④符合题意,选B。材料没有体现辩证否定的观点,②不符合题意;③“事必躬亲”说法错误,不选。6.(2022·福建高考)下图漫画《闻过则改》告诉我们应( )A.创新思维,突破陈规与陋习B.抓住时机,促使问题的解决C.分清主流,把握事物的性质D.统筹兼顾,抓住事物的关键答案 D-26-\n解析 本题漫画旨在启示我们要统筹兼顾,善于抓主要矛盾。漫画中解决缺口问题是关键,“闻过”后采取的措施并没有解决这一问题,D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与题意无关。高考题组三 主观题7.(2022·江苏高考)在外出旅游时,我们既会看到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也会看到游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有人认为“到此一游”式的涂鸦只是个人行为,微不足道。然而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一个公民的个人行为往往会被快速传播,无限放大,从而影响世人对国家形象的直观印象。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图1和图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人墨客的题字、题诗与游人“到此一游”式涂鸦的区别。(2)运用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每一个中国公民都要用自身的正能量为国家形象增光添彩。答案 (1)①前者是一种文化创作,具有文化内涵,能保存和传播书法、诗词等中华传统文化。前者与景观融为一体,能给人以美感,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也能带来一定经济价值。②后者破坏了人文景观或自然景观,违反社会公德,不利于健康文明风尚的形成。(2)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这要求我们要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每个公民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形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解析 本题以旅游中出现的不文明现象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文化生活及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第(1)问考查的是文化生活的知识,设问方向是二者的区别,因此需要从二者的行为是什么和带来怎样的影响角度回答。首先明确图1属于文化现象,有利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能带来一定的经济价值;图2属于不文明的旅游现象,违背社会公德,破坏社会和谐发展。第(2)-26-\n问考查的是唯物辩证法的知识。每个公民用自身的正能量为国家形象增光添彩,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需要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特别是从用局部发展带动整体发展这一角度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命题感悟本部分内容一直是高考的重点。从命题内容上看,重视重点原理与方法论的考查,联系的普遍性、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较大。从考查形式上看,主要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大量选择题。在复习备考中要注意:(1)结合建党90多年来的成就和曲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等,考查发展的状态和趋势、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等考点。(2)结合全球合作等考查联系的普遍性,结合我国的区域发展规划考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3)通过对古诗词的理解考查量变和质变、对立统一等哲学观点。(4)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考查创新的依据和作用。系统优化的方法-26-\n形而上学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发展的实质矛盾的基本属性整体与部分量变与质变前进性与曲折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的否定观与创新意识核心考点一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原理内容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坚持联系的观点,反对孤立的观点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联系的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和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部分整体也就不存在;部分的功能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系统优化方法-26-\n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的特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1.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2022·江苏高考,30A)提示 ×。联系具有条件性,并非事物之间都有联系。2.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2022·山东高考,24C)提示 ×。实践不能割断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3.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2022·安徽高考,10③)提示 ×。联系是客观的,不是人创造出来的,更不会是神。4.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2022·江苏高考,23①)提示 ×。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5.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2022·北京高考,27④)提示 ×。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6.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2022·广东高考,33B)提示 ×。关键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是近几年的必考点。题型以主观题为主,2022年高考可能以漫画的形式或者结合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经济结构的调整等热点问题进行考查。命题点一 联系的特征[预测题型:选择题]1.据报道,老年痴呆现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癌症、中风之后,导致老人死亡的“第四大杀手”!专家警告:“无所事事,终日饱食,可导致弃用性大脑痴呆!”这告诉我们( )A.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C.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多样性D.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实践的产物-26-\n答案 B解析 A错误,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无所事事,终日饱食,可导致弃用性大脑痴呆!”,体现了联系具有普遍性,C、D与题意不符。提分技巧 区分联系的特征联系的普遍性强调的是不存在孤立的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强调的是联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联系的多样性强调的是联系具有不同的形式。命题点二 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预测题型:选择题]2.2022年,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协同发展,就是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这就要求三地( )①立足整体,用综合的思维方式处理发展中的问题 ②抓住关键,用自己的发展推动区域整体协调发展 ③循序渐进,从容易解决的问题入手培育合作机制 ④规划先行,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引导各自发展战略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 D解析 不能“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即要求树立整体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①④符合题意。命题点三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预测题型:主观题]3.近年来,我国国家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考验与挑战也无处不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2022年5月,广东破获一起由境外间谍机关通过网络勾连策反境内人员,窃取中国军事秘密的案件,案犯李某因泄露军事秘密,严重威胁国家安全,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进一步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任何个人或组织胆敢危害中国国家安全,窃取国家秘密,国家安全机关将绝不手软,坚决打击。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联系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了怎样的思维方法。(2)国家安全就像空气和水,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怎样共建安全中国呢,请贡献出你的政治智慧。-26-\n答案 (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了多维度、多方面地把握安全观。②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重视各种不同安全。③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要构建多种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④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在安全问题上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2)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我国政府切实履行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完善立法、履行职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解析 回答第(1)问,要结合总体国家安全观,从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等角度阐述即可。回答第(2)问,要从政治生活的多个主体角度分析。答题模板20如何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答题要素:联系普遍性+联系客观性+联系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系统优化方法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联系具有客观性,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④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⑤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核心考点二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原理内容方法论发展的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地看问题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26-\n发展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的质变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坚持适度原则1.发展就是曲折的运动。( )(2022·上海高考,19A)提示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2022·天津高考,3③)提示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是前进与上升。3.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2022·福建高考,36②)提示 ×。量变与质变有本质区别。4.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2022·江苏高考,31A)提示 ×。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5.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就是发展。( )(2022·上海高考,19D)提示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发展。6.善、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 )(2022·浙江高考,27④)提示 ×。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从近几年高考看出,发展的实质、状态、趋势是必考点。从考查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2022年高考可能会以社会热点事件为背景或以漫画、古诗词等形式,考查发展的相关知识。命题点四 事物发展的状态、趋势[预测题型:选择题]4.漫画《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26-\n①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③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B解析 ②错误,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漫画启示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不体现促成质变,③不选。提分技巧 有的题目侧重考查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有的题目侧重考查事物的变化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而有的题目可能二者都能体现。命题点五 综合考查发展的观点[预测题型:选择题或主观题]5.1982年l月1日,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当年全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入高潮,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l997年至2022年,农户收入持续徘徊,农村社会矛盾日益突出,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三农,到2022年,中央连续发布了11个一号文件,始终围绕着“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繁荣稳定”展开。同时根据经济形势和农业状况的变化,具体政策措施也在不断变化,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有新论述、新思路、新举措,具体政策侧重点不同。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知识,说明中央一号文件对“三农”问题的认识的发展历程。答案 (1)发展具有普遍性,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上,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由不连续到现在的持续重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②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国三农问题在1997年到2022年遭遇的问题与现在的成绩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③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中央连续发布了11个一号文件,不断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④发展的实质是前进的上升的。我国农业的发展、农村风貌的改善、农民收入的增长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是前进的上升的。解析 回答本题,要围绕发展观的相关知识,从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趋势、发展的状态等分析。答题模板21如何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26-\n答题要素:发展普遍性+发展实质+发展途径+发展状态+发展原因+发展规律①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③事物发展的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⑤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与外因的统一。⑥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核心考点三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原理内容方法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地看问题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①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②相互转化。二者在不同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要坚持从个性到共性,再从共性到个性的认知顺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1.矛盾双方先对立后统一。( )提示 ×。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没有先后之分。2.矛盾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 )(2022·重庆高考,11A)提示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是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26-\n3.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2022·广东高考。35D)提示 ×。矛盾具有客观性,不能消除矛盾。4.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 )(2022·大纲全国卷,32①)提示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5.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2022·新课标全国Ⅰ,19④)提示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6.矛盾的个性表现共性并优于共性。( )(2022·新课标全国Ⅱ,22③)提示 ×。矛盾的个性与共性无优劣之分。高考主要考查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分析法的理解和运用。题型上选择题和主观题兼有。2022年高考注意结合人与自然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维护、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等理解矛盾的含义;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我国各种政策改革等重大问题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注意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命题点六 矛盾的对立性与同一性[预测题型:选择题或主观题]6.下图漫画《最诱人处最危险》,告诉我们( )A.时时有矛盾B.处处有矛盾C.矛盾具有同一性D.矛盾具有斗争性答案 C解析 本题漫画中“最诱人处最危险”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是矛盾同一性的表现,故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D三项不符合漫画主旨,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命题点七 区分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预测题型:选择题]7.“善有果(果:预期目标的实现)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骄,果而勿伐,果而勿矣,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老子这一思想蕴含唯物辩证法( )-26-\nA.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B.矛盾两个方面的关系C.共性与个性的关系D.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答案 B解析 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只求达到救济危难的目的就是了,不敢用兵力来逞强于天下。达到目的而不自高自大,达到目的而不自我夸耀,达到目的而不自以为是,达到目的而要认为这是出于不得已,达到目的而不要逞强,(无论国家还是个人)凡是气势强盛之后就会趋于衰老,可见这体现了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故选B。命题点八 矛盾分析法[预测题型:选择题或主观题]8.广东省某地区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按照“一村一景”与“多景一区”的建设思路,综合实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注重挖掘和弘扬村落优秀历史文化,保持农村古朴元素和乡村原始特色;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用文化提升乡村品位,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使美丽乡村更具特色,更富魅力。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阐述该地区是如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答案 (1)根据乡村特色,按照“一村一景”进行建设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综合实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统筹考虑农村与农民等因素,推进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3)一分为二看待乡村的历史文化,在扬弃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村落历史文化。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矛盾分析法的具体内容,然后从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与矛盾分析法逐一对应即可。答题模板22如何运用矛盾分析法解决问题答题要素:一分为二+承认分析解决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①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②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找出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核心考点四 辩证的否定观 原理内容方法论辩证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辩证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树立创新意识:①-26-\n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抛弃旧的)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关注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1.辩证否定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否定。( )(2022·安徽高考,9①)提示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不是事物之间相互的否定。2.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2022·北京高考,27④)提示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通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发展。3.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2022·天津高考,3④)提示 ×。发展是辩证否定的发展,实质是“扬弃”。4.创新就是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2022·浙江高考,29①)提示 ×。创新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5.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2022·大纲全国卷,30①)提示 ×。实践是创新思维的源泉。高考一般考查学生对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内容和方法论,创新的依据和作用的理解和运用,题型上选择题和主观题兼有。试题材料多以社会变革、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为主。命题点九 辩证的否定观[预测题型:选择题或主观题]9.一个鸡蛋如果从外面把它打破,放点葱,炒一盘菜就是一盘食物;从内部打破,一个小鸡成长出来,就是生命。因此,“从内部打破”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这启示我们促进事物的发展,需要( )-26-\nA.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B.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实现事物自我发展C.果断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D.创造必要条件,促进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答案 B解析 由“从内部打破”是事物发展的根本途径,可知B符合题意。命题点十 树立创新意识[预测题型:选择题或主观题]10.某同学赏析右图《牛·蛮·牛》,戏曰:多人推牛牛不走,全力推牛牛后退,保守僵化干发愁。遇到难事谋良策,牧童用草引老牛,牛受激励有奔头。从中启示我们要( )A.抓住主流,化解矛盾,具有批判精神B.与时俱进,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C.根据人们的生理活动状态调节好情绪D.根据一定顺序和方向协调好各方关系答案 B解析 从“多人推牛牛不走”到“牧童用草引老牛,牛受激励有奔头”,可以推断牧童把握住了规律、具有创新意识。“一带一路” 共同繁荣背景材料材料一 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9月访问中亚四国时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高层领导提出“共建现代丝绸之路,扩大亚欧经济文化交流”的主张。时隔20年,随着中国新一届领导人的上任,“丝绸之路”在国际上更是屡次被提起。建设“新丝绸之路”的初衷是通过这条连接亚欧两大陆、辐射30多个国家的大动脉促进国际贸易。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特别是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与中亚国家、欧洲国家之间的往来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空前发展。“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已不满足于仅仅建设交通运输生命线,还要不断加深沿线区域合作,形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这突破了“新丝绸之路”建设的初衷。材料二 2022年在庆祝中法建交50-26-\n周年之际,我们共同期盼着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中国和法国,亚洲和欧洲,一起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建“新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标志着中欧两个文明的再度交汇,汇聚成“思想的丝绸之路”。“思想的丝绸之路”一旦碰撞出新的火花、放射出新的光芒,必将照亮整个世界。材料三 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10月访问东南亚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中国丝绸的输出,早在公元前便已有东海和南海两条主航路,比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更为悠久。它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时期,唐宋时期,伴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活跃以及我国造船、航海技术的长足发展,我国通往东南亚、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乃至非洲大陆航路的纷纷开通与延伸,“海上丝绸之路”替代了陆上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对外交往的主要通道。各国使节、商人往来频繁,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制品、茶叶、瓷器等,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欧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使节、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香料、佛教、音乐、医药、天文学、数学等输入中国。命题视角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新丝绸之路”的发展为什么突破了建设的初衷。答案 (1)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因此要注意把握事物发展的条件。随着各方面的条件不断完善,新丝绸之路的发展有了新的机遇和期待。(2)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新丝绸之路在已有的发展成就基础上,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3)矛盾具有特殊性,新丝绸之路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新情况,产生了新的发展要求,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4)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因此,“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已不满足于仅仅建设交通运输生命线,还要不断加深沿线区域经贸合作。(若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分析,亦可)解析 分析问题可知,丝绸之路的发展能突破初衷,主要在于丝绸之路的发展进程超越预想,这就要从“快速发展”及其原因入手进行分析。2.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分析中国在建设“思想的丝绸之路”中应作出怎样的努力。答案 (1)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求同存异,共谋发展。(2)立足新的实践,创新合作模式,谋求新的发展机遇。(3)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传递、沟通和共享方面的强大功能,加强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4)继承并发展传统文化,让古老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汲取欧洲文明的有益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若答出“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亦可)解析 据题可知,设问范围清晰,只需把握住我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即可,重点在于文化的发展与创新。3.运用联系客观性原理,分析“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26-\n答案 (1)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海上丝绸之路”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各国使者、商人等人的来往造就了这条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而它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3)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人们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东西方紧密联系在一起,“海上丝绸之路”的不断延伸是人们不断调整事物具体联系的体现。4.有人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体现人类实践特点的重要活动”,请谈谈这一观点的合理性。答案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离不开经济、交通和科技等物质条件的支持。(2)实践具有能动性。“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开展交往活动的结果。(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不同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延伸都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创新演练1.古代丝绸之路是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当前,我国积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这意味着( )A.我国的对外开放和交流合作将进一步扩大B.我国利用外资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将显著提高C.跨国公司将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D.“走出去”将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答案 A解析 B、C、D都与题意不符。2.正所谓“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与欧洲都是有着古老文明、怀揣新的梦想的大陆,中国梦与欧洲梦完全可以相得益彰、共放华彩。从哲学的角度看,“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是因为( )①共同的价值观推动社会的发展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③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④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D解析 ①错误,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③错误,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3.(2022·南京三模)-26-\n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大会强调,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应强化合作,共谋发展,共同把丝绸之路打造成国际游客青睐的旅游精品,打造成国际旅游区域合作的典范。这说明( )A.联系就是事物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B.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C.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丝绸之路的发展D.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的多样的联系答案 C解析 由“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应强化合作,共同把丝绸之路打造成……”可知,C符合题意。A、B、D错误。4.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这体现了( )①和平发展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永恒的价值 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根本动力 ④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答案 D解析 ②错在“传统文化具有永恒的价值”;③错误,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不是根本动力。5.材料一 中国将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当中发挥核心作用。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又是最大的一个制造国、最大的出口国,最大的进口国,中国通过和世界的合作交流,而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我们到目前为止主要是同发达国家、亚太发达经济体这样的合作比较多。我们要发挥当代丝绸之路的作用,中国的发展还要更加平衡、更加全面,我们还要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更多的西部的国家合作。中国赢、周边赢,东部赢、西部赢,中国要发挥核心的作用。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当年的丝绸之路见证了中国历史上的辉煌,如今山间回荡的声声驼铃已经变成了火车的汽笛,随着丝绸之路的再次繁荣,这条路也必将再次见证大国新的崛起。(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材料二 《丝绸之路》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继《黄河之旅》后的又一文化旅行力作。这本《丝绸之路》是作者和朋友芬恩结伴从西安启程,经河西走廊至新疆,沿古代丝绸之路之北线从喀什出境到达巴基斯坦境内的伊斯兰堡的丝绸之路追溯之旅。作者在书中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壮美的“丝绸之路”画卷,随着行程的向前展开,丝路沿线风光壮美的沙漠、长河、戈壁、高山,牵人思绪的佛龛、长城、石窟、古道、城堡和无数动人的历史传说,该作者长期在中国旅行,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同时翻译多部佛学经典和诗集,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26-\n(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有关知识,分析《丝绸之路》这本书创作的过程及意义。材料三 展望未来,中国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应把握以下原则:一是目标不宜定得过高。经济合作的深度不仅取决于经济收益,更决定于政治关系,中国在整个中亚的政治社会影响力较美俄而言,依然有较大差距。二是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三是要加强战略自觉和统筹规划。我们对中亚各国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尚跟不上经济合作的步伐,我们的战略规划设计滞后于经济实践,我们对中亚的政治、经济、安全及文化政策还缺乏统筹,各部门、机构及公司开展的经济外交或经济活动还缺乏互相协调。而中亚各国市场经济还不成熟,相关制度尚欠完善,社会各类思潮涌动,政治改革压力巨大。(3)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中国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应把握的三条原则。答案 (1)①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在全球性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当中发挥核心作用。②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决定国际关系的因素是国家间共同利益,这是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中国是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又是最大的一个制造国、最大的出口国,最大的进口国,中国通过和世界各国的合作交流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符合“丝绸之路经济带”人民的利益。③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这是国际社会的一个突出特点,故我们还要同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更多的西部的国家合作。④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中国赢、周边赢、东部赢、西部赢,中国要发挥核心作用,我国在建设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坚定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并维护世界的共同利益。(2)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丝绸之路》作者的创作体现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作者亲自参与社会实践,从西安启程的丝绸之路追溯之旅,才得以创作出精品文化。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该作者大量撰写了中国风土人情的书籍和游记,同时翻译多部佛学经典和诗集,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体现了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同时也体现了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3)①目标不宜定得过高,这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在整个中亚的政治社会影响力较美俄而言,依然有较大差距。②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要“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这体现了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办事情首先要重视量的积累。③要加强战略自觉和统筹规划。我们要加强对中亚的政治、经济、安全及文化政策的统筹,各部门、机构及公司开展的经济外交或经济活动应该互相协调。这是在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解析 回答第(1)问,要将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与材料中的四条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回答第(2)-26-\n问,围绕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要求,结合材料信息,可从文化多样性、文化创新等角度分析。回答第(3)问,理解好材料中的“三条原则”,不难对应相关的哲理。一、选择题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下列名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A.溪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D.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答案 A解析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蕴含的哲理是联系的观点,A符合。B蕴含的哲理是实践的观点,C、D蕴含的哲理是量变引起质变。2.下面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看到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B.要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问题C.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D.人的认识源于实践答案 A解析 阴凉与乘凉者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A符合题意。3.假定一条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试图用手去帮助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手脚,你越挣扎就被咬得越厉害,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了你的脚,你最佳选择就是牺牲这只脚。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住生命。这个经济学上的鳄鱼法则告诉我们( )①任何时候部分都要服从并服务于整体 ②关键时候要勇敢放弃次要矛盾 ③要着眼整体,寻求最优目标 ④要注意把握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答案 B解析 经济学上的鳄鱼法则讲述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①③符合题意。4.右边的漫画《两驴吃草》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要学会统筹考虑以实现最优目标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要善于在矛盾斗争性中把握矛盾同一性 ④要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尊重客观规律-26-\n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 C解析 该漫画的寓意不涉及量变与质变,②排除;④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5.励志公式1.01365=37.8和0.99365=0.03,受到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解读为:每天进步一点点,穷酸一年变富帅;每天退步一点点,富美一年变挫矮。下列与这一公式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A.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B.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C.积跬步而至千里,积怠惰以致深渊D.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答案 C解析 题中励志公式包含的哲理是事物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C符合。A体现了联系,B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D体现了矛盾。6.人们常说,人生三不等:孝老,行善,健身。所谓的“不等”要求我们( )A.正确区分新事物与旧事物B.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发展C.努力探寻事物发展的规律D.努力促成事物的质变发生答案 B解析 “不等”要求我们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发展,A、C、D不符合题意。7.下面两幅漫画共同反映了( ) A.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答案 C-26-\n解析 两幅漫画共同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入选。8.监督权与隐私权是一对天然的矛盾体,对某一特定对象的监督必然会不同程度地曝光其隐私。恩格斯曾说:“个人隐私一般应受到保护,但当个人私事甚至隐私与最重要的公共利益——政治生活发生联系的时候,个人的私事就已经不是一般意义的私事”。恩格斯的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②物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③人民群众决定社会的变革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①④B.②④C.①②D.③④答案 A解析 ②错误,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③错误,社会的变革是由社会自身发展规律决定的。9.(2022·潍坊一模)下列各句蕴含的哲理与漫画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B.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答案 A解析 漫画的寓意是要善于抓主要矛盾,A符合题意。B体现了要重视量的积累;C体现了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D体现了联系的观点。10.随着电影《私人订制》的上映,社会中各种“私人订制”不断涌现:私人订制旅游、私人订制家具、私人订制婚礼、私人订制服装……下列说法与“私人订制”体现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A.日有所思,夜有所梦B.头痛医头,脚痛医脚C.对症下药,辩证施治D.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答案 C解析 “私人订制”体现的哲学道理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与此相一致。11.人的一生总会犯错误,我们经常暗示自己“-26-\n过去的一页翻过去了,要向前看,只要努力,你会做好的”。此观点体现了( )A.割断了事物过去与未来的联系B.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C.是简单否定一切的错误说法D.体现出创新无止境答案 B解析 题中观点强调的是要向前看,要坚持发展的观点,B应选。A、C、D都与题目观点不符。12.由国防科大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系统运算1小时,即相当于13亿人同时用计算器计算1000年。已在商用大型飞机设计、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基因测序、生物医药、智慧城市、电子政务、云计算和信息服务等多个领域获得成功应用,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天河二号”的广泛应用并取得的效益表明( )A.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B.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C.创新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D.创新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创新的作用,“天河二号”的广泛应用并取得的效益,体现了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A、C、D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3.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为实现这一战略构想,需要转变观念,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话题引起诸多专家学者的热议,以下是某知名高校学者论坛中一些专家的发言。学者甲: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上看,京津冀三地密不可分,协同发展势在必行。要坚持区域统筹,完善顶层设计,充分考虑地理位置、环境资源、产业基础以及交通状况等各个因素,最大限度发挥各个城市优势,最终实现1+1+1>3的效果。学者乙: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总结了以往发展的经验教训,彰显了“相互协同”的新内容,体现了时代要求;在推进过程中,要大胆创新,但要看到其过程不是一蹴而就、一帆风顺的,会有风险和挑战,要制定不同时期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充分预估困难,做好解决问题的准备。学者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应当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关系,以往发展中,由于过分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制约了发展。要充分认识到实现共赢和追求自身利益的内在统一性,努力创造条件,变竞争为合作,推动三地协同发展。请任选一题作答,针对“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发表你的意见。(注意联系材料,运用相应知识观点,多角度加以分析。)A.用联系的相关知识,针对“学者甲”的看法发表意见。-26-\nB.用发展的相关知识,针对“学者乙”的看法发表意见。C.用矛盾的相关知识,针对“学者丙”的看法发表意见。答案 A.选择学者甲: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我们要坚持联系观点,把握三地之间存在的内在有机联系,充分考虑地理位置、环境资源、产业基础以及交通状况等各个因素,促进三地协同发展。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我们要立足整体,搞好局部,坚持区域统筹,完善顶层设计,最大限度发挥各个城市优势,推动三地协同发展。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等特性。要运用综合思维方式看待三地的发展问题,掌握系统优化方法。最终实现1+1+1>3的效果。B.选择学者乙: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体现未来的发展方向,对此我们要坚定信心;同时还应当看到这一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要充分预估风险和挑战,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推进过程中,我们要扎实推进,不能急于求成,同时又要抓住有利时机,促成飞跃。事物发展过程是辩证否定过程,实质是“扬弃”。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继承以往区域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增添了崭新的内容,实现了发展战略的巨大创新。C.选择学者丙:矛盾即对立统一,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我们要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首先,“竞争”与“合作”分别强调不同的内容,“竞争”更强调追求各地自身利益,“合作”强调目标协同,共赢发展;另外,“竞争”与“合作”密切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存在条件,合作共赢与追求各地利益是统一的。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以往发展中,“竞争”大于“合作”,不利于三地的长远发展。我们要转变观念,创新制度,变竞争为合作,构建三地协同发展的良好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我们要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有利于推动三地协同发展。(选择联系、发展、矛盾中的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解析 回答好本题,一方面要正确理解三个学者的观点,另一方面要明确各自的知识范围要求,做到理论与材料分析的结合即可。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n材料一 自主创新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虽有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差距很大,自主创新能力依然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不相适应,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都依赖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要抓住机遇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嫦娥计划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材料二 嫦娥奔月是我国一个流传至今的美好传说,表达了古人对月球星空探索的美好愿望。目前这个美好愿望正在逐步实现。中国在2022年首次公布探月计划——嫦娥计划。计划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首期“嫦娥一号”绕月工程,获取月球表面三维立体影像,为月面软着陆区选址等;2022年“嫦娥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对月球表面元素分布、月壤厚度、地月空间环境等做更进一步的科学探测,测试试验、验证部分新技术和新设备,并为“嫦娥三号”预选好着陆区——月球虹湾地区;2022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经过地面控制中心的精确操控,“嫦娥三号”首次实现在月球虹湾地区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落月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嫦娥三号”月球着陆器的悬停避障、缓速下降、分阶段软着陆等多项关键实验已经圆满完成,整套技术方案也得到了验证。在此基础上我国有望在2022年前实现月球无人采样返回,2030年前后实现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整个探月计划是我国航天科技不断创新发展的写照,一系列的航空航天技术得到突破,这将为我国深空探测奠定基础。(1)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要说明我国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理由。(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对材料中我国实施的嫦娥探月计划进行简要分析。答案 (1)①科学技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重视科学技术,提高国家科技实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③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科技成就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内容的体现。④重视科学技术,可以提升国民科学文化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制落后腐朽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良好氛围。(2)①我国的嫦娥探月计划是一个整体,“绕、落、回”三个阶段是整体探月计划的部分,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要求我们既要立足整体,又要重视局部。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嫦娥探月计划从“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到“嫦娥三号”,以及后续的探月工程,不断进行量的积累,才能最后完成探月计划。③矛盾有主次之分,要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在整个探月计划中,“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二步,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将为整体探月计划提供关键技术验证。④辩证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航天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26-\n解析 回答第(1)问,要综合考虑文化生活中涉及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可从文化的作用、中华文化的特征、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等角度考虑。回答第(2)问,结合材料中我国实施的嫦娥探月计划,可从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发展观点、矛盾观点、辩证否定观点逐一分析。-26-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全国通用2022高考政治大二轮复习增分策略专题十一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试题
【考前三个月】(四川专用)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三 经济学常识(含解析)
【考前三个月】(四川专用)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六 我国的政治制度与民主政治(含解析)
【考前三个月】(四川专用)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八 文化的作用与发展(含解析)
【考前三个月】(四川专用)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五 我国的公民与政府(含解析)
【考前三个月】(四川专用)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二 生产、劳动与经营(含解析)
【考前三个月】(四川专用)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九 民族精神与文化强国(含解析)
【考前三个月】(四川专用)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含解析)
【考前三个月】(四川专用)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货币、价格与消费(含解析)
高考新课标政治二轮复习方案专题11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件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8-26 00:16:29
页数:26
价格:¥3
大小:2.73 M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