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版学案】(广东专用)2022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第2课时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新人教版必修3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2课时 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                 1.(2022·北京市海淀区期中考)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变革的高潮之一。与以往的近代化思潮相比,它的超越之处表现在(  )①提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反对专制 ②要求发展实业,以强国强民 ③批判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旧伦理道德④倡导文学革命,改用白话文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超越”是指超出其他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革命者已经提出①,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都提出②,而新文化运动在以上两项内容之外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即主张新道德,批判旧道德;文学革命,③④正确,故选B项。答案:B2.(2022·揭阳市一模)翻开某一时期的报纸,你会发现当时所有西洋的东西都被冠以“文明”两个字。手杖是“文明棍”,西式礼帽是“文明帽”,自行车是“文明车”,连火柴都是“文明火”。话剧是“文明戏”,京剧则叫“旧戏”。“某一时期”应是(  )A.洋务运动时期B.新文化运动时期C.新中国建国初期D.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期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题干信息可知此时期对待西方文明的态度有些激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对待西方文明持绝对肯定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则持绝对否定态度,故B项正确。答案:B3.(2022·惠州市模拟)1912年《申报》载:“人民既乏国民之常识,而于风俗习惯尤未改革。”“于共和国之组织,若选举,若会议,及其他人民对于国家种种应尽应享之权利义务成不谙熟。”这说明当时中国(  )A.共和革命不可能成功B.只能实行君主立宪C.人民不支持革命D.实行思想文化启蒙的紧迫性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题干认为当时的国人风俗习惯比较落后,对选举、会议等属于国民的权利、义务不了解,这就迫切需要开启民智,对民众进行广泛的思想启蒙,故D项正确。答案:D4.(2022·温州市三模)下图是中国近代某著名杂志创刊号目录的局部图。以下有关该杂志的论述错误的是(  )-6-\nA.在“尊孔复古”思潮下产生B.由陈独秀在1915年创办C.宣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D.逐渐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解析:本题考查图片信息解读能力。由图片中“警告青年”可知该杂志是《新青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青年》始终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而不是逐渐成为,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5.(2022·淄博市一模)1916年,陈独秀写道:“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府,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其意在(  )A.反对偶像崇拜,宣传科学法则B.普及宪政常识,倡导五四运动C.倡导文学革命,建设国民文学D.批判传统文化,培养民主意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材料表述的是立宪政治如不是多数民众意愿,则与专制制度无异,反映出陈独秀意在唤起多数人实行宪政的意识,故D项正确。答案:D6.(2022·华南师大附中摸底)为了宣扬社会主义,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出版了诸如下列刊物。这些刊物的名称表明(  )A.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大多来自劳工阶层B.中国的工人阶级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武装自己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工人阶级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D.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一开始就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的《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指向广大工人阶级,说明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从一开始就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工人运动,故选D项。答案:D-6-\n7.(2022·龙岩市质检)1919年,胡适在《新思潮的意义》中说:“孔教不能适应时势需要,现在大多数明白事理的人已打破了孔教的迷梦。”这一观点认为新思潮(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古代道德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解析:从“孔教不能适应时势需要”可知作者对儒家持否定态度,相应的则理应对现代文化持肯定态度,故A项正确。答案:A8.“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并因“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这是作者对哪本(篇)作品的自我评价(  )A.胡适《文学改良刍议》B.陈独秀《文学革命论》C.鲁迅《狂人日记》D.李大钊《庶民的胜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礼教的弊害”“文学革命”“格式的特别”等信息可知作品将反对封建礼教与文学革命相结合,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9.(2022·大连市二模)回眸百年中国历史,研究新文化运动有着“返本以开新”的特殊意义,这场运动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思想观念体系及中国历史的走向。主要原因在于(  )A.“新文学”推动了文学革命与文化平民化B.改造中国已经从器物层面推进到制度层面C.在意识形态领域对封建旧礼教进行了全面清算D.“民主”“科学”引领了价值理想和文化精神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解读题意可知A项不能体现“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思想观念体系及中国历史的走向”;新文化运动主要传播西方思想,体现改造中国已经进入到思想层面,故B项错误;C项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但不能体现其“返本以开新”的作用;D项表述了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和社会的引领作用,故D项正确。答案:D10.(2022·永州市二模)北京大学文科在陈独秀的主持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与改革。文科各年级学生可以自由选修、旁听他门、他年级功课。预科学生可选修数学、生物学、物理学、地质学、化学、哲学概论之一种。以上措施的实行(  )A.使北大文科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B.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C.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增强了学术研究的气氛D.体现了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解析:材料中学生可以选修其他学科知识,扩大了知识面,故C项正确。-6-\n答案:C11.“五四”时期,一度盛行欧洲的基尔特社会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主张温和改良,从工人参与企业管理达到企业自治和企业公有,进而最后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当时曾引发一场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这一现象说明(  )A.向西方学习的途径失败B.五四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C.民族工业获得短暂发展D.当时的思想界在寻找新出路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社会主义改良思想在中国迅速传播,这说明部分知识分子在探索新的救国道路,故选D项。答案:D12.(2022·资阳市三诊)李厚泽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说:“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仍是为了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的面貌。”下列的主张与他的观点最一致的是(  )A.“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B.“制胜之道,在人不在器”C.“夫不兴民权则民智何可得开哉?”D.“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解析:“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说明李厚泽评价的是新文化运动,“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提倡新文学内容,观点较一致,故A项正确;B项是顽固派反对维新派的观点,C项是梁启超的观点,D项是洋务派的观点。答案:A13.新文化运动除了宣传“德先生”和“赛先生”,还开始了一场道德伦理革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断道德之标准。就目前之情势观之,应规定者约有三事:(一)注重人道主义,提出的以平等博爱诸德实行之;(二)发达个人之制己心;(三)主张极端之自由思想。——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材料二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材料三 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左立夫《中学毕业生的切身问题》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所说的“旧道德观念”指的是什么,作者所提出的“新道德标准”的思想来源又是什么。-6-\n(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人渐趋觉悟的发展阶段。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说明“道德伦理革命”出现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道德革命,旨在考查材料信息获取和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回忆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的内容回答。第(2)问从材料中对国人觉悟的认识入手,可知国人觉悟经历了“学术”“政治”和“伦理”三个阶段。回忆教材知识可以回答“背景”。第(3)问理解材料中“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破产”“欧洲黑暗”的含义回答“存在的问题”。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和当时政治经济状况回答“原因”。答案:(1)旧道德观念:儒家传统道德(或三纲五常)。思想来源:西方资产阶级人文思想(或启蒙思想)等。(2)发展阶段:学术——政治——伦理(器物——制度——思想)。原因:资产阶级追求民主政治;尊孔复古逆流兴起;袁世凯复辟帝制;新式知识分子的作用。(3)问题:除旧而未能立新;道德伦理规范混乱。原因:新文化运动存在过激倾向;社会政治黑暗、经济凋敝。14.中西文化思想的冲突,传统与西化的相斥相纳,是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形象在西方的变迁基本上可以以18世纪作为分界线,18世纪的中国热将中国文化的魅力推向顶峰。之后,随着西方现代性的成熟,中国形象逐渐跌落,影响到西方人甚至中国人自己的“中国文化观”。——王岳川《去中国化——18世纪以降西方现代性战略》材料二 在孔家思想统治之下……中国文化的改变,至多只有皮毛的改变,没有彻底的主张。……直到民国四、五年以后,开始有了些人作了片断的个人主义言论。——陈序经《中国文化的出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界有关中国文化发展道路论争文章目录(部分)文章标题发表时间作者欧洲文化之危机及中国新文化之趋向1922年2月张君劢评中西文化观1924年6月杨明斋怎样使中国文化现代化1933年7月陈高傭全盘西化的理由1934年陈序经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1935年1月10日王新命等十教授全盘西化?殖民地化?1935年6月22日叶青——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材料三 “五四”前后搬入中国的种种社会主义学理虽一度汇成涌流之潮,极其明显地影响过那个时候的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但在短短几年之后就波平浪静,了无痕迹了。只有马克思主义在风雨之中扎根于中国社会,掀开了新陈代谢的另一页。——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问题:(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文化在西方人中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概括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2)与材料二中画横线部分文句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什-6-\n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该事件中关于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主要观点。根据材料二,概括二三十年代学界关于中国文化发展道路问题提出的几种出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能在进入中国的各种文化思想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原因。答案:(1)变化:由受到推崇到逐渐跌落。原因:西方现代性的成熟或西方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写政治、经济、文化具体史实酌情赋分);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中国形象的跌落(答“‘海禁’政策使中国在19世纪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亦可,其他写具体史实酌情赋分)。(2)事件:新文化运动。观点:提倡个人主义;提倡民主与科学(学习西方文化);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实行文学革命(推翻中国传统文化)。出路:学习西方文化(全盘西化);注重中国本位文化建设;中国文化现代化(中西文化兼容)。(3)原因: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理论;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榜样作用;李大钊、陈独秀等人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符合当时中国国情(革命)的需要;一战充分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病。-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6 00:10:58 页数:6
价格:¥3 大小:381.8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