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金版教程】(全国通用)2022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热点聚焦 重组检测专题三 明清时期封建文明的辉煌与迟滞4b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金版教程】(全国通用)2022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热点聚焦重组检测专题三 明清时期封建文明的辉煌与迟滞4b一、选择题1.[2022·天津高考]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解析]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君权至上、皇位世袭。正是由于君权至上,才容易导致皇帝身边的近臣、内侍或其他人干预朝政,形成专权局面,从而导致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因此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明显不符,排除A、D两项;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因此B项也不符合题意。[答案] C2.[2022·陕西质检一]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下列对下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人口户数及朝廷在江西的征税统计表时间人口户数官民田地夏税米农桑丝折绢秋税米弘治年间148.7万户399270顷86600余石3970余斤3175余匹2560270余石嘉靖年间130.3万户398566顷82965余石4264余斤3411余匹2576888余石A.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B.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C.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减少D.明弘治、嘉靖年间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解析] 本题考查明代的经济。表格中的税收都是以实物来征收的,所以不能反映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故选D项。其他选项在材料信息中无法体现,故排除。[答案] D3.[2022·潍坊高三模拟]“江南役重甲天下,(徐光启)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材料反映出当时(  )①赋役沉重'②抑商政策削弱'③商品经济发展'④科举免役6\n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明朝的赋役制度及其相关内容。由“江南役重甲天下”可得出“赋役沉重”的观点;由“启中举,尽免其役”可得出“科举免役”的结论;由“(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可得出“商品经济发展”的结论;由题中材料无法得出②的结论,据此可知答案为C。[答案] C4.[2022·辽宁五校第一协作体联考]同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义利观。题干中的两则名句强调的是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故答案为C。[答案] C5.[2022·广州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某思想家主张:“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匪自外得也。”该思想家可能是(  )A.孟子        B.董仲舒C.王阳明D.顾炎武[解析]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由材料中的“明其心”“匪自外得”可知,该思想家主张一切由心而得,这是王阳明的“心学”主张,故选C项。[答案] C6\n6.[2022·陕西质检一]《耕织图·耕图》是南宋的作品,为历代帝王所推崇。清康熙帝命画师重新绘制了该作品(右图),也真实地反映了清代的生产方式。该作品反映出清代(  )A.出现“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B.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C.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D.农耕技术没有突破性发展[解析] 本题考查清代的农业经济。图中的曲辕犁产生于唐代,而清代仍然在使用,说明当时的农耕技术长期没有质的突破,所以符合题意的是D项。[答案] D7.[2022·北京东城区期末]19世纪30年代松江棉布大量行销欧洲,英国绅士风行以天然棕色的松江紫花棉布做裤子。紫花布以南京为集散地,外商称它为南京布。上述材料反映当时(  )A.南京是政府开放的对外贸易口岸B.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尚有竞争优势C.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缓慢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析] 本题考查19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此时南京尚未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排除A项;虽然,此时中国货畅销欧洲,并不能体现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缓慢,排除C项,D项与题干无关,排除。答案为B。[答案] B8.[2022·辽宁五校第一协作体联考]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记载,明代中叶“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光绪年间《富阳县志》载:“熙攘往来,编审(人丁调查和登记制度)不行,版图之籍亦莫可得而稽矣。”上述材料反映了(  )A.明清时期,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不断加强B.明代至晚清农村的征税对象是土地C.明朝以来,政府对农民迁徙的限制逐渐松弛D.近代农村的赋税制度经历了根本性变革[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调整对户籍和人口流动造成的影响。明代中叶的“赋税之法”导致“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而晚清时“版图……稽矣”,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为C。[答案] C9.6\n[2022·襄阳调研测试]顾炎武指责李贽“无忌惮而敢于叛圣人”,黄宗羲谴责李贽“非名教之所能羁络”,王夫之以“循礼”“秉礼”为“君子之道”,认为“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为理想的政治局面,并强烈主张严君子、小人之辨。明清时期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主义还未进入崩溃阶段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传统儒家思想在批判中继承D.李贽挑战理学权威[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都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黄、王对李贽的谴责体现了他们依然强调尊卑等级观念,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衰落但未崩溃,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儒家思想依然根深蒂固。故答案选A。[答案] A10.[2022·福州毕业班质检]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朝廷规定:满、汉文武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违者重处不赦”。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军机泄露B.维护君主权威C.提高行政效率D.减少决策失误[解析] 本题考查清代设置军机处的根本目的。A项属于直接目的,不符合题意;这样做从根本上来讲还是为了维护君主的权威,加强皇权,B项正确;C、D两项是设置军机处所起到的作用而非目的,应排除。[答案] B11.[2022·石家庄质检二]康熙皇帝曾说:“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当。……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这表明他主张(  )A.民族团结平等B.兵农合一C.强化中央集权D.民为邦本[解析] 本题考查康熙帝的重民思想。由题干材料中的“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可知,康熙帝反对征用民力修长城,这体现了其重民的思想,故本题选D。[答案] D12.[2022·课标全国卷Ⅱ]“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解析]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这一形式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如关羽的红脸代表其忠义,曹操的白脸代表其奸诈等,故选B项。A、C两项均与史实不符;脸谱并未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排除D项。6\n[答案] B二、非选择题13.[2022·江苏高考](节选)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 (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明史·职官一》请回答:(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王朝调控中枢权力的举措、策略及原则的理解认识。第(3)问解读材料三的信息,逐条概括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从明朝内阁的性质、地位角度说明明初阁臣不能等同于丞相的原因。[答案] (3)职责: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说明: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14.[2022·广西四市联合调研]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的内容、方式和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明末清初)朱柏庐《朱子家训》“(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明)范濂《云间据目抄》材料二'消费社会是指……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工商业的产出指数从1700年的100增长到1750年的148,农业的产出指数从1700年的100增长到1750年的111,原材料进口增长幅度惊人,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呢绒出口稳步发展,其他制造品出口增长迅猛,从82.8万镑猛增到242万镑,所占比重增长很快。……因此,英国总财富和人均财富增长很快……在17世纪晚期,伦敦中间阶层在任何时候至少拥有三套套装,以便定时更换,还配有成套的带扣、纽扣、帽子、假发、丝带、花边和其他饰品。……在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摘编自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6\n材料三住在无锡市市区的贺星允老人记录了几十年间全家的每一笔开销。下面是她家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单位:元)。1958年1968年1978年1988年1999年2022年7.983.63.0715.2290.9268.95(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朱柏庐的主张和范濂的记述所反映出的士大夫消费观的差异。分析明朝中后期出现范濂记述的社会风气的社会背景。(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英国出现“消费社会”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贺星允一家(1978年前后两个阶段)国庆节饮食开销的变化特点。分析这种变化趋势形成的原因。[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和近代的消费观问题。第(1)问,朱柏庐的言语体现的是节俭观点,而范濂反映的是当时的奢靡之风;在当时出现奢靡之风的背景需要联系当时的吏治腐败以及商品经济发展等基本史实进行分析。第(2)问,“原因”概括材料二的内容并联系史实分析即可。第(3)问,由材料三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前贺星允一家国庆节的饮食开销变化不大,改革开放后该开销迅速增加;“原因”结合改革开放前后的史实进行回答。[答案] (1)差异:朱柏庐提倡节俭,反对浪费;而范濂的记述反映出当时士大夫崇尚奢侈。社会背景:明末封建统治日趋腐败,官僚贵族生活奢靡之风盛行;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理学思想。(2)原因: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英国可以消费世界各地的商品;英国成为殖民帝国,可以掠夺到世界各地的廉价产品;资本主义发展,物质财富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追求享受和个人的价值。(3)变化特点:1958~1978年变化不大(或基本稳定或略有减少);1978~2022年迅速提高。原因:1958~1978年,计划经济制约了经济发展的活力(或生产力水平低);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限制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盛行勤俭节约之风。(任答两点即可)1978~2022年,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消费观念发生变化,人们追求生活质量。(任答两点即可)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6 00:10:15 页数:6
价格:¥3 大小:67.9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