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考
>
二轮专题
>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2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十三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2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十三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0
2
/10
剩余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2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三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考点透视本专题主要复习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建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文革”中对民主政治的冲击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建设。这一部分内容在高考中一般占10分左右。要求我们复习时1、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主要条件、史实及其历史意义。2、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3、总结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名师串讲○知识图解解放战争已在全国范围内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国民党反动政权已被推翻。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大问题。件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成立作理论和路线、方针和政策准备。全国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迅速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新政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讨论成立新中国。中治大会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协大会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建诞商大会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人。国生会会议决定首都、国旗和代国歌。初议作用:为新中国成立作组织上的准备。期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民理,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主大陆背景: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上百万军队在华南、西南,威胁人民政权。政解放措施:解放军追歼国民党残军。新解放区开展剿匪作战。和平解放西藏。治抗美背景:1950年,美发动朝鲜战争,派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威胁中国。10\n建巩结果:彭德怀率领志愿军赴朝作战,迫使美国签订《朝鲜停战协定》。设固援朝意义:保卫朝鲜独立和祖国安全,为经济建设社会稳定提供和平环境。政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我国数千年封建土地制度。权1950年10月,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使我国社会秩序得到稳定。三背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保护私营工商业合法经营和发展。反景不法资本家采用非法手段攫取暴利,贿赂国家机关和企业工作人员。“三反”: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五“五反”:在私营企业中“反行贿”“反偷税漏税”等“五反”运动。反意义:教育干部,纯洁队伍,抵制腐蚀,在工商业中进行守法经营教育。社会背人民政权的巩固;国民经济的恢复;建主义景帝国主义的封锁;苏联经验的借鉴。国制度1953年—1956年,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初确立领导少数民族进行生产改革、民主改革,1958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期背景:经济建设发展,政权巩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加紧进行。民一1954年,一届人大在北京召开,任务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主届宪法规定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政人宪法体现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人民意志。治大性质: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影响: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形成。被践1957年反右派斗争有其必要性,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改变“八大”关于我国社踏的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成为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犯错误的根源。二十1959年党的八届八中全会错误地开展批判彭德怀的“反右倾”,损害党内民主。年1966年至1976年,发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践踏民主法制。粉碎“四人帮”后,开展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两个凡是”打破长期个新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民期主与法制,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认真落实和调整知识分子政策、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1987年,中共十三大,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n一个中心,两个主基本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与1997年,中共十五大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法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地解决了香港、澳门历史遗留问题。1997年和1999年香港、澳门分别回归祖国。○重点讲解1.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参与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广泛地进入从中央人民政府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政权机构,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形成。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使这一制度进一步完善。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规定了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还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从《共同纲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都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其基本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这些制度的形成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这个制度的内容和特点主要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我国的民主党派同欧美各国的资产阶级政党不同,在历史上是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团结合作的,是爱国的、进步的政党,他们为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过渡时期,他们在政治上接受共产党的领导,采取了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路线;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劳动者的政治同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它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民族平等,也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2.近现代的民主政治建设。(1)实行立宪的努力①民族资产阶级的争取: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但是,不仅百日维新期间没有颁布开国会、定宪法的措施,而且其新政法令也被废除。②清政府的“预备立宪”:1905—1911年间,清政府实行所谓的“预备立宪”。这是清政府为挽救其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但结果失败了。(2)民主共和的历程10\n建立民主共和的斗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用资产阶级共和制代替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初步建立了一整套民主共和制度。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①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制度不断遭到践踏。革命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相继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武装斗争,致力于清除专制势力,维护共和制度。却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旧民主主义革命也走到了尽头。②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新文化运动,批判封建思想,宣传民主与科学,极力推进民主政治;特别是后期开始介绍马克思主义,预示着民主主义新时期的到来。③国民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但国民党右派建立起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民主制度继续遭到践踏,说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破产。(3)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政权建设:①1931年,在中央根据地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这是工农民主专政的新型政权,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权建设的尝试。②抗日战争期间,中共领导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政权是一个抗日民主政权,尤其在实行三三制原则进行改造后,是当时中国最民主的政权。③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的政权建设为后来进行全国性的政权建设积累了经验。(4)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①初始:1949年,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成立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各民主党派参加的中央人民政府,真正体现了人民民主的原则。②确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人民民主的原则和社会主义的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成为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③发展: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④曲折:在“左”倾错误的影响下,我们党出现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反右倾”斗争、“文化大革命”等错误,民主政治遭到严重破坏。⑤重建和完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重新落实统一战线政策,进一步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4)认识①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不平衡发展决定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破产。②五四运动爆发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无产阶级及其革命政党,代表着广大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开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探索。③新中国成立以来五十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已经在中国大地生根并初步显示出优越性。○技巧方法10\n(1)要把教材中有关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罗列出来,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便于记忆和对知识的巩固、运用。(2)要注意区别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实质。(3)要注意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践踏破坏和重建完善的相关知识。(4)要注意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历史作用,特别是对祖统一的影响。●考题解析【例1】(2022年全国高考文综卷)1953一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表现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B.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C.全国政协成立D.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方针【思路串讲】1953—1956年是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在经济建设上是建立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在政治上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些任务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标准答案】A【例2】(2022年全国高考文综卷)中共十三大制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规定A.到20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B.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C.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路串讲】A、B两项是中国十三大的内容,C项是十四大作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标准答案】D【例3】(2022年全国高考卷)被诬为“二月逆流”的老一辈革命家的“二月抗争”,主要是针对A.红卫兵运动的兴起B.“全面夺权”高潮的出现C.刘少奇被打倒D.林彪集团策动武装政变【思路串讲】红卫兵运动的兴起是在1966年夏,将刘少奇打为“叛徒、内奸、工贼”并开除出党是在1968年,林彪集团策动武装政变是在1971年。而“二月抗争”发生于1967年,当时上海出现所谓“一月革命”,此后全国各地造反派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二月抗争”就是针对这种“全面夺权”进行的。【标准答案】B【例4】(2022年全国高考卷)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提出是在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思路串讲】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系统、完整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标准答案】D10\n【例5】(2022年广东高考卷)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文献是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解放思想,事实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思路串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始全面拨乱反正,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全面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决议。【标准答案】A●误区诊断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在高考中,主要考查建国初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内容。复习中,我们要特别注意:(1)区分中央人民政府措施中哪些是政治内容,哪些是经济方面的政治措施。(2)区别民主政治建设中对民主党派、少数民族、人民代表大会的政策。(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有利于国家统一的政治民主政策。【例6】1952年,毛泽东指出:“不应把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间阶级。”其依据是A.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C.官僚资产阶级被打倒D.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误点:一是对1952年的形势认识不够;二是不能准确把握资产阶级的两面性。辨析:1952年,我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基本完成,社会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民族资产阶级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又有剥削工人阶级的一面。答案:B【例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首要任务是A.选举中国人民政府主席B.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C.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误点:主要是对一届人大的任务认识不够。辨析: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展开,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一届人大的重要任务是制定宪法。答案:D【例8】1957年整风运动开始后,从5月8日到6月3日,中央统战部先后召开13次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的座谈会。从5月15日至6月8日统战部和国务院第八办公室联合召开了25次工商界人士座谈会。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提出了大量的批评和建议,这些情况表明中共希望通过整风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党和人民的团结B.让右派分子自我暴露C.清算“左”的错误思潮D.打退右派分子的进攻误点:一是对材料理解不够;二是对基本史实掌握不牢;三是不能准确理解整风的目的。辨析:1957年中共中央开展整风运动的目的就是让全党同志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答案:A10\n【例9】四项基本原则提出的背景不包括A.补充党的基本路线B.极少数人煽动反对社会主义道路C.党和国家大力开展拨乱反正D.目的是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持正确方向误点:主要是对四项基本原则提出背景的认识和把握不足。辨析:四项基本原则是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它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解放思想和拨乱反正的过程中,由于极少数人的煽动,出现摆脱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潮,为了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持正确方向,邓小平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指出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答案:A自主感悟:●真题演练1.(2022年全国高考文综卷四)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B.其内容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C.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共同发展繁荣原则D.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2.(2022年广东高考卷)1951年开始的“三反”运动和“五反”运动A.分别在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中进行B.分别在国家机关、国营企业中进行C.目的在于惩治私营企业中的不法分子D.都是为了纯洁干部队伍,抵制资产阶级的腐蚀3.(2022年广东高考卷)1960年中共中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目的是A.解决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的问题B.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错误C.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D.落实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经济方针4.(2022年江苏高考卷)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5.(2022年全国高考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10\n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动,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确立起来的,概括其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目的是什么。6.(2022年高考文综题)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状况.回答(1)—(3)题。(1)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规定:①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②总统有权单独颁布法令③国民享有居住、言论等自由④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A.总统制B.内阁制C.君主立宪制D.君主专制制度(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③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④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名师押题预测1:1949--1956年,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有哪些创造性的重大举措?请结合有关情况说明这些举措的依据是什么?思考:首先要思考重大举措包括哪几个方面;然后思考其依据是什么,最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述。答案:经济方面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个体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是落后生产方式的代表;民族资产阶级是先进经济成分,并愿意与共产党合作。举措:用自愿互利、逐步推进、赎买方式成功地实现了三大改造,完成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政治方面依据:三大改造完成后,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民族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义劳动者。举措: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实行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政策。民族关系方面依据: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国民政府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长期落后。举措: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治制度。外交政策依据:美国推行“冷战”10\n政策,遏制共产主义;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新兴民族国家独立。举措:中国提出与新兴民族国家和友好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打破外交孤立,寻求和平发展环境。预测2:我国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的发展。思考: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民主协商政治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要注意在辛亥革命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都有过,但未能真正实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这方面进行了重大创举。答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多党合作,是由我国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综观我国多党派合作历史大致可分为两大段。第一阶段(1911年—1949年):辛亥革命后,中国曾实行了多党制;国民党被蒋介石完全控制以后,形成了法西斯式的一党独裁。抗日战争时期,开始出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的合作。在国民党实行独裁内战政策的条件下,中共与民主党派相继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统一战线。第二阶段(1949年到现在):多党合作出现了三次飞跃。第一次是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制定了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突破了苏联的一党制模式;第二次是在基本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提出了“”的战略决策;第三次是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新方针,并把统一战线发展为爱国统一战线。多党合作的内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是政治合作,合作的基础是我国的宪法、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些理论、纲领、原则和主张,往往是由中国共产党首先提出并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的正确意见,以达成协议的方式形成的,这叫政治协商。预测3:在中共党史上,在20世纪30年代与60、70年代曾经有过两次“左”倾错误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试结合相关史实分析两次“左”倾思想的出现有何异同?中共又是如何进行纠正的?从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思考:党史上两次“左”倾错误的出现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并都产生严重危害,必须进行深刻思考。答案:同:两次“左”倾错误都是中共领导人在指导思想方面出现了脱离实际,违背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原则,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对中国的革命或建设事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最后都是党通过自身的努力进行了纠正。异:发生的背景不同,30年代正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还不太成熟,受到苏联的影响比较大,60、70年代已经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但中共缺乏经验,受到紧张的国际局势影响比较大。发生的领域不同,前者侧重于军事领域,后者侧重于政治领域。前者主要表现为党内不同路线之争,后者还包含着革命与反革命之间的斗争。中共的纠正:前者通过遵义会议与延安整风运动纠正;后者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10\n认识: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订党的方针政策;中共通过自身的努力纠正错误,说明中共有能力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是一个伟大的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党。真题演练参考答案1.D2.A3.B4.C5.(1)时间:1949年在第一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的。主要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2)依据:在历史上,我国各民族互相杂居、互相同化、互相影响;近代以来,我国各民族同受帝国主义压迫,在革命战争中结成深厚友谊。目的: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6.(1)C(2)A(3)A10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2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十二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现代化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2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十九 近现代中美、中日、中俄关系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2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十一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2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六 古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2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八 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2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五 古代中国的民族关系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2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二 古代中国重要的政治制度和改革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2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三 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2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七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广西桂林市逸仙中学2022届高考历史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考 - 二轮专题
发布时间:2022-08-25 23:29:43
页数:10
价格:¥3
大小:36.6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