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考数学妙用导数曲径通幽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妙用导数,曲径通幽导数的主要作用是研究函数曲线的切线以及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和最值问题,实际上,有不少数学问题乍一看与导数无关,但是,细细品味,我们会发现妙用导数,有曲径通幽的神奇之处,令人回味无穷!类型一三角函数的奇偶性问题若函数可导,则由两边对求导,得,即;由两边对求导,得,即.可得奇、偶函数的导数的性质:(1)可导奇函数的导数是偶函数;(2)可导偶函数的导数是奇函数.这一特征性质实现了函数奇偶性的相互转化,在解题中可灵活应用.例1若是偶函数,则有序实数对可以是.(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组数对即可).解析求导得,由可导偶函数的导数特征性质得:是上的奇函数,所以,即,所以,故只要填写满足且的任意一组数对即可,如.评注本题一般解题思路就是利用偶函数的定义,显然较为繁杂,而妙用导数处理此类问题,简洁、高效、快捷!变式1若是偶函数,则.类型二三角函数中的最值、对称性问题设函数,则可化为,其中.于是,结合函数的图像易知:若时函数取得最值,即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则函数在处的切线斜率为零,即.这个结论充分揭示了三角函数的最值与导数的紧密联系,在解题中妙用导数,可迅速求解.例2(2022新课标卷Ⅰ)设当时,函数取得最大值,则________.解析由题设可知,又,所以,即6\n,.于是,结合,解得或.经检验知:前者满足取得最大值,后者满足取得最小值.故所求.评注设函数,若时函数取得最大值,则必有;若时函数取得最小值,则必有.变式2若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对称,则实数________.类型三函数的零点个数问题由于函数的零点个数就是函数图像与横轴的交点个数,所以结合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可知:如果知道连续函数在闭区间上单调,且,那么函数在开区间上有唯一的一个零点(即零点个数为1).这个结论可以称之为函数零点唯一存在性定理,显然利用该结论时,必须明确函数的单调性,而函数的单调性借助导数知识加以分析比较简单.例3已知函数,则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零点个数是()A.0B.1C.2D.3解析求导得,可知:当时,;当时,,无论还是6\n,易判断知均有成立.于是,当时,必有,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又因为,,所以利用函数零点唯一存在性定理可知:函数在开区间上只有一个零点.从而结合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即得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零点个数是1.故选B.评注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对能力的考查较强,解题关键是灵活利用“分类与整合思想”准确分析导数与零的大小关系.变式3已知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在上恰有一个零点B.在上恰有两个零点C.在上恰有一个零点D.在上恰有两个零点类型四多项式函数的系数求值问题令,设函数,因为,,,……令,则有,,,……例4已知函数展开式中的一次项系数是.解析设函数,则,又.故函数展开式中的一次项系数是,答案为.评注由于许多学生对多项式的乘法法则的理解不透彻,本题若应用多项式的乘法的法则直接求解,有一定的难度,而灵活地应用导数法处理,易于理解.6\n变式4设,则.类型五二项式中的系数的求和问题设函数,则由二项式定理可知.于是,借助求导、赋值的处理技巧可得许多有趣的结论.因为,(*)令,则有;①令,则有.②对(*)式两边同乘以,得,求导得,又,令,则有.③按照这样的处理思路(乘、求导、赋值),有兴趣的读者还可以继续探究.例5已知,则.解析设函数,则求导得.又对,求导得.于是,取得.评注本题具体求解时,也可以这样处理:直接对已知等式两边同时求导,然后再赋值.显然,整个解题的关键在于——先求导(以为自变量),再赋值(注意赋值的灵活性).变式5若,则,.类型六数列的求和问题6\n某些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往往应用常规的方法比较繁杂,我们不妨根据待求结论的结构特征,构造新的函数巧妙应用导数,灵活地解决问题.例6求解析因为时,,两边求导,得:,即为所求.评注本题的常规方法是“错位相减法”,这里构造函数妙用导数,简洁、新颖、自然,毫无斧凿之迹,令人耳目一新!综上,应对某些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关注导数的“非常规”应用,妙用导数具有入手容易、思路清晰、过程简洁的优势,有利于激发解题思维,沟通所学知识在分析、解决问题中的灵活运用,有利于从导数角度看透问题的本质,进一步理解数学本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附:变式训练参考答案1.答案1解析:参考例1的解析过程可知,故.2.答案解析:由题设可知,又,所以,解得.3.答案C解析:求导得,可知:当时,;当时,,无论还是,易判断知均有成立.于是,当时,必有,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又因为,,,所以利用函数零点唯一存在性定理可知:函数在上恰有一个零点.故选C.4.答案解析因为,则两边求导,得:,即,6\n两边再次求导,得:,令则.5.答案解析:设函数,则求导得,.于是,根据上述结论①即得;根据上述结论③即得.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52:29 页数:6
价格:¥3 大小:254.2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