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史复习 专题闯关)2022届高考历史 经济史部分 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 专题二十四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1

2/31

剩余2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详解版)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专题闯关》精选2022年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专题二十四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一、选择题1.(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希腊债务危机发生后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商讨救助计划,以防引发欧盟乃至全球经济的风险探底。2022年7月欧元区领导人召开紧急峰会就希腊新一轮救助方案达成一致,同意再为希腊提供1090亿欧元的贷款。这一事件①说明希腊是欧盟国家②表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全球性的发展援助③凸显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作用④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A.①②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经济。欧盟的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体现了①③,希腊债务危机的发生会引发全球经济的衰退,因此体现了④。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汇率,在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价安排,避免竞争性的汇价贬值;协助成员国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因此②不正确。2.(河南省豫南九校2022届高三第四次联考历史试题)2022年1月26日,世界经济论坛的创办人克劳斯在接受采访时说:“世界正在从根本上发生变化。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A.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即将建立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C.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D.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极【答案】D【解析】D。考察对经济格局变化的理解。从材料中的“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可知发展中国家正在崛起,强调的就是发展中国家。故选D。3.(长沙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31\n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从材料看,该学者认为,在今天,资本主义达到了全球范围,整个世界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架构内运作。这是突出强调资本主义的核心作用,所以正确选项为A。4.(2022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13题)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说:“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这反映了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C.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中国家如何面对全球化问题。从材料中看,在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发展中国家要参与全球化的过程。5.(2022年广东省六校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22题)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性自冷战结束后明显增加。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全球化时代各国相互依赖趋势加强B.多极化时代国家利益之争淡化C.谈判协调基本代替了战争对抗D.各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逐步趋同【答案】A【解析】考查经济全球化。国际制度、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和国际法等均是各国相互妥协的产物,而之所以妥协根源在于相互依赖性加强,选择A项。6.(2022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35题)美国学者贾雷德•戴蒙德在其科普著作《枪炮、病菌和钢铁》中说:“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一个曼丹人村庄里的人口在几个星期之内就从2000人急剧减少到不足40人。”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31\nA.在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B.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C.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D.全世界都要加强对“流行疾病”的防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全球化”进程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材料分析,可以了解到新航路开辟,使各大洲联系日益紧密,促进了先进生产、生活方式传播和交流,但同时一些负面影响如疾病传播等产生了。据此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材料给我们今天最大的启示是高度重视“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影响.7.(2022年福州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24题)下列对图11寓意理解准确的是A.美苏两极格局坍塌B.全球生态环境恶化C.美国经济霸权地位动摇D.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当今世界经济。图上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储备货币体系”受到“新货币”的挑战,说明美国经济霸权地位产生动摇。8.(2022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16题)2022年10月,美国高盛集团发表全球经济报告声称,以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组成的“金砖四国”(“BRIC”)正在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到本世纪中叶,“金砖四国”将统领世界经济风骚,中国可能会在204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印度在2033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2022年12月28日,金砖四国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说明A.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已逐渐丧失B.世界经济向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C.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崛起【答案】D【解析】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动摇,但美国仍然是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金砖四国”不是区域集团组织,反映的是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加强,因此ABC项错误,“金砖四国”中的巴西、印度和中国都是发展中国家,说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崛起。9.(2022年江苏省四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20题)31\n反全球化运动的人士并不反对那种作为客观趋势和自然历史进程的全球化,而是反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包括①不断扩大的世界贸易②发展中国家日益边缘化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减少④全球贫富分化日益扩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全球化的弊端。贸易的扩大应该是全球化有利的一面。排除①。其他选项均是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故选D。10.(2022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35题)下表是对1950—2100年的人口统计和预测(单位:百万)1950年1980年2000年2025年2050年2100年欠发达国家167032844299706185489741发达国家83411401284139314251454全世界25041442462068454997311195对上表分析不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使世界经济压力越来越大B.越落后的国家人口增长的越快C.1950年以来欠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高的主要原因是死亡率的急剧下降D.人口增长趋势将进一步加大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图表的阅读、解析能力,通过对1950—2100年的人口统计和预测的解读,欠发达国家人口从1950年到2100年预计增长6倍,而发达国家仅增长2倍左右,世界总人口增长约5倍。分析各选项说法,ACD三项说法符合相关所学,B项越落后的国家人口增长的越快说法绝对,错误,许多落后国家因经济落后、医疗和卫生等水平低,人口死亡率较高。11.(2022年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23题)当今中国青少年喜欢看日本的卡通画册,穿印有米老鼠的衣衫,吃唐老鸭泡泡糖……就连含高脂肪高糖的美式快餐,在中国这个具有悠久饮食文化传统的国度也“所向披靡”。出现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世界各国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B.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C.中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D.各种文化传播工具的丰富【答案】B【解析】选B31\n12.(2022年湖北七校联考文综历史31题)下图是选自《世界经济史》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反映了A.贸易往来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B.中国市场对世界经济没有影响C.美国市场导向遍布世界各地1990年世界各国贸易伙伴、贸易导向分布D.发达国家成为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主体【答案】D【解析】我们从图片中占据市场导向的国家是美国、英国、西德、法国、日本可以看出选D。13.(山东省滨州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上23000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由材料信息可知,作者不希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认为入世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这显然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事实上,对于中国来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是机遇,又是挑战。14.(江苏省无锡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22年1月第40届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将主题确定为“重新思考价值观、重新设计合作体制、重新建设相关国际机构”。三个“重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世界A.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进一步发展B.动荡局势的加剧C.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复杂格局D.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的理解。根据题干提示“三个重新”反映的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要重建新的价值观、体制、国际机构必须加强国际合作,,这反映了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多极化的趋势下,必须和谐共处,共同面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15.(南通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2022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31\n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基础四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这说明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①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②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③区域集团化程度加快④环境污染日益突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考查经济全球化。从材料看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了一致,并向发达国家提出了要求,但这四国并非同一区域,更非区域集团,故排除③,选择B项。16.(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有媒体评价:“在一些主要的领域里,应该说都有一些冲击,确实都会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冲击并非国门大敞,而是实际上还有很多方面的限制和保护,还有一定的过渡时期;主动权基本上还是操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中。”这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①中国对外资的限制取消,外资长驱直入②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可以合法地利用一定的保护措施③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弊大于利④只要措施得当,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可以趋利避害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②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2022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意义等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和理解回答即可,分析各选项,第①项“中国对外资的限制取消,外资长驱直入”和第③项“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弊大于利”说法明显错误,本题选B项。17.(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主要是在说明全球化A.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B.给现代中国带来巨大利益C.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D.对当今美国来说是弊大于利【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反映的信息,材料主要说明了全球化背景下,中、英、美各国在不同的时期兴起、衰落。各选项中BCD三项说明不全面,本题选A项“对各国的损益在不同时期有差异”。18.(湖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月考试卷)《2022年将改变亚洲和世界》中提到:“31\n贯穿韩朝两国的铁道线也许能把朝鲜半岛变成区域贸易的一个通道。如果恢复这条线路并将它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贯通,就会把朝鲜半岛和欧洲连接起来,使商品从欧亚大陆一端运到另一端的时间缩短两周,为韩国节约34~50美元的运输成本。”据此段材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火车线路将世界上两大经济地区融合成为一个巨大的欧亚市场B.朝鲜拥有经济地区之核心的重要地位C.这是帮助走出朝鲜经济困境的方法之一D.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亚洲将成为2022年世界经济中心【答案】D【解析】分析材料联系各选项,D项较容易排除。19.(湖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月考试卷)2022年12月12日,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加拿大的决定使其成为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闭幕后第一个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国家。肯特称退出议定书后可以使加拿大免遭议定书规定的大约140亿加元得惩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此举严重损害了加拿大的国际形象B.《京都议定书》是在世界银行的组织下签订的协议C.加拿大的退出说明发展中国家都面临苦难的经济形势D.加拿大是第一个退出《京都议定书》的国家【答案】A【解析】回答本题首先需对《京都议定书》有一定理解,《京都议定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1997年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2022年12月,加拿大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继美国之后第二个签署但后又退出的国家。据此本题BCD三项说法错误,本题选A项。20.(山西省太原市2022届高三年级调研考试)30.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一则广告中说:37.6万个股东把储蓄投资在通用电气公司,这是美国的典型,美国几乎每一个公民都是资本家。如果你第一次看到这则材料,应该采取的态度是A.不相信,因为广告都是商家的促销手段B.相信,因为它有利于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C.确信无疑,因为它符合通用电气公司的实际状况D.不轻信,因为所有一家之言都需要其他史料来佐证【答案】D【解析】考查史学研究方法。孤证不立。21.(湖北省黄冈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32.七国集团31\n2022年3月18日联手干预外汇市场,以遏制日本大地震后日元对美元急剧升值势头。分析人士指出,欧美应日本要求,一改对干预外汇市场惯常持有的谨慎姿态,宣布联手干预汇市,主要是出于担心日元进一步升值给日本经济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这主要是由于A.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造成了重创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加深C.外汇市场的稳定关系到各国经济稳定D.各国自觉、主动地帮助日本抗震救灾【答案】B【解析】本题是一道材料解析型选择试题,材料中关键是“出于担心日元进一步升值给日本经济及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还是在进一步说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2.(安徽省蚌埠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28.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从材料中“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可知A正确;从材料中的乘客居住情况可知B正确;从“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可知C正确。从材料看,卡斯特罗指出全球化过程中的不公正、不合理等问题,但并未说明应该抵制全球化,故D与材料信息不符,符合题意。23.(2022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25.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从材料“31\n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可以获得信息。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本质是资本的扩张。24.(广东省粤西北“九校”2022届高三联考)右图是一幅“中医”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号脉”的漫画。这幅漫画反映出A.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唯一推动者B.中国是世界金融风暴中的受益国C.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影响力增强D.世界金融风暴对经济全球化毫无用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注意图中“五星红旗”“中医”的有效信息,表明中国在对世界经济把脉,凸显中国经济影响力加大。故选C。25.(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20.2022年2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显示,2022年FAO食品价格指数已超越2022年6月粮食危机时的峰值,一年内的涨幅达到25%o其中俄罗斯禁止粮食出口,引发国际粮价的动荡。以上信息最能说明A.非洲旱情导致粮食产量下降B.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出现C.投机炒作导致粮价上涨D.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答案】D【解析】非洲不是世界主要产粮区,其旱情不会导致世界粮食产量大降,排除A项;俄罗斯禁止粮食出口,引发国际粮价的动荡,这恰恰说明了全球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但并不能由此断定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出现。投机炒作只是原因之一,但不符合材料的整体意思。所以选D。26.(江西省红色六校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2022年11—12月,第16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墨西哥坎昆拉召开,各国政要在此讨论拯救地球、遏制全球变暖的整体行动方案,最终通过了两项决议。其实我国古代人民早就有了保护环境的意识,如西周律法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唐律》中更是划出禁伐区和禁猎区等。上述材料最能说明A.我国古代就意识到全球变暖问题B.加强国际合作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C.立法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D.重视生态平衡自古就是全球关注的问题【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从关键词“决议”“《唐律》”31\n可以看出立法的重要性,故选C。当时全球化尚未开始,排除A、D。B没有包含古代中国的信息,排除。二、非选择题1.(2022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三年级第六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40题)4(3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针对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地位变化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如下观点:观点一: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是中国)的奇迹。观点二: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大部分人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观点三:1945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不发生在西方(欧美),而是发生在东亚,日本明显赶上了最富有的西方国家,台湾和南韩没有落后很远,中国沿海重要地区现在正在紧随其后。请回答:(1)据材料一联系宋朝商业发展的史实,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6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朝的商业革命和西方的商业革命有何不同。(8分)(2)你是否支持材料二中的观点一?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支持或反对的理由。(6分)(3)材料二中的观点二中“北大西洋胜利”包括了西欧的发展,请概括指出自19世纪初到1945年西欧发展的主要原因。(8分)(4)对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评论,观点三明显忽视了西方的作用。请结合史实说明,西方国家为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9分)【解析】第1问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可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主要指教材中介绍的相关商业发展新的表现。宋朝商业革命与西方商业革命的比较一问较难,可根据相关知识的掌握基础上,1820年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支持这一点,可从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农耕文明高度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较大发展等回答,而同一时期西欧内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反对这一点,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缓慢;而新航路开辟以后的三百年,西欧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第3问实则回答19世纪初到1945年西欧发展的主要原因,可根据相关所学知识来概括、回答。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角度分析。第4问回答西方国家为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的贡献31\n。主要有第三次科技革命、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等。【解析】(1)表现: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和政府的监控;农村集镇兴盛;海外贸易更加兴盛,港口城市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不同:①从影响上看,宋的商业革命没有推动封建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西方商业革命推动西欧封建制度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贸易中心的转移推动了西欧的英国、荷兰、法国等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②从发展水平看,宋的商业革命仍然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没有进一步推动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的产生;西方的商业革命促进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促进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力量的成长。③从范围看,宋的商业革命由于专制制度的阻碍,工商业的发展仍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制约,对外贸易仍以官方贸易为主,官营手工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市场比较狭小;西方商业革命已形成区域性贸易市场,使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推动了经济结构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出现股份制、银行等经营现象。(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8分)(2)支持: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农耕文明高度发达,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较大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社会经济的整体水平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时期西欧的发展主要建立在对外财富掠夺基础上,西欧内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6分)反对:尽管农耕经济的水平仍然较高,但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受阻,资本主义萌芽成长缓慢;而新航路开辟以后的三百年,西欧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奠定了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基础。(3)政治上: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完善。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对外关系上:殖民扩张促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思想文化上:民主自由思想、人权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西方价值观影响力不断增强。科技:自然科学发展迅速,进化论、电学理论、相对论、量子论等成果促进人类进步。(8分)(4)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使世界经济沿着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西欧国家建立欧共体、欧盟,推动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进程。在西方国家主导下,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9分,其他言之成理者可酌情给分,不可超出9分。)2.(2022年江西省鹰潭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题40题)40.(25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经济在政治文化中起决定性作用。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政治、经济、文化构建一部人类文明史。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三31\n全球化作为一种事实和趋势,正在向我们走来。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全球化既包括资金、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流动,也包括文化、意识形态领域中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化发展。不难看出,全球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仅限于经济生活领域,也涉及到文化生活领域。但是,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不同,并不形成文化上的全球化或趋同化。相反,文化却因具有各民族文化相异这一特征所决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形成文化的多样性。------于沛《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3)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也带了文化的碰撞,就如何在此情形下保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谈谈你的建议(3分)【解析】本题考查古今经济发展。(3)属于开放性试题,从振兴民族文化、反对腐朽思想等角度回答。(3)我们要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努力提高民族文化产品的质量及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民族文化自身发展的活力;旗帜鲜明地反对和坚决抵制一切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3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二模历史试题23题)(16分)规则是社会体系的基本因素,是人类交往和合作的基础。市场经济运行也存在着一定的秩序和规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根据工业复兴法,成立了有大银行家、工业家和经济学家参加的全国工业复兴局,由国家监督生产,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各企业分成十七个部门,每部门公布“公平竞争法规”,规定产品的产量、质量、市场分配和产品价格,、工资和工时。……根据法案还确定由国家调节雇主同工人之间的关系,确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及签订集体合同事宜。——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材料二鉴于国际货币制度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个便利国与国之间商品、劳务和资本的交流和保持经济健康增长的体制,鉴于主要目标是继续发展保持金融和经济稳定所必要的有秩序的基本条件,各会员国保证同基金和其它会员国进行合作,以保证有秩序的外汇安排,并促进一个稳定的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基金协定》(1944年)材料三世界贸易组织8月31日就巴西和美国之间持续多年的棉花补贴争端案作出最后裁决,认定美国为其国内棉农提供巨额补贴的做法违反了世贸组织的相关贸易规则,并批准巴西对美国实施制裁措施。……此次世贸组织的裁决虽然并没有完全满足巴西的愿望,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裁决可能影响到其他棉花种植国家,因此具有重要标志意义。……美国的补贴政策帮助美国生产商以低于外国竞争者的价格销售产品,此种不公平行为压低了世界市场的价格,对巴西和其他地区的棉花生产商构成了双重打击。——《新华月报(记录)世贸组织批准巴西对美国实施制裁》(2022年第10期)材料四就社会规则的整体理性而言,任何时代的规则都是……运用于解决那个特定时代具体社会利益矛盾的结果。——魏成元《市场规则论》请回答:31\n(1)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复兴工业的主要措施。从中反映了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资本主义世界建立了怎样的“汇率制度”以达到“稳定”的?(2分)(3)据材料三概括世贸组织的职能。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两个组织构建世界经济体系的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4)运用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四的观点。(6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和战后经济体系。(1)回忆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实质回答即可。(2)回忆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相关知识回答。(3)从材料中世界贸易组织调节纠纷,促进国际贸易等角度回答“职能”。从两个组织的特点角度分析“不同点”。(4)分析材料四的观点,联系前三则材料涉及的背景和举措等知识回答。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答案】(1)措施:建立工业复兴局;调整企业关系(制订公平竞争规则);调整劳资关系。(3分)变化:由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答完整给1分)(2)制度: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挂钩。(2分)(3)职能:调节贸易纠纷(争端);稳定世界市场,促进国际贸易公平、健康发展。(2分)不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是稳定货币金融体系;世贸组织主要是维护贸易公平秩序。(2分)(4)分3个时期,背景、规则各1分,共6分。背景规则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政府通过立法,对经济进行积极的干预和调节。原有的国际金融秩序混乱(或二战后美国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或二战对世界经济带来巨大冲击)建立了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或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31\n世贸组织的成立为全球经济的交往、合作提供了规范的平台(或通过世贸组织建立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4.(2022年陕西省咸阳市高考第一次模拟检测历史试题27题)(1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6~18世纪的中国,手工业产品中棉布或丝织品,特别是棉纺织品在长距离贸易中取代盐而成为主要商品,它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远非盐所能比拟的。……棉、丝织品大量卷入市场,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1594年全国海外贸易总值约100万两。1745年粤闽江浙四港贸易总值高达3657万两余,而南宋海外贸易总量值不过500万两。1641年至1684年,中国驶往日本的商船共1711艘,年均10.7艘左右。……1684年海禁取消,北起辽宁南至广东,大小港口计有一百多处,它吸引着世界各国商船赴华贸易。1684年至1757年,中国驶往日本的商船共3017艘,年均41.4艘,到中国贸易的英美商船有312艘,其中英商船最多。明末清初中国到东南亚商船年均91艘。材料二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00倍。即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商品出口值也增长了15倍多,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而且,世界贸易实际价值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6%左右)超过了同期世界实际GDP增的速度(年平均增长3.8%左右)。——引自P,林德特著、王新奎偏译《国际贸易》材料三《1978~2022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及增长速度》(1)依据材料一概括16—18世纪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呈现哪些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产生的影响。(6分)31\n(2)根据材料二概括1950~2000年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些特点的具体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的图片分析8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进出口变化的特点及原因。(7分)【解析】考查近现代中外、世界贸易的发展。第一问考查明清时期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的特点,从材料“长距离贸易”、“大小港口计有一百多处”、“世界各国商船赴华贸易”以及贸易额的变化即可归纳特点,影响从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以及工商皆本等等思想方面解答。第二问的特点从材料中数据的变化即可归纳,原因可从战后的三大经济组织、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化、科技革命等方面分析。第三问图表看不太清楚,但总体可知是上升趋势,从两个时期改革开放的的具体情况分析即可。【解析】(1)国内:特点:大宗远距离贸易;全国性大市场形成(2分)海外:特点:贸易额增加;对外贸易港口数量增加,参与世界范围内商业革命。(2分)影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为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出现奠定了基础。(2分)(2)特点:世界贸易大幅度增长;世界贸易实际价值增长速度超过了同期世界实际GDP增长的速度。(2分)主要原因: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或: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组织的成立,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等任一点);第三次科技革命;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崛起。(2分。任答两点即可)(3)80年代末:特点:进出口总额增长较快;出口增速加快;进口增速降低。(2分)原因:对内加快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2分)21世纪初:特点:进出口增速呈直线上升。(1分)原因: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中国加入世贸。(2分)5.(2022年陕西省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文科综合试题40题)(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在整个17世纪中,从中世纪就已开始的呢绒制造业仍是英国的主要工业和最宝贵的输出品来源。在新工业中,采煤业的发展极其惊人。这一发展包括了采矿设备和排水机械的改进,这些改进促进了后来蒸汽机的发明。水力也比以前得到更广泛的利用。材料二欧美国家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加强殖民掠夺,致力于打通远洋运输的瓶颈。1855年,美国建成穿越巴拿马地峡的铁路,1914年建成巴拿马运河。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1895年德国建成基尔运河。31\n材料三二战以前,资本主义生产的全球分布着重表现在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国际分工。现在(20世纪末),则主要以跨国公司的形式,进行全球范围大规模资源配置和生产的直接组织与销售。现代交通、通信技术使跨国公司能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配置资源和直接组织生产与销售。全球500大公司在华投资“扎堆”制造业全球500大公司在华投资企业成立时间分布全球500大公司在华投资企业行业分布——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世界近现代史》(1)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经济全球化三个阶段的时问范围及其经济发展特征。(9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全球500大公司在华投资企业成立出现高峰期和“扎堆”制造业的原因。(1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中国该如何应对。(4分)【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第一问材料一反映经济全球化开始于新航路开辟,特征根据材料从经济结构变化以及动力变化来说明。材料二反映经济全球化第二个阶段,即工业革命期间。经济发展特征从生产工具、联系方式、以及材料三体现的国际分工特点等角度回答;材料三反映经济全球化第三个阶段,即二战后,经济发展特征根据材料概括。第二问结合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政策和世界经济环境来回答。第三问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要理性应对,可以从抓住机遇、提高产品竞争力、吸引外资等角度回答。【解析】(1)第一阶段是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期间,其特征是:世界开始成为一个整体,工业生产以轻工业为主,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动力由人力向自然力转变。(3分)第二阶段是工业革命至二战期间,其特征是:世界成为一个整体,机器生产成为经济的支柱,国际分工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成为联结世界的媒介,现代化的交通则成为纽带。(3分)第三阶段是二战后至今,其特征是:全球范围大规模资源配置,通信技术为主要媒介,跨国公司是主要形式。(3分)(2)高峰期的原因:高峰期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原因是中国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目标,投资环境不断优化;20世纪末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6分)“扎堆”制造业的原因:现代交通、通信技术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和直接组织生产与销售提供了可能;中国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中国自身的科技水平和生产能力还在一个发展过程之中。(6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1\n(3)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主动熟悉经济全球化规则;充分利用全球化提供的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吸引外资,发展制造业;提高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国际竞争力,发展信息服务业。(4分,答出两点且言之成理即可)6.(2022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题38题)(37分)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逐渐走向全球化。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伏尔泰说:“人们询问,所有正从秘鲁和墨西哥不断流入西班牙的黄金和白银的结果如何?它们落入法国人、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口袋;他们在加的斯(引者注:西班牙南部海港)经商,并把自己的工业产品送到美洲作为回报。这些金钱的大部分流到东印度群岛,支付丝绸、香料、钾硝、冰糖、茶叶、纺织品、钻石和古董。”——摘自[英]A.赖克温《中国和欧洲:18世纪的文化、艺术交往》材料二图141850~1913年的西欧对外投资材料三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1944年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签署1949年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国际互联网年”(1)材料一中,西欧金钱财富来源于①洲,最终大部分流向②洲。(4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西欧经济扩张呈现出哪些特点?这一扩张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19世纪末的先进中国人是如何应对的?(12分)31\n(3)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初期世界经济体系的新变化。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12分)(4)有学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结合材料三说明这一观点。(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从秘鲁和墨西哥不断流入西班牙……落入法国人、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口袋……这些金钱的大部分流到东印度群岛”描述的财富流向地区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材料二中注释说明是在“1913年”“西欧对外投资”此时处于世界市场形成后;从图上箭头起源分析,西欧发达国家英法德;从图上箭头流向分析,投资遍布世界。第二问,根据19世纪末先进中国人提出的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提出的史实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主要时间是在二战结束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根据表中前两栏和第四栏分析,形成了冷战格局下的两大经济体系;根据表中后两栏中国经济腾飞,世界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分析,世界经济呈现多元化的特点。第二小问,根据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国际形势的变化分析。第(4)问,根据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经济新特点的出现等分析。【解析】(1)①美;②亚。(4分)(2)特点:以资本输出为主;英、法和德是主要资本输出国;投资遍及世界(资本主要流向欧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6分。只要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三点即可)应对:传播维新思想,掀起变法运动;倡导实业救国,发展民族经济;宣传民主共和思想,开展民主革命。(6分。只要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两点即可)(3)变化:建立了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世界经济朝体系化、制度化发展。(6分。只要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两点即可)原因:旧的经济体系在经济大危机和世界大战的冲击下瓦解;二战使欧美间的实力对比发生巨变;美苏两极对峙。(6分。只要答出符合题意、言之有理的两点即可)(4)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大大推动了全球化进程。中国等国家发展市场经济,使经济全球化向纵深方向发展。世贸组织的建立使世界经济活动更加规范化,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9分)7.(2022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金山中学高三第二学期两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39题)阅读下列材料:(24分)材料一从1607年开始,伴随着英国的殖民扩张,英语(英式)就从大西洋沿岸扩散到太平洋沿岸。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语言。——根据王恩涌《人文地理学》材料二“英语是目前公认的美国国语和英美技术与金融等领域的通用语……英语31\n,尤其是美式英语,似乎给予全世界的男人和女人——尤其是年轻人——一种‘充满希望’的感觉,物质进步、科学与实践经验进程的代名词。整个世界大众消费、国际交流、通俗艺术、两代人的冲突、技术专制都被融入到美式英语、英语引证和语言习惯中。”——美国当代著名学者乔治·斯坦纳材料三“阳历初三日,同胞上酒楼。一张民主脸,几颗野蛮头。细崽皆膨胀,姑娘尽自由。未须言直接,间接也风流。”“处处皆团体,人人有脑筋。保全真目的,思想好精神。势力圈诚大,中心点最深。出门呼以太,何处定方针。”这是20世纪初流传的两首“打油诗”。团体、脑筋、目的、思想、精神……等当时全是颇遭物议的“新词”。这些新词大都由日本传入,连素以“开明”著称的重臣张之洞,亦以反感并力禁使用“日本新词”闻名。一次他见幕僚路某拟就之办学大纲文中有“健康”一词,便勃然大怒,提笔批道:“健康乃日本名词,用之殊觉可恨。”掷还路某。偏偏路某略通新学且性格倔强,当即发现张之洞的“把柄”,便针锋相对地回曰:“‘名词’亦日本名词,用之尤觉可恨。”二人不欢而散。反对用“日本名词”者如张之洞,却也无法摆脱“日本名词”的困挠。材料四现在有“世界第一强势语言”之谓的英语,也饱受到其他语言的严重“污染”。2022年2月5号的《泰晤士报》曾发文评价“中式英语”(Chinglish)的影响,据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全球语言监测机构”(GlobalLanguageMonitor)发布报告称,英语正在经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革,第100万个英文字将在这年夏天出现。而且,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到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请回答:(1)材料二反映的是二战以来,美式英语取代了英式英语的世界地位,这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3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易位”?(4分)(2)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中国人无法摆脱“日本名词”的原因。(9分)(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产生中式英语?(4分)(4)从以上材料,我们得到什么启示?(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二战后美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回答;第二小问,结合二战后美国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技术等方面特征回答。第(2)问,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思想、新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传入与日本的发展状况回答。第(3)问,根据材料四中提及的时间阶段分析,在这一阶段下产生的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发展状况回答。第(4)问,紧扣住四则材料中语言与国家发展状况的变化回答,可以言之有理,论之有据的回答。【解析】(1)实质问题: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3分)原因:①二战后,英国衰落,美国实力膨胀,成为全球性超级大国。②二战后,美国确立了以自身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③31\n美国科技领先,文化繁荣。(每点2分,任答2点4分。考生如答具体知识点,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政治近代化运动展开;西学的传播,中国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变化促使新名词的产生;日本近代化进程全面超过中国,对“西学”的翻译远胜中国;甲午战争中国为日本所败后,大量中国学生留学日本,从日本引进“西学”;中日“同文”等。(每点3分,任答3点9分。)(3)原因: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经济增长快速,对世界影响力增大(4分)(4)语言是不断变动的,随着不同文明间的交流而加快加深其变化;语言的变化实质是思维方式和国力的变化;只有开放的文化才能赢得主动,民族文化才能真正弘扬(4分)8.(2022年广东省六校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38题)(28分)人类经常会面临很多重大危机,当危机来临,有的措手不及,任由危机蔓延,有的沉着冷静,化解危机。危机意识是一个民族不断进取的基本素养,它往往可以转化为一种社会发展的推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期,面对西方列强侵略引发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做出了哪些反应?(9分)这些反应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何积极意义?(2分)(2)19世纪末,科学界遇到什么危机?(1分)科学家是怎样化解这一危机的?(2分)(3)简要概括20世纪30年代中国和西方社会分别面临的最大危机和应对措施。(6分)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应对策略是什么?(4分)(4)依据上述回答获得的启示,针对2022年以来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不断扩散,人类该怎样应对?(4分)【解析】考查近现代中外化解各种危机的能力。第一问考查中国近代各阶层为民族独立和民主富强说作出的努力。反应可分四大阶级7大派别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角度分析即可,积极意义从民族独立、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理性化等角度分析即可。第二问考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发展,纯粹识记题。第三问考查20世纪30年代中外的重大危机,把握但是中国和世界的阶段特征和发展趋势即可。第四问考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了解2022年以来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根源所在,一方面把握实事求是和国际合作等原则即可。【解析】(1)反应:地主阶级——洋务运动、新政、预备立宪。(2分,任答两点均可)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2分)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辛亥革命,建立共和政体;实业派——实业救国;激进派——新文化运动。(4分,答出事件或思想均可给分)无产阶级——传播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1分,任答一点即可)31\n积极意义:推动中国社会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推动了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2分,其它表述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2)危机:牛顿经典力学的危机(或“晴空上漂浮着两朵乌云”难题。1分)化解: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朗克——量子理论。(2分,仅答人名不给分)(3)中国:日本大举侵华,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1分)措施:国共合作,全面抗战。(2分)西方:经济危机。(1分)措施:罗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2分)共同挑战:法西斯的疯狂进攻(或第二次世界大战。1分)应对措施: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建立联合国;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资本主义金融货币体系。(3分,每要点1分,其它符合条件的回答也可给分,但总分不能超过3分。)(4)应对:坚定信心,沉着冷静;各国通力合作,共同行动;改革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加强金融货币财政监管;加快经济转型与发展;引导居民消费量入而出。(4分,其它言之有理,有针对性,可酌情给分)9.(24分)随着现代化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和深人,许多原来局部的地区性问题,现在都变得普遍化、全球化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从1500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主义与19世纪的欧洲世界霸权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经济上,这一时期中,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不过,他们还不能开发那些巨大的本陆块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一位英国人在1906年8月的一封信中说道: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日本的胜利似乎已对整个东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此外,俄国革命也在这里产生了极为惊人的影响。俄国的事态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人们似乎已开始被一种新的精神支配:他们厌恶统治者,并以俄国为例,开始认为有可能建立另一种更好的政府形式。——(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20世纪以来)这些事件以不同方式阻扼并打乱了经济全球化的正常进程和秩序,破坏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未因此而停止,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战争(不论热战还是冷战)和对峙只能损害全人类的经济发展,损害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这一阶段既是经济全球化受阻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孕育时期。——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1)依据材料一指出所述“近代初期”起、止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的世界霸权……远远低于以后世纪”的原因。(8分)(2)材料二中的“新的精神”和“更好的政府形式”31\n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俄国的事态”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以来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秩序的因素。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孕育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8分)【解析】本题考查全球化趋势。第一问第一小问,应根据时间来判断,1500年前后对应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1763年位于18世纪中后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第一问第二小问,欧洲的霸权尚未发展起来有很多因素造成。可以从经济角度,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也可以从政治角度,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范围。对外关系涉及到交通和通讯条件的成熟程度,以及世界市场的开放程度来综合分析。第二问第一小问,应注意时间1906年,这时期俄国新的思想不再是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对应的政权也是新性质的政权。这种新思想和新政权结合当时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进行思考。第二问第二小问,原因则从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俄国发生的经济、政治、组织、外部条件、思想条件等角度归纳要点作答。第三问第一小问,回顾所学阻碍全球化进程的事件知识来回答,注意时间“20世纪以来”的限定。第三问第二小问则从阻碍全球化因素或事件所措施的积极方面的影响寻求思路、组织语言作答。【解析】(1)标志性事件:新航路开辟和英国工业革命(2分)原因: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欧洲经济实力不够强大;资本主义制度还未广泛建立,欧洲的扩张缺乏政治后盾;缺乏新式交通工具等海外扩张的技术保障:欧洲以外地区传统经济的抵制(6分,答出三项即可)(2)列宁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权(2分);原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及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列宁主义的产生;俄国建互了无产阶级政党;(6分,答出三项即可)(3)阻碍因素:两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2分,答出二项即可)原因:世界大战触发了新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国际社会认识到世界经济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重要性;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6分,答出二项即可)10.(南通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15分)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对20世纪的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历史的进程意味着西方的衰落。伦敦、巴黎和柏林不再左右世界的新闻。它们也不再控制世界上的帝国。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欧洲除了在进入一个衰落的时期外,还在进入一个成功的时期:它的思想、技术和制度正比以往任何时候更迅速地传遍全球。从根本上说,这意味着欧洲三大革命——31\n工业、科学和政治革命——的传播。……在战后的年代里,越来越多的民众积极地、自觉地卷入了西方化的进程。当今时代的希望和危险远远超过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人类还从未看到展现在他们面前如此灿烂夺目的前景,但人类同样也从未见识过潜伏在这种景象后面的蘑菇云。——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00字左右)【解析】考查全球史观和经济全球化。材料观点有欧洲逐渐丧失了中心地位,全球化趋势加强,欧洲在世界的扩展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做到观点全面分析,史论结合即可。评分标准:一等(15—11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10—6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5—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观点分值史实分值20世纪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政治格局的中心地位。2分美苏两极格局形成1分第三世界兴起(或不结盟运动兴起)1分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1分20世纪欧洲文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2分广泛采用机器生产,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1分欧洲民主政治制度被实践应用1分启蒙思想广泛传播1分31\n欧洲文明的传播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弊端。2分环境污染1分贫富差距1分金融危机(欧债危机)1分单纯写观点,不写史实,得3分。写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其他问题,如能源危机、欧盟内部矛盾、恐怖主义活动等亦可给分。11.(山西省太原市2022届高三年级调研考试)34.(16分)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本组织)决心实现他们经济的强大和同步发展并依据本条约的规定建立一个包含一种单一及稳定的货币的经济和货币联盟;决定在完善内部市场、加强团结和环境保护范围内,为了他们人民的目的,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并实行确保其他领域进步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政策;决心建立他们国家国民共同的公民身份;决心实行一项包括最终构建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通过本条约引入关于司法和国内事务的规定,在保障他们人民和国家安全的同时,重新肯定促进人员自由流动的目标…一一《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材料三(该组织)各种活动均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基础上的,各成员拥有完全的经济和管理的决策权。它是通过成员间的一系列会议,在自愿的基础上协商一致,以声明、宣言的形式做出承诺,推动合作。这种承诺,各成员没有义务和责任来履行,因为它不是立法式的或指令性的硬性规定,对成员不具强制性。……在注重发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上,尊重各成员的经济利益,力求与国际惯例、国际市场的体制接轨。同时,允许成员与非成员的经济合作。——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师用书(1)材料一所示图片分别为两个区域化组织的标志,简要说明这两个组织在成员构成上的差异。(4分)(2)材料二、三的内容依次对应材料一图A、图B所代表的组织,据此分别概括图A、图B所代表组织的合作特点。(8分)31\n(3)从促进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你更赞同上述哪一种合作模式,并简要说明理由。(4分)【解析】考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第一问要只要知道两大组织一为欧盟、一为亚太经合组织即可。第二问把握材料二的“经济和货币联盟”、“一体化”、“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等关键词和材料三的“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自主自愿”、“没有义务和责任来履行”、“不具强制性”等归纳即可。第三问是开放性试题,欧盟的合作方式优势在于合作范围广,一体化程度高,有利于全球化,但易出现排外性;亚太经合组织的方式优势在于开放性但范围较窄,合作化程度低。【解析】(1)A为欧盟,组成成员基本为发达国家,差异小。B为亚太经合组织,组成成员包括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差异大。(4分)(2)特点:A的合作领域广包括货币、市场、环境保护、司法、国家安全等,具有高度的统一性;B的合作领域只涉及经济,合作松散,相对开放,统一性弱。(3)赞成A:A的合作范围广,一体化程度高,而B合作范围窄,合作松散,与全球化较远。赞成B:B合作相对松散,具有开放性,更有利于全球化,而A一体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排外性,不利于全球化。12.(江西省红色六校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20分)古今中外,政府和社会精英对于社会和谐都有过许多思考与实践。材料一(洪武元年)诏曰:“耕者验其丁力,计亩给之。使贫者有所资,富者不得兼并。若兼并之徒多占田以为己业,而转令贫民佃种者,罪之。”——《明会典》卷十七,户部四,田土。材料二孙中山始终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为最高理想,毕生致力于此。他的“大同”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民生主义”主张里。在他看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刘雅丽《略论孙中山的大同思想、道德观与和谐社会》材料三 狄更斯著名的小说《双城记》,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巴黎和伦敦这两座城市为背景,借古喻今,希望为社会矛盾深刻的19世纪英国寻求出路。狄更斯说,不满情绪广泛地存在于英国的社会中,可能由于任何一个很小的原因,一下子变成前所未有的一场可怕的大火。……(2022年8月6日)警察的行动致人死亡,点燃了伦敦的夜空。怒火此起彼伏,蔓延英国多个城市。——《现代快报》2022年8月14日《伦敦与巴黎骚乱对比》材料四当今世界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每一个层面,都日益清晰地表现出整体性、体系性的运动。……与此同时,针对这种新的整体性运动,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反抗。这种反抗既有理性主义的……也有浪漫主义的,如西雅图、热那亚和纽约街头的反全球化抗议活动。本·拉登和“基地组织”31\n的恐怖主义活动,虽为异数和极端,但本质上也属于这种反体系运动的一部分。——宿景祥《贫富扩大与全球反抗》(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抑制土地兼并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原文)。(6分)(2)在20世纪20年代的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就民生方面提出了哪些有利于发展和谐社会的思想?(2分)你是否赞同材料二中孙中山先生认为的“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的主张?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3)结合材料三,以狄更斯为代表的文学流派主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2分)试列举该流派2个以上的其他代表作品(2分)。(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主要存在哪些不和谐的问题?(5分)【解析】本题考查土地政策和经济全球化。第一问从提炼有效信息“验其丁力,计亩给之”“罪之”来归纳答案,加入所学明朝的土地政策进行补充作答。注意归纳表述,避免照抄原文。第二问,回忆所学三民主义有关民生主义的政策进行作答。注意其民生主义的阶级属性。第三问,从有效信息“社会矛盾深刻”等来归纳答案。作品回顾所学知识作答。第四问回顾课本知识“全球化的弊端”来作答。【答案】(1)按家庭劳动力多少来分田;重惩兼并者;编定鱼鳞图册。(每点2分,共6分)(2)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每点1分,共2分)不赞同。(1分)二者在阶级属性上有着根本上的不同(2分)。(3)主要关注深刻的社会矛盾,揭露社会的黑暗。(2分),作品(2分)(4)恐怖活动猖獗(2分)、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盛行等等。(除回答恐怖活动给2分外,其他每回答一个给1分,总分不超出5分)13.(山东省潍坊三县联合2022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14分)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之间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领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生产的国家,因为我们有一些独特的有利条件,我们有良好的政府,我们有丰富的煤炭,我们有精巧的机器和机械,尤其重要的是因为我们有雄厚的资本积累。——1816年,英国下院议员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英国主导世界市场“独特的有利条件”有哪些。(4分)材料二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冶——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申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31\n一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据材料结合两次工业革命分析,“工业文明”对世界市场的影响。(4分)材料三梁启超在1923年2月发表的《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了……(3)中国为融入世界市场,针对在“器物上感觉不足”,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3分)材料四二战以后,为了争夺市场,各国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式:1.组织参与经济贸易集团控制市场;2.通过跨国公司打进他国市场;3.积极参与世界性统一市场内的竞争。(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在三种方式中的具体措施(各一例并注明序号)。(3分)【解析】本题考察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第一问,根据有效信息“良好的政府”“丰富的煤炭”“精巧的机器和机械”“雄厚的资本积累”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逐点归纳作答。第二问,回顾所学知识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的相关知识作答。第三问,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可回顾相关的内容作答。第四问,回顾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有关中国的内容进行作答【答案】(14分)(1)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工业革命;资源丰富;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累了雄厚资本。(4分)。(2)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加紧掠夺原料,输出商品,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通过国际贸易、资本输出和武力逼迫等方式,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分)(3)开展洋务运动。结果:推动了中国的早期近(现)代化,但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3分)(4)加大亚太经合组织;海尔等名牌企业走向世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分)14.(山东省潍坊三县联合2022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13分)15世纪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掘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31\n摘自自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1)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是如何开创"全球化"的?(2分)(2)结合英国历史指出,英国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动力是什么?(4分)(3)在第三阶段,美国和苏联为主导全球化,在欧洲展开的军事与经济方面的争夺有哪些表现?(4分)(4)就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谈谈你的认识。(3分)【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第一问回顾西葡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及影响作答。第二问,英国的动力应该从经济动因去考虑,资本主义经济自身带有的扩张性是英国殖民扩张的主因。第三问结合美苏冷战的相关史实进行作答。美苏争霸可以理解为局部全球化。第四问可以回顾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来作答,注意可以分为利弊进行考虑。【答案】(1)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开始了大殖民,加强了世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分)(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更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4分)(3)经济上: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苏联向东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成立“经互会”。(2分)军事上:美国主导下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2分)(4)全球化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欧美国家主导了全球化的进程,从中获取了巨大利益;欧美国家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造成了这些国家的贫困,但客观上也带来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言之成理即可。每点1分,共3分)15.(安徽省宿州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4分)随着现代化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和深人,许多原来局部的地区性问题,现在都变得普遍化、全球化了。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从1500至1763年的近代初期,是前几个时代中的地区孤立主义与19世纪的欧洲世界霸权之间的一个中间阶段。在经济上,这一时期中,欧洲人将他们的贸易活动实际上扩展到世界各地,不过,他们还不能开发那些巨大的本陆块的内地。虽然洲际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贸易量仍远远低于以后世纪中所达到的数量。——(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一位英国人在1906年8月的一封信中说道:我以为东方必将发生一场变革。日本的胜利似乎已对整个东方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此外,俄国革命也在这里产生了极为惊人的影响。俄国的事态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人们似乎已开始被一种新的精神支配:他们厌恶统治者,并以俄国为例,开始认为有可能建立另一种更好的政府形式。——(美)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31\n材料三(20世纪以来)这些事件以不同方式阻扼并打乱了经济全球化的正常进程和秩序,破坏了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但是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未因此而停止,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事件的发生使人们认识到战争(不论热战还是冷战)和对峙只能损害全人类的经济发展,损害人类社会的进步。……因此,这一阶段既是经济全球化受阻的时期,同时也是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的孕育时期。——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现实特征及研究基础》(1)依据材料一指出所述“近代初期”起、止的标志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欧洲的世界霸权……远远低于以后世纪”的原因。(8分)(2)材料二中的“新的精神”和“更好的政府形式”分别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俄国的事态”形成的主要原因。(8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以来阻碍经济全球化进程和秩序的因素。具体分析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孕育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8分)【解析】本题考查全球化趋势。第一问第一小问,应根据时间来判断,1500年前后对应的历史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1763年位于18世纪中后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第一问第二小问,欧洲的霸权尚未发展起来有很多因素造成。可以从经济角度,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程度。也可以从政治角度,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确立范围。对外关系涉及到交通和通讯条件的成熟程度,以及世界市场的开放程度来综合分析。第二问第一小问,应注意时间1906年,这时期俄国新的思想不再是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相对应的政权也是新性质的政权。这种新思想和新政权结合当时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进行思考。第二问第二小问,原因则从无产阶级革命首先在俄国发生的经济、政治、组织、外部条件、思想条件等角度归纳要点作答。第三问第一小问,回顾所学阻碍全球化进程的事件知识来回答,注意时间“20世纪以来”的限定。第三问第二小问则从阻碍全球化因素或事件所措施的积极方面的影响寻求思路、组织语言作答。【答案】(1)标志性事件:新航路开辟和英国工业革命(2分)原因: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欧洲经济实力不够强大;资本主义制度还未广泛建立,欧洲的扩张缺乏政治后盾;缺乏新式交通工具等海外扩张的技术保障:欧洲以外地区传统经济的抵制(6分,答出三项即可)(2)列宁主义(或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权(2分);原因: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及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列宁主义的产生;俄国建互了无产阶级政党;(6分,答出三项即可)(3)阻碍因素:两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2分,答出二项即可)31\n原因:世界大战触发了新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国际社会认识到世界经济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重要性;两极格局瓦解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6分,答出二项即可)16.(河南省南阳市2022届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期终质量评估历史试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对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大多数学者认为全球化起源于16世纪。西方学者往往是以国际贸易作为全球化的标准,由于新航路的开辟出现了统一的世界市场,所以新航路的开辟被视为全球化开始的标志。确实,新航路的开辟实现了地理意义上的全球范围的交流与互动,欧洲逐渐成为世界体系的中心,这些都为后来资本主义世界贸易的大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然而,在大机器工业经济建立之前,是否存在真正的全球化现象呢?只有大机器生产使所有国家和个人都被纳入到一个世界体系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个人可以凌驾于这一体系之上,所以也有人把大工业的出现看作是世界历史的开端,同时也作为全球化的开端。——摘自《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评材料中关于“全球化”的起源问题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属于开放性试题,讨论的焦点是“全球化”的起源问题。一种是认为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因为此时实现了地理意义上的全球范围的交流与互动,欧洲逐渐成为世界体系的中心,这些都为后来资本主义世界贸易的大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第二中认为,起源于工业革命后,因为大机器生产使所有国家和个人都被纳入到一个世界体系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个人可以凌驾于这一体系之上;所以针对这两种观点,你要选择一种或两种,紧扣问题,亮明观点,引用恰当的论据,来论证即可,注意角度的多样性。评分标准:一等(12~9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8~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O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31\n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17.(河南省豫南九校2022届高三第四次联考历史试题)(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全球化不仅侵蚀着国家主权,同时也激活了民族主义------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文化认同出现动摇,而且国家的认同与归属感也遇到严重的挑战。------尽管全球化进程加深引起对国家的认同的侵蚀,但目前国家仍然是最具权威和组织能力的共同体。------“它不是在消亡,而是正在被重新想象、重新设计、重新调整以回应挑战------”——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请回答:你如何看待全球化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12分)(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考察对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加强,与原有的国家概念之间出现的微妙变化,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属于开放性的题目。回答是一定要结合材料,材料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全球化对国家认同带来的影响,“全球化不仅侵蚀着国家主权,同时也激活了民族主义”“-尽管全球化进程加深引起对国家的认同的侵蚀,但目前国家仍然是最具权威和组织能力的共同体”,所以在阐述你的观点时,也一定要辩证的看待,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该题按两个层次给分。第一层次,仅从正面或反面加以说明,论据不少于三点,最高可得8分。第二层次,能从正反两面加以说明,两方面论据都不少于两点,最高可得12分。关系:全球化弱化了国家认同。说明: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活动;人员在不同国家之间的流动;超国家的组织或机构弱化了人们对国家的认同;信息技术推动信息的无国界传播,也对国家认同提出了挑战。关系:全球化强化了国家认同。说明:在全球化过程中,贸易争端、文化产权、资源争夺、恐怖主义、分裂主义、经济危机等问题的不断尖锐化,强化了人们的国家认同意识(民族意识)。3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32:17 页数:31
价格:¥3 大小:750.08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