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史复习 专题闯关)2022届高考历史 经济史部分 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 专题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3

2/63

剩余6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详解版)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专题闯关》精选2022年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专题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一、选择题1.(永州市2022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18世纪一位英国学者针对圈地运动前后的变化指出:“过去小土地所有者和小租地农民,靠自己耕种土地的产品和公有土地上放养的羊、家禽、猪等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几乎不必向市场购买,如果土地落到少数人租地农场主手中,他们就必须为别人劳动才能维持生活,而且不得不到市场上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上述材料说明圈地运动A.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为工业革命打下基础B.使非农产业被高效的农业种植业取代,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原材料C.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是英国社会动乱的根源D.使农村劳动力移向城市,迅速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圈地运动影响。材料说明圈地运动前,人们更多的是自给自足;圈地运动后,人们更多到市场消费,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为工业革命提供更多商品市场。2.(河南省南阳市2022届高中三年级第一学期期终质量评估历史试题)“工业奉命的本质就是竞争替代了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对此观点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工业革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B.工业革命要求政府放弃其经济职能C.中世纪的经济垄断阻碍社会进步D.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影响日益扩大【答案】D【解析】考察对工业革命影响的理解。关键信息是:“竞争替代了曾经控制了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管制”竞争就是自由竞争即工业革命后的自由主义思想。而原来是一种保护和管制。故选D。3.(河南省漯河市2022届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据《英国史》记载:“1835年,英国棉纺织业中18岁以下的童工有9.5万人,占全部工人的43.3%;女工11.9万人,占全部工人的54.3%。1839年在英国的419560名工人中,除了23%是成年男工外,其余全部是女工和童工。”这一记载反映出A.女工相对于男工更适合从事棉纺织业B.资本家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赚取利润C.工业革命导致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63\nD.工业革命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增大【答案】B【解析】童工和女工占棉纺织业工人的比例相对于成年男工高,反映出资本家的目的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4.(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23题)自由贸易是指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本国进出口商品各种优待和特权的自由竞争的贸易。该原则得到充分体现是在①19世纪早期的美国②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③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④20世纪中期的美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解析】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工业革命以后,资产阶级希望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1947年在美国倡导下,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它客观上创造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5.(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历史试题25题)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主要是因为蒸汽机A.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效率B.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C.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和改进D.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蒸汽机的作用。使用蒸汽机之前,发动机器靠人力和水力,因此工厂只能建在靠近大江和大河的地方。6.(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历史试题27题)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以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为特征的“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比重逐渐下降,而电子、核能、激光、人工合成原料等“朝阳工业”则迅猛发展,它充分说明科技革命使A.政府对科技日益重视B.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减弱C.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手段不断改进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技革命的影响。朝阳工业逐渐代替“大烟囱工业”“夕阳工业”,表明新型工业的出现,经济结构发生变化。63\n7.(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六次月考试卷历史试题28题)1879年,一则新闻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这则新闻可能是A.爱迪生发明白炽灯B.英荷战争爆发C.西门子发明发电机D.纽约股市崩盘【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表明煤气的使用下降,联系时间可以判断原因。8.(2022年广东省揭阳一中、金山中学高三第二学期两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21题)据材料统计:1820—1875年之间,里尔(资产阶级)上层阶级的人数占总人口的7%增加到9%,而其遗嘱上所载明的财富则从58%增加到90%。“大众阶级”从总人口的62%增加到68%,而遗嘱写明的财富只占0.23%,1821年时他们的财产尚占1.4%。这一材料表明A.工业革命使社会分化为两大对立阶级B.工业革命使大众绝对贫困化C.工业革命使到社会贫富分化更严重D.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残酷剥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根据题干数据“上层阶级的人数占总人口的7%增加到9%”“遗嘱上所载明的财富则从58%增加到90%”“大众阶级从总人口的62%增加到68%”表明占少数的富人掌握了较多的社会财富,贫富差距加大。9.(2022年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5题)图一为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德意志)四国在1750年到1900年世界制造产业中的份额曲线图。下列对应关图一A.A曲线代表英国B.B曲线代表德国C.C曲线代表美国D.D曲线代表中国【答案】C【解析】考察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两次工业革命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A曲线代表中国;两次工业革命使英美德发展较快,但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发展势头被美国、德国迎头赶上,故B为英国,63\nCD曲线发展都很迅猛,但明显美国要比德国的速度快,故C为美国,D为德国。10.(2022年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0题)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了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促成英国选举权扩大的主要因素是A.工业革命的推动B.启蒙思想的传播更为广泛C.政党政治的完善D.工人阶级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答案】A【解析】考察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政治方面的变化主要受社会经济状况变化的影响11.(2022年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4题)图二反映了英国1720年到1806年间棉花进口和生铁产量变化情况,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图二A.轻工业和重工业发展比例相同B.英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尤为迅速C.重商主义政策被彻底打破废除D.棉纺织业和钢铁工业发展迅速【答案】D【解析】考察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图表反映了棉花和生铁的产量,都属于上升状态,故正确答案为D。12.(2022年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6题)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瓦特对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含义是指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63\n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③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④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根据所学,①②③项说法正确。第④项促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标志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故排除。13.(2022年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18题)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B.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D.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答案】B【解析】本题考察对世界文明的理解。根据题干“‘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两句信息分析,在世界文明逐渐走向一致的趋势下存在着不同文明的发展。14.(2022年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24题)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人中国【答案】B【解析】本题选自2022年江苏高考卷。此题考查的是对工业革命的理解。根据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故排除A,铁路的修建是在1825年,故排除;棉纺织厂发展如此快是因为动力革命——蒸汽机的改进,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15.(2022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四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14题)有历史学家发出感慨:“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大工业为什么又能横渡大西洋而到北美生根开花呢?”这一材料说明了A.要实现工业化必须发展资本主义制度63\nB.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西方文明比非洲文明更易接受新事物D.自然条件在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答案】B【解析】考查工业革命的扩展。工业革命从英国扩展到法国、美国,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选择B项。A项错在“必须”、C项与题意无关,D项错在“决定”。16.(2022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四次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试题16题)下面是英、德、美、中四个国家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曲线示意图。图中的“B”曲线代表的国家是A.中国B.美国C.德国D.英国【答案】D【解析】考查英国的崛起和衰弱。从图中曲线可知B在19世纪中期开始迅速发展,到19世纪末则逐渐走下坡路,符合的只有英国。选D项。17.(2022年江西省六校高三年级联考32题)《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是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B.欧美国家对科技发明的投入加大C.工业革命深入发展在于科技进步D.发明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扩大推动的结果。技术进步促进其进一步发展。故选C。B、D讲述的都是一种现象,没有涉及到生产力与科技的关系层面,故排除。18.(2022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16题)彼得·盖伊在其著作中写道:“对成千上万知道它的人和观察家来说,在1760年--1800年之间,生活彻底改变了”。“这个时代疯狂地追求发明”。这种精神可能出现在A.法国        B.英国       63\nC.德国        D.美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从题目中的“1760年--1800年”可知此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从英国开始,故选B。19.(202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20题)1826年,伦敦大学学院的建立拉开了英国新大学运动的序幕。在这一运动中,曼彻斯特的欧文学院、伯明翰学院、利物浦学院等纷纷成立。它们都由民众办理,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面向中产阶级招收学生,招收学生没有教派及性别限制,采用住宿与走读两种制度。关于这一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A.反映了工业革命的需求B.反映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C.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D.说明英国工人运动获得了新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英国工业革命在教育上的影响。根据题干“1826年”分析,处于工业革命时期,体现了A项;“面向中产阶级招收学生”体现了B项;“没有教派及性别限制”表明了C项。D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20.(2022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33题)费尔南·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19世纪上半期)单单城镇的发展就导致其人文和物质条件的迅速恶化。……贫穷、乞讨、劫掠、懈怠、玩忽职守、传染病和犯罪,所有这一切都因劳动人民迅速集中到贫民区难以言状的混杂状态而增多了,而且往这里涌来的人流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下列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圈地运动使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B.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导致贫困加剧C.政府腐败忽视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D.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忽视了社会公平【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时间首先可知工业革命开展,可以排除A项。B项说法不正确,C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腐败问题。工业革命的开展,造成贫富差距拉大,故D正确。21.(2022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中三年级三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12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在几十年前统治全球对欧洲来说还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但伴随着通讯事业的突飞猛进、内燃机被用于交通领域,技术上的革新和欧洲日益增长的实力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格局的确立”,他所说的世界格局指的是A.资本主义世界体系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C.雅尔塔体系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答案】A63\n【解析】考察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的理解。关键信息是:“通讯事业的突飞猛进、内燃机被用于交通领域”“欧洲日益增长的实力”,可以判断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故选A。22.(2022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中三年级三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10题)在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圈地运动”。在“圈地运动”的冲击下,英国农村发生了从来有的新变化(见右图)。这种新变化主要是指A.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B.养羊业随着制呢业的发展而兴旺C.农田日趋缩小,牧地不断扩大D.封建主加强了对农民的封建剥削【答案】A【解析】考察对圈地运动的理解。圈地运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形式之一,给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而在农村出现的最大变化是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和牧场,出现了新贵族,故选A。23.(2022年安庆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18题)以下是小明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两幅地图。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最合适的是图6图7A.新航路开辟B.两欧殖民扩张C.世界市场形成D.工业革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综合两幅地图,所考内容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其他选项片面。24.(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年级适应性练习文科综合试题23题)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对世界经济发展周期研究成果如下。对经济高峰③出现贡献最大的国家是63\n①美国②德国③英国④法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西方经济。经济高峰③出现的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美国、德国是后期资本主义国家,善于采用新技术,经济迅速增长,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德国处于世界第二。25.(2022年陕西省咸阳市高考第一次模拟检测历史试题20题)18世纪一位英国学者针对圈地运动前后的变化指出:“过去小土地所有者和小租地农民,靠自己耕种土地的产品和公有土地上放养的羊、家禽、猪等维持自己和家庭的生活,几乎不必向市场购买,如果土地落到少数大租地农场主手中,他们就必须为别人劳动才能维持生活,而且不得不到市场上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上述材料说明圈地运动A.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是英国社会动乱的根源B.使非农产业被高效的农业种植业取代,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原材料C.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为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D.使农村劳动力移向城市,迅速的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答案】C【解析】考查圈地运动的影响。材料中中认为圈地运动后农民“……必须为别人劳动才能维持生活,而且不得不到市场上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意味着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并形成了市场,这为工业革命奠定基础,选择C项。26.(2022年陕西省咸阳市高考第一次模拟检测历史试题23题)《全球通史》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多数情况下,要完成大批订货,需要有备用贷款以购买材料和支付工资……这时,银行通过由大批储户和投资者的资产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这反映出A.大企业和垄断组织普遍产生B.金融资本推动了扩大再生产C.“人民资本主义”的趋势加强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答案】B【解析】考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资本主义发展。从材料“……银行通过……汇集而成的资本,满足了这些金融需求”可见银行贷款满足了工厂“……购买材料和支付工资………”,选择B项。63\n27.(2022年江苏省四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题14题)受益于科技革新力量的推动,一批又一批新兴产业总能在战胜重大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孕育和成长,并以其特有生命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力量。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孕育和成长出的新兴产业有A.棉纺织、蒸汽机车制造等产业B.电气、石油、汽车制造等产业C.计算机制造、航天技术等产业D.互联网经济、金融服务等产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从时间信息“1857”可以判断之后新兴的产业应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业。故选B。A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业,在当时是旧产业。而C和D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产业,均排除.28.(2022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29题)下表为近代不同时期在华投资总额最多的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对其解读正确是时间1840-18951895-1911191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国家英国英国日本美国美国美国险额(万元)80263395569627119692620964791占列强对华投资比重82.5%28.1%44.2%37.3%75.5%68.1%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日、美在华势力的消长B.列强对华投资总体呈下降趋势C.列强投资缓解了中国民族工业资金短缺问题D.美国对华投资始终占重要地位【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近代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概况。根据材料,从表中时间变化分析,美英日在华投资不断变化:1895年前英国占主导;甲午战争后,列强在华掀起了瓜分狂潮,日本投资迅速增长;抗战后美国取代日本地位。分析各选项,B项说法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出;C项明显错误;D项美国在1937年后开始占重要地位。29.(2022年安徽省淮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18题)19世纪欧洲男子着装发生了很大变化,宫廷贵族装饰过于奢靡繁琐的服装被舍弃,便于工作和运动的舒适、简便的男装流行起来,还出现了以大众为销售对象的成衣,时装不再是上流社会的专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A.机器生产需要简便的工作服装B.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封建贵族C.工业化造成服装的大批量生产D.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化63\n【答案】D【解析】19世纪晚期欧洲服饰的变化与当时欧洲政治经济的发展状况密不可分。服装简便化、成衣大众化和时装平民化,与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人数量的增加、生产能力的提高、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密不可分;材料反映的是社会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反映“社会的贫困化”。30.(2022年湖北七校联考文综历史32题)“科学管理之父”泰勒(1856—1915)认为通过科学管理可以将雇员的高工资和雇主的高利润低成本同时达到。为此,他反对雇主凭经验进行管理、雇员凭经验进行操作的老作法,并于20世纪初期倡导起“科学管理运动”。这一运动出现的主要背景是A.工业革命推动企业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B.科技革命推动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C.企业生产管理实现制度化、科学化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管理创新【答案】B【解析】这真的是一个很蛋疼的题目,参考答案选B,但实际上B项所讲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是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的事情,与材料所说的20世纪初并不相符合。而其他三个选项也有该被排除的理由,个人倾向于此题没有答案。31.(2022年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二模文科综合试题历史33题)“上天赋予人以光荣的职能,使他能以聪明才智大量提高自然的生产,并以尽可能小的劳力支出将它们造成舒适的、雅致的器物——这一状况是不可否认的工厂制的基础。”安德鲁·伍尔所说的“工厂制的基础”指的是A.资金B.技术C.机器D.市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从材料中“以尽可能小的劳力支出将它们造成舒适的、雅致的器物”可知该“器物”节省劳力,可排除A、D两项;从手工工场向工厂制过渡过程中,由于机器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故C项最佳。32.(2022年广东省韶关市二模文综合历史试题20题)犹太谚语“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在上帝面前微不足道,而人类思想最终摆脱上帝(神)束缚是在A.古希腊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C.宗教改革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答案】D【解析】A项较容易排除;B项文艺复兴的作用冲破了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思想对人的束缚,解放了人的思想,可排除;C项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使得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也可排除,据此本题选D项,工业革命使人感觉“人定胜天”;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来,也表明人类思想最终摆脱上帝(神)束缚。63\n33.(2022年广东省韶关市二模文综合历史试题21题)读1789—1900年美国专利技术增长情况表,由此得出史论一致的是年代1789—1800年1850—1860年1890—1900年专利增长数(项)27625200200000A.科技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B.美国知识经济的产生发展C.美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D.美国拥有最大的海外市场【答案】A【解析】分析各选项,B项可排除,美国知识经济的产生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C项错误,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D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本题选A项,反映了科技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经济发展迅速,科技专利数也呈几何级增长。34.(2022年广东省韶关市二模文综合历史试题21题)读1789—1900年美国专利技术增长情况表,由此得出史论一致的是年代1789—1800年1850—1860年1890—1900年专利增长数(项)27625200200000A.科技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B.美国知识经济的产生发展C.美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D.美国拥有最大的海外市场【答案】A【解析】分析各选项,B项可排除,美国知识经济的产生发展是在20世纪90年代;C项错误,英国最先完成工业革命;D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本题选A项,反映了科技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经济发展迅速,科技专利数也呈几何级增长。35.(2022年广东省韶关市一模文综合历史试题22题)车库是个好地方,不但可以用来停车,还可以当作工作室,全球相当多知名企业都是在车库中完成创业初期的原始积累的,而且其中多数还都是在美国,如惠普、苹果、谷哥。这其中起直接推动作用的是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现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与这有关联的工业革命应指第三次科技革命,一、二次工业革命可从时间上进行排除,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二战后,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36.(山东省滨州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63\n美国学者彭慕兰认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距离越来越大。造成该时期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B.西方的殖民扩张C.工业革命D.美洲新大陆的开发【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市场的形成。从题目中的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兴起。工业革命大大增强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也造成了东方的贫困,使东方从属于西方。故选C。B项属于直接原因,A、D与材料信息不符。37.(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模块考试)下表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德、美三国煤炭、钢铁产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吨)。表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国家代号1871年1900年煤炭钢铁煤炭钢铁①117.06.7225.013.9②37.91.75149.815.1③41.91.77240.824.0A.美国、英国、德国B.德国、美国、英国C.英国、德国、美国D.英国、美国、德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产生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生产能力最强,拥有“世界工厂之称”,故①是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相对缓慢,美国德国发展迅速,到19世纪末,美国的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位,故③是美国。因此,本题应该选C项。38.(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模块考试)帝国主义国家在殖民地从事建设时,往往优先考虑母国利益,而非照顾殖民地。根据这种观点,英国殖民印度时最先开始的可能是哪一项建设?()A.交通设施B.水利设施C.教育制度D.议会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英国“殖民印度”的主要目的。英国殖民印度是为了在印度倾销产品、掠夺原料,交通运输是运输商品和原料的基本手段,至关重要。故选A项最有道理。39.(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模块考试)近代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之一是技术的创新。在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中,英国工业的技术创新如何产生?()A.科学革命发现新理论,工业家将这些理论直接应用于生产,带来技术的创新63\nB.在殖民地战争中,英国击败法国,控制了印度,从印度引进先进的纺织技术C.时值启蒙运动,哲士热衷于传播科学知识,厂商将这些知识转变成生产技术D.此时的技术创新大都是技术工人为适应现实需要,改良原有机械装置的结果【答案】D【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前两次工业革命以及对启蒙运动的认识。“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指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主要是一些工匠和技师实践经验不断积累的结果,并不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故A项错误、D项正确;当时印度落后于英国,所以是英国把先进技术传到印度,而不是英国“从印度引进先进的纺织技术”,故B项错误;启蒙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并不是一场技术革新运动,故C项错误。40.(陕西省商洛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某人在阅读了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时,看到了这样一句话:“X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其X应该是()A.宗教改革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新经济的出现【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用蒸汽机为动力,煤是当时主要能源,故工厂都要有烟囱。材料反映的是工厂大量出现,因此B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是电为动力,“烟囱”现象不符合这时期特征。41.(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为了配合当届世博会“未来世界”的主题,1938年10月在纽约世界展览会工地上埋人了一个装有当代文明记录的容器“时间舱”,并在地面的石碑上注明:直到5000年后才能打开。里面可能有()A.电话机B.电脑C.原子弹残骸D.披头士唱片【答案】A【解析】1876年电话机发明;1946年电脑发明;原子弹是在1945年;披头士乐队1956年成立。据此1938年前的发明是电话机。42.(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2届高三第一次联考)有同学以“改变时空的发明”为标题,绘制一张表格,列出交通运输、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成果。下表中比较全面反映主题内容的一组是()A火车轮船汽车相对论B蒸汽机电报电灯电车C电动机电影电视电脑D飞机电话电报互联网【答案】D【解析】63\n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电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方面的重要发明成果,分析各选项,不符合的成果予以排除。A项中相对论可排除,其他三项没有全面反映主题;B项电灯可排除;C项电影、电视可排除,本题选D项。43.(南通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A.工厂制组织形式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机器大工业生产D.工业城市生活方式【答案】B【解析】考查工业革命。把握关键信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这就是自由主义取代了原先的重商主义,选择B项。44.(湖南师大附中2022届高三月考试卷)一份新的报告显示:“今后几年,所有人都已经习惯在电影院见到的35毫米胶片电影将在全球范围内被数字技术取代,而卖座大片《阿凡达》是这一变化的罪魁祸首。”报告中的胶片和数字技术分别出现在A.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B.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D.一战期间二战期间【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胶片和相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888年柯达公司生产出胶卷;数字信息技术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成就。45.(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我们所说的‘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所有文明已经、正在或将要受到它的冲击。然而,即使假定世界上所有文明或早或晚终将采纳相同的技术……我们在长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B.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D.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明史观。根据题干“‘工业文明’正处于合成一个能够容纳世界整体的共同文明的过程之中”“面对事实上非常不同的各种文明”两句信息分析,在世界文明逐渐走向一致的趋势下存在着不同文明的发展。本题选B项。46.(山西省太原市2022届高三年级调研考试)63\n14.下表为英、美、中、印四国产品在世界产量份额中的变化(1750-1900年),此表说明A.英国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最大赢家B.美国在19世纪生产增长最为明显C.这一时期中国的近代化尚未起步D.这一时期印度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答案】B【解析】考查近代东西方经济发展。从表格时间信息即可排除AC项,D项虽正确但表中体现不出,选择B项。1830年至1900年美国产品在世界份额增长最快。47.(山西省太原市2022届高三年级调研考试)法国史学家K.波米昂说过这样一段话:“革命……摆脱了它的意识形态光环。它不再表示一个社会的总体转变,不再代表一种将所有以往历史都视作毫无意义的普遍更新,不再具有一种从零出发彻底改变世界的含义。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宏大场面或悲壮性质的骚动、冲突,它常常是静静的,历时长久的。”以下历史事件中符合这种“革命”定义的是A.中国辛亥革命B.俄国十月革命C.英国工业革命D.法国大革命【答案】C【解析】考查世界向近代社会转变过程。从材料中“一场革命也不再被认为必须是一种充满暴力”即可知选择C项,只有工业革命没有充满暴力。48.(山东省青岛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19.马克思曾经说过:“只要英国人把机器应用于一个有煤有铁的国家的交通上,就无法阻止这个国家也去制造这些机器了。”这说明A.殖民活动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是建设性的B.煤和铁是一个国家获得独立的根本条件C.殖民活动在客观上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D.工业革命加速了西方殖民体系的崩溃【答案】C【解析】考查的是对工业革命客观效果的认识。根据题干所示应该说明的是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近代化潮流,客观上把先进的生产方式带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落后面貌。49.(湖北省宜昌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美国学者杰里·本特里在《新全球史》说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发生了,……63\n已经夺去了2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导致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瘸的蔓延。……从北极的小村庄、印度和美国拥挤的城市到欧洲的战场。”这表明A.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产生负面影响B.一战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原因C.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答案】C【解析】“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瘸的蔓延”表明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加速的疾病的蔓延。A项应该是第二次工业革命。D项应该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50.(浙江省宁波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测试)5.1876年6月10日,英商怡和洋行投资兴建的上海吴淞铁路通车运营。8月3日,因火车压死了人,清政府用28万两白银赎回该铁路后拆除。根据这段材料及所学知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由英商在华投资兴建铁路可知,当时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是资本输出B.由吴淞铁路兴建的时间可知,当时该机车的动力系统主要应用的是瓦特的发明C.由在华投资铁路的是外商可知,当时中国尚未产生民族资产阶级D.由火车压死人而被拆除可知,当时政府排斥铁路的主因是火车技术有重大缺陷【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理解。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是在甲午战后故排除A项;根据所学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故排除C项;清政府拆除铁路因为认为西方在中国修铁路破坏了风水——大清国的龙脉故应排除D项。51.(安徽省蚌埠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下表是1913——1938年英、法、德三国对外出口情况统计表国家191319281938占欧洲总额的百分比(﹪)每个国家总额中输往欧洲的百分比(﹪)占欧洲总额的百分比(﹪)每个国家总额中输往欧洲的百分比(﹪)占欧洲总额的百分比(﹪)每个国家总额中输往欧洲的百分比(﹪)英国26.130.123.631.622.232.1德国24.766.319.369.921.165.1法国13.666.613.762.58.654.2对表格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英国经济逐渐衰退,被德国赶上并超过B.二战爆发前英国仍然是世界经济霸主63\nC.英国的海外市场大于法德两国D.法德两国在欧洲的商品销售总额都大于英国【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前欧洲经贸情况。从图表信息可知,不同时期,英国对外出口占欧洲总额的比例高于德国和法国,即英国对外出口高于德国和法国;而英国对外出口总额中输往欧洲的比例又小于德国和法国,这说明英国比德国和法国拥有更大的海外市场。故选C。仅从对外贸易不能说明A项;二战爆发前美国是世界经济霸主,排除B;比较1938年法国和英国对外出口情况可知D表述错误。52.(江苏省阜宁高级中学、大丰高级中学、栟茶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联考历史试题)观察下图,分析1870年以后世界能源中石油消费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B.内燃机的创制和交通工具的新发明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惟一能源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答案】B【解析】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石油消费比重大增说明使用石油为原料的机器大增选择B项。图353.(浙江省绍兴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测)图3是永生老牌收音机的广告。它最早可能出现在A.19世纪60、70年代B.19世纪末20世纪初C.20世纪20、30年代D.20世纪50、60年代【答案】C【解析】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关键把握“无线电”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63\n54.(浙江省绍兴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测)图5图5是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这一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B.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C.圈地运动的持续进行D.殖民与移民的大规模进行【答案】A【解析】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基层使英国人口职业结构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选择A项。55.(2022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A.图9B.图10C.图11D.图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电的发明为主要标志,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能够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与电有关,故D正确。56.(2022年杭州市第一次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霍布豪斯在《自由主义》一书中说:“19世纪可被称为自由主义时代,但是到了这个世纪的末叶,这项伟大运动却大大地衰落了。”导致自由主义“大大衰落”的主要原因是A.自由主义导致了无政府思想的泛滥B.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通过改革加强了统治C.欧洲封建势力对拿破仑战争的胜利D.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国家进入自由竟争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资本主义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57.(北京市顺义区2022届高三第一次统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下列是世界主要国家所占世界贸易值的比例对照表,推测其年份可能是(单位:%)63\n年份英国(含殖民地)法国德意志美国其它37.41211.2930.4A.1765年B.1870年C.1915年D.1970年【答案】B【解析】关键信息是:英国所占比例最高,是世界贸易大国;关键的是,德意志迅速崛起,这应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故是1870年。58.(辽宁省丹东四校协作体2022届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28.《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这里将“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的最主要手段是  A.资本输出     B.武力威逼C.人口流动     D.商品输出【答案】D【解析】抓住《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时间是1848年,工业革命在英国率先完成并向其他欧美国家扩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最主要手段是商品输出。故选D。59.(潮州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7.据《近代文明史》记载,英国棉布的价格指数变动如下:1780年为100;1812年一1815年为32;1860年为13。导致英国这一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掠夺造成英国国内棉布市场饱和B.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C.圈地运动对纺织业发展产生的冲击D.工业革命提升了社会购买力【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从题干数字变化分析,价格在逐渐下降,从“1780年”到“1860年”此时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引起了棉纺织业技术的提高从而导致价格下降。60.(广东省粤西北“九校”2022届高三联考)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A.国家实行奖励对外贸易的政策B.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答案】C【解析】63\n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A指17、18世纪封建国家的重商主义政策,B主要指荷兰。D主要指指美国。英国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故选C。61.(山西省晋中市2022届高三12月四校联考)有历史学家慨叹:“为什么工业化浪潮不是在法国之后穿过地中海而席卷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呢?是地中海太宽阔了吗?果真如此,那么为什么又能横渡大两洋而在北美生根开花?这说明A.海洋国家比大陆国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B.地缘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C.发展资本主义是实现工业化的必山之路D.制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因素【答案】D【解析】考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A、B说法符合事实,但从材料中反映不出来。C说法错误,通过社会主义也可以实现工业化;D是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发生工业革命分析的。故选D。必修二第7课。62.(山西省晋中市2022届高三12月四校联考)一位英国人说,中国多织一匹布,英国就会少销一匹,因而“机器不宜进中国”。这句话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A.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矛盾B.手工生产与机器生产的矛盾C.中英在纺织品贸易上的矛盾D.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矛盾【答案】D【解析】考察外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理解。读材料,可知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存在着市场竞争,殖民资本千方百计想压制民族资本的发展,禁止向中国输入机器,反映的本质问题是殖民资本与民族资本的矛盾.故选D,必修二第9课。63.(山西省晋中市2022届高三12月四校联考)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该都(英国的约克郡)从有15个城镇,其人口总共2万多人;而到1891年,已经有63个城镇。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设菲尔德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是增长最快的10年。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B.大量吸引外来移民C.大量人口不断迁往殖民地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答案】D【解析】考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关键信息是:时间“从1820年到1830年”城市“利兹、曼彻斯特等”,所以是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故选D。必修二第7课。64.(山东省潍坊三县联合2022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63\n人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A.国家实行奖励对外贸易的政策B.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世界经济思潮的变化。A是重商主义政策,B是荷兰的创新,D是美国的创新。C体现工业革命后的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故选C。65.(吉林市2022-202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据文献记载,“1835年,在英国一棉纺厂219000名工人中,13岁以下儿童占49000,13—18岁的少年占66000,成年妇女占67000,……怀孕女工为了不被克扣工资或解雇,不得不进行堕胎,或在机器旁分娩,产后一个星期就要上工。工人们的子女六七岁就得进场做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工人的工作与生活状况主要是①大量使用童工和未成年人②工人的寿命很短③工作时间很长④缺乏劳动保障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④【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13岁以下儿童占49000,13—18岁的少年占66000”“工人们的子女六七岁就得进场做工”说明①正确。又从怀孕女工不得不进行堕胎或在机器旁分娩等可以判断④正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工人的劳动时间和工人的寿命,可排除②③。66.(吉林市2022-202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斯皮尔福格尔的《世界历史》中有如下记载:许多人利用铁路来到海边游览胜地——以前只有富人才可以去的地方。一个从前经常关顾此类名胜的上流社会人士毫不掩饰地对“一日游者”的反感:“他们塞满了海滩,四处喧嚷着,就是为了吸上一口新鲜空气。他们三两成群,男人总是穿着黑外套,抱着孩子,毫无生气;他们的妻子瘦弱苍白,看得出来同从前相比,还是尽量打扮了一番……”材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工人的生活状况是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②继续受到富人的歧视③有旅游等休闲活动④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A.①②B.①②③C.①④D.①②④【答案】B【解析】 工人到海边以前只有富人才可以去的地方游览,说明①③正确,从上流社会人士的反感口吻可以判断②正确。工人只是“一日游”63\n,并不能体现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可排除④。67.(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历史试题)有学者认为,19世纪的英国提倡自由贸易并非是受经济学启发为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谋利的行善之举。当时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基于A.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B.确立国际经济交流准则C.贯彻自由贸易理论D.保护本国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19世纪50至70年代,英国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工业革命后,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奉行自由贸易政策,开始了工业资本掠夺殖民地的时期。据此当时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主要基于保护本国工业资产阶级利益。68.(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历史试题)下列发明及交通工具,使用内燃机作为动力的是ABCD【答案】B【解析】本题较简单,根据所学回答即可,选B项。69.(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2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历史试题)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在《世界文明史》中说:“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最后5分钟”的原动力是A.自由劳动力的大量存在B.资本积累的完成C.市场的需求D.科学技术的进步【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现代工业时代的“原动力”,根据所学,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工场手工业生产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市场市场需要。本题选C项。70.(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2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诊断性测验历史试题)“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  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63\n【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发生的最大变化。根据所学,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了新兴行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等,工业布局进一步趋向集中,重工业突飞猛进。本题选A项,BCD三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可排除。71.(浙江省金华十校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研读“世界铁路长度变化示意图”(右图),图中数据变化对当时世界的影响不包括A.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兴起B.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C.加快了殖民扩张的步伐D.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发展【答案】A【解析】本题容易排除A项,铁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工业革命兴起于18世纪60年代,与材料的时间及铁路发展不相符。二、非选择题1.(2022年湖南省雅礼中学高三第四次月考试卷历史试题27题)(16分)阅读下列材料:世界近代史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就是构成新体系的基本框架。第一个阶段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起源于中世纪晚期,高现在约六七百年。现代化的产生要有合适的社会条件,这些条件只在中世纪晚期的西欧才逐渐成熟,而其基本特征,就是在相当程度上瓦解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文明。……中世纪晚期在西欧出现的一系列事件导致一个共同的指向,即不断瓦解农业文明。……第二个阶段是现代化的起动阶段,即现代化过程在西方国家发起。在我看来,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当准备阶段的各种因素大体上具备时(这在西欧各国都差不多),谁先在政治领域迈出第一步,谁就率先走上了现代化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国家起步早,有些国家起步迟,有些国家比较顺利,有些国家相对艰难,于是在现代化的时机与方式上都出现明显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在世界近现代史的第二个阶段上,由于西欧的某一个角落开始现代化,整个世界都被拉进了一个新时代。历史的主流逐渐被调整到新的方向上来,一个“现代”世界注定要出现了。第三个阶段是现代化在西方国家的成熟与发展阶段。……西方显然已领先世界。但同时西方社会又出现许多新问题:贫富不均,价值失衡,社会冲突频起,自然资源遭受破坏……这些问题都必须解决,否则社会就永远处于不稳定之中,于是各种“修补”问题的尝试不断出现。……第四个阶段是现代化的全球扩张。就在西方国家向“成熟的”63\n现代社会迈进的时候,现代化的浪潮也冲向全世界,造成了现代化在全球的扩散。……第五个阶段是现代社会出现新的转型迹象。在这个阶段上,非西方国家仍在为实行现代化而伤透脑筋,西方国家则似乎已出现超越现代化的新动向。这个阶段大致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算起,从那个时候起,发达国家就出现了明显的迹象,标志着“现代社会”可能正在发生质变。……——据钱秉旦《以现代化为主题构建世界近现代史新的学科体系》请回答:(1)列举中世纪晚期“瓦解农业文明”的事件。(3分)(2)为什么说“谁先在政治领域迈出第一步,谁就率先走上了现代化道路?”(3分)(3)简述现代化第五个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则似乎已出现超越现代化的新动向”的表现。(6分)(4)概括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呈现的特点。(4分)【解析】第一问根据中世纪晚期时间判断。第二问可以从英国率先建立代议制,率先开展工业革命来论证。第三问回答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第四问现代化由西方向全球推进,并且表现出不断创新。【答案】2.(2022年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26题)(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材料二63\n自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吐着白气推开现代化大门以来,人类文明发生了深刻的嬗变。在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新老大国次第亮相,演绎了各具特色的发展篇章,这当中有一条堪称规律的结论:一个国家要保持充满活力、持续向上的发展态势,关键是让经济发展方式始终与时俱进,找到符合时代潮流、契合自身发展阶段的现代化路径……正是依靠工业革命,转向工业立国,才使英国这个孤悬一隅的小岛,孕育了超凡的能量,成为跨越两个世纪世界发展的领头羊。正是重视科技发明、信奉“专利制度就是将利益的燃料添加到天才之火上”,才使美国这个原本照搬欧洲技术的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抓住机遇跃居世界第一经济强国。——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材料三20世纪以来,中国曾有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要转型。60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完成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彻底扫清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制度障碍,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30年前,我们以“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拉开了改革开放的恢弘巨幕,开始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我们这个曾占据人类文明中心地位的古老民族,在落后世界现代化进程一个多世纪后,赶上了现代化的最新浪潮。——任仲平《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1)材料一中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是什么?(3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分析英国和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中后期中国经历了哪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转型?(4分)(4)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谈谈我们应怎样赶上现代化的最新浪潮。(3分)【解析】本题利用材料,考查学生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第1问可根据材料中所给出的信息,得出马克思、恩格斯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第2问根据材料二,概括分析出英国和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原因。第3问从材料三,“60年前”、“30年前”等信息可以判断出中国经历的两次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转型,指第一次,新中国成立;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第4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可酌情回答。类似问题考查到较多,需要较好的掌握,【答案】(1)影响:交往扩大;生产力水平提高;阶级关系变动;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世界市场逐步形成。(3分)。(2)英国原因:率先进行技术革命,开展工业革命;走符合时代潮流、契合自身发展阶段的现代化路径。(2分)美国原因:重视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利用制度推动科技创新。(2分)(3)转型:第一次,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制度转型;第二次,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开始了经济体制转轨的探索。(4分)63\n(4)启示:加强与世界各地交往,扩大国际市场;重视科技发展,增强创新能力(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或引进国外科技,消化创新);加强科技制度建设,为科技发展提供政治保证;走符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生产力发展。(3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满分,若答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3.(2022年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28题)(16分)工业革命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重要变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历史学家黄仁宇说:“我只能推断,英国结束长达一个世纪的动荡后,在斯图亚特王朝的末期无意间开启通向现代发展的秘密之门,这一切纯属碰巧,而非刻意”。正如历史学家所言,英国是一个“原生自发型”的现代化国家,不列颠的崛起和现代化,是英国历史自然发展而远非外力强迫的结果,也是英国人在开拓世界市场的过程中自然完成的,以至于拿破仑将英国称为“小店主的国家”。一一《大国崛起》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开启通向现代发展的秘密之门”的“钥匙”是什么?(2分)分析英国被称为“小店主的国家”的原因。(6分)材料二新兴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2)根据材料二,指出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及其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4分)材料三工业革命催生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等(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4分)【解析】第1问指出英国“开启通向现代发展的秘密之门”的“钥匙”,可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主要指政治方面:资产阶级革命、经济方面:工业革命。“小店主的国家”一问,首先需了解到这一称法的缘由,根据相关资料,拿破仑和亚当斯密都称过英国“小店主的国家”,认为英国每个城市繁忙的大街上,都是鳞次栉比的小商店,折射的意义是指:眼界不宽、只顾眼前63\n。可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这一原因。第2问考查了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和对社会关系的影响,根据教材有关工业革命的知识来进行回答。为第3问较难回答,因为教材中根本没有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内容,材料二也只是提出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结论,而没有回答问题的依据。考生必须根据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经济与社会状况与对政府官员的要求去思考和回答问题。【答案】4.(2022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五校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40题)(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票号的创办、发展、衰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金融发展的历史。日升昌总号在咸丰十年(1860)十二月十八日给汉口分号的信中写道:“昨接成重两处来信,军务甚是紧急,成都左近四面贼匪扰乱不堪,兼之省城勒逼捐输(指政府因财政拮据,巧立“捐输、报效”等名目向商人搜刮钱财),以滞生意之家,实难存站。……即着成伙速归重号,暂行躲避。”曾任票号经理的李宏龄说:“乃自甲午、庚子以后(票号)不惟倒欠累累,即官商各界生意亦日见萧疏。推其原故,固由于市场空虚,亦实以户部及各省银行次第成立夺我利权,而各国银行复接踵而至,出全力以与我竞争。”——摘编自张正明、邓泉《平遥票号商》材料二 证券化技术最早出现在1262年的威尼斯。那时,意大利的城邦国家由于战争的开支不断上升,而王权又受到公民一定的约束,不能随意向老百姓加税,必须拿未来的政府税收做抵押向民间借债。为保证债券的信用,必然要求对王权进行约束,这又促进了民权与法制的发展。随着中世纪后期西欧商业的快速发展,跨地区的贸易上升极快,催生了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商业信用票据的出现。在殖民扩张活动中,英国的冒险家为解决资金问题和分散风险,通过民间参股融资的方式,建立起“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并发展起了股票市场。这不仅保证商人有其独立经营海洋贸易的空间,也为英国后来的工业革命做好了公司组织形式上的准备。在金融体系支撑下的海洋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英国的政治势力格局,新兴的富有商人成为17世纪进一步制度变革的主力军。——摘编自陈志武著《金融的逻辑》材料三63\n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是美国和英国逐鹿国际经济舞台的结果。《布雷顿森林协定》的签订也标志着战后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在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洪国起、董国辉《人权·主权·霸权:透视美国人权外交》材料四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动摇了美元的地位,是美国全球霸权衰落的象征。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的地位,刺杀了黄金,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美国购买全世界的资源仅需用美国的印钞机印出来一张纸(美元)。——谭智元《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1)根据材料一,概括票号衰败的主要原因。(6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古代中国商业金融业——票号衰败的理解。可以直接从材料一提取:战争因素;政府态度;竞争、排挤;市场变化等加以概括。【答案】战乱劫掠;官府勒索;官营、外国银行挤压;市场萧条。(任意三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融制度创新对西方发展的影响。(8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西方近代金融制度创新的理解。可以结合政治、外贸、经济、阶级因素加以总结归纳。【答案】促进民主法制的进步;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为工业革命做了准备;促进了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制度革新奠定基础。(8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及其原因。(6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二战前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演变及其原因的理解。第一演变可以从世界货币转变的角度加以分析;第二问原因可以比较美英两国经济地位变化加以阐释。【答案】演变: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二战前以英镑为中心,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2分)原因:二战后,英国的经济遭到严重削弱;美国拥有世界上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4分)(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7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死而不僵”的原因。(5分)【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的理解。可以结合美元的特殊地位;对于美国缓解经济危机;有利于美国经济扩张、加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等角度加以说明。【答案】63\n原因:美国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处于主导地位,它控制了国际货币的发行权;美国可以利用美元负债来弥补其国际收支赤字,从而使持有美元储备的国家的实际资产资源向美国转移;美国可以通过发行纸币而不动用黄金进行对外支付和资本输出,这有利于美国的对外扩张和掠夺,也极大地加强了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5分)5.(2022年江西省鹰潭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题40题)40.(25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经济在政治文化中起决定性作用。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政治、经济、文化构建一部人类文明史。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一旦资本在个别人手中积累起来,其中某些人自然就利用它使勤劳者去劳动,向他们提供原料和生活资料,以便从他们的劳动产品的出售中,或者说,从这些工人的劳动加到那些原料价值上的东西中,取得利润……工人加到原料上的价值,在这里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支付工人的工资,另一部分支付企业主的利润,作为他预付在原料和工资上的全部资本的报酬。”“一旦土地成为私有财产,对工人在这块土地上所能生产和收集的几乎一切产品,土地所有者都要求得到一份。他的地租是对耕种土地的劳动所生产的产品的第一个扣除。但是,种地人在收获以前很少有维持自己生活的资金。他的生活费通常是从他的雇主即租地农场主的资本中预付的。如果租地农场主不能从工人劳动的产品中得到一份,或者说,如果他的资本不能得到补偿并带来利润,他就没有兴趣雇人了。这种利润是对耕种土地的劳动所生产的产品的第二个扣除。几乎所有其他劳动的产品都要作这样的扣除,来支付利润。在所有产业部门,大多数工人都需要雇主预付给他们原料以及工资和生活费,直到劳动完成的时候为止。这个雇主从他们劳动的产品中得到一份,或者说,从他们的劳动加到加工原料上的价值中得到一份,这一份也就是雇主的利润。”“人类社会经济世界的现状是千百万人自发行动的结果,是所有人遵照某种本能力量的命令,由利益心的趋引,策划的无数行为创造出来的,这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由于每个个人都努力把他的资本尽可能用来支持国内产业,都努力管理国内产业,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高程度,他就必须竭力使社会的年收人尽量增大起来。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这样,君主们就被完全解除了监督私人产业、指导私人产业、使之最适合于社会利益的义务……按照自由的制度,君主只有三个应尽的义务……第一,保护社会,使其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每个人,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这就是说,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和某些公共设施。”-----亚当·斯密《国富论》63\n(2)依据材料二归纳亚当·斯密的主要经济思想(6分),分析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10分)。【答案】(2)剩余价值论、自由主义、政府尽保障经济自由运行的义务(每个2分,共6分)社会背景:18世纪的英国手工技术向机器生产过渡的端倪已日益显明(2分);18世纪的英国,已经形成了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2分);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向城市转移(2分);英国逐渐确立起了海上霸权,发展为最大的殖民帝国(2分);新兴资产阶级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重商主义国家政策,自由竞争、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成为清除封建法制残余、反对国家干预和扩张对外贸易的新口号(2分)。【解析】本题考查古今经济发展。(2)由材料二可知,亚当·斯密认为,资本家占据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价值;他认为,政府不应该去干涉经济生活,即主张自由主义;政府应保障经济自由运行。联系英国经济发展、殖民霸权确立、社会制度变化等知识回答“社会背景”。6.(2022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中三年级三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26题)(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是在当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性变动”——《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请回答:(1)按材料的观点,18—19世纪的欧美属于社会转型期。请从经济、政治方面变化的角度归纳其转型的表现(4分)(2)近代百年,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做出了不懈努力。20世纪初,在政治领域推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什么?从现代化的角度简要说明它在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方面的意义。(4分)(3)有人认为:“社会转型期一般是‘黄金发展期’,但也容易变成‘矛盾凸现期’。”转型时期的“矛盾凸现”往往是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社会贫富悬殊扩大所至。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什么?并简要评价。(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考察的知识点是不同时期和国家社会转型的表现和原因。(1)问18—19世纪,欧美的转型是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经济上就是工业革命;政治上就是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民主。(2)问考察辛亥革命及其意义。(3)问考察二战后资本主义为稳定社会缓和矛盾,实行福利国家制度,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作用。【答案】(1)经济:通过工业革命,进入工业文明。(2分)63\n政治: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巩同和发展。(2分)(2)辛亥革命(1分)意义:政治上,推翻封建帝制;经济上,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思想文化上,推动民主共和思想传播;社会习俗上,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推行新风尚。(3分)(3)办法:建立福利国家。(1分)评价:缓和社会矛盾,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政府严重的财政负担。(1分)7.(2022年河南省濮阳市高中三年级三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27题)(1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简爱》是19世纪英国著名文学作品,小说通过对简·爱坎坷不平的人生经历,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不安于现状、不甘受辱、敢于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它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时代欧美国家妇女地位的提高。材料二1916年,北京中国银行最先使用女子司账,一时被称为“银行界之破天荒,妇女界之新事业”。1918年4月,上海曹某的理发店首次雇佣了二三十名女理发师。进入20世纪20年代,一些大城市的医疗、银行、商店、文艺、电讯等部门均有女职员出现。材料三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订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请回答:(1)结合19世纪以来欧洲历史,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概括这一时期妇女地位提高的主要原因。(3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些历史现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4分)(3)对比材料二,指出材料三妇女地位的提高出现什么新特点。(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考察的知识点是妇女地位的改善历史。(1)问从三个方面概括,主要结合这个时期资本主义在这三个方面的表现即可。政治革命、工业革命、启蒙思想。(2)问注意时间和领域。时间是1916、20世纪20年代;经济领域。原因也要结合经济、政治和思想。(3)问是新中国时期,关键信息是:“《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答案】(1)政治上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的逐步确立(资产阶级改革、革命的推动亦可);经济工业化;思想启蒙运动的推动、民主平等人权思想的传播。(3分)(2)现象:妇女越来越多出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1分)原因:政治上,政府提倡妇女解放;经济上近代经济发展;思想上,随着新文化运动开展,妇女思想进一步解放。,(3分)63\n(3)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或从制度上保障妇女地位);妇女政治地位得到提高。(3分)8.(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高三第七次月考试文科综合试题41题)(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希顿认为,将这样一个准备了几百年、延续这么长的历史现象用“工业革命”来界定不大合适,作为一个标签不能令人满意,需要用一个新标签来替代。虽然,斯密在工业革命期间完成《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这样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他并没有注意到当时出现的工业革命,就连李嘉图和马尔萨斯这些生活在工业革命进行时期的“古典经济学家竟未能认识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不仅经济学领域如此,其他领域亦然。19世纪的中期和随后的几十年,几乎没有人在讲或者写这个国家的历史时谈到叫作“工业革命”的事情。因此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只不过是人们为了方便而随便想像来形容一个时代的名词,他们怀疑这个用法是否正确。经济发展是一个渐进的、缓慢的累积过程,但革命强调变化的突然性,可是突变并不是经济发展过程根本的特点,因而不能将英国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发生在经济和技术领域中的事情称之为“工业革命”。——摘自舒小昀《工业革命定义之争》材料二工业革命对于发生国的社会,甚至对于整个世界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有着难以估量的改造作用。工业革命不像政治革命那样,会产生强烈的冲击波,并引起局势的大动荡。但是生产力超乎人们意料的发展,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巨变,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机制,推动着整个社会的演变。仅仅数十年间,以乡村和农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就变成了以城市和工业为主体的经济体制,使人们的生活以及国家的经济地理状况都大为改观了。新城市的兴起,旧城市的改造,农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流动,工业产值大大超过农业产值的现象,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大幅度提高,人们的价值观、择业标准明显改交等等,都使身处其境的人们大为惊讶。——摘自刘芄、朱汉国主编《历史学习精要》评论材料中关于工业革命定义之争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解析】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影响等。材料一“革命”认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几百年”,故不能称为“革命”;材料二认为工业革命使“身处其境的人们大为惊讶”,认同这一提法,这也是我们今天普遍接受的观点。解题时可从这两个角度人手,亦可从“革命”的定义出发,对工业革命重新进行梳理。【答案】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63\n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9.(2022年安庆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36题)(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约自16世纪起,资本主义萌芽较早的西欧国家一反农本的传统,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借以促进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鼓励资本原始积累,扶植为适应国外市场的工业生产。一一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二自明朝第五代皇帝朱瞻基下令闭关锁国以后,中国的封建专制社会就处于一种封闭的稳态建构;可以想像,如果没有外来的冲击,就只能这样绵延下去了,顶多是改朝换代而已,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也曾写道:“有人论中国说,倘使没有带着新鲜的血液的野蛮的侵入,真不知自身会腐败到如何!这当然是极刻毒的恶谑,但我们一翻历史,怕不免要有汗流浃背的时候罢。”一一解思忠《中国国民素质危机》材料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事。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地位,从此登上世界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3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的变化动地惊天。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没有中国的世贸组织是不完整的,有了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才能真正称得上“世界’’这个最有分量的字眼。一一新华社社评《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材料四100年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在人类告剐风云变幻的20世纪时中国告别了上个世纪曾经的苦难,经过100多年的求索与奋斗,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中国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世纪跨越,中国人跨越的绝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节点,伴随着国家一起迈入21世纪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CCTV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解说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中期以前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和机制的主要变化。(6分)(2)结合史实简要评述材料二中关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8分)(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原因。(6分)(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期,中国是如何“以新的面貌融入了世界”?(6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约自16世纪起,……采取重商主义政策”63\n,工业革命前夕实行自由经济政策,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罗斯福新政回答。第(2)问,首先提炼材料观点,材料二中认为“闭关锁国……如果没有外来的冲击,就只能这样绵延下去了”“倘使没有带着新鲜的血液的野蛮的侵入,真不知自身会腐败到如何”提炼观点,之后对观点进行辩证的评价分析,可以从受到侵略的必然性,政治、经济、思想等因素回答。第(3)问,结合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出现的经济、政治、国际形势等的变化回答。第(4)问,结合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史实回答。【答案】(1)16、17世纪盛行重商主义;工业革命时期,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是资本主义的普遍信条;经济大危机发生后加强国家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来。(6分)(2)观点:材料二作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主要原因。(2分)评价:这一观点有一定道理。资本主义入侵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文化,中国开始了自身痛苦的近代化历程。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效仿实践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弘扬民主科学精神;社会生活上传统习俗也发生了变化。但是,中国近代化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民族尊严遭到践踏。(6分)(3)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世界市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有能力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6分)(4)建立了全方位的开放格局;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谐世界”的新理念等。(任答3点得6分)10.(2022年天津市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题)(22分)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经济结构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江南民间丝织业最兴盛时,南京、苏州和杭州的织机为5—5.5万张,盛泽等市镇和乡村约为1.5万张,再加上镇江、嘉兴和湖州,以及乌镇等市镇,总共为8万张,而官营织机大约为3500张。——范金民、金文《江南丝绸史研究》(1)据材料一概括明代江南丝织业出现的变化,(2分)并分析出现变化的经济因素。(2分)【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材料的概括能力及对明朝商品经济发展概况的掌握。“变化”一问可根据对材料一的概括回答,“经济因素”可联系到明朝商品经济发展这一知识点。材料二费尔南布罗代尔曾说:“作为主导世界的帝国,英国开启了广阔的原材料资源和欧洲以外的新的市场。用卡尔马克思的话说,‘资本主义生产纪元的黎明’与大英帝国的加强同时发生。帝国从冒险中获得的资本——棉花、烟草、奴隶——为岛国跳跃式的冲向工业发展的新边疆提供了必要的资本保障。”材料三1832年一家英国报纸用既满意又警觉的口吻宣称:“大不列颠的制作业体制,以及由之而来的大型市镇令人难以置信的迅速增长,这在世界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63\n(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2分)请用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4分)【解析】本题考查了工业革命的条件和影响,可根据所学知识点联系材料来回答,材料二中的内容主要涉及资金、技术条件。材料三主要指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材料四1952年—1957年我国工业比重图重工业轻工业1952年1957年(3)据材料四说明1952—1957年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2分)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4分)【解析】本题考查了一五计划相关知识点。“变化”可从材料的图表中分析出,“原因”可联系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大影响”可联系教材所学来回答。材料五1955—2000年美国三大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55—19594.43956.61965—1969337.259.81980—19842.632.864.619991.624.773.7(资料来源:《世界经济》编辑部等)(4)材料五反映了20世纪50—90年代美国经济的什么变化。(2分)请分析变化的原因。(4分)【解析】本问考查美国50—90年代经济发展变化及原因。“变化”可从表格中分析得出,原因需要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变化:民营丝织业超过官营丝织业(居主导地位)。(2分)因素:商品经济发展。(2分)(2)条件:殖民扩张为英国工业革命准备了资金、技术条件。(2分)63\n论证: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英国成为“世界工厂”。(4分)(3)变化: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2分)原因: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2分)影响: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的基础。(2分)(4)变化: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分)原因:科技进步(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公众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多样化。(4分)11.(2022年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29题)材料一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奇波拉《欧洲经济史》材料二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材料三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材料四(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重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2分)(2)材料二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4分)(3)材料四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四,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2分)【解析】第1问回答英国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可根据教材相关知识点来进行回答。第2问需要正确理解“保守主义的政治”的含义,通过对材料“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等分析,“保守主义的政治”形成于18世纪70—80年代,联系相关知识应联系到指的是君主立宪制度。根据所学按要求回答建立的时间和特征。第3问通过材料四的分析,考查了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这一知识点,根据相关所学内容来进行回答。第4问综合材料,应了解到现代化各要素即指政治变革与经济发展,两者主要呈现相辅相成的关系。【答案】(1)原因:君主立宪制(或资产阶级代议制)提供的政治保证;63\n(2)建立: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而建立。特征:议会取代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贵族控制议会;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3)新的斗争: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原因:经济发展与政治制度之间出现了矛盾;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的增强。(4)关系: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经济发展又会推进政治变革。12.(2022年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二模文科综合试题历史40题)(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工业革命以前的传统城市与王权、宗教和安全密不可分。……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城”的分量不仅大于“市”的分量,而且“市”的部分明显从属于“城”的部分。这些传统城市都是以绝对权力为基础,通过强制性贡赋等形式来维持城市运行,而现代城市则建立在以交换经济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手段之上。——摘编自唐茂华《东西方城市化进程差异性比较及借鉴》材料二古代以来的城市有三种类型:“消费者城市”、“生产者城市”与“商人城市”。所谓“消费者城市”类似于“君侯城市”,指的是城市的居民直接或间接地依赖宫廷及其他大家计的购买力维生……定居在那儿的工匠及商人的经济机会主要也得看城里大消费者——即“坐食者”(Rentier)—一的购买力而定。这些大消费者的类型非常多……他们可能是官员,也可能是庄园领主或政治上有力量者。相反地,下列的城市则可称为“生产者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人口的增加以及他们的购买力是取决于——如埃森(Essen)或波洪姆(BoChum)(都位于德国鲁尔区)——建于当地的工厂、制造场或销售企业而定。在亚洲、西洋上古、中古的此类城市则依赖当地的手工业,它们将产品运销外地市场。当地市场的大消费者是企业家;至于工人及艺匠则是大众消费者。另外一些大消费者则来自商人与当地地主,他们本身则由城市生产行为间接维持。我们还可另外再区分出一种“商人城市”,在这种城市里,大消费者的购买力是来自下列几种收益:(一)转运外地产品至当地市场零售,例如中世纪时的毛料商;(二)转售当地产品——或者至少是当地制造者所得之产品一一至外地,例如汉撒同盟的城镇(德国北部的海港城市结盟);(三)转售外地产品至另一地区,不管在此一过程中是否有在当地交易,即所谓“中继商业城”。——摘编自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城市》(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社会城市的主要功能。列举中国明清时期与之相符的典型城市。(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西方在古代社会出现了三种相同职能城市的原因。(13分)63\n【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外城市发展。(1)从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农业时代的城市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古代以来的城市有三种类型:“消费者城市”、“生产者城市”与“商人城市”。据此回答“主要功能”。从这些城市的功能入手,联系明清时期城市发展状况回答“典型城市”。(2)从“消费者城市”、“生产者城市”与“商人城市”含义入手,从农耕时代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的特点入手分析回答。【答案】(1)以政治行政管理功能为主:(2分)北京(或京师等);(1分)“消费者城市”:(2分)北京(或京师等);(1分)“生产者城市”:(2分)景德镇(或棉纺织中心松江府;或制纸中心宣州;丝中心湖州);(1分)“商人城市”:(2分)广州(苏州、杭州市等)。(1分)(或者只回答以经济功能为主,并举出正确的城市,给3分)(2)“消费者城市”出现的相同原因:都以自然经济为基础;(2分)权力集中;(1分)购买力强。(2分)“生产者城市”出现的相同原因:都以手工业发展为基础;(2分)大众消费与高消费相对集中。(2分)“商人城市”出现的相同原因:都以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商品交换为基础;(2分)交通枢纽;(2分)13.(2022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36题)(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欧崛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2分)【解析】考查信息的获取与理解能力。关键信息: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依据阶段背景,主要因素的分析从政治、经济、思想与科技四个方面。【答案】经济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两点即可,4分)政治上: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确立和发展。(2分)思想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两点即可,4分)科技上: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科技兴起。(2分)材料二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进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63\n人民版《历史》必修一第184页(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是指什么?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表现有哪些?(8分)【解析】考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迁。关键信息: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从关键信息上可大致了解历史现角的时代,从而理解其崩溃所指;二战争后,两极格局逐渐瓦解,多极化趋势出现,列举多强力量即可。【答案】(2)欧洲走向衰落,丧失世界权力中心地位(2分)。欧洲走向联合、日本崛起、中国力量的增强、不结盟运动兴起(任意三点,6分)。材料三近500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美)法里德·扎卡里亚《后美国时代》(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以来国际权力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此你有何认识?(8分)【解析】综合考查近现代国际力量的对比变化。列举世界政治格局的变迁,第二小问是属于开放性问题,然需理解,国家力量的弱强主要依据国家的综合国力。【答案】从以西欧为中心到二战后以美苏为中心,从以美苏为中心再到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4分)。认识:国际权力中心变化的根源是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或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地位的根本因素是综合国力的强弱)(2分);国际权利权力中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4分)14.(2022年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试题37题)(28分)有学者认为所谓的现代文明的过程,就是一个以科技为基础的“工商文明”战胜或者说取代以传统农牧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农耕文明”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子曰:“君子喻干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存天理,灭人欲”。——《朱子语类》卷十三“愿募民自给费,因官器作煮盐,官与牢盆。…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郡不出铁者,置小铁官,便属在所县.”——桑弘羊《盐铁论》元世祖干1292年下令“禁两浙、广东,福建商贾航海者”;明朝嘉靖(1522-1566)则规定:“查海船但双桅者,即捕之,所载即非番物,俱发戍边卫。”(l)依据材料一,分析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因素。(10分)【解析】考查材料信息的获取与分析理解能力。关键信息:从材料一中的三段材料分别是从思想、政策两个方面的论述,因此,考生应两个方面进行归纳。【答案】儒家思想“重义轻利”的观念,求利成了“小人”与卑鄙的标记(4分);封建政府推行盐铁专卖制度,与民争利(3分);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等(3分)(若答重农抑商政策可酌情给分)。63\n材料二18世纪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摘编自《大国崛起》(2)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引领着世界的发展”的工商业文明的内涵。(6分)(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这位学者提出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12分)【解析】第二问,考查考生材料信息获取与理解归纳能力,关键信息:“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第三问是开放型问题,言之有理即可,但叙述要全面,按问题要求答题。【答案】(2)工商业文明内涵:以科技为基础;工业化(工业革命);市场化(自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分)(3)评分标准第一等次:观点明确,能认识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社会政治、文化有决定性作用,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多角度地论证该观点。论述充分,表达清晰。(9-12分)第二等次:观点较明确,能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证该观点,论述较充分,表达较清晰。(5-8分)第三等次:观点不明确,论述不充分,表达不清楚。(0-4分)15.(2022年广东省韶关市二模文综合历史试题39题)(27分)城市是文明的载体,是文明的产物。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中外城市化进程。材料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1953—1975年中国的人口迁移(估计)时期性质人数(百万)资料来源1953—1957农村至城市8.0Chang(1968)1957—1958“下放”(干部接受劳动改造)2.6R.W.Lee(1966)1958—1964城市劳动下乡20.0“上山下乡”20.01968“上山下乡”15.25CrrentSCene(1969)1969—1975“上山下乡”12.0PekingReview(1976)1957—1975城市至农村总数54.6——摘自薛风旋著《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63\n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730—1851年为第一阶段,即世界城市化的兴起阶段,……第二阶段是1851—1950年,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城市化,这些国家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1.8%。第三阶段是1950—1990年,世界广大国家向城市化迈进。——摘自凤凰网(1)分析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简述城市化发展缓慢对民主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10分)(2)分析1950—1990年世界广大国家迈向城市化的背景。(6分)(3)简析1953—1975年我国城市化曲折发展的原因,指出1980年代始我国有利于城市化的举措。(8分)(4)此外,关于城市化,你觉得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探究?(3分)【解析】第1问近代我国城市化发展呈沿海迅速发展、内地缓慢发展的不均衡特点,沿海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通商口岸的开放;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等。内地缓慢发展的原因有:军阀割据或战争;自然经济解体缓慢,工业化程度很低等。对民主革命产生的主要影响可回答影响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是导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城市无产阶级队伍不够强大,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后获得成功。第2问需从世界各国城市化整体、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中国家城市化三个角度来回答。第3问1953—1975年我国城市化曲折发展的原因,需分成1953—1957年和1957—1975年两个时段回答,前一时段是过渡时期,经济上采取各种正确政策,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后一时段的许多经济措施则阻碍了城市化进程。80年代的举措,可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对外开放;户籍制度改革;政府城市发展政策等角度回答。第4问可结合有关地理学科知识来进行回答。【答案】(1)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沿海城市化发展较快: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通商口岸的开放;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包括官僚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工业化、近代化的努力;交通便利,文化较发达。(4分。每1点2分,任答2点即可得4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内地城市化发展缓慢:军阀割据或战争;自然经济解体缓慢,工业化程度很低。(2分。任答1点即可得2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影响:城市化发展整体慢,影响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是导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2分,采点和采意给分)城市无产阶级队伍不够强大,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后获得成功。(2分,采点和采意给分)63\n(2)背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发展;“二战”结束,世界局势总体缓和;经济全球化的新一轮发展。(2分。任答1点即可得2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发达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战后资本主义体系的确立;工业化的深入;制度、政策的调整。(2分。任答1点即可得2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发展中国家:国家、民族独立;工业化起步;第三世界的兴起。(2分。任答1点即可得2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3)原因:1953—1957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实行,农村等各行各业的支援。(2分。任答1点即可得2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1957—1975曲折发展:反“右”扩大化;国民经济调整;“文革”、“上山下乡”;人民公社体制的推行。(4分。任答2点即可得4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举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对外开放;户籍制度改革;政府城市发展政策。(2分。任答2点即可得2分,其他符合史实,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4)探究:城市化的规模与速度;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如土地、环保、住房、社会福利等。(3分,SOLO分层给分)16.(2022年山西省高考联合模拟训练一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40题)(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物质文化的交流总是双向的。打开这两条通道之后,汉唐一千多年间,……(中国)运往西方的技术和物产包括铸铁、凿井、丝纺和造纸技术,以及丝织品、茶叶等物产。西方经此输入中国的物产包括玻璃器皿,以及良马、香料、葡萄等。此后,中国的物产和技术的西传确实难以统计的,包括印刷、漆器、瓷器、火药、指南针等。——翦伯赞、郑天挺《中国通史参考资料》材料二限制欧洲与亚洲贸易的……原因是,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物品。这个问题从古典时代起就有了;那时,罗马帝国为支付中国的丝绸和印度的纺织品而耗尽自己的黄金。16、17和18世纪,情况还是如此,亚洲仍然对欧洲商品不感兴趣,而欧洲则勉强地用佥银去支付它所想要的亚洲产品。欧洲直到18世纪末叶……才解决与亚洲贸——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漂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市出现生产凋敞,经济萧条的状况。63\n——李侃等《中国近代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西物质文化交流的状况。简要分析古代中国在东西方交流中处于优势地位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为例,分析欧洲“难以找到能在亚洲市场上出售的物品”的原因有哪些?到18世纪末叶,欧洲“才解决与亚洲贸易中的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中、西方交流出现的新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6分)(4)中、西方交流在古代和近代有何本质区别?其影响有何不同?(5分)【解析】考查古今中西经济交流的对比。第一问考查古代中西交往的状况和中国处于领先的原因。状况可从材料中的交流物品归纳,领先原因则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等多角度分析。第二问考查16——18世纪西方商品在东方(中国)滞销的原因以及18世纪末发生变化的原因。这要从中国自然经济的特点、中国经济的领先以及政府的对外政策等多角度分析。变化的原因把握18世纪末即可知为工业革命。第三问考查近代中西交往的变化以及原因。状况可从材料中中西方交流的内容结合材料一内容解答。原因则从中西力量的对比,中国固有的经济文化结构在列强不断入侵中的逐渐崩溃等解答。第四问古代、近代中西方交流本质和影响的比较。可从交流中的地位;列强侵华的双重影响等角度分析。【答案】(1)状况:古代中国向西方输出的是手工业技术、手工业产品和经济作物;从西方输入高档消费品和农牧新品种。(4分)原因:国家统一;统治者重视;农业、手工业、商业发达;科技领先;对外交通发达。(4分。)(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长期在亚洲(中国)占据主导地位,对外来商品基本没有需求;亚洲(中国)经济水平长期领先于欧洲;亚洲各国(以中国为典型)实行“闭关”政策。(4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原因:工业革命的进行。(2分)(3)状况:中国大量输出农产品;大量输入技术和工业品;在中西交流中,西方开始占据主导地位。(2分)原因:工业革命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并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4)区别:古代交流是平等的;(1分)近代交流对中国来说是被动的、不平等的。(1分)63\n影响:古代交流增进了友谊,传播了文明;(1分)近代交流一方面加重了中华民族的灾难,另一方面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传播了西方先进文化,推动了中国近代化。(2分)17.(2022年浙江省杭州师大附中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29题)(13分)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庭制度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大约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婚姻家庭就受到越来越激烈的挑战。这种挑战首先发生在西方国家,而后逐步扩大到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很强的东方社会。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青年知识分子高呼婚姻自由,在结婚自由成为社会风气的同时,离婚自由也成为人们的诉求。——摘自贾秀堂《民国时期离婚现象再探讨》材料二辛亥革命之后至建国之前,据一些地区的不完全估计,我国粗离婚率大约在0.6%左右,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材料三1950年~1953年我国由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总数从18.6万件猛升到117万件,粗离婚率首次突破1%,高达1.99%。……90年代的中国,平均每10对结婚的就有1对离婚。——据叶文振/林擎国《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整理请回答:(1)工业革命后西方婚姻家庭受到挑战的原因有哪些?(3分)(2)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一、二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后离婚率整体不高的因素有哪些?(3分)(4)你如何看待离婚问题。(3分)【解析】第1问回答工业革命后西方婚姻家庭受到挑战的原因,可根据所学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角度来论述,要涉及工业革命后妇女在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思想观念上都有了提高、进步。第2问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可根据所学回答,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分析材料一、二的说法,材料一是说青年知识分子高呼婚姻自由、接受了离婚;材料二是说,就全国范围来讲,离婚率仍然十分低。据此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材料一突出是接受新知识的青年知识分子,而材料二就全国、各社会阶层而言。第3问辛亥革命后离婚率整体不高的因素有哪些,需根据所学从小农经济在农村占据主导地位;传统道德观念浓厚;民主思想在农村的传播有限;妇女在社会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民众受教育程度相对比较低下等方面来回答。第4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可酌情回答。离婚率高具有两面性,既是进步、文明的结果,也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答案】(13分)(1)①经济上:工业革命给提供了平等的工作机会,妇女经济地位提高;②政治上:民主制度的发展、成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妇女的政治权利;③思想文化上:人文主义、平等自由等思想观念的传播解放了妇女思想;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妇女知识素养的提高。(3分)63\n(2)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不矛盾。(2分)材料一中的离婚群体主要是接受了新思想的知识分子;材料二中则包括全体国民尤其是农民阶层。(2分)(3)因素:①小农经济在农村占据主导地位;②传统道德观念浓厚;③民主思想在农村的传播有限;④妇女在社会经济中处于从属地位;⑤民众受教育程度相对比较低下。(3分)(答出任意3点得3分。)(4)①离婚率的提高反映了妇女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和民主化程度的不断加深;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进步;③离婚率居高不下影响社会稳定,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3分)18.(2022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三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21题)(14分)17世纪四十年代,东西方先后有两位君主死于极端:1644年4月25日,明朝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禁苑煤山。l649年1月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而两位君主死后其民族的走向却是天壤之别。在那以后,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我们看到: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学习历史我们就要以史为鉴,切身感悟历史给我们的启迪,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两位君主生活的东西方在经济领域虽有相似之处,但也出现了巨大的差异,指出这种“相似”和“差异”。(4分)(2)“两位君主死后,……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请以中国、英国为例概括这种失衡在政治上的表现。(4分)(3)这个年代以后中西都出现了启蒙思想,但其本质和影响却大不相同。试说明这种不同。(4分)(4)综上所述,从文明史观的视角看“西方的崛起与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解析】本题考查17世纪以来中西比较。(1)17世纪40年代,中国正值明朝灭亡、清朝定鼎中原时期;西方正值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时期。在经济领域,中国和西方都出现资本主义,但资本主义发展的结局却有天壤之别。(2)从清代君主专制的强化和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等知识分析回答。(3)联系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特点和西方启蒙精神的特点回答。(4)从经济形态中的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差异角度分析回答。【答案】(14分)(1)“相似”:都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因素。“差异”:自然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奠定了基础。(4分)(2)中国政治“专制化”:清设军机处,皇权专制得到强化;英国政治“民主化”:英国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国王的权力受议会限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4分)63\n(3)中国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实质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没有引起中国社会的变革;西方启蒙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成为后来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4分)(4)西方成功实现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明清时期中国依然处于农耕文明阶段。(2分)19.(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综合练习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37题)(36分)人类社会在流动中不断地发展变化。主题1人才流动据统计,从秦武王(秦孝公之孙)到秦王嬴政,秦国先后任命21人为丞相。其中来自秦国的1人,来自楚国的7人,来自魏国的3人,来自齐国、赵国、燕国的各1人,另有7人不明国籍。(1)根据材料,概括秦国丞相构成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和条件。(6分)【解析】第一问主要考察的是对秦国人才流动的特点、原因和条件的理解。根据材料秦国丞相构成的特点是主要来自秦以外的不同国家;原因可以从政治混乱、文化、秦国的目标加以考虑;条件可以从政治改革、文化繁荣角度加以概括。【答案】特点:以外国人为主。(2分)原因: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秦国文化落后,为富国强兵并统一中国而求贤若渴;(2分)商鞅自魏来秦,通过变法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这让秦国统治者看到了引进外国人才的好处。(择一)条件:战国时期,学术繁荣,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游说各国,追求建功立业;(2分)秦国君主权力集中,商鞅变法废除了世卿世禄制,为不拘一格引进外国人才创造了条件。(择一)主题2城乡流动15世纪晚期,英国失地农民纷纷涌入城市。1563年,英国议会制定法律,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在没有书面许可的情况下离开其住地,否则将被逮捕和遣送。1795年,英国颁布《贫民迁移法》,允许居民在规定的教区内迁移。1846年,英国修改《贫民迁移法》,禁止对在某一教区居住5年以上者遣返原籍。至此,限制农村人口进城定居的政策名存实亡。(2)结合所学,指出导致15世纪晚期英国失地农民纷纷涌入城市的事件;(2分)并分析18世纪晚期以来英国逐步放宽对人口流动限制的原因及影响。(6分)【解析】此题主要考察近代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及影响。可以根据15世纪晚期的提示判定该事件为:圈地运动。放宽对人口流动限制的原因可以从英国18世纪晚期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后,资本主义急需自由劳动力。影响可以从经济近代化和城市化进程加以考虑。63\n【答案】事件:圈地运动。(2分)原因:工业革命开始后,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工厂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2分)影响:大量人口涌入工厂和城市,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4分)主题3思想流动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进化论。该学说很快流传到世界各地,衍生出社会达尔文主义。英国人斯宾塞最早将进化论推广到人类社会,他认为竞争能够创造出最优秀的社会和最优秀的人,穷人是无法适应竞争环境的人,最好任其死掉。德国学者认为,不同种族为生存空间而斗争,成功的种族必将扩大其生存空间。美国学者认为,达尔文的新方法解释了现实世界中“合适”的白种人自然地凌驾于其他“退化”了的有色人种之上的现象。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人类同样适用“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1912年,中国工业建设会认为“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1916年,陈独秀认为:“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价进化论。(12分)答案:积极影响的角度:【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多角度评价进化论。根据材料提示可以从积极角度:达尔文进化论理论的直接作用:就生命起源与发展和历史地位以及对于中国近代民主变革和经济发展的作用;消极:可以根据材料二英国、德国和美国学者的观点进化论也一度成为统治阶级进行阶级压迫、种族歧视和殖民扩张的理论依据;理论发展:达尔文的进化论被社会学家加以改造发展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可以从理论的科学性与实际效果加以分析。最后综合评价: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在于社会上不同阶级的人们由于所处时代与阶级立场的不同,因此赋予进化论以新时代特点。总归是各取所需。注: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按照思维层次给分。【答案】达尔文进化论改变了人类对生命起源与发展的看法,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达尔文进化论演变为社会达尔文主义之后,传播到中国,成为中国人进行政治变革、发展实业、引进文化的理论依据。消极影响的角度:达尔文进化论从自然世界推广到人类社会,成为统治阶级剥削弱势群体、推行种族歧视的工具;成为西方列强进行殖民扩张的理论依据。自然科学的角度:作为自然科学,达尔文进化论改变了人类对生命起源与发展的看法,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社会科学的角度:达尔文进化论被机械引入社会科学领域,产生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不是科学地解释人类社会进步的理论,但在实践中产生了复杂的社会影响。63\n综合不同角度来论述:如,达尔文进化论之所以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主要取决于人们自身所处的时代与立场。反对封建神学的人、为统治秩序辩护的人、为殖民扩张辩护的人,落后国家中为民族崛起而奋斗的人,都从进化论中各取所需。主题4资金流动下表反映的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1953~19571958~19621963~1965流入重工业的资金(%)38.754.948流入农业的资金(%)7.611.418.4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53.733.733.6(4)结合所学,分别说明,与前一个阶段相比,1958~1962年和1963~1965年我国资金在重工业和农业领域流动的变化及其原因。(8分)【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建国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资本流动的变化及原因。首先应该分时期来作答1958~1962:变化可以结合资金流动情况表格加以概括:增加。原因在于经济建设的实践推动;1963~1965变化可以根据工业和农业情况直接概括:流入重工业的资金减少,流入农业的资金增加。原因应该结合经济建设的左倾错误造成的危害及相应的经济调整方针及国民经济比例调整。【答案】1958~1962变化:流入重工业和农业的资金都增加了。(2分)原因:“大跃进”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人民公社化运动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2分)笼统答给1分。1963~1965变化:流入重工业的资金减少,流入农业的资金增加。(2分)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三年经济困难,党和政府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投入比例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对重工业的投资,加强发展农业。(2分)20.(湖北省黄冈市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我们发觉自己处于这样一个世界中:……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一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扣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编者按: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召开经济形势座谈会时说,世界正处于科技革命的前夜,我们必须把握机遇,推动我国经济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全球200多年的工业化,仅仅使不到10亿人口实现了现代化,但自然资源已面临枯竭的威胁,生态环境遭受巨大破坏。……由此可以预见,未来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亿人口实现现代化的愿望与努力,与地球自然资源供给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将日益尖锐……63\n这就迫切需要人类开发新的资源来源,创新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创建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一需求与矛盾,强烈呼唤着科学扣技术的革命性突破。——《人民日报》材料三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把科技创新作为走出危机的根本力量,积极备战可能发生的新科技革命,布局未来发展,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基础。例如,日本提出了“ICT新政”,旨在3年内创造100万亿日元规模的市场新需求,推动相关领域的产业结构改革,提升国际竞争力。可以说,围绕新科技革命,一场占领未来发展制高点的新的世界竞争正在全面展开。中国须抓紧行动,以免与新的科技革命再次失之交臂。——《人民日报》(1)材料一中,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的“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这里说所的“分享”主要是指分享什么?当时的西欧和中国又是怎样分享的?其结果及影响如何?(15分)(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世界正处在科技革命的前夜”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分析中国怎样抓紧行动才能避免与新的科技革命再次失之交臂。(10分)【解析】本题考查工业文明的扩展以及带来的社会问题。与当前的社会热点结合紧密。(1)问“分享的内容”抓住材料一中的“这世界是有史以来唯一的一种经济统治——工业文明的统治—一的一部分”。工业文明对西欧和中国的影响截然相反。西欧凭借工业革命迅速成为世界经济中心,同时为了获得更多工业发展的资源不断对外扩展。中国成为西方扩展的对象。但随着工业文明的传入,其社会内部也在发生变化,代表事件有: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等。(2)问科技革命作为社会进步的动力,其发展也会带来诸如环境等社会问题,因此需要知识技术的创新。中国可以吸取的经验在材料三中有表述:推动相关领域的产业结构改革,提升国际竞争力。【答案】(1)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及其影响。(3分)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为了获取更多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西方列强展开了疯狂的殖民掠夺,促使世界市场得以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它们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使世界市场最终确立。(6分)面对两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国经历了从排斥到逐渐接纳的过程,其中“集大成”者为洋务运动。由于坚持“中体西用”的理念,甲午一战宣告其破产。洋务运动虽然没能使中国真正的走向自强之路,但其拉开的中国近代化之路影响深远。(6分)(2)科技革命的发生取决于现代化进程强大的需求拉动,源于知识与技术体系的创新和突破。(4分)。63\n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最重要的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赢得发展先机和优势,。(6分)21.(安徽省蚌埠市2022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34.(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钱穆《英国通史》)材料二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王斯德《世界通史》)。英国出口商品额在全部产品中的比重,1851年为1/4,1861年为1/3,1871年达到了3/5。——刘宗绪《世界近代史》第120页材料三英国议会改革和法制建设表:(整理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和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1832年工厂法通过,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1832年议会改革,重新划分选区,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取消“衰败选区”;重新分配下院名额,工业资本家取得政治权利。1842年通过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1867年第二次议会改革,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使工人阶级大部分得到选举权。1870-1907年颁布7项教育法,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并对学生提供食品和医疗保障。1875-1909年先后有5个住房法出台,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1884-1885年第三次议会改革,再次降低选民资格限制,农业工人和矿工也得到选举权。材料四工业化之后,伦敦的工厂如雨后春笋,高大的烟囱林立,处处浓烟滚滚,能见度极低。……(其他城市)正如恩格斯说的,“63\n凡是可以用来形容伦敦的也可以用来形容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形容所有的大城市”。在19世纪后期的英国,呼吸系统的疾病,特别是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和气喘等,已成为非常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1873年、1880年和1892年,伦敦相继发生由燃煤造成的毒雾事件,先后夺去了1800人的生命。——梅雪芹在《环境史学与环境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的反映了英国什么经济现象?其形成原因有哪些?(4分)(2)材料二现象的形成与材料一有何内在联系?反映了当时英国怎样的经济特点?(4分)(3)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5分)【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和城市化。(1)从材料一中英国农业人口下降可知英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回忆英国工业革命、圈地运动等知识回答“原因”。(2)从出口贸易示意图可知,英国进口商品以原材料和食品为主;出口则以工业制成品为主。这反映了英国工业发达,以世界为市场,说明了英国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成就。(3)从材料中工业革命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角度分析回答。【答案】(1)现象: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业人口涌向城市。原因:工业革命和圈地运动。(4分)(2)联系:为满足工业革命和城市人口大量增加的需要,英国进口商品以原材料和食品为主;出口则以工业制成品为主。(2分)特点:工业化水平高;依赖世界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2分)(3)积极: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促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消极:环境污染和公共健康问题突出。(5分)22.(山东省潍坊三县联合2022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13分)15世纪以来,各国的孤立状态逐渐被打破,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是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掘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前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摘自自海军《大预言:2049年的世界》(1)葡萄牙和西班牙人是如何开创"全球化"的?(2分)63\n(2)结合英国历史指出,英国取代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的动力是什么?(4分)(3)在第三阶段,美国和苏联为主导全球化,在欧洲展开的军事与经济方面的争夺有哪些表现?(4分)(4)就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谈谈你的认识。(3分)【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第一问回顾西葡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史实及影响作答。第二问,英国的动力应该从经济动因去考虑,资本主义经济自身带有的扩张性是英国殖民扩张的主因。第三问结合美苏冷战的相关史实进行作答。美苏争霸可以理解为局部全球化。第四问可以回顾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来作答,注意可以分为利弊进行考虑。【答案】(1)葡萄牙和西班牙率先开辟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开始了大殖民,加强了世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分)(2)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更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4分)(3)经济上: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苏联向东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成立“经互会”。(2分)军事上:美国主导下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2分)(4)全球化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欧美国家主导了全球化的进程,从中获取了巨大利益;欧美国家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造成了这些国家的贫困,但客观上也带来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言之成理即可。每点1分,共3分)23.(广东省广州中山深圳汕头佛山揭阳六校联合体2022届高三文综11月联考试题)(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说,此前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是由转为大租佃主的各庄园主在各个村子进行的,18世纪的圈地就带有集团性的有计划实施的性质。1688年政变后……代表新贵族利益的议会积极支持扩大本阶级的地产……通过立法形式采取的合法行动(进行圈地运动)。圈地从道德评判层面上讲,给小农带来深重灾难,使大批农民无家可归……材料二1601年英王室通过了一个新法案:《济贫法》。其主要内容是:各教区负责向居民和房地产所有者征收济贫税,以此为来源给无力谋生的贫民发放救济。通过各教会的教区组织失业者从事劳动,安排未成年的孤儿学工。材料三16—1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年代1600167017501801185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8.2513.521.027.551.0材料四1802~1803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济贫税年均为530万英镑;1813年,增长到860万英镑;1817~1818年,达到前所未有的930万英镑;从1802年到183363\n年,济贫税增长了62%。材料五1802年,英国政府颁布“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案”,1833年英国第一个有实效的工厂法问世,1834年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即“新济贫法”。新“济贫法”首次强调了需要社会救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家和社会对公民实施社会救助是其应尽的义务……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圈地运动在18世纪之前和18世纪之后有什么不同(6分),根据材料二,结合材料一,指出1601济贫法》出台的背景。(2分)(2)材料三反映了英国近代什么社会现象(2分)?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这种现象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3)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1分)原因是什么?(4分)(4)根据材料五指出英国政府解决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的特点。(1分)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的原因。(6分)【解析】第(1)问,有信息“此前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是由转为大租佃主的各庄园主在各个村子进行的”和信息“18世纪的圈地就带有集团性的有计划实施的性质”、“通过立法形式采取的合法行动(进行圈地运动)”得出18世纪前后圈地运动的不同。《1601年济贫法》出台就是为了解决圈地运动造成的恶果。第(2)问,由图表数据看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圈地运动迫使无地农民涌入城市。第(3)问,由材料数据可以看出济贫税不断增加。结合时间分析,是由于工业革命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第(4)问,由信息“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案”、“《济贫法》修正案”可得出解决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问题是通过立法的方式。综合材料信息和课本知识分析原因。【答案】(1)不同:18世纪之前,圈地运动主要是民间自发的行为;18世纪之后,圈地运动是政府行为;圈地运动成为合法(通过立法形式进行)。(6分)背景: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无家可归,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2分)(2)反映了近代英国城市化的现象(2分)。因圈地运动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大批涌进城市;工业革命的兴起。(4分)(3)反映的问题:济贫税不断增长。(1分)原因:工业革命和城市化所带来的贫困化加剧;政府用于贫民救济的财政支出数额增加。(4分)(4)特点:通过立法的形式。(1分)原因:近代工人的斗争;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工业革命的使国家财富增加,有能力把社会救济作为一项政府义务;英国历史有通过立法实施社会救助的传统,如1601年的通过《济贫法》;各种进步社会思潮的影响,如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答对3点得6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本小题得分不得超出6分)24.(安徽省黄山市2022届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26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63\n水上武装力量在西方谓之海军,在古代中国则称为水师。两种不同的称谓背后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传统。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罗马舰队、威尼斯舰队等强大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古代中国虽有漫长的海岸线,陆权主义却极其浓厚,海军和海权意识很难在中国萌发出来。——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材料二随着15世纪晚期至18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近代海权思想兴起。1537年,拥有强大舰队的西班牙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海军陆战队。16世纪末英国蕾莱爵士更直截了当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在1890年出版的《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要重视“海上交通线”、“中央位置”和“内线”。马汉也被后人公认为海权论的鼻祖。——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材料三19世纪70年代,清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海防问题的大讨论。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认为“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1875年清廷发布上谕,称“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正式决定创办近代海军,任命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自是年起,清政府先后向英法两国订购军舰,并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自造军舰。1876年起陆续派遣学生分赴英法各国学习海军,又在沿海一带陆续开设海军学堂,学习英文、几何、代数、驾驶、天文、海图、算法等诸务。——摘编自《清朝通史》(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知识简要分析,为什么地中海成为海军和海权意识的摇篮,而古代中国却很难萌发海军和海权意识?(6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海权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4分)结合近代历史知识概括海权思想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背景。(6分)(3)结合有关知识分析促进中国近代海军产生的主客观因素,依据材料三中筹划海防的目的和采取的具体措施,简要评价清政府的决策。(6分)(4)1953年2月,毛泽东视察海军时提出:“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进入新世纪,胡锦涛提出:“建设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海军。”你认为,新时期人民海军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应有怎样的发展变化?(4分)【解析】考查近现代海军建设和海权思想的演变。第一问把握自然环境对经济的影响和经济对思想的决定作用的原理,分别从中希自然环境、经济形态分析。第二问中的核心内容从蕾莱爵士的话以及马汉《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中的相关言论归纳即可,历史背景则把握材料的几个关键时间信息15世纪晚期至18世纪63\n、16世纪、1890年等,从这几个时间段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和争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革命等即可。第三问中主客观因素主观上从中国国内洋务思想、洋务运动角度解答,客观上从西方对中国的影响角度出发。评价从主观目的、措施、客观影响等角度出发,重点应关注其积极意义。第四问的变化应把握住“新时期”这个关键词,注意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但是和平需要维护,安全需要实力为后盾。【答案】(1)古代希腊和罗马多半岛、岛屿和港湾,地理环境优越;商业、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发达。(4分)古代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封闭保守。(2分)(2)内容:建设强大的海军,控制世界贸易和交通要道,夺取制海权,进而称霸世界。(4分)背景: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国家加紧开辟新航路,抢占殖民地,发展海上贸易;工业革命后,欧美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世界贸易进一步发展,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西方国家问争夺殖民霸权和世界霸权的斗争日趋激烈。(6分)(3)因素:客观上,殖民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西学东渐。主观上,洋务派力图通过洋务运动实现自强;洋务派兴办近代企业也为创办近代海军创造了条件。(4分)评价:清政府筹划海防旨在抵抗列强侵略,具有积极意义;兴办海军和近代教育事业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分)(4)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和国家安全;积极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共同发展。(4分)25.(江西省九江市2022年第一次高考模拟统一考试)(12分)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如何,是观察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希腊妇女虽然是人,但不是完整意义上的人。虽然可以拥有财产,但不能完全支配财产,也不能享有全部的公民权利,法律把她们当作抚养子女者看待。——郭超英、颜海英《古希腊妇女的社会地位及演变》妇主中馈(家中饮食等事),惟事酒食衣服之礼耳,国不可使预政,家不可使干蛊(主事)。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丈夫),助其不足,必无牝鸡(母鸡)晨鸣,以致祸也。——颜之推《颜氏家训》材料二(工业革命)为妇女工作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但妇女的待遇很差,而且,往往只能从事又苦又累薪水又少的工作。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妇女为就业而受教育的机会增加了,越来越多的妇女掌握了各种职业所必须的才能。妇女参政的愿望也日益强烈,欧洲许多国家的妇女要求享有选举权,女权运动应运而生。——《中国大百科·女权运动》材料三中国妇女解放大事记时间举措1949年新中国第一份全国性妇女刊物《新中国妇女》创刊63\n1950年新中国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规定男女平等、婚姻自由1986年卫生部、劳动人事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联合下发的《女职工保健工作暂行规定》,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次为女职工“五期”保健制定明确规定1992年全国七届人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请回答:(l)据材料一,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有何相同之处?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社会根源。(3分)(2)工业革命为什么能为“妇女工作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工业革命是怎样逐步促进妇女解放的?(3分)(3)据材料三,概括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提高妇女社会地位,我国政府进行了哪些方面的努力?(3分)(4)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哪些因素促进了近代以来妇女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3分)【解析】第(1)问,相同之处可寻找材料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纳作答。从材料一第一段不难看出,希腊妇女既无经济支配权,也无完全政治参与权。从材料二第二段可以看出,中国的妇女被要求主要负责家庭生活起居的服务,不得参与政治。所以两者的共同点可以从经济、政治、生活三个方面归纳其相同的低下的地位。根源应该从经济或生产力角度来论证两者在经济活动中不同的支配地位。第(2)问,第一小问,这问承接上一问两者地位不同的根源。可以从工业革命改变了男女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来思考。第二小问,提取材料的相关信息作答,抓住“受教育的机会”“掌握了各种才能”“愿望日益强烈”,“国家给妇女选举权”,“女权运动”进行分别归纳。第(3)问,归纳是注意角度的选择,如报纸应归纳为宣传领域(或思想领域),法律等则是从制度完善角度,第(4)问,回答原因类的问题,应注意回答的全面性,可分领域寻找原因,如经济领域(科技)、政治领域(制度政策等)、思想领域等作答,也可从妇女自身主观原因和客观外部原因进行辨证回答。【答案】(1)地位:没有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低下。(1分)根源:男子在社会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低下),妇女处于从属地位。(2分)(2)原因:机器生产的出现和推广逐步解决了男女工人的体力差异问题。(1分)“解放”:使妇女从走出家庭,获得工作权,到获得受教育权,再到逐步获得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不断提高。(2分)(3)利用舆论阵地,进行宣传和引导;立法保障妇女的各项平等权利;注重女性保健。(3分)(4)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或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或启蒙思想的传播);妇女自身的努力与斗争;民主制度的建立;各国政府的重视等。(3分,答出其中三个方面即可)63\n26.(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3分)英国对现代世界的先导作用是无可否定的,现代社会的许多特征都从英国开始,是英国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光荣革命创造了一种适合英国历史和政治传统的新的社会进步方式,那就是:用和平变革的方式实现社会进步。……牛顿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因此,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英国引领了当时世界的潮流,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摘自《近现代英国发展史》(1)根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科技三方面概括说明是英国率先“打开了现代世界的大门”。(6分)材料二经济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多数人没有分享到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期间,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只有17岁……根据内务部每年公布的犯罪统计,仅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所发生的刑事犯罪数字为:1805年4605起,1842年达到31309起……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摘自钱乘旦、刘金源《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2)材料二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中存在着什么突出的社会问题?(3分)材料三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摘自《世界近现代史》(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在社会领域进行调整的主要途径。(2分)简要分析这些调整对英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有利影响。(2分)【解析】第(1)问,抓住题干中英国在1688年光荣革命之后发生的“政治、经济、科技三方面”的重大变化分析,政治方面从资本主义制度,经济方面从工业革命,科技方面从近代自然科学的变化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二“忽视了公平分配问题”“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状态”“下层成员的平均寿命”“犯罪统计”“群众运动”等基本内容进行概括,第(3)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如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回答。第二小问,从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经济等方面归纳。【答案】(1)政治上,光荣革命后,逐步确立君主立宪制度(或资本主义代议制);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科技上,经典力学体系确立,近代科学形成。(6分)63\n(2)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工人极端贫困;下层公民平均寿命短;犯罪率增加;社会矛盾激化等。(3分,答出三点即可)(3)途径:通过立法手段,建立社会保障体系。(2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等。(2分)27.(河南省豫南九校2022届高三第四次联考历史试题)(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典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对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显示出巨大的适应力。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带来周期性的小摆动,并在本世纪初导致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发展性大危机。20世纪的三场大灾难,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材料二西方国家利用战争和三十年的停滞,取得了发展的新动力,而古典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则通过不断的结构改革,其中包括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与外部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开始不断出现一些新变化。------20世纪下半叶,发达国家工业已出现内部结构功能性的变化。------古典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正在被不断修复与调整。——罗荣渠《现代化新论》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古典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最早源自哪个国家?其主要特点是什么?材料一中提到的20世纪的三场大灾难是指什么?(6分)(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新变化。(9分)(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古典资本主义发展模式被修复与调整的原因。(10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及不断的调整,完善。(1)问比较简单,就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奉行自由主义。(2)问要结合教材中资本主义经济在二战后的新变化回答即可,注意从经济结构方面。(3)问就是考察资本主义从自由主义向国家干预的变化的原因。材料中的“包括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与外部社会主义运动的推动”注意分析,在结合课本,比如:科技革命,经济危机、劳资关系等即可。【答案】(1)(1)英国。(1分)特点:实行自由资本主义或自由放任经济政策。(2分)20世纪三场大灾难: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经济危机。(3分)(2)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发生变化;股份制发展,资本占有形式出现社会化;经营方式革命,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阶级结构出现多层次化和复杂化。(9分,每点3分,答3点即可得满分)63\n(3)主要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经济危机的教训;社会危机的冲击,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对社会主义国家成功经验的借鉴和吸收;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探索改革。(10分,每点2分)28.(河南省漯河市2022届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17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大国崛起之路就是不断创新、突破、超越之路,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意大利人作为最早、最成功的中间人在地中海东部的各个港口和阿拉伯商人相会,收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这种状况对牟获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很是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国家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能直接抵达东方的商业途径,以分享这笔厚利,于是在中世纪后期出现了许许多多为了突破或者绕过欧洲商人限制在地中海之内的穆斯林屏障而制定的冒险计划。当时的欧洲是一个“靠他人从墙上的裂缝喂养的巨人”,但是这巨人的知识和力量正在不断增加,牢狱的围墙已经不能长久将其禁锢。——《地球周刊地球故事》材料二荷兰人第一个冒险建造出了一种仅能运送货物而不可装置火炮的商船。这样做的代价是,每一次航行都变成了充满风险的命运赌博,但它的好处是造船的成本低,它的设计很独特,它的船肚子很大,所以船身很大很圆。而甲板很小。因为,在斯堪的纳维亚,船所缴纳的税取决于甲板的宽度,甲板越窄,付的钱越少,所以,荷兰人造的船甲板很小,船肚子很大,利润也就越多。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悬挂着荷兰三色旗的10000多艘商船游弋在世界的五大洋之上……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就像他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国家一样,如今,他们又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组织。它是第一个联合的股份公司,通过向全社会融资的方式,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政府将一些只有国家才能拥有的权利,折合为25000荷兰盾,入股东印度公司,这就大大增加了东印度公司的权限和信誉……阿姆斯特丹银行成立于1609年,大约比英国银行早一百年,为了保障银行的信用,阿姆斯特丹市通过立法规定: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借口限制银行的交易自由。——《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还处于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大清王朝268年的江山才刚刚坐了44年。……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即将一步步稳健地走向世界的中心。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四《世界工业生产的相对份额(1750-1900)》年份17501800183018601880190063\n英国1.9%4.2%9.5%19.9%22.9%18.5%美国0.1%0.8%2.4%7.2%14.7%23.6%中国32.8%33.3%29.8%19.7%12.5%6.2%--保罗肯尼迪《大国兴衰》(1)(5分)依据材料一,分析为什么要制定许多突破或者绕过地中海地区的计划?(2分)如何理解“牢狱的围墙已经不能长久将其禁锢”(3分)(2)(3分)依据材料二,概括荷兰在商业活动中的创新之处。(3)(3分)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的是哪个国家?“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是指什么?(4)(6分)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经济发展呈不同态势的主要原因。【解析】第(1)问,地中海已经背奥斯曼土耳其控制,所以要绕过或突破。欧洲具备了远航的条件。第(2)问,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回答。第(3)问,是英国抢得先机表现在政治经济两方面。第(4)问,由时间1750-1900分析中美两国时代背景得出原因。【答案】(17分)(1)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间的商路)。(2分)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造船和航海技术以及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使商业危机根本无法阻碍其迅猛发展。(3分)(2)创新船只设计,降低运营成本;创新公司运营模式,集中财富对外扩张;建立近代银行,支持商业发展。(3分)(3)英国。政治:率先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经济: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3分)(4)中国:一方面(封建)制度落后,统治腐朽;政治上专制制度,经济上落后的自然经济占主体,文化上,文化专制,科技落后。另一方面,鸦片战争后逐步沦为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大量丧失,经济上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产品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3分)美国:赢得独立,建立资本主义制度;重视科技不断创新,充分利用两次工业革命成果;移民潮带来大量劳动力;对外扩张扩大市场积累资本。(3分)29.(长沙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17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世界更美好”。城市社会文明进步的窗口。世博会中国馆中所展示的高科技画卷《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的万千气象,它折射了北宋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同时世博会上的各个国家展览馆也体现了其城市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幅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63\n——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材料二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材料三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樊树志《国学十六讲》材料四宋代的都市化也反映货币经济的发展。宋朝铸造的铜钱超出唐朝时的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在缺铜的情形下,宋真宗年间出现民间发行的“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纸币,后来为政府接办。——孙隆基《鸟瞰中国千年史》材料五经济、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转移,常常导致城市的盛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以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材料六美国在1790年第一次人口统计时,城市人口占全国的5%,只有两个大城市达到2万人口的标准:纽约3.3万人,费城2.85万人,第三大城市波士顿只有1.8万人。这比同期的西欧城市逊色许多(此时伦敦人口已经逼近百万)。但是到1860年-1900年,城市人口比例由19.8%上升到39.6%;城市数量也显著增加,人口10万以上的城市由9个增加到38个。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1.2%。由此可见美国城市化速度的惊人。……。但是城市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诸多严重的城市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卫生状况恶化,污染严重,贫民窟大量出现,种族隔离与种族冲突,等等,使城市一时成为“风暴的中心”。1879年,纽约的贫民窟住宅为2.1万个,至1900年增加到4.3万个,容纳居民数量也达到150万,而其时整个纽约人口还不到400万。——王旭《美国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1)根据材料一、二、五,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3分)(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5分)并以东京为例,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3分)(3)依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分析促进美国城市迅猛发展的原因和美国城市发展过程中贫民窟大量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怎样应对城市贫民问题。(6分)【解析】本题考查古今城市的发展。63\n(1)从材料一中“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可知商业发展得益于农耕经济的发展;从材料二可知宋代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从材料五可知政治中心转移对商业的影响。(2)提取材料信息,从城市规模、商贸繁荣、城市商业活动区域变动、货币的发展等角度归纳。(3)从材料六中的时间信息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美国的城市化。贫民窟大量增加与贫富分化有关,联系工业革命后财富分配的不均衡回答。联系罗斯福新政以来政府加大社会保障等知识回答“美国政府怎样应对城市贫民问题”。【答案】(1)农耕经济的发展;政府商业政策的放松;政治中心的影响。(3分)(2)城市规模大,人口多;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繁荣;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货币经济发展,出现纸币。(5分)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任答三点得3分)(3)美国城市发展原因:工业革命的推动。(2分)贫民窟大量出现原因:工业革命后生产和资本集中,贫富差距扩大。(2分)应对城市贫民问题:实行社会救济(采取社会保障措施、或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均可得分)(2分)6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32:19 页数:63
价格:¥3 大小:1.13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