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3版高考历史一轮训练课后限时集训28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含解析人民版202304061178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八)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1920年12月,毛泽东信中说:“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俄国就是个明证……”此时的毛泽东(  )A.反对温和渐进式的变革B.发展了孙中山三民主义C.从西方寻求救国的真理D.主张实行工农武装割据A [毛泽东认为罗素反对劳农专政的主张,“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说明他坚持暴力革命的主张,反对温和渐进式的变革,故选A项;毛泽东坚持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与孙中山三民主义有着本质区别,不是其发展,排除B项;材料反映出毛泽东从俄国寻求救国的真理,排除C项;1928年后毛泽东才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排除D项。]2.1930年,毛泽东指出:“如果认清了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则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的是正确的。”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总结国民革命失败教训B.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C.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D.为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作准备B [由“半殖民地”“根据地”“无疑义的是正确的”可知,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正确性,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故选B项;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是放弃革命领导权,而毛泽东论述的是民主革命道路,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道路不同于俄国革命“城市中心道路”,排除C项;1930年日本军国主义还未发动侵华战争,排除D项。]3.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毛泽东通过农村调查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这一观点(  )A.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工作重心B.丰富了中国民主革命理论\nC.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D.体现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 [“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是对传统的革命理论进行了补充,故选B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是工人运动,排除A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与“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思想基础”时空上不符合,排除C项;“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没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排除D项。]4.(2020·河北衡水中学期中)毛泽东在某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先生逝世)二十四年了,中国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都大大地向前发展了……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是这两件事:(一)在国内,唤起民众……(二)在国外,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共同奋斗”。该文章(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思想产生B.严格遵循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C.为新中国成立做了理论准备D.阐明了团结盟国抗战的重要性C [根据“(孙中山先生逝世)二十四年了”“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知,该文章是毛泽东1949年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当时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该文章提出的主张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理论准备,故选C项,排除D项;新民主主义思想在1949年之前已产生,排除A项;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严格遵循了孙中山的革命思想”说法有误,排除B项。]5.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一观点(  )A.促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提出B.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C.意在批判“左”倾冒险主义危害D.表明中国开始摆脱苏联模式B [由材料“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可知,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主张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内容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故选B项;1930年,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已初步形成,排除A项;1931年王明取得领导地位后开始推动“左”倾冒险主义的政策,排除C项;D项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排除。]6.“为了正确地认识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不同的矛盾应该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人民,\n什么是敌人。……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都是人民的敌人。”毛泽东的这一重要讲话(  )A.形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系统思想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建成C.意味着政治斗争逐渐成为首要任务D.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D [“正确地认识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不同的矛盾”是毛泽东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内容,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故选D项;这只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还未形成系统思想,排除A项;B项涉及的内容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毛泽东强调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而不是政治斗争逐渐成为首要任务,排除C项。]7.(2020·怀化模拟)“在经济上,要没收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于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建立国营经济;没收地主的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发展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富农经济。”这些主张(  )A.指明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B.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C.成为三大改造的指导思想D.属于新三民主义理论范畴B [新民主主义革命主张反帝反封建,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与题干的意旨相吻合,故选B项;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三大改造中对农业是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题干信息相悖,排除C项;新三民主义理论不主张没收“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排除D项。]8.(2020·荆门调研)毛泽东的“求同存异”外交思想是以其矛盾学说为哲学基础的。以“求同”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异”的非对抗性质为基本前提,以“异”的具体状况为策略根据,以“同”与“异”的发展变化为客观条件,指导了新中国的外交实践。据此可知毛泽东的“求同存异”外交思想(  )A.舍弃了中国传统文化B.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C.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D.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C [“以‘求同’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异’的非对抗性质为基本前提,以‘异’的具体状况为策略根据,以‘同’与‘异’的发展变化为客观条件”体现了政策的原则性,也有因时而异的灵活性,故选C项;“‘求同存异’外交思想是以其矛盾学说为哲学基础的”说明与传统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理论依据是明显的,\n排除A、B两项;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D项。]9.在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时说:“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特别是在重工业方面,几乎一切都抄苏联,自己的创造性很少。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在此,毛泽东主要强调(  )A.要坚持独立自主的经济建设模式B.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的比例关系C.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D.坚持借鉴与创新结合的发展模式D [由材料“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可知,毛泽东既肯定了学习苏联的重要性,又提出要有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坚持借鉴和创新相结合,故选D项;“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说明借鉴学习苏联很重要,排除A项;1956年《论十大关系》中提出处理好经济建设的比例关系,排除B项;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理论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排除C项。]10.有人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党的历史上自延安整风以来的又一次马克思主义的解放运动。他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A.系统纠正党内的主观主义B.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C.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D.实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根据材料“党的历史上自延安整风以来的又一次马克思主义的解放运动”可知,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其思想解放作用,而未涉及党内主观主义,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及“‘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得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非“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故B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故C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故D项错误。]11.下列邓小平的重要讲话意在(  )1977年7月在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上重申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978年6月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11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A.抵制错误,解放思想B.整顿党风,统一思想C.经济改革,市场主导D.力挽狂澜,创造历史A [材料提供的时间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邓小平的讲话主要是针对当时“两个凡是”的错误,以及如何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n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故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无关,排除。]12.延安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局面。这两个阶段理论成就分别是(  )A.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和“依法治国”方略确立B.毛泽东思想萌发和经济建设为中心指导思想确立C.毛泽东思想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提出D.毛泽东思想成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D [依据材料“延安时期和改革开放”可知,时间是抗日战争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时期,故D项正确;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A项错误;毛泽东思想萌发是国民革命时期,故B项错误;毛泽东思想形成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C项错误。]13.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回答了束缚和困扰人们思想的最重大的认识问题是(  )A.是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B.如何认识和建设社会主义问题C.“一国两制”和实现国家统一问题D.要不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问题B [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材料中“最重大的认识问题”不符,排除。]14.有学者指出,之所以说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新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继承,首先在于这两大科学理论的立论前提是一致的。这里的“立论前提”主要是指(  )A.基本国情的科学分析B.坚持马克思主义原理C.改革开放的成功探索D.革命伟人的特殊经历A [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立论前提是一致的,主要指两者都是建立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上,都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故A项正确。]15.(2020·乌鲁木齐一模)1992年1月,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谈道:“以后分工越来越细,工艺越来越新,一家一户办不了,最终要走上集体化的道路。”据此可知,邓小平主张(  )A.大力兴办农村乡镇企业\n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开展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C [“以后分工越来越细,工艺越来越新,一家一户办不了,最终要走上集体化的道路”表明邓小平主张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C项正确;A、B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D项是1984年,排除。]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8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2020·乐山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斯国新力作《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将中共党史用“精神”串联起来,涵盖党的创建与红船精神、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与长征精神、延安岁月与延安精神、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解放战争与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与国际主义精神、新中国成立30年与爱国创业精神、改革开放与时代创新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等十个主题。该书以事实为依据,既有原因分析,也有理论归纳;既是一部理论宣讲方法的辅导读物,也是一本党史知识普及教育的参考读本。——摘编自人民网《〈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出版》(2018年)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参照上述作品的“党史讲法”,另选主题论述党的发展历程。(要求:主题明确、突出发展历程,逻辑清晰、史论结合)(12分)[解析] 根据材料可提出主题:党的理论不断发展完善。论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思想指导了中国的民主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理论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党的理论不断发展完善,领导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最后,说明党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体现,推动了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答案] 示例:主题:党的理论不断发展完善。论述: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党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充实。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即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领导工人运动。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渐形成毛泽东思想,并成为党的指导思想,新中国成立后,又指导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后,在实践中形成邓小平理论,指导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此后,又先后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领导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党的理论的丰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灵魂,是贯穿党的发展历程的重要脉络。\n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发生的当天晚上,毛泽东向苏联军事顾问团代理团长季山嘉建议反击,毛泽东建议动员在广州的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密赴肇庆叶挺独立团驻地开会,通电讨蒋,削其兵权。但遭到拒绝。随后,陈独秀根据季山嘉的意见,以维护国共合作大局为由,采取了妥协政策,共产党员退出了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蒋介石完全控制了国民革命军的绝对主力第一军。——茅盾:《回忆录》,《新文学史料》1980年第3期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毛泽东要求中国共产党采取坚决斗争的态度,但要求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就是斗而不破。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措施是政治上全面揭露蒋介石的阴谋,军事上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决斗争和国内外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蒋介石不得不表示“以后绝无剿共的军事”。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二次反共高潮实际上被打退了。——王洪光《蒋介石搬石头砸自己脚:皖南事变让毛泽东反守为攻》毛泽东在《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中指出:“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请结合对材料中事例的理解评析毛泽东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必须最少另用一件材料以外的史实进行说明)(13分)[解析] 首先,应根据题目要求,明确阐述观点,说明毛泽东的观点是“无原则的妥协退让,只会使对方或者敌人得寸进尺,最终使矛盾加剧,难以调和,从而导致双方关系破裂”;而后对此观点进行评价,即此观点是正确、客观的;然后,可结合所学国共第一次、第二次合作时期的国共关系和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史实进行阐述说明;最后,总结升华,运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的长期实践史实论证毛泽东的团结斗争的方针是正确的。[答案] 评价:毛泽东的观点是非常正确的,因为无原则的妥协退让,只会使对方或者敌人得寸进尺,最终使矛盾加剧,难以调和,从而导致双方关系破裂。论述:“中山舰事件”中国共产党的退让使蒋介石逐步掌握了强大的武装力量,共产党则放弃了对武装力量的领导权,从而为蒋介石后来发动反革命政变创造了条件,为以后国共关系破裂埋下了祸根。在皖南事变中,中国共产党如果继续妥协,蒋介石就会发动更多、更大的进攻,导致抗日力量的更大损失,国共合作局面必然破裂;中国共产党根据毛泽东的斗争策略,取得了既粉碎了蒋介石的反共高潮,又维护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大局。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毛泽东坚持从斗争中求改善的方针:一方面邀请尼克松访问中国,另一方面坚决支持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坚持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斗争,坚持台湾问题三原则,从而促使中美关系的重要转变,并最终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毛泽东的团结、斗争的方针经历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的长期实践检验,充分证明是正确的。\n18.(2020·平顶山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40年初,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在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内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公开投降日本,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39年冬至1940年春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同时,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蒋介石接连发表演说,攻击共产主义,宣扬其专制独裁的假三民主义。有些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虽然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和抗战不力表示不满,但对共产党的主张和抗日战争的前途也抱有疑虑,有些人还企图在国共两党的政治主张之外,走另一条道路,想在中国建立欧美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也具备了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经历了两次失败、两次胜利的成熟的党。……曲折而丰富的革命实践,使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规律有了深刻理解,使毛泽东有可能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加以系统总结,上升为科学的理论。——《毛泽东思想研究》材料二 1956年2月14日,毛泽东在中南海颐年堂开始听取国务院35个部门工作汇报,还有国家计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汇报,总共持续了四十三天。就在这同一天,苏共二十大在莫斯科开幕。会议期间暴露了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这对正在思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无疑要引起高度重视。毛泽东说,苏联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他强调,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1956年4月25日和5月2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个时期”毛泽东发表的重要文章及其主要内容,并简析该文章发表的历史条件。(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论十大关系》发表的时代背景和意义。(8分)[解析] 第(1)问第一、二小问,根据材料一“1940年初”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三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国的抗日战争正处在战略相持阶段”“亲日派公开投降日本,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民族资产阶级……企图……走另一条道路”“中国共产党也具备了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论的主客观条件”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还有国家计委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汇报”“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等信息回答;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n我们要……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等信息回答。[答案] (1)文章:《新民主主义论》。内容:在分析中国国情和社会性质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历史条件: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对正面战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国民党汪精卫集团投降卖国;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坚持一党独裁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主张走第三条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走向成熟,军事力量壮大。(2)时代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一五”计划即将完成,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人民当家做主;为中共八大提供准备;苏共二十大召开,斯大林遭到批判和否定;为了总结苏联经验教训。意义:成为党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端(开始了我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19.(2021·宜昌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兴国调查》1930年10月,毛泽东在江西新余县罗坊镇找了来自兴国县刚入伍的农民开了一星期的座谈会,写成《兴国调查》。调查近4万字。下面是其目录及简介:序言:介绍了调查背景、内容和方法。因为敌人进攻罗坊,被迫结束了调查。一、八个家庭的观察:细述了傅剂庭等8个家庭的人员组成、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二、本区旧有土地关系:地主富农人数不过百分之六,却占百分之八十的土地。三、斗争中的各阶级:如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手工工人、商人、游民等。四、现有土地分配状况:详述了分田地、分山林等6个方面。五、土地税(又叫公益费)。六、苏维埃:介绍了区政府、乡政府等人员组成情况并指出存在的弊病。七、农村军事化:介绍赤卫队、少年先锋队、红军预备队等情况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兴国调查》撰写一份说明。(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不少于150字)(12分)[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给《兴国调查》撰写一份简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从《兴国调查》撰写的目的、内容和意义等方面对其进行简要介绍。[答案] 伴随红军和井冈山等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为更好地了解农村基本情况,毛泽东在深入调查农民家庭的基础上写成《兴国调查》。《兴国调查》包括:地主和富农人口少但是占有土地比重大;农村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革命;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和赤卫队等革命武装组织。《兴国调查》通过大量第一手材料,进一步认识了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完善了党的土地革命路线;为保卫和发展根据地及苏维埃政权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也成为党的优良作风,影响深远。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2-08-25 22:29:35 页数:9
价格:¥3 大小:109.0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